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3 14:51:15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相关问题

作为公路网的基础要素,农村公路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并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同时在加快区域公路网络通达深度与通畅能力、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企业、管理部门、监理单位需要强化协同合作,整合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各项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性质量。

一、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1.1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省补助、交通规费、财政配套费、村集体经费、农民自愿筹集、港澳同胞与外出工作人员捐献等,然而,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程度较高,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各方捐资有限、交通规费征收难度较大,如此便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致使农村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与进行,时常出现正在施工而资金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严重时使得农村公路施工出现停工问题,延缓了施工进度,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1.2管理工作不到位

依据相关规定,农村公路项目业主需要由镇人民政府承担,然而一些镇政府财力有限,无能力筹集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不愿加重公路建设的欠债包袱,因此利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下放到村委会做业主,如此便有悖于上级要求,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先天性缺陷,职能范围与管理力度不足。其次,镇政府缺乏公路工程技术支持,优秀人才与专业工程管理人员不足,使得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主要依靠县交通部门,如此造成公路工程管理可行性与科学性较差,不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整体性水平的提高。

1.3施工设计不全面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设计不全面已经是比较普及的问题,施工设计部门的专业性较差,缺乏专业的公路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并且不能针对具体路段的地质情况进行施工前勘察,导致砂石层与水泥层的厚度及配合比的科学性较低,从而造成不同路段的承载量存在差异,在公路投入使用以后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其次,水泥路在修好之后,路面通常比两旁的高度低,因此车辆相互错车时容易对道路边缘造成损害,长此以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农村公路施工设计不能对道路的宽度进行重视,图纸设计中也没有相关数据,导致工程整体性建设水平较差。

1.4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养护

我国农村公路使用周期普遍较短,并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养护。首先,农村公路工程通畅不具备相应的公路管理与养护机制,所获得的养护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并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其次,大部分农村公路存在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的问题,对此不能加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公路发生损坏,势必会影响农村公路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以后通常不能保证及时养护,且养护方法落后,导致公路出现车辙、壅包、裂缝,最终造成农村公路大面积损坏,引发交通事故。

二、农村公路建设相关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2.1强化资金支持力度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国家与地方县级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大力支持,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充足,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开展与进行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农村公路所在镇乡级政府需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向当地运营情况较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进行资金筹集,并加强宣传意识,提高村民思想水平,号召全体村民共同捐献公路建设资金。与此同时,省、市、县需要共同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从养路费、财政预算、其他部门补助资金等渠道扩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从而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2.2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实力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队伍的综合实力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强化农村公路施工队伍的理论水平与技术操作能力,使乡村施工队参加技术培训,并到大型建筑工程工地进行现场学习,了解大型公路工程的施工情况,从而开阔施工人员的眼界,并通过一定方式使乡村施工队伍与大型公路施工单位保持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遭遇技术性难题时,随时与他们积极地沟通解决。除此之外,农村公路施工队伍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公路施工工艺,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来,从而保证农村公路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2.3提高施工设计质量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来说,提高施工设计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农村公路施工队伍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路段进行严格的勘察,对地质条件、水文、路段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掌握,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开展工程施工。其次,需要提高施工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准,增加其参与公路工程施工设计实际操作的机会,并派遣其到大型公路工程施工设计部门进行学习,为其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完善监管与养护机制

首先需要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与标准,并构建材料检测体系,对其来源、规格、用量进行确定;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需要保证其及时维修与定期保养,提高其运转效率与性能,保证其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针对农村公路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与工作绩效制,从而对其进行督促与激励,提高其技术操作能力与责任心。其次需要强化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一方面加强公路养护的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另一方面需要任用并培养专业公路养护人员,增加其参与培训与实际操作的机会,为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打好基础。

结论:农村公路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体现,今后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性能,就需要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强化各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增大制度与资金支持,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最终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中国梦”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参考文献

[1]蔡晓,宋现震. 公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名胜区景观影响评价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5,02:221-225.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2篇

