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3 16:53:04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1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72-04

Abstract: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re not fully reveal the black box. Based on more than 10 years of domestic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we found that the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of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the relevant interest groups of tourist industry cluster analysis,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etc. In addition, there is also a part of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industry cluster analysi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above aspects, in the ligh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 Tourism Cluster Reviews

一、引言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旅游研究范畴内是2004年,距现在已经十余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从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集群的概念后,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关注,成为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理论方法。产业集群理论更多的是应用在制造业的产业分析中,我国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直小心翼翼。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发展的十余年中,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对产业集群是否适用在旅游业中存在着质疑。黄雪莹、张辉(2013)认为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尹贻梅(2004)、冯卫红(2008)、王兆峰(2009)、卞显红(2011)等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适用产业集群理论来分析,旅游企业具有集聚的特征,旅游业的产业联系密切。至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性,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仅关注产品的创新,更多的重视制度和组织上的创新。现着重将旅游产业集群出现至今10余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做一系列的梳理,以分析和把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对未来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做出一些展望。

二、文献概况

现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文献论文。研究论文的获取方式是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中国网络期刊学术出版总库的“高级检索”中输入“旅游产业集群”,时间范围为2004至2015年,限定核心期刊和CSSCI两个属性,共搜获129篇文章。文中以是否为旅游目的地研究为划分标准筛选出66篇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构建文章和63篇旅游产业集群应用型文章。现主要集中前面的66篇文章。通过对这66篇文章梳理,近10余年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内容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集群内涵研究19篇,形成机理研究15篇,利益相关群体研究6篇,集群内企业和网络结构研究6篇,竞争力研究6篇,区域发展与品牌构建4篇,创新研究3篇,可持续发展2篇及综述类文献5篇。

三、研究内容述评

(一)旅游产业集群内涵研究

1.产业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集群的适用性问题

2006年尹贻梅、刘志高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上发表文章《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从空间集聚和产业联系及创新效应回答了产业集群理论是否在旅游产业适用的问题。

而2013年黄雪莹、张辉在《经济与管理》上发表文章《证伪主义关照下“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命题,运用证伪主义方法研究框架说明“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

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迈克尔・波特在论述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产业集群时首次提出了“旅游集群”的概念,而后一些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违背了产业集群多产业联合的特征,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强调的是互补性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合作更多的是水平关系。但更多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分析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空间聚集性,基于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产业联系及不同于制造业的制度和组织上的产业集群创新性。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给出了一定的分析。Capone和Boix(2008)认为高水平的旅游产业集聚不是简单的基于自然特征或有吸引力的遗产,而是旅游产品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连接而引起的经济体的存在位置。

旅游产业集群是不一定属于相同部门的互补企业的企业位置选择的结果,(Novelli et al.2006),但是企业会从现存的网络、联盟或他们之间的其他动力机制中获益(Tinsley &Lynch, 2001; Saxena, 2005; Presenza & Cipollina, 2010; Weidenfeldet al., 2010)。这个特征符合“对角集群”,因为新进入的企业直接或间接与旅游有关,不仅增加集群内企业的价值也增加旅游经验本身的价值。文中认为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研究旅游产业,但不是生搬硬套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研究方法,而是要针对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来分析旅游产业集群。

2.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中国第一次出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是2004年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在《福建论坛》所发表的文章《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在区域集群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概念――聚集在一定低于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竞争力。并将产业集群分成核心层、要素供应层和相关辅助层三个层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企业集群是以特定区域为载体,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分工协作为形式的产业组织形式。

张建春(2006)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整合了产业链、地理空间、发展演变和战略理念四个方面的内容。龚邵方(2007)将旅游产业集群与价值产生过程联系在一起,从价值链角度诠释了旅游产业集群。冯卫红(2008)的定义强调了集群内部企业的连接方式,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特征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集聚性和产业规模及链条的完整性是外部特征,而旅游集群内合作性竞争及企业间的非正式制度是内在特征。随后,有学者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之上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和需要,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集群概念。薛莹等(2008)将视角放在区域旅游上,提出了广域旅游集群的概念。李晓琴(2012)提出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定义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强调了外部集聚性,内部企业的竞争合作性及集群形成后的创新效应。虽然这些定义表面上能将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合作、旅游目的地聚集等概念区别开来,但是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效应机理至今没有得到解释,因此,需要一些研究来真正诠释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3.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

在旅游产业集群如何判定的问题上,很多研究都是假设于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而避过集群识别问题;另外一些判定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文章很多是建立在区位熵指标的基础上的。王兆峰(2009)在传统的产业集群识别的指标基础上,根据旅游产业的特性,提出了从集聚条件、聚集主题、聚集效应三方面构建的区位商指数,产业联系和有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间联系大小共同决定的旅游产业集群度来识别旅游产业集群。

4.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

学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张建春(2006)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可分为地理空间聚集特征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和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的各类主题旅游集群。张新(200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

龚邵方(2007)根据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和旅游目的地核心层,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景区型、城市型、社区型三类。刘敏、冯卫红(2010)依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自我累积型”和“协会助推型”及“项目或战略推动型”旅游产业集群;依据集群内部企业联系和组织结构的划分,可分为意大利式旅游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根据所依托环境来划分,分为依托城市型产业集群、景区型产业集群和社区型旅游产业集群。总的来说,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较为分散,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5.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的特征出发,基本有两种运作模式,一是凭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聚集,二是市场开发模式的聚集。黄向、梁明珠(2007)以恩平市旅游经济走廊为例,提出了有利于实现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带状极核型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链的三维延伸的产业联系实现路径。龚邵方(2007)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刘会燕(2008)以浙中城市为例,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组团模式。张辉、张晓明(2010)提出了区域旅游双核联动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因为产业聚集区拥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具体旅游聚集区来设计开发。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内容,主要运用增长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生态位理论、企业资源观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适应理论及经济学相关理论来揭秘这个黑箱。

以增长极理论为出发点,卞显红(2008)年将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结合起来,对比了城市旅游产业集群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集群发展机制,赵书虹(2009)、卞显红(2011)从集群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驱动力。以自组织理论为出发点,许登峰(2010)、卞显红(2011)分析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的特征。

王兆峰(2008)(2009)从生态理论视角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集群生态资源潜力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集群生态结构是集群发展的动力,集群外部环境是集群发展的保障。荣浩(2014)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的竞合问题。

孙飞(2010)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世敏(2010)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长株潭旅游产业形成因素的关联度进行了判识。卞显红(2011)比较了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演化过程。许辉春(2012)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共生类型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共生的动力机制。张玲、邬永强(2013)运用复杂系统适应理论CAS理论研究广州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以上分析情况可见,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阶段,仅仅只有两篇文中运用灰色相关分析和复杂系统适应理论分析了集群形成过程的动力机制。因为旅游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的限制,因此运用完全定量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倡导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来深度解释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三)旅游产业集群相关利益者

