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0 14:40:55

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第1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中国;德国;职业教育观念;比较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余婉娜,饶异伦.文化传统下的中美职业教育观念比较[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戴娇娇,于辉.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0,10.

[4]顾明远,黎忠义.世界教育大系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施德军.论马丁路德对德国人的工作观和职业观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2005,5.

[6]张英杰,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职教论坛,2007,8.

传统教育观念第2篇

徐特立是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在从事教育研究与工作实践的70多年中,他提炼出不少极具价值的教育思想及理论,其中“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成熟期的核心理念,是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最好体现。

“群众本位”教育观的要点是:中国国情的发展赋予教育事业的使命是“给广大的工农群众与妇女以受教育的机会”,群众本位教育的主体是当家作主的人民大众。发展着的中国国情,需要教育事业塑造新一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的劳动者。群众本位的人民教育,是要培养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的富于创造性的高素质第一代建设者――“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

二、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异同

“群众本位”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教育中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是一致的。“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无分贵族与百姓,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春秋时期,诸侯的强大使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有能力的平民百姓得以进入“庠宫”学习。孔子认为教育权的下放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政治人才,还可以教化民众,民众“有耻且格”,国家的统治就能稳定。

“群本位”教育观的生成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救亡图存,社会改革是时代的主论调。徐特立立志“教育救国”,强调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作用,通过改变人来改变社会,于是他对教育的改革既关注教育对人个人发展的影响,又关注教育对社会前进方向的引导。

徐特立与孔子都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归根究底是人的发展,只有社会成员全面提高素质,国力才会强盛。“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对“有教无类”思想内涵的一脉相承。

徐特立在中央苏区领导教育工作时,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其中“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是他总结得出的原则之一,而在实践中他超越了传统,在宣传政治思想的同时满足了群众社会生活的需要,更保证了教育思想的自由。

徐特立认为文道不可分,“注重文化基础,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文化基础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于是他所主张的语文 “思想性”突破政治思想的局限,上升至文化修养的提高。除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外,文学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以及他国优秀文化知识也进入了课本,选文体裁呈现多样性。

徐特立并不为政治立场所困囿,而是富有批判性地接受传统与现代中优秀的教育思想。他崇尚诗歌教育,继承与发展孔子“诗教”思想,在教材中不忘加入诗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将表扬与批评融入诗歌中,用诗意带给学生美好的文学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

三、“群众本位”教育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时至今日,中国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了受教育权的平等,通过教育改革力求达到学习者自身发展权利的平等与师生关系的平等,通过国际交流对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与吸收,做到开放包容,“群众文化”教育观在当代基本得到实现与延续。其精神内涵仍与当下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应合,可见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其时代的先进代表,还具有科学性与跨时代性。

传统教育观念第3篇

为扎实推进连山分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按照全员参与、全员覆盖的原则,3月23日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分局全体民警赴塔山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次主题党日活动,旨在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强化党性观念,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牢“四个意识”,发扬 “塔山精神”,干事创业争做先锋表率。

来到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面对纪念碑默哀一分钟,向革命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与哀悼之情。看到塔山阻击战纪念塔,我们重温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我军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6549人。双方兵力却是我方比国民党军队整整少了一倍,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我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胜利。并且创造了“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阻击战”范例,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北援计划。随后全体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庄严宣誓,由衷的表达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前进的理想信念。

革命先烈人那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净化了我的灵魂,震撼了我的心灵。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永生命和鲜血建立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警声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我有幸生活在了这个和谐时代,这是革命先烈用鲜血还来的和平年代,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会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这一种塔山精神幻化成信仰并发扬在工作中,努力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更多知识来充实自己。从现在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警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尽心尽力,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繁荣、富强。

