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媒介的现状

传统媒介的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1 14:46:51

传统媒介的现状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成都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网络已经与报纸、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特别是网络在财经证券类新闻上已经超越电视和报纸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新媒介的手机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媒介地位,媒介依赖程度全面超过广播;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依赖群体的构成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新媒介的依赖群体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传统媒介则相反;虽然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在本地新闻等方面还有优势,但构成群体与新媒介相比则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利的发展态势。

一、 问题提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7月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络新闻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一改此前数字娱乐应用在前十大网络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报告同时显示,有53.1%的网民非常同意或者同意“自己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说法 [1]。手机方面,从2003年《新华手机报》诞生至今,我国已有手机报几百家,而规模最大的当属中国移动旗下的《新闻旱晚报》,用户已近3000万。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有手机用户5.47亿,理论上他们都是潜在的用户 [2]。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报纸、电视的媒介垄断,使得受众在媒介使用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来说,公众的媒介依赖也随之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新闻内容的获得由以前主要依赖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开始部分的转向网络、手机。但这种媒介依赖的内在变化特点究竟是怎么样的目前国内还没有实证研究探讨,基本停留在一些简单主观的泛泛论述层面上。

媒介依赖理论由传播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尔·洛基奇(Ball Rokeach)等人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公众一媒介一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3] 而DeFleur 和Ball Rokeach的后续研究提出了社会环境、媒介系统、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指出了影响个体媒介依赖的因素,即各种社会系统(政治、经济等)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个体潜在依赖媒介的程度。具体地说,社会环境中的威胁、歧义与媒介行为二者相互作用,并且同时影响人际传播。不同的个体有特定的目标需求,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满足了个体的目标需求,个体对媒介形成依赖 [4]。Ball-Rokeach等指出个体对媒介的依赖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了解依赖(understanding dependency),即个人依赖媒介了解自己与社会;第二种是导向依赖(orientation dependency),指个人需要媒介提供行动及互动的指引;第三种是游戏依赖(play dependency),指个人依赖媒介提供个人或与人互动时的游戏(逃避、娱乐、消遣等)活动。Ball-Rokeach等人认为,当个人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增加时,他们会选择有用的媒介讯息,赋予这些讯息较高的注意力,并会对讯息本身及传递这些讯息的媒介产生较高的情感。[5]

后续关于媒介依赖研究的文章,有不少将重点放在媒介依赖的影响因素上。比如William E. Loges在其研究中发现,媒介依赖的强度与感知的环境威胁成正相关关系。当个体感到自己的社会、自然环境受到威胁时,对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的依赖更为强烈。而威胁与依赖范围成反比 [6]。Wilson Lowrey考察了9.11事件后的媒介依赖状况。研究发现感知威胁的程度与年龄是总体媒介依赖的关键预测指标,而威胁是人际传播中尤为关键的。依赖程度是攻击发生后态度和行为转变的重要预测依据。与预想相反,社会经济地位等与依赖程度或者依赖产生的后续效应关系很小 [7]。这类相关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信息”出发,或者限于突发威胁性事件,来研究依赖的影响因素的。而信息本身并未作为一个变量来考察。受众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不同的渠道,或许有不同的依赖程度。另外,在没有突发威胁性事件的通常条件下,社会经济地位等人口特征是否会对信息依赖造成影响也不得而知。而本文则以成都调查数据为依据,试图在Ball-Rokeach所说的了解依赖层面(个体通过媒介了解社会)研究:

研究问题1:各种媒介在不同内容上的依赖情况。

研究问题2: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这三大媒介在接近性不同的新闻内容(分为本地、国内、国际新闻)上的媒介依赖情况比较。

研究问题3: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休闲型新闻(娱乐、体育类)上的媒介依赖比较。

研究问题4: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财经类新闻上的媒介依赖比较。

关于中国大陆的媒介依赖研究,Tao Sun, 喻国明等认为使用与依赖理论最好地揭示了为什么中国读者偏爱某种新闻,为什么党政机关媒体落后于更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文章试图找到新环境下媒介改革对于受众及其媒介使用的影响 [8]。Zixue Tai, Tao Sun考察了中国大陆受众在2003年SARS的媒介依赖情况。大部分的媒介依赖研究考察的是信息已经充分存在的条件下的依赖关系,而这项研究考察的是信息被高度控制,主流媒体缺乏报道的条件下的状况。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环境不利于信息自由流通条件下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危机,民众不仅积极寻求替代资源,如短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而且也自身作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参与创造其他信息渠道。期间互联网是一个特别的权力工具,让个人绕过官方控制,并挑战危机期间的官方声明。作者认为,在中国,随着受众与媒介关系的改变,受众不局限于官方媒体获得信息,而媒介与党的从属关系也在变化,而互联网加剧了这一趋势 。从此前学者的研究也可大致看出中国大陆媒介依赖的背景:党政机关仍控制媒介,信息被控制。互联网的出现使媒介依赖状况发生了改变,受众开始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满足需要。但具体来看我国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官方媒介如何在发生改变?新媒介如何产生影响的?进一步来说就是在哪些群体中最先开始发生变化?哪些群体已经变化?由此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5: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相比,媒介依赖群体的性别、年龄、学历构成上的比较。

二、研究方法

将新闻类别分为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股票新闻七大类,测量大众在获取每一类新闻上最主要依赖的一种媒介。

