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与健康教案

体育与健康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1:50

体育与健康教案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1篇

年级:

课次:第1周第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

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

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

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1、

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一)、导入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

4、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求:

1、养成课堂常规习惯

2、增强学习与锻炼意识

3、提高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

内容略:见教参

年级:

课次:第1周第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等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

常规教学:

1、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

4、

检查人数与服装

5、

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跑跳操

(3-5节)

重点: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内容:

1、

组织纪律教育

2、

集体协作教育

3、

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

语言提示法

2、

表扬鼓励法

3、

自我约束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800米

2、俯卧撑

6-8×2-3组

3、跳的练习:弓步跳、原地纵跳

8-1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4

/

5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跳的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

年级:

课次:第2周第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跑跳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跑跳操(3-5节)

重点: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600米

2、俯卧撑

6-8×2-3组3、跳的练习:跳绳

3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4

/

5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跳的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

跳绳25根

年级:

课次:第2周第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广播操

恢复性练习

教学任务:

复习、纠正活力操,指导学生进行体能恢复性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运用跑、跳的一些练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恢复体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研究课题:

何为正确的审美。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一、广播操:

内容:

复习、纠正活力操(3-4节)

重点: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法

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动作的规范性

基本部位的准确性

易犯错误:

基本动作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

强调其肌肉感觉和部位感,强化练习。

1、讲解基本部位动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讲解。

3、教师纠正。

4、随音乐练习。

学法:

1、明确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基本部位练习。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节练习。

4、自我复习改进,相互指导。

5、音乐下复习,分组相互观摩。

3、自我约束法

二、恢复性练习:

内容:

1、慢跑600米

2、俯卧撑

5-8×2-3组3、腹、背肌练习

30次×2-3组

4、跳垫子

10×2-3组

注意:

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有不适者适当调整。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14/

16

4

/

5

要求:

1、练习认真、积极。

2、相互指导、相互鼓励。

3、动作力求规范、准确、优美。

组织形式:

1、慢跑集体练习。

2、力量练习与俯卧撑分组进行。

教法:

1、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

2、指导学生练习。

3、每组间歇30秒放松。

学法:

1、明确练习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要求:

1、练习时听从指挥。

2、认真、积极。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录音机1台

小折垫45块

年级:高一

课次:第3周第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8拍

30/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要点:

用力后上摆、紧腰含

胸拉压杠。身体伸直远伸,

沉肩留腿展髋。猛踢腿,近杠面制动。

重点:

沉肩、留腿、展髋

踢腿、制动、上体急振。

保护与帮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要领:

半蹲预备、正对来球、腕上10厘米击球。插、夹、提、移、蹬、跟。协调配合。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站立、踢腿模仿练习。3—4次

2、挂臂连续摆动。3—4次

3、挂臂分腿仰卧,压杠、急振成支撑分腿坐。3—4次

4、挂臂钱摆、制动、压杠使肩离杠。

3—4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5—6次

2、两、三步移动垫球模仿练习。4—5次

3、垫固定球练习。5—6次

4、一抛一垫练习。5—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5周第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进一步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学习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8拍

30/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重点:

沉肩、留腿、展髋

踢腿、制动、上体急振。

保护与帮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判断球的路线。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挂臂连续摆动。3—4次

2、支撑经屈臂前摆起成分腿坐2—4次

3、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4—6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一抛一垫练习。5—6次

3、两人对垫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5周第1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改进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学习支撑摆动前摆下。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技术学习的步骤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400米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改进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技术

8拍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2、学习支撑摆动前摆下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复习正面双手垫球

重点:

垫击球部位、人球关系、协调。

难点:

协调用力、判断球的路线。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3—5次

2、减少助力,保护下独立完成,纠正错误。3—5次

3、跳起支撑前摆跳下。2—3次

4、杠端支撑摆动越杠端延长皮筋挺身跳下。3—4次

5、保护帮助下小幅摆动完成下法。

2—4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一抛一垫移动练习。5—6次

3、两人对垫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6周第1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改进支撑摆动前摆下。学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力学在体育的运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

2、改进支撑摆动前摆下

8拍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学习双手上手传球

要领:

微蹲准备,目视来球双手脸前,手自然张开半球形,腕稍仰,拇指一字,拇、食、中指触球,额前上方一球处击球,蹬地伸臂,指、腕弹击。

重点:

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帮助下练习完整动作。3—5次

2、分组技术评比,提高熟练性、准确性和质量。2—4次

3、支撑摆动前摆下(加大幅度)。2—4次

4、帮助、提示下完成练习。3—5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自传练习。5—6次

3、两人对传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5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40%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6周第1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排球

教学任务:

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巩固、提高支撑摆动前摆下。复习双手上手传球,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力学在体育的运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1、巩固、提高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

8拍

30/

32分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2、巩固、提高支撑摆动前摆下

要点:

摆、移、制动、推换、挺落

重点:

1、移重心,推杠换握及时。

2、制动腿、展髋、挺身跳下。

保护与帮助:

落地同侧,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帮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复习双手上手传球

重点:

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难点:

协调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要点,安排保护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支撑摆动练习。2—3次

2、保护下支撑摆动前摆下。2—4次

3、保护下挂臂前摆上成分腿坐。2—3次

4、模拟考核练习1—2次

排球:两人一球

1、徒手模仿练习。3—4次

2、自传练习。5—6次

3、两人对传练习。10—1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7周第1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双杠测试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双杠学习的效果及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评价的方法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双人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伸展运动

5)体侧运动

6)体转运动

7)俯背运动

8)正压腿

9)下蹲、绕环

10)活动手腕、踝关节

一、双杠:

双杠测试

8拍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4组双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标准:

高一年级教学大纲技术评价标准。

方法:

准备好后每人一次

二、排球:

学生自我练习或比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双杠

排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宣布考评标准及方法。

2、组织考评。

(二)学生学法:

双杠:

1、自我练习。5´

2、准备好的学生考试。

3、考完的学生练习排球。

排球:

学生自我练习或比赛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考核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双杠8付、大垫子8块、排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7周第1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学任务:

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建立背越式跳高技术模型,学习起跳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起跳腿的落脚的原理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

重点、难点:

传接棒的配合

二、跳高:

1、建立背越式跳高技术模型。

2、学习起跳技术。

分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点缓冲。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3、体委示范讲解认真、规范,口令洪亮

组织形式:接力跑

跳高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接力跑)

×××××××××××××××××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要领:

弧线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起跳紧腰挺髋、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前上摆、拔腰提肩、大腿抬平稍向里,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背向横杆。

重点:

快速起跳

难点:

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技术图谱。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接力跑:

1、明确下压式接力技术要领及重点、难点。

2、徒手模仿练习。2—3次

3、分组慢跑练习传接棒技术。400米

跳高:

1、观看录像、图片了解技术。

2、确定起跳腿。

3、原地起跳模仿练习。3—5次

4、上一、三步起跳练习。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接力棒4个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年级:

课次:第8周第1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学任务:

进一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学习助跑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过杠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摆动腿的摆动动作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跑步与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进一步了解下压式接力技术

重点、难点:

传接棒的配合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组织形式:接力跑

跳高

练习队形:

体操队形

×××××××××××××××××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技术图谱。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接力跑:

1、教师提示下压式接力技术要领及重点、难点。

2、徒手模仿练习。2—3次

3、分组接力。400米

跳高:

1、三、四步助跑起跳练习。3—5次

2、弧形助跑练习。2—3次

3、提会肩、背落垫练习。2—3次

4、原地背向起跳过皮筋练习。3—5次

5、上一步助跑起跳过杠练习。3—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0%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接力棒4个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年级:

课次:第8周第16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了解武术的历史及基本知识,学习武术的基本手法、步法。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跑步与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了解武术的历史及基本知识

2、学习武术的基本手法、步法

手法:拳、掌、勾

步法:弓、马、扑、歇、虚步

腿法:蹬、弹腿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跳高:

1、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2、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3、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

5

6

7

重、难点: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提示跳高要点;教师给学生讲解武术历史、基本知识。讲解基本手法、步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学生了解武术历史、基本知识。

2、明确基本手法、步法及练习。3—5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4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3—5次

