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5 10:48:56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1篇

【摘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师资匮乏、公办学校生源流失和教育“倒退”现象的出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新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及经费保障机制发展历程

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国在1990年前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师资问题。截止1984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超过9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此需要制定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在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普九”的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超过85%。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截至2007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实现“普九”的县数已占全国总县数的98.5%。

2000年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投入由以农民为主承担转为以政府为主承担。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8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存在的新问题

2.1师资匮乏问题

我国师资力量的匮乏和师资分布配置的不平衡,以及教师待遇的城乡差距,教师心理负担大等因素直接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这个庞大人群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偏低。以小学为例,小学教师中有71.2%的人认为教师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25.0%的人认为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持平,而认为教师生活高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的只占3.1%。由于工资较低,又缺乏保障,不少地方教师流失严重。

2.2公办院校生源减少问题

随着近年来私立学校的兴建与壮大,农村公办学校受到极大冲击,生源流失严重,教学管理松懈,教师积极性低落,教学质量急剧下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城乡之间,公办与私立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

2.3教育“倒退”现象的出现

农村义务教育的“倒退”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教育公平方面。部分农村小学只开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与十年前相比少了体育、美术、音乐、历史和自然等课程,不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设施方面缺乏财政支持,房屋破旧、桌椅残缺在很多农村小学都存在,部分农村初中基本上不上实验课,这与十年前相比确实是在倒退。教育公平方面主要是贫富与学历高低直接挂钩,在升入高中就学机会上,穷人家的孩子远远低于富人家孩子。

3解决对策

3.1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改善农村教师待遇。首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在现有状况下,应保证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实施农村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并及时发放;其次,改善农村教师办公条件及生活条件。在合点并校的同时为农村教师配置完备的办公教学及生活设施,鼓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多次考核;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第一学历要求;建立规范的教师聘任制度,面向全社会招聘、录用愿为农村教育作贡献的合格教师。

建立新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农村教师实现观念转变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当定期为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并适当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校本培训,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2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

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使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呈现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情景。这样既能减轻政府办教育的经费负担,又能满足人们对教育多元化需求,给教育界带来活力和竞争的氛围,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筹资办学,建立一批私立学校及公办民助学校。把社会力量办学作为政府办学的补充,同时加强对其进行监督与引导,从而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义务教育模拟市场化。政府应退出教育的竞争性领域,改变以前与学校纯粹的行政隶属关系,扮演教育市场的监护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和教育消费的保障者。

3.3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强对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既要弥补历史性欠账,又要改善现在恶劣的办学条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机制。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比例,同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额度。加快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只有用法律形式规范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既有权威又有权力的监督机构,每年不定期的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并及时采用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将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接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3.4转变办学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生产性质的应试教育办学思想,积极推行服务意识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价值主体,确定“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逐步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三农”农民素质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服务项目”。200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6.5%。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

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服务。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地反馈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施远程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多年来,电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构建反映远程教育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努力为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文字教材建设上,大多数教材设计采用“合一式”,即注重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学指导、自测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自学与思考;在其他媒体资源如录像、录音、VCD、CD、多媒体CAI课件、网络课程的制作中,积极把握开放性与灵活性、参与性与交互性、智能性与可控性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资源。

(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系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强化系统建设,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作站的基础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设,狠抓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范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提升其适应性、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意味着办学的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服务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构建服务平台,把信息资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成为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服务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服务领域。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实效。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养、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善云.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方略[J].现代远程教育,2005;(5)

2.孙俊芳.关于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

3.张少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三农”[J].中国远程教育,2004;(4)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民主;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利的有效途径。基层民主主要是指农村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村务和政务公开,即“四个民主、两个公开”。“四个民主、两个公开”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所在,它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利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培养农民民主意识、提高农民民主能力的最佳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的民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才会公正客观地进行民主选举,选出能够带领本村走上幸福道路的村干部,村民才会把自己当成主人翁,对本村进行有效地管理,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程度,影响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

“即使在比较原始的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正式教育,如果公民所处的杂乱无章的环境迫使他们受到一种教育,使他们足以对付他们共同的问题,那么,民主就能持续下去”。可见,教育和民主的密切关系,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然而,农村教育水平滞后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辍学现象严重,农村人口文化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2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4—10%之间。其辍学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与学生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丧失学习的信心;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基础设实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缺乏远见,不鼓励子女好好学习,甚至有劝退出去打工等行为。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农村地区有的学生上得起学,却上不好学。几年后这部分人将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然而连初中都没读完的村民怎能担当起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任。因此,要从根本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的根本普及和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