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中,学者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形成两类集群,在这两类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非常重要,所以有学者研究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的影响。王兆峰(2008)在定义了旅游产业集群相关利益者的基础上,立足于消费者和政府两个角度,分别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这两类利益群体的行为。温兴琦(2009)、赵忠奇(2014)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的具体体现。

(四)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和网络结构

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联系是集群理论运用到旅游业中是否合适的焦点。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饶品样等(2009)在企业资源观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共享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共享资源的划分纬度和演化机制。王兆峰(2009)落脚于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行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旅游集群企业出现机会主义的原因,并利用声誉模型分析如何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控制。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的行为,因为共享资源的不均衡占有,因此集群内企业间有种天然的投机倾向,这势必会影响集群竞争力,了解和控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对集群健康发展很重要。

另外一些学者从集群网络结构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刘建平等(2009)在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提出了以网络中心化程度为指标来选择政府驱动还是市场驱动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张鹏顺(2011)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网络,认为用无尺度网络的概念解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更加合适。卞显红(2012)利用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分析了集群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田晓霞等(2013)以喀什46家旅游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喀什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结构。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因为产业集群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史文斌、张金隆(2007)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岳进(2009)从规模竞争力和效能竞争力两方面对中国24个旅游强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王兆峰(2010)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利用影响因素和弓弦理论,构建了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胡宇橙、王庆生(2010)运用GEM模型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刘中艳(2013)在帕-吉GEM模型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要素,提出了GEMS模型四大要素、八个因素,然后用两个评价模型评价了大九寨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证明了GEMS在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中更合适。

(六)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学者们还从区域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王兆峰(2009)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来分析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张金霞(2006)、侯雪艳(2013)、杨佳利(2014)都探讨了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构建。

阎友兵等(2009)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认为三重螺旋模型的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鹏顺(2011)分析了知识管理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卞显红(2012)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并给出了基于集群品牌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这几位学者从创新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虽然研究不是很深入,但也算对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的研究空白的填补。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越来越重视,有学者也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齐晓梅(2012)从和谐管理理论视角、自组织理论视角论述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模型。罗萌、姜岚(2013)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的熵变和流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以上的分析是基于对旅游产业集群体系完善的研究基础上的,而还有52篇文献是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有的依托于体育、农村、县域等旅游产业集群,有的分析具体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对现存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四、结论及展望

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是对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二是对某特定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的分析与策略构建。文中主要分析第一类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学者定义了旅游产业集群,从生命周期理论、生态位理论、企业资源观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适应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旅游产业集群的机理,也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结构理论运用到集群分析中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纯的定性分析在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然而,基于上面的分析发现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重点还是停留在旅游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上,主要研究模式是理论分析、现象阐述,所以出现了因为直接嫁接产业集群理论而脱离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真相。因为研究的学科基础较为单一,所以研究发展受到了限制。基于以上认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理论基础方面。旅游产业的跨产业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虽然先前的研究已经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但是学科交叉性不强。因此,认为未来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能够成为多学科、多理论交叉的综合体,更进一步的阐释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真相。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从之前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研究结果不是很明朗。未来的研究建议从两个层次出发,一是从中观层次出发,以旅游产业为载体,探讨旅游产业集聚机制研究。二是从微观层次出发,研究企业的行为特征,从而更好的诠释集群效应。

第三,研究方法方面。因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是很成熟,所以应该坚持以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为主线索探讨机理研究,但是在集群竞争力及识别方面要坚持定性定量的结合。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情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2004(8):22-25.

[2] 聂献忠,张 捷,刘泽华,等.我国主题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4):65-68.

[3] 张 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2):36-40.

[4]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24):147-150.

[5]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98-102.

[6] 史金斌,张金隆.基于模糊评价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6):341-342.

[7] 龚绍方,刘志高.区域旅游发展初探[J].中州学刊,2007(4):71-73.

[8] 相阵迎,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整理评述[J].旅游科学,2007(6):6-11.

[9] 卞显红.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8(1):203-206.

[10]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博弈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3-67.

[11]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J].经济问题,2008(2):120-122.

[12] 王兆峰.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8(2):29-34.

[13] 冯卫红,苗长虹.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J].人文地理,2008(3):97-101.

[14]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的博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9):68-71.

[15]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86.

[16]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控制[J].系统工程,2009(4):90-95.

[17] 胡宇橙,王庆生.基于GEM模型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5):74-78.

[18] 卞显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经济地理,2011(2):327-332.

[19]卞显红.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人文地理,2012(4):137-142.

[20] 张 玲,邬永强.基于CAS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以广州会展旅游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3(8):171-176.

[21] 黄雪莹,张 辉.证伪主义观照下“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6)63-69.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2篇

摘要:本文对共青城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及战略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共青城;旅游产业;红色旅游;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引言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共青城作为九江市分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发展区域,应该重新审视与把握共青城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定位、综合效应和发展趋势。昌九城际高铁的开通为游客提供了交通便利,为共青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共青城应该综合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努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产业,加快推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2.文献回顾

共青城的相关文献大部分都在研究生态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被提及。黄万林[2012]提出了“共青现象”,指出其本质是一条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道路,并指出了“共青现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城市建设的启示[1]。汤恒[2012]提出建设共青生态城的关键在于要抓好生态立项,同时,提出共青城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分析[2]。对共青城具有代表性的“中芬数字生态城”研究也是有关共青城研究文献一个重要部分。周愿,张峰[2012]以共青城中芬数字生态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其创新性和实施推广的意义[3]。白海涛,李晓琼[2011]介绍共青建设数字生态城的背景,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和优势、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措施[4]。对共青城的旅游产业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是关于共青城生态旅游的研究,忽视了共青城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3.共青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3.1.交通区位优势

地处江西省会南昌市至赣北历史名城九江市的中段,距南昌昌北机场和九江机场各30 分钟的车程。共青城毗邻南昌市和九江市,可以与其进行区域合作。昌九城际高铁的开通更是为共青城交通的便利提供了条件[5]。水路有鄱阳湖和博阳河,铁路有京九铁路和昌九城际高铁,公路有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纵贯境内。

3.2.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构筑共青城旅游业的发展基石。共青城是部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自然候鸟保护区。共青城绿色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水资源优质丰富。

人文资源优势:共青城千年甘露寺、航天功臣阁、富华山景区等景区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旅游资源。同志的陵园就座落于富华山景区,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至今为止,这里是全国唯一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具有传承垦荒精神功能、知青文化、引领示范青年创业等作用的红色旅游资源载体[6]。

3.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来,共青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旅游设施建设,修建了休闲垂钓中心和高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共青城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新兴的旅游休闲城市。

3.4.政策优势和科技支撑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 -2010),市委、市政府根据省规划提出了“生态崛起”的口号都为共青城的旅游产业的反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共青中芬数字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4.共青城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及战略思想

4.1.发展目标:调整旅游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全力打响”鄱湖水韵,魅力共青”的城市旅游形象,逐步打造“生态之城、活力之城、白鹤王国、鄱湖风韵”等旅游品牌。