在纪念馆内,全体党员怀着崇敬心情走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沿着环形参观路线,在每一个展厅、每一件展品前都认真地驻足观看。全景战役沙盘、3D展示、互动多媒体,各种珍贵文物、文献、照片,将历史性、政治性、艺术性、教育性融为一体,把大家的思绪带到了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领略到六天六夜闻名于世的塔山阻击战的悲壮,心灵再次受到洗礼、净化。纪念馆内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经战火的兵器,一组组重现历史的视频,印刻着前仆后继的精神密码,承载着浴血奋战的信仰烙印,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通过观看纪念馆内所陈列的各种珍贵文物、文献、照片、音像资料等,全面了解和学习了塔山阻击战的全过程和重要意义,对塔山精神的实质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真切地体会到革命胜利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参观学习,革命战士不畏艰险、视死如归、舍身忘我、英勇战斗的动人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每名党员,使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人民警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传统教育观念第4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中所体现的考生的诚信观念出发,分析指出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生对传统诚信观念的困惑和矛盾。进而对

现交货方有丧失履行合同能力的可能性时,便有拒绝先行支付货款的权利。此种做法,按

…” 作者认为,这个补白鲜明地表达了教科书想要教导学生的潜在观点和看法:诚信和财产不如友谊更有价值更重要!

综观课文,尤其是通过课文正文最后一句“画蛇添足”式的添加语句,我们不难看出教科书在实际上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首先,诚信的力量总是软弱无力的,所以坚持诚信的人们(“我”)的呐喊和反抗是无济于事的!其次,第三力量(“奶奶”形象所代表的法律力量)是软弱的和不可依靠的,面对毁坏诚信的“恶势力”(“我”的爸爸妈妈和万芳的妈妈),学生除屈服和逆来顺受外别无选择!第三,教科书还要告诉学生的是,既然无法抵抗就不要抵抗了,不如转而逃进友谊和“义气”的自我安慰之中以获得灵魂的解脱和自我原谅。作者认为,教科书在这里恰恰没有传递最重要的信息给学生:维护友谊的最重要的工具恰好就是诚信和互利,没有诚信和互利便没有真正的友谊长存!最后,教科书还试图通过该课文教导和培养学生“重友谊轻钱财”的道德品质,却忽略了在

《政治》课所应该承担的任务。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语言和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声波或者笔画集合,更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是一切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载体,有如司机所驾驶的车辆和船舶。如果搭载在语言和文字这种载体上的思想和观念是腐败的甚至是反理性和落后的,语文教材和教学便不能辞其咎!犹如司机所驾驶的车辆或者船舶上运输的是违法的毒品,司机也是应该承担非法运输毒品的法律责任的。教育可以划分学科,人的思想观念却是不分学科的。语文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社会中现存的思想观念,并且反照在少年学生的心灵上,给他们打上深深的思想烙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它所给予学生的信息总量和信息强度远远超过《思想品德》课或者《政治》课,相应的,语文教材和作业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思想观念养成或改变的影响程度也必然超过其他任何中学课程,语文教育给学生心灵所打上的思想烙印也更深远。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语文应该给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伦理和法制观念?

其次,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辑者必须认识到:我国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教科书,必须与时代一起进步,担当起对国民进行现代思想观念教育的担子,尤其是要担当起对作为未来希望的未成年国民进行现代法制观念灌输和教育的重大责任。而目前的教科书,则明显缺乏对学生进行现代法制意识灌输和培养的考虑。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但是21世纪最新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却在教育改革的口号下,“新瓶装旧酒”,继续制造和传递中国传统观念中落后和陈腐的信息,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国民现代法制观念落后的一个关键证明。我们难以想象在现行教科书所造就的落后和陈腐的信息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传人能够树立先进的和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存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与之相适应的老师和教法,而有什么样的老师和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思想观念被奠基和被养成。所以,编辑和审定教科书的人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教科书的问题之所在,勇于承认和解析教科书篇目编选以及作业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第三,我国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中学语文教科书遍选文章的指导思想必须和党中央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各项理论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尤其是必须和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以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保持一致,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保持一致。编辑者应该注意教科书所编选的文章在思想内涵上可以对学生世界观和法制观念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以灌输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为己任。