第二,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意识淡薄,具有针对性的民主法制教育太少,制约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村民是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农村,虽然村民在民主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了巨大的创造力。但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而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基层民主活动、讨论问题、做出决策等,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使民主走向极端化,所以很难做到民主参与。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利。村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主体,自身发展有很多缺陷,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他们大多数往往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在民主选举时不能正确填写选票,有的则无法真正明白自己的意志,没有行使自身民利的意识,他们参与政治,很大程度上不是作为行使公民权利的目标而进行,而是为了某种具体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同时,确实存在着一些农村所谓的“霸主势力”以及宗族势力的参政,对农村基层民主肆意践踏,严重扰乱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

然而,针对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民利意识淡薄等现象却没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座和文明常识教育培训,更没有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民主教育的班级或学校,这就导致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缓慢。

第三,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组织能力较差,也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如果说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那么村干部就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然而,目前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觉悟较高的村民绝大多数或进城经商或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出的村干部绝大部分都属于这类人员。另外还有原来任过几届的村干部继续连任的,这些人工作起来大多是拘泥于旧的准则,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创新能力,死板教条,往往是一届干满过后,工作仍无明显起色。这些直接参与农村工作的地方干部都存在民主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执政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不求甚解,尚不适应民主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三、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壮年的文化素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必须注重面向农村大多数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农村教育的重心。只有努力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农村的民主观念才能注入新的血液,民主的真正含义才能深入人心。首先,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少年儿童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上学为荣、辍学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要依法追究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其次,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备,课程的开设应给学生一定的自,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一技之长投身社会、建设家乡。另外,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前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的形势和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投入资金,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集中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重点是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方面的建设,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住宿拥挤和学生校外租房的问题,引导和支持地方积极解决目前农村学生寄宿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条件。

青壮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有效、更科学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才会强于他们的父辈,争取自己权利的概念和要求参与政治的理念才会为迫切。这就能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努力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的民主法治教育培训和民主实际活动,让村民逐渐改变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要学会大胆行使自己的民利,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教育培训,提高村领导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导航者,村干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针对村干部学历低、文化基础差的现状,应鼓励村干部报考大专班,着力提高村干部文化知识水平。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分期分批到县乡集中进行系统化、正规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将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发展能力。此外,针对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状。一方面要在农村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中挑选年轻有为和致富能人放入后备人才库,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这样,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将成为村干部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政治文化的改善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积极的影响,农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只有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稳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馆,1988.

[2] 陈庆力.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04).

[3] 刘剑峰.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及其现实困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3).

[4] 李艳,李双名.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05-02

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新的领导集体提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进取精神在不断增强,对学生产生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消极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校园,表现为诚信滑坡、价值取向混乱,以及缺乏献身基层的职业理想,缺乏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积极服务“三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正确认识基础上新的理论突破。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性、群众性、科学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线,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却的历史责任,有着其他部门所没有的人才、技术和文化优势,对学校发展和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做思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享有和遵守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依托一定的载体来反映高校师生员工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紧密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把德育大课堂扩展到新农村建设领域。根据德育工作需要,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辟一些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广大师生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从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国情,进一步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接受教育,从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模式,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二、立足农村,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通过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还可以从中引证、理解、消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迫切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对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近年来一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经常性、创新性”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学校首先结合素质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服务能力,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到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渗透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做法:一是农科类学生分组到学院附近农村生产单位或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逢“双休日”骑自行车到那里开展生产技术实地交流;二是成立大学生科协组织,并设立了“大学生科协基金”资助优秀大学生开展课外(农村)小型科学研究;三是每年暑期由教师带队,高年级学生参加,大规模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四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勤工助学形式参加学院科技企业的生产劳动和产品推销活动;五是举办“挑战杯”科技发明大赛和学生创新成果展示。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与学校良好学风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更大程度地摆脱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发展个性、开阔视野、认识社会、树立劳动观点等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师德建设,鼓励教师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推广活动中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育人,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优良的师德师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学生树立成才榜样。投身新农村建设,做到知行统一,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之一。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和教育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的师德建设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在育人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推动师德建设。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提炼出了五个方面的师德要求:一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确保教师精力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基础上,保证对科研精力的投入;三是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主动利用服务新农村的要求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四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甘为人梯,从思想上关心爱护学生,热情参与和支持学生从事服务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五是言传身教,潜心学术,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在服务新农村等项工作中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五个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围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将师德规范的要求具体化,使师德建设和社会实践育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升华。