本次调查数据可以推论成都主城区14——70岁之间的、所有识字的长住与暂住居民。抽样方法采用近似于PPS入户方法。与pps方法比只是在最后一个入户环节有了改进,抽样从区——街道——居委会后,不再直接入户,二是采用定点访问,即在抽样点在规定时间按照访问员守则定点访问10——13个居民。这样就能够避免高档住宅楼或者新小区无法入户的缺陷。调查执行是由四川省社科院的六名新闻专业研究生作调查督导,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92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作访问员,调查时间是2008年10月18日。获得样本1012人份,有效样本857人份。

三、分析结果

1、不同新闻内容最依赖媒介情况

数据统计发现五点:一是报纸、电视、网络是三大依赖渠道,与广播和手机有明显差距。 二是报纸在本地新闻上的依赖程度最高,电视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体育、财经上的依赖程度最高,而网络在股票上的依赖程度最高。三是广播和手机的媒介依赖程度最低,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所考察的七类新闻上手机依赖程度都超过了广播。四是在获取娱乐、体育新闻上除了电视是最大依赖渠道外,网络在娱乐上还超过报纸。五是在财经类新闻上网络已经呈现出优势。在财经新闻上与电视的差距不像其他新闻类别那样大,同时还超过了报纸;在股票新闻上则完全超过了报纸与电视,成为最大的依赖渠道。具体参见下表:

在不同新闻内容上最依赖媒介的情况(%)

2、网络与报纸、电视在新闻接近性上的依赖比较

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依次有从近到远的地理关系。将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不同接近性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发现,本地新闻的依赖呈现接近性差异:越是距离远的新闻网络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报纸则相反,电视没有表现出新闻远近与依赖的关系。

3.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依赖上的影响因素比较

对每一类新闻的媒介依赖情况分别与性别(变为虚拟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年龄、学历、收入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结果可以发现:

首先,在与年龄、学历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上,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的结果基本上是完全相反的。

在年龄上,报纸依赖与电视依赖在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上都是正相关,也就是说依赖报纸、电视获取国际新闻与财经新闻的群体在越是高年龄段中的比例愈高;还有报纸依赖在本地新闻、国内新闻上与年龄也都是正相关,即依赖报纸获取本地新闻和国内新闻的读者群体在越是高年龄段中的比例越高。

而网络和手机依赖刚好与报纸、电视依赖相反,与年龄基本都是负相关。也就是依赖网络、手机获取本地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娱乐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的群体在愈是在低年龄段中的比例愈高。

其次,在学历上,报纸依赖、电视依赖在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以及电视依赖在本地新闻、娱乐新闻上都是负相关,即依赖报纸、电视获取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在低学历群体中的比例越是高;同时依赖电视获取本地新闻、娱乐新闻的观众构成也在越是低学历中的比例越高。

而网络、手机则在各个新闻类别上都呈现正相关。即依赖网络、手机获取国际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股票新闻的群体在越是高学历中占的比例越是高;同时依赖网络获取本地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的网名在越是高学历中的比例越是高。

第二、在性别、收入上面,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依赖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广播依赖则没有表现出差异。

在性别上只有报纸依赖在本地新闻、手机在国际新闻上呈现负相关。在收入上,手机依赖在本地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上是负相关,网络在股票新闻上是正相关。广播依赖在体育新闻上是负相关,报纸在本地新闻上是正相关,

结 语

从上面研究可以发现,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发展对受众的媒介依赖正在发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介已有的格局,并对目前的格局也正在发生着影响。

一、网络已经与报纸和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财经证券类新闻是网络最大的一个突破点,其中的股票新闻已经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财经新闻超过报纸成为了第二大依赖渠道。同时网络在娱乐新闻、国际新闻上也超过报纸,在体育新闻上与报纸很接近。

二、手机作为比网络更新的新媒介,已经确立自身的媒介地位。在所考察的主要七类新闻内容上,手机的依赖程度均超过了传统媒介的广播。这是媒介格局变化的一个最新数据。

三、网络依赖呈现一定的地理接近性差异,即越是远的国际新闻在网络上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越是近的本地新闻在网络上的依赖程度越低。而报纸则相反,在接近性强的本地新闻上的依赖程度最高。这是目前报纸所能占据的最大一块新闻阵地。

四、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依赖群体的年龄、学历构成上有完全相反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媒介依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依赖新媒介获取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年轻人和高学历中的比例越是高;而传统媒介则相反,依赖传统媒介获取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年龄大和低学历群体中的比例越是高。这种差异会对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下一步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依据目前这种态势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是新媒介会逐渐变得更大重要,而传统媒介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势。关键一点是这种变化在新闻内容上基本是全方面,从本地新闻到国内、国际新闻,从娱乐新闻到财经新闻。虽然报纸、电视目前在本地新闻等一些内容上似乎还是强势的,但受众群体正在老年化或者低学历化,这就会影响到传统媒介的下一步发展。而网络、手机则是低龄化和高学历化,越往后发展越有利。

本次研究是从新闻内容角度来考察不同渠道的依赖情况,由于国内在媒介依赖理论上没有相关实证研究,本次只是一次探索性研究,后续研究可以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对媒介依赖理论进行学理探讨。

[注释]

[1]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24日。

[2] 参见李巨川:《带着体温的报纸——手机报的现状和未来》,《新闻战线》,2008年09期,第65页。

[3] 参见谢新洲等 :《“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18页。

[4] 参见S.J. Ball-Rokeach, The Origins of inpidual Media-system Dependenc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5; 12; 499