第四,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尤其是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不应该局限在“学者相轻”的成见和学科隔阂之中。可以考虑在定稿前将教科书草案交付社会进行讨论,在广泛征询大众意见的前提下形成试用教科书,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反馈作进一步的修改之后再出版定稿。或者将编选教材的权力有选择的下放到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个别的试验和鉴定,然后对地方试验教材和国家统一教材进行比较论证,结合各自的优点最终形成统一的教科书。

第五,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期接受的是陈腐又传统的信息,而在大学时期接受的却是和中学格格不入甚至截然相反的现代观念和信息,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混乱。这种矛盾和混乱将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无所适从和自相矛盾,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和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是非观念,从而造成“观念断裂”和“思想地震”,进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中学教科书的设计必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科书中正确的法制理论为依据进行取舍,重新进行编排设计!

结论

我国现代社会正在自传统走向现代,自落后走向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社会走向契约社会,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教育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责任。语文教育的思想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教科书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担负起传播与现代改革开放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法制观念的责任,跟上时代的浪潮和步伐。语文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理性,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观念。如果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思想上的迷茫、混乱乃至于错误,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更是对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传统诚信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更追问下去,则意味着对整个传统的和主流的道德意识形态领域中陈腐和苍白道德成份的审判和割除!

注释:①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1页。

②流沙河:《理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27页。

③玛利.居里:《我的信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1页。

④孔子:《论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4-45页,第46页。

⑤张之路:《羚羊木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119-123页,教科书编辑者有删改。

⑥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62页。

⑦见《燕找赵都市报》2001年7月31日相关文章。

⑧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29-131页。

传统教育观念第5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

当今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兴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科技频频遭遇挑战。网络的多媒体特质对人类感性认识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在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

一、网络对于社会的影响

什么是信息网络?信息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信息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趣味性、及时性五个特点。

由于以上的五个特点,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学习方式、讨论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业余生活方式的变革。

1、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数字化使过去有形的现金、支票、报告、会议、照片等变成为数字以光速在光纤网络中飞快流动。学习与研究手段更为方便、快捷、有序,这不但提升了信息传输、储存的数量、速度与品质,也增加了信息相互组合的可能性。

2、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教育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加广泛、途径更加多样化。参与式、启发式教学也慢慢的开始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收。终生学习成为普遍趋势,教育的重点也将由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逐步转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

3、讨论方式的变革。网络上的电子论坛,造就了一大批的网络文学作家、各种专家和批评家,使他们能够跨越一切障碍而互相交流。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网上发表文章,开展辩论、出版图书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实现了网络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最终结合。

4、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但其交往方式、交往时空范围要受交往工具、通讯手段的制约。国际互联网突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交往具有了全球性、普遍性和无限性。

5、消费方式的变革。随着电子商务的大量涌现,网上购物、网上消费正在对人类消费方式革命产生深刻影响。它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采购还是销售方面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促进了流通方式创新和流通现代化,也深化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6、业余生活方式的变革。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将更多地通过电脑网络收听、下载个人喜欢的音乐,观看电影和演出,获取各种娱乐信息。人们也可以通过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实现“所有地方”的“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所有形式”的“所有情报”、新闻、图书、报刊、书画、艺术品等。

二、网络时代教育的变革

网络对于教育如同对社会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整个教育系统已经并还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整合,我们应该理性地重新审视教育领域。网络带给教育的影响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结构乃至教育体制和教育功能。

1、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新的观念也随之不断涌现。在过去网络时代未来临之时,所产生的教育观念是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的,必然要引发一场变革。我们认为,网络时代人类持有的教育观念将主要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要是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设计与发展的观念、开放互动的观念、平等参与的观念、创新能力为本的观念等。

(1)终身学习的观念。传统社会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一生分成两段,前一段用于接受教育,以获得参加劳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后一段则用于工作,是前一段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当人类进入以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使得各种知识的折旧与淘汰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就决定了一次学习的有效性大大地缩短了,在这种背景下,任何社会成员,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正因为如此,终身学习的观念将替代终身教育的观念而成为网络化教育时代的人们所普遍持有的一种教育观念。

