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14:42:57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1篇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1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联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17中国电商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指出,这几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成长,已经成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的璀璨之星。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列出了一串闪亮的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农村网店达832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2017年1~9月,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8361.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14%。同比增长38.3%,高出城市5.6个百分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6年我国各部办委局先后出台40余个与农村电商相关的政策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近几年,农村电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村电子商务已经由成长期跨越到了发展期。

农村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农村电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由于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有缺陷或者营销环节混乱,采购兄弟、后厨网、慢品时光、卡卡鲜、菜管家、美味七七、果食帮等一批农产品电商企业先后出现亏损和倒闭。农产品电商企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电商园区与物流园区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电商已经由蓝海变成了红海。农村电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就是培养人才。为了加速农产品上行,构建完整的农村电商生态圈,产品开发、推广运营、渠道延伸、公共服务、物流配送、媒体宣传与市场规范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了解农村、熟悉电商、经营有道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近20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行业竞争格外激烈。元旦、五一、“双十一”……,每个节日都成了电子商务企业没有硝烟的战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是人才。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

我国很多院校先后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截止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学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650多所学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科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数万名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出于招生和就业的考虑,很少有高校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广大农村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所以有必要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破解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窘境,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开设农村电子商务

专业

目前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就业方向没有清晰的界定。概括起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两类:一类倾向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相关技术的培养;另一类倾向于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相关商务活动的培养。课程设置与农村电商业务的实际需求脱节。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了解农业、农村和农产品,不了解农业经营的特点和过程,不能顺利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业务。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专业设置要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条件成熟的部分高校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接地气的人才

2.1探索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从业人员薪酬相对较低,很多学生对农村及农村电商不够了解,真正愿意下乡的电商人才并不多。面对人才缺口,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我国有2800个县,70万个行政村,180万个自然村,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各有千秋。高校在做出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的决定之前要先进行市场调研。对省内各县、村的农村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商企业及关联企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针对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在政策配套比较完善的地区,政府适当地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有共同需求的电商企业、相关机构对本地农村生源联合进行订单式培养,吸引更多的农村学子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从学生进校起,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就业岗位与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打造教学团队,联手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为社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村复合型人才。

2.2尝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村电子商务氛围比较活跃的地区,得到政策支持的高校可以尝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通道,是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涵上的延伸。这种培养模式由学校和对口企业联合招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徒具有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双重身份。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结合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云南工商学院现代學徒制的试点工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云南工商学院组建了卓越学院,选拔部分优秀同学组成试点班。针对市场上的紧缺岗位及高薪岗位的岗位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按照真实的办公环境、真实的项目训练、真实的项目压力、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团队、真实的项目实验室等“六真”原则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师生每月共同参与一个真实项目,并且项目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就业阶段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快速过渡。

3课程内容与岗位目标对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开展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且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教学互动。开展项目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明确以后,就要围绕任务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协作。第二步是就制定并实施项目计划。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学习情境。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按照计划实施项目。第三步是就项目完成并进行评价。先由各组之间进行互评,接着是每个小组对本组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自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参与点评的同学要客观、真诚。被点评的同学要虚心、平和。对于点评中不合适的地方,大家以包容的心态相互沟通。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在有效地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极探索,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打造农村电商师资力量,加强农村电商教材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目前承担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师资力量主要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接受电商培训的农学专业教师。前者农业理论知识欠缺,后者电子商务技能薄弱。打造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教学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1)给教师提供条件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顶岗实践和项目合作;(2)聘请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做兼职教师;(3)联合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对教师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培训;(4)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要。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可以组织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结合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编写内容实用先进的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材。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农村电商顶岗实习基地

农村电子商务融合产品创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和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资深人士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同时,根据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农村电子商务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加大顶岗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力度。学校要同阿里巴巴、京東等电商龙头企业以及电商孵化平台和淘宝村镇等紧密合作,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

高校要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地方经济,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作者:焦梦芹

    [参考文献] 

[1] 黄黎燕.职业院校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3):125-126.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2篇

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我们又看到了熟悉的企业家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先生。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张近东作为新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代表,关注视角也突破了传统产业的范畴,他这次的五件提案或许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提档升级提供独特的价值,涉及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子发票、创新创业、足球青训等多个方面,兼顾民生幸福和行业发展两大方向。这也是张近东连续14年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既反映了零售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推动着中国零售业不断地创新发展。

