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30 12:29:26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1篇

同志们:

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冲刺收官、决战决胜之年,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上来。今天,我们召开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用消费扶贫的手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一、肯定成绩,着眼全局,切实把消费扶贫工作摆到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上的重要位置来抓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多次指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是党中央着眼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升级和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断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

2019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2019年5月份,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我市也制定印发《商丘市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推动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在在2019年,我市编制《商丘市消费扶贫产品服务指南(第一期)》,先后召开“第一书记消费扶贫产品展销会(郑州)”、“爱心消费扶贫展销会”等多次消费扶贫产品产销对接会,签约消费扶贫产品金额达到3773.5万元。春节前,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和市邮政公司举办的“在工会活动中开展爱心消费扶贫”活动,全市有50多个单位、企业购买了“消费扶贫”农产品,实现销售扶贫产品金额达418.55万元。通过这些举措,有力的推进了全市贫困县产品服务与市场对接,通过消费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也更好地为企业搭建宣传、购销和经验交流平台,使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其扶贫增收作用。同时,在疫情期间,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2月20日就出台《关于在疫情期间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的通知》,在2月26日召开消费扶贫协调推进会,在3月4日市政府召开新闻会推介滞销扶贫产品、在3月12日出台《商丘市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和2020年全年的消费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通过采取及早摸清底数、机关带头消费、多种模式宣传、网络平台促销、社会合力购买等多种方式,累计销售水果类2600吨、蔬菜类650吨、禽类11万只、蛋类115吨、食品类1300吨,折合人民币8522万元,促进了绝大部分滞销农副产品销售,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同时,商丘市认定全国消费扶贫系统产品共1211个,居全省第二名(3月26日省通报数据),“互联网+ 战疫情 促销费 助脱贫”活动上报供应商1044个,产品1416个,组织采购商202家,采购量3180.2吨,居全省前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消费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贫困县、贫困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以往的“要资金、搞项目”上,甚至认为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附带措施、可有可无,工作中重视不够、谋划不够、投入不够,工作导向不清晰。二是工作措施不精准。个别地方和部门尽管出台了实施方案或工作细化方案,但对消费扶贫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情况不清、原因不明、办法不多,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没有抓到点子上、抓到要害处。三是工作开展不均衡。有的市直部门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效果好,也有一些部门工作开展相对滞后、进展不大,个别部门甚至至今还没有破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持续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做好我市下步消费扶贫工作,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奋力谱写浓墨重彩的商丘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产品和服务,带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发展,进而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是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机关事业单位要带头参与。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学校、医院和军营,鼓励引导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的食堂、餐厅等选用贫困地区农产品、畜产品,推进双方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干部职工自发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建立劳务精准对接机制。定点帮扶单位要深入开展。动员组织包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发挥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为帮扶对象产品进行代言,鼓励干部职工优先购买被帮扶村的农产品和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社会各界力量要积极动员。通过平台搭建、金融支持、舆论宣传等手段,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广泛动员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通过“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捐”等方式,带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载体平台要发挥作用。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商丘食品博览会”“10˙17全国扶贫日”等节庆展会,针对贫困地区策划相关活动,发出倡议,推动参与消费扶贫各类主体的需求与贫困地区特色产品供给信息精准对接,大力推广乡村特色美食和美景。

二是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我市各县(市、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扶贫产品,但贫困群众缺乏销售渠道;同时,有很多消费者想购买有特色的的农产品,但面临高价、品质无法保障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加强沟通,创新举措,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龙头企业带销。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由大型企业对每家每户贫困家庭的产品进行收集、分级、包装、检测、品牌设计、商标注册,通过企业自身营销渠道实现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的精准对接,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销售利润分成比例,维护双方权益,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商场超市直销。以打通供应链条为主要目标,广泛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在超市商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车站等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开设扶贫产品公益专区、专柜,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鼓励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企业,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并给予价格优惠,形成农产品“从田间道餐桌”的全链条联动。电商扶贫营销。深化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通过线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途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巩固乡村电商服务网点惠农助农作用,畅通优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旅游带动促销。引导贫困地区特色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饭店,在各大旅游景点设立扶贫特色产品专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和推介。在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设立扶贫产品购买点,打造“农业观光+旅游购物”等扶贫产业链,构建“游、够、娱、吃、住、行”一体化旅游格局,实现旅游扶贫与消费扶贫的高度融合。