(2)以自我设计与发展为主的观念。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教育活动在形式上的群体性将最终被瓦解,个体学习将成为教育的主导方式。我们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一根网线就可以学到我们想要掌握的任何知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己无法掌握我们学习的进度与想要学习的内容。但是,随着网络化的来临,那种为一群人的发展设置一个共同培养目标的做法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可能放弃自主性而屈从一个由他人设置的外在目标。因此,网络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我设计与发展的观念将取代传统的主要由外在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观念而成为个人学习与发展的主导观念。

(3)开放性与互动性并存的观念。由于传统的班级教育形式的瓦解和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界限的日益模糊,从而使学生与教育者及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正是由于教育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最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也消解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原有的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从而实现了教与学、学与学以及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自由的多向互动。开放互动的观念,正是对网络教育时代教与学、学与学、教学与实践新型关系的反映。

(4)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参与的观念。在此之前,教育平等的理想一直未能变为现实。然而,当人类进入网络化教育时代,教育平等不仅会成为全人类持有的观念,而且必将会成为现实。平等参与教育,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与教学过程双主体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活动的绩效。

(5)创新能力为本的观念。创新能力为本的观念,是网络化时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所持有的核心观念。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活力所在,尤其是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和思想的创新成为该时代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作为人的培养活动的教育,始终应反映人的发展的本质需求。网络化时代的教育,由于其更加注重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创新性教育必将代替传统的知识性教育而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

总之,在网络化教育时代,由于教育技术和教育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必然会引起诸多观念性的变革。变是必然的,但是究竟这种变革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走出怎样的轨迹?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究,而有些问题,则需要在实践的发展中去观察与认识。

2、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化的到来,将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在时间和空间界限上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1)办学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办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有固定的办学地点、固定的校舍和设施乃至固定的群体。而在信息化时代,虚拟学校、网络学校将有很大的发展,它也许不可能彻底代替传统的学校,但肯定会对传统的“围墙学校”带来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将进一步由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由自我运转向主动融入社会主体转变;学校的设置将更加具有开放性,教育目标也将更加多元化。

(2)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育人模式,是在特定的培养目标下,以学校为加工厂,通过班级授课的形式来实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传统体制中那种“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等标准件办学模式的地位已经动摇。在信息化的冲击下,虽然班级授课的育人模式仍将存在,但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体现了最新科研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的网络教育的开展,将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组合更加灵活多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也更加平等,多种多样的教育需求也将得到更好地满足。

(3)教育分类的变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年龄成为划分初、中、高等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重要标志。而在信息化的冲击下,这一划分与教育模式将被彻底打破。虚拟学校和网络教育,不论其内容的深浅、目标的高低,都将面对所有的学习者。学习者可以不受年龄、时间的限制,根据择业、深造、休闲等的不同需要,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在这种形式下,终身化学习和终身教育才得以真正地实现,教育的以国家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才得以更好地结合,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能功和人的自我发展的功能才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3、变革传统的教育时空。传统的教育时间,从教育阶段看,表现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时序,受教育者必须在完成了上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从教育的内容看,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教育的空间看,是一个物理空间,有固定的学校、教室和围墙。在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消除了远距离交流的障碍,突破了传统沟通方式的时空限制,使教师与多个学生间的多主体共享沟通交流方式成为可能,师生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的互动得以实现。

4、动摇传统的教师权威。传统教育中,许多资源的配置依赖于教师的知识和经验、社会的赋予以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等,使教师在传统教育中享有绝对权威,面对信息化的挑战,这种师生观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传播、更新的速度空前加快,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另一方面网络教育的发展,使学生与教师有同等的机会接触最新的信息和知识,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教师,而且由于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应用转变,师生间的平等交流非常重要。

可以这样说,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并且将继续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变革。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从产生到现在的时间很短,它本身还有许多不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教育的网络化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希望及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预测与判断,并及早做好准备,将是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先机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1.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2.西安欧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金振坤.透视网上教育的变革.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6.

