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2 06:39:35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1篇

      一、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我组二位专职体育教师能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结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

          

      全组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现代课堂理念规范自己,平时能认真加强体育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教科研意识气氛浓厚,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本组教师能认真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学期初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在我校承办的基础课改观摩活动中,邵丽华执教的《原地投掷轻物》受到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二、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学期来,体育组配合少先队大队部工作,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实施“领操周周换”制度,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召开了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本学期初及时做好广播操比赛规程的制定和通知工作,督促师生不断改进动作规范性,提高做操质量,积极准备校学生广播操比赛。并于XX年11月份举行了全校学生参加的广播操比赛,通过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广播操做操的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参战各级各类体育竞赛。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本学期我组全体教师继续不遗余力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二位体育教师分别负责学校田径队和校男女毽球队、排球队的训练工作。一学期来,体育教师利用早晚课余时间,带领运动员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我们组建的校排球队参加XX昆山市小学生女子排球赛,获得了市第三名。我校毽球队、跳绳队利用冬训时间,积极扎实开展训练。我们相信,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喜悦。

      四、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2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地方高校;师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55-03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培养21世纪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当今体育人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竞技体育的竞争,同时还反映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领域的竞争。各高校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研究地方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的现状,探索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学院、宜春学院、赣南师院、井冈山学院、抚州师专、上饶师院等6所地方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先后查阅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法规、论文、论著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2003年对江西省6所地方普通高校(以下简称6所院校)体育专业师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6份,回收率达100%。

1.2.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师数量通过调查汇总,6所院校体育专业共有体育教师201人,其中理论课教师41人,占教师总数的20%;技术课教师160人,占教师总数的80%。体育专业学生总人数3188人,其中本科生1758人,专科生1430人。体育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数(表1)。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本科层次师范类院校生师比为1:18,体育院校生师比为1:11。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6所院校体育专业生师比平均为1:15.9,师资总量显得不足。从教师专业结构来看,技术课教师为160人,占教师总数的80%,理论课教师为41人,仅占教师总数的20%。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则势在必行。为此,各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增加了学科比重,学科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50%,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科比重的增加必须有相匹配的师资。调查表明,理论课与技术课教师比例不合理,前者数量不足,后者却有所富余。

2.2职称结构根据国家人事部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结构比例管理的规定,江西省职称工作部门对一般本科院校提出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要求,即一般普通院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占33%、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占55%。从表2数据显示,6所院校体育专业高级职称为76人,占教师总数的38%;讲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37%;助教50人,占教师总数的25%。可见,高级职称已超过结构比例要求,中、初级职称比例不平衡,讲师人数偏少,中、初级职称教师之

2.3学历结构

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6所地方性院校体育专业高学历教师少,91%的教师为本科及以下学历,他们承担了学校体育专业教学科研的主要任务。国家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要求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而6所院校体育专业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仅为3%。究其原因,一是前些年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数量不多,尚不能满足不同层次高校的需求;二是江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吸引高学历人才的力度远不如经济发达省市;三是现任体育教师自身意识不强,自我加压不够,学历再提升的内外动力不足。

2.4年龄结构

6所地方性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基本合理(表3),35岁以下的教师83人,占教师总数的41%,其中研究生9人,占35岁以下教师的11%,硕士4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数的5%;36~45岁的教师85人,占教师总数的42%,其中研究生1人,硕士1人,分别占该年龄段教师数的1%; 46~54岁的教师25人,占教师总数的12%;55岁以上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4%。另外,副教授主要分布在36~45岁年龄段为46人,占副教授总数的69%;教授主要分布在46~54岁年龄段为5人,占教授总数的56%。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约占教师总数的85%,这反映了6所院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教师的主体主要分布在36~5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是学校体育专业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为今后江西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学缘学科结构从表4统计结果反映,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中本校毕业40人,占教师总数的20%,非本校毕业161人,占教师总数的80%;本专业毕业175人,占教师总数的87%,非本专业毕业26人,占教师总数的13%。教师队伍的学缘、学科结构基本合理。