三是加快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贫困地区大部分都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丰富,且品质较好。要始终坚持在农业供给侧上下功夫,围绕培育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加强质量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供应水平和质量,重点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水平。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协会等方式,加强全程技术指导,引导贫困地区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打造贫困地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并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品牌展示和宣传推介。构建农产品质量体系。积极宣传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技术和管理方法,统一完善标准评价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要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和安全牌,推行农产品的绿色种植、养殖环境的生态无公害,加工环节的卫生无添加,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覆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要持续提升贫困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构建完善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消费扶贫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市发改委要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跟踪进展,推动工作落实,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市直有关单位切实履行相关责任,精准聚焦问题,细化方案措施,加强对消费扶贫工作的落地落实。各县(市、区)要积极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成立以副书记为组长的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市里的做法,结合各自实际,拿出具体举措,把消费扶贫纳入扶贫工作总体布局,推进消费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2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跟天斗”为你整理了这篇某县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聚焦重点任务、难点问题、薄弱环节,突出“对标查漏”“补短强弱”“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疫情化解、“十大专项行动”“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冲刺决战,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将一年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全年全县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386.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4430.25万元,实施项目501个。118户302人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普查、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定点攻坚等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压实攻坚责任,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一是深学笃用扶贫重要论述。我们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调研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时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方法和实际成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开展《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学习。组织开展“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下基层微宣讲29场次。二是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始终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攻坚状态,严格落实“双组长”制,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每月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已召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7次、全县性脱贫攻坚工作动员部署会10次,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会87次。深入实施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目前都已实现遍访全覆盖。地一步压实县级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责任,加强了72名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230名驻村工作队员保持稳定,驻村干部全部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三是高质量推动党建促脱贫工作。切实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1个先进集体和2名先进个人获市扶贫领导开发小组表彰,1个先进集体和1名先进个人获市记大功奖励,3名个人、1个集体获国家相关部委行业扶贫工作专项表彰。四是继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开展“以案四改”活动。坚持“以案改治理”,着力在规范管理扶贫资金和项目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监管”,着力在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制度”,着力在健全完善监管制度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作风”,着力在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治理上下功夫。五是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切实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实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着眼资金绩效作用发挥,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开展扶贫资产清理。开展资金项目清理,对实施进度滞后的项目,落实专人跟进推进。9至11月积极配合市扶贫审计组进驻扶贫审计,对自查和审计初步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六是高度重视扶贫领域信访件办理和舆情处置。今年忠县扶贫信访量较去年减少,无到京上访、到市集访和恶性信访案件,无负面舆情事件发生。

(二)突出重点难点,全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

一是重扶猛攻未脱贫人口。对年初118户302人未脱贫人口,实行“一户一策”和“包户到人”帮扶措施。118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全面解决,全部实现脱贫。二是及时查漏补缺,动态清零。精准实施D级危房改造、义务教育保障、饮水安全“三大清零行动”。组织开展“回头看”,对贫困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大排查,查漏补缺,发现一起及时解决一起。三是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对全县农村一般农户住房开展安全等级鉴定,加大建新拆旧力度。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行动,加大对残障学生送教上门力度,深化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的教育救助机制。组织开展了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建卡贫困户子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四类特殊群体核查统计工作。全面落实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扶贫济困、精准脱贫保等各项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建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四是加强对“两类户”的监测和帮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摸排识别出脱贫不稳定户474户1259人、边缘易致贫户415户1075人。发放13户边缘易致贫户扶贫小额信贷28.9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安排133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在公益性岗位就业,落实资金200万元购买防贫保险。通过帮扶,目前已有873户2276人消除风险。五是完成两个村定点攻坚任务。市级定点攻坚村善广乡上坪村、白石镇菜园村,每村规划饮水安全保障、道路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危房改造等项目7个,总投资772万元,定点攻坚规划建设任务在11月底已全面完成。

(三)聚焦质量成色,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为内容的脱贫攻坚总攻“十大”专项行动。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上,加大对聘任的694名产业扶贫指导员、选配的31名农业科技人员等进村入户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力度。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分制管理办法,制定健全产业扶贫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意见,切实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动态监管及风险防范化解。社会兜底保障专项行动上,及时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残、重病人员纳入单独保障。疫情期间新纳入低保保障142户332人、纳入特困供养24人、临时救助395人次。志智双扶专项行动上,以“八个一”活动(观看一次脱贫攻坚典型先进事迹视频、开展一次扶贫主题微宣讲、举办一场身边脱贫典型微访谈、组织一台脱贫主题文艺演出、表彰一批脱贫致富和五村五户先进典型、登门送一次扶贫政策、开展一次卫生大比武、安装一批脱贫励志公益广告)为载体,从理论宣讲、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明实践、文艺助力、“三治”融合、助学扶智、资金激励等方面开展“志智双扶”。加大本土人才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举办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4期,8月成功承办了全市农村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会。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专项行动上,上半年加快推进5个易地扶贫搬迁市级示范集中安置点扫尾和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十三五” 1161户454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配套菜园地,因地制宜打造柑橘、花椒、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及金融扶贫专项行动上,2020年新增贷款1698户5736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9379笔34342万元。到11月底全县贫困户获贷率49.82%。

(四)答好“加试题”,全力化解疫情灾情影响

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积极应对,全力化解不利影响。一是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努力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目前全县外出务工就业贫困人口28678人,占去年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07.8%,边缘人口181人。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全县财政资金补助公益性岗位共安置3830人,其中安置贫困人口3019人,占78.85%;安置边缘易致贫人口133人,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99人。全面落实就业补助政策,集中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和咨询,举办“建卡贫困户人员专场招聘会”等。二是将消费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全力解决产品滞消问题。加强扶贫产品认定和管理,严格认定条件标准,规范认定程序。全县目前已认定扶贫产品96个。继续开展“网友e家亲”扶贫爱心购等消费扶贫系列活动35场。提前完成市下达6888万元消费扶贫任务,50台扶贫智能专柜已设置到位,按要求在重庆市消费扶贫馆设置了忠县馆、3个扶贫产品专区。我县《立“三端”提“三力”构建消费扶贫新格局》案例,9月被评为全国消费扶贫优秀案例。三是加快项目实施推进,全面开工达产。上半年极力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力促开工复工。今年全县脱贫攻坚项目501个,目前都推进顺利,已完工484个。全县认定县级扶贫龙头企业10个,全部正常运行生产。