苏宁计划再开设1500家直营店带动更多农村地区就业

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目前各类农村电商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在规模、能力上都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建设由农业专家、企业电商平台专家、数据分析专家等聚集打造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生态圈。依托政府作为农村电商教育孵化平台的牵头组织和保障,发挥企业在农村电商培养中的实践作用,同时整合优化、规范社会资源作为教育教学力量的补充,集合全社会力量,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

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培训,是推动农村地区就业的有力措施,为此,苏宁发起了“金凤凰计划”,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商实操培训,对80后、90后青年进行培训后,任命为苏宁易购直营店店长,带动当地电商健康发展。

2015年苏宁已在县镇一级市场开设1011家易购直营店,为3万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2016年苏宁计划再开设1500家直营店,将带动更多农村地区就业。

其实,早在2015年9月,苏宁就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协助我国104个贫困县政府加强电子商务实用性培训,培育更多农村电商人才,预计3年内培训累计不低于10000人次。

提案也要执着做委员要务实且持续

很多事情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很多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两年就能搞定,因此,这更需要“两会”委员们的持续关注与不懈推动。对于连续14年参加“两会”的张近东而言,虽然其给外界一直以沉稳、低调的形象示人,但低调并不代表沉默,除了对民生问题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外,张近东针对焦点问题更是多年连续提案,并积极推进实施,恪守了一位政协委员为民发声的责任和权利。

比如,“电子发票”作为张近东最近三年力推的提案,政府已经采纳其建议。我国的电子发票也从无到有,从政策出台到试点,今年已进入普遍推广阶段。张近东今年提案重点指向普及落地,势必将加快这一步伐。另外,张近东曾经三次建言现代物流建设,因为只有打通现代物流的“血脉”,才能让中国经济,尤其是互联网零售快速发展起来。时至今日,物流建设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以物流建设为支撑的互联网零售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可以看到,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仅一步之遥,然而,其节省的隐性社会成本和能源消耗则令人咋舌。一些媒体曾测算过,如果是在全国推广电子发票,一年可以节约至少2000亿张纸质发票和4000多亿元的刚性运营成本,月节约纸张可以达到12万吨,从而每年少砍伐约86万棵成年树木。

在张近东看来,取消纸质发票还只是电子发票全国推的第一步。他还建议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纳入电子发票的范畴。同时,扶持企业改造自有ERP以及财务软件,真正实现电子发票的电子化报销入账,完善电子发票从开具到报销入账的全生命周期。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查验平台,提高用户体验。

火热的中国足球更需要“青训体系”

新赛季4支中超球队正在征战亚冠联赛,江苏苏宁易购、山东鲁能等球队在亚冠赛中的杰出表现,也让低谷中的中国足球再次看到崛起的希望。

虽然,中超联赛还未开打,但是从目前亚冠联赛和超级杯的上座率来看,已远超去年。与此同时,伴随着众多有实力企业的加入,中国足球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尽管盛况空前,但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政协委员张近东在其“两会”提案中表示,导致中国足球目前现状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青训体系的建设。目前,整个社会并没有把青少年足球提到战略层面,各方的扶持力度也相较职业足球显现出头重脚轻的局面。具体体现在,青训专业力量欠缺,大多数职业球队虽有各级梯队,但在基础设施、专业教练的水平上,没有后续跟进。此外,不仅缺少完善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而且也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体系,这导致很多优秀的小球员在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期间,没有再深造的平台。而职业俱乐部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从校园足球选拔年轻球员的机制,这使得很多球员无法寻找到有效的职业路径,降低了家长培养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

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还应该严格制定俱乐部青训体系标准化运营方案,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青训球员培养措施,吸收国外足球青训先进的理念,并认真、系统化地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管理和运营。

此外,地方政府应督促和扶持各学校,加大对校园球场的建设投入,以及对外开放的力度,真正做到让小球员想踢球有球踢,想学球有人教,充分释放所有社会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价值。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研究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这一词进入中国学者视野,国内学者真正上意义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或是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始于2000年:2000年李小平在学术期刊《计算机与农业》2000年第6期上发表了《农业电子商务从网上供求信息做起──几种典型的免费供求信息网站实例简介》的文章,拉开了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序幕。在对国内部分文献的内容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及针对典型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等五个方面。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1.作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作用。国内学者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有一下几点:李海平,刘伟玲提出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可以解决农村的信息鸿沟问题,同时,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喻红艳提出移动电子商务是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

