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媒体融合概念

媒体融合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27 16:18:09

媒体融合概念

媒体融合概念第1篇

关键词:视听传媒 转型 价值 融合 广播影视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转型双重力量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广播影视业不断发生着总体而深刻的变化。这是传媒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困惑、迷茫、冲突、挑战接踵而至,应对、探索、创新、选择风生水起。时至今日,虽然我们仍处于过程之中,或者说刚刚拉开帷幕,但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放眼全球,统揽全局,我们已经可以大体上对这个变化的性质、路径和目标有一个总体判断和基本轮廓的勾画。我这里用一个判断和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个判断是:从传统广播影视到现代视听传媒。三个关键词是:融合、转型和飞跃。

先说三个关键词。

首先是融合。融合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主题之一。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和文化”,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这个命题,今天不断被赋予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与传统社会不同,今天讲融合是以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在融合,个人和社会在融合,人和环境在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在汇聚和融合,社会化是融合,网络化是融合,市场化是融合;一体化是融合,全球化也是融合。当然,融合绝不意味着混为一谈,不分你我。融合之后还要分化,还要个性化,还要异质化,还要“和而不同”,还要形成新的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元异质性结构。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经济多元化,包括我们常说的媒介生态都是这个意思。

传媒领域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技术支撑是数字技术,有了数字技术就等于造出了各个媒介形态之间可以互相融通交流的通用货币,所有的媒介信号都可以化为0和1,所以以前隔行如隔山、隔山又隔海的不同形态的传播媒介都可以你来我往、互相来往,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了。如果说上个世纪我们还很容易定义什么是广播、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影、什么报纸、什么是图书,那么今天我们已经有些迷茫和不那么坚定了,或许再过十年,也许五年,我们根本说不清了。说不清是好事,说不清就意味着美国哲学家库恩所说的范式在转换,旧的范式消逝了,新的范式和发展格局就产生了。媒介融合起因于技术,却不能归结于技术,只从技术看融合,一定会遮蔽我们的眼光和视野,我们必须把融合的视野拓展到内容、传播、产业、价值和整个社会。媒介融合首先在媒体内部发生,并不断向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延伸和拓展,这样媒介融合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更多的复杂性。实际上媒介融合还与CT、IT、ICT等相关领域一道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延伸,对总体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对于广播影视领域而言,随着新型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演进,我们必将进入一个“视听时代”,人类丰富的文化资源都将得到更大规模的转换、创造和传播。这是一个“视听无处不在”的时代,也是一个“视听无时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时代。这个时代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必须负起更大的责任。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文化演进已经经历了前语言时代、语言时代、文字时代,现在第四个时代也就是文化的视听时代已经来临。虽然这个时代来得太快,我们对她的很多情况还不是很清楚,理解得也不是很全面和透彻,但是可以大致看到她的轮廓和一个未来的剪影。

融合是一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的潮流,其趋势不可阻挡。传统的广播影视服务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遭受“退订”“剪线”危机,世界广播影视都在顺时应势,主动拥抱和应用数字网络技术快速演进带来的新业务、新机制、新体制,用以改造既有的老服务、老肌体,期待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共进中再次焕发生机。在这一背景下,广播影视业必须走主动融合之路,在融合中重塑主体,赢得新的竞争地位。我以为,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广电市场主体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的融合发展,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资源,加长、加宽、延伸视听产业链,构建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视听产业价值网,进而发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现代视听传媒产业集团。应该以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网络传播模式为业务基点和战略重点,加快建设各类集成交互平台,通过开放的平台架构体系、良好的营收分享机制来聚拢内容和应用服务提供商进入平台,促进视听产业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应充分开掘广电内容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在终端系统中的竞争地位。要努力提高视听产业链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创新产品形态,加强衍生产品开发,促进广电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构建多元化赢利模式,形成健康良好的视听传媒生态环境。

其次是转型。融合是起因,它带来的深刻变化是媒介转型。就广播影视领域来说,随着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文化、信息、传播等领域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广播影视本身也在纵横拓展。传统的广播影视概念已很难涵盖复杂多样的视听领域。传统广播影视媒介形态正和各类日新月异的新兴视听业态一起汇聚和走向现代视听传媒,并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传统广播影视向现代视听传媒的转型已经拉开帷幕,其传播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发展格局和监管体制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事物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概念的嬗变。著名哲学家梁漱溟说:“凡真学问家,必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我们研究思考传媒发展,虽不能至大学问家之境界,但心向往之。面对广播影视领域的巨大变革,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统摄性的概念来概括她。这个概括可以在媒介、传播、媒体、传媒、视听等概念上做文章,也可以在文化、信息、产业等概念上延伸我们的思维触角。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选择了视听传媒概念。“视听传媒”与传统广播影视概念相比,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态更加多样,视听传媒既包括了传统广播影视传媒,也包括媒介融合所产生的各类视听新媒体,还可以涵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视听形态。使用“视听传媒”这一新概念统合正在转型中的广播影视及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延伸,将有利于提升并延伸管理的层次和范围,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从世界范围来看,“视听”(Audiovisual)概念越来越得到学界和业界的认同,也比较广泛地运用在一些国家的政策法规与监管机构名称中。比如:2007年5月欧盟委员会通过《视听传媒服务指令》取代了之前的《电视无国界指令》。英国先后颁布《2009年视听传媒服务条例》和《2010年视听传媒服务条例》。法国设立了高等视听委员会监管全国视听业。俄罗斯媒体监管机构宣布2012年新的“通用视听传媒许可证”,发放范围包括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业。

“视听传媒”不单纯是一个概念,更标志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和新的价值选择实现格局。所以概念转型之外尚有价值转型、传播模式转型、产业赢利模式转型四个层面的转型。

价值转型主要是由计划经济条件单一的政治价值形态,向包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公共价值、人性价值等五种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体系转型。