(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改清零各类反馈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一体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以及各类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审计、考核所发现问题的整改,限时销号。年初,我县接受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财政扶贫资金国家第三方绩效评估,目前中央巡视“回头看”3个方面10个问题、国家成效考核6个方面1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7月以来先后接受市里的2次督查、暗访,所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对9月下发的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已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全力推进整改。12月上旬我县被抽中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考核组反馈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开核实研判会,迅速制定印发整改落实方案,压实整改责任,立行立改。目前,国家成效考核反馈县级层面的4 个问题,完成整改2 个,核实并落实长效措施2 个;反馈的乡镇层面24个具体问题,对确需整改的15个已完成整改,9个已核实并落实长效措施。

(六)加强动态管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数据质量

一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国家普查。今年我县纳入全市“14+2”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区县之一。全县18785户建卡贫困户接受普查,26项现场登记指标中有8项核心指标达到100%,普查高质量多数指标位居接受国家普查区县中上水平。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数据质量。“百日大会战”和脱贫攻坚普查期间,对全县国扶系统、渝扶贫等数据和手册、户档、村档、“一卡两牌”等档案资料进行核实完善和修正。脱贫攻坚数据质量明显提升,各项数据真实准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全面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按照“全面清理、回归本源、基层认可、数据完善”的要求,认真清理核实已脱贫不享受政策对象,全县清理1247户4896人。

(七)全面总结宣传,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全面总结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客观真实评估攻坚成果。建立了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库,编写并上报脱贫攻坚大事记,征集“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图片、微视频、扶贫歌曲等。以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歌曲《传承》获全市脱贫攻坚原创歌曲大赛获奖。拍摄制作完成30分钟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已送重庆卫视安排展播。8月下旬市县30名摄影记者、专家进驻黄金镇桃花村,开展视觉扶贫行动,拍摄收集整理留存“扶贫印记”。县扶贫办、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办“告别贫困—脱贫攻坚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报道全县72个贫困村面貌的巨大变化。11月9日市级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我县成功举办。二是开展精准扶贫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推进,11月上旬接受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检查评估受到好评。三是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扶贫日”系列重大宣传活动,《重庆日报》专版刊载我县《忠县“三抓”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有效接续乡村振兴》宣传稿。四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试点。我县新立镇官坪村4月被确立为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市级试点村,目前所规划项目建设任务已完工80%。抓紧研究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规划,着力构建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衔接。

二、存在的问题及2021年工作思路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3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年度扶贫专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投资12578.8万元,实施基础建设方面项目184个。其中,交通项目143个、水利项目41个。目前,已完成142个。二是产业扶贫方面。资金投入1975.3万元,实施产业类项目51个。其中,种植业项目14个、养殖业项目14个、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1个、乡村旅游业项目22个。目前,已完成48个。三是教育扶贫方面。大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配套解决资金61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教育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市农村籍和家庭困难的城镇籍全日制本专科(含高中职)在读学生,每学年给予1000至2500元不等的资金资助。四是健康扶贫方面。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设立320万元医疗扶贫救助基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特殊门诊维持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达到规定要求。五是资金使用管理成效。编制了《涉农整合资金整合方案》,累计整合资金14554.1万元,均已达到计划整合规模达到总资金的80%和已整合规模达到计划整合规模80%两项指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已完成公示公告。

2.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摸底”工作,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和分类标识。全市动态摸排核定边缘户9户52人、脱贫监测户2户5人。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综合施策、竭力阻断贫困根源。在做到“两线合一”“应纳尽纳、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建立防贫返贫救助金,筑好因病、因灾等突发因素致贫人口的底线保障。建立特殊困难救助基金200万元,对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导致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进行帮扶。

3.就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推动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兜底等就业促进行动。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881个,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0元。年度“一超过两个不少于”就业扶贫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已达1353人,超过2019年底实际务工贫困劳动力人数1333人。

4.消费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16个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17个产品使用“扶贫”集体商标,9家企业入驻扶贫“832”平台,实现平台销售额10.3万元,电商扶贫、以购助扶、以买代帮等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36.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

(二)移民安置工作

1.水电站。根据省局下达2020年度目标任务,水电站年度任务18项,计划新增资金59040.62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7项,正常推进11项,收到上级下达移民资金43440.6万元,完成移民项目投资32874.92万元,完成已下达资金的76%,全年目标任务的56%。

(1)农村移民。一是累计完成搬迁安置408户1861人,其中分散搬迁安置399户1816人、集中安置9户45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54%。二是实施过渡搬迁9户45人,应急(避险)搬迁,10户50人。三是兑付生产安置、搬迁安置、过渡搬迁、房屋及附属设施、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共计21454.94万元;四是完成了斯米勒俄集中安置点征地工作,兑付征地拆迁补偿补助资金818.15万元,已完成硅业安置点征地协调工作,签订预拨付资金协议,待召开评审会后庚即组织开展征地拆迁、资金拨付和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鞋楦厂征地拆迁意愿对接协调工作。

(2)集镇迁建。有序开展脚木足集场平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95%工作量,正在开展截洪沟建设工作。

(3)专业项目。一是正在大力开展G317、S220线复建公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并启动控制性工程建设工作,拨付S220工程建设资金10000万元,并完成相关砂石骨料供应、长短途运输等协调;二是有序开展寺迁建工作,拨付寺迁建资金80万元,并启动康生寺迁建工作;三是完成可尔因营林处补偿处理及拆除工作,预拨付补偿费用2000万元;四是正在开展孔龙垫高防护工程建设工作,拨付资金572.13万元;五是基本完成2#营地至老红旗桥范围内库底清理工作,完成90%工作量;六是有序开展通讯、电力迁改工作。