(2)现状。国内学者王勇民,赵蕾等研究发现我国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广泛应用使农村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可能;②庞大的用户群使农村是移动电子商务成长的沃土;③农村市场的需求是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④政府积极引导为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营造好环境;⑤试点工程推动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⑥产业链面临新的整合;⑦移动支付的发展时机日趋成熟。

(3)对策。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国内许多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多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秦绪杰,王勇民,赵蕾,金英泽等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主要有:①积极引导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价值应用的认知;②搭建农业移动数据库和移动电子商务平台;③政府协同运营商降低资费;④积极建构移动商务的安全环境。喻红艳对于以手机为载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提出对于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有:a.将手机的优势观念渗透到农村,b.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实用性问题,c.打造综合性手机运营服务平台,d.改善手机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

2.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

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的观点:魏冬东(2007)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三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晓哲发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及选择》;邓珊,张益民的《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模型研究》,在这个分类中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采用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相关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了研究如杨毅超,黄璜;李业刚,宋道金,王淑君,赵公波。

3.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

由于农产品本身对“保鲜、保生”要求很高,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物流问题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侯晴霏,潘春来,王小明,潘阿龙认为引人第三方物流与草根物流相结合,寻求服务范围较广的物流机构进行合作,借助其较广辐射能力和较完善的物流设施可以较好的解决农产品电子物流中的障碍。岳云康提出,依据电子商务标准,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建设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分析来看,研究现状如下:

1.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途径。主要针对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乏、安全信用问题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2.以某一具体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就以某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其目前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发展模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发展主流,主要在于我国各地发展有其各自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自身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才是上策。

3.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细节性问题进行展开。主要围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范畴,针对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关键发展因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对应的能够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此外,还有以衡量标准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海平 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

[2]喻红艳:移动电子商务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4篇

依据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特产品,是陕西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关键。

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将会有大发展,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和创富。这不仅会改变西部农村的经济结构,还会引领西部农村走向一条适宜发展、适宜人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今年夏天,十天时间跑了新疆五个县,把人累坏了。”张鸿指着张贴在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实验室门前的大幅招贴对记者说。

2016年暑期,张鸿没有休息,带着团队不仅去了新疆,还密集地去了陕西境内的宝鸡陈仓、铜川照金、武功县、宜川县、黄陵县、陇县、石泉县等地,深入调研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指导当地科学规划发展电子商务,为陕西省农村电商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陕西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电商团队先后承担了陕西省电子商务突破发展规划编制任务,以及渭南市、铜川市、山阳县、千阳县、柞水县等20余个市县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承担多个市县的电商人才培训任务,服务省市县各级政府、电商企业达50多家。

土豆姐姐冯小燕和张鸿教授多次合作,她这样评价张教授:“是一个接地气的电商专家。”

2015年,陕西很多县的电商培训教室里都能看到张鸿的身影。冯小燕也是一名培训师,常常在专家之后讲自己的实战经验。她听过不少次张鸿的培训,“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015年,在陕西电商年会上,张鸿被授予“2015年度陕西省电商培训、咨询突出奉献专家”称号。

2016年9月,张鸿参加2016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县域农村电商发展论坛作了题为《互联网+与县域电商创新思路》的主题报告,并被授予陕西省互联网经济风云人物奖。

从2010年张鸿带领团队做《陕西省发展电子服务业的路径、模式及案例研究》开始,他就一头扎进电子商务的研究领域,常年奔波在西北地区三十多个县的乡村站点和田间地头,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和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操作方面的指导。他主持了《陕西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西安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方案》《渭南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岐山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二十多项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方案。目前,这些电子商务示范县及园区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自2015年起,张鸿和他的团队开始关注电商扶贫,并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给山阳县做的电商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推动山阳电商发展风生水起,近百个乡村电商服务站遍布全县各个角落,“秦岭件”、“商洛件”等系列农产品强劲上市。

很快,张鸿又对“照金模式”进行了规划设计。他希望,在“十三五”精准扶贫的最后一战中,电商能够发挥锐不可当的作用。

陕西发展电子

商务的重点在农村

新西部:从2015年开始,国家财政部联合商务部、扶贫办启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工程,标志着电商下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等16个部门一起联合《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16个部门联合下发一项政策的情况并不多见,足见其重要性。陕西电商尤其是农村电商近些年发展状况如何?