2.6科研和学科建设从表5可以看出,6所院校体育专业教师的科研及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且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近3年教师主持并完成部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5项;获省部级奖励17项;在重点核心刊物上3篇、核心期刊上69篇;出版著作29部,这些均是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另外,院校级科研成果在总成果中也占了较大比例。学科建设也有明显的成效,现有校级重点学科3个,省学科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9人。究其原因,外在大环境的压力和教师内在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需要一支潜心科研的队伍支撑,同时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效应使教师充分意识到掌握学科前沿,了解学术动态的重要性。另外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使得教师们具有较强的紧迫感在科研领域里辛勤地耕耘。由此,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2.7教师流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才的价值也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在流动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表6可见,6所院校体育教师的流出还是大于引进。在人才流动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经济欠发达的江西面临周边发达省市人才引进的冲击,就本省而言人才的非良性竞争,也导致地方高校人才向省会城市流失。从引进的专业来看主要是学科类的。这表明各高校对理论课教师引进加大了力度,加强了理论课高学历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但是,人才总体出大于进的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总量尚不足,发展不平衡。目前体育专业教师流动状况不尽人如意,流出大于引进。2)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表现在,一是副教授以上人员比例适中,集中分布在36―54岁年龄段,占副教授以上总数的90.8%。其中在36―45岁年龄段的副教授46人,占副教授总数的69%;副教授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38%。由此说明体育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是中青年教师。但讲师比例偏低,中、初级结构不尽合理;二是教学科研的主体集中在4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其中35岁以下的占教师总数的41%,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三是学缘结构比较合理,教师的科研和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四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术科教师多,学科教师少,整体上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3)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的主体力量。

3.2建议

1) 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2) 加大力度,通过外引内扶,提升高学历水平,增加教师总量。一是根据地方院校的校情,针对体育专业高学历教师比例低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博(硕)士。二是加大对体育专业教师进修培训经费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硕)士,提高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在提升教师学历的同时,促使师资总量平衡。3) 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转变“官念”,强化服务意识。高校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二是完善机制,优化硬件措施。在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高层次进修培训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体育专业及其教师在政策上要有导向,在资金上要扶持,在指标上要倾斜,在考核上要激励约束,为体育专业的发展和其教师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营造氛围,打造人文环境。不仅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更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科学术环境,要给体育专业教师出科研成果创造机会,使教师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使“引进的留得住,出去的想回来”,真正做到引才、育才、聚才和用才的四位一体。同时,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和资源共享工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富有活力的地方院校体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吴务南,郭景闰.从发展经济学的视野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6,168(7):52-57.

[2] 曹莉,等.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师资结构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8-60.

[3] 刘超,等.安徽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2):73-74.

[4] 付奕,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23-25.

[5] 周晓明.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4):86-88.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3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延安市宝塔区高中的5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年龄结构

表1 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年龄 教师人数 人数比例(%)

40以下 32 66.67

41-50 14 29.17

51以上 2 4.17

合计 48 100

从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目前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师资队伍年龄分布为:40岁以下的教师(32人)占总人数的66.67%;41-50岁的教师(14人)占总人数的29.17%; 51岁以上只有2人占总人数的4.17%。总体上看,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教师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年龄老化问题有所好转。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本次调查的66.67%,青年教师有其优势,身体健康、思想活跃、头脑中的陈旧的条条框框少、接受能力强、工作干劲十足等。但工作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而且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老教师那种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这些势必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影响,这对教师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因此面向21世纪,积极选拔和重点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形成紧密衔接的良好梯队,是摆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面前的紧迫任务。

(二)职称结构

表2 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分布情况

职称 教师人数 人数比例(%)

高级 3 6.25

中级 40 83.33

初级 5 10.42

合计 48 100

这次被调查的48位中学体育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3人)比例最低,占6.25%;中级职称的教师(40人)比例最高,达到83.33%;初级职称教师5人,占10.42%.从表3可以看出,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教师队伍总体形成纺锤形状,既上边小(高级职称少),中间突出(中级职称),下边次之(初级职称),师资队伍主要以中、初级职称教师为主。从宏观上讲,这种比例倾向合理。从调查统计的指标来看,职称高低和年龄大小成正比例。这主要与我国职称评定制度有关。