4.2.战略思路:共青城旅游产业开发应策应九江大旅游,围绕庐山鄱湖的品牌效应,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旅游主管、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战略。

5.共青城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5.1.建立领导机构,完善管理体制

从现有的旅游管理体制来看,共青城还没有成立旅游局,也没有一个专业的机构对旅游业进行有效地开发与管理。旅游业涉及的相关产业很多,因而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应由政府牵头建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旅游局和旅游开发总公司,形成统一合理效能的旅游管理体制。

5.2.进行合理旅游规划,开发与保护并重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要,共青城应该组织专家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对旅游项目进行深层次挖掘,尤其开发以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项目。结合“鄱阳湖经济区开发”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将零星散乱的珍珠进行串连,形成颇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政府和企业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重视环境保护。在旅游规划时要着眼于长期利益,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注意景区的环境容量,做到科学合理保护性开发,协调好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关系。

5.3.进行区域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依靠鄱阳湖与九江和南昌相邻的有利地理条件,借助庐山和南昌旅游城市的品牌,加强区域性旅游资源合作性开发,开发庐山―鄱湖―南昌旅游线路,引导庐山和南昌的游客流向共青城。借助全省环鄱阳湖经济圈的整体规划的强大影响力,让我区旅游产业融入环鄱阳湖经济圈中。

5.4.加大政府支持,引进旅游投资

加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导向性投入。要将旅游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资、融资渠道,把立足点放在大力引资、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上,充分带动社会力量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鼓励在投资上开展区域联合,打破区域界限,进行共同开发。

5.5.加大旅游宣传

各级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旅游促销宣传工作。要重点旅游产品的整体对外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旅游的宣传。聘请旅游专业策划公司对共青城旅游整体形象进行策划、包装和宣传;积极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做到“以节促游”;在各车站码头及主要的商务中心区等人流集散地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网点;在主要的交通要道和大商场大酒店设置自助式旅游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和大型电子屏幕显示系统。

另外,需要重视新兴科技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重视优秀的旅游规划人才引进和优秀导游人员的培养。积极创建具有共青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和红色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黄万林.“共青现象”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鄱阳湖学刊,2012(2):47-52.

[2]汤恒.抓好生态立项 搭好融资平台 建好生态共青城[J].经济师,2012(3):225-227.

[3]周愿,张峰.“数字生态城”的规划探索与实践――以共青中芬数字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C].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325-339.

[4]白海涛,李晓琼.关于共青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2):17-18+20.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3篇

Abstract:To conduct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of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al upgrade path in next stage, this paper conduct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weights to the 200 samples with feature identity, gain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upgrade of the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depended on the load contribution of policy support factors, cultural derived factor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factor, and carried out the Spearman correlated path coefficient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Based on SPSS statistical result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conical spiral upgraded model of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and gav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verall upgrade of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was mainly restricted by the guide of government advantage policy and the support of funds and other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cultural derived fa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ubject of colleges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关键词:冰雪旅游产业;升级路径;主成分分析;圆锥螺旋线

Key words: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upgrade path;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nical spiral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189-04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析出

作为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主题休闲旅游方式,冰雪旅游在欧美等国家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1] 。作为旅游行业中一朵冰晶璀璨的雪莲,冰雪旅游及其附属产业正为整个旅游产业的经济产值贡献着愈来愈多的经济份额。我国的冰雪旅游于1985年始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后经不断地成长,现阶段已大范围发展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且日益成为我国冬季旅游方式的首选意愿。但由于“冰雪旅游”本身的起步时间远远迟滞于欧美及日韩等国家,旅游(滑雪)设施简陋、旅游特色缺失、服务项目抽条、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失灵等问题的出现却在客观上造成了相当比例游客旅游体验与其消费价值在整个旅游经济创造过程中的极大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于我国冬季旅游市场在客观层面发育周期上的稚嫩,更多的还体现出整个冰雪旅游产业在主观层面对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滞后和被动。

略领先于现实环境中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理论层面对于冰雪旅游及其附属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处于探索进阶阶段。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张春艳(2008)对冰雪旅游在资源价值构成及实现机制层面作的基于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和环境调控方面提升冰雪旅游资源价值策略的相关研究[1,2],但整体研究方法更侧重于理论框架的搭建,在实证方面略显单薄。吴伟伟(2010)分别在吉林和黑龙江选取两处采样点对冰雪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做了实证研究,并抽取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生态要素为结论指标[3],但计量指标及被试样本数值仍遵从于张春艳2008年的样本数据,因此实证效度有待商榷。王玲(2010)利用CNKI期刊源对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与研究的理论成果加以综述,得出需要在理论研究上对各地及全国冰雪旅游开发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并针对地方旅游发展特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冰雪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的结论[4],但并未给出更具针对性的研究建议。其它关于冰雪旅游及其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归集于发展策略、竞争机制及政府规划等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多倾向于理论层面研究,在此不再赘述。总体而言,国内理论界对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的侧重了理论框架的搭建,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趋同,研究视角多局限于扶植政策、集聚机制或评价权重等单一维度。未能有综合以上多个维度的分析角度且基于实证基础的研究,而这正是本文得以展开的研究视角。

本文选取我国冰雪旅游的发源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样本空间,有约束条件地选取200名特征身份人员作为被试样本来分析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升级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权重问题,并基于此建立数理模型以定性分析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爬升路径,最后给出关键升级节点的相关路径分析。

2 数据来源及统计解释

2.1 样本特征

因考虑到本课题的纵深剖析前提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或管理学基础(经历),故在样本采样特征的覆盖上我们有所限定:即要求被试样本具备与经济学科相关的研究经历或学习过程,或具备企业管理、行政规划制定的工作性质或旅游业内人士。基于以上三部分既定样本特征的考虑,我们将样本空间限定于高校经济学科教师及社科研院究所人员、政府相关业务部室人员、相关企业中层以上人员和旅游业内人士四部分人员。因约束条件的限定,偶遇抽样(Accidental Sampling)的采样方式仅适用于小部分被试样本,绝大部分采样过程按前期预约、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方式进行。因此样本数据的收集难度和采集周期亦随之放大,整个样本空间共按既定数据特征选取被试200人,采集周期自2010年8月初持续至2011年1月末。其中,高校教师和社科院研究所专家样本100人,覆盖样本空间50%,折半占优。相关企业中层以上人员40人,政府相关业务部室人员30人,旅游业内从业者30人,各覆盖样本空间20%、15%和15%。可以看到,样本的学术背景和从业经历与课题研究的理论相关性和实践性紧密,抽样代表性显著。

