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rine Sciences

杂志简介:《海洋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51/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096
国内刊号:37-1151/P
全年订价:¥ 856.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2702
总被引量:26767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6.704
立即指数:0.0198
期刊他引率:0.9497
平均引文率:16.2222
  • 饵料密度、温度和体质量对大西洋浪蛤滤水率的影响

    作者:郭海燕; 王昭萍; 于瑞海; 王芳; 林志华 刊期:2005年第08期

    2004年4月~7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浙江引种养殖的大西洋浪蛤(Spisula solidissima)繁殖培育的一龄蛤进行滤水率的研究.结果表明:(1)以新月菱形藻为饵料,在适宜的饵料密度范围内大西洋浪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它们之间呈函数关系;(2)体质量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y=0.1622W0.848(R2=0.9988);(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

  • 菲律宾蛤仔苗种土池中间培育及越冬生产实验

    作者:郭文; 房慧; 潘雷; 菅玉霞; 张少春; 王淑君; 方建光 刊期:2005年第08期

    利用2.6hm2和3.13hm22个养虾池,经过池底清淤、底质改良、敌害清除、培养用水处理、繁殖基础饵料生物等工作后,分别移入在室内培育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壳顶后期幼虫和双水管稚贝各80亿粒和9.7亿粒,经土池中间培育、越冬后,生产出2000~3000粒/500g幼贝7.9亿粒.自移入幼虫和稚贝到幼苗出池,成活率分别为4.5%和...

  • 鸟蛤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

    作者:李成林; 徐凯; 胡炜; 郭萍萍; 徐应馥 刊期:2005年第08期

    通过对鸟蛤(Cardium sp.)的生物学研究,进行了苗种培育、稚贝中间培育、养成、增殖技术的综合系统研究,探明了鸟蛤的生态分布、食性、繁殖习性、生长发育、埋栖及移动生态等生物学特性,报道了鸟蛤人工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措施,系统地提出了鸟蛤苗种控温培育及增养殖技术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

  • 青蛤的保活与营养

    作者:于业绍; 顾润润; 杨星星 刊期:2005年第08期

    对青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保活情况和不同季节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33℃水温水体中青蛤能全部存活;在低温干置条件下,0~4℃30d、-2℃15d、-7和-12℃4h能全部存活;在常温阴凉条件下,稚贝3d成活率为90%、4d成活率为70%、5d全部死亡,1cm以上青蛤存放5~8d能全部成活,其中扎紧包装的保活效果好于散放的;6月份...

  • 合浦珠母贝卵子电击脉冲参数的初步研究

    作者:喻达辉; 贾晓平; 陈素文; 李夏; 朱嘉濠 刊期:2005年第08期

    运用电脉冲转基因仪对合浦珠母贝卵子进行电脉冲处理以优化电穿孔法转基因的电击参数.实验中调制百分比:100%;脉冲间隔:1.0s;电极距离:2mm;脉冲个数:5个,参数保持不变.用不同的电脉冲参数组合(脉冲电压100~400 V、脉冲持续时间0.5~3.0 ms、脉冲频率10~50 kHz,共28个组合)对卵子电击,然后加入精子进行授精,统计各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受精率和...

  • 海南岛大珠母贝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苏天凤; 朱彩艳; 江世贵 刊期:2005年第08期

    利用RAPD技术首次对中国海南岛环岛的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 Jameson)遗传多性进行分析.从20条10bp引物中选取7条引物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2个位点,其中11个位点(占50%)显多态性,Shannon多样性值为0.117.用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12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1.000,最小为0.70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438.表明...

  • 中国近海枝鳃亚目、蓑海牛亚目(软体动物)区系的研究

    作者:尤仲杰; 林光宇 刊期:2005年第08期

    中国近海共有枝鳃亚目、蓑海牛亚目软体动物40种,隶属于16科30属,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有些种类向北可以分布到达黄、渤海,部分种类仅分布于黄、渤海.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 3种蛏类线粒体16S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及其系统学初步研究

    作者:陈丽梅; 孔晓瑜; 喻子牛; 于珊珊; 徐晖 刊期:2005年第08期

    对3种蛏类大竹蛏(Solen grandis),长竹蛏(Solen strictus)和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线粒体16S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的序列总长度分别为472~481bp(16S)和658bp(COI).3种蛏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出较高的A+T比例(16S rRNA基因62.1%;COI基因62.8%).对位排序比较表明,16S rRN段种内个体间变异较...

  • 温度对美国硬壳蛤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作者:柴雪良; 方军; 林志华; 张炯明; 单乐州 刊期:2005年第08期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静水方法,测定了水温11.5、22.5、28.0、32.0℃下,硬壳蛤的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泄率.结果表明,在11.5~22.5℃之间,硬壳蛤的上述生理指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显著.而在22.5、28.0、32.0℃之间,生理指标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间接说明了硬壳蛤对温度的较强适应能力,适合在浙江省等东南沿海进行推广养殖.

  • 许氏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研究

    作者:王尚洪; 欧阳珊; 高建华; 赵大显; 凌高; 吴小平 刊期:2005年第08期

    采用生态生理学方法研究了水温和体质量对许氏帆蚌(Hyriopsis schlegeli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为育珠蚌养殖生理生态学提供基础资料.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水温,winkler碘量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9~30℃)条件下,许氏帆蚌的耗氧率为2.504~6.76 mg/(kg.h),排氨率为1.963~5.689mg/(kg.h),其中耗氧率和排氨率在...

  • 浙江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

    作者:高爱根; 杨俊毅; 曾江宁 刊期:2005年第08期

    为探明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于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4个季节在三门湾采集样品和分析,鉴定出贝类31种,年均生物量和年均密度为2.35 g/m2,41个/m2,高生物量和高密度区主要分布于三门湾的湾顶区域(4.28g/m2,70个/m2),其它区域相对较低.贝类春季生物量和密度(3.55 g/m2,97个/m2)>夏季(2.88g/m2,40个/m2)>秋季(2.18 g/m2,16个/m2)>冬季(0.85 g/m2,1...

  • 蒽、菲、芘、[艹屈]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蔡立哲; 马丽; 高阳; 杨丽 刊期:2005年第08期

    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蒽(Fluoranthene)、菲(Phenaphthene)、芘(Pyrene)、(艹屈)(Chrysene)混合液进行染毒实验,研究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

  • 栉江珧人工育苗试验

    作者:曾祥玲; 庞田胜; 陈小宏 刊期:2005年第08期

    报道了栉江珧(Pinna (Alrina)peclinala Linneaus)人工育苗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温刺激法、阴干流水刺激法及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催产亲贝效果较好.在水温20.6~24.7℃,密度1.018~1.023水体中,经50d培育后幼虫附着变态成稚贝,变态率10%~20%,10d后最大幼贝长达6mm.

  • 广东饶平海山区第四纪腹足类

    作者:冯伟民; 张素萍; 黄宝玉; 马锈同; 林碧萍; 张偲 刊期:2005年第08期

    首次报道了广东饶平海山区腹足类.经整理和分类研究,共鉴定出腹足类16科25属30种.这些种均为现生分布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特别是浙江以南海区,少数分布在黄海较北部海区.大多数种类栖息于低潮线至浅海几十米水深的沙泥质或泥沙质海底,也出现一些潮间带岩礁栖息型种类.可能反映了具较高海水能量的浅水沉积环境.根据动物群的组合特征,它们应为...

  • 抑制栉孔扇贝第一极体对受精卵染色体行为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

    作者:李永仁; 阙华勇; 张国范 刊期:2005年第08期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 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