(三)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教师队伍中还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基本上以本科学历为主,占83.33%。学历结构虽不能完全反映学识水平和能力,但其体现着群体结构受教育的程度,预示着教学和科研的潜在能力,也可从侧面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是评估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基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师地位低,待遇不高,从而难以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持消极态度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4篇

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总体成绩非常的理想,各项测试很多都达到指标,而期末测试好,很多学生的成绩出现上升。这都是很好的现象。

所以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一定要励精图治,将我们学校的各项指标都提上去,特别是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出现大范围的进步,不能再出现上学期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好的现象了。另外学校评比也要进步。

过去的一年是xx教育“大发展,大提升” 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基础教育快速发展迎来良好契机的一年。为之,我们中心小学面向全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全面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的各项工作安排和精神指示,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继续坚持求实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之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着我镇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

一、围绕“两情两德”教育活动,深化师德行风建设。

这一年里,我们一直把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我们以区教育局开展的“两情两德”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的活动要求和周密部署,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行风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师育人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1、讨论反思,增强师德意识。首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包河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及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和规定,明确每位教师理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和具体目标。其次,学习和讨论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和人民所赋予教师的丰富内涵和神圣使命。再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教育思想、思想道德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以组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让广大教师的思维在碰撞中摩擦出理性的火花,逐步提高思想认识。最后,让每位教师反思自己的从教经历,主要着力点是从教育教学、工作态度、对待学生、教学评价、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找出差距、问题和不足,并据此制订出详细的整改计划和措施来。

2、师生互动,凸显“两德”内涵。我们将教师的“情”与“德”和学生的“情”与“德”有机地结合,开展了师生双向互动、角色体验等活动。其一、开展“爱生月”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爱心献学生”活动,每位教师和班级每一位学生做一次心灵沟通;每位教师志愿者与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爱心帮扶活动。教师们以实际行动展示着自己高尚的师德水平和道德素养,受到了学生们的无限尊敬和爱戴。其二、开展“近师周”活动。学校通过“学校开放日”、“教师生活一日行”等方式安排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走近教师、了解教师、亲近教师;然后在“家长学校”中开展“我眼中的好教师”征文活动,发动学生及家长描述老师的工作、学习、实践等生活情况,并将优秀征文稿件在校园广播网中展播。

4、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拓宽师德外延。我们跳出教育局圈定的活动框框,不断创新,努力寻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切入点”,从而拓宽师德外延。本年度,我中心校党支部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

二、狠抓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我镇抓住课改这个契机,加大教研组织的研讨力度,强化课堂改革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使其尽快地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们着力推行教师成长和专业提升计划,在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等。首先,我们给青年教师分析定位,定向培养,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优先权,然后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拜师结队等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地跨越教育教学“平原”上的种种障碍,逐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经验。

以下内容与本文【2012年小学全年发展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规范民办学前幼儿教育办学行为工作总结

农村信用社新聘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大学第四届学生会工作总结

体育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局行风评议工作总结

2012年初一美术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5篇

论文摘要:为了了解莆田市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从而为更好地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莆田市8所大中专院校100名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莆田市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整体水平一般;对莆田市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产生影响的变量有教龄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职称、学历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差异不显著。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着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它将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所谓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者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在大多数的组织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要有足够的满意度才能继续在组织中工作,否则,人们要么会辞职,要么会在工作中表现消极甚至怠工。文章对体育教师这一特殊组织内成员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1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实施时间为2007年5月~6月,被试的基本情况为:男教师67人,女教师25人;大专以上教师41人,中专教师51人;助教14人,讲师67人,副高11人;教龄1一5年的27人,6一10年的26人,11一20年的30人,20年以上的9人。

2)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吕国光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问卷共有30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教学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升迁与进修机会、工作收人、学校管理。问卷的信度为0. 902 1,折半信度为0. 873 1,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资料数据采用软件进行录人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总体状况