3、学习丈量步点的方法。

4、四-六步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3—5次

5、教师纠正。

要求:

1、认真学习、积极练习。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3、动作认真有力。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年级:

课次:第9周第17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改进、巩固过杠技术;学习形神拳第一段,复习基本手法、步法。

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复习基本手法、步法

2、学习形神拳第一段

起势;并步抱拳礼;左侧步冲左拳、右侧步冲右拳;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30/

32分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跳高:

1、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2、改进、巩固过杠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武术。提示跳高要点。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2—4次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4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3—5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4—6次

要求:

1、认真学习、积极练习。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3、动作认真有力。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年级:

课次:第9周第18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终身体育)

教学任务:

1、明确什么是终身体育的定义。

2、如何理解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3、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终身体育

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体育思潮。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

1、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进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他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2、终生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文明病的产生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社会上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体育锻炼增进、维护、改善健康状况,这就是终身体育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三、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打好基础

是打好基础的黄金时期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的学习、锻炼

需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3、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高中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间接兴趣、爱好,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它要求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了解自我;自我体育意识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

年级:

课次:第10周第1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武术

教学任务: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提高动作质量;学习形神拳第二段,复习形神拳第一段,提高学生动作的力度。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力、柔韧性、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控制力。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课题:

武术的健身作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跑步—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学习形神拳第二段

2、复习形神拳第一段

提高学生动作的力度

插步双摆掌、转身弓步勾手推掌、弹踢推掌、弓步冲拳,抡臂砸拳、右、左弓步冲右、左拳,震脚右弓步双推掌、抡臂拍脚、弓步顶肘。

30/

32分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武术为体操队形

组织形式:武术

跳高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跳高: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重点:提高动作质量、技术的稳定性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武术。提示跳高要点。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各2—4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练习。2—3次

2、四步助跑过杠练习。2—4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2厘米逐步升高)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00—11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块

皮筋2根

年级:

课次:第10周第2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跳高测试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跳高:

检查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137cm—10分

121cm—6分

每4mm为1分

方法与规则:

同田径跳高规则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

组织形式:跳高

武术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技评标准:

同大纲技评标准

二、武术:

考完的学生自行练习武术已学的动作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讲解考评的标准及方法。

2、组织学生考核。

(二)学生学法:

跳高:

1、明确考评的标准及方法。

2、2分钟的自我准备。

3、开始考核。

武术:

自行练习武术已学的动作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90—10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跳高架1副

海面包4块

皮筋1根

年级:

课次:第11周第2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学习形神拳第三段,复习形神拳前二段。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武术的健身意义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10

/

集合队形:

×××××××××

×××××××××

×××××××××

××××××××××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

学习形神拳第三段

2、复习形神拳前二段

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提膝上冲拳—弓步架拳、蹬腿架拳、提膝双挑掌。

12

30/

32分

2/3次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2、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要点:

身体重心的移动及手拍球的部位。

重点:

手控球能力,脚步动作的质量,手脚协调配合。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仔细听看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4、较好学生展示。各2—4次

篮球:

1、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2、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2人一组)各2—4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35

%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年级:

课次:第11周第2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学习形神拳第四段,复习形神拳前三段。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武术的健身意义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1、学习形神拳第四段

2、复习形神拳前三段

体膝穿手、仆步穿掌、仆步伦拍、弓步架栽拳。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

要领: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要点:

腾空拿球、步法正确,起跳充分、最高点出手,举球、伸臂、屈腕、拨指连贯柔和。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仔细听看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下分解学习、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正。

4、较好学生展示。各2—4次

篮球:

1、复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2人一组)各2—4次

2、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3、分组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年级:

课次:第12周第23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复习形神拳(配音乐)。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篮球的配合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复习形神拳(配音乐)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要点:

腾空拿球、步法正确,起跳充分、最高点出手,举球、伸臂、屈腕、拨指连贯柔和。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4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2、教师口令、学生示范下完整练习。

1—2次

3、个别动作纠正及练习。

4、音乐下完整练习。2—4次

篮球:

1、复习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2、分组练习。传球上篮练习、运球上篮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年级:

课次:第12周第24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篮球

教学任务:

巩固形神拳动作(配音乐)。复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篮球的配合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巩固形神拳动作(配音乐)

重点:

动作到位,手眼配合,节奏清晰。

30/

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复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稳拨。

传球的路线、方位及配合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教师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2、教师口令、学生示范下完整练习。1-2次

3、个别动作纠正及练习。

4、音乐下完整练习。2-4次

篮球:

1、分两排相互传球。8—10次

2、四角传球。1遍

3、改进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自我练习)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年级:

课次:第13周第25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武术测试、篮球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武术学习掌握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和顽强拼搏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武术:

检查学生武术学习掌握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按大纲技术考核标准

方法:

4—6人一组考核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武术:体操队形;篮球:分4组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4

组织形式:武术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武术:

1、明确考核标准及方法。

2、自我练习。2分钟

3、分组考核。

篮球:

自我练习篮球技术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录音机1台

年级:

课次:第13周第26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建立正确的耐久跑途中跑技术概念,改进途中跑技术。复习篮球四角传球技术,改进、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建立正确的耐久跑途中跑技术概念

2、改进途中跑技术

重点:

途中跑技术

要领:

动作轻松、自然,步幅小,控制节奏、合理分配体力。正确的呼吸节奏。

30/

32分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耐久跑:

篮球:

同上次课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复习篮球四角传球技术2、改进、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重点:

协调配合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听、看教师的示范、讲解。

2、中速直道、弯道途中跑技术练习。

3、练习中相互观看研讨。

80-100米,各3-5次

篮球:

1、篮球四角传球技术练习。一遍

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练习。5—7分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年级:

课次:第14周第27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复习跑的专门技术练习,进一步改进途中跑技术。学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复习跑的专门技术练习2、进一步改进途中跑技术

专门技术:

原地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

要点:

动作协调、充分、幅度大

30/

32分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耐久跑:体操队形

篮球:三人传球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1、学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

2、提高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要点:

跑动路线正确、配合默契、传球准确。

一、放松整理

4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专门练习: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等。20米×2-3次

2、重复跑。(中上速度)400米×2-3次

篮球:

1、明确三人跑动传接球路线。

2、自愿组合练习三人跑动传接球。2—3次

3、半场练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

5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0%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14周第28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变速跑,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复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耐久跑的终身健身运用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变速跑,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

重点:

跑的节奏控制

30/

32分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复习三人跑动传接球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重点:

技术的合理运用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篮球

耐久跑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分组变速跑。

2000米(100米快、100米慢)

篮球:

1、三人跑动传接球练习。2—4次

2、分组教学比赛8—10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25个

年级:

课次:第15周第29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定时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篮球的基本战术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定时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30/

32分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定时跑。

6-8分钟1400米-1600米

篮球:

1、球性练习。3—5分钟(自练)

2、分组教学比赛。15—17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10—12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年级:

课次:第15周第30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篮球

教学任务: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篮球的基本战术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一、耐久跑: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根据场地自然情况设置障碍练习。

障碍:

跨栏架、台阶、双杠。

30/

32分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跑,间隔1分钟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3、纠正指导。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跑的要求及方法。

2、越野跑。

8-10分钟1400米-1600米

篮球:

1、球性练习。3—5分钟(自练)

2、分组教学比赛。12—15分钟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45%

平均脉搏预计: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年级:

课次:第16周第31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耐久跑测试、篮球

教学任务:

检查学生耐久跑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教育任务: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研究课题:

自我评价的方法

部分

时间

次数

教、学

教育内容

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人数与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左、右、后

2、行进间队列练习

起步向后转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队形: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

原地与横排面行进

要求:

步调一致、动作有力、节奏鲜明、服从指挥

队形:

体操队形

组织教法:

内容:

1、组织纪律教育

2、集体协作教育

3、自觉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由体委组织学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检查学生耐久跑的技术掌握及能力水平,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

标准:

10分

5ˊ17“

6分

6ˊ13“

3分

6ˊ55“

30/

32分

1、教师课前指导。

2、学生在体委的组织、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动作认真、规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练习队形:

篮球:每组半个篮球场

耐久跑:分组考核

1、语言提示法

2、表扬鼓励法

3、自我约束法

二、篮球:

分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导学生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课

4

/

5

组织形式:耐久跑

篮球

教、学法:

(一)教师教法:

1、教师讲解考核的标准与方法。

2、组织学生考试。

(二)学生学法:

耐久跑:

1、明确考核的标准与方法。

2、自我准备2分钟。

3、分组考核。

篮球:

考试完的学生分组教学比赛。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负责。

2、相互协作、相互指导。

组织:

1、指导学生放松

2、总结课上练习情况

3、安排学生收器材

4、师生互道再见

练习密度预计:

35%

平均脉搏预计:110—130次/分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篮球8个

年级:

课次:第16周第32次课

日期:

课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教学任务:

1、明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2、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发展。

教学过程:

一、高中生的生理特征与体育锻炼:

(一)身体形态的发育与体育锻炼

1、身高

已过快速增长期,身高的增加主要是下肢骨的生长。

2、体重

体重增加明显,肌肉力量增长,25岁左右达到峰值。

3、胸围

相应增长。

4、身体形态发育,进入平缓发展时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增长。加强高中时期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将有重要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注意练习的运动负荷。

(3)发展力量练习,应采用发展弹跳和支撑自身的力量练习或轻杠铃的练习。

(4)掌握多种运动技术。

(二)心肺功能的发育与体育锻炼

1、心率

2、血压

3、肺活量

4、应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

(2)多采用发展有氧代谢为主的练习。

(3)注意呼吸匀称并与动作相配合。

(三)身体素质的发展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长补短。

2、多种多样的力量练习。

3、加强有氧代谢的练习。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体育锻炼:

1、心理的概念

2、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3、怎样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1)主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①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

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兴趣。

③远大的理想与明确的目标。

④力求学以致用。

(2)树立自信心

①正确归因

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③找好参照系

④循序渐进,大胆在实践中锻炼

(3)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①正视竞争现实,明确竞争意义。

②积极参与竞争

③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竞争

(4)培养坚强的意志

如何培养:

①提高认识,发展情感,加强实际锻炼

②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品质

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意志努力的水平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2篇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3篇

论文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效性

论文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尝试。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并对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

《教育大辞典》一书中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最早使用可见《史记》、《春秋》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往往会凭借一些经典的、生动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在国外,案例教学法最早使用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采用讨论和启发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问题的结论。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产婆术”即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编辑成书。在书中,作者要阐述的事理是以一个个故事为媒介的,这就是西方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先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其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已体现出普及化的趋势。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却还存在教法单一、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就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案例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参与者、探究者,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使师生在探究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作用

(一)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大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教师所提供的与学生具体物理情境和社会实践情境相联系的一个个有思维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这主要是针对课堂讨论这一重要环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旁观者,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需要点拨的情境,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在学生阐述观点时,应尽可能留给学生问题的空间,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如发现学生间存在差异较大的观点时,师生可一起进行分析探究。从课堂学习的过程来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已关注了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训练,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三)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以布兰斯福德(Bransford)为首的旺达比尔特认知技术小组曾提出了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王文静等,2002)。这种教学将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相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具有明显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和这种抛锚式教学一样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之上。在学习中,学生先看到教师设计好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问题情境,运用他们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这些问题。这在提高大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可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深层理解,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四)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阐述见解,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对话。这种讨论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同时能增进师生的了解、合作,协调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和氛围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五)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知识覆盖面较广且具有不同时空背景和学科背景。渗透在案例中的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等学科知识,教师需充分挖掘蕴涵在案例之中的理论知识并能将之与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此外,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对于教师所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体性知识、案例教学中驾驭教学所需的情景性知识、实现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关注的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转贴于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元素。(1)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将学生理论学习升华为能力的目的。(2)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世界相贴近。这样才能激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热情,从而增强课堂讨论的效果。(3)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案例会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都会随之而改变。所以,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时代性就会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4)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具有丰富性。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是不平衡的,既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又因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关注到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通过丰富的案例教会学生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案例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案例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应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方式,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要求教师的引导应体现出系统性和方法性。教师的引导应关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准备状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探究和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对案例的延伸等方面。案例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较高,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准备程度影响到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取得。因此,教师的引导应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之前的对所学知识的准备。学生应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关系等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引导,要尽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果断性、独特性。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问题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要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心理调试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引导还应关注对案例的延伸。具体的引导方法是教师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案例提出不同的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对假设的论证,分析案例中主体的心理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案例材料中没有谈及的原因,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总结。