2.电站。年度目标任务6项,电站计划投资3648.1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3项,正常推进3项,完成投资3076万元,完成年度资金计划的84%;

(1)移民安置。一是水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75户302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61%;二是兑付分散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树木、耕园地、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用共计1600万元。

(2)集镇建设。正在开展党坝集镇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建设工作,兑付117万元;安置点兑付300万元。

3.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8户33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100%;已兑付110KV输电线路54.99万元,兑付项目征地补偿费用127.33万元,已完成鱼类增殖站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开展文物保护现场挖掘和施工单位生活临时用地征地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一是防返贫。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有缺补缺、有短补短,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保持扶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跟踪已脱贫对象,持续用力,确保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二是防致贫。对全市农户进行普查,重点关注因大病、大灾等原因造成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的农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的原则予以帮扶,坚决防止非贫困户致贫。

2.推进产业就业增收。一是产业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完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确保贫困对象通过产业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就业增收。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统筹安排等就业促进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3.监测指标,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扎实工作,继续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二)移民安置工作

1.电站:继续开展枢纽区过渡搬迁安置、生产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工作;继续开展S220、G317复建工作征地拆迁补偿、库区电力通讯迁改、寺迁建工作;启动脚木足集镇企事业单位房建、康生寺、S453复建工程征地建设、可尔因营运处补偿补助工作;完成色理三家寨地址灾害应急避险、孔龙垫高防护、脚木足集镇基础设施及外部供水工程工作;启动硅厂安置点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大水沟、邓家桥、鞋楦厂、鞋楦厂、松岗片区征地拆迁工作。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4篇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此期间我国扶贫形势较为严峻,面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贫困群体数量多、扶贫难度加大以及其他不确定的因素。我国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总结扶贫工作,认清当前的扶贫形势和任务,也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益的扶贫经验。在反贫困过程中,美国主要采取了四种措施:政府反贫困计划、政府反贫困对策、政府反贫困公共政策和落后地区区域援助政策[1],其中反贫困公共政策主要指福利政策。本文以美国的福利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反贫困中的作用及缺陷,为我国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提供借鉴。

一、美国贫困现状及福利政策分析

(一)美国贫困现状

贫困阈值也称贫困线,用来定义个人或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的标准。美国贫困阈值是基于家庭规模,其内在假设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生活在一起更为经济,因为可以共同分担费用。2015年美国贫困阈值如下: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和六口之家的年收入分别为12081、15391、18871、24257、28741和32542美元。[2] 2015年,美国总人口3.185亿,贫困人口4310万,贫困率为13.5%。从年龄上看,18周岁以下、18―64周岁、65周岁及其以上年龄层的贫困率分别为19.7%、12.4%和8.8%;从人种上看,非西班牙裔的白种人、黑种人、亚裔和西班牙裔的贫困率分别为9.1%、24.1%、11.4%和21.4%;从婚姻?羁隹矗?已婚夫妇、单亲母亲和单亲父亲的贫困率分别为5.4%、28.2%和14.9%。在过去30年里,美国贫困率一直很稳定,平均比率为13.5%。[3]联邦政府在过去50年里用于福利扶贫的支出大大增加,福利费用支出已从1960年的人均421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人均16497美元。[4]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贫困是一种相对贫困,许多贫困个人或家庭拥有房产、汽车、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5]

(二)美国的福利体系

美国联邦政府安全网体系(Federal Safety Net)包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和福利制度,同时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项目也是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缴费型和非缴费型福利计划两种。其中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属于缴费型的计划,而福利制度则是非缴费型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医疗补助制度在内的14个旨在消除贫困的独立项目。福利项目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需要根据收入调查确定受益资格,二是福利项目向低收入者免费提供。

(三)美国反贫困的福利项目

美国共有14项反贫困的福利项目,分别为:1)负所得税计划,由劳动所得退税补贴政策(EITC)和儿童税收抵免政策(CTC)两项组成。EITC运用税收手段,根据家庭类型及收人状况,通过退税补贴形式给予中低收人劳动家庭一定的现金补偿;CTC是针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育有儿童的工薪家庭提供的一种税收优惠。2)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由美国农业部运作的针对低收入个人或家庭的食品计划。3)住房援助计划,是一项向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提供住房援助的计划。4)补充保障收入计划,该计划向65岁以上者和65岁以下的残疾或盲人两类低收入者支付现金。5)佩尔助学金计划,主要向低收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资助金。6)贫困家庭临时救助计划,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参与和管理的以资助低收入家庭的扶贫计划。7)儿童营养计划,为学龄儿童提供学校午餐、早餐及点心等。8)启蒙计划,通过全面综合的措施推动低收入家庭儿童从出生到5岁这一年龄段的发展。9)儿童保育计划,通过提供负担得起的、高质量的早期护理及其他服务项目以支持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家庭。10)工作培训计划,是一项为低收入者提供就业培训的计划。11)妇女、婴儿和儿童计划,为孕妇及年幼的儿童提供高蛋白食物等。12)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能源消费服务。13)通信计划,给予低收入家庭电话、宽带费用补贴。14)医疗补助计划,为低收入个人和家庭提供卫生保健。

联邦政府对几个大型福利项目如负所得税计划、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补充保障收入计划及住房援助计划等支出较多,同时对医疗补助的支出大约等于前13个福利项目支出之和。2015年,联邦政府对14个福利项目支出占联邦政府总支出的19%。[6]