一、农村公路建设成就与问题并存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公路建设,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公路总里程迅速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占公路网比重逐年增大:技术等级和建设质量明显提高,路面状况明显改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初步建成;农村公路管理、建养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列入统计的农村公路里程1371200km,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75.77%,已有99.6%乡(镇)和91.9%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从河南省的情况看,全省列入统计的农村公路里程54324 km, 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73.6%,已有100%乡(镇)和89.4%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但是,也应当看到,农村公路建设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公路网技术等级低,等级结构配置不合理,路面状况差,桥、涵等防护设施不完善,通行能力弱。

二是发展速度不平衡,布局不合理,通达深度不足。一些县(市)区只考虑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造成农村公路的布局不合理,起不到县乡路网作为支路网为干线路网及时集疏客货流的作用。三是行业管理薄弱,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公路缺乏系统规划,尤其是村级公路基本上处于无序发展状态。这些问题,亟待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二、规划滞后制约了农村公路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在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中,规划滞后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规划滞后已经严重影响着农村公路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当前,在农村公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有.

(一)规划缺乏前瞻性、统筹性、科学性

1.少数地方干部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村公路规划缺乏必要的常识,有些地方连规划都不搞,完全凭主观愿望,造成农村公路规划不切实际,不系统、不全面。

2 一些领导从地方利益、眼前利益出发,为项目而项目,规划没有全局观念,缺乏统筹性,影响了公路整体效益和网络效益的发挥,使本来不多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造成了浪费。

3.有的领导贪大求洋,不顾地方财政和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以及交通量的实际需要,盲目追求宽马路、高标准,规划缺乏科学性,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

(二)规划政策不配套

《公路法》明确规定,公路的规划、管理、监督等职责均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对于国省道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管理、监督的模式,县乡道规划、管理、监督等职责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然而~些地方乡村公路的管理模式、运营养护机构和条件不一,发展不平衡。管理主体不明、职责划分不清,不利于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公路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资金严重不足已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搞好农村公路规划的积极性,造成了农村公路规划与建设的恶性循环。农村公路建设除交通主管部门补助少部分资金外,大部分建设资金要靠地方自筹。《公路法》实施已近四年,但是与《公路法》相配套的法规迟迟不能出台,致使《公路法》确定的许多原则得不到落实。由于公路法制建设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农村公路的规划也大多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效实施。

(三)规划管理监督不力

尽管《公路法》赋予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公路规划的职责,但是很多市、县(市)均没有设立专门的规划机构,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重影响了基层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目前,农村公路规划缺乏一种监督机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没有必要的执法管理手段。一些地方不搞规划,或者动辄行政干预,不按规划办事,造成了一些“半拉子”、“卡脖子”工程,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投资浪费,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公路规划的权威性。

三、搞好农村公路规划的出路在于创新规划管理

(一)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搞好规划首先必须更新规划观念。要加强对农村公路规划工作的领导,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新思路,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提高对搞好农村公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创新规划观念,充分发挥规划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引导农村公路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农村公路是沟通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沟通农业和市场的桥梁,是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对加快农村物流、信息流,改善出行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繁荣农村经济均起着重要作用。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做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减少环节,把该下放给基层交通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权力都放下去,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在具体制订农村公路规划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统筹兼顾、积极进取”的原则,合理确定公路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标准,把握好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优先解决好通乡、通村工程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道路,优先发展“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为当地群众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创造基础条件。要坚持“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新建与改造、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近期与远期、微观与宏观”的关系,采取长规划、短安排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规划目标,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实现农村公路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

体制创新是搞好农村公路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关键。我省要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实行建、管、养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尤其是要建立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措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

由于交通的不便,农副产品运输不方便,一直是广大农村经济无法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农村交通不便的一系列问题,交通部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2003年以加快发展农村公路为切入点,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和村村通的发展目标;2005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相继又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十一五”投资1千亿元用于建设补贴,带动全国农村公路加快发展。

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开始重视农村公路的修建质量,由于各方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很高,广大农村的公路得到迅速发展,里程数逐步增加。在这些农村公路中逐步进行路面的硬化改造,使农村公路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如何使这些改造好的路面有个更长的使用寿命期仍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安徽农村公路现状