张鸿:三年前,陕西互联网大会参会的电商团队只有一两百人,去年省商务厅召开电商大会,三千人的大会场坐满,还要再开两个分会场。参会火爆程度间接地显示出陕西电商发展迅猛的趋势。

陕西网络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并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态势。2016年前十个月,陕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25亿元,电商卖家超过18万户,网络零售额337亿元,交易规模在西部省区排名第四。

2013年12月,陕西农村电子商务从武功县起步,一年内实现总销售额3.6亿元;很快,2015年一年,1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成长了起来,先后产生了“武功模式”、“山阳模式”、“千阳模式”、“照金模式”。截至目前,“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二。陕西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在农村。

陕西素有三秦大地之称,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特色产品,同时,我们接壤周边地域,也能生产其他品类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电子商务给产品的多样性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市场,小产品对接大市场,有效增加西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陕西经济有两个短板:县域经济比较小,民营经济比较弱。陕西通过电子商务推进特色农产品和农特产加工品产业发展,可有效壮大县域经济,让更多农民致富;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可以给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机遇,有效拉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村电商是西部

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

新西部:扶贫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电商扶贫应当算是一个新手段,它具有的优势是什么?

张鸿:2016年,我们去宜川调研时发现了一个案例,很有说明性。

宜川的蒙恩农场,创始人付凡平因一场大火失去了双手,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她在淘宝网注册网店,注册商标,成立了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一条“互联网+农特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付凡平不仅摆脱了贫困,还帮助多个残疾人脱离贫困,实现了个人梦想。她现在准备在家乡开设“残疾人扶贫基地”,吸纳残疾人就业,打造一个集生产、销售、批发及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特色经济发展链条,使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她的目标是将她的基地发展成为宜川乃至全国残疾人创业基地、传统农特产特色加工基地、贫困人口创业扶贫基地。

“十二五”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在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创造致富新门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930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60万人,年均减少11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6%下降到17.7%。但是,仍然还要面对下一个五年460万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

截至2014年,全国有592个部级贫困县,陕西占了50个,近乎十分之一。陕西贫困人口呈现地域性分布,且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制约上。尤其是陕南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生存条件艰苦。政府可以帮助其改善居住环境,但是难以改变生活环境;政府可以派专家、请教授普及农业新技术,但是无法为其解决由于交通、生产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农产品大量滞销的问题。

发展农村电商是帮助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发展农村电商的机遇有很多,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有关电商的会议,有八次提到农村电商,了一系列的文件。除了政府和多个部门的大力推进,电商平台、现代物流、第三方支付、信用体系等也为农民网购提供了基础工具。

“山阳模式”是落后山区

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范例

新西部:“山阳模式”在陕西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地位突出,能否详细解读一下这一模式?

张鸿:山阳地处秦岭南麓,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山阳县政府对电商发展特别重视,给予很大的支持。山阳电商服务中心是科级建制,事业编制,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电商企业成长。山阳的电商培训直接深入到村镇,像扫盲班一样;观念转变后的山阳人,很快就参与到电商活动中。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对促进山阳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帮助,以“互联网+旅游+农业”为核心主导,自建平台逛集网,发展以漫川古镇、天竺山为代表的旅游电子商务,以核桃、香菇、木耳为代表的农业电子商务,形成了“自建平台+政府+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物流一直是农村电商的一个堵点和痛点。在发展初期,山阳电商物流采用了看似土气的方式:捎货,公交车司机、农村的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几乎全民总动员,都可以注册成逛集网的物流员工。把农产品捎到城里,把左邻右舍买的东西捎到乡下。亲戚、朋友、邻居,互相照顾生意,大大节约了成本。

去年,我多次去山阳举办“电商大讲堂”。村主任、村支书、机关单位以及大小企业主一个不落,将上千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因为农民从电商中确实提高了收入,得到了好处,有实惠他们当然就来听课了。

“山阳模式”是落后山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成功范例。这个模式是我们团队做的规划和设计,其特点是:立足于大秦岭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搭建以逛集网为代表的自有电商平台,并积极与国内大型第三方平台合作;政府和服务商共同承担并提供配套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进城下乡互动;以打造农特产品为突破口,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有利于地方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形成“互联网+”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新西部:电子商务扶贫可以说还在一个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张鸿:近年来,通过典型示范,西部农村封闭落后观念得到转变,电子商务开始深入人心,有效调动了大众参与电商创业积极性。现在,各级政府也行动起来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通村网络建设,加强建设各级电商协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开展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电子商务的工作责任,动员、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贩运商、产业大户积极开办网店,督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店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态势。