2.2 问卷设计

问卷题目的设计主要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析出。考虑到采样数据的统计意义和易计算性,问卷形式被设计为封闭性、单项选择式问卷,单选过程以对权重的认可程度被抽象为统计学意义。权重测度以李克特量表为设计依据,即将被试样本对政策量表的认可程度按照“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甚重要”、“很不重要”5个量级的权重指标从高到底分别以5分、4分、3分、2分、1分相应度量[5]。初始问卷共设计权重问题20道,经对问卷题目相关性检验,滤除高相关题目4道,低相关性问题1道,最终问卷共体现问题15道。具体问卷题目与量表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按照量表数目与被试数目需满足最低限度为1:5的建议比例[6],被试案例应控制在75人以上,本案被试样本为200人,满足测试容量要求。

2.3 统计分析

我们以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被试特征群体对于发展冰雪旅游产业这一宏观问题所倾向的对于相关政策、措施的认可权重。首先我们对样本统计矩阵做信度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以判定其作因子分析的可靠性和显著性。经检验,本案量表的KMO值为0.858,介于0.8~0.9之间的建议区间[6],且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即拒绝假设,适合作因子分析。依据匹德森(Peterson)研究建议,克朗巴哈α值水平在0.6以上为研究数据可使用的最低标准[7]。本研究的克朗巴哈α值为0.868,信度值已经远远高于0.6的最低接受标准,且同时满足0.7以上的SPSS信度经验操作要求,表明本研究的数据可靠性较高。我们对量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共萃取得到三方面主要成分,且主成分对方差的总解释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8.944%,达到了良好的代表结果。与主成分萃取同步,我们点选了陡坡图(碎石图)选项,可以看到,在第三个成分点后,Slot曲线斜率趋于平坦,进一步验证了主成分萃取解释效度。

主成分萃取后,我们对比原始成份矩阵以分析Q1~Q15与主成分的分类相关。原始成份矩阵与经一次最大方差法正交转置后的成份矩阵如表2所示,其载荷主成分分类情况如表3所示。可以看到,经主成分萃取后,分析变量被抽象为政府政策扶植层面、冰雪文化衍生层面与企业技术进步层面等3方面主要相关因素。而与政府政策扶植层面相关度较高的因子1类别又占有7列量表,即合计占优46.7%。冰雪文化衍生层面和企业技术进步层面分别占优26.7%和20%。由主成分的占优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有效支持,其推进效率可达到所有助推效能的一半比例,占主导推进地位。冰雪文化衍生层面和企业技术进步层面合计分配另外一半推进效能,占辅助推进地位。需要说明的是,Q14因素与3类主成分都成较低程度的相关性,未被剔除问卷主要是出于观测被试样本对于参与冰雪旅游产业意愿的主观考虑。但“一般重要”以上意愿的统计率仅为18%,表明了特征人群对冰雪旅游产业较低的主观参与度。

3 冰雪旅游产业圆锥螺旋线升级模型

由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得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扶植层面、冰雪文化衍生层面和产业技术进步层面三个维度的资源支持。但这三个维度的资源发挥效能的运行规律又是怎样的呢?本部分我们将通过搭建数理层面的产业升级模型来加以解析。

我们所建立的冰雪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模型以经济产值M为最终度量目标。相应于文章第二部分主成分抽取后的结论,我们将冰雪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的定性分析维度扩展定义为政策扶植ploy维度、文化衍生旋度rot维度(本处“旋度”概念的引入主要是为体现出文化衍生、创意产业对于冰雪旅游产业在吸引外部资金、政策及其它社会资源方面的汇聚作用)、技术进步周期t维度及经济产值M维度。

由于政府制定政策具有短期持续性和阶段拉动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以阶跃函数的形式表征扶植政策对于M的拉动作用,图1中以M(p)表示。由阶跃函数的基本特性易知,M(p)具有区间常数和线性的基本性质。在不考虑政策突变及较大政策扭曲的情况下,扶植政策对于M的影响具有阶段可持续性的正向拉动的作用。如果扶植政策的助推效率显著,则在一定的时域区间内还会出现对于经济产值的指数拉动效应,但考虑到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上我们仍用阶跃函数表征。相应于占主导推进地位的扶植政策维度而言,文化衍生、概念创意产业等重点受扶植项目在对于外部资源的吸引、汇聚方面会产生显著的“负源”作用,即具有吸引外部资金资源及其它社会资源持续进入的汇聚作用[8]。相应地,资源旋度的增加会带动资源通量流密度的增加,这是整个产业经济值得以增加的一个显著指标[9]。伴随文化创意地不断衍生、裂变,文化衍生旋度会对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张起到呈现指数级跳变的助推作用[10]。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冰雪旅游的持续升温及冰雪旅游产业链的双向延长就是充分的例证。我们用形如r(t)=r0e的数学形式来表征这种指数成长效果。式中,积分域内的拉米顿算子与资源流速Vt的点积结果表征为资源散度场,如果资源旋度场引发了稳定的资源散度场,则资源通量流密度可简化表征为r(t)=r0e,图1中以M(r)表示[11]。易见,适时且优势的利导政策是引发文化衍生旋度维度内资源通量流密度指数表征的显著动因,政策维度对于文化衍生旋度维度具有先期激发作用。下一个需要考虑的维度是冰雪旅游产业内技术进步及知识溢出自身周期特性的维度。标准的技术进步周期大体同步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即集群中后期的技术进步及知识溢出对整个产业的经济产值所产生的拉动效率最为集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用正态分布函数加以表示,其数学表征为M(t)=e/σ,以M(t)表示。图1中所绘的技术进步生命周期曲线为标准表征,并未附加政策扶植维度与文化衍生旋度维度的正向载荷影响。然而现实中,正态分布曲线的衰退期未必会以对称周期的形式出现,抑或者说,地方政府层面和企业联盟方面会不断地利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迟其后半周期的到来。如果产业接续及时,产业链嵌套全球产业链契合良好,则产业成长效能亦会出现阶跃提升的情况,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产业升级的波峰状态。将政策扶植ploy维度、文化衍生旋度rot维度、技术进步周期t维度及经济产值M四个维度融合分析,我们即可得出理想状况下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模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考虑的情况只涵盖政策触发效率良好且文化衍生及技术进步对广义资源(资金及其它社会资源)旋度构成正向激发效用的情况,基本思想是将各维度内的表征函数进行差乘并加入误差项。差乘的原因是考虑到不同维度条件的经济场的叠加可能会对政策象限造成非线性扭曲,所以在此约束了最终路径函数的方向性性质。考虑到阶跃函数具有常数和线性性质,则最终路径函数的图形表现形式主要只与M(p)及M(r)显著相关,定点值与M(t)正相关。这样,我们将四维度计算降维为三维图形表征问题。易得,最终的路径函数具有类似于圆锥螺旋线方程(圆锥螺旋线方程表征为:x=(R・et)cosωt,y=(R・et)sinωt,z=H・et。M(r)与M(t)的指数形式与x和y的表征形式相近,所不满足的平方和关系是螺旋半径。考虑到政策的指数效应,则M(p)与z可以良好替代)的表征形式。图1中以标准圆锥螺旋线表示。当然,我们考虑的情况基本上近乎理想情况,实际条件下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螺旋爬升速度还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4 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相关路径分析