二、美国反贫困的福利政策成效及问题

(一)美国反贫困福利政策实施效果

50多年来,联邦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或降低贫困率,政府层面,普遍认为项目齐全的反贫困的福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凭借福利制度,贫困家庭不仅提升了财务安全水平,也使规模庞大的穷人摆脱了贫困。个人层面,大多数低收入者认为联邦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成效,一项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联邦政府实施福利的目的是帮助穷人脱贫并实现经济独立。[7]但是美国贫困人数随着总人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二)美国反贫困的福利政策问题分析

1.未能有效降低贫困率

贫困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的重要标度,降低贫困率是扶贫政策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扶贫政策能否持续的主要标度。1970年至今,美国的贫困率基本保持平稳,维持在13%左右。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各福利项目的投入力度,人均福利水平也逐年提高,但贫困率并没有随之而下降。这一方面与物价因素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有关,另一方面源于福利项目的设计缺陷:项目之间协调性很差,且缺少总体规划;复杂的福利项目及申请条件使得很多极端贫困者无法获得相应的救助。

2.福利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在反贫困的过程中,理想的状态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服务等资源帮扶最需要救助的贫困者。但几乎每个福利项目都存在资金利用不充分现象,如管理费用过高、资金利用不当等。资金使用不当主要源于复杂的资格规定和申请者收入的虚假陈述,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群占用了大量的福利资源。而较高的管理费产生于福利项目管理不善,管理成本较高。据统计,美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福利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福利项目功能的发挥。

3.道德风险:抑制工作和婚姻

由于制度设计原因,美国的福利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就业和婚姻。表1列出了三个家庭从三个较大的福利计划(所得税减免,补充营养援助和住房援助)获得的福利金。

上表中每个家庭代表一对夫妇和两个孩子。三个家庭的唯一区别是家庭工资收入,其收入分别为0美元、15000美元和35000美元。四口之家的贫困线为24230美元,因此家庭1和家庭2处于贫困状态,而家庭3的收入在贫困线之上。可以看出,无工资收入的家庭1将从所得税减免计划、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和住房援助中获得总额为17496美元的福利收入。工资收入为15000美元的家庭2,将获得17220美元的福利,加上工资收入,其总收入提高到32220美元。获得福利后,家庭1仍然比贫困线24230美元低6734美元,而家庭2的收入高于贫困线7990美元。家庭3的工资为35000美元,比家庭2高出20000美元,但失去14238美元的福利,因为不符合申请补充营养援助计划或住房援助的条件。他们得到所得税减免,从而将总收入提高到37982美元,但这只比家庭2高5762美元,即使他们多赚了2万美元的工资。上述比较展示了收入适度的家庭在获得额外工资后所带来的较差的经济状况,基于理性的考虑,个人不必全职工作,因为全职工作所增加的工资可能导致更大的福利损失。这说明了目前美国的福利体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上述比较也可以用来证明美国的福利制度对婚姻的抑制。有两个孩子的单亲家庭将获得类似于上表显示的福利收入。如果单亲父母与一个有较好工作收入的人结婚,使得家庭的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他们将失去大部分的福利。通过保持单身或生活在一起,人们能够通过福利制度提高收入水平。许多批评者认为,福利制度是导致美国未婚母亲高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4.对真正贫困的群体帮扶力度不够

在美国,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标准50%的个人或家庭被称为极端贫困者,由于福利项目及申请条件较为复杂,很多极端贫困者无法获得帮扶。福利制度对赤贫者的救助力度过小,而给予中产阶级的福利过高。个人或家庭可以参加的福利项目没有数量限制,部分穷人只能参加少量的福利项目,而部分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则可以参加多种项目,造成不公平和收入的差距。

5.福利项目之间缺乏协调性,导致效率低,资源浪费

美国福利制度由14个大型的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又分为多个独立的方案。一些项目需要州政府与地方计划结合实施,其他的项目则完全??立运行。独立运行的福利项目在满足贫困者某一特定的需求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贫穷通常不是产生于单一因素,也不会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全方位的救助是其脱贫的重要条件。因此,种类多样的救助项目加大了项目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难度,降低制度运行效率,也增加了制度的运作成本,造成了一定量的资源浪费。

三、美国福利制度改革讨论及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美国庞大的福利体系为贫困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不断增加的福利开支未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距政策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日益增加的福利开支和较为稳定的贫困率,人们对改革现有福利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中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社会福利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贫困是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福利制度改革主要源于福利水平过高、政策过于宽松、政府支出过高,而我国则存在福利水平低下、覆盖面较窄、投入不足等问题。[8]美国反贫困的福利政策及改革为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其可借鉴的部分主要包括较为齐全的救助项目、对儿童和教育的重视、对贫困边缘群体的帮扶等,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启示是新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对扶贫目标、扶贫手段、扶贫战略的把控,实现扶贫政策的目标。

(一)完善扶贫政策,实行综合扶贫

贫困是一系列相对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贫困既与文化/行为有关,也与结构/经济因素相关。文化和结构因素也相互关联,机会影响文化,文化对行为和机会也有影响。[9]因此,反贫困也应针对致贫因素进行综合治理。美国的反贫困项目涵盖了收入、信贷、住房、食品、教育、就业、能源、通讯和医疗等领域,种类多样,项目齐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层次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我国在推进精准扶贫时也应注意扶贫项目的制定和安排,对于贫困人口较多的农村边远地区,尤其是贫困连片区,除了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推动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和推广;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则需加大对其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支出;而对于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极端贫困群体,政府则应全面担起救助责任,保证其基本生活。