农村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在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念认识存在误区、电商人才短缺、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决、缺乏质量好的产品、市场秩序不规范、经营管理跟不上等六大问题。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制定规划。在摸清陕西省产业发展状况、电商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电商扶贫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科学制定全省电商扶贫实施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与陕西省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其次,加强产品建设。电商销售的农产品80%属于“三品一标”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鲜中“三品一标”又占了农产品交易额的60%以上。这两个数据说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依据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特产品,是陕西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关键。建议对陕西省农特产品资源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按照其市场需求分类梳理,统筹纳入电商销售体系。如水果类的大枣、苹果、猕猴桃等,山货类的茶叶、木耳、香菇等,干果类的核桃、板栗、柿饼等,蔬菜类的魔芋、香椿、山野菜等,中药材类的西洋参、天麻、五味子等,传统食品类的油泼辣子、豆豉、辣椒酱等,手工业类的剪纸、传统布艺等都可以纳入电商销售资源中去。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网货质量及包装标准,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网销农特产品。

第三,渠道建设。当前大的第三方平台确实吸引了大量的农村电商流量,但有一个问题是,他们更注重工业品下乡,况且,在这些平台上获取流量的成本也会逐渐变大,当地方政府或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时候,易受制于人。从长远计,发展地方农产品电商平台,引导全国消费者在自建平台上购买陕西的农特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除与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以外,通过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扶持本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参与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物流配送、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来自田间地头的贫困农户的农特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市场,抵达消费人群。

第四,人才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网店店主和扶贫对象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一批网销人才。同时充分挖掘在外大学生、成功人士等资源,以期克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的制约。

第五,打通“最后一公里”痛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是导致物流成本高的最主要的因素。邮政有通往各个村的基础,应当充分发挥邮政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5篇

《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到2018年基本实现公众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及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掌上完成导航、票务和支付等客运全程“一站式”服务,提升用户出行体验;基本实现重点城市群内“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重点营运车辆(船舶)“一网联控”;线上线下企业加快融合,在全国骨干物流通道率先实现“一单到底”;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示范和杠杆撬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鼓励规范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以旅客便捷出行、货物高效运输为导向,全面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融合。

方案还列出了27个“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包括基于车厢内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的高速铁路站车运营服务系统示范工程、民用航空器空中接入互联网示范工程、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示范工程、综合交通票务系统工程、公交都市智能化提升工程、“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等。(洪蕾)

江西整合3000万元涉农资金专项支持智慧农业

据了解,2016年江西将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00万元专项支持全省智慧农业建设,并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超过60%。

据介绍,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等为目标,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

同时,相关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智慧农业相关管理平台运行维护、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农产品电商体系和智慧农业演示中心建设等方面。

江西计划,到2020年全省以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示范企业超过100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农村电商模式基本覆盖全省大部分行政村。(刘晶晶)

浙江全国首个省级电商指数

近日,浙江省了《2015年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报告》。据了解,这是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正式的电商指数。

近年来,浙江省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凸显,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部分领域更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网络零售4065.8亿元,同比增长35.4%;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浙江省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5.8%。

目前,浙江省共有各类正常经营的网店84.5万家、天猫店2.5万家、跨境电商网店6.3万余家;拥有电商服务企业3000多家,电商产业基地204个。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一直未有成熟、权威的官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传播较多的是阿里巴巴、清华大学等第三方平台或高等院校的有一定局限性的电商指数。建立政府主导的电商指数制度,既可以弥补现有评价体系的空白,加强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方向引导和管理服务,也能引导和规范社会化电商指数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浙江省首创的这一电商指数指标体系由六大分类指数和15个指标构成。其中,产业发展指数、应用普及指数和创新能力指数反映电子商务发展的自身水平;基础配套指数、政策环境指数和行业氛围指数反映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陈曲)

四川建成省级教育信息化双平台

四川省财政厅支持建设的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从今年起,四川省财政将把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加以保障。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的一部分。经统计,四川省2014年―2018年安排的市县层级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额达23.9亿元,其中2014―2015年各级财政已安排信息化建设资金9.5亿元。

针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亟待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这一实际,四川省级财政在“全面改薄”和义教均衡发展资金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二轮“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安排用于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资金达2.7亿元,支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设备配置和远程教育平台搭建等信息化建设。(张兰兰)