比照冰雪旅游产业三维度圆锥螺旋线升级模型,我们应用SPSS17.0对降维后的政策扶植P维度、文化衍生R维度及技术进步T维度的三维爬升模型所涉及的主成分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得出其相关系数以表征助推路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在0.01水平(双侧)显著相关条件下,P维度内的Q1、Q12及Q15等3个主要因子对T维度内的Q2、Q5及Q7因子指标产生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推进作用。这也证明了延长冰雪旅游产业链长度、加强政府对冰雪旅游相关产业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植力度、加强建设冰雪旅游产业研发、商洽等综合示范性平台建设三方面政策建议对冰雪旅游产业本身技术进步及知识溢出效率所起到的正向促进作用。R维度内,Q11在0.05水平(双侧)显著相关条件下分别对T维度内的Q5因子及P维度内的Q15因子产生显著相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相关理论学科的发展对于冰雪旅游产业国际化运营及示范性平台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需要额外说明的一点是,文化衍生R维度内,相关的因子载荷产生了较大程度且多于其它两个维度内的自相关,这也在客观层面上验证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实际运营操作落后于理论(文化)研究的发展现状。其它相关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统计结果所表征的其它现实意义在此不再赘述。

5 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统计权重为基础,定性层面上构建了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圆锥螺旋线升级模型,限定约束条件下对200名被试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

①我国的冰雪旅游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冰雪旅游市场也正处于成长初期,相关的产业制度建设及行业运行准则仍需进一步规范。延长冰雪旅游产业链的有效长度以促进其产业技术进步及知识溢出效率是整个产业得以发展升级的关键指标。

②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主要受制约于政府优势政策的引导、资金及其它社会资源有效支持。与此同时,文化衍生及高校相关理论学科的发展也在客观上辅助促进了冰雪旅游产业的技术进步。

③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升级路径具有类似圆锥螺旋线的爬升性质,其爬升效率主要取决于周期性的扶植政策补给及文化衍生旋度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春艳.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张春艳,胡运权,杜梅.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中冰雪旅游文化的塑造[J].管理世界,2008(4):173-174.

[3]吴伟伟,张春艳,郝生宾.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与体构建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52-156.

[4]王玲.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与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3,18(2):24-29.

[5]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92-98.

[6]Joseph F, Hair J R.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the 4th Edition) [M].Oreg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1995:210-229,374.

[7]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7-109.

[8]霍影.多维旋度大循环经济圈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1):977-981.

[9]余永达.集聚优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3-55.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4篇

关键词:旅游 信息化 服务产业 桂林

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满足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研究人员等旅游活动参与主体的各种信息化需求,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行业的集合,主要分为交易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硬件服务、相关支撑服务等五个层次,相应地,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包括旅游电子商务业、旅游网络媒体业、旅游软件服务业、旅游硬件服务业和旅游信息化支撑服务业等五大产业。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旅游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进入到ICT阶段,从互联网进入到即时网络时代,物联网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也成为了信息化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使得旅游进入了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信息化朝着工具化、协同化、网络化、移动化、社会化以及智慧化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广西省桂林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桂林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广西桂林是国内少数几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的城市之一,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研究其旅游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

广西桂林是国内少数几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的城市之一,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团购、旅游网络媒体、餐饮软件、酒店软件、景区软件、旅行社软件、旅游电子政务等领域均有比较典型的代表厂商。

(二)广西桂林的旅游网站数量多、密度大

广西桂林的旅游网站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拥有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1000多个,网站的密度之高位居全国之列。同时,桂林市旅游网站的投资主体呈多样化特征,主要有各类旅游企业、科技公司和传媒公司等。

(三)入境旅游电子商务位居全国首位

广西桂林是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四大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引领着我国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桂林市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具有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模式新和前景好等七大特征。其中,桂林国旅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一位,唐朝国旅位居前四位,桂林康辉、天元国旅等入境旅游电子商务业务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名城效应和宜居环境优势。桂林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是我国最早开发的24个旅游城市之一。同时桂林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成为我国最合适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旅游名城和宜居环境,是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本。

2.交通便捷。桂林自古就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地,目前桂林市已经建立起水陆空立体式的交通网络。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已经开通60多条航线,直达国内外大中城市,吞吐量在全国178个民航机场中位居第30位。湘桂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了广西贵州、湖南和广东四省的2小时经济圈。

3.人力资源丰富。桂林市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拥有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专等9所普通高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桂林市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4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部级科研院所。高校院所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人才,为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4.成本优势。桂林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生活成本明显偏低,企业的经验成本优势明显。

5.产业载体优势。旅游业是桂林市的支柱产业,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5亿元,占桂林全市生产总值的17%。经过多年的发展,桂林形成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市内各级别宾馆林立,餐饮自成特色,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旅行社众多。桂林雄厚的旅游产业基础为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具有资源配置主动权的龙头企业。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尚未有效掌握自由配置的主动权。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仍然较大。

2.产业业态和产业发展方式比较落后。桂林市的多数旅游网站依附于传统旅行社,业务发展受落后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严重制约,自主性不强。它们仍保持着小作坊式的传统发展模式,策划能力较弱,营销方式单一,缺乏资本运作。在全球软件公司转型云计算服务的情况下,桂林旅游软件公司仍抱守传统许可模式。

3.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桂林生活网等本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运用还是零星的、初步的,尚不能有效支撑产业的发展。桂林亟需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机遇

1.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对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我国旅游业正处于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在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改进游客体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促进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不断变革,给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群体;新的旅游方式和服务方式将会更快地得到普及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旅游信息化将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带动产业发展。

3.信息技术持续蓬勃发展,给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新条件。三网融合、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兴起。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条件。

4.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桂林市先后获得相关国家相关部委批复,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部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改革试点,使桂林市处于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战略机遇期。

(四)竞争分析

1.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然而桂林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突出体现在宽带、无线网络和商业配套等三个方面。

宽带。宽带是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特别是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对宽带的要求非常之高。然而,桂林市的宽带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长远发展。

无限网络。移动互联网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无限网络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桂林的WIFI覆盖率还较低,手机上网价格偏高,信号不强,无限网络有待进一步优化。

商业配套。桂林市缺乏高档商务区,现有产业园、专业楼宇的办公环境及周围的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部分企业税负较重,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桂林市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税收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不够明显。与外地相比,桂林市的部分行业税负过重。以网络游戏软件为例,我国多数地区是按增值电信业征税,税率为3%;而桂林是按娱乐业征税,税率高达10%。在与外地企业的竞争中,桂林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税负压力。