目前,安徽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了14.8万公里。水泥路铺到了农民家门口,公交化的班车也开进农村,这让农民告别过去出行的泥泞和扬尘,出门、上学、就业更方便,农村和城市的距离一下子也拉近了。

由于只有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加快城乡融合,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交通系统一直重视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省从2003年至2005年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加快县乡公路建设,自2006年起,全省铺开了“村村通”工程。根据拟建通村公路GPS测量结果,“十一五”期间,全省计划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建设通村水泥(沥青)路6万公里,基本实现适宜通公路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实现100%乡镇通,90%以上建制村通水泥(油)路。

在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省交通厅还提出了“路通车通”的新农村建设工程,“村村通班车”让农民在家门口乘坐班车出行不再是一种奢望。数据统计,目前,全省已经有1,383个乡镇全部通了班车,近22,000多个行政村通了客运班线,建制村班车通达率为86.5%。

由于农村公路等级低,超重超载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建路更需养路”。农村公路不仅要建好,还要养护管理好,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探索因地制宜的养护体制,并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制止超载超限车辆行驶上“脆弱”的农村公路,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

今年全省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万公里。2009年1月1日正式实行燃油税费改革,农村公路原有的管理机制、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将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今后农村公路工作的重点是:稳步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公路管养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

二、几种可行的养护措施

1、预防性养护。传统的养护模式是道路不坏不修,农村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普遍因资金的缺乏而被忽略。路面中修和大修在投资政策上是坏路优先,而且路况越差越能优先获得养护资金。对轻微损坏道路多采用任其继续损毁,到不能行车的程度后直接重建新路的粗放模式。

根据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研究结果:一条质量合格的公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可见,预防性养护在整个养护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定期的强制保养、维修措施,是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表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的实质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与“人不病不治,路不坏不修。”的传统粗放式养护相比,预防性养护更具有前瞻性和经济性。由于我国农村公路里程线路长,使用粗放型养护模式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路面损毁快,养护整体效益差,养护顾东不顾西。对路面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养护,其花费不仅大大降低,而且路面的使用性能也将好得多。

由此可知,预防性养护在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节约寿命周期费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对农村公路采用适时的预防性养护相比全部重建的经济性更高。只有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才能降低道路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养护过程中,适当采取预防性养护策略不但可以降低养护费用,而且有效降低路面使用者费用成本。

2、市场化养护管理。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推行市场化运作按照“分离、改制、精简、招标”四步走的原则,完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转换工作。一是分离。确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将基层养护工区与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彻底剥离,改组后的农村公路管理站不再直接从事公路养护生产,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组织、管理、协调、考核、招投标等工作;二是改制。对原公路工程队进行重组改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在人员、设备、技术、资质等基础上,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实行聘用制,按企业用工制度实行管理;三是精简。坚持“堵住进口、敞开出口、兼顾职工利益”的原则,将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职工下派到成立的养护工区(养护公司);四是招标。对农村公路50万元以上的养护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逐路段定标底、定标准,公布招投标方案、竞标程序。公路养护公司通过竞争方式取得公路养护权,依法签订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三、结论

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而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治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农村公路本来等级就低,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弱,假如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用不了几年,好路就变成坏路,政府的投资和老百姓的辛勤劳动就会付诸东流。从建养并重的角度,农村公路养护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县乡公路管理站)

主要参考文献:

[1]贾渝.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二期(SHRP2)项目简介[J].中外公路,2007.