[5] 参见罗文辉、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媒介依赖与媒介使用对选举新闻可信度的影响:五种媒介的比较》,《新闻学研究》2003年1月(74期)

[6] William E. Loges, Canaries in the Coal Mine:Perceptions of Threat and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1, No. 1, 5-23 (1994)

[7] Wilson Lowrey, Media Dependency During a Large-Scale Social Disruption: The Case of September 1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7, Issue 3 July 2004 , pages 339 - 357

[8] Tao Sun ;Tsan-Kuo Chang ; Guoming Yu, Social Structure, Media System, and Audiences in China: Testing the 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4, Issue 2 May 2001 , pages 199 – 217

[9] Zixue Tai; Tao Sun, Media dependencies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 in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No. 6, 987-1009 (2007)

[参考文献]

1.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24日。

2.李巨川,《带着体温的报纸——手机报的现状和未来》,《新闻战线》,2008年09期。

3.羅文輝、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媒介依賴與媒介使用對選舉新聞可信度的影響:五種媒介的比較》,《新闻学研究》2003年1月(74期)

4.S.J. Ball-Rokeach, The Origins of inpidual Media-system Dependenc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5; 12

5.William E. Loges, Canaries in the Coal Mine:Perceptions of Threat and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1, No. 1, 5-23 (1994)

6.Wilson Lowrey, Media Dependency During a Large-Scale Social Disruption: The Case of September 1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7, Issue 3 July 2004 , pages 339 - 357

7.Tao Sun ; Tsan-Kuo Chang ; Guoming Yu, Social Structure, Media System, and Audiences in China: Testing the 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4, Issue 2 May 2001 , pages 199 – 217

8.Zixue Tai; Tao Sun, Media dependencies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 in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No. 6, 987-1009 (2007)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2篇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介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83-01

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载体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各种变革,从纸介报纸、刊物到多媒体广播、电视,直至现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手机。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信息传播的长足发展过去不相统属的各类媒介之间正在悄无声息的互相融合,即媒介融合。所谓的媒介融合,又叫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的设想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主要有两种形式: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种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此种传播途径是传播界新的实践形式,媒介融合伴随各种新兴媒体广泛应用而出现,是当前传播行业大势所趋的共有现象。从20世纪末开始,媒介融合成为信息传播媒介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拟就当前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媒介融合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为当下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当下媒介融合正处于现在进行时态,国内有学者这样解释媒介融合的概念: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等;以及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一、媒介融合现状

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国家尤其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虽处在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现实已然存在于传播业中,且逐步形成规模、步入正轨。在网络数字化大潮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多变,使各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新闻的去中心化成为必然,在一直被打击的传统媒体试图以网络化转变发展新生存空间的状况下,为了延伸生命力,保住自身,传统媒体做了太多努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过去老的传统媒体的最大资源是是新闻生产能力,而转变成败也将主要取决于对内容的重新设计与生产能否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与凝聚力。国内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报网之间将进行联动、互动、整合的发展轨迹。例如国内学者宋有震在《联动、互动、融合―试析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三个渐进式》一文中提出从互动、转向、相融,重心是通过组织和制度的重构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开发以融合新闻别具一格的影响力去拓展市场赢得竞争。同时在新闻传播上突出报,即是网也是报理念,把两者之间的交汇点直接指向信息的提供者。报纸与网络在互动阶段实现的是双赢的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报网的发展决不止于互动最终还会走向组织结构的深度融合。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新闻从业者不可以再把新闻体裁的独立性作为唯一重点,而是更应该注重信息内容的优化组合,进而达到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对于相同事件报道,进行多种形态整合,使用各类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轮番轰炸,如纸介和网络互动合作等,将新闻事件的传播呈现出多样性立体化效果,报道形态的多元化大大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果,在受众当中延伸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新闻信息在传媒组织中一旦在不同载体上合理分配传播方式,媒介之间建构起相互依托的纽带并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方式优势互补,那么,数字化转型必将挽回传统媒体的颓势。

二、媒介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美国新闻学者德默认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应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作竞争,内容分享和完全融合五个阶段,五种不同的形式,交互推广。让新闻从业者担忧的是,融合媒介的发展在我国还面临着行业规划和制度阻碍。就拿网络电视兼容了电信网络和广电内容,其发展受来自电信、广电、文化部三部委的共同监管,稍不留神就会触碰相关政策。关键问题是各自由于短期利益和行业内部利益驱动,把原本的合作伙伴看作竞争对手。网络电视在我国不仅受到电信、广电两大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同时还要受到地方各利益集团的制约。此外,我国传媒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因行政区划、行业分割等因素而起的困扰。因此,要真正盘活我国媒介资源,推进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做强做大我国的媒介集团,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迫在眉睫。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高速网络的普及,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走向网络化生存是大势所趋。其实,在学界正式提出媒介融合之前,它早已在业界自发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断沿着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前进。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介融合即是社会要求传播媒体多元化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今媒介的融合趋势,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超越以往。相信媒介融合必将在曲折行进中成为一种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3篇

关键词:媒介环境 传统媒介 新型媒介

信息时代的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接触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相关教育还存在许多与迅速发展的媒介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在改善大学校园媒介环境上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创设一个适合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校园媒介环境,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

媒介环境指的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由传播者、接受者及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校园已有的媒介环境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图书馆

图书馆中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等资料非常稀少,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介素养知识。

(二)广播电视

高校校园内的广播电视媒介多用于大学生的娱乐消遣,播放国内外及校园内的新闻,或者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专门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和相关指导。