3.人才流失问题和供需结构矛盾比较突出。桂林高等教育发达,每年培养数万计人才,但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而对外地的优秀人才,桂林市缺乏有吸引力的引进政策。这造成了桂林市中低端人才相对过剩、高端人才比较缺乏的结构性问题。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目前桂林旅游信息化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和旅游软件服务业等。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企业必须不断深化发展企业改革,建立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决策体制,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创新,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加快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新的增长点,着力于旅游计划网站等新模式发展。在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方面,以广西省桂林市瓦窑根雕奇石市场为产业基础,打造新的旅游体验项目,搭建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平台。在旅游软件服务业方面,各类软件企业要面向旅游领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如酒店软件、旅行社软件、景区软件和网络娱乐软件。积极发展云计算业务。

(二)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建立多层次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发挥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建立企业实现培训机制,建设实践训练基地。健全医疗、科研、住房、户籍、职称、奖励等人才政策,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与创新支持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三)加快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专业互联网公司,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鼓励智能手机、二维码、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推出相关产品服务,进行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快推进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项目的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拓展新业务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创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积极推动高校院所与旅游信息化服务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转变融资机制,积极采用上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参股等形式,大力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利用外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专业投资评估系统,形成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补宏,闫艳芳.国内外旅游信息化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5)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5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板块旅游;资源整合;联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蚌埠旅游业发展现状

据蚌埠市统计年鉴,2014 年蚌埠累计接待入境游客 6.04 万人次、国内游客 2220.0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30.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26%、13.92%、14.06%。数据的变化,揭示了蚌埠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蚌埠市有1 处部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国家奶牛养殖综合示范区;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4 处,其中有淮上区的高家庵生态农庄、禹会区的天河鱼乐水乡、龙子湖区的红塔生态园、固镇县的梨园农庄和五河县的沱湖渔家乐。还有涂山―白乳泉和龙湖风景区,也是安徽省内2处著名的旅游观光区;有4处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区:分别有垓下古战场、禹王宫、汤和墓、沫河口监卡;有7处遗址被评为市级文物单位:有禹会村遗址、梅士固堆遗址、钓鱼台遗址、楼岩寺、双墩遗址、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淮河铁桥烈士纪念碑[2]。与旅游资源相配套的星级酒店有18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 5 家,旅行社20多家,接待服务能力日益完善。同时蚌埠还有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沱湖湿地、韭山洞和张公山公园、锥子山公园,龙子湖公园、明皇陵等。蚌埠还拥有名扬海内外的玉器古玩市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交易往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发展中,有望成为中国泛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奇石玉器中心之一。

虽然蚌埠市旅游资源丰富,很大一部份也正在开发,但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在众多景点中省级风景名胜区只有2个,和其它旅游城市差距太大;缺乏部级旅游景点,难以对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各景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缺少规划旅游线路,规模效应不强,旅客回头率低,难以打造旅游品牌。得益于交通枢纽的优势,蚌埠市每年的旅游人数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的旅游收入却在较低水平,远低于省内黄山、合肥、芜湖等市。

二、蚌埠市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从地图上看,蚌埠位于安徽北部,淮河穿城而过,四周铁路、公路密集,东部毗邻江苏省。从地势来看 ,蚌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总体还是趋于平坦,在这种地貌下较易形成一些可开发利用的地貌景观。从气候区划来看,蚌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处,也就是经常说的“中国南北分界线”。这种气候造就了这里的环境,夏季炎热而多雨,昼长夜短;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干燥而凉爽。总体上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景观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在蚌埠这种四季分明的地区,任何时候都可以旅游。如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已经落到实处,蚌埠同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的机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同时还有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蚌埠自身的交通便利、工业基础、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些也必将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同时蚌埠也有许多先天的旅游条件。在安徽省内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双墩遗址就是在蚌埠发现的,距今大约有73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为0.12平方千米,位于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有力地证明淮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禹治水圣地涂山,位于禹会区西部和怀远县东南部,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形成了壮观的涂、荆峡谷景观,现存有禹会村、涂山庙、望夫石、启王庙、三圣寺、圣泉等胜迹。荆山和涂山分别屹立在淮河两侧,相传春秋时期就是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和氏璧。在荆山的西面,有一“卞和洞”,相传是旧时卞和抱玉之地。世界闻名的七大古战场之一的垓下古战场在固镇镜内,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址犹存,仍可见当年风貌,如虞姬梳妆台、铜帮铁底河、韩信点将台,令人神往。蚌埠市内有一城市内湖,湖泊面积达8.4平方千米,目前来看应该是城市内湖中最大的一个了。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维护,已经成为集自然、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4A级风景区。此湖名字由来颇有渊源,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儿时曾在这里放牛,所以被人成为龙子湖。综上可知,蚌埠市拥有庞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有构建“板块旅游”体系的优良条件。

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010年后,蚌埠市继续加强各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也对旅游招商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蚌埠市旅游局着眼于国家、省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前不久同市各相关部门共同探讨研究了吸引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以此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商开发经营蚌埠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蚌埠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旅游业要勇担皖北地区旅游发展龙头重任,坚定不移地以“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为主要发展目标,致力打造皖北旅游经济圈中心[3]。当前正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阶段,而且安徽省也在重视皖北的开发,而蚌埠市是中部重要交通城市、皖北区域中心城市,政策向蚌埠市的倾斜意味着投资蚌埠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6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62-02

一、研究背景

最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产业开始融合交汇,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经济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新兴产业,它通过创意活动将设计、技术、制造、商业、文化和艺术等活动融为一体,通过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创造社会财富,拓宽就业领域,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倡导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产业。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全球创意产业的产值就已经达到220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而联合国2005年的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球 GDP的7%,并以年均10%的速度在增长,远远高于全球GDP的7% 的增长。有专家指出,经济和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从工业经济时代到创意经济时代,而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己经成为新经济的双引擎。

二、旅游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一)旅游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1.国外对旅游创意产业的研究始于旅游创新研究和创意旅游研究两个方面。旅游创新研究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关注,Sheldon(1997)分析评价了新技术对传统旅游创新的影响,Mattsson(2000)论述了旅游企业创新的组织绩效与管理能力,Ha-lager(2000)对旅游创新的空间组织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2.国外旅游产业创意研究综述。冯学刚、于秋阳(2006)发表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借鉴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认为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传承和延伸,也是对旅游策划下的广告、节庆等旅游产品和活动的产业提升[1]。高静、刘春济(2010)认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产业范畴交叠、空间共享和需求融合三个层面。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创意产业融合的倾向,更加注重活动内容的文化性与创意性,两大产业正朝着进一步融合创新的趋势发展[2]。

(二)文化创意相关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上,开始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应用过程中对经济、区域、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的层次更为深厚。而中国的应用研究则较为肤浅,只是应对时事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还是理论研究阶段。

2.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张建(2009)在其《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指出都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展模式,以期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3];张振鹏、王玲(2008)探讨了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4]。