[2]王松根.预防性养护政策与关键技术研究[R].济南: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2006.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4篇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正面临4个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已经由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二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而现在,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是各级交通部门的“新任务”。三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以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而新时期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将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四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而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为农村公路建设赋予了“新内涵”。

新的历史起点带给了我们新的历史机遇,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兼顾,着重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中4个方面的关系。

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关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是已经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省份,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做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凡是还没有制定总体规划的省份,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小城镇和山水林田发展规划,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总之,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近年来,交通部调整了公路建设重点和投资方向,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许多地方党委、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工作任务和目标,不等不靠,千方百计挖掘筹资潜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形成了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要承担起各自应有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为主、统筹安排、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要处理好鼓励农民参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多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一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三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四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各地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造成的乡村债务、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实行以奖代补等办法,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管理;措施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部分,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越来越重视,进行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研究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与分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提升,对于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下文将结合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特征,对于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方法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

1.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特征分析

在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建设发展中,农村公路作为公路交通网络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建设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结合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其施工建设的公路等级可以分为县级、乡级、村级三个级别层次,并且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工程项目施工量大、工程施工建设分散性强、管理困难以及施工建设资金缺乏、施工建设基础条件差、困难大等突出特征,导致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管理开展相对比较困难,从而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有着较大的不利作用和影响,目前,我省主要以修建乡村公路为主。见表1、为不同等级层次的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特征分析。

表1 不同等级层次的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特征分析

①与其他公路工程相比,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成本费用相对较低。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农村公路主要以满足农村交通出行和农业运输为主,与城市公路交通相比,不仅车流量和承载力都比较小,并且其施工建设规模与工程量等,都比较小,因此,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就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发展中对于农村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与成本比例有一定的扩大,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缺乏与成本较低,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改善公路线型、宽度,需占用土地,所占土地上级部门又没有资金补助,地方财政资金配套不足,导致项目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仍是主要特征。

②与其他公路工程项目相比,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技术标准也相对比较低。通常情况下,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多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提升发展为主,其本身的运输载重以及流量相对较低,因此,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标准也相对比较低,导致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中容易形成技术简单以及随意性等不良思想,影响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开展。

2.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为农村经济提升以及生产生活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进行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问题研究,以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发展提升的必要性与作用意义也更加突出。

①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施工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施工建设的随意性比较突出,对于施工建设管理的不利作用和影响相对比较大。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情况来看,在进行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建设成本费用比较低,再加上投资比较缺乏,导致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也相对松散,不仅缺乏健全完善的公路施工管理制度,并且施工建设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不利作用和影响也比较大。

②我国的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中,由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技术标准比较低,导致其施工建设设计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再加上农村施工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造成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的风险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质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利影响。

③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问题还表现在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组织单位整体水平比较低,当地技术人员缺乏,近年来建筑公司的开办不断增多,一些公司以外借资质为主来谋取利益;一些公司以投标为主,中标后以卖标为主来谋取利益;目前在干农村公路的大多是个人施工老板,且投入的设备相对落后、老化,导致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质量、人员和水平也比较低,施工建设的进度与质量效果等也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着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提升发展。

④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比较困难,施工建设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等突出问题。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建设完成的农村公路工程中,很多工程在施工建设完成不久就存在以下一些问题:a、路基有部分沉陷;b、边沟局部段有阻水现象,涵洞有部分进水口集水井有杂物、淤泥、阻水现象;c、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不平整密实,有泛油、松散、粗细料有明显离析现象,平整度较差,路面有裂缝等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质量寿命以及正常使用都有着不利的作用和影响,而导致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建设单位的技术标准不合格或者是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管理不规范、严格等,是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和影响。

3.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的方法措施

结合上述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存在的突问题,为保证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质量,促进其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提升发展,在实际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控制管理,以进行其施工建设质量的保障。

①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首先要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a、新建公路要认真选线,所选线定的方案要为以后改建有大的空间;改建公路要处理好地质较差的路段;b、一些特殊路段要结合实地认真做对比方案;c、一些桥涵的孔径要结合当地雨季的流水量而定;d、挡墙的设置要合理。

②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在施工单位的招标过程中要认真核对公司资质,杜绝串标、围标和卖标的现象发生。让真正想干、能干工程的施工单位中标承建。

③在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应注意做好充足并且完善的施工管理准备工程,以尽量减少施工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保障。通常情况下,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单位来讲,其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建设与管理机制、施工建设与管理情况的调研、施工建设工艺技术的应用设计等。其中,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机制包括,施工建设开展与管理的内容制度、奖惩机制、施工建设技术以及人员的相关要求标准等,以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效益进行完善保障。其次,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的调研准备,包括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环境条件、材料价格等内容,以对于工程进度和施工建设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其施工建设的质量效益。最后,对于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管理所应用工艺技术的设计准备,需要结合其施工建设开展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其施工建设目标基础上,对其施工设计变更以及计量管理、工艺流程等进行设计管理,以保证建设质量和效益。

