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1 14:46:51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1篇

[关键词]公民道德;生态文明;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29-05

[作者简介]陈 军(1978—),男,湖北石首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2CKS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公众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研究”(CUGW130219)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的社会性变革。①生态文明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政府、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实现利益的机制与成本各不相同,其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然而,不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态道德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府与其他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立场、态度以及现实响应。因此,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类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间达成共识、互为保障,进而使各利益主体作出的决策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优化。

一、公民生态道德的内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生态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各种生态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是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自我认识。①公民生态道德建立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公民生态道德要求摒弃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利,②同时还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以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平衡协调为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这构成了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③由此可见,公民生态道德的要求与生态伦理观的主题是和谐一致的。

公民生态道德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及生态文明期望三个方面。生态文明认知由生态情感、生态知识和感知个体效力等因素构成,反映出公民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生态文明参与是指公民是否了解或参加环保等活动,是否会主动避免或制止生态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生态文明期望是指公民对生态环境的愿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当地宣传教育等工作的评价。公民生态道德建设既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也是改造世界的问题。一个生态道德水平高的“生态人”要明确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产、消费、处理等决策中保持稳定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心理状态;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性知识,为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技能支撑;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活动,积极影响他人的生态决策,切身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高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为成熟的公民生态意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和有效的制度体系。④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和成果享受者,公民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是否认同政府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既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体系内,人们开始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政府也已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法律制度、政策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凭借法律制度刚性的外部力量还是不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生态道德等内在约束力量的补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系统中,公民的立场、决心与技能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公民生态道德所特有的预期性与前瞻性也是改进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体系的驱动力。因此,公民生态道德作为各利益主体决策的关键因素与生态文明制度、政策的价值基础,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舆论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二、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

(一)公民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起点,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统一性

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公民生态认知包含着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换。纯粹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实践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应用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①而生态认知就是将关于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知识、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公民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制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依据这些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为决策与价值评价的过程。公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对自身的需要掌握更加自觉,其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会愈高,反之就会在实践中处于盲目的不自觉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去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同时,生态文明认知程度影响着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技能素质,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生态情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态态度、责任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决策。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污染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对生态文明生活的态度,对污染、浪费等生态不友好行为持否定态度的人,在自身行为决策中会尽量避免类似行为。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决定着其对自身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识,进而决定着其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热情。生态知识作为公民生态行为技能的重要基础,对人们的生态行为也有重要影响。生态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人,在生态忧患意识与生态行为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感知个体效力是指消费者相信其个体行为对社会资源环境问题产生作用的程度。②如果公民认为个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想法将会对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产生抑制效应。

(二)公民生态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实效性

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公民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具体途径包括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及文化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基于对生态现状、政府政策的基本认识,通过权力与义务行为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决策的活动。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路径、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政府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咨询、听证、公示等方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渠道;公民对参与政府决策能力的认知及所产生影响的评价,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公民自身素质及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经济参与维度来看,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是影响公民生态文明参与的重要因素。消费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它们构成了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收益。功能价值是指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效用;情感价值指的是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情感效用,如从洁净的环境中获得的舒适感与满足感;社会价值是指人们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取的社会效用,既包括生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生态行为对自身个人形象的影响。③交易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前者指的是公民为其决策承担的货币支出,后者指的是时间、精力、舒适度等方面的支出。对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标准、承担相应成本的意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决策。文化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及其对政府有关政策的认可程度决定其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的意愿。公民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可以及对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对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环保组织或活动,践行生态文明准则有着重要影响。

(三)公民生态文明期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略的持续性

首先,公民对生态文明环境的要求与期望直接影响其对于改善生态现状的愿望。生态现状与公民预期的差距越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望就越高。生态文明环境是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公民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也是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低碳生活受到广泛关注,正反映了公民对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其次,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直接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值。环境公共当局的执法频次与执法力度是政府态度的直接反映,也是对企业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活动效果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进而影响其立场与行为决策。最后,不同利益主体对待生态文明持有不同的期望,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复杂的博弈格局。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不具备消费上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支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其他人便可以“搭便车”,最终环境问题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即某个利益主体的生态文明行为带来的收益由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由于其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个体不愿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而某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带来一定范围内整个群体的利益受损,这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和维持。