(三)结合榜样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加强榜样教育,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榜样教育,可以从榜样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催人奋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人生价值、知识价值、时间价值”大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时代楷模的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学习身边的典型,邀请学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柴全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同义等来母校做报告,与学生座谈,在全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推动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社”“新风干事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并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助残扶贫、义务服务等活动。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为贫困生捐款、为灾区捐款共计40万8千余元,并资助1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校生共、科普文章6000余篇,每年为果农修剪果树3万多棵,解答技术问题500余条,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并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达百余项,获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学生自己的科研收入累计达55万余元。

三、完善机制,巩固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果

完善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在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打造品牌,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力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制定完善德育建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全校师生以项目、技术、文化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德育档案,每年进行定期测评,在评职、评优、入党、晋级中出台相应激励措施。三是建立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制定相关制度,为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高校要主动开展各种横向联系,根据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教育、合作技术开发,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学校+政府+地方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政府搭台,积极主动地当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一是向所辖范围积极宣传高校,及时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的实际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二是要经常举办各种科技成果交易会,展出和宣传高校科技成果,促成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确立高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工作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研项目服务于经济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德育工作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原则;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吴晓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朱小蔓.教育热点话题[J].中国青年报,2004(5).

[4]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小学;财政投资;资金支出结构;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22-06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长期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户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群素质改善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结构优化则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改善、投资效率提升呈现正相关关系。许多研究者(比如安彦林,2005;胡东兰和汪欣,2005;王德文,2003;张玲等,2002;等等)都曾考察过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结构问题。研究的大部分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管理级次过低;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投资的分配不合理;教育投资的城乡地区差距大。江文涛(2006)利用1998―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现状,研究的重点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政策性因素特征。与本文出发点类似的是,申亚民(2003)曾考察过中国西部教育投资使用结构并撰写了文章,该文依据经济学边际技术替代率思想,通过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以及利用等效率曲线寻找西部教育投资使用的合理范围。目前,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特征、现状的研究鲜有文章触及。本文主要关注于农村地区间的基础教育国家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试图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现阶段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国家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的动态特征,以便为优化投资方向提供实证证据。

一、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析

(一)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项目数量与增速分析

1.国家财政性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投资总量与增速

从总量上看,根据下页表1中数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快速增长,增建甚至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3年,我国农村初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额118.64亿元,农村小学财政性教育经费231.97亿元;到2003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376.42亿元和766.41亿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了2.17倍和2.30倍;到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468.28亿元和925.33亿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了2.95倍和2.99倍。2004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总额达到1 393.61亿元,2003年达到1 142.83亿元,2003年比1993年增长了2.26倍。1993―2002年同期,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03倍。这说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超前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符合教育经济理论的要求。从增长速度上看,现阶段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在表1中,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名义环比增长速度只在2001和2004两个年份高于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名义环比增速。根据下页表2,从环比增长率角度比较,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环比增长率仅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三个年份超出我国财政支出环比增长率,其余年份均低于财政支出环比增长率;如果从年均增长率方面考虑, 1997―2004年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年均增长率13.43%,1997―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年均增长率15.44%,均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61%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17.83%;如果从增长倍数上来比较,2003年与1993年相比,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了4.31倍,同期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了2.26倍。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于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但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占的比例逐年升高,近两年,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速度正在加快。1993年,政府对农村初中的财政教育拨款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为56.91%,2002年上升到72.26%,2003年上升到73.48%。1993年,政府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教育拨款占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比例为58.64%,2002年上升到76.77%,2003年上升到77.79%。从比例上看,我国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比例基本处于上升态势,但其占教育经费、财政支出比例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2.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投资总量分类别数量与增速分析