④在进行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中,为避免上述施工建设管理问题与情况的发生,还应在施工建设与管理开展过程中,对于施工建设的过程和现场实施严密的控制管理,并进行施工建设控制管理组织的构建,以实现施工建设质量的保障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的监督控制,首先要对于施工建设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和明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农村公路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农村公路施工建设管理和控制,对其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进行保障。

⑤在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公路建设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的控制、路面铺筑的“三度”的控制或者路基下沉等问题,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管理中,应注意做好施工建设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比如,在农村公路桥梁结构部分的施工建设开展过程中,对于桥梁与路基的连接结构应注意通过桥头搭板或者是土工隔栅的设置,或者是通过施工建设材料的更换应用,让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发生“跳车”现象,对于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保障,进而对于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完善和保障,促进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发展。

4.结语

总之,农村公路的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了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只有保证好施工质量和做好施工管理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2]叶松强.浅论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J].管理观察,2009,(20).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村村通;水泥路;必要性

Villages need to c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Kuangxiu Bo Peng Tong Ling

Jiaozhou Transportation Bureau

Abstract: village roads as the country's current project is the focus of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speed up road construction in rural villages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very necessity of this village also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ment road.

Keywords: village; cement road; need

一、引言

2006年,我国全面启动“村村通”公路建设,200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达85%,客车通达率达84%。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村村通公路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规模大、覆盖面广,其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的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实践证明,由于村村通公路等级低,其抗灾能力相应也较低,但涉及到成百上千农村人口出行问题,如不能保证质量公路抗灾能力必然更差,很难保证畅通,修了路却无法通行会极大地损伤农民修建公路的积极性,还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1]。而村村通工程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的一大重要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百年基业,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建设中,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提高工程质量的积极性,根据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措施,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工程质量。

二、我国加快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加快建立完善、畅通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解决当前突出的“三农”问题,是党中央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部分农村已呈现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农业生产也逐步走向现代化,特别是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对农村公路在迅速、方便、安全等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发展大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尽快改变农村交通面貌。

2、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所有这些都急切要求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从实践过程看,发展农村公路,会通过自身建设过程的各种物质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及其本质功能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三农”问题更好地解决。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后的农村交通状况,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交通运输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立足点,就是促进路网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路网整体功能,为完成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特点

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还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差,通畅问题远未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日益加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省市县政府也拿出大量配套资金加快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但要建设好村村通公路工程,必须充分了解和重视村村通公路工程的以下特点:

1、项目分散,经济发展不均衡,建设和管理难度大

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遍布全国所有乡村,由于全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村村通公路工程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很大。东部的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省份“十一五”初不仅行政村通公路而且自然村也通了公路,发达地区更是实现了家家通公路。中部地区省份正在努力力争三年完成具备条件的村村通公路工程,西部地区省份克服困难力争五年完成具备条件的村村通公路工程。

就村村通公路工程而言,一个省内县和县之间发展差异很大;一个县内平原区、山区及水网区发展差异大,一个镇内的村与村之间发展也有差异。项目分散,点多面广,每个乡镇及其下属行政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每一条路的线形、地质、地方材料情况迥异,单位造价差异也大。中央及省财政每公里投入资金是相同的,经济发展滞后或积极性不高的地区,项目须由乡、村政府筹措的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无法筹措到位,资金缺口较大。安徽省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数量巨大,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足,施工机械也难以跟上,因而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难度大。

2、建设规模大小不均

村村通公路工程,最长的项目有十多公里,短的却只有几百米,项目规模大小悬殊。中央、省及市财政每公里投入资金是相同的,因而里程长工程量大的项目好管理一点,相反,里程短工程量小的项目施工单位投入本项目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少,使用的施工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工程质量显得不稳定,容易出现建设质量问题,建设管理难度很大。