三、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时期被大多数人竞相模仿而普遍流行的社会价值形态、情感和兴趣,是一个包含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情感、社会兴趣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以及由此所形成特定的社会氛围。①生态文化对公民生态道德具有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应从形式与内容上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等活动,加强公民生态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在形式上,要积极推行社区教育,组织生态文明海报展览、生态知识评比等活动,评比月度人均用电量节约之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之星等,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同时,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的规划与设计,开设相关课程与专业,课堂上采取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演讲辩论等丰富的形式,还可以组织生态文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普及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具体做法中要重视对公民日常生活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的个人消费观,养成绿色、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在职业行为中,努力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生态道德规范在该领域的具体要求一致,并逐步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二)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参与

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是激发、培养和引导公民生态意识不断走向成熟的现实途径。良好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既可以使社会良好的利益格局为生态道德的践行创造广阔的空间,又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强制力,凸显规则的权威性,从而维系生态道德的向度。②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或单位可以在绩效评估考核和制度取向中加入生态文明的价值标准,将公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习惯纳入评价体系,从经济利益的引导方面强化公民的生态观念。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绿色食品”的品牌注册、产品销售等提供指导和优惠政策,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尤其要围绕环境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监督、进行环保专项行动,还要将环境执法监管与建设项目审批结合起来,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新、扩、改建设项目暂停审批等,使公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①在中观层面上,要构建适宜本省、本市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态安全与和谐、生态道德与伦理的要求,加入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主题活动的频率、公民环境满意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等因素,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②

(三)规范信息渠道,加强生态文明认知

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源于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一方面包含着公民对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各项基本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包含着公众对政府、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和公众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规章与制度等信息的关注和把握。因此,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重要工程项目决策、重大影响事件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规范,是维护其公民权利的重要条件。在此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应履行有关环境信息,的义务,通过规范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构建流程科学且能及时的生态环境信息如空气污染指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工程建设成效与法律法规等,定期公开水资源达标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减少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局限于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定职权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机构及其他承担公共环境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等。③同时,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还要科学运用现代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网络、新闻、报刊等媒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及其引致的单位、团体、个人予以监督,还需利用公益广告、纪录片、指导书籍或手册等方式宣传生态文明道德或生态行为技能,引导公民自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帮助公民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使自身的自然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朝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2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面对资源储备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天的大学生群体将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领导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

从世界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我们的农业文明阶段还是工业文明的阶段,都是以对环境的掠夺为代价换来的发展。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资源储备量减少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课题。而我们所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怎样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何寻求一条既要保护环境也要经济发展的道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现阶段要研究并且解决的。而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我们在现在与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承担着生态文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建设的重大责任。如何从自己所在的领域出发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点贡献不光是中国的大学生也是世界的大学生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学校,只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力度,拓宽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认识的广度,才能帮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好的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光发热,更好的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庞大的人口基数都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雪上加霜的是一直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输出拉动经济增长,使得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让一些外资企业把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建到了我国,以上的情况都使得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与越来越脆弱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们依然落后,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也使我们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而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严峻矛盾也给我们未来的建设者与领导者,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得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个人前途以及最大化的自身利益,一心关注经济建设,很少关注我们周围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我们的建设者在谋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生态意识所造成的恶果。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要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避免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因建设者的环保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悲剧再一次重演。

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相融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使大学生们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大学生活中接受最先进的理念,开始逐步的了解社会,储存知识,锻炼能力,时刻为真正步入社会,做出一番成绩而准备着。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让大学生―――未来社会的继承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学习,来了解生态文明,在未来的社会中,才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教育能更好地拓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的教育,只有注重道德的培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是让大学生们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之上,树立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为生态意识。用高的道德素养来保护生态,用保护生态来提高道德素养,使其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2生态文明教育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国家的强壮,社会文明的提高,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在未来社会有立足之地。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同时,给大学生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帮助大学生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大学生们以人类与生态的高度统一为出发点,认清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认清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明确对自然的责任和任务。并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懂得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让大学生认识到发展不单纯的在说经济的增长,也要求社会文明的进步,通过学习,让大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