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结构分项目数量与增速角度分析,由表2、表3数据,农村初中、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中,7个观察期期间以事业性经费支出为主体;事业性经费上升幅度较设备购置、基建建设等投资快,农村初中事业性经费1998年为237.70亿元,2004年上升到549.31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31.09%,7个观察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4.98%;农村初中个人部分经费,1998年为154.32亿元,2004年上升到403.25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61.31%,7个观察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7.36%;农村初中公用部分经费,1998年为83.38亿元,2004年上升到146.06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75.17%,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79%;基建支出经费1998年为30.45亿元,2004年下降到22.10亿元,2004年较1998年降低了27.42%,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20%;设备购置费1998年为12.22亿元,2004年上升到19.22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57.28%,平均每年增长7.84%。农村小学事业性经费1998年为479.36亿元,2004年上升到1033.19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15.54%,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3.65%;农村小学个人部分经费1998年为341.31亿元,2004年上升到825.30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41.80%,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5.85%;农村小学公用部分经费1998年为138.05亿元,2004年上升到207.89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50.59%,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7.06%;基建支出1998年为45.50亿元,2004年下降到31.10亿元,2004年较1998年降低了31.65%,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6.14%;设备购置费1998年为17.61亿元,2004年上升到22.68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28.79%,平均每年增长4.38%。反映义务教育财政紧张程度的公用经费指标农村初中从1998年的83.38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46.0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79%;农村小学从1998年的138.0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07.8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06%。从上述数据基本反映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总量水平目前处于保证人员基本工资稳定状态。

从趋势上看,在图1和图2中,1998―2004年全国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四类主要支出项目总量变化上升和下降包含的类别以及趋势基本一样。7个观察期间,事业性经费、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均呈上升趋势,但公用部分经费上升势头教为平缓,曲线没有代表事业性经费和个人部分的曲线陡峭。在图3和图4中,1998―2004年全国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四类主要支出项目名义环比增速,事业性经费和个人部分经费趋势大体一致,但公用部分经费和基建支出经费区别较大,尤其是基建支出,农村初中经历了先增后减再增的三个阶段;农村小学经历先增后减两个阶段。

(二)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类别占比情况分析

从农村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事业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88.65%上升至2004年的96.13%,上幅7.48个百分点;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57.55%上升至2004年的70.57%,上幅13.02个百分点;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则由1998年的31.10%下降至2004年的25.56%,降幅5.54%;基建支出经费中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8年的11.36%下降至2004年的3.87%,降幅7.49个百分点;公用部分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分别从1998年的31.10%和11.36%下降至2002年的24.45%和2003年的3.04%最低点,再上升到2004年的25.56%和3.87%(如图3所示)。四类支出项目占比情况年均增长率高低次序分别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表4)中, 事业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91.33%上升至2004年的97.08%,上幅5.75个百分点;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65.03%上升至2004年的77.54%,上幅12.51个百分点;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则由1998年的26.30%下降至2004年的19.53%,降幅6.77%;基建支出经费中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8年的8.67%下降至2004年的2.92%,降幅5.84个百分点;公用部分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分别从1998年的26.30%和8.67%下降至2002年的18.08%和2003年的2.44%最低点,再上升到2004年的19.53%和2.92%(如图4所示)。四类支出项目占比情况年均增长率高低次序分别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农村小学、初中各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趋于相似。在各支出构成比例中, 升幅变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长速度最大的均为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降幅变化幅度最大的农村初中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农村小学为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分别为:-11.02%和-10.55%)。

(三)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类别描述统计分析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中,标准差(由于其易受基数影响,仅能表明分组数据间的绝对差异)最大的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5.30,说明各年份间个人部分经费中农村初中教育经费构成比重(同组数据间)数据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最小的为公用部分经费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55,说明各年份间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异。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88;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89,说明各年份间上述两项项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农村小学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标准差最大的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5.18,说明各年份间个人部分经费中农村初中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最小的为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5,说明各年份间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异。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3.17;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8,说明各年份间上述两项项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在上述四类分组数据之间,农村初中、农村小学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的变异系数(由于其不受基数影响,能表明分组数据间的相对差异)由高到低排序完全相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最大, 数值分别为0.5124和0.4921, 说明其在各年份中四类教育经费支出构成比重中数据分散程度最大;事业性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最小, 数值分别为0.0305和0.0225;其余两项由高到低依次为: 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0932和0.1473,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0791和0.0700。

二、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总量增长较快,但1998―2004年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名义环比增长速度仍低于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和财政支出的名义环比增速。第二, 1998―2004年间,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农村小学、初中各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变化趋势趋于相似。在各支出构成比例中, 升幅变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长速度最大的均为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降幅变化幅度最大的农村初中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农村小学为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第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存在差异。组内差异最大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分别为5.30和5.18。组内差异最小的,农村初中为公用部分经费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55,农村小学为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5。组间数据中差异最大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5124和0.4921;组间数据中差异最小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数值分别为0.0305和0.0225。

参考文献:

[1] 安彦林.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结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 陈锡文.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3] 胡东兰,汪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分析[J].甘肃农业,2005,(8):12-13.