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为关键。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的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点评小结,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小结包括: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理论知识的提升,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心理学家布朗指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的活动的产物。由此可见,学生的经验世界对他们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经验世界(知识、智慧、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在思考案例时会依据自身的经验世界,如此学生探讨问题的结论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总结时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教学总结的中心放在分析案例所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整个课堂教学小结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驾驭能力的一个考验。所以说,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成效,就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钻研,提高综合业务素养,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方.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4篇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二、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范围和具体目标要求

(一)幼儿园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小学

1、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2、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3、合理营养与健康

4、环境卫生与健康

5、体育运动与健康

6、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7、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8、心理卫生

(三)初中

1、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2、青春期生理卫生

3、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4、合理营养与健康

5、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6、常见疾病的预防

7、心理卫生

8、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高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基础上,巩固教育成果,并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五)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和专题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两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程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同时,学校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各学段的分目标为: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危害。初中阶段主要是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诱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阶段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4月)

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

3、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习、讲解,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指标。

4、编印学生健康教育读本。

(二)实施阶段(20*年5—20*年7月)

1、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各级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员,做到有校长(园长)主管,有医务室、保健医生,配置不低于1/600。

2、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每月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学期每个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校广播每周播放健康知识不少于一次。

3、发放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全面启动师生健康教育行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4、组织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5、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开展无烟学校评选和卫生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6、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资料,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传播材料底稿、培训及活动记录等保存完整。完成20*年度健康教育档案整理。

7、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8、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落实好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9、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校制定有控制吸烟、不饮酒、不去网吧、预防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规定。重点做好心理健康、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10、每年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90以上。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6月—12月)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评审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2、开展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不符合的学校限期整改。

3、开展市民卫生满意度调查,明确市民对城区卫生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具体项目。

4、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整理、归档。

5、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区教体局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带动全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六大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继续推进“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学生“送营养工程”,给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确保20项Ⅲ级指标合格;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想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建城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健康教育自评得分应达90分以上。每年9月前学校(园)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上学年评价表、健康教育总结及下学年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学校每学年应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由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健康教育模块及《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师生心理健康课 教学运用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工作实施纲要》指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今天的高师校园,“90后”学生已经成为学校的主流群体,他们思维敏捷、个性独特、自我中心主义、耐挫力较差、协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针对性,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实践证明,在心理健康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静态的知识讲授转化为积极的思考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对促进高师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力。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师资培训的重视。教育者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学生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师心理健康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主要依托一些没有经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认定的心理学教师和部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对高师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大多采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等授课形式。这种形式偏重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单纯讲解理论为主要内容和方法。虽然能使高师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但由于缺少心理辅导的实践机会,真正面对实际心理问题时,很多高师生感到很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近年来,在高师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实践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增强学习心理知识的主动性,变以往被动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研讨,掌握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

1.促进高师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案例教学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培养是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展现出来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求高师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进行思考,主张学生自己策划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它能充分调动高师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高师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搜寻案例,甚至是撰写案例,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2.培养高师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采取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增强思维的流畅性,使用“头脑风暴法”,暂缓做出评价让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师生都要认真收集各方面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做多方面的分析,学习对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利用,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在对一个问题寻找解答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3.培养高师生的教育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课中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包括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特别是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和归纳总结的过程,促使高师生思考、消化从案例中获取的教育心理方面知识,并慢慢与原有知识融合、同化。在教学的同时培养高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高师生的教育专业素质,促进高师生专业的成长。

4.有利于形成热烈、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效率较高。师生关系在更深刻意义上是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增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概括能力和类比能力。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而造成的热烈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满足感、归属感,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心理健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关于高师心理健康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1.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要根据教材、课时安排及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选择案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精选或编纂的教学案例,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围绕当前高师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行为展开,越贴近现实的案例越有价值,越有利于高师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同时还要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案例所提供的问题解决方式要对类似问题的解决起借鉴、参考和启发作用。三是案例内容主要以高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参与活动、就业、人际交往等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为主。

