汉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杂志简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41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国际刊号:1674-8506
国内刊号:41-1414/I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864
总被引量:555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10.292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0.875
  • 从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看该书的作者——《刘子》为刘昼所撰新证

    作者:周绍恒 刊期:2016年第03期

    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自唐代以来主要有两说:一是《刘子》为刘昼所撰;二是《刘子》为刘勰所著。近年来,由于林其锬先生有关《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系列研究成果的陆续问世,使《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有些原本支持《刘子》为刘昼所撰说的学者转而赞同《刘子》为刘勰所著说。但从最近在北宋佛教著作中所发现的有关刘勰负《刘子...

  • 古记的衍化论析

    作者:刘师健 刊期:2016年第03期

    古记常参杂于其他文体之中,衍化之后方自成一系。综合体例、文体、学术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它是在中国古代子部小说家类的学术传统中孕育衍化发展起来的,脱胎于先秦的诸子历史散文,后又与无关乎道术、道听途说的古"小说"长期处于杂揉共生的状态。内涵始终是变动不居的。其一,它的题材是变化着的,志怪、轶事、考辨等内容在不同时代所占的比例不...

  • 地域文化与元初庐陵文人的关系构成及仕隐对待

    作者:何跞 刊期:2016年第03期

    江西庐陵一地是一个文章节义之乡,在元代出现了一批文人,包括刘辰翁、邓光荐、赵文、赵功可、王炎午、龙仁夫、刘将孙、刘岳申、刘诜、刘参、刘巨川、曾闻礼、艾幼玉等。由于同出庐陵,以及姻亲、师承、交友、好尚等诸种社会关系和交往,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有着内部关系网络的文人群体。这些文人多直接或间接受刘辰翁影响,在文学思想主张和文风趋向...

  • 幽默与游戏的“尝试”──胡适新文学起源的美国现场还原

    作者:郭正平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世纪初,留美学生以"留学生"身份尝试了文学创作的具体实践,呈现出在"主流"与"别格"之间的游离与选择。以胡适为中心的"文学实验室"在美国环境中展开,透过幽默的空气与游戏的"别格"语言,胡适的白话文主张得以作为传统文学的"破格",为此后的五四新文学运动酝酿了新鲜的文学氛围。将胡适归国后的《尝试集(附去国集)》还原至美国语...

  • 1947至1948年间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构成及其论争

    作者:徐钺 刊期:2016年第03期

    抗战胜利之后,中国新诗的诸多作者都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地域流动,新的文艺状貌和阵地在重新构成。其中,1947至1948年间创办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杂志集合了一群所谓"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尽管受到了诸如"七月派"等的猛烈攻击,但这批主要被称为"中国新诗"派的诗人们还是通过创作实绩及袁可嘉等的理论推动,构成了现代主义新诗较为明晰的...

  • 作为心灵投影的地方风物——论师陀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

    作者:李松睿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在师陀1940年代的创作中,故乡河南成为挥之不去的主题。即使那些表现抗战正面战场和上海都市生活的小说,故乡的地方风物也会以各种形式游荡在其小说叙事中。然而,师陀这一时期着力书写的地方性事物却并没有表现为亲切的家园,而只是代表了缓慢得近乎停滞的时间节奏,以及一群在命运的捉弄下颓唐消沉的小人物。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乡土意象,竟然是...

  • 略论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及其处理原则

    作者:赵卫东 刊期:2016年第03期

    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有其特殊性,"重印本"、"潜在写作稿本"、"再版本"以及"电子稿本"等是处理当代文学版本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前三者出现的时间比较集中于1950和1970年代前后,而"电子稿本"问题则是19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产物。后者的保存、使用和真伪鉴别的方法更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完善。对于文学史研究处理版本问题所谓...

  • 当代小说中厌倦情感的审美表现探析——兼论孙甘露《呼吸》的叙事形态

    作者:苗霞 刊期:2016年第03期

    该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剖当代小说中的一种审美情感:厌倦,从厌倦的精神阐释其独特的审美感知,总结出厌倦作为一种审美情感在当代小说中具有不同的精神指向:或作为审美浪漫主义的一种处世态度,或作为现代人生的一种宿命,背负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在性质上,或属于理性怀疑,或属于非理性情感。造成的原因也不同,或由具体人生境遇所致,或是...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说

    作者:曾思艺 刊期:2016年第03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以多样的形式探索复杂的人性,他创作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1844—1849),重视不同条件下"小人物"的心理变化,描写心理和性格复杂的个性、集自卑感与自尊心于一体的人,其典型表现是双重人格。艺术形式多样,变化较多;第二阶段是中期(1850—1863),即作家创作的转折期,一是作品的喜剧性大大...

  • 主持人语

    作者:金惠敏 刊期:2016年第03期

    当被问及某一哲学家的理论时,我们多数人能够记起的通常是其一些最核心的概念或术语,即现在流行说的“关键词”,而详情基本上都还给了最初的阅读甚或理解。即使对于那些专家学者来说,请教他们这同样的问题,其第一记忆与我们普通人也是相差无几。在不做费力追究的记忆层面,哲学史就是关键词的历史,由一连串的关键词构成。形象地说,哲学史...

  • 地球村

    作者:陈海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地球村"("Global Village")是媒介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在麦克卢汉早期代表作《机器新娘》(1951)中就已经萌芽(1),在他与埃德蒙·卡彭特合著的《听觉空间》(1960)一文中明确出现(1),在《谷登堡星汉》(1962)和《理解媒介》(1964)中成熟,最后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1968)和遗著《地球村...

  • 媒介四元律

    作者:李璐 刊期:2016年第03期

    "媒介四元律"发表于马歇尔·麦克卢汉的遗作《媒介定律:新科学》一书。其核心是麦克卢汉对媒介进化过程的四个观点:"1.媒介使什么得到放大、提升或拓展?2.媒介使什么东西过时?3.媒介使什么东西再现?4.当它被挤压后,会产生何种变化或逆转成何种形式?"保罗·莱文森将其总结为"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四个词语。"媒介四定律"很好地阐...

  • 媒介即信息

    作者:李昕揆 刊期:2016年第03期

    "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最为核心、最为著名也最难理解的灼见之一。学界关于这一论题的论争,长期以来可谓见仁见智。理解上的差异与对立,部分原因来自于对该命题的望文生义,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界对此断语的理解往往依据的仅是他在《理解媒介》开头的那段话:"媒介即信息——这只是说,任何媒介作为我们自己的延伸,对于个人和社会所发生的影响,都...

  • 内爆

    作者:刘玲华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4)(1964)一书中,麦克卢汉谈及电力媒介革命的影响与后果,多次以"内爆"作为重点关键词来描述其力度——内向的爆炸与坍塌。"内爆"原本是一个物理概念,麦克卢汉将之引入媒介理论中,形成他审视媒介的一个反思角度。尽管麦克卢汉并未对"内爆"进行集中性阐述,但从其分散的理论分析中,仍然能够捕捉到一条明晰...

  • 后视镜

    作者:汤敬一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信息社会(2)的到来,信息的"即时性"传播与反馈正在逐渐消弭着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会影响媒介环境的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验。麦克卢汉的"后视镜"(Rearview mirror)概念可以被理解为麦克卢汉为应对媒介的"截断"机制提出的补救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