(三)多媒体设施和校园网络

多媒体设施在很多高校用来演示幻灯片,辅助传授知识,而校园网络由于涉及到内部资源的安全问题,在与外网的连接上有一些限制,不利于学生灵活、方便地进入校园网和广域网进行学习,转而到外边的网吧上网,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手机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消费方式乃至行为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垃圾短信、不良短信和病毒等容易使大学生受到诱惑,形成一些不良风气。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对媒介与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仅停留在如何使用媒介辅助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鼓励学生利用媒介技术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二、改善大学校园媒介环境的建议

(一)硬件环境的创设

1.传统媒介

传统媒体要想在大学生当中重新树立威信,发挥它的功能,就必须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寓乐于教”的思想,由应用型、传授型、线性传播模式向思辨型、互动型转变,注重传播的语言技巧,把内容美和形式美结合起来。具体措施有:

(1)加快更新大学校园内的多媒体设备及软件信息,设备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使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与他们成长相关的最新信息。

(2)在图书馆中补充大量有关媒介素养的书籍,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倡导大学生去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借阅相关资料,获取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再者,要加快更新图书资料的速度,现在高校的图书更新速度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步调很不协调,是导致大学生将注意力从传统媒介转移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新型媒介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的眼球。

(3)在校报上开设媒介素养专栏,讲授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统一媒介素养事件,从不同角度阐述,引导大学生运用多角度思维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讨论情况及时刊登,激发学习兴趣。

(4)在校园广播或电台上举办媒介素养知识讲座,普及媒介知识,也可针对近期发生的媒介素养事件,引起大学生广泛积极的讨论,并请专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互动交流,正确对待媒介与媒介信息。

2.新型媒介

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对构成新型媒介环境的MP3、DVD、计算机、手机等数字化新媒体的适应明显超前,成为网络传播的主导力量。

(1)互联网(第四媒体)

网络对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要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具体做法是:

①从道德、法律和政策方面加强网络管理。要求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网络社会的道德、法律和政策,用道德潜移默化地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用法律直接调节信息行为,而政策可弥补法律滞后的不足。对大学生一定要监督规范其网络行为,才有利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②从技术方面加强网络管理。首先,为了保障校园网内资源的安全,在存放重要资源的服务器端,增加指纹登陆服务器识别方式,确保资源信息的安全,从而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对校园网管理需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派专人或智能检查传播的信息,及时过滤过时的或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态信息的传播。

(2)手机(第五媒体)

首先,应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防止黄色暴力垃圾短信等对其的侵害。其次,利用手机携带的方便性和可移动性,随时随地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利用手机组织多人对话,参加一些讨论活动,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还要增加课外活动量,有效防止“手机强迫性”的发生。

(二)软件环境设计

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要求各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2004年,上海交大在国内首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积极支持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创办了面向大学校园的网络媒体制播平台“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编写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并开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双管齐下,从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公共选修课开始实验,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逐步力争成为各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而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启动的龙头,应该在传统的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逐步丰富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和经验,建立成熟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向其它没有类似专业的院校提供教学支持、宣传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三)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无可避免地受到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我们的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正确引导他们,向同学们普及网络和影视媒介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驾驭和应用网络影视媒介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评判,鉴别各种网络和影视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媒介行为道德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玉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J]当代传播,2006,(04).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4篇

一、跨媒介传播形式出现的社会背景

纵观人类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纸质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报纸、书籍,杂志等形式;第二个是电子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广播、电影、电话、电报,电视等形式,第三个是数字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高清晰度电视,电脑、VCD、DVD、互联网等。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而从受众需求的层面来说,三个时代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势对媒介与信息需求的不同程度。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时,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跨媒介传播便应运而生了。

(一)受众需求是跨媒介传播产生的社会基础

在当今互联网和数字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受到新媒介的冲击,某些纸媒的销量缩小,因此有不少人因报纸发行量的下滑提出纸媒灭忘论,认为传统媒介会被新媒介取代。然而正是这部分传统媒介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不能接受新媒介传播途径的受众需求,因此它是阅读器和电脑所难以取代的。新生的媒介形态也是因为利用科技优势满足了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方便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冲击了原有的传统媒介形态,造成了当今社会混合媒介的现状。

(二)新媒介的发展轨迹

从传播媒介演化的视角看,以报纸、书刊、广电为标志的传播媒介形式代表着近现代传播的稳定形态,其特征是线性化和单向性传递、结构化与系统化语言表达等。虽然在长达百余年的演化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创新与变迁,但媒介表达的基础模式并没有太多变化。当代新媒介时代的诞生始于互联网的诞生及社会化运用,这是一种结构性质的传播媒介形态变迁,虽然这一变迁才刚刚发生,但却实质性的开启了媒介表达的新时代,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交互式与多向性传播、碎片化与自由组接式语言表达成为新媒介时代初期的核心特征,并正以极强的力度改变传统媒介的工作习惯和表达工具体系。

二、跨媒介形式存在的新时代意义

跨媒介传播预示着传媒领域可能走向“大同世界”,媒介传播作为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状况与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一种反映。

(一)传媒一体化与合作化趋势的形成

传媒一体化与合作化正成为历史的主流,跨媒体传播只是这种一体化与合作化的外表表象。跨媒介传播有其很大的优越性,大致说起来,跨媒介传播应该说有六个方面的优点:1.可以较大限度地扩大受众面。2.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3.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4.可以综合利用媒介资源。5.可以充分满足受众需求。6.可以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因为鼓励和支持不同媒体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与互动,会有助于打破原来的媒介均势和资源分布状况。推动媒介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表面上看起来,跨媒介传播有点“天下大乱”的味道,但大乱之后必然会得到大治大融。