三、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首先的起源是从民间开始,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小规模的民族文化演艺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张家界整个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大门也陆续对外开放。张家界旅游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具备相当雄厚的基础实力,文化旅游在近几年来逐渐显露出来。伴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进步,层次的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张家界已崭露头角,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附带的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自2009年以来,张家界著名大型山水舞台剧《天门狐仙》就是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创意产物,该舞台剧总投入1.2亿元人民币,是由湖南传统花鼓戏《刘海砍樵》结合张家界天门山狐仙传说改编而来。在该舞台剧中,包含了张家界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特色、习惯、山歌等大量民族文化元素,其中有渗透着令人向往的凄美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一个成功典范,自开场以来,国内外广大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震撼的音响、灯光效果结合天门山下嶙峋的山体背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其创意效果无与伦比。“山水实景演出”,摆脱了传统舞台模式的束缚,将旅游景区的自然山水景观作为舞台的演艺背景,把实体山水、真实生活搬到了舞台上,将最通俗真实的文化上升到了欣赏的层次,充分显示出张家界民族地区的人文美景,奇峰异岭,民风民俗。整个演出随着人物、故事、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让观众身临其境,激发出对张家界地区山水、文化的向往。张家界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天门狐仙》,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旅游者畅游在真个故事情节里,在文化里感悟自然,是对民族地区文化的深层挖掘,反映出了现代人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展现出了张家界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当然,该舞台剧不仅从文化艺术上让人们沉浸其中,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容置疑的,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早已厌倦了固定模式的旅游方式,越来越追求新颖的事物,《天门狐仙》这一文化创意产物正中人们下怀。下面就以《天门狐仙》为例,来分析其给张家界带来的经济效益。张家界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天门狐仙》是推动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由剧场演出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相关餐饮、住宿、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自正式公演后,每年游客数量以23%的速度增长,2010年张家界旅游总收入达103.4亿元。2010年第一季度,张家界旅游收入就超过19.8亿元,至2011年12月接待游客总人数近 90万人,演出总数约为300来场,彻底改变了原来张家界游客过夜率低下的情况,留宿的比例大幅度得到提升。其演出收入每年呈递增趋势。另外还有张家界武陵源区的大型歌舞剧《魅力湘西》。从2001年创办开始只有 200座的小剧场到现在有2 600多座的大型剧场,可以说《魅力湘西》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爱。2003年,市、区两级政府将魅力湘西大剧院指定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定点表演单位。各大旅行社也不甘落后,纷纷将魅力湘西文化表演作为张家界之游的必看节目之一。如今,“白天观奇山秀水,晚上赏魅力湘西”正成为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们的共识。2008年9月,《魅力湘西》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光荣称号,这是继《印象刘三姐》、《丽水金沙》、《云南印象》之后,第四家专注于旅游文化表演机构获此殊荣。在《魅力湘西》的带动下,目前张家界产生了8台固定演出场地和常年演出的旅游演艺节目,总座位数超过1.1万个,从业人员超过2 000人,形成了让国人瞩目的张家界演艺现象。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一)加强资金引进力度,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这其中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等手段,引导包括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投资等资源向重点行业集中,实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快速、优化的发展。其次,完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政策,需要对产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有效的解决问题。

(二)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建设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是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与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多种产业集中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经济园区。张家界于2001年《魅力湘西》大剧院与 2009 年大型山水舞台剧《天门狐仙》的开发为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做出了导向。打造出了张家界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展示了本土文化特色。目前,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还未形成,其创意产业的数量屈指可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还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 10%。产业集群的建立将成为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各方面相关资源的共享,大幅度节约成本;同时又会产生连带效应,使所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集群化的发展。首先要在科学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研究建设文化创意集群区的相关内容。

(三)加强创意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文化创意源于人才的创新思维,有创新才有创意。因此,促进张家界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引进一批有创新精神、饱含创意理念的文化创意人才。人才的来源一方面是引进,一方面是靠产业自身培养。要制订有利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和计划,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创意产业机构的交流,引进其他地区的创意人才,让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互相撞击,产生持久的创意灵感。首先,要更新社会传统的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引入创新理念。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中,技术人才是产生文化创意人才的群体,原因在于诸多的想法和创意思维最终需要这些人才来实践才使得创意成为产业;其次要大力度的普及创新教育,更是要加强本土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如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等相关院校中设立旅游创意专业;最后,在人才的管理方面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可塑造性,实现产业目标与个体目标相一致,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创意潜质,保证该机制的科学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2] 高静,刘春济.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提升战略[J].旅游科学,2010,(3).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7篇

关键词:SWOT-PEST;新疆文化旅游;丝绸之路经济带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形式的商业性活动。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以文化旅游为主,且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在国际及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浓郁的多元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为新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要道,与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占1/6国土面积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共计2000多万人口。近年来,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备受瞩目。

1.新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新疆不仅风景秀丽,有着蓝天白云、沙漠绿洲的自然风貌,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华夏文明与古印度、古希腊、阿拉伯、波斯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在这里碰撞和积淀,各少数民族也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习俗,成就了新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其种类主要包括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艺术类和节庆风俗类。

表1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表

资料来源: 尚豫新、孙磊、苏璐: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乡村旅游》,P111-112,2013年6月。

2.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辅之以古丝路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多种民族风俗以及奇特的建筑、服饰、歌舞和美食等组成了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2014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150.17万人次,旅游创汇4.97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4802.52万人次,国内旅游总花费619.53亿元人民币,旅游接待总人数4952.69万人次,总收入达650.07亿元人民币,已占GDP的7.02%。新疆紧抓丝路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区、风景旅游区、古文化遗址旅游区、民俗风情旅游区和塞外江南旅游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3.新疆入境境旅游业与国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进入21世纪, 新疆旅游业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而且呈现差距明显拉大的趋势(见图)。2013年,国内旅游收入637.38亿元,增速17.6%;而入境创汇仅为5.85亿美元,增速6.25。其入境旅游的低水平与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丰裕度形成极大反差。

图 2000年-2014年新疆接待国内游客数与国际游客数情况

二、新疆文化旅游产业SWOT―PEST分析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因此,使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能够对新疆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一个整体把握,进而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

表2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SWOT―PEST矩阵分析

由表2可知,首先政治环境对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政策支持、边境政治环境稳定等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水平和质量影响大。第二,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也要引起重视,人才缺乏、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等是主要的问题。第三,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环境方面,打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国际化品牌,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新疆文化旅游缺乏专业的人才、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等严重制约着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最后,技术进步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环境。

三、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创建安全稳定发展环境。坚持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助力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注重旅游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整顿市场秩序,引导旅游企业的行为。当前,使旅游安全保障压力空前增大,全球国际恐怖活动频发,且新疆处于暴力恐怖活动增多地带,对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新疆应牢固树立反恐维稳斗争和维护旅游业安全发展的意识,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 搭建融资平台,完善基础设施。新疆文化旅游业应注重增加融资渠道,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丰富游客“游”、“娱”、“购”环节;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吃”、“住”、“行”满意度,提升文化旅游品牌质量。新疆应该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新疆旅游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和适应各种层次游客需求的接待设施系统。可设置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加强自身硬件设施建设,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政府可以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直接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中。同时,可通过财政贷款贴息等措施,降低企业的长期投资风险。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搭建金融对接文化旅游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多渠道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打造丝路游国际化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可以 “地缘优势+国际化旅游品牌+国际化人才”为发展模式。新疆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唯一沿边的省区,地理位置优越,与多国接壤,国际旅游是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必经之路。同时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位置,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文化内涵底蕴浓厚,应以此为契机,提升自身文化内涵,打造新疆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可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潮流,准确定位,依托新特的资源优势,打造新疆丝路旅游国际化品牌,走多元化、多层次的道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采取“培育+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需整合现有的旅游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健全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体系。同时,建立文化人才信息网和交流平台,创造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从国内外引进文化旅游人才,解决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塑造新疆文化旅游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Javier Lozano, Carlos Gómez and Javier Rey-Maquieira, 2005,"An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Electronic Paper Collection: http:///abstract=861885.