[2]王晓丽.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及其变革.甘肃科技纵横,2004.5.

[3]孙涛.信息时代的教育科技变革.今日科技,2004.9.

[4]生国俊.教育要跟上网络时代.江苏教育,1999.7.

[5]陈功.浅谈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育.教育探索,2002.1.

传统教育观念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观念第7篇

 引言

当前社会,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网络时代的繁荣,人们愈来愈习惯快节奏的生活,而由互联网媒体滋生出的“快餐文化”正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其迅捷的信息传播速度同时又促进了这种文化的生成及更换。这种依赖于网络媒体的现代文化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其在方便信息传播、拓宽人们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与这种文化相对应便是传统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无数璀璨的经典,有教人向善的《三字经》,有修身养性的《菜根谭》,有前车之鉴的典故,有百代相传的箴言。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下越来越被漠视,正逐渐被现代文化推向边缘,其独特的教化魅力正一点点失去。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90后”大学生正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的建设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对文化精髓、糟粕的甄别力还不够,极易被误导。而“90后”大学生能理想信念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如何让传统文化的养料滋养出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花朵,如何深化传统文化的主旨要义,让其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架构上起到稳固的建设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正逐渐被淡化,其积极的教化和引导意义自然也被弱化了许多。庆幸的是,仍有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在对人们理想信念方面的新内涵,并将其主旨应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纵观文献,万慧琳[1]等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况;张建光[2]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张鹏飞[3]等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进行了再思考。诸如此类文章不乏,但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并试图发觉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独特长处的资料却鲜见报道。因此,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1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现本文由收集整理状

不可否认,“90后”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

他们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比较关心,爱国主义强烈。比如,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3.14事件、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给“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带来了巨大考验,他们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良好的判断能力,正逐渐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再比如,在2012年9月份,中国和日本就钓鱼岛问题产生了分歧,大陆各地频发抗日游行,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所采取的方式上,“90后”大学生都能准确把握好事态,表现了很好的大局观。

但由于生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原因,“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仍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物质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90后”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捧在掌心,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考虑事情多以自己为中心,集体主义意识缺乏。同时,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西方文化的涌入给“90后”大学生群体带来思想冲击,对他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带来了冲突和碰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民主自由等政治观念,造成了“90后”大学生的盲目崇拜,对他们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一定的扭曲。比如,他们的理想信念淡薄、不稳定,政治意识不强。网络时代滋生的良莠不齐的现代文化浸润着他们的思想,西方的文化理念使他们变得“物质化”,由此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削弱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此外,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90后”大学生群体的压力正越来越大,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呵护,成长历程较为顺利,缺少磨练,导致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的时候抵抗力较弱,极易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的情况。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往往过分看重了个人理想,淡化了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的文化氛围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也说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现在的很多家长有着严重的崇洋媚外的观点,认为“凡是国外的都是好的,凡是西方的都是先进的”,这种观点的日益熏染更加重了传统文化被漠视的程度。

2 传统文化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圣人古训、儒、释、道家经典所宣扬的仁爱万物、修身养性、道法自然等观念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教化意义。比如,儒学经典《礼记》中要求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人们先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再为社会国家尽职尽责;佛教中有“罗汉”和“菩萨”之分,罗汉宣扬的观念便是修身养性,菩萨宣扬的观念则是普渡众生,其精神旨意与儒家经典是相通的;道家经典《道德经》也有“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等教化观点。因此,无论从那个学派角度来讲,传统文化中教化世人“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兼修的主旨仍是符合现代社会现状的,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必然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的“内外兼修”,用现代话来讲,对内,即对自身,要求严于律己,提升个人素质;对外,即对社会、国家,则要积极入世,奉献自我,关心国家建设。以下具体来讲:

2.1 内修——个人理想信念观

《菜根谭》曰:性定菜根香;《礼记·中庸》中云“君子慎独”;《论语·学而》:“君子责己,小人责人”,这些都是从说个人修身养性的。经典传统文化奉行的这些理念,用在当今的“90后”大学生群体,便是指他们个人理想信念观的建设。这些信念意识都是通过教育和主体精神的能动发挥,在人们心灵深处形成有可能实现的文化信条,而如何让这些经典的文化和“90后”大学的理想信念教育找到切入点则是至关重要的。若从理想信念的角度和层次来讲,个人理想实则又和道德理想、职业理想是相关的,所谓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都要求人要克己、自律、诚信、感恩等。而这些精神主旨和要义在传统文化中是可寻见根迹的。无数警醒世人的经典都教育人们做“君子”,要克己复礼,要恭、宽、信、敏、惠。如,《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90后”大学生频频出现的诚信意识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等问题,正是与“君子”的要义背道而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从传统文化里汲取养料。《三国演义》里“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的吕布,便是活生生“人无信不立”的例子,即《论语·为政》中所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可见,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仅不是落后,还是对现代文化有力而必要的补充,对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外修——社会理想信念观

此处的社会信念观是指“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层面的旨意,是和个人信念观想对应的。如上一节所述,“90后”大学生当前的社会理想信念意识淡薄,而社会理想信念表现在多个层次,既有“爱国主义”层面的意思,又包括为社会、国家建设奉献自我的精神内涵。宋朝的岳飞、陆游满腔的爱国热血,在现代社会仍值得我们歌颂;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王安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对“90后”大学的理想信念依然起着积极的教化作用。比如,2012年,中国和菲律宾、日本发生南海争端、钓鱼岛争端,这些大事件对“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产生考验;面对屡屡曝光的官场贪腐现象,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树立健康的社会理想信念观,做到“克己奉公”(语出《后汉书》),教育工作者便可借助传统文化这一有力工具,对“90后”大学生施以教育。

以上所以道种种经典文化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的作用,只若管中窥豹,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广阔无穷的,古书、古训、典故等等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载体从不同的角度都在对人们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如何让其发扬光大,用以指导“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做到“内外兼修”,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3 加强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具有鲜明的紧迫性,他们正处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健全的成长阶段,教育工作者应适时地对他们的理想信念进行引导。加强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传统文化积极的教化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正确理想信念观的树立

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甄别理想信念观的美丑、对错,包括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简而言之,就是先让他们“明事理,晓是非”,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举个例子,就社会理想信念而言,并非“当一名科学家”才是伟大的,“想做一名工人”就是渺小的。如何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探讨加强他们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题。

而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比如,《弟子规》中有语:“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是在讲对于不合适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别人,如果答应了,进退都是错的,去做了则做错了事,不去做则失信于人。再如,在当前较为浮躁的社会背景下,一些“90后”大学生往往失去了自我决断的能力,人云亦云,凡事都喜欢跟风,最终遭受不必要的挫折,但若能深谙古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并深刻地体会和实践,相信总能做出一番成就的。管中窥豹,诸如此类能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信条产生积极引导的古语、古籍、典故很多,教育工作者如能从这些角度把握好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对“90后”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观的树立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2 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力度

作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头阵的高等院校,应适当的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普及,可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门类。比如,山东大学近年来大力推广儒学教育,将《论语》学习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以及社会上逐渐兴起的“国学热”等焦点,都是很可喜的现象。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也应分为多个方面,对他们的信仰、审美、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具体说来,除了在大学的课堂上增设门类多样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可组织学生观看文艺色彩浓厚的戏剧演出;可成立传统文化社团,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可将“大家讲坛”等优秀的电视剧目嫁接到日常的理想信念教育上来,让学生从“于丹讲《论语》”和“易中天评《三国》”中领悟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3.3 将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结合起来