传播模式转型主要是由点到面、线性的金字塔式的广播传播模式向双向、互动、社交式的网络传播模式转型。当然广播式传播还会存在,但份额不会占主导。

产业赢利模式转型目前在全行业主要是由广告和有线电视收费为主的收入结构向多元赢利结构模式转型。

最后是飞跃。转型本身就伴随着快速发展。转型的成功必然带来整个视听传媒业的飞跃。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速度和成绩是骄人的。我们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等内容数量都居于世界前列,毫无疑问我们是内容数量大国。我们对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规模大大提升。在产业规模上,近年我们整个行业的总收入一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影速度超过30%,视听新媒体的速度更高。整个行业今年已达到3476.93亿元,同比增长20.11%。照此速度,5年之后达8600多亿元,可以冲击万亿元大关。这是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若是和相关行业比,和自己所具有的潜能比,和世界整个视听传媒业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整个体量和实力与中国的经济总量、文化容量、人口数量、资源能量不相符。比如 2011年美国广播影视产业收入(不含视听新媒体)高达214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的5.4倍,占当年美国GDP的1.26%,若考虑视听新媒体等相关产业情况,这个占比会更高。2012年美国仅电影所占其GDP的比重就达到0.3%。2011年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收入仅258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0.5%左右。2012年我们全行业总收入才占GDP的0.67%。

根据这些情况,特别是各类视听新媒体发展年年倍增的形势判断,未来五到十年,如果我们成功实现了视听传媒转型,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整个视听传媒业将释放出万亿元级的增长空间,并对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视听传媒产业是加强舆论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文化强国、推进国际传播的基本支撑,应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更加重视。

面向未来,人类文化将进入视听时代,视听传媒将比现在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当前,所有媒体都在向广义的互联网汇聚,而互联网则日益视听化,现代视听传媒将与各类媒介整合在一起,成为现代传媒格局中主导性的传媒形态。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思科公司(Cisco)的报告显示,“2005年,在线视频流量仅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5%,201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0%,2012年上升到57%,预计到2017年将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69%。如果将P2P(即Peer to Peer,即,对等网络,也称对等连接)分享、影音下载、互联网电视、VOD(即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技术的简称,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等流量算入,到2017年各种形式的视频流将占总体流量的80%至90%左右。”可以说,视听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手段,视听文化是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形态,视听产业是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领域。我们应以视听传媒为基本架构,制定新规划、新战略和新政策,统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统合商业机构与传统广播影视机构开办的视听新媒体服务,统合中央与地方视听服务,统合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整合各类服务主体、传输网络、内容资源和服务平台,实施“视听无处不在”计划,建设“视听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发展由传播格局边缘向核心、向主流的挺进是一个世界范围的传媒发展趋势,正是在这个大潮的推动下,从传统媒体到现代视听传媒的转型势不可挡。传统广播影视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层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可回避,与此同时也正蕴含着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动力。改革,可以走新媒体之路,可以在新媒体上做文章,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实现华丽转身,可以考虑以视听新媒体为突破口,本着“放开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撇开老城建新城,新城老城共繁荣”。借鉴国内外经验,充分运用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大力发展视听新媒体,形成新的发展板块,进而以视听新媒体发展促动传统广播影视体制改革,从而走出视听传媒改革的新路子。条件成熟时,可以推动传统广播影视开办的视听新媒体机构引进商业机构产业化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探索新型激励机制,与商业网站同台竞争,扩大它们在国内外视听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借鉴英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服务视听平台YouView和美国Hulu网的一些做法,整合国家广播影视机构优势内容资源、政策资源和人才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扶持国有视听新媒体机构做强做大。要加强调研,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传统广播影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融合进程,统筹改革布局,逐步实现“新城”的繁荣和“新城”对“老城”的全面带动以及改造升级。

媒体融合概念第2篇

关键词:融合文化;互联网;虾米音乐

1 背景

互联网的出现使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媒体生产者到媒体消费者,无一不经历着重塑和建构,整个媒体环境都呈现出“融合”的态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去分析和探寻各个因素之间以何种方式斗争、妥协、合作、发展对于未来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理论结合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媒体中的代表,即虾米音乐的发展为分析对象作出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2 亨利・詹金斯的融合文化概念

亨利・詹金斯被誉为“21世纪的麦克卢汉”,是美国知名的媒介和文化研究学者,在2006年出版的《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中,詹金斯讨论的是媒体融合、参与文化以及集体智慧这三个概念的关系。不同于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释媒介融合的代表人物德维尔:“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新技术被容纳进现有媒介和大众传播文化工业之中。”[1]也不同于从媒介史角度切入的“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如印刷媒介、电视、广播和电影)与新技术(如有线电视、互联网和数据广播)的结合。”詹金斯提出“我通过融合这一概念尝试描述的是技术、产业、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变迁”不单单是从技术的角度说明,而是一种文化变迁。[2]“媒体融合”包括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参与文化”一词与被动型媒体观看行为的旧概念相对照,媒体制作人与消费者都遵循一种新的规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媒介消费者开始参与到文化的生产和流通之中。同时,他借用法国数字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的“集体智慧”的概念,指出我们把个人的技能结合在一起,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而且日益被媒体业所重视。这三个概念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动态的、充满矛盾与妥协的融合文化,就像詹金斯在书中描述的一样:“欢迎来到融合文化之中,在这里新媒体和旧媒体相互碰撞,草根媒体和公司化大媒体相互交织,媒体制作人和媒体消费者权利相互作用,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前所未有、无法预测的方式进行的。”[2]

3 虾米音乐的发展

虾米音乐是互联网的产物,从最初的音乐分享社区到如今的媒体巨头,一路上见证了中国互联网音乐的发展,也见证了“融合文化”在中国互联网背景下的变迁。虾米音乐最初的运营方式很简单,粉丝们把自己购买的专辑歌曲进行刻录,上传到虾米音乐,由虾米音乐进行审核,达到标准之后,虾米音乐就会把歌曲进行归档、分类,在虾米音乐的页面中显示,提供试听和下载,下载需要收取费用。

粉丝的“集体智慧”使他们不仅能够免费听到高品质的音乐分享,同时也可大大增加对音乐的选择,不是由单一的媒体采购者进行音乐购买,而是粉丝自行上传,音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比一般的音乐网站丰富很多,还包括独立音乐人自己上传歌曲。所以虾米网从一开始就聚集了一大批高端的音乐听众,听众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形成了比较良好的社区氛围,培养了受众的音乐品味。但是,从网站的运行模式来看,“版权”问题的炸弹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粉丝上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侵权的,而且付费下载的费用完全不能够支付正版的版权,当虾米粉丝社区聚集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音乐人对于虾米音乐侵权的问题与诉讼也随之而来。另一方面,由于整个互联网音乐的竞争加剧,各自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盗版之风愈演愈烈,唱片行业开始走向衰弱,音乐人叫苦不迭。