二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21世纪人才辈出,“绿色”渐少。对生态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现今,各高校师生们也都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已经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使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1完善课程的设立

设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生态文明教育作为21世纪新的课程已经在各大高校中逐步建立,但是授课对象主要针对林学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公共课程,就可以使一些非林学专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培养。从“什么是生态文明”到“怎样去保护生态”、“怎样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建设生态”,从而最终达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对生态的观念有所转变,认识到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必将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必将食到自己种下的恶果。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应该集多种课程于一体:

(1)开设环境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环境教育来引导学生们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

(2)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道德课。道德素养,决定人的意识、行为。提高生态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生态德育观念,用道德规范行为。最终通过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学习,使大学生们整体道德素质提高,生态文明得以发展,并且增强国家的整体社会文明。

(3)开设相关的生态法律教育课。中国是法治国家,在大学课程里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普及学生们对生态文明的法律意识,了解哪些行为不可为;哪些行为受到保护;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建设文明。

(4)开设实践教学课。带大学生们到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实践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并通过实践课程,考核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知识的引导者与传授者,教师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教学能力,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学生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必然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在进步,观念在发展,教师需要用不断的学习来自我提高。高校里要尽可能多的给教师提供学习新理念的机会;对老师授课进行听课并设立优秀课程评奖制度;要求教师集体备课,来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课题申报发挥教师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文明行为。把教师建设成业务精,知识硬的师资队伍。

3加大对校园建设的投入

加强校园生态建设,打造校园生态文化。古语说:“环境造就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是对学生及老师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才更能起到时刻警觉的作用,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体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爱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环境做起,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4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一切理论或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只在课本上谈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才有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检验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需要通过实践证明。大学生会因为实践过程而体会深刻,也会通过实践验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减少大学生在毕业后,投入到社会文明建设中花费时间寻找路径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吴俊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教育;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而促进全社会成员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解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提升其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认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其具备用生态理念去思考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引导生态文化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个层面,涵盖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教育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及相应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生态意识强调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也不断发展,从环境保护的国策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不断深化,必然要求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三)培育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比较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今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生态道德超越了以人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方式,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阐释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完整体系是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的必要保障。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文明观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文化价值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一)生态文化价值教育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探讨新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即自然物之间以及自然物对自然系统整体所具有的系统功能。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整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2. 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物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而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即一种“非消费性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对自然的消费,而是通过对自然的“保存”实现的。这就要求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真正觉醒。

1. 环保节约意识

环境保护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世界性资源不足的现状,十报告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意识。

2. 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包括生存空间、饮用水、食物产品、大气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安全保障。就当前来说,我国的生态安全集中表现在四个问题上:国土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物种。

3. 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即“经过理性选择的、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想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树立生态消费意识,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将公平、平等、责任和义务等道德准则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1. 生态良知

生态良知是人对其行为生态意义的认同、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生态良知能够使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觉具备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并通过情感反馈和升华,终于形成生态行为。

2.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 生态责任

生态责任就是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在根本上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高层次的利益需求。每个公民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有序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是教育活动中的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亟需解决该问题,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出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高校的领导作用,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的组织、宣传、学生工作中。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加大各项投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教育的师资,大力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教育教学阵地。系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论认识。因此,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生态问题的基础性课程,把生态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充分认识到生态发展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

(三)鼓励生态体验,建立完和善育人机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因此,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应加强生态体验教育,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如“链接生活大课堂”活动,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力争做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宿舍,作用一个群体。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和实施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让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道德认同和行为内化。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运作方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民植树日”等主题宣传日,鼓励学生开展生态调查,深入到街道社区,参加生态公益活动。发动广大学生进行“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通过各类生态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四)依托校园文化,建立和完善环境机制

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应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校园布局如校园绿地、教学楼等设施建设都应该赋予生态内涵。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的学风、校训、师德师风、班规班律、寝室文化等等都应该看成校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深化。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意识;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保护自然、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7日.

