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杂志简介:《环境化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4/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环境分析园地、环境监测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0254-6108
国内刊号:11-1844/X
全年订价:¥ 19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7
复合影响因子:1.05
总发文量:4258
总被引量:38067
H指数:61
引用半衰期:5.4004
立即指数:0.1103
期刊他引率:0.8391
平均引文率:20.5539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单壁碳纳米管对五种核酸碱基的吸附

    作者:陈广超 李雪花 王壮 陈景文 刊期:2013年第07期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单壁碳纳米管(SWNTs)对5种碱基的吸附作用.考察了SWNTs直径、电荷转移量、碱基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E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ELUMO)与SWNTs吸附碱基的吸附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WNTs直径的增大,SWNTs吸附碱基的吸附能降低.SWNT(6,6)吸附5种碱基的最低吸附能Emin与由碱基转移到SWNTs的电荷转移量(Q)...

  • “平面型”十三聚合铝形态水交换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作者:金晓艳 严喻 杨文静 蘑恭 毕树平 刊期:2013年第07期

    采用密度泛函DFT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平面型"十三聚合铝(F-Al13)的水交换反应.在B3LYP/6-31G水平下模拟了气相体系中全水合F-Al1153+与脱质子形态(F-Al913+和F-Al313+)中η-OH2(1)键合水位点的水交换反应;比较了F-Al13和K-Al13两种不同十三聚合铝形态的水交换反应特点;讨论了不同铝形态(二聚铝Al2、三聚铝Al3、Al6六元环以及Al7...

  • 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斌 邓述波 黄俊 余刚 刊期:2013年第07期

    目前环境化学研究热点逐渐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新兴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环境中痕量新兴污染物往往会造成较高的危害和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应对新兴污染物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其环境风险,然后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我国新兴污染物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

  • 溴代二恶英类的来源、检测与污染现状

    作者:李素梅 郑明辉 刘国瑞 刘文彬 王美 刊期:2013年第07期

    多溴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D/Fs)具有与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D/Fs)相似的结构和毒性,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讨论了溴代阻燃剂(BFRs)生产和处理、电子垃圾拆解和热处理、垃圾焚烧和金属冶炼等工业热过程中PBDD/Fs排放水平及生成机制.其中,PBDD/Fs在BFRs产品中的...

  • 北京地区典型二噁英(PCDDs)及多氯联苯(PCBs)的长距离传输潜力——基于TaPL3模型的应用研究

    作者:齐丽 李楠 任玥 周志广 许鹏军 张辉 郑森 赵虎 范爽 黄业茹 刊期:2013年第07期

    以典型二噁英(PCDDs)和多氯联苯(PCBs)为研究对象,利用TaPL3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北京地区4种PCDDs和7种PCBs通过大气和水体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比较了不同氯取代数的特征迁移距离(CTD)和Pov的大小,分析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以PCB180为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4种PCDDs和7种PCBs在北京地区...

  • 人工甜味剂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作者:冯碧婷 干志伟 胡宏伟 孙红文 刊期:2013年第07期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蔗糖取代物,由于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但是大多数人工甜味剂在人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就随尿液和粪便直接排到生活污水中.近年,几种典型的甜味剂在水体中广泛被检出且浓度较高,同时研究发现部分甜味剂难以降解,因此人工甜味剂已被视为新型有机污染物而得到关注.本文就人工甜...

  • 多溴二苯醚类化合物干扰人雌激素受体alpha活性机理的理论研究

    作者:杨伟华 于红霞 刊期:2013年第07期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了多溴二苯醚(PBDEs)类化合物与人雌激素受体α亚型间的分子作用机理.对多溴二苯醚类化合物是否具有拟雌激素功能的研究得出:可通过对接打分值和化合物结构特征来推测PBDEs母体化合物是否具有拟雌激素活性;对HO-PBDEs,与氨基酸残基GLU53和/或ARG394形成氢键可能是影响其拟雌激素活性的重要因素;对MeO-PBDEs,疏水MeO-位于...

  • 我国环境中全氟辛酸(PFOA)的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

    作者:曹莹 周腾耀 刘秀华 张亚辉 刘征涛 刊期:2013年第07期

    利用欧盟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TGD)中计算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的方法,筛选出我国环境介质(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各生物物种的毒性数据,得到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PNEC分别为0.57 mg.L-1、0.19 mg.kg-1ww和2.06 mg.kg-1ww,该值可为我国PFOA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基础.

  • 基于区间活性数据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作者:赵劲松 刊期:2013年第07期

    利用贝叶斯统计方法构建了基于区间活性数据的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溞(Daphniamagna)24 h急性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并与基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点估计活性数据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可以充分利用化合物的活性数据信息,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与预测能力以及较宽的应用范围.基于区间活性数据的定量结...

  • 异味阈值与分子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小芬 刘杰民 伊芹 王蕾 刊期:2013年第07期

    异味阈值和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受到阈值准确识别和嗅觉产生机制研究的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拓扑指数、神经网络和分子生物学等几种研究异味阈值和分子结构关系的方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有机污染物土壤吸附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娴 闻洋 赵元慧 刊期:2013年第07期

    以701种有机化合物的土壤吸附系数作为数据集,选取594种有机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剩余107种作为测试集.根据训练集化合物建立土壤吸附系数Ko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应用平均残差(AE),平均绝对残差(A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比较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发现部分...

  • QSAR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方法综述

    作者:覃礼堂 刘树深 肖乾芬 吴庆生 刊期:2013年第07期

    验证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是保证模型对未知样本的生物活性具有可靠预测能力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部分QSAR论文没有对模型进行有效验证.因此,本文详细综述QSAR模型的内部验证方法和外部验证方法.内部验证方法包括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叉验证,留多法(leave-many-out,LMO)或留N法(leave-N-out,LNO)交叉验证,y随机化验证和...

  • 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明姝 刘征涛 周俊丽 刊期:2013年第07期

    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的主要降解产物,具有高亲脂性、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全面了解NP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有关NP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迁移转化的研究动态,从来源、分布及其在环境中主要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机...

  • 液质联用代谢组学研究多氯联苯和二噁英对大鼠毒性作用

    作者:陈蓉 王以美 汪江山 卢春凤 张凤霞 胡春秀 彭双清 许国旺 刊期:2013年第07期

    采用基于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多氯联苯(PCBs)和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及联合染毒对大鼠生化代谢的影响.对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连续3 d分别灌胃TCDD(10μg.kg-1)、PCBs(Aroclor 1254,10 mg.kg-1)及其混合溶液(10μg.kg-1 TCDD和10 mg.kg-1 Aroclor1254),采用液质联用法在尿液和血浆样本中分别检测出749个...

  • 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机理的判别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金杰 张栩嘉 赵元慧 刊期:2013年第07期

    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作用机理的判别及影响因素是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研究的基础,对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机理的判别方法、及影响毒性作用机理判别的因素.有机污染物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