在这里,音乐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可以免费试听,下载任何一首音乐。互联网音乐公司挣扎在版权的泥淖和资金的空缺之中,而作为生产音乐产品的音乐人也得不到丰厚的报酬。2015年10月,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以2015年10月31日作为下线侵权作品的最后期限,各大互联网音乐公司包括QQ音乐、海洋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选择了抱团共享版权,阿里音乐则表示单干。

而在此之后,许多歌曲只有付费才能够听,因为歌曲版权被某一家买断,每一个消费者都不得不装两至三个音乐APP,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得不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互联网音乐又一次成了资本的竞争。音乐资源开始在这几家互联网巨头中间集聚,由他们统一采购音乐,提供渠道和平台。

早期的互联网音乐创业公司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粉丝效应培养了受众数字音乐的消费习惯,而当粉丝的规模增长一定界限的时候,整个音乐产业生态就被影响,相关的社会法律商业问题就会相继爆发。而一旦法律落实,行业标准建立,主要资源就会再一次回到了媒体巨头身上,只不过这次的巨头不再是实体唱片公司,而是互联网巨头。但是和实体唱片公司不同的是,互联网音乐公司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消费者和音乐生产者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渠道。

如今所有的互联网音乐公司,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培养消费者的付费习惯;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粉丝”的力量积极维护良好的音乐社区氛围。例如,虾米音乐在网站中开设音乐人这一栏目,不断给予年轻音乐人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渠道,聚集自己的粉丝和声量,音乐播放栏都设有粉丝评论,大量的网友在其中留言和互动,彼此分享对音乐的看法,对于能够带来粉丝和流量的音乐人,网站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粉丝”充当了很关键的角色。

4 结语

从最初的爱好者社区到规范的音乐公司,在新媒介的环境中,生产商和消费者在不断进行资源权利的争夺和博弈,没有粉丝的“集体智慧”,就没有互联网音乐生存的基石。但是,互联网音乐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对粉丝行为的制约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对权力的争夺和制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演变成复杂多变的态势。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音乐作为文化资源,一方面由大公司掌控,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的新生力量从草根媒体流入到主流媒体,或是直接出现以小众音乐、独立音乐社区自居的互联网音乐企业也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并享有一定的话语权。

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只是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部分。但是却从中可以看到媒体环境中的各方势力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不断进行构建和重塑的过程。他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同内容在不同媒体平台流通,不同内容在同样的媒体平台和平相处,各种力量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我们也知道,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正如詹金斯所说:“欢迎来到融合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 郭毅,于翠玲.国外“媒介融合”概念及相关问题综述[J].现代出版,2013(1):16-21.

媒体融合概念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媒体融合概念第4篇

 

一、媒体融合概念的发展

 

1.1 媒体融合的“近义词”

 

在传媒业界,早在“媒体融合”之前,与之相关的概念并不鲜见。

 

如“报网互动”,学者周杰在《对报网互动的再认识》一文中介绍,报网互动可以帮助新老媒体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拓展新闻源,改善优化受众结构,创新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这里主要是突出传播方式的互动。

 

如“媒介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如“全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在2009年7月《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

 

以上是影响力较大的三种说法。

 

1.2 媒体融合的提出

 

在国外,“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 “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晶,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中国,媒体融合的提法晚于之前介绍的三位“近亲”,一度也与它们属于平行或者说交叉的概念,直到中央深改组将其作为全面深化传媒改革的“关键词”,其意义、内涵以及重要意义才更加全面和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3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三次演变

 

新与旧是个相对概念,因为总速记在2014年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对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很多人将2014年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元年。然而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新兴媒体”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改变,其已经历20年3个阶段的变化、演绎和升级。在这一历程中,行业媒体多次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1.3.1 第一阶段

 

始于约20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上网、办网。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全联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的一员。次年即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走上互联网,成为中国首家上网的报纸。随后,一股“报社办网”或者说“报纸上网”风潮在中国报界兴起,“一报一网”成为不少报社的标配。

 

1.3.2第二阶段

 

始于约10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登陆手机报。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而在中国,中国移动基于手机短彩信推出“移动梦网”业务,却使得新浪、搜狐等一大批知名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顺应这股潮流,2004年7月1日,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诞生,除了每天向读者推送报纸精华内容外,的提供短信点播服务。超过100家报纸开办了彩信手机报。应该说,这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其将报纸内容第一次从电脑搬到了手机上,使读者又增加了一种获取新闻的方式。但不容否认的是,这是一次在新平台上的旧创新,远非我们今天所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原因在于,手机报仍然沿用了传统报刊的采编方式、单向推送的传播方式‘,同时也缺乏纸质媒体固有的难以互动的短板,其本质上与平面媒体并无差异,只是在传播的速度上进行了优化和提升,其战术意义大于战略意义。

 

1.3.3 第三阶段

 

始于约5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触网”形式多元化、社交媒体化。2009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了我国第一款用于iphone手机的APP(客户端)。此后,基于iOS和安卓平台的报纸APP不断出现,同时伴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零门槛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官微”、“公号”成为新标配,报纸与读者呈现出双向互动的新关系,读者不再是受众,而成为内容的评价者、参与者与制造者。

 

时间到了2014年,媒体融合3.0时代加速成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加速融合,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前,报刊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大多处于“星星之火”和“自然生长”阶段,属于市场主体即报刊社的自发行为。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行业报的盈利模式本质

 

自报纸诞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应对着种种变化,如激光照排、彩色印刷、数码传样等。但这一次变化尤其不同,因为“媒体融合”将从相当程度上颠覆行业报的传统商业模式。对于“钱景”的恐惧,可能是行业报从业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2.1 说不清的发行量

 