[2] 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4]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 2013,4.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泰安市

1 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现和进步,但环境恶化是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之一。党的十已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迟缓,必须真切的落实行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资源是我国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的重要资源,我国环境总体状况形式还很严峻,考验着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生态文明、低碳生活虽已成为文明语,但落实实践力量仍显得薄弱无力。随着发展经济社会和深入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来谋取短暂的经济繁荣的无限危害性。然而,即使如此,人们更多的是有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却不为其实施行动。近年来,环保建设前进的步伐日益沉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树立不够牢固,呼吁保护环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想要更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加强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引导人们构建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为创造“新环境”而努力实践。在1995―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并且2013年泰安市“蓝繁”天数204天,居全省内陆城市第一。因此作者将泰安市居民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被调查者年龄层

作者利用网络调查和分发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676个人。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有393人,25~50周岁的有211人,50周岁以上的有72人。

2.2 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基本认知

2.2.1被调查者中,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人数占79.14%,20.86%的人则表示没有。这一结果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争取普及到每一个人。

2.2.2在是否对生态文明现状满意这一项调查中,其中123人觉得非常满意,占18.20%;215人比较满意,占31.80%;338人认为不满意,达50%。以上事实表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2.2.3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当地污染程度的了解情况:经调查,只有7.54%的参与调查的人非常了解当地的污染程度,65.98%的人对此了解一些,24.11%的调查者不是很清楚,而剩余2.54%的调查者表示从来不关心,这小部分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阻力。数据表明只有让所有人都关注生态与环保,全民才能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污染分类及处理工作,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

2.2.4调查者对泰安市本地污染源进行调查,当地居民认为生活垃圾占的比重最大42.60%,其次是空气污染32.84%,水和噪音污染占比例相当,分别占14.50%、10.06%。所以笔者倡导人们生活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并建议重工业工厂尽量远离城区及居民居住区。

2.3 调查结果分析

经研究分析,就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55%的人们希望能同时进行,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还是希望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共存,莫误入“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生态文明史谁的责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75%的数据反应出社会大众都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共存,体现了当代人身上所存在的良好品德。接着,作者对“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是一种必然”进行调查,数据结果也引起了的反思:66.96%人倾向于这是一种必然,也有不小的比重认为还是一种跟风行为或是一种模式。这从另一方面告诉读者,部分人只是在空喊口号,空搞形式,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付诸于实践。

2.4 采取措施

笔者就676名泰安市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会做出哪种措施调查发现,身边出现不文明现象时,想办法阻止的人数占52.57%,向有关部问反映的人有24.74%,认为与自己无关和看自己心情参与环保的人数占22.69%。笔者认为,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仍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如果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的完善。

3 讨论

本文在选题方面,选取了生态文明典型城市――泰安市,该选题对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的统计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每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所差异,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人,获取大量数据以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

21世纪的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严重的形势。泰安市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设应当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重点就是找出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因素并寻求相关策略。

本研究对泰山游客,泰安的城市及农村居民包括商场顾客、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看病群众、中小学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了676份问卷调查,问卷形式包括书面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采用11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广泛性、严谨性。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

(1)随着环保部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对生态文明的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2)“生态文明”一词虽然在2005年已被总书记首次提出,但是在今天农村基层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仍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非常模糊。

(3)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贡献自己力量的途径,虽然有相关政策不断的出台和实施但是并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政策,使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被调查者同时进行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尤其是对生态文明不太了解的人,之后特意到多所中小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宣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掌握生态环保基本常识,从小树立生态协调发展观念。

生态教育宣传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出台有关政策把个人利益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生态文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扬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发展研究(X2)[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1(17)

[2]选自主席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部分讲话。

[3]秦飞生态文明从娃娃抓起(G631)(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2期190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5篇