教师总体工作满意感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工作满意感状况总的看法,它反映了教师工作满意感的一般情况。由表1可见,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 95,接近于满意度理论上的中性值3,即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倾向一般满意。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中,工作本身这一维度的平均值最高,表明在各个维度中,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热爱体育教育这一职业,喜欢体育教师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和能给自已带来的事业成就感。同时,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体育在整个社会领域中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价值也得到了承认,因而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尊重和认可程度也随之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工作更有激情。莆田市大中专学校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升迁进修、工作收人、学校管理满意度较低,这可能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认为是“副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另外,体育教师会与本行业或本单位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较,自然会影响他们的满意度水平。

2. 2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变最上的差异

2. 2. 1工作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检验表明,男、女性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仅在工作收人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得分高于女教师,而在其他4个维度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性别这一变量对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水平未产生影响。

体育领域内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女性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在满意度的大多数维度上要高于男性,但也有研究显示,女性在某些维度上的满意度要低于男性或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研究也显示女教师工作满意程度高L37。有的人则得到相反的结论冈,还有的人认为性别与工作满意度间没有关联,这可能与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及取样、被试的工作性质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仅在工作收人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得分高于女教师,而在其他的4个维度上均不存在差异,这与周艳丽、周坷(2003)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女性的价值与能力得到了发现和肯定;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我国女性成就感较低、比较容易满足和安于现状的传统观念有关。

2.2.2工作满意度在教龄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2可知,教龄对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整体满意度水平是有影响的。工作年限在1一5年、6一10年、11一20年、20年以上的4组体育教师,在工作满意度各个维度上的差异都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

通过事后比较(LSD)可知,在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工作收人、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是工作年限在1一5年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是新进人的群体,对事业有着高度的热情,当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不能满足个体需求,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就会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学校应该高度关注这部分年青人,他们是学校的未来,让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在升迁进修方面,1 -5年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这与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社政司推出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举措密切相关,与近年来各个学校重视考研和职称评审的要求有关。

教龄相对较长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教师一般教龄较长,职称较高,对事业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体会,并对事业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自然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因而更适应体育教师工作;同时学校的工资、福利待遇一般是与职称、教龄相联系的,一般而言,教龄越长,职称越高,工资也越高,另外高级职称的教师有的是学校重点引进的人才,受领导重视的程度也高,他们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他们会感到比较满足,对工作有较高的满意感。

2. 2. 3工作满意度在学历上的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体育教师学历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差异,表明学历这一变量对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从目标追求上说,有较高学历的人往往设定相对较高的目标,对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较大。如果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不能满足个体需求,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就会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和工作投人。就社会学的分层结构理论来看,不同学历的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层次是有差异的。由此可知,不同学历者的社交范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高学历者往往很容易往上看,总感觉周围和自己一样学历或者背景的人比自己的工作要好,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就会引起他们对自己现有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投人降低。而低学历者往往也会对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产生不满足感,对工作不那么投人。这使得学历的差异未导致工作满意度水平的显著性差异。  2.2.4工作满意度在学校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表3),不同类别学校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学校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工作本身、工作环境这2个维度上,学校类别为职业中专、大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的满意度水平之间的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大专院校>职业中专;在学校管理这个维度上,学校类别为本科院校、职业中专的满意度水平之间的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尸职业中专。因此,学校类别对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满意度水平产生了影响。

通过事后比较(LSD)可知,在大多数维度上,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师的满意度较低,大专以上院校的体育教师的满意度较高,这可能与体育教师在不同类别学校中所处的地位、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个人的目标追求有关。莆田市中专体育课教师对工作环境、学校环境不太满意,在座谈中,一些教师反映,学校在教学设备安排、科研项目审批、经费分配等方面比较忽视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功利化的教育模式(读书一考试一升学一文凭一工作)强化了家长、学校、学生的智育意识,淡化了体育意识;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态度也不尽如人意,有些中专学校的体育课在课时、教室的安排上都要为其他课让路;教师们对学校管理不太满意,一些学校领导不了解体育课,对体育课教学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所以会出现职业中专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低的现象。

2.2.5工作满意度在职称上的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差异,表明职称这一变量对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产生影响。