在行业报发行中,最好做的往往是所谓的部委“机关报”。通过行政指令、指标摊派等方式,能够较为有力地在全行业、全系统推动报纸发行工作。不过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部委办局撤销、变化、设立,不少机关报成为了行业报、圈子报或者干脆转为专业类大众报,如原邮电部机关报《人民邮电报》、原电子部机关报《中国电子报》、原工业部机关报《中国工业报》等,现都归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成为行业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层面对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转变作风的要求,使得“红头文件”愈发难以发出;同时,国家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预算费用卡得越来越紧,也让这种发行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一个好的行业总要引来竞争者,除了一部一报之外的其他行业报,虽然在发行上面难以通过复制“机关报”模式打开较大局面,但通过人脉关系、赠阅等模式也可以有效地扩大影响力,分流了“机关报”的行业影响力。而且,它们为部委办局“代言”的压力要小很多,在报道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放开,更容易吸引读者。

 

2.2 道不明的广告效果

 

在行业报领域,广告的卖点大多基于报纸的权威性、广覆盖和影响力。对于下级组织而言,广告、软文等可以影响到上级领导;对于产业链供应商而言,广告可以吸引到买家。不过要指出的是,在没有大数据支撑的纸媒时代,广告定价、影响等指标其实都是一笔“糊涂账”,不仅纸媒的实际发行是个不能说的秘密,而且究竟能够达成怎样的广告效果也是不得而知。不仅是行业报刊,综合性报纸也是如此,于是就有了不少媒体为了让广告主能够对于媒体有感知,而在报摊、宾馆、机场、写字楼等地摆报架、铺报摊等行为。

 

而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基于大数据等后台统计系统,可以比较精细化的衡量媒体广告的效果,这也是使得传统行业报的“傻钱”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2.3 “前向收费”变“后向收费”

 

新媒体即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具备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免费、共享。对于传统报刊而言,这几乎是颠覆性的。

 

在报刊时代,在编采、印刷、运输等一系列工作之前,报纸发行即已完成,收入“落袋为安”。本质上来说,赢利模式是前向收费模式,“谁读报、谁掏钱”,遵循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古老定律。但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往往是免费的,收费模式走得是“大循环”,通过颠覆式创新(独家报道)和组合式创新(整合内容)来吸引眼球,通过“可能”随后而来的广告销售和增值服务获得收益。这种“先付出、再收获”的模式和不确定性加剧了行业报刊决策者的恐惧感。同时,对于事业大厦业已搭建起来的行业报而言,“休克式”疗法显然不具备条件。

 

三、行业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

 

媒体融合是趋势,朝向新媒体转型是未来,不管这个未来何时到来。因此,现在行业报所依靠的订报和广告这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在未来是站不住的。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行业报可以发力以下几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

 

3.1 出版基金模式

 

中国联通新闻处处长付玉辉在访谈中建议,可以采用很多报纸尝试的理事会制度,通过设立行业多媒体出版基金,通过基金模式获得收益,同时为理事单位服务,提供全媒体或多媒体化的产品和平台,如报纸、电子版、客户端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基金由产业链上的大企业提供,形成滚动效应,将一份份订报的散钱一次性收集起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复合式的集群式媒体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开发新的增值业务,面向产业链或者公众提供有偿服务。

 

3.2 “付费墙”模式——电子版

 

为报纸上网的内容设立收费门槛,即所谓的“付费墙”,也就是有偿电子版。自2009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

 

对于中国行业媒体而言,这种模式也并不鲜见,它们大多采用限时、限量、限次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有限的新闻服务,通过软硬件加密保证用户账号的不可复制性。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诸如冲击纸媒发行、大众传播效果受损、用户体验是否值回“票价”等问题。

 

3.3 改良“付费墙”——混合发行

 

作为报纸发行的主力军,中国邮政近年来试水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混合发行”力度不断加大,其利益与报刊捆绑在一起。自2014年开始,作为中国邮政最大的地区性报刊发行局,北京报刊发行局推出了一种新的发行模式——“纸媒+手机客户端+增值服务”。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报纸发行的“互联网变种”,是中国移动手机报的移动互联网版本,通过前向收费模式的延续,既保证了收入的提前获得,又通过强制关联使得纸媒和数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统一。目前,初期发展效果良好,中国交通报等百余家行业媒体已经进驻。不过,该模式的分成比例为发行方和出版方5:5,且每月客户端价格不低于5元,对于发行具有一定的压力。

 

3.4 定制化服务——私人新闻官

 

在传统报纸领域,受限于编辑记者的精力和纸媒的出版形态,一份报纸上的精品内容或者说受到读者青睐的内容只占20%,其余80%内容要么是为了“填满”版面的应景之作(而且既不能少也不能多),要么被读者所忽视——这两种情况都是无效和无意义的。

 

行业媒体为行业里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人定制新闻,为不同的角色提供最有价值的内容服务,那么永远都将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关注网络中立,就把所有与“网络中立”有关的内容都推送给用户,让用户用有限的精力去获得90%有效的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心甘情愿地付费。而且付费能力越强的人,往往越是具有决策能力和商业价值,为他们提供精准化服务,能够让广告也变成新闻内容,实现广告营销的精细化。

媒体融合概念第5篇

新媒体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出现至今只有短短数年,已经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很多人对新媒体的认识并不清晰,也不知道它们为何能蓬勃发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媒体行业多年的经验,对户外新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做了仔细的分析。

一、户外新媒体的定义和概念

何谓户外媒体,传统意义上把室外的媒体统称为户外媒体,但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展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电梯间、地铁、超市、医院、商场、机场内,灯箱、海报、LCD、LED等等,各种形式的媒体无处不在。虽然它们不是在真正的户外,但它们在工程安装、形式种类、效果评估等方面都与传统户外媒体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这些媒体作为新延展出现的一部分,也被涵盖在户外媒体的范畴里。

二、户外新媒体的融资上市之路

自从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打开了户外媒体的新领域后,创业者对各种户外新媒体形式的激情被迅速点燃,同时被点燃激情的还有手握大笔钞票的风险投资商。分众的上市示范效应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户外媒体这个资源垄断型行业,进而推动其迅速扩张。据统计,中国户外新媒体市场资本融资在2004年达到4900万美元, 2005年共披露案例8起、融资金额5600万美元;2006年披露案例16起、融资金额2.7亿美元,融资金额是上年的近5倍。2007年,资本对户外媒体的热情达到顶峰,当年全行业共披露融资案例26起、融资金额3.47亿美元。2008年初,机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第一季度的融资金额环比增长超过40%,下半年则有一个回落的趋势,截至年底公布的只有1.52亿。资本的涌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与整合,领军公司的并购扩张需求、投资方的退出盈利预期,使得户外媒体行业投资变得炙手可热、收益颇丰。而到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席卷,将导致风投资金进入蛰伏期。