(二)跨媒介传播的最终走向

跨媒体传播的真正涵义在于,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合作与共生将越来越普遍,媒介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最终出现的结果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什么单纯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而只有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综观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跨文化传播从来都不是对称的、对等的。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归结在文化的复兴。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出将大于外来文化的输入。在这样的时空节点上,传媒的使命、传播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先进的传媒技术,打造富有文化内涵与柔和力的媒体形象。

跨媒介传播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领域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和协调。跨媒介传播是现代传媒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重要科学技术在媒介域广泛应用的结果。跨媒介传播,有利于在符合传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基础上,拓展传媒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使各种媒介领域进行自由整合、配合补位。当单一类型的媒介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时,跨媒介传播就成为了传播的必然趋势。正如我们的所谈到的《红岩》、《东方红》以及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的传播,传播手段都是经历了最早的口头传播,到后来的文字、电视、舞台以及全新的网络传播。

三、媒体产业和传播方式的发展模式及未来

传媒业必须适应市场的经济环境,走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则是集团化,我国媒体的集团化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国大众传媒事业的竞争能力,占领传播市场,取得更好地传播效果,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媒体的产业化

媒体产业化是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媒体集团化是媒体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而跨媒介传播则是媒体集团化过程中必须得到关注的大趋势,媒介市场的进步与完善,需要呈现一个媒介多元化、市场化、集团化的进程,媒介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传播渠道有效拓宽。跨媒介传播的运用,能将这些细分市场之间的壁垒和隔阂打破,将媒介传播的触角从单一的媒介传播转变为包括融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介的“大媒介”传播,增加媒介之间的资源和能力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媒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配置。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5篇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现代传媒环境;报业;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79-02

自诞生之日起,报纸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首当其冲的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国内的报纸成长缓慢,发展的经济支柱,广告增长速度明显下滑,读者市场逐渐萎缩。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甚至有学者提出报纸的“消亡论”、“拐点论”等种种不同的断言。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介绍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媒介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然而,笼统地将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仅仅归结为是一种满足个人需求的活动并不能说明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必须注重对受众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研究。因此,在考虑到社会条件因素重要性的基础上,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提出说明,影响受众选择使用某种媒介的动机除了媒介自身因素以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受众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加完善。

现代信息环境变化的基础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尽管“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较早,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同样有效的。

二、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业发展及网络化生存现状

(一)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业现状:

1、经营状况衰退。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报业可以说在现代传媒环境的巨大挑战和压力下艰难前行。2004年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广告增长额下降,市场空间缩小。自2005年春天,中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始大幅下滑,平均跌幅达15%以上。08年印刷纸张的上涨加重了报业的经营成本,09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使报业市场进入了“寒冰期”,而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以其便携性、平民化等传播优势,逐步吸引着读者及广告主的眼球,与传统报纸分享着本已有限的广告份额。

而此前十几年,国内报刊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让人担忧的现象是,这种下滑趋势已在国内几家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出现。

2、受众市场萎缩

比报纸广告份额下滑更严重的是报纸受众向新型媒体流失的事实。有调查报告显示:在18岁~54岁的人群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报纸只占3.2%;在18岁~24岁的人群中,互联网是最受欢迎的媒体,50.5%的人首选互联网。

在现代传媒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报纸媒体的主体地位正逐步被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所取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不仅是互联网,另一种由通讯工具衍生的新媒体――手机,也凭借移动便携、信息交流互动的优势迅速成长。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3.56亿,此外,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户外等各种形式存在的新媒体形态也层出不穷。

报纸媒体原本受众人群庞杂这一优势,也因为信息化发展而流失了大批的读者人群,前景堪忧。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30岁以下人士已不怎么看报,网络原住民(25岁以下人群)的队伍在壮大,上网者的年龄范围也在扩大。

(二)中国报业网络化生存现状及不足:

中国报业在现代传媒环境的竞争压力下,大力发展新媒体特别是数字报业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也即实现报业网络化生存。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将其列入《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

利用新技术、开拓新平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报业的共同选择,报业网站与手机报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状态的确存在很多不足,诸如技术较弱、资金不足、机制不够灵活等。所有这些对报业网络化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虽然很多报业意识到要向新媒体或新技术靠拢,但目前大多数报社自办的网站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单纯地停留在电子版阶段,大部分的报业网站还未实现盈利。这些都是报业网络化生存的隐患。

三、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纸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认为媒介接触和选择行为是基于受众的“能动性”的需求动机,受众媒介使用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受众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也即是说媒介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因此这一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重视。

(一)报纸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对报纸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较早的是B.R.贝雷尔森。贝雷尔森以1945年6月30日纽约报纸的发送员大罢工为背景,通过调查没有报纸带来的不便来揭示报纸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用。并于1949年发表了《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的研究论文。根据调查结果,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六种使用形态: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憩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2]

这六种报纸的使用形态(使用动机)对在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报纸的使用动机仍然适用。综合这六种动机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受众对报纸媒介的三种使用动机或者称为依赖:信息依赖、娱乐依赖和社会交往依赖。报纸作为一种“古老的”大众媒体,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前,发挥着全能媒体的作用。伴随着上世纪30、40年代广播电视的出现,报纸的娱乐功能被压缩,在强势竞争之下,报纸不断自我完善,扬长避短,最终形成了与广播、电视鼎足而立的局面。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勃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以其新颖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传播优势迅速走红,快速侵蚀着报纸及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传播价值受到侵蚀,尤其是娱乐和社会交往功能,但是报纸自身强大的信息功能仍然存在。