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到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后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完备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家培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循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它对于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体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增强其实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态观,做到知行合一。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丰富,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引导青年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在时代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使生态环保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其成为合格的新型“生态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确观念,生态文明教育更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蜻蜓点水”的层面,并且受传统观念束缚,为提高学校知名度,高校领导更加倾向于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在热门专业和科研中,致使生态文明教学“边缘化”。其次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未对生态文明教育予以重视,未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最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同时,由于专业课程的压力,从而忽视了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单薄且重复

具备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包含四门课程,每门课程中都包含着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八章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两个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第六章、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但是,这些内容均分散在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分量”大打折扣,而且有些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隐秘性,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这些都导致生态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许多重难点问题容易被授课教师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从教材和讲授的实际内容上看,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重复问题,主要体现在:“思修”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纲要”课程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马原”第一章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均讲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对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视

处于全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困惑之中。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思政课教学仍采取“以讲为主”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听、教师疏于?v”的困境。总而言之,教育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更多的仍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既不生动活泼,也不适应当前时展。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主体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欠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学生直接体验的方式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是一个内化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具有突出的渗透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为此,应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如图片展示、观看视频、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四)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文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事实上,相当多的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目前,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思政课的老师大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本身的知识结构中缺少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导致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点被教师一带而过;另外,有些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生态意识,不能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内容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三是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载体和平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更加需要通过实践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局限于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数量少,面较窄,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不能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结合。而且有些同学表示,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他们都去过,可以选择的实践基地较少。此外,虽然有些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学时会选择一些农村、社区、单位和企业等作为基地,但既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建立长期的联系。这种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次性的,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放弃。这种短期行为造成思政课生态文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弊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承担起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且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由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四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态实践基地缺乏创新,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对于规范人的生态实践行为,提升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生态责任意识无疑是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3]。由于高校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总是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之上,致使部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当需要为保护环境牺牲个人利益时,部分大学生会舍弃环境利益选择个人利益。例如:现代生活中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随意丢弃电池、追求衣物的“快时尚”、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等。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浪费水电、乱扔垃圾、损害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部分大学生也不会积极上前阻止,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文明的主体,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了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

具备一定的生态认知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当前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较为分散、片面,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关于世界环境日、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 “白色垃圾” “垃圾分类”“地球一小时”等基本生态环境知识,可以脱口而出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据相关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有 58.6% 的大学生不了解新的《环境保护法》,有 69.8% 的大学生不了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表述,只有 13.2% 的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基础知识相当缺乏[4]。甚至,部分大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肆意虐杀小动物,严重漠视生态法律以及公民生态义务。以上现象表明,亟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促使其更加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三)单一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弱化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时间、经费、基地、师资等众多条件限制的现实,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仍然采取过于注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模式,但往往只是“走过场”,有些班级的组织形式会有指导教师全程参加,而个别或组团参观的形式则很少或没有指导教师参加,这就或多或少地导致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思想指导,没有与课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实践基地很少对口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形式多是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参观博物馆、历史展览、志愿服务等进行,实践形式创新性不大,对于教师指定的一些实践基地,有些同学已经去过了,因此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