三、户外新媒体生存术

“圈地―――吸引风投―――细分市场―――上市”已经成为很多户外新媒体的发展模式。仿佛只要将消费者的眼球“圈起来”,风险投资的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业内闻名的分众传媒自2003年诞生后,毫不停歇地跑马圈地并快速成长,据渠道而为王,吸引风险投资的巨额融资后成功上市,继而加速推进并购巩固其在户外媒体行业内的霸主地位,成就所谓的“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群”;航美传媒通过节目内容版权的垄断来巩固渠道;触动传媒则利用技术壁垒打造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这些媒体的分析,就能看到他们都是力求通过“量”或“质”的策略来跑马圈地并制造竞争壁垒。一旦赢得风险投资的资金后,就在全国迅速铺开,抢占同类资源或者延伸资源,利用加盟或合资等合作形式,迅速壮大其在全国的力量,将自身的媒体概念包装得极为专业完善,然后目标明确地直奔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实力稍微差点的就寻求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也是投资回报很不错的一个非主流方向。

但是圈完地后,从这两年开始和迈入未来的若干年主要的竞争点将是“在地上种什么”。几位户外新媒体企业负责人均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们认为,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必须要精耕细作。在渠道扩张上,一些先进者已获得足够资源,但苦练内功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仅应继续保持渠道上的领先,内容上也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提供给广告主可衡量的投资回报率以及优质的服务。

四、中国户外新媒体的未来发展态势

到目前为止,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新媒体公司大概有20来家,均为业内领先企业。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广告市场营业额数据和各公司年度财务情况统计,2007年这些上市户外媒体的广告营收,占到全国户外广告营业额的大概1/4。这些数字意味着在美国上市的这些公司掌握着中国庞大的广告市场份额。而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均随纳斯达克大盘的变化而剧烈变动,很多企业的市值在2008年至少缩水一半以上。金融危机对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冲击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户外新媒体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呢?据世通华纳传媒研究院论证,中国户外新媒体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表现出来以下几个趋势:

其一,风险投资进入蛰伏期,资本压力迫使中国户外新媒体之间将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并购行为。对很多新媒体而言,这一轮增长实际上跟整个国民经济一样,属于投资增长型,也就是说户外新媒体公司依靠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快速推动着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风险投资本身资金的流动性和回报率降低,投资进入相对的蛰伏期。

其二,户外新媒体行业整体会继续发展,但市场份额会向少数几家公司集中,行业发展会更加不均匀。过去户外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是一个资源垄断型的发展,企业借助资本不断跑马圈地,整合渠道资源。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的资源整合,促进所有企业都回到了市场基本面的竞争,包括最基本的品牌竞争、销售能力竞争、广告主与消费者培养上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市场基础比较扎实的公司会越做越好,而与实力较差的公司估计会日子越来越难熬。

其三,二、三线城市对一线城市的这些户外新媒体的模仿和复制将会进一步加剧。预计在二、三线市场上这些新媒体的成长周期将会比较漫长。

在金融危机的竞争压力下,什么样的户外新媒体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们可以结合媒体的外部发展环境作分析。实际上,户外新媒体受政策的影响会特别大,像完全垄断的市场或者过于开放的市场都会产生过度的竞争或政策性进入壁垒很高,这都不是适合媒体发展的市场;而相反的,公交车、飞机等,则属于半垄断、半开放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渠道资源是有限的,竞争比较有序,很容易形成规模和垄断,因此这种半垄断、半开放的市场是媒体成长的沃土,因此公交移动电视、航空电视、地铁电视等处于半垄断半开放市场中的媒体将走得最远。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概念第6篇

关键词:可供性;新闻生产;关系与互动;媒介与技术;物质性

“可供性”是最先诞生并应用于生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理论,揭示“环境”与“行为”的协调关系。智能技术应用下的新兴融合新闻形态给新闻消费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功能带来了深刻变化,学界的研究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社会建构论)”和“社会化不足(技术决定论)”的两极对立,如何把行动的物质性与行动的社会性整合起来呢?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视角引入研究中。

一、可供性理论内涵与应用梳理

“可供性”最初是由生态心理学界著名学者吉布森提出,用于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往我们看待周边的事物,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割裂的视角,“可供性”告诉人们人与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践的达成是建立在人与物的互动过程中的。

(一)可供性———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吉布森认为动物具有选择性地感知环境中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信息与动物的生存密切相关。生物感知环境不是通过它的本质,而是通过它能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此外,相同的物体对于不同的认知对象会提供不同的行动可能性,例如一棵树对于猴子而言就是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而对于长颈鹿而言则主要是食物的来源。可供性理论的具体意指引发了后续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广泛争议。Turvey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将可供性理解为一种环境的倾向性属性。有学者对Turvey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可供性是动物—环境系统的属性,它并不涉及具体的行为。可供性是行动的机会,立足“关系”的理解认为可供性根本就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学者孙凝翔、韩松(2020)认为,吉布森的“可供性”是针对唯意志论和决定论对立的二元论的立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视角,既维护主体之能动性使之摆脱控制,又严格拒绝知觉中的任何建构性。可供性理论采用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辩证但又不失敏锐度的认知工具,它在功能主义、个体能动与建构主义之间构建起一个关系性框架,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实践过程。