(二)网络媒体的“使用与满足”

网络媒体是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新的传播媒介,具备传统传播媒介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交互性强、时效性强、受众主动、信息海量等特点。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的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

网络媒体在信息的海量存储和海量传输方面满足了受众的信息依赖;其参与式、即时式、交互式的娱乐和信息平台满足了受众使用和选择媒介的娱乐和社会交往需求。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如前所述,在网络媒体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仍然适用。

(三)报纸网络化生存的优势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要想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长远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媒体之于受众需求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因为制度和历史原因,“党报”一直做为我国报业体系的指导,在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了报纸作为一种“意见主导型”媒介的权威。报纸在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更胜一筹,而这些优势也成为报纸网络化生存、发展的基石。网络的兴盛带来的是海量的信息存储和传输。但是受众面对成千上万条信息,难以辨别真假,难免会产生“无助感”。因此,报纸网络化生存的另一依托点在于新闻价值观的保留和引导。

结束语:媒介竞争的实质就是受众市场的竞争,在现代传媒环境下,中国报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兴媒体的冲击而且还面临着报业自身的竞争压力。中国报业要做的是充分发挥报纸媒体自身的核心价值优势,在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新闻信息的采集权方面做深做强,加强深度报道、转变信息观念,实现信息的优化和有效传播,发挥新闻价值观的保留和引导功能,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中国报业网络化生存的必然选择。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尹韵公曾谈到:“在重大挑战与变革面前,不同的表现对应不同的结果:一是未雨绸缪,积极地预测和应对变化,从而走向卓越;二是随大流,跟随变化,从而落得个平庸;三是漠视、逃避、抵抗变化或无所作为,最终被淘汰出局。”在现代传媒环境下,中国报业在网络化生存的必然而漫长的道路上,就是未雨绸缪,积极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应对挑战。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红,1982.10,单位: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广告传播目前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广告传播方向研究生,职称:助教。

参考文献: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6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 图书馆 大学生 服务功能

[分类号]G258.6

1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介不断涌现,现代传媒构建起的媒介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全方位地影响着整个人类世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然而面对以几何级数暴涨的信息量,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并没有随之变化和提高,这就意味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人类必须进行有选择地识读、理解、记忆和传输,这无疑给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所有这些选择活动大部分都取决于受众自身的媒介素养。

何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这样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拥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

2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的第22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18~24岁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0.3%(约7666万人),这表明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媒介消费的主体。伴随着大学生对媒体接触的愈加广泛,媒体对大学生影响的愈加深远,有关合理利用媒体、驾驭媒体的媒介素养也日渐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笔者综合南京、上海、昆明、西安等城市十几所高校开展的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基本呈现如下特点:

2.1 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

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特点,大部分把了解信息、消遣娱乐作为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大学生接触媒介渠道更加多元化,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均有良好的驾驭能力,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新宠,但媒介消费还缺乏理性。

2.2 在使用媒介资源方面

大学生对新闻、娱乐媒介工具较熟悉,但对学术资源工具的利用还相对陌生;盲目依赖网络等新型媒介,对图书、报刊等一些传统媒介的重视不够;许多学生虽然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传媒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

2.3 在媒介道德认知方面

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还比较模糊,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较薄弱。

2.4 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

大学生对媒介类型、介质特点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媒介历史了解不够。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属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却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却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已初步具有应对传媒时代的基本素养,但这种基本的媒介认知还停留在感性的、自发的层面,它们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培养而成。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水平低,建立起来的感知判断能力往往是盲目而失衡的”,这也凸现了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科学地辨析、批判和吸收传媒信息,使其弱化、消解污染信息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展自我,使其成为理性的信息接受者、合格的媒介使用者、成熟的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

3 高校图书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思辩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的消费者在面对媒介时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大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的重要场所,它还以独特而丰厚的内涵,提供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为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艺术修养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使图书馆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可行性。首先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信息资源的中心,涵盖了媒介传播的6大元素,即图书、期刊、报纸、电视、电影和网络,它不仅是读者与信息资源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而且对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也具备足够的相关人力资源,如图书馆员、信息咨询员、文献检索课的授课老师等,这些人员通常具有专业的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以及信息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媒介信息素养,他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第三,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新闻、传播类专业,这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行家里手,他们自身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深谙媒介素养教育的精髓,完全能够胜任指导图书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

4 拓展服务功能,构建高校图书馆媒介素养阅览室

上海图书馆吴建士在他的《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中说到:“21世纪的图书馆不是由机器组成的电子世界,而是温馨明快的知识乐园,除了阅读功能以外,图书馆还应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终身教育的功能和文化娱乐的功能。”那么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而不是传统的,先进的而不是落后的,有特色的而不是普通的方式,来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优势,使大学生更容易、更愉快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与时俱进,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4.1 媒介阅览室的媒介配置