(二)协调各扶贫项目之间的关系

扶贫体系通常是由不同的项目构成,各项目之间是否协调、联动不仅影响到政策效果,也关系到政策成本。美国14个反贫困的福利项目相互独立运行,缺乏协调性,导致制度运行效率低下,运作成本较高,造成福利资源的浪费。我国在扶贫过程中应注重政策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将扶贫项目分类,如对贫困人口制定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食品等政策,整合已有项目中相互重合或者不协调的部分。通常,不同的项目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各管理机构应加强联系和沟通,可通过建立大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对各项目的准入标准进行规范,通常以当地的贫困线作为参照,既有利于扶贫项目的推行,也利于各项目之间的对接和协调。

(三)扶贫战略要精准

美国反贫困的福利项目在福利对象、标准和成效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福利对象资格条件较为宽松,标准过高,效果不显著,对于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有一定的启示。首先,我国扶贫战略的目标要精准。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威胁,因此扶贫对保障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但实现社会稳定只是一种保障手段,反贫困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正,[10]而不能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手段。其次,扶贫对象要精准。政策的首要目标对象应是处于最贫困状态的群体,可以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调查,并建立扶贫信息数据库,保证扶贫资源切实用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身上。再次,扶贫标准要精准。可以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一区域确定贫困线,综合考虑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指标确定一个综合指数,[10]进而确定适用于该区域的贫困线,防止扶贫标准过高或者过低。

(四)重视对贫困边缘群体的救助

美国针对不同收入、不同家庭规模等因素设定了约48个可能的贫困线标准。[11]各福利项目对申请者的实际收入水平设定不同的资格条件,对于收入水平略高于贫困线的低收入者也给予一定的扶持,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规定总收入低于贫困线的130%的低收入者有资格申请;工作培训计划规定申请人的收入水平必须低于贫困线的125%等,使得收入水平稍微高于贫困线的低收入群体也有机会获得相应福利。美国宽松的收入规定虽然增加了福利支出,但有助于缓解贫困边缘群体的贫困。由于贫困边缘群体家庭收入刚刚超过贫困线,不具备享受低保的条件,也无法享受其他的专项救助,因此可能面临更大的生活困难。可借鉴美国经验,对收入略高于贫困线但依然面临贫困的家庭或个人进行救助,防止其返贫。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将该标准定120%,即收入水平介于贫困线标准100%~120%的之间的群体也可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子女受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但优惠幅度应低于贫困线以下的群体。

(五)注重教育和就业,防止福利依赖

教育、就业与贫困存在一定的关系,教育在减缓贫困方面有正向作用[12];积极的就业能增加收入,从而有助于摆脱贫困。[13]美国的福利项目突出了对教育的重视,多个福利项目中涉及教育问题,如儿童保育计划、启蒙计划、佩尔助学金计划等,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在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问题。同时,美国也制定了针对低收入者提供就业培训的计划,虽然美国福利体系中存在福利依赖现象,但是促进就业、实现个人独立一直是美国福利的哲学思想。我国的贫困通常伴随着落后的经济和教育,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落后,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应重视教育和就业在扶贫中的角色,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是职业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同时,应采取措施帮助贫困群体实现就业,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其?诙?技能,组织劳务输出,或者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实现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以就业促进扶贫工作的推进。同时,为防止产生福利依赖,可以在扶贫政策中增加一些附加条件,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其享受救助时必须为自己或者当地做出一定的贡献,或者对其享受救助的期限做出明确的规定,超过期限后如仍未脱贫,则减少救助额度或终止其受助资格。通过附加条件督促有劳动能力者通过就业及其他途径脱贫致富,防止福利依赖现象的出现。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5篇

一、活动主题

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决胜。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以动员各界参与消费扶贫、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巩固脱贫成果为目标,以建成运营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及地方馆、用好“扶贫832”销售平台等为主要载体,以拓展八项消费扶贫行动为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促进、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统一,统筹全社会各方面资源,积极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营造全力参与消费扶贫、购买扶贫产品的浓厚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0年9月1日至30日

四、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任主任,县发改局、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组委会,组织领导我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乡镇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办公室主任由县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县消费扶贫活动月工作专班承担。

五、活动内容及分工

统筹开展7项主要活动:

1.布放运营30台消费扶贫专柜。结合实际确定专柜布放规划,明确布放点位资源、规模等,通过落实优质点位、免除租金费用等方式,支持专柜布放运营。专柜重点布放在县、镇的学校、医疗机构、小区、交通站点、商业中心、机关、广场、社区等场所及中省直单位。按照省、市活动方案要求,2020年全市布放运营专柜200台,其中县布放30台。(牵头部门:县扶贫办。配合部门: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宣传部、教育局、商务局、卫健局、工商联、网信部门等)

2.规范设立1-2家消费扶贫专馆。在县内选择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村级电商服务场所,规范完善为消费扶贫专馆。运用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建设本地的消费扶贫专馆,集中展销推介我县扶贫产品。(牵头部门:商务局。配合部门:组织部、发改局、扶贫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供销部门等)

3.新开辟2个消费扶贫专区。在全县选择大型商超企业设立易于辨识的消费扶贫专区,精选运营商,集中宣传、展示和销售扶贫产品,全县开辟不少于2个商超扶贫专区。(牵头部门:商务局。配合部门:发改局、扶贫办、组织部、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工商联等)