(二)可供性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使用

1.设计学研究美国认知科学及人机交互学者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学领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探讨日常用品的设计功能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在技术设计和人机交互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诺曼认为在设计学领域,人们以设计的方式来塑造物体和环境的可供性,区分了“通过设计提供的行动可能”与“用户感知到的可供性”,认为设计师就是要确保设计所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是容易被感知的。此外,学者Gaver提出用可供性的概念代替认知方法,认为可供性这一概念提供了知觉和行动之间的直接联系。他将可供性应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中,关注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基本交互,并认为一些隐藏的或错误的可供性会给用户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一概念对于改进设计、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具有重要意义。2.信息技术系统研究可供性理论对于解释人和环境之间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组织与技术、信息研究等领域中也应用到了可供性理论。有学者认为从现实主义或本质主义的角度看待可供性理论或对其进行关系性的解释,对于定义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学者Faraj和Azad将可供性定义为“关系结构”,强调关系的多样性,认为它不是技术或者人的单一属性或功能。学者Fayard提出物质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解释,同时承认可供性的倾向性和关系性,并且采取一个综合性视角来解释物质环境如何塑造实践,而不是决定实践。受到可供性理论的启发,学者逐渐意识到重点关注涉及技术的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技术,因此比起技术应用带来的可能性,人们更应该关注实践的可供性,例如交流、协作或非正式的互动。3.传播学研究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这一概念逐渐被传播学学者和媒介研究学者所关注,成为理解、分析媒体、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由此产生了可供性与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研究。学者Schrock认为可供性理论为研究移动媒体类技术如何实现常规化应用并影响人类的交流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可供性”的概念,以交流为中心,提出了移动媒体的四种可供性:便携性、可用性、可定位性和多媒体性。Rice、Evans、Pearce(2017)提出“媒介可供性”。潘忠党教授最早将可供性理论引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并提出了分析媒介可供性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有学者在反思和总结传播学界对可供性理论的使用后指出,不少研究对此概念的溯源或甄别不够,导致概念的混用或乱用,而可供性概念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特性概念化所固有的现实主义为技术决定论者和建构主义者关于技术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辩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二、新闻生产的逻辑变化:扩展主体范畴,关注多重互动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过程,更要把握其所处的网络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主体节点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强调“关系”与“互动”的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研究,可以开辟更多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新闻生产中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与意义提供理论支撑。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转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工作的时空节奏问题、常规选题的变化、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常规消息来源的变化、模糊了新闻与事实关系的议题内爆等。作为新闻生产融合转型典型的中央厨房以及绝大多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生产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供性理论启发学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融合新闻生产机构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观察与深描,探究传统的生产理念、习惯和规则如何做出相应的调试和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又反过来对技术应用和新闻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新闻用户、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者、技术人员、广告商、平台等都应当是独立的多元行动者,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国家、市场和技术如何对媒体融合与新闻创新产生影响?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应用如何导致传播秩序的变化?他们与其他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如何相互影响并带来最终的结果?如何建构新闻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结合可供性理论进行探索的话题。

三、融合新闻的物质性讨论:促进理论创新,追问历史形态

詹姆斯·凯瑞的传递观和仪式观注重传播过程中信息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忽视了媒介的物质性。在近来的研究中,媒介物质性重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学者孙萍(2020)在研究中指出,近些年社会建构思潮和智能技术不断勃兴,媒介的虚拟表征与意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关于物质性的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而强调“关系”的可供性理论正是一种打破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学者陈昌凤、仇筠茜(2018)也曾在研究中指出可供性理论有助于将技术、人及间性都纳入研究考量,打造出多元认同的意义空间。借助可供性理论关于融合新闻中物质性的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在技术、身体、空间等方面回应媒介化的现实建构问题,以促进更多的理论创新。此外,可供性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追溯途径,研究者可以不再把技术呈现形式上的每一次转变都看作是对以往的根本性突破,任何一种技术形态都应该是历史性的,可以通过对人们的媒介实践和使用习惯跨时间段的追踪,打破宏大历史观之下的“新—旧”对立的格局。这有利于进一步印证可供性如何体现并融入技术,有利于理解新兴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新闻用户的个体价值:应对异化挑战,回归人本主义

在可供性看来,技术的应用为个体提供了“行动的可能”,个体能动的实践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当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传播的全流程,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新新闻”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行动的可能”,新闻用户得以突破过去新闻消费的时间、空间约束,获取新闻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发生的实践,甚至在不断延伸感知的范畴和边界,以追求更好的感官体验。不过,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有代价的,每一次技术的进化都会提出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同时包含了善与恶。技术由人创造,应当为人服务和存在,人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技术及其引导下的实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强调动态互动性过程的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思维视角,它关联用户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协作。从可供性的角度来看,用户不仅是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的供给者。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供性,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种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对于了解技术的运作逻辑、技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个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价值以及回归人本主义的终极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anesJ.Gibson.TheEcologicalApproachtoVisualPerception[M].London:PsychologyPress,1986.

2.FayardAL,WeeksJ.Affordancesforpractice[J].Information&Organization,2014(4):236-249.

3.孙凝翔,韩松.“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J].国际新闻界,2020(09):122-141.

4.DonaldA.Norman.Affordance,conventions,anddesign[J].interactions,1999(3):38-43.

媒体融合概念第7篇

一、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

1.受众使用媒介需求方面的变化

三网融合时代来临,现有的产业格局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媒介改革都要遵循媒介格局演变的规律,即首先应考虑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和媒介的互动关系,强调内容服务的公共属性和媒介终端的用户体验。

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信息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和速度制胜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消费者接触媒介已经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单纯的“眼球经济”已经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开始向本质回归,信息开始成为受众选择媒介的最主要因素,受众的观点开始汇聚成为“主流”,精英群体权力话语体系开始消融。从媒介与受众关系的本质来看,受众接触媒介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选择信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是第一位的,对于信息内容的组合性选择是第二位的,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这个现状。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将被赋予新的选择信息的权利,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上升到新的层次,单纯的“猎奇需求”已经不能概括受众选择信息的完全形态,“实用需求”将成为用户选择媒介信息的最大根据。

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趋势。“碎片化”的概念来源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文化碎片化”(Blip culture),指的是后工业社会文化逐渐分化、瞬息万变的特征。同样,受众的“碎片化”也是此意。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不同的态度观念群体的消费观不同,故而受众群体的需求层面也不断走向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需求会出现不断的分裂和聚合。无论是商业型还是政治属性的媒介,都要尊重受众的需求,这也是传播规律衍变的需求。

三网融合时代,受众的不同生活行为习惯将改变其对于媒体的评价,正如西方的经典受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言,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是建立在媒介评价机制上的,即媒介所承载的信息给受众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选择,所以媒介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在信息这个圆点上,使受众掌握自主选择组合信息的权利。