[4] 李继香.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4,(2).

[5] 申亚民.中国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研究[J].唐都学刊,2003,(3).

[6] 孙国英.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 孙文基.关于财政教育支出的经济学思考[J].财政研究,2003,(8).

[8]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赵君,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营歌,桂林工学院人文社科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18-03

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

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实践论》提供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农民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大力进行理论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来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中,乡风文明是灵魂,它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需求。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广播、电信及网络设施,充分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其次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农民信仰缺乏,从而为封建迷信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丰富教育内容,就要在农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农村中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文明健康的公民意识。最后,要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除了运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工具外,还要通过开展农民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教育,寓教于乐。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理论教育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要与农民生活中的难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和单纯说教法。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他们更关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论即使再生动,但如果反映不了农民的心声,解决不了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不会对农民产生教育作用。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使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也提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与农民进行交流,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做群众忠实的听众和朋友。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给农民一个答复。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试图解决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探讨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券的可行性。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大致经历了1986 年以前的中央财政负责、1986 年-2001 年的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及2001 年后“以县为主”的三个阶段。1986 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责;或者由中央按地方需要切块单列,下拨给地方,再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1986年起在各级政府之间则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这种体制使义务教育重心下移到乡村,但由于乡镇财政收入项目有限,大部分乡镇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每年的教育经费来源有所减少,导致本来就紧张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雪上加霜,给义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1]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即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既有财政性的经费,又有非财政性的经费。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采取“以县为主”的方式。教育部在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国策。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面临的困境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政府的努力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普及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对我国城乡差异大的实情怎样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以期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城乡差异大,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义务教育总体质量高,教学设施完备、教师教学水平高,很多地方达到小班化教学。而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省市,教学设施破旧、老化、不齐备,很多学校为减少教育成本,每个班安排七八十人,这样拥挤的教室、这样多的学生数,再加上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2、经费得不到科学合理使用,产出效益不高

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扣压、挤占、甚至挪用现象的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地方不得不通过增加集资或收费来筹措办学经费,甚至出现了“乱集资”和“乱收费”等恶劣现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如不解决经费使用的问题,仅通过增加微薄的教育经费来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想法还是相当单纯的。

3、政府公共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今年初政府提出把教育公平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设想。但是还存在政府公共经费不足、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等问题。现在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人员的工资问题,没有明确用于教育运转和建设的份额。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危房改造专项转移支付,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的份额很小在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很难资金配套。[2]

4、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的发展不能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应体现为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很重,县乡财政却不能有效增长,势必影响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其次,硬件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教育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是空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硬件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缺乏后劲。

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与教育券制度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笔者认为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更大的产出效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是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费,这样才可以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达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被扣压、挤占、挪用等现象的依然存在,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教育经费拨款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分析是否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源于美国教育券制度。

(二)教育券制度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55 年,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弗里德曼在其《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教育券理论(该文后来被收入1962 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 。教育( Education voucher ,又译教育凭证;另有School voucher,常译为学券制),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政府改变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而是由政府把经过预算的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教育券) 直接发给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而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则以收集到的教育券向政府有关部门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以支付办学费用。[3]继米·弗里德曼后,英国的皮科克和怀曼等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教育券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家长) 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使学校和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垄断和公私立学校之间的制度分割,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4]

2001年夏天,浙江省长兴县政府为了缓解高中入学高峰的压力,鼓励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中或职业高中就读,决定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引入教育券制度,以教育券的形式对就读民办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新生予以一定数额的定向经费补贴。通过这种形式,既在经费上扶持了民办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过于集中的普通高中生源流向。2002年,长兴县政府又把教育券制度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展到了扶持贫困学生的范畴。长兴县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后,职教招生有了较大改观,普职教得到了协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入学有了保障,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