3结论与建议

3. 1结论

1)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一般。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中,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较高,对工作环境、升迁进修、工作收人、学校管理满意度较低。

2)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产生影响的变量有教龄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职称、学历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

3. 2建议

针对莆田市大中专体育教师目前工作满意度不高的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归属感和保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社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创设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获得事业成就感。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6篇

关键词:绥化市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24-02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以后教育过程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充分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起到了直接与关键的作用。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展的优秀儿童。那么,在目前学前教师普遍出身文科的背景下,其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科学素养要求,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择绥化市北林区的 17 所幼儿园的 183名教师作为调查的对象。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学知识得分上,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差别不大。问卷中科学知识设计了15道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能正确回答9道以上的问题。对于不同学历教师科学知识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不显著(F=2.780,p>0.05)。在科学方法得分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方法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31.976,p

2.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科学知识得分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非常显著(F=5.529,p

幼儿园教师中无职级教师占绝大多数,获得职级的教师只是少部分。从整体上看,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表现出了差异,但是却出现了高职级的教师得分比低一级教师低的情况(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目前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并不是很科学。获得高职级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并不一定比低一级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高。

3.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幼儿园教师年龄的不断增长,科学知识的均分在不断地变大,但是这种均分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的水平。而在科学方法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幼儿园教师的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得分出现了显著差异(F=4.644,p

从整体上看,幼儿园30岁左右的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从科学素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情况看,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具有年龄的差异。随着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得分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加,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在认识论上,一般倾向于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理念也不敏感。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取性下降,对于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因而出现了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下降的趋势。

4.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不同教龄的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科学知识得分最高,但是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龄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科学方法得分上,出现了随教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是差异检验不显著。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差异极其显著(F=15.439,p

在教龄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和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的科学态度得分和科学素养总分是最高的,其次是具有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最后是具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具有五至十年教龄的教师年龄一般都在30岁左右,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幼儿园大部分的课题研究工作都是由她们负责实施的。这部分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注重了解科学方法,而且还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辉煌时期,对于工作有更高的目标,对于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十分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及科学素养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教师。

5.公、私立幼儿园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的差异。对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总分、方法总分、科学素养总分的均分比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均分高,而在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上出现了相反的情况,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均分比公立幼儿园教师的均分高。

分别对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4.595,p

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从整体上来讲低于公立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私立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却忽视教师素质这一最重要的“软件”建设。而另一方面,尽管很多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工资水平比公立幼儿园高,有可能吸引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但是从总体上讲,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比较缺乏,教师缺乏安全感,而私立幼儿园在教师聘用上的随意性也很强,教学工作及教师发展缺乏长久的计划性和稳定性,这些因素造成了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性极强,不利于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除科学知识外,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高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学历教师。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各维度得分差异显著,但科学素养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段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著。公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总分分别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得分。

2.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第二,改革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第三,促进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第四,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 魏冰.西方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6):16.

[3] 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60.

[4] 王,黄慧娟,许明.PISA:科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4):49.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7篇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 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 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 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 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 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 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 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 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8、承担课题计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制度

(1)4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有科研课题,要有阶段性成果或课题的总结性论文作为学年末评为优秀等级教师的条件之一。

(2)45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系统总结教学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学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侧面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总结作为学期末考评为优秀等级的条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论著(在市级以上书刊及教学经验总结、区级学会论文一等奖、市级学会论文二等奖以上、省级三等奖以上及部级三等奖以上),学校将其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教师以及晋级职称、奖励工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9、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展示和推广

每年12月召开校级科研成果报告会。通过报告会的召开,总结经验,展示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交流信息,开阔思路,同时给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成果的机会,并推荐、表彰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课题管理办法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 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省、市、区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5、开题:

课题开题工作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与课题组共同完成。

(1)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

(2)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6、课题实施:

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7、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各级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认真登记。登记表由教科室统一印制。每次登记应填写阶段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两份报市、县教科室备查,一份学校教科室存档。

[1][2][3][4][5][6][7][8]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年度(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2345678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年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一、 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二、培训类别:

1. 青年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初、中级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高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导师的认定及职责:导师的认定坚持高一级职称教师指导、培训低一级职称教师的原则。导师应根据学校总体培训规划,完成以下工作。

(1) 制定针对青年教师个体的指导、培训计划;

(2) 搞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的教育、引导工作,从听课、上课、拟订教学计划、写教案、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指导、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教师形象等方面的指导,对青年教师教案进行鉴定,下鉴定结论。导师每月听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课不得少于4次,青年教师听导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得少于8次,听课时数记入工作量考核。

(3)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工作;

(4) 对青年教师实施定期考核,作好考核记载;

(5) 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青年教师的培训及成长情况;

培训要求:总体目标是一年入格崭头角,两年有为求发展,三年整体合格成骨干。

具体要求:

(1) 青年教师半期内基本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 青年教师一学期内,基本能按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学科教学规律及学校的教学改革特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进行常规教学,达到入格标准。

(3) 青年教师能在一年内推出有特色的公开课、研究课;

(4) 青年教师能独立地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5) 青年教师二年能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参与校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课件。

(6) 青年教师三年内在学科教学体系研究上,初步显示出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特色;

2. 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突出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教师岗位培训以职务培训为主,包括应急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培训。

具体要求:

(1)每学期至少参加5次说课,至少听课10节,上1次汇报课,评3节课。

(2)能用普通话教学、会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

(3)至少参加1次教师基本功与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包括讲演、三笔字、板书设计、备课比赛等)

(4)必须参加业务培训讲座

(5)能开展教科研工作,有1项教科研课题。

3. 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1)(2)(3)(4)(5)(6)(7)(8)

培训内容:

(1)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学实习等;

(2) 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3)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

选拔办法:

(1)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显著,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已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学专业应与其所教学科相关),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在一线任教,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英语学科教师要能听懂外籍教师授课并用英语参加讨论。

(4)具备上述条件,并曾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省市级以上教育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承担面向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的地区或学校任教的教师优先考虑。

(5)培养对象的选拔应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同时注意兼顾初、高中的合理分布。骨干教师培训实行“滚动式”管理,淘汰不能胜任学习的培训对象,允许特别优秀者插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常用办公处理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

5.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理念:

(1)将教师个人追求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校本培训应努力使教师的个人追求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和同步,教师的成长进步也意味着学校的成功,学校的成功将使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创造一个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把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作为学校不懈的追求。在学校工作中倡导团队精神,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团队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追求个人目标的合理性,满足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教师通过实践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追求,在工作中感受满足和乐趣的手段。建设一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工作与生活、物质与精神协调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教育技能,还应具有责任感、协作精神以及爱心、耐心和韧性。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与学校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

(2)全面发展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学校的生存之道,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个性化着想;社会、家长的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培养一名成功的学生比吸引更多的新生更重要,学生的成长要求是教师前进的动力,营造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提供超出社会、家长和学生期望值的服务,我们的事业就迈向了成功。教书育人需要用心去做,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要将真爱融于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相关细节之中。一个教育的失败例子,学校需要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培养成功一名学生不难,难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尊重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具有特色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12345678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年度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2】【3】【4】【5】【6】【7】【8】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 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 (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 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 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表现主要是:①量少;②错较多;③软件封闭;④使用不方便;⑤难以网络共享等。为寻找理想的教学软件模式,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应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采取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模式,以培养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二是如何开展教师教育观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工作?如何在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活动及课件制作的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探索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规律、原则、途径和方法。

体育教师年度总结第8篇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水平

认真学习党的十六精神。.年初我们镇教育工会按照县教育工会的部署,发出通知,要求各分工会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开展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活动,把思想统一到树立大精神上来,各分工会积极行动,主动配合党政采取学习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十7大精神活动,同时镇教育工会还举行了学习十7大精神征文活动,全镇共收到论文50余篇,通过了认真地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把15篇获奖论文送县评选。