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实现“口头上”和“行动上”的双重视。既把生态文明教学视为思政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又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其次,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意识。在教学?^程中,自觉将公共课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观念,提高生态责任感。以“毛概”课程为例,在第一章讲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可以向同学阐释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第八章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阐述调整产业结构旨在限制高耗能、好污染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倡导学生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最后,加强大学生生态主体意识。通过集中学习、讲座、论坛交流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自己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以生态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质、养成生态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每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版块,添加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生态文明教学体系,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一是增加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专题研究,通过唯物主义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毛概”中,加入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题研究;在“思修”中加入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以及生态权利、义务的专题研究;在“纲要”中加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史的专题研究;最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新常态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治理思路研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在史料和理论的系统学习中,引发大学生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明确划分四门课程的界限。“原理”,即讲授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着重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大学生理顺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概”即着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及生态运动中其他的新思潮、新学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培养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思修”即重点讲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知识和公民生态道德感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纲要”即讲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切合四门思政课和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置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专题,整合零散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增设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因此,高校必须增设与四门思政课相衔接的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凸显生态文明教学的主题。一是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生态学方面的教师、专家编写系列教材,教材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在校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大体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治理基本思路及原理、公民生态意识养成及公民生态权利义务等,并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二是根据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明晰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基本布局,确立一套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校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计划和考核标准。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趣味、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涉教学效果的保障和教学预期的实现,对教学对象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沿用传统灌输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思创新,教学方式单一,极易造成学生的倦怠甚至反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实践的教学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主导的、与课程本身相联系的一切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科学生态观的养成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应由单一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转变为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效果。在学生进行完相关生态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实地体验等生态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矿企业,亲身感受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参与式”的学习中,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价值取向;带领学生参观环保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其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生态文明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建设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如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基础设施设备大量增加,水电等能源需求量激增,高校已成为社会的能耗和排放大户。在此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者,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淡水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2]。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与文化引领的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不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道德规范,这些品德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制约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1.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度低,获取方式单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含义的认知程度低,重要性认知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含的认知仅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听说过占58.10%,知道占21.54%,不知道占20.36%,这表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概念认识不是很清晰。在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方面,其中仅有38.93%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12.65%的学生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缺乏[3]。

2.大学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但转化为实践的不多

在调查是否愿意做一名维护生态文明的志愿者时,愿意占53.16%,可以考虑占39.53%,不愿意占7.31%;对于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学生选择主动制止的比例很低,有时制止占70.16%,主动制止占16.40%,不理会占13.44%。常购买环保产品的仅占8.89%,常主动采取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占18.58%,从没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的高达38.14%[4]。所以,大学生还没有将这一强烈意识直接转化为行动。

3.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再次,在师资结构上,教师的人文与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最后,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手段还不明显。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4.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等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自然资源行为的现象严重。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有的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攀比消费,用物质来炫耀其所谓的成功、富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满足其虚荣的心理需求。过度消费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极度破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应该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为载体,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校园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循环利用,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教育为起点,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等观教育;再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唤起他们关爱生命、善待生物的良知,并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5]。

2.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

以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促进高校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高校应全方位、创造性地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首先,应创新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创新。其次,应创新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创新生态文明研究模式等。再次,应完善师资结构。师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自于教师人文与环境素质的提高。最后,应创新自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

3.破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一般来看,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在于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攀比心理。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许多人喜欢以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评价其能力的标准。二是虚荣心理。有的同学在学习或文体比赛活动中落后了,在某种虚荣心理的驱使下,转而在衣着打扮等方面展示、炫耀,以求心理平衡。三是放任心理。针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而导致的不文明消费行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多管齐下,共同引导学生生态文明消费。

4.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举措必须切实可行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一方面,购置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高校的固体废弃物以生活垃圾为主,目前采用的处理办法主要是异地填埋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处理的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将固体废物变成适于运输、利用、储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其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单个高校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应以分类收集和减量化为抓手推进源头管理,实行废品回收,分类收集,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妥善处置并购置污水处理设施[6]。另一方面,推行其他节约措施。如实施浴室计时刷卡收费制度,公寓、教室定时供电,纸张双面用过之后换回再生纸发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等,这些举措都非常有效。

5.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必须与生态法制建设相结合

罗曼罗兰说,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校园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更是一种人们的日常行为。校园生态行为建设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校园生态制度建设和校园生态意识建设等最终都要落实在校园生态行为建设的实际行动上。在新形势下,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法治促德治。从我国高校目前仍存在差距的客观实际看,制订全国高校统一的高校生态文明行为准则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可以根据高校各自特点,制订符合高校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准则等地方性法规。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文明自律。

总之,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社会的未来系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灵魂。绿色教育、循环教育、低碳教育正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肩负起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梅枝,劳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8.

[2]林汐.走向辉煌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1.