2.受众使用媒介效果的变化

全媒体环境改变受众触媒习惯。媒介的接触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的结构因素决定的。媒介结构即是指在某一地点和时间里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媒介渠道、选择空间和内容系列。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面临的媒体环境将被彻底颠覆,媒介接触成为受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梦寐以求的传播理想得以实现,受众能够控制自己消费的媒体和内容,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双向沟通,获得想要的信息。全媒体环境的建立实际上是建立以受众为中心为原则的媒介环境,这样的变革势必改变受众的交往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1]

受众表达的话语空间增大。“话语权”概念来自福柯提出的话语(Discourse)和话语建构(Discourse Construction)概念。话语权首先是一种符号表达,其次才是一种权力体现,话语权作为公众行为自由的权限,并不是完全政治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渗透在公民日常生活状态之中。就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受众话语权的赋予象征着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对于受众群体社会地位的肯定。故而话语权的平等分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社会媒介形态的进步。

在三网融合时代,话语权回归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符号互动基础的平等趋向和“自媒体”(wemedia)的出现,自媒体不是一种完整的媒体形态,而是代表了一种个性张扬的信息传播形式。三网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自我分化和转型升级,为传受互动提供了技术基础,也深化了话语权主导方式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的进步,正在慢慢颠覆我们传统的传播模式,文化精英主导的话语权系正在走向衰落,话语权将从“文化精英”主导回归到普通民众的手中。

3.受众使用媒介形态变化

作为受众生活方式的“虚拟社区”的建立。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剂,而在三网融合时代,媒介已经成为受众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已经深深“卷入”媒介内容之中。在互动性媒介的“虚拟社区”中,出现了强调社会心理“共同体”状态的沉迷族,人们可以脱离现实世界在网络上建立起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存在于和日常物理空间不同的生活空间,社区的居民,我们称之为网民,他们根据共同的需要、兴趣进行交流,这样,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沉迷其中。

传受双方的深度互动。新型的媒介形态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沉浸体验”式的消费,这种消费能使接受者长时间地、完全地沉浸于媒介符号建构的符号环境之中。新媒介形态用海量的信息为网民提供“社群性体验”服务,给受众带来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的感受。

二、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1.培育新闻专业主义

在美国等传媒发达国家,传媒行业在长期积淀中形成新闻专业主义,此理论强调传媒行业特有的价值追求和从业规范,新闻媒体是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社会公器。这种内在的动力和制约,对媒介所面临的多种外部性的社会力量,起着不可缺少的平衡和调节作用。在目前的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行业掌握有内容资源的优势,而建立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台网互动”是其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传媒变局的大环境中,传媒行业尤以广播电视业为主导,更应该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业价值观念,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三网融合的新闻业务角度来看,“融合新闻”是媒介变局下新闻信息表达新的践行形式,即融合多种媒介表达新闻。就整个媒介发展的历史而言,三网融合不过是整个媒介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不同介质、不同属性的媒介打破固有的形态,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虽然新技术的运用会使受众更深刻地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制作中,并且把关人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但是信息社会中专业的媒介信息者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新的历史阶段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也就得到了新的诠释。第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不仅要靠对内容的把关选择,还应该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整合,凸显传播者的“引路”功能。第二,用户参与信息内容制作必然会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内容散乱无章。媒介从业者应坚守职业规范和专业主义精神,客观、理性地筛选信息,并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聚合和平台。

总之,媒介技术是推动媒介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媒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遵循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三网融合条件下,广电等媒介产业的深刻介入将为受众提供一个更为个性化的信息交流和舆论表达平台,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合理化的成分也必将会在新的媒介发展阶段得到新的诠释,媒介将承担海量信息的集散、筛选和深加工的职责,对不同的信息载体加以对接合作,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三网融合的平台创新昭示着媒介生态环境的衍变,其中包括传播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各种传播力量之间相互影响和竞合。不管是外界力量抑或原生力量,都促使着传统新闻媒介的报道方式发生转变。

我国目前的新闻媒体在内容上出现很大程度的同质化和碎片化,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成熟的采编和运作机制。我们应根据本国的特点,结合我国当前的新闻体制、舆论环境等现实条件,探索媒介融合的新途径。

3.实现多元化发展

新闻传播可以综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等多种符号表达方式,并且,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新闻叙事也会有符合传播规律的独特个性。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的以文字语言为主的架构,转向于建构多元素的视觉传达体系。

新兴媒介形态的出现,例如手机电视、IPTV和HDTV等信息载体属性迥异,信息传播者应该将媒介内容重新打包、重新定制,以适应不同媒介的属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产业价值,降低新闻的边界效应。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增多,传统媒介的数字化生存与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分享和参与将成为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国外的手机电视终端出现后,相应出现了可供受众关于节目的评论和交流信息的应用,类似于微博、Twitter的社交信息平台和新闻节目打包出现,是传统新闻媒介自身角色转变的良方。因此,新闻传播实现多元化发展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来源: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文/余习惠 李云洁)

(余习惠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云洁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2011级硕士生)

媒体融合概念第8篇

    关键词:电视包装;新媒体;电视媒体

    一、电视包装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电视包装目前是电视台、各电视制作公司经常用到的概念。什么是电视包装?电视包装的全称可以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包装。根据形象设计论的理解,按照国际广播设计者联合会和国际电视宣传与营销联合会的定义,电视包装是指关于电视频道、栏目、节目的全面包装设计,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两个方面。在播包装是指除了节目内容和插播广告之外的电视播出内容的包装设计与应用,其要素涉及频道标识(ID)、频道颜色、频道声音、广告标语、形象宣传片、片头、导视系统、演播室等诸多方面。离播包装是指在非电视媒体以及社会公共环境中的形象设计与应用,涉及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网络、推广活动等。电视包装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为统一性、发展性、独特性。

    电视包装行业在中国发生与发展约17年,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95年到2000年,是电视包装的1.0时代,这是电视包装的起步阶段,大家都还没有包装,各电视台的竞争很小。在内容上只是一种简单的节目包装,没有频道整包的定位,也没有品牌形象的概念,主要是以独立的视觉设计为主;在制作上处于简单的模仿状态,那时电视台的要求也不高,往往只要片子做的大气好看就行。但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做起电视包装的时候,各种要求和压力就相继而来,电视包装的1.0时代也就很快过去了。