3、技术等级低

大部分村村通公路交通量小,主要通行中小型农用车和小型客车,技术等级按四级公路低限标准。建设方案要与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交通量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公路线形设计要灵活掌握平纵线形,不可片面强调高标准。在技术标准上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对部分困难地段,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限度地降低标准,不提倡一个标准用到底的工作思路。

4、造价低

总投资巨大,但总里程巨量,而且点多面广,部分工程由乡村地方政府筹集的工程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偏少,总体造价偏低。造价低、工程量小,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力量投入少,施工设备小型化、简便化,工程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更要采取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确保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元.县乡公路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2]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必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3]刘中平.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养护管理.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7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政策机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强力抓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六横六纵”路网初具雏形,并从2005年起全面启动“村村通”工程,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农村客运经济日趋繁荣,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计划至2007年底,我市将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调整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布局不尽合理、公路等级低以及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尚未形成等矛盾日渐凸显。怎样建设好、管养好农村公路,大力改善我市农村公路状况,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2006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897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公路密度为80.6公里/百平方公里。(注1)

公路级别:

路面类型:油(砼)路面668公里,路面铺装率:74.5%,其中:省道油(砼)路面100公里,农村公路油(砼)路面568公里。

全市村村通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06年底已完成水泥砼路面310公里。

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三年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明确县、区政府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门机构,并落实责任到人。为加强管理确保村村通工程的质量,市交通局从工程一开始就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从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交工验收、资金管理等方面,为县区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可操作性的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市交通局成立了县乡公路管理处和质监站,拨付30余万元专款用于购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和车辆,同时抽调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专门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施工监督和检测,为确保我市村村通工程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行车条件差,难以满足农民出行、农副产品畅流的需要。占我市农村公路66.2%的“村村通”工程是按照农村公路四级标准设计和施工的。其路基宽5米,路面宽3.5米,断面结构层要求有厚18cm的C30水泥混凝土面层,下面是宽3.8m、厚15cm的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厚6cm的碎石找平层,这一等级标准在全省也是领先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多数路段受地形及两边建筑物的限制,路基宽度无法达到标准。受路基宽度的影响,错车点布置困难,从而造成会车不便。再者,目前的“村村通”工程仅仅解决了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绿化等建设尚未跟上。此外,乡镇至行政村的公路尚有一部分是等外公路或自然便道,大都为砂石路面,其服务水平低,抗灾能力及通过能力差,人们出行不便,大宗农副特色产品的流通也受到了很大制约,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5、2006两年所完成的任务远远大于并提前于省厅下发我市2006年的建设计划(县区超计划建设里程约120km),加之计划内省补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故拓宽筹资平台、寻找筹资办法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村村通工程线长面广,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诸如路基整合、征迁补偿、桥梁及涵洞、错车道等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大,而地方财政配套困难,资金缺口大。如铜陵县至2006年底已完成村村通工程投资近8500万元,到位资金4323万元,缺口资金高达4000余万元。市郊区至2006年已完成村村通工程66.2km,到位资金843.7万元,缺口资金811.3万元。狮子山2006年完成村村通工程22.2km,总投资888万元,资金缺口也有100余万元。

(4)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没有形成,养护管理经费没有来源,导致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现行《公路法》对县、乡、村道建与养的责任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投资主体、养护机制主体和监督主体缺失,严重影响农村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公路状况的建议

(1)应尽快组织编制铜陵市县乡公路建设规划,并坚持以规划为引导,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建设能力与建设规模的关系。公路建设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地确定公路网的布局,合理地确定每条县乡公路的线型和建筑红线宽度,统筹安排好县乡公路的各项配套设施。在实施村村通工程中,在以GPS测量结果为依据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线形和走向做必要的修改和调整,打通断头路,增加村村通公路的通行能力,为形成连贯东西、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路网奠定基础。