4.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按照省里统一安排,配合做好全省消费扶贫网络平台与中国社会扶贫网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丰富完善消费扶贫数据统计。组织符合条件的扶贫产品供应商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企业宣传和扶贫展示,集中推介扶贫产品。(牵头部门:扶贫办。配合部门:抚发集团、发改局、宣传部、网信部门等)

5.用好“扶贫832”销售平台。发挥好“扶贫832”销售平台作用,推动扶贫产品及其供应商加快入驻。定期调度各级各类预算单位扶贫产品采购完成情况,动员鼓励加大采购力度。(牵头部门:扶贫办。配合部门:财政局、发改局、供销部门等)

6.开展扶贫产品认定。按照《省扶贫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扶贫产品认定,切实扩大扶贫产品来源和认定范围,提升各地各方面参与消费扶贫能动性。把质量好、价格优、特色强、带贫多的扶贫产品,优选引进“三专”平台,推向更广阔市场。(牵头部门:发改局。配合部门:农业农村局、市监局、乡镇政府)

7.开展消费扶贫主题日、采购日活动。深化推进消费扶贫七项行动,以乡镇、部门为单位,于9月30日之前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分类开展扶贫产品展、消费扶贫主题日、采购日等特色活动至少一次。切实采购和帮扶销售扶贫产品,在全县上下掀起消费扶贫热潮。(牵头部门:发改局。配合部门:扶贫办、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卫健局、商务局、市监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网信部门、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

六、实施步骤

整体活动分3个阶段:

1.组织发动阶段(9月初)。按照省市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县2020年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县消费扶贫月活动部署协调会,明确分工,共同发力,确保消费扶贫活动顺利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9月)。全县各乡镇、部门按照本方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和行业性活动。

3.总结阶段(10月上旬)。全县各乡镇、部门对消费扶贫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于10月12日前报送县扶贫办,邮箱:。联系电话。

七、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立顺畅的联动机制。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是中央、省促进消费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消费扶贫成果是今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请各乡镇、部门高度重视消费扶贫月活动,加强统筹协调、情况调度和总结报告,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2.狠抓落实,加大活动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对消费扶贫月活动的支持力度,特别对专柜专馆专区,要落实优质点位,减免租金费用,把支持扶持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支持扶贫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3.强化监管,发挥全面的监督作用。坚持平等自愿原则,尊重市场规律,不搞行政摊派,不许强迫命令,严禁弄虚作假,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扶贫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公道。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将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加强社会监督。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6篇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局、学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

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成立蒲窝中心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XXX XXX

(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四)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县教育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 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规劝辍学学生重新返校,使我校的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根据《XX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年内为12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年内添置200套课桌凳,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总务处要会同膳食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营养餐落实情况,政教处要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用着购买健康放心食品上,财务室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

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上良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

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上良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三

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16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联丰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联丰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联丰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联丰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香格里拉县 金融扶贫 成效 建议

2015年,曾先后两次来到云南调研,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提高精准度,让贫困群众得到真正实惠。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云南省积极开展连片特区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是金融扶贫。香格里拉县作为迪庆藏区的重点贫困县,无论是贫困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十分严重。

一、香格里拉县贫困概况

香格里拉县属于“老、少、边、穷”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贫困状况极为严重。该地区共有11个乡镇,6百多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村数达38个。据统计,2015年年末,该地区共有4万多户人家,乡村户数3万多户,其中贫困户数将近9千户,占乡村总户数的30%左右。此外,该地区的贫困人口为3万多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5%,扶贫任务艰巨。

二、香格里拉县金融扶贫状况及成效

(一)金融扶贫状况

中央、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香格里拉县的扶持“百日会战”项目对2016年新增养殖不超过2亩且每户贫困户只享受1项种植方面补助的前提下,对药材补助500元/亩,林果类200元/亩,蔬菜300元/亩。2015年,中央对当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额将近6亿元,云南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将近1千万元。2016年,社会为该地区贡献了5百多万元,其中有1千多户贫困户收益,户均帮扶金额达5千元,社会帮扶覆盖率11%。

各大银行对香格里拉县的扶持,2015年,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贫困户的经营性产业提供了8万元的金融贷款。2016年农村信用社也加入到扶贫队伍,为贫困户提供约300万元的贷款资助。其中,该笔贷款约21%用于种植业,21%用于经营性生产,11%用于农村危房改造,53%用于其他产业。在银行机构的帮扶下,香格里拉县贫困贷款总户数从2015年的1户上升至2016年的将近90户,贷款金融也从8万元增加到约300万元,特别是应贴息金额从800多元迅速增长至1.4万元。金融机构对该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扶贫成效

2015年年底,香格里拉县通沥青(水泥)公路的自然村630个。全县交通道路较14年有了很大的提升。饮水方面,该县已解决安全饮水的农村学校共计20所,覆盖率达100%。电力保障方面,该地区,通生产用电自然村9百多个,通生活用电自然村为11千多个,解决了将近3万户贫困居民的通电难题。信息化方面,通宽带网络的自然村4百多个,手机能上网行政村56个。此外,在易地搬迁三年行动计划中,2016年香格里拉县计划易地搬迁6百多户。

2015年香格里拉县生产总值GDP较2014年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2014年增长10.7%。总体而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扶持使该地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香格里拉县金融扶贫建议