2.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案例的实施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集体成员全员参与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引领案例讨论方向,不偏题、跑题,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向上的讨论氛围。

(1)学生个体思考案例

呈现案例后,让所有学生仔细阅读,根据案例具体所描述的内容,学生应尽快进入案例情境,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提出的问题。

(2)小组研讨

根据学生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等具体学情,把学生分成4~6人具有异质性的不同讨论小组。在小组内每个人就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之后,组内成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由于组内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存在差异与互补,有利于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习协作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每个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全面提高。

(3)班级讨论

这是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继续讨论。一是由各小组代表阐述小组成员相对统一的观点、意见。二是各小组代表将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班级所有成员共同讨论。三是班级全体成员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通过不同理念的撞击,启发更深入的分析论证,加深对案例的思考和认知。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收尾工作,是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点睛之处。高师生心理健康课案例教学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做出归纳总结。一是要剖析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教育心理理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是要讲解分析案例的思路,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把握节点,培养解题策略。三是进一步拓展延伸。提升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的各方面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四是教师要对各小组和小组中的成员表现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及时表扬讨论深入、观点新颖、热烈和谐的小组,对有独到见解、创新性观点的学生要予以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信心,这样更有助于其积极主动地继续参与案例教学。

3.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1)做好隐私保密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引用或设计的案例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或多或少地会涉及当事人的隐私,特别是的音频、视频资料,必须做到保护好当事人的隐私秘密工作。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进行必要的改编,不能让人对号入座,否则一旦泄露隐私,不仅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触犯法律有关规定,更重要的是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新的心理困扰和巨大的心理伤害,给当事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教师要提高对心理危机洞察的敏感性

教师在案例教学时要敏锐地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在出现心理问题情况紧急时能够准确评价,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与有关专业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与配合,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3)案例设计注重运用共情手段

心理健康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理论体系,而且要通过由外而内的过程引发学生已有的体验和感受。教学案例的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事件和问题,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体验,而对学生来说生动精彩的讲解是无法替代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造成学生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加强其心理感受,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4)案例设计要体现师范性

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担负传播人类文化、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高师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课案例教学既要考虑到预防、治疗高师生的心理问题,又要注重培养高师生未来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浅层次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但武刚.教育案例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4]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6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7篇

关键词:全民健康教育 教育现状 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R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95-02

近些年来,随着湖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是与目前民众所具有的基本健康素养水平过低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很多民众对于健康常识仍处于“健康无知”的状态,由此可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虽然说,近几年湖南省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健康教育列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了与全民健康教育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鉴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该文就针对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涉及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情况、全民健康教育的社会参与情况、全民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以及全民健康教育的专业机构情况等多个方面。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湖南省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以及豆丁文库、百度文库等网络数据资源的检索,对多个健康教育部门全民健康教育资料进行的收集和整理,掌握了与全民健康教育相关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从而为该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2.2 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掌握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对湖南省的全民健康教育状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了解,该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为参考,设计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居民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了居民的基本情况、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等多个方面,并采用随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回收3812份,回收率95.3%,其中有效问卷3600份,有效率90.0%,符合该研究的研究要求。

2.3 实地走访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深入了解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对湖南省的多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对走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的访谈。

2.4 数理统计法

针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了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全民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对全民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情况,是影响全民健康教育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该文就以“你认为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是否重要”为题,针对湖南省居民对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接受调查的人中,认为全民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人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27.42%,认为全民健康教育重要的人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51.97%,两者之和为79.39%,接近调查总人数的80%。这说明虽然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处于健康意识淡薄的状态,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居民对全民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情况,还可以通过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以体现,因此,该研究还对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目前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居民对绝大多数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都在80%以下,而对于“消防安全标识中禁止烟火的标识”和“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甚至仅有49.50%和56.86%,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居民健康意识淡薄,对健康知识缺乏强烈的需求所造成的,而这一点也进一步反映了民众对于全民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状况。