4.1.1 印刷媒介 我们可以按媒介内容的特性,从三

个层面,即必读性(资讯的有用与重要)、可读性(资讯的情感按摩与价值认同)和选读性(与个性发展相关的资讯),为读者精选相关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例如我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感、有活力的、与现时人群的心理和流行文化有某种契合的刊物,如《读者》、《电影评价》、《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学生》等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按摩”并获得认知提升的实用信息;还可以订一些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的报纸,如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体坛周报以及当地日报等,使学生能够廓清其视野,优化其决策;另外在图书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艺术类、广告类图册和实用类畅销书,使热衷读图文化的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地的主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4.1.2 传统电子媒介 电影。由于电影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包含着制作者的知识、思想、经验和意图,所以电影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是电影传播效果中的关键。因此在为学生配置视听资料时,要着重收集著名经典影片、各国获奖影片、文学名著影片、优秀科教电影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有憾人心力的视觉效果的影视作品,不仅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外文化,还可以使他们在艺术享受的潜移默化间,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和视觉素养。

电视。将电视用于教育被称作教育手段的第四次革命。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媒体,比其他媒体具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电视信息的多维性,可以同时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感受性和形象思维能力,达到其它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在这个阅览室应增设收看电视的空间,并设定精品频道,如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的节目,使学生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客观世界。

4.1.3 数字电子媒介 计算机网络。因特网(Internet)是全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媒,它囊括了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传播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同时具备了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它是一个理想的信息交流媒介;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也是一个花样众多的娱乐厅。因此媒介素养阅览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网络计算机,通过正确引导和有效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价值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

4.2 媒介阅览室的特色服务

4.2.1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媒介阅览室 利用介绍图书馆功能的窗口,大力宣传媒介阅览室,使每一个入馆的读者都对这个阅览室有所了解。每年在对入校新生做“图书馆利用”专题介绍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大对媒介阅览室特点、价值、功能和设备使用方法等内容的介绍,使新生对媒体介质有一个感性认识,加深其对媒介的理解。

4.2.2 整合文献检索课程,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主要讲授的是信息检索的方法和原理,内容包括大篇幅的检索语言和检索原理的介绍,学生多会觉得比较枯燥,且缺乏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可以适当考虑将这些偏理论的内容篇幅缩小,适当加进去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媒介的基本运用方法(如:常见网络信息搜索使用方法,如何分辨媒介信息的权威性和真伪性等)以及如何利用媒介自己的信息(常见的如:博客、论坛、个人主页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又普及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4.2.3 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拓宽服务功能 建立完整的检索咨询、阅览外借和设备使用等制度,配置多种类型的阅览环境和设备,根据需要合理划分阅读区域。如书、刊、报阅览区,网络阅览区,电视及电影视听区等,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同时加强视听服务宣传,定期推介和评述新品种,以吸引和引导读者;通过手机公共信息平台,向学生的最新图书信息,讲座信息等;为学生提供手机和MP4等新兴媒介的下载服务;定期举行各种讲座;常办读者技能培训班,指导读者使用设备、利用文献。

4.2.4 从网络方面开展创新 为了使学生在网络上更容易地提升媒介素养,我们可以:①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专栏,针对学生“浅阅读”现象,介绍一些经典的书、刊等,在帮助树立大学生读书意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多读经典,多思考,能自己辨别哪些书必须读,哪些书值得精读,哪些书只是为了消遣可一扫而过;②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媒介或媒介行为,如“人肉搜索”、“网上通缉”等网络事件,在网上开辟论坛展开讨论,对如何认识这些现象,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③建立“视听资源”的二级网站,开设“音乐欣赏”、“经典影视”、“摄影天地”等栏目,依托VOD视频点播技术,实现视频信息双向点播的交互式服务,还可以利用FTP、BBS与学生进行影视信息、影视评论的交流;④可利用博客这个网络新生事物为平台,以其鲜明的、丰富的娱乐形式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另外还可在图书馆网站中整合补充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若有条件,与学校相关单位合作成立专业独立网站和大学生网络媒体中心,用于媒介素养教育。

4.3 现代馆员的媒介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楼、借阅厅发展为现代的信息中心。在信息服务中,图书馆员就像一个有思想的商人,把商品带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并因此形成需求一样,既把信息提供给用户,又把用户引向信息源。现代图书馆员作为信息媒介,是人性化的独特的载体,以沟通读者和信息资源问的关系为己任,尽可能给读者提供最优的、有序的和完整的有效信息;馆员不仅参与了信息分析整合的过程,承担了信息传播者的责任,而且还是信息系统的操作者和建设者,扮演着名副其实的媒介角色,在现代图书馆系统的运作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5 结语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意识的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从专业教育的局限中走出来,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图书馆作为高校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其独有的资源与人才优势,理应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其自身服务功能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拓展,同时更能为其开辟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94

[2]生奇志.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66―70.

[3]“媒体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课题组.论新形式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及特征.现代传播,2008(6):116―117.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7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传统媒介的现状第8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媒介生态学”由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1968年提出,“媒介生态是指社会环境中一种相对协调平衡的结构状态,以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形成。”①媒介生态学将媒介置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观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多个种群及生物。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媒介生态中新闻种群的一个生物,这一生物已在媒介生态环境中生存了12年之久,现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电视民生新闻是新闻节目的一个类别,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开办将普通大众同社会、媒介连结到一起。电视民生新闻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形成了电视媒体新的传播规律。

1、电视民生新闻是连接媒介、人及社会的一条纽带

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地位。电视民生新闻是中国电视媒介生态中最重要的新生物之一,同时它也是电视媒介生态与政治生态及其社会生态交流沟通的一条纽带。媒介是注视社会发展变迁的眼睛,往往社会的变化都会被媒介所记录,纸质媒介通过文字来记录,电子媒介通过声音和影像来记录。电视民生新闻通过声音和影像记录了有关“国计民生”问题,从媒介形式这样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民本”思想。