 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推进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我们镇教育工会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是深入开展“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从年初开始,开展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自始至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我镇教育现状,把学习理论同突破思想、改进作风结合起来,学用结合,通过深入学习、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切实进行整改,从而坚定了全体教职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信心。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各中小学分工会都十分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规定每周抽一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县教育工会发出的“讲师德、比奉献、树形象”的倡议,联系实际开展了“依法执教、敬业爱生”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歧视后进生,积极开展成功教育,注重差生的点滴进步。并把师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通过广泛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了良好形象,促进了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深入开展——师德群体创优活动

继续开展师德群体创优活动。为了深入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7大精神及“以德治国”方略。认真落实教育部教基(****)28号《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我镇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引下深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个体师德创优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体师德建设的基础已夯实,师德建设从个体转向群体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在去年我们召开的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成果交流会之后。原镇教委党支部作了动员报告并强调了新碧镇全体教师“八要”、“八不要”的原则。使我镇“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收到较佳的效果,并涌现了2个先进核编单位和10位先进个人。树立典型,为我镇群优活动推向更高热潮。总之,我镇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努力提高教师德育水平。本镇的“10.5”血案,为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在10月7日我们教育工会召开了130余人参加的德育工作会议,工会主席陈爱方同志在会上对全镇教职工的自身道德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作了具体的要求。并要求各分工会进一步完善落实师德教育的具体措施。最近一段时间,各学校分工会都开展了“依法执教,敬业爱生”专题活动。

三、继续提高——教职工业务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创新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人生态度、学习方法、交往能力等一切因素都无不与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我镇对提高教师素质放在教育工会工作的重要位置。首先聘请了专家和学者展开专题讲座,举办了各学科研习班。在今年10月15日我们教育工会聘请法制副校长楼凯强来新碧初中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法制教育。10月29日聘请县司法局陈华东进行普法教育与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新碧交警中队中队长陈东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二是初中和各小学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等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开展了“三级”开课、课堂教学大比武、评选教坛新秀、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全体教师开了三级课,15?的教师开了二级课,为我镇建成一支高素质、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为推动师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开展了师德论文的征集评选活动,经各分工会的推荐,镇教育工会组织了评选评出了一、二、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推荐县评选论文的质量比往年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青年教师的进修、函授、培训、继续教育大开绿灯,在工会的积极参与下各学校在经费允许的的条件下予以全力支持。目前,全镇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8.7%,已取得大专学历的有33人,达标率42.3%,继续参加专科函授、自学考试的有30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5.7%,已取本科学历的有6人,参加本科函授、自学考试的有20人。此外我们还对新教师采用结对制度,以老带新,并头共进。  1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0年教育工会工作总结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四、围绕中心——强化民主管理

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为了全面落实教代会的职权,深化民主管理内涵,镇教育工会在年初就对深化各中小学民主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各中小学教代会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学校对照《过程》认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促进了教代会工作和质量的提高。

民主评议干部形成了制度化。今年五月份,全镇各基层工会在同级党支部的的领导下,召开教代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测评会,对所有学校中层领导干部(28人)进行了评议和测评。通过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为行政领导提供了任免干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力地推进干部队伍的建设。

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 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全国总工会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校务公开工作。各分工会积极协助党政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民主制度建设。

五、突出职能——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今年我镇各学校分工会相继换届,各学校党组织和镇教育工会严把人选推荐关,把热心群众工作,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职工选到工会组织中来,进一步坚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我们把参与涉及教职工利益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重点,加大参与力度。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方案、制度的制订或修改均由工会主席起草,从制度上保障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送温暖工作。我们各级工会常年坚持为困难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对因病和意外事件造成的特困教职工,开展了捐资、结对和扶贫结帮困活动。为6名比较困难的教职工建立了困难教职工档案。

加强退离休教师的管理。我镇有退离休教师33余人,为了认真做好两个待遇的落实。首先我们定期召开退离休学习组组长会议,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教职工广播操和拔河比赛,有6个代表队,130名教职工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教职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为推进全镇教职工的健康运动,促进全镇教职工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分工会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工会工作,成绩是喜人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困难和问题,源头参与的力度不够大,工会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县教育工会和镇中心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中小学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勤奋工作,我们的教育工会工作必然有辉煌的明天

(2)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0年教育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