[2] 金璐. 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J]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33卷第3期,P38-45,2012年5月.

[3] 顾华详.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新疆入境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对策研究 [J]. 新疆农垦经济,P41-51,2014年2月.

[4] 尚豫新,孙磊,苏璐. 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J]. 乡村旅游 ,P111-112,2013年6月。

[5] 沈蕾. 新疆旅游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探析 [J]. 乌鲁木齐成人

教育学报,第14卷,第2期,P47-51,2006年5月.

[6] 罗玉华. 新疆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J]. 商场现代化,总第510期,P262-263,2007年7月.

[7] 伊那木・乃斯尔丁. 新疆旅游先行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 [N]. 中国旅游报,,2014年4月23日.

[8] 顾华祥.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新疆国际旅游业的跨域式发展 [J]. 西部学刊,,2014年1月20日.

[9] 任燕,黄燕,杨怡莎. 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基于SWOT-PEST分析 [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第27卷第1期,2014年1月.

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第8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 经济政策 创新

引言

旅游产业作为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拉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条件,但是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安徽省的旅游产业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克服存在的障碍,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扩大

安徽省省内旅游资源丰富,各种风景名胜区(点)262处,其中自然景观87处,人文景观175处。国家5A级风景区就有4处。我省不仅自然资源较为丰硕,而且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首屈一指,别具一格。安徽省同样注重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合安、合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的建成,京福高铁的开通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以及旅游产地特色产品的运输,促进了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而与旅游密不可分的住宿、景区、通讯的建设也在不断朝着规模化、档次化方向发展,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2016年,安徽省全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85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显然,人们收入的增加将越来越多的消费倾向于旅游领域,使得安徽省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近些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的稳定成长,颁布了一系列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与条例,例如《安徽省旅游市场管理办法》、《安徽省旅游条例》等。通过政策与条例的实施,保障各地旅游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环境。同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使得旅游产业不断获得融资机遇。安徽省临近江苏、浙江以及上海这三地金融发达地区,并且这些金融发达地区现在资金外溢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民间资本企业等待投资。安徽省政府把握这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与这三个地方的沟通联系,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三地的外溢资金引入到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了资金的强有力支撑。

二、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障碍

(一)旅游资源保护滞后,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足。一方面,有些地方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致使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有些旅游景区承受过高的旅游游客的压力导致景区资源退化,特别是旅游旺季,这些问题更加显现。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污染,有些观光旅游区管理不善,对生活垃圾处理随意处理或不及时处理,造成水质恶化,生物种群锐减,景区环境严重遭到毁坏。安徽省在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上没有做好相应工作,除了几个较为著名的景点旅游产业发展较好之外,其他众多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不高,无法吸引更多游客以及资金注入,旅游产业也难以进一步发展。也恰是由于很多旅游景点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我省旅游产业整体发展不均匀,无法在未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旅游规划滞后,旅游区域合作不紧密。安徽省很多景区存在很多开发问题,包括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与管理,对外推广宣传力度不足,对内缺乏对景区内部有机组合,旅游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各地区在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仍少有建树,总体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有些观光景点甚至呈现资源不合理开发、发展不符合地方实情的旅游项目,各个旅游区分散经营,相互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旅游合作,不能有效将各地区资源整合共享。

(三)特色不,市场定位不清。由于特色不强,使得安徽省竞争力强的核心旅游项目甚少,粗糙的“农家乐”模式到处泛滥,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堪忧。此外,我省对省外地区乃至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市场消费偏好和倾向研究较少,无法利用好这些待开发资源并实现资源有效转化为资金,导致地区游产业很难有所突破。

三、解决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把“创新”运用于实践。

首先,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形成富有安徽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安徽省各地区旅游资源,开拓建设符合地区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现代化休闲产品,改善旅游产品构造模式,提高各地区旅游产品质量。其次,运用创新的思想开发新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模式,旅游信息传播宣传模式,从而实现安徽省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最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汲取资金,扩大产业规模,全面放开旅游市场,加速省内旅游企业的竞争,政府也要鼓励新型投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旅游机制的形成,加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市场的活力度,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稳步前进。

(二)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如果我省旅游产业要想保持持久发展,就必须突破以往的开发经营模式,开辟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重视资源保护。在这一点上,我省可以学习加拿大政府的举措,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注重保护,合理分配资源,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安徽省政府也要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安徽省旅游企业也可以与省内高校合作,系统性建设旅游信息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共同培养信息专业化的当代大学生,使之较好的掌握信息化相关知识,为安徽省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安徽省旅游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不缺失信息化基础和人才基础,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政府采取经济政策,引进和培养人才。

安徽省省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方特点以及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从而改善问题,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例如加大对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旅游景点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部分税收,同时加强政府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指导,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科学指导,促进产业健康成长。政府必须重视人才和技术在产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若想跟上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实行人才战略,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和知识,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厚信息化知识和具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

(四)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一方面安徽省省内各旅游城市要加强交流合作,相邻城市可以建成旅游城市联盟,尤其是皖南地区这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建成皖南旅游区。另外安徽省以及省内各地区也可以同其它旅游大省或先进的旅游城市加强交流合作,开展旅游交流活动以及出入境旅游业务,吸取其它旅游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方案,促进本地旅游产业发展,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接触外国旅游城市,就可以借机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本省旅游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五)加强市场定位

从客源市场上看,安徽省本省周围的浙江、江苏、上海三地可为最近市场,该市场客源量较多且游客资金十分丰富,安徽省可以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更进一步吸引这些地区的居民到安徽省进行旅游消费,开拓这三个地区的旅游市场。另外对于其他的旅游市场,尤其是旅游高消费地区,安徽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让这些地区的居民更好了解安徽省,进而使安徽省旅游产业市场有层次,有目的的扩大,从而更好的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结论:安徽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还面临着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契机,因此安徽省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各方面优势,开拓创新, 努力提高安徽省旅游产业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把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安徽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锐.安徽旅游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科学,2014,(32).

[2]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2,(6).

[3]程晓丽,王逢春.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4,(3).

[4]郑曼丽.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