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原有的媒介生态平衡被打破。媒介生态环境的构成元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等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具有明确的时代标识:媒介所存在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20世纪初,以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为发端,电视民生新闻这种特定的媒介生物,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十几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

2、电视民生新闻激发电视媒体形成新的传播规律

自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一些省级卫视及地方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通过十几年的实践,逐渐在电视媒体中形成了新的传播规律,电视媒体改变“旁观者”的角色,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加入主观行动,增强了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及服务功能。

传统新闻节目以信息的传播与传达为主,重点在于上情下达,对于电视民生节目来说它以下情上达为诉求,不仅仅是传播新闻信息,而且是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服务于民生,为人民大众解决一些问题。以市民的立足点关注城市的变化,追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

3、多元化价值的实现:实用、情感、娱乐

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以社会动态为基础,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受众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媒介这个社会的“显示器”来说,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显示社会发展的状态,因此媒介新物种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了,它保留了传统新闻节目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延续了新闻的实用价值;同时在媒介生态环境充满物种竞争的情况下,为普通市民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公共空间,具有情感价值;再者电视民生新闻多与观众形成互动,观众在参与节目板块的过程中成为节目拍摄的主角,让观众对节目有了更多的了解,具有娱乐价值。

新闻物种是媒介生态环境中最为常见的物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型媒体都依赖新闻物种功能的全面表现。没有新闻物种的活跃表现,对于媒介生态环境来说难以维持其生态的平衡。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种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生存位置和生存状况,称之为生态位。②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充分体现其媒介生态位。电视民生新闻生态位主要占据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营养生态位。

1、时间生态位

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信息传播一般占用60分钟以上的大时段时间生态位,多会选择受众一天中18:00以后的时段。短时段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则在节目的特色化上进行设计,例如齐鲁电视台《拉呱》采用山东方言来播报新闻。上海电视台《直播上海》则注重突出新闻内容的本土化,以上海新闻为主。这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一周7天或5天为周期每天连续播出。

2、空间生态位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占据声音和画面为一体的频道空间生态位。除了传统电视的落地,也占据网络播出平台,节目空间生态位超越传统。在智能手机平台的民生新闻关注度也极高。

3、功能生态位

电视民生新闻注重本地新闻的报道具有基本传播功能,同时加强民生服务功能。在跳出传统新闻“严肃”风格的框架下,保留基本功能,体现媒介生态物种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通过电视介质让“民生”话题公共化,并促进话题的深入,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来看,在本土路线上融入了中国文化,以及地方文化,体现了节目的文化功能,在文化传播生态位占有重要的地位。

4、营养生态位

电视民生新闻的营养生态位包括受众资源与广告资源。现今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依赖于丰富的受众资源。由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都市人群,加之都市人群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民工进入都市生活,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资源。

三、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生态危机

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生态环境中充满勃勃生机,但也存有生态危机。首先是节目的娱乐性。电视民生新闻用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新闻,在具体的新闻操作中让节目效果呈现娱乐化,使新闻节目的节目品质走“低”。面对这种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环境物种民生新闻应娱乐有度,同时注意娱乐化内容的选题,宜庄时不可谐。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存有同质化生态危机,这一生态危机一直困扰着民生新闻。各省台及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为此都在不断的努力,力避节目的同质化、趋同性,选择走一条具有自我风格的道路,但这条路很艰辛,也是考验电视民生新闻物种基本生存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电视民生新闻具有自我调节优势

从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环境来看,它迎接的是双重挑战,面对庞大的媒介生态系统参与其竞争,同时还参与新闻种群的竞争。电视民生新闻面对不同的生态危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应对生存危机。

1、电视民生新闻参与双重竞争

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生态环境中参与双重竞争。电视民生新闻在电视荧屏颇受观众关注,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练,迎接了双重挑战。在突出其新闻信息传播的特质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既参与其它电视节目物种的竞争,同时又参与同类新闻物种的竞争。电视民生新闻与其它物种进行竞争,争夺受众资源,在战略部署中主打“民生”新闻牌,在新闻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所偏重,这与其它综艺类、电视剧、教育类等电视物种在媒介生态环境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媒介生态环境中辨识度高。让观众很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选择中会有意识的选择电视民生新闻。

2、电视民生新闻具有自我调节的优势

电视民生新闻在生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我积极调节的优势。特别是在品牌塑造方面卓有成效。现今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些电视民生节目都完成了品牌塑造的初级阶段,例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齐鲁电视台《拉呱》、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③在节目选题方面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在保证新闻即时性的基础上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电视民生节目以服务民众为节目宗旨,多运用故事化叙事模式。其中对节目工作团队的业务素质要求也高,对于新闻选题采用双重标准,不仅以新闻专业视角关注新闻选题,还要以市民角度关注新闻选题。同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是民众的“发言人”,在观众的心目中有一定的信任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把握社会动态信息成为人们的习惯,受众通过对信息的掌握以消除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通过对信息的把握不断的充实自己,以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媒介生态环境中的新闻物种电视民生新闻能够为观众传播新闻信息,在媒介市场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面对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生物电视民生新闻通过竞争、共生、自我进化等生态行为接受诸多挑战。

【本文为延安大学专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生态学视域中的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立项号YDS2012-11】

参考文献

①②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③周珂,《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定位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