在每条县乡公路建设前,应组织编制公路设计。在设计时应处理好与公路两侧现状农房的关系,公路两边建房必须控制在建筑红线以外,公路沿线埋植杆必须服从公路规划,不得随意埋设,尽量减少拆迁量;处理好防洪和现状农村供水、供电等管线的关系;处理好公路纵断和两侧地形的关系。不仅要做好公路的平面、纵断、横断面的设计,还要做好公路的绿化、排水、管线等设计,以保证公路建设的科学性。

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县乡公路的建设也应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城乡规划管理,只有经过规划审批,方可实施每条公路的建设,才能防止和杜绝建设的随意性和低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序发展。既要尽力而为,最大限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又要量力而行,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在中央资金补助的带动和引导下,地方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不注重考虑建设能力与建设规模的关系,不顾当地人、财、物力的实际情况,一哄而上,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带来了诸如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业主债台高筑和拖欠工程款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因此,量力而行,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公路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目前,各地筹资渠道相对少,社会资金参与度低,市场机制不活。为此,须大胆进行投融资体制和手段的创新,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投资新体制。要结合县乡公路特点,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的筹资力度。对车流量大有发展潜力,通往矿区的公路要制定相应规定,建立竞争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进入公路建设主战场;对于临近城区和开发区的公路要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将两边的土地开发和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利用一并考虑,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提高公路项目的资金筹措能力;要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修路架桥的积极性,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予以扶持。农村的路往往与山、田、水开发息息相连,这既是与国、省道的区别,也是其优势所在。为此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相关项目应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入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对没有筹资能力和建、管、养力量的项目不列入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要按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地方筹集的建设资金要按时到位,满足工程需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第8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26-02

近几年,农村公路发展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宽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农村公路的不断增加也给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公路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在其自身使用功能不断下降的同时各种病害也会日益严重,养护任务异常艰巨。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及时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农村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概念。所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指按照公路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和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害的预防和修复,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的专项工作。

(2)基本要求。农村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量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必须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的养护维修,使得路基、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和现有的国省干线公路存在着显著差异,一是农村公路是由国家财政投资、交通部门补贴、地方政府补助以及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建设资金有限,大部分等级较低;二是设计上按小时交通量控制,标准较低,而且其实际交通量的车辆组成根据各地经济特点而定,按现行规范执行相对较难;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没有形成,养护经费也不确定,从而导致养护措施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农村公路投入使用后,承受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的侵蚀,必然造成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及时发现农村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农村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因此,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使用效能,就必须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3.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现存问题

道路的技术标准低,养护成本高。农村公路基本是四级路和等外路,路面大部分未铺装,即便油化的农村公路也存在缺沟少涵,公路残缺严重、有路面无路肩、等级低,各种结构物缺乏,线形不规范,公路病害多。

(1)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因为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以下缺陷: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挡墙倒塌、边坡塌方等险情,给行人和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由于财政较薄弱,真正用到乡村公路养护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也非常少,重建轻养,爱路、护路、管路的意识淡薄,侵占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3)管理体制不健全。按照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农村公路养护必须严格执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原则。但由于各级政府财力不足,县、乡(镇)、村一级养护压力增大,对损毁的农村公路更是无能为力。

(4)超限运输造成道路损毁非常严重。目前大部分农村道路损毁严重,甚至造成交通中断,主要原因是行驶农村公路的车辆超载超限运输。我省只是在国、省道上设立专业的检测站进行治超,且须经省政府批准,对于农村公路县、乡道的治超,现在无法实施。对于超限的车辆,在县乡道路上只是在受损较严重的路段设置水泥墩等路障(限宽)限制重车通行,但根本问题无法解决。

4.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的策略

(1)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管理体制,完善相应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

(2)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加强管理农村公路线形较差,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差,标志标线不齐备,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因此,应该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要杜绝“三无车辆”,加强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加强路肩的养护,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沿线无排水设施,路肩被水冲毁,有的路段边沟及防护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4)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力量。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在大中专院校招聘一部分本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农村公路养护实现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全国路网中比例占到70%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三分建,七分养”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律和关系。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县乡带来的新变化。加强养护管理队伍,以促进道路养护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乡村公路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农村公路建、养、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