3、打破现有师资格局,加强流动,定期培训

实施教育券制度,首先就要使得各个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该校教师教学水平。目前状况是大部分优秀教师被调到相对好的学校,这样下去,好的学校也越来越好,差点学校越来越差,而我国现行的是就近入学原则,验证严重不公平。为此,要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教师流动的问题上寻找着眼点。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教师分布格局,对愿意到乡下执教的教师加以鼓励,并且直接体现在工资上。另外,在农村地区教学成绩出色的,按一定的规则分不同的名师等级,另加奖金。这样可以引导部分优秀教师到乡下执教。另外,定期对教师进培训,由县级政府与著名师范大学合作,邀请大学的教授、各地名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目前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4、省级政府拨款,负责教育人员经费,扶持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现状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很多学者根据以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出现的问题,已经论述并达成一致观点,即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应提升至国家、由省级政府承担。首先省级政府要负担全体教师的人员经费,这样利于缩小城乡之间教师工资的差异,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还必须扶持薄弱学校,另开资金留作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体育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等等。义务教育经费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使得经费用的合理。

参考文献:

[1]戴罗仙.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2]谭春芳,李继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3,(3)

[3]赵宏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4]文新华.关于“教育券”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5]张平,何霖俐.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策略分析[J].教育探索,2007,(1)

[6]张传萍.关于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若干思考[J].云南教育,2003,(36)

[7]皮江红.教育券与我国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方式改革[J].教育科学,2006,(2)

[8]来新安,张丽萍.教育公平与教育券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高职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高职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如火如荼。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村现状,我们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利用和发挥我国人口资源的优势,使他成为社会资本的一部分,达到资源的最大使用度。我国的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经说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把社会资源转换成社会资本,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多数人自身的情况都有所局限,不能使人口资源转换成人口资本。我们目前的农村状况是,农村人口众多,这些人无论是素质和技能方面都普遍偏弱,不能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去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农民,而农民的自身素质决定着新农村的建设程度。高职教育能够直接为地方经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型人才,让农民自身强大起来。由此可见,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

1.2高职教育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使农村非农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样人口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农村有1.5亿的非农劳动力,但真正接受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数只有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迫切需要加强这些人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成为现代化的农民,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转型,从而增速我们农村的经济,使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快进程。

1.3高职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农村的发展如今已到了瓶颈期,而针对农村现状实行的高职教育可以突破瓶颈,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高职教育首先要破除原有的教育模式,用科技兴盛农业,让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相融合,达到共赢。高职教育可以推广我国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帮助农民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由此培养出一批专业型农业人才,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农业知识,提高产量,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还可以帮助农村的一些初高中生提高就业能力,教会他们一技之长,帮助创业,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在转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农业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1.4高职教育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是非常系统化、全面化的,它包罗万象,比如农村的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要将新农村建设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注重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对农村的村庄规划要符合适宜居住的理念,对现有的环境进行治理、改造。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推广职业教育来对农村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农村文化事业和民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大环境。(这段没怎么谈论到文化)

2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可以通过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和乡镇机关干部乃至广大农民的培训教育、开展对口支援服务等途径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2.1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

政府一直以来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者、建设者以及执行者必须坚决贯彻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针、新举措,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去。作为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和领导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对其始终不变的目标和要求,因为他们的素质与地方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农村领导干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体制,帮助干部认识自身、完善自身、提高自身。高职院校为农村干部提供的教育培训必须让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意识到他们的责任所在,帮助他们学会用科学理念来执导建设。当然,这样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2对农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

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所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只有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去,才能更好更快的视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民的个人素质以及技术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都对农民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显示出对广大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对广大农民以及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和致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群众保障。

2.3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服务

高职教育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与具体的自然村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在校师生员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出力。

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可以每年为对口支援的自然村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除学费以外的其他费用由对口支援的自然村或受援学生自行负责。对口支援的自然村应当从本村村民或村属企业员工中推选受援学生,并负责核实受援学生身份、确定就读专业,督促受援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业。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可以为对口支援的自然村所属企业提供在职职工提供培训服务。承担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在对口支援的自然村部挂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建设定点服务村”,每年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新农村建设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但同时它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针对性、有质量、有的放矢的发展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职教技术教育[J].2003(28)

[2] 雷世平.姜群英.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4)

[3] 柳较乾.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4]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