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和西方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如能将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主旨结合起来,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对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动是巨大的。比如,西方的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所奉行的哲学理论在《周易》、《道德经》、《庄子》中都可以找到;将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左转》所云“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和屈原在《离骚》里写到的“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结合起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促进多元文化的相得益彰,更能有效地推动“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现代文化其鲜明的特点是娱乐性和更新的快速性,即所谓的快餐文化。充斥在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中的多是各种娱乐节目,如近年来不断走红的《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吸引了很多“90后”大学生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如能准确把握现代文化的走向,及时准确的在课堂上给予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还是能有机结合并发挥其教化意义的。再比如,2012年7月,网络上兴起了“杜甫很忙”的恶搞,其娱乐性也吸引了很多“90后”大学生的眼球,诸如此类的各种恶搞也不断涌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个时候要更能把握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出现摩擦时的状况,从积极的角度,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成一棵大树,以现代文化为躯干,让其开满多元文化竞相绽放的花朵,而那一个个硕大的果实便是理想信念鉴定、积极向上的“90后”大学生群体。

传统教育观念第8篇

论文摘要: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引人终身教育理论以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深人人心。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我国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工作目标。因此,加强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着手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加快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仅关系到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方向,而且与我国经济建设所依靠的人力资源质量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终身学习理念的涵义

各国教育专家关于终身学习理念的论著浩瀚,观点各异。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负责人郎格朗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观点作了精辟论述,强调人必须“在一生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中学习”。1994年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终身学习成为时尚。现代教育思想达到共识: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界限面向真实复杂学习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分享、协作、共建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景与虚拟情景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为强大学习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

二、终身学习理念与传统学习理念的对比

在社会经济的剧烈变迁、资讯科技加速进步的情况下,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准备,使其在接受知识及文化的熏陶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变迁,成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知识不断翻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人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同时,随着个人生涯发展历程角色的复杂化,个人在离开学校后才是学习真正的开始。终身学习的观念,强烈挑战了以学习为主体的学习观念,使学校教育面临必须改革的境地。终身学习的观念,打破了以往将学习活动局限在学校教育的阶段,使学习活动能够贯穿人生全程的各个阶段,帮助个人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终身学习的方法,注重“学习技巧”的培养,而不像传统学习观,注重既有知识的熟练。终身学习的内容,是以人类生活及社会角色需要为范围,而不像传统学习观,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终身学习的对象,是以社会上的全民为对象,强调人人均应拥有学习机会,而不像传统学习观,将学习机会局限在学校,主要以青少年、儿童为对象。终身学习的目标,是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为目标,注重终身学习的态度及习惯的养成,而不像传统学习观,以文凭或学历的获得,以及一技之长的习得为主要的学习目标。

三、现代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应该首先解决两个问题:

1.教育者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作为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地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问题首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传统教育培养的是被动听话的学生,是能够把已有知识记住的学生。现代教育要求教育培养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自主、不断地学习,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个性、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是能改变和完善外部环境同时又能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学生。

(2)树立新的知识观。尽管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仍然将传授“过去的、陈述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3)树立新的学生观及学生发展观。新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把他们作为起点而不是重点来看待,要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承认和尊重。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增加,而是使学生各种发展潜能开发、人格发展、良好的意识与习惯养成。

(4)树立新的学习观。建构主义主张,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程,别人无法代替。

2.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在终身学习观念下,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者。学校干部、教师们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压力,改革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志趣。另外,学校还要放眼社会,为社会服务。

(1)课程结构及内容的调整。在终身学习观念之下,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还必须在课程结构及内容方面有所调整。首先,学校课程应该将重点置于知识“创造”与“探索”的历程,而非着重既有知识的“传递”。其次,学校课程应朝向学习技巧训练的方向调整。最后,学校教育在课程方面的第三项变革,是要打破学术与休闲的界限、博雅与职业教育的界限及年龄的界限。学习可在休闲中获得知识,休闲时间也可用来学习,学习与休闲不必截然分开。

(2)学习资料与学习方法的扩充。为了达到培养终身学习者的目的,学校教育不仅应在学习机会方面作结构性的调整,以及在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作多方向的统整,还应在教材与学习方法方面作多元化的扩充,引用各种多元化的学习辅导教材。学校教育应该将更多社区教育资源引进作为学习材料。因为生活中的教材,往往被认为是学校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与终身学习的资源,均可当作学习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