[3,4]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Z].国环境教育网,2011-5-20.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五位一体” 人的全面发展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后,十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顺应时展潮流,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彰显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的新理念,显示出增进人民福祉、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决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又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要特点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上的,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按预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采取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的方法实现消费品的供应,还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也将走向自我消亡,人将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然,经典作家所论述的是以社会主义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但是现实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社会主义本质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理解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作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先行性的认识,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也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提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方面,虽然没有提出过总体布局,但是为我们奠定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这一思想基础,只是目标定得高出了实际发展水平。另外,在1961年就提出应当重视认识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这有利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既是体现于全过程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适用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既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又阐释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邓小平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它应当是由各个方面的任务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整体布局,所以提出了要注意综合平衡。在邓小平思想指导下,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即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层面指出,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在于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是,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提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我们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变为“四位一体”。到党的十七大就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经过五年实践,到党的十报告中,专门用一个部分论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且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是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它还遵循一定规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社会有机体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它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新型社会发展形态。其中,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社会环境,而生态建设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提升到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

在人类历史上,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改造,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与自然的改变相伴而生的历史。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不仅是受动的,而且是能动的。所谓受动的,是说自然界在人之外客观存在着,人不得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典型形态——资本主义时曾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其实在任何社会,在人的发展的任何阶段,自然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谓能动的,是说人通过生产劳动即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人在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中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越来越能占有自然界,支配自然力,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物表现为人的作品。即在自然物上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

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着人的潜力的不断挖掘,人类从盲目地崇拜自然走向控制自然,让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个过程清晰地映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并且,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转型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总是以一定的文明为表征的。农业文明代表着封建的农耕生产方式,工业文明是由资本主义的兴起所推动的,而生态文明则是在超越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虽然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但并不意味着把两者的关系绝对对立起来。也就是说,生态文明首先建立在工业文明所强调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只不过它更加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报告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涌动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既是我国优良的历史传统,同时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是我们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当代,党的十报告再次论述“生态文明”,并独立成篇。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个总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从追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到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阶段。总之,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拓展了发展空间,而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人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实践前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人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得越正确越深刻,对自然的改造就越自由,因为自由意味着对必然的认识和对规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全面发展是由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并丰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的全面关系,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进而才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给予保障,而且还需要生态文明予以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映现了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要想取得积极的实践结果,就必须使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与实践客体的物质力量达到有机的统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近代工业文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在与自然界较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和作用程度。科技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科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极地臭氧空洞等。加之人口激增,“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人类思考的一个焦点。由于人们对环境价值的忽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采,自然环境已经难以承载人类发展之重,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到限制,依赖于资源、环境的各种工业受到严重地制约,人类不得不做出两难选择,抑或放慢发展速度,抑或寻找可替代能源。其实,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已给人类敲响警钟,“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是种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人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在改造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的能力、素质的提高,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能积极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向人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立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理论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布局中的一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映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步伐也应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环境。党的十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其他远景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相互协调中,整体推进,既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又显示出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坚强决心。

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并且,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人的需要的不断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人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劳动实践能力是一种促进,而且进一步理清了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使人可以在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丰富个人需要,不断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加强生态教育,努力提升全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普及生态文明观念。“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和教育培训,减少损耗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品,带来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保护,从规划到建设全过程,科学论证,统筹安排,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提高人民舒适度。不但要树立节约的生态文明意识,而且要努力破除一些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错误观念,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另外,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进而将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使生态文明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观。

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选择。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还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总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创新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020-02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逐渐加深,这使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建设也就越发重要。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对改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也逐步认识到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国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足以证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必要经历,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方案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对当前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创新提出了相应意见,希望对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有所帮助,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化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的概念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将人类提高到对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性质的革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化,笔者认为就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人类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我国前进的主要方向。

(二)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

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环境破坏情况,制定出适应当前时展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应我国的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立鹤.生态文明刍议[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1).

[2]杨文武,李婉玲.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8).

[3]张保伟.生态文化建设机制及其优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1(1).

[4]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4).

[5]张吉,段世齐,李志卫.新乡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林业科技,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