(一)加大金融机构扶贫力度

从2014年以及2015年金融机构扶贫举措可以看出,金融机构扶贫力度亟待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小贷金融机构应凭借各自优势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仅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金融扶贫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更要落实政策的实施情况,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宏观效应。农业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应发挥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为地方农信社以及小贷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渠道和资金来源。同时,农业银行可以与当地大型企业结合,通过注资扶持当地产业发展,从而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对合作性金融机构而言,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的营业网点较多设立在乡镇上,他们凭借着地理优势对农村贫困群众的了解更为直接和全面。因此,他们可以对贷款申请人的贫困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使真正需要贷款的贫困对象得到资金扶持。

(二)扶贫款去向因地制宜

不同的贫困地区,致贫因素不同。因此金融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扶贫款项在最需要的地方l挥最大的价值。据统计,今年香格里拉县贫困人口总人数3万多人,其中因病致贫人数约占比18%,缺乏资金致贫人数约占比16%,缺乏劳动力致贫约占比14%。这是该地区三大致贫因素。此外,当地金融设施十分不健全,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少之甚少,资金借贷供求严重失衡,资金链断缺不仅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当时特色产业的扩张,就业岗位的缺乏使得精壮劳动力严重外流。

因此,金融扶贫资金应较多的投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完善健全该地区的医保制度和医疗设施,扩大医保、医疗设施的覆盖面及覆盖深度,以减少该地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贫困家庭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第二,健全当地金融基础设施,如增设营业网点、成立村镇银行等,并通过扶贫贴息贷款及其他惠民政策提供资金扶持,使贫困群众有充足的资金来发展自身产业;第三,通过产业扶持带动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薪资,使得当地的精壮劳动力得以保留。

(三)深化扶贫对象金融脱贫意识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苦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群众思想、消费观念落后有很直接的关系。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当地群众的消费观念还处在相对保守的状态,对满足生活必需之外的消费几乎为零,特别是金融消费。要改善当地的经济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当地群众的思想和消费观念。

因此,应该加强金融脱贫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通过多样化形式与渠道提高贫困群众的金融脱贫意识,使他们意识到金融机构借贷资金,不仅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而且能够使他们彻底脱贫,这也从根本上降低了金融扶贫工作的难度。

四、总结

扶贫的目的是脱贫,脱贫的前提是扶贫。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2020年能否实现小康社会取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更取决于脱贫工作的成效。切实做好扶贫脱贫工作是我们迈向小康社会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灿平.集中连片特区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29-133.

[2]姜再勇.对新时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认识[J].甘肃金融.2016(1):4-7.

[3]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128-132.

消费扶贫工作计划第8篇

――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中国经济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十五”前4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国际舆论认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消除贫困面临的挑战仍很严峻,做好“穷人经济学”这篇文章任重道远。

效应:世界瞩目中国“穷人经济学”实践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正是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2005年4月7日,这是全球扶贫事业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日子。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它标志着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中国正由粮食受援国变为粮食援助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人布朗还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说,停止对华粮食援助,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有能力消除贫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从2.5亿人减至目前的2610万人,约占世界同期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70%。

与之相应的是,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目前中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长至5亿吨,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以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多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联合国通过的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就是,到2015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把贫困人口减少一半。

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7.5亿人挨饿。而中国在“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00万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近期表示:“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也是不过分的。”

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式扶贫

回眸中国扶贫“大事记”,从制度层面讲,中国扶贫事业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模式――2001年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揽子减免税费、增加投入的惠农之举。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评价说,政府主导,体现了经济学中“守夜人”的公权救济理念。

对于中国消除贫困的实践经验,刘坚将其概括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近年来,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智力扶贫”“巾帼扶贫”“天使工程”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扶贫形式,给全社会留下深刻印象。

联合国《2005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有18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出现倒退,其中12个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人们发出疑问:多年来,不少国家为何始终跳不出“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贫困陷阱?

中国的扶贫实践给出了答案。单纯给穷人“输血”是不够的,必须培育出一种自我发展能力。从经济层面讲,中国走的是一种“造血”和“输血”相辅相成、偏重“开发式扶贫”的模式。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由198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亿元,累计达到1155.8亿元。从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来看,“十五”前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23.9%。

挑战:消除贫困任重道远

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挑战之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很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也属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当然,由于我国农民拥有个人承包的责任田作社会保障,贫困的概念和内涵与国外有所不同。

挑战之二: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据国务院扶贫办调查,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山区,有46%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1亩。目前还有7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调查还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第二个十年年均减少620万,“十五”前4年年均减少150万。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刚刚脱贫的家庭没有积蓄,稍有变故就容易返贫。

挑战之三: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在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困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更为突出。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刘坚说,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明显反差。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让贫困群体分享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展望:未来发展更加注重均衡协调公平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千年目标”提出已经5年,但看看非洲,看看那些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就知道距实现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联合国全球“千年目标”提出,富国应将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作为官方援助提供给穷国,帮助穷国消除贫困。但实际上,在过去十几年中,富国对穷国的援助比例不升反降。不公正的全球贸易规则加剧贫富分化,某些富国一边鼓吹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一边对来自贫困国家的商品设置贸易壁垒。

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扶贫事业。目前中国正与世界粮食计划署探讨新的合作机制。中国政府已宣布,将向亚洲开发银行捐资2000万美元,设立“中国扶贫和区域合作特别基金”,用于支持亚太地区的扶贫事业和区域合作。

“十一五”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立足于全球视野的中国扶贫开发进程将全面提速。

一些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穷人经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