贵州试点诊疗辅助系统

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与惠每医疗签署战略协议,将在各级医疗机构试点使用惠每诊疗知识库、慢病管理系统、云诊所三大诊疗辅助系统,并在高端海外转诊项目上展开合作。根据协议,贵州省卫计委将通过专家访问、人才交流、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途径,引入梅奥医疗知识体系,促进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据悉,双方就开展高端医疗转诊服务及更多“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展开合作及深入探讨,共同促进贵州省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将通过使用惠每诊疗知识库、云诊所系统落实贵州分级诊疗制度。

吉林打造政务服务 “一张网”

吉林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制定《吉林政务服务 “一张网 ”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构建高效便民的新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据了解,其建设目标为,按照 “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服务模式、统一监督管理 ”的要求,构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阳光政务、效能监察、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标准统一,多级联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业务系统集中部署,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利用两年时间建成服务协同化、办事便捷化、建设集约化、资源共享化,覆盖全省的政务服务 “一张网”。

黑龙江推“互联网+精准扶贫”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6篇

——XX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典型经验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三、狠抓“多平台”,创新运营机制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7篇

一、完善区电商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等“三有一能”为目标,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2017年,建设完善乡镇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个,实现全区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支持区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建设发展,鼓励乡镇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村电商服务点提供技术和创业孵化服务。

二、健全网络物流配送体系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紧抓国家《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的政策机遇,实施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延伸等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光缆进村入户,扩大贫困村组宽带网络覆盖面,提高贫困家庭宽带普及率。完成贫困村通网络核查验收工作。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整合利用本地物流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业,健全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和扶持物流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或快递服务点,提高网货配送效率。年内基本实现全区贫困乡镇物流快递全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三、完善电商激励评价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5〕58号),对全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电商扶贫工作考核评价,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四、提高农村网店运营效益

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产品品牌。学习陇南等地网店运营管理先进经验,采取教育培训、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一对一”帮助指导贫困户开办网店,提高运营效益。对运营差的网店,鼓励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接管经营,着力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等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开设扶贫网店,代销产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落地区,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区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农村电子商务教案第8篇

关键词:三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F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34-01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统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增长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难卖、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当前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中应用电子商务,将有利于削减农产品流通中介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有效改善农业生产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的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进展迟缓,探析其根本是人才问题,

一、明确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预测,“十二五” 期间,“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急需的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总量,将在现有数量基础上有明显增加。我校作为山东省供销社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省社供销社系统为依托,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山东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三农”电子商务就是指围绕农村的农业、农产品生产经营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收集等等。因此“三农”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是既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又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服务‘三农’”的发展特征,高职高专服务“三农”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现代农村发展现状,熟悉农村经济和农产品特点,掌握农业电子商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网络营销及现代商务、流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农业类网站策划和网站前后台管理的能力,能从事农村网站建设与维护、农产品网络购销、农产品及农业信息网络信息编辑管理、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等工作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创新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人才的技能应用培养,又要兼顾人才高素质文化知识的培养,产学结合是“三农”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产学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在农业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又可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实际岗位的有效结合,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过程有效结合。

首先,依托省社及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方面合作。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三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高校可以与农产品流通行业、农业电子商务运营单位、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农业、电子商务、流通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研讨,行业企业专家为提供农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农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信息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吸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建议,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这种合作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建设以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柱,以农产品流通环节上下游企业为拓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可通过引进从事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企业入校,将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优势互补,共建具有农业电子商务真实运营环境的农产品流通综合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进行专项实训,提供技术支持。以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生产、连锁实体卖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以及电子商务在其中的强大力量。通过实训基地,对学生在农业电子商务全方面能力进行产学结合的扎实的培养,包括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沟通洽谈能力、农业网站建设管理能力、农产品品采编与能力等等。相关企业在经营的同时,承担学生实习任务,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同时还向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可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三,在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中,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鼓励教师下企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人上讲台。从而形成企业和校园共通的双师、双岗教学团队。对校内专职教师,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跟班讨论等方式,到农业行业企业了解信息,甚至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积极从生产科研一线聘请能够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高级技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实践教师队伍。

三、构建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课程体系

构建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课程体系的原则是基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践教学社会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手段多样化,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形成具有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课程一体化体系。具体应可从两个方面建设。

(一)构建“基于农产品流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服务“三农”高职电子商务人才课程体系以培养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农村经济和农产品特点,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农村网站建设与维护、农产品网络购销、农产品及农业信息网络信息编辑管理、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此目标,应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加强与供销社等行业单位、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实体运营企业合作,同时紧密加强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的联系,针对所对应的农业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农产品信息编辑与》、《农业产品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主干课程为核心的“基于农产品流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以职业核心技能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形成为依据,进行主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