3.2 全民健康教育的社会参与局面

全民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做到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成效。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近些年,湖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并初步形成了省、市、街道(乡镇)以及村的全民健康教育网络。例如,湖南省卫生厅和湖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就于2013年先后制定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13】14号)、《湖南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5年)》(湘卫疾控发【2013】19号)等文件,省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转发的通知》(湘疾控【2013】68号)文件,以推动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而且各市卫生局也相应地制定了和出台了与此相对应的一系列的文件。例如,长沙市卫生局就于2014年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长沙市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方案(2014-2016年)》,希望借此全面深化落实本市的全民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实施。

但是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目前在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和落实的过程中,却仅局限于卫生或是宣传部门来参与和承担的,上述诸多的文件和活动方案,也多是由卫生局来制定和推进的。很多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对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给与足够的重视,而且缺乏相应的专项工作计划,从而使得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参与不足,社会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不够,以至于影响了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在湖南地区的全面开展,影响了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3.3 全民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近些年湖南省所开展的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目前湖南省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时,绝大部分工作仍然停留在卫生宣教的阶段,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滞后,并没有根据居民的实际的健康需求积极的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以至于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工作模式的创新性不足,全民健康教育的模式也因此难以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播的卫生宣教模式向以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并重的现代、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而影响了全民健康教育的实施成效。

3.4 全民健康教育的教育场所

全民健康教育的教育场所是确保全民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是否具有固定的全民健康教育场所,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全民健康教育开展的系统化、日常化和制度化,还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全民健康教育的落实成效。因此,在该研究的过程中,就针对全民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679人表示,接受全民健康教育的场所不固定,这部分人占到了接受调查的总人数的74.42%,仅有25.58%的人表示接受健康教育的场所是固定的。然而,在进行全民健康教育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以学校、社区和各级医疗部门为主要阵地的固定的教育场所,对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能否系统化、日常化、制度化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确保全民健康教育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而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方面仍然有所不足,缺乏以学校、社区和各级医疗部门为主阵地的固定的教育场所,从而对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5 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状况

在对湖南省的几个社区进行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受人力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无力承担面广、量大的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而在这其中,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均流于形式,不但存在档案不够科学完善的问题,而且即使是已经建立完成的居民健康档案,也普遍存在因缺乏专门的健康管理人员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工作,使得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成为了死档,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 结语

(1)近些年湖南省的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明显的推进,但仍然存在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居民因受健康意识较为淡薄,对健康知识缺乏强烈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整体偏低。

(2)目前,湖南省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并初步形成了以省、市、街道(乡镇)为级别的全民健康教育网络,但是却仍然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并没有给与其应用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健康教育的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的力度也不够,从而影响了湖南省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3)目前,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仍然主要停留在卫生宣教的层面上,工作模式的创新性不足,并没有真正地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播的卫生宣教模式向以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两者并重的现代、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4)目前,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以学校、社区和各级医疗部门为主要的阵地的固定的教育场所,从而不利于全民健康教育的系统化、日常化和制度化开展,并因此影响到了全民健康教育的成效。

(5)由于受人力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无力承担面广、量大的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很多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均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清波,张艳辉,胡劲松,等.长沙市居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知晓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43-545.

[2] 韩丹,杨士宝.关于“全民健身”纳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1):47-53.

[3] 李新建,李光耀,吕宁,等.上海18~69岁居民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知晓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0):900-902.

体育与健康教案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08-0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然而如此重要的课程,却由于教师授课方式的陈旧导致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以至无法凸显课程本身应有的作用及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本文笔者提出采用案例教学法、聆听报告等来创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程序化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陈旧且针对性不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尤其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理论化太强,学生倍感课程枯燥无味,尤其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尚未摆脱传统讲授式的束缚,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机械地听,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程序化。

二、创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案例教学法起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界才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 2.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自行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教师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2)小组讨论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学历、职位因素、工作经历等,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

(3)小组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

(4)总结阶段。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讲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第三节高职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调控策略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如下案例:2010年3月30日四川某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曾世杰在学校明远湖边用刀将一名女生杀死,另外还刺伤了两名男生。让学生自行查找该案例的相关报道,围绕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调控策略展开讨论。同时课上教师可用相关的大量视频图片和视频冲击学生的视觉,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