    2001年-2006年,是电视包装的1.5时代,此时第一波蓝海已经过去,而逐渐转变成红海。那时,整体包装设计概念被引入,品牌的定位开始在电视包装中应用。电视包装的内容更全面,从策划到制作到维护,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设计;制作上开始走原创路线,并融合了二维、三维、实拍等多种技术。

    2007年以来到现今,是电视包装的后1.5时代,现在我国大部分电视包装正处在后1.5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存在很多精彩纷呈的电视频道,尤其是在播包装这一块,设计已经很到位,使得接下去可以定位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现在的电视包装已不能只是在做片子而是在做结构,如果把一个个节目栏目看作产品,那整个频道就可视作品牌,电视包装要通盘考虑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需要具备电视整体包装策划制作、品牌形象宣传管理等综合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在后1.5时代要寻找新的蓝海出口,离播包装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出现后。

    二、新媒体的出现和对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使我国电视包装即将步入新的时代,也就是2.0时代。

    所谓新媒体,通常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体系上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类型很多,但其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基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平台的新媒体。

    较之于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互动性、整合性、及时性、细众性。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受众的选择度、交流度、参与度大大加强,并可以自由的选择媒体接收的时间、地点和形式。

    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决定了新媒体的继承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也给作为被迫收视的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电视受众急剧下降。新媒体较之传统电视的鲜明优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分流了传统电视的受众人群。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电视的主要受众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转向新媒体,庞大的年轻群体涌向新媒体,这必然会导致电视受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明显下滑。

    电视广告遭遇瓶颈。电视广告长期以来一直是电视收入的支柱,目前由于电视收视率的下滑,广告投放也开始由电视向新媒体分流,而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则处于不断上升的成长期。

    传统电视媒体将面临新媒体带来的危机,然而“危机”一词分开看,既是危险、又是机会。新媒体虽然一方面给传统电视带来影响并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使电视迎来了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将会是未来传统电视的一大出路,也是趋势所在。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体现在优势互补和融合共赢上。虽然新媒体有着传统电视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虽然已经处于相对饱和期,但是也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质与优势,使其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电视内容主流化、制作高端化和操作简易化是传统电视之所以不会被新媒体完全取代的重要原因。传统电视和新媒体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两者融合发展,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成果。

    三、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不我待。而这其中,电视包装,作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塑造与发展构架下的重要行业,将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包装行业传统的那套内容不能放弃,包括在播包装要素的视觉设计、离播包装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新兴媒体形式,拓展新的业务渠道、寻找新的宣传平台、丰富和完善电视包装整个服务体系。这也是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浪潮下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在播包装的发展趋势。

    其实早在1.5时代,电视在播包装这一块无论在制作技术还是制作内容上就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面对新媒体2.0时代的挑战,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播视觉要素的设计趋于简约。21世纪崇尚简单的生活,简单明了的东西也更让人容易接受,于是我们在在播要素的视觉设计上也应该体现出简约化的特点,通过仅可能少的包装符号将频道理念、宗旨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在概念内涵上多下功夫而非一味地追求复杂的画面效果,让设计在简约的同时又耐人寻味;也可以巧妙地从基本几何形或基本色的构成中去挖掘灵感、去抽离元素。

    其次,融入新媒体风格的设计理念。例如,节目导航可以设计成游览器的样式,通过输入搜索框带出画面,字幕出现的方式可以犹如鼠标点击一样,也可以配上网络中常用的点击、消息等背景声音,这种仿佛正在点击上网浏览的在播包装设计,融入了目前新媒体互动风格样式,从外观形式上拉近了电视与新媒体的距离。

    视觉设计上的简约化和新媒体化可以说是在播包装在新媒体时代合适的发展选择方向,值得从中进一步探索新意。

    (二)电视离播包装的应对策略。

    在电视包装的发展历程中,相比成熟的在播包装,离播包装还是相对不够完善的。电视离播包装这一块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空间,以往较多地是在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等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应用,但是新媒体出现后,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拓宽新媒体业务,以提升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将是电视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蓝海出口,这里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探索:

    1.互联网新媒体拓展。

    电视和互联网合作,其空间很大。包括频道网站、主持人博客、观众博客、网络电视等。

    频道网站。包括节目介绍和预告、主持人资料、频道资讯、论坛社区等。供观众在电视屏幕之余了解频道信息、查阅节目菜单等。频道网站是电视频道在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形象展示窗口,使电视频道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形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主持人博客。以前观众往往只是看到主持人荧屏前的一个形象,很难去了解一个主持人并且和主持人沟通,但是通过博客,观众可以跟主持人产生对话和联系,进而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

    观众播客。现在很多突发新闻事件,都是由市民首先在第一时间将第一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在网络上的。于是,电视频道可以建立观众播客平台,播放一些由观众自己拍的东西,还可以把作者请到演播室同大家分享交流,想必这种互动形式会对频道的宣传很有利。

    2.手机新媒体拓展。

    如今手机的普及率已近很高,可以说近乎人手一台,借助手机平台开辟新的渠道,也会给传统电视带去良机。

    短信互动平台。近年来很多电视节目已经在使用短信互动平台,例如在一些选秀节目中,观众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短信抽奖、短信留言等。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手机电视既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又具有手机的便携性,虽然手机电视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技术、内容、政策等诸多方面都还有待提高。手机电视业务也将会逐步纳入电视离播包装未来的服务清单中。

    3.其它新媒体拓展。

    无论是基于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视,还是依靠无线信号的移动电视,也都是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可取的重要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电视播出渠道,以其技术优势使观众可以实现点播、回看、定制收看节目。

    电视离播包装在新媒体业务的拓展应用,将会极大地帮助电视媒体提升品牌形象,将成为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趋势。

    四、结语与展望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国电视包装正在或将要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但是有着更广阔的蓝海出口等着我们去探索。相信在未来,随着电视包装走向更加完善的机制体系,会让电视荧屏精彩纷呈,同样也在屏幕下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郭蔓蔓.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