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环境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杂志简介:《海洋环境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168/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约来稿、调查与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

主管单位: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学会
国际刊号:1007-6336
国内刊号:21-1168/X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7
复合影响因子:1
总发文量:2021
总被引量:19224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6.9407
立即指数:0.0493
期刊他引率:0.8418
平均引文率:18.5468
  • 基于镭同位素示踪的嵊泗高场湾海底地下水排放

    作者:邢万里; 陈小刚; 杜金洲 刊期:2019年第06期

    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底地下水排放(SGD)是营养盐等陆源物质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23Ra、224Ra和228Ra对嵊泗岛高场湾SGD通量及及其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地下水中223 Ra(16.7±2.9 dpm/100 L)、224 Ra(479±18 dpm/100 L)、228Ra(97±4 dpm/100 L)的活度远高于近岸水体中223Ra(3.5±0.7 ...

  • 东印度洋南部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长期变化

    作者:李艳; 孙萍; 袁超; 孙开明; 王宗灵; 张学雷 刊期:2019年第06期

    于2013年3月至5月采集了东印度洋南部(10.0°S-4.0°N,83.0°E-102.0°E)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类和细胞丰度等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为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热带印度洋浮游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收集整理了该相近区域1960年、2016年的浮游植物数据,综合分析了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

  • 三亚湾近岸两种优势砂壳纤毛虫对硅藻的摄食初探

    作者:徐翠莲; 王有军; 胡思敏; 李涛; 黄晖; 刘胜 刊期:2019年第06期

    浮游纤毛虫是近岸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原生动物,对初级生产者有较高的摄食压力,其摄食行为对物质在食物网中的传递至关重要。近岸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多以硅藻为优势类群,为更好地认识纤毛虫对初级生产者尤其是硅藻的摄食调控作用,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三亚湾近岸采集了两种优势砂壳纤毛虫(妥肯丁拟铃虫Tintinnopsis tocantinensis和斯氏拟铃虫T....

  • 大连、青岛及温州野生鼠尾藻种群生态调查

    作者:褚瑶瑶; 刘岩; 任兰英; 宫庆礼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用随机设立样方法,于2016年至2017年的四个月份对大连、青岛和温州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结果表明鼠尾藻的形态和生化组成存在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连地区的长度级个数分布最多;三个地区中,10月青岛的生物量最高(429 g/m^2),2月、5月和7月大连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931.3 g/m^2,1453.1 g/m^2和2047.7 g/m...

  • 2017年春季黄东海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作者:胡春; 陈岩; 杨桂朋; 纪崇霄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文采用TPTZ(2,4,6-三吡啶-s-三嗪,C18H12N6)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7年春季南黄海和中国东海海水中的溶解态单糖(MCHO)、多糖(PCHO)及总糖(TCHO)的浓度,对比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PCHO和TCHO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浓度高于东海。通过对南黄海B断面和东海P断面的调查发现,B断面MCHO、PCHO和TCHO分布趋势...

  • 茅尾海海洋公园沉积物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生态风险分析

    作者:刘保良; 陈旭阳; 李武全; 青尚敏; 邢素坤 刊期:2019年第06期

    对广西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海域1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测定了沉积物中重金属Hg、As、Cu、Pb、Zn、Cd及DDTs、PCBs含量,分析了各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综合生态风险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10^-6,干重)顺序为Zn(56.9)>Pb(19.0)>Cu(12.6)>As(10.7)>Cd(0.14)>Hg(0.07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黄河口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碳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来源研究

    作者:于广磊; 李斌; 李凡; 齐占会; 张明亮 刊期:2019年第06期

  • 应用海洋健康指数对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的评价

    作者:陈洁; 吴霓; 姚宝龙; 黄华梅; 王静; 章柳立; 王金华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研究在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调查基础上,利用国际前沿的理念—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 index,OHI)评价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指数的评估总分为61.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清洁水域,得分92.5分,其次为自然产品得分85.6分。海洋归属感和旅游休闲的得分也高于70分。但食物供给和生物多样...

  • 辽东湾西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评价

    作者:梁淼; 李德鹏; 路波; 孙钦帮; 鞠茂伟; 孙丽艳; 陈兆林 刊期:2019年第06期

    对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季两季辽东湾西北部海域共26个采样站位7种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Hg、Zn和Cd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渤海工业化前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和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属于“轻度”污染,Hg、Cu、Pb、Zn、As和Cr属于无污染程度。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

  • 江苏滨海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评价

    作者:张晶磊; 杨红; 王春峰; 丁骏 刊期: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海上风电事业高速发展,而短期内在较小的区域之中建设多个海上风电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累积影响。通过对海上风电场建设的累积影响识别,综合运用情景分析法、GIS方法、赋值计算法,结合滨海县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并评价了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域海洋水质和海洋生物造成的累积影响。研究表明: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

  • 珠江口水体表观光谱特性与类型分析

    作者:黄宇业; 付东洋; 刘大召; 余果; 张小龙; 林道荣; 董昭顷 刊期:2019年第06期

    珠江口海域是典型的二类水体,光谱特性复杂,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基于2014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珠江口海域四个航次实测的表观光谱资料,探讨了珠江口海域遥感反射率的类型及时空分布特性。结果发现珠江口海域四季水体遥感反射率呈5大类型,每一类光谱都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其谱峰在450~575 nm范围内...

  • 0#柴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栉孔扇贝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富集差异性分析

    作者:景玉婷; 李志林; 张传松; 石晓勇 刊期:2019年第06期

    本文以我国船舶常用燃料油0#柴油作为实验油品,以常用作海洋污染物指示的栉孔扇贝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暴毒实验法分别开展了栉孔扇贝对0#柴油分散液和柴油乳化液的急性毒性效应、富集与释放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石油烃对栉孔扇贝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栉孔扇贝在柴油分散液中的96 h-LC50为2.68 mg/L,在柴油乳化液中的96 h-LC50为1.74 mg...

  • 东黄渤海11-12月有色溶解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作者:梁文健; 秦礼萍; 刘兆冰; 唐建辉 刊期:2019年第06期

    采集了2016年11-12月期间东、黄、渤海表、中、底海水样品,分析了海水中溶解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探讨了渤海和黄东海海域秋冬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渤海和黄东海,表、中、底层CDOM均呈现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渤海CDOM含量高于黄东海。吸收系数a355和光谱斜率S275-295呈显著负相关。...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钦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寻晨曦; 张志卫; 黄沛; 王晶; 丰爱平; 于晓晓 刊期:2019年第06期

    科学评估海岸线生态服务价值(ESV)是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判别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级别,有助于优化海岸线的管理。本文以广西钦州市海岸线为研究对象,以海岸线向海陆两侧各1 km区域为研究范围,评估了钦州市海岸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索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ESV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茅...

  • 三沙永乐龙洞内沉积物细菌种群特征

    作者:刘瑞志; 雷坤; 王丽平; 傅亮; 杨丽标; 刘庆庆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洞内存在有别于一般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和物质循环。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三沙永乐龙洞内沉积物中的细菌种群组成特征,以期为揭示细菌在蓝洞内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2017年3月在三沙永乐龙洞内约150 m深处斜坡相距10 m(152 m和162 m深处)和洞底300 m三个深度收集沉积物样品,采用Illumin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