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外阅读的练习

课外阅读的练习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1 11:54:06

课外阅读的练习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该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良好环境的辅助才能够对语言有深刻的印象和认识。新课标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听说练习,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环境。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对于英语学习环境不重视,没有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而且在课堂提问中也很少使用英文,这样就导致很多语法掌握很好的同学在阅读方面却失分较多。另外,因为学生接触英语时间较短,对一些外国的文化、背景等知之甚少,在遇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组或句子时就很难对其进行把握,从而导致对文章的理解有偏差。最后,由于学生受到中式思维的影响,思考问题往往都从中文的角度出发,仅仅对一些认识的单词进行简单的翻译,也导致对文章的理解造成严重的偏差,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也不利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解决问题的对策

1. 课前准备

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好习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要从克服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开始,要让学生在阅读时采用默读的阅读形式。实验表明,相比较声读、指读等形式,默读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并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做阅读练习时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另外,学生在阅读时对生词的处理方法也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影响。在平时进行阅读时,很多学生往往会在不认识的单词上花很多时间,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衡量舍与得,教学生做适当的取舍,这样就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和正确率。

2. 课中练习

课堂练习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训练。在训练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规划。比如,低年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简单的英语文章,让学生学会运用默读去进行阅读练习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要让学生能够在默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比如,在指定某篇文章后,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讲述其大体内容等。其次,在阅读的速度上要做到全班统一,对于一些阅读速度较快的学生要让其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高正确率。在课堂练习上,还可以对某些特殊环节进行联系,例如,学生一般对遇到生词都会感觉很棘手,因此,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挑选一些有一定生词量的文章进行强化练习,在练习的同时教授学生类似题目的做法。在讲评阶段,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提出适合自身实力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对一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一些表现不佳的同学进行鼓励,要让他们在练习中树立在英语阅读上的自信,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学习成果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质量。

3. 课后巩固

在上述的两种方法之后,最主要的是要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在课前和课堂上学生掌握的东西较多,但消化的时间却很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真正掌握课堂和课前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课后练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针对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巩固,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巩固课堂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练习。例如,课堂上进行主题句的强化练习,即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有帮助。

三、 结语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阅读也不是一天就能够练出来的,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课前准备、课中练习和课后巩固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英语阅读,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殷志勇.英语阅读中的文化障碍突破[J].上海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9).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2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方法 朗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65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多数人认为阅读能力就是单纯的“看得懂”,常常忽视阅读中的“读”,这可能就是许多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哑巴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不仅要学会“阅”,还要学会“读”,既要眼快,也要口快。所以,尽可能的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几点教学方法的建议,希望能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一、朗读与默读并重

朗读既要用眼,又要动口,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仔细地辨认字母、音标、标点符号和语调符号,还可以反复练习与纠正发不准的音和不够正确的语调。朗读直接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在学习单词、句子和课文时,就能较快地把形和音、义联系起来,达到迅速、准确地理解句子或课文含义的程度。这对整个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都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和使用。

但是,朗读并不是我们实际运用英语的主要形式,在生活中一般人实际运用朗读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朗读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训练。默读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是在文化领域最常用、最有用的语言交际形式,是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知识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一旦打牢了学生的朗读和口语基础,就要及时把默读能力的训练作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来抓,并将其作为主要教学任务来完成。

二、分析性读和综合性读并重

分析性的读是通过对所读材料从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而达到精细理解的阅读。综合性的读是对所读材料不经过有意的分析而直接理解的阅读。前者既关注思想内容,又注意语言形式;后者则只注意内容,不注意形式。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说,分析性的读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分析文章、句子的方法,化不知为已知,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英语能力。综合性的读可以训练学生对英语文章或段落的快速感知和快速理解,抓住所读内容的本质,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英语能力。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分析性的读与综合性的读是必须并重的。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朗读到默读、分析性读到综合性的读的发展和提升而逐步实现的。教师要注意一方面打好学生朗读和分析性读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的朗读和分析性读的能力发展上升为默读和综合性读的能力。不会默读和综合性读的学生就等于不会英语阅读。可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并重、分析性读和综合性读并重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并重

英语的课堂是英语语言实践较好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地方,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堂的宝贵时间,辅助以恰当的教学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时间,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补充阅读内容,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改变过去学生英语学习上的“聋哑症”和“盲症”,克服他们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实践培养起来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实践,默读和综合性读的能力的训练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来看,教材和练习册的内容是不够的,课堂上学生真正用于阅读实践的时间同样不够。因此,除了教材和课堂的阅读任务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读物,或者将阅读实践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或者作为课外小组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只有将学生的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并重,落实上文提到的朗读与默读并重、分析性读和综合性读并重的教学方法才能有保障。

课内阅读在初一至初二年级的学生中主要以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为主,在初二下半学期至初三年级中逐步增加补充性的阅读材料。朗读、分析性读、默读、综合性读等既要在课内进行典范练习,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的练习。教师要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内的练习指导课外练习,通过课外练习巩固和提高课内练习的质量。教师要将课内的指导练习当作学生的演习,学生的课外练习当作实战。二者并举,这样,学生的阅读训练就能更加的生机勃勃,阅读能力训练的教学效果就会有更加明显的提升。

四、控制语言难度和提高内容深度相结合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3篇

关键词:练习;题量;题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5-01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张丽娜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本文只针对第一册的练习设计进行分析。本教材由二十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3―4篇相关的阅读课文组成,总82篇。每篇课文后设计了若干习题。题型包括HSK的一些客观性习题,如,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还有一些主观性习题,如,填空、连线、简答等。

一、对练习题量的统计及分析

(一)每学时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教材练习题量、教材课时、单元课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下表:

由表可知,《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学时的平均题量比较大。教材为单元主题式,每个单元包含4篇相应的阅读课文,可见编者的设计思路是:每篇阅读课文及其课后对应练习应在一个学时内完成,学生在一个学时内,既要完成300、400字的文章阅读,又要完成30多道练习题。这对于学习初级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虽然练习题量较大,但是题型设计偏重客观性的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判断等。根据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馈,学生在完成客观性习题的时间比主观性题目要少,因此,以客观性习题为主的练习编排方式还是合理、科学的,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特点。

(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每单元的练习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题量最大的为第二单元,有146题;最少的为第二十单元,有93题,相差53题。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到第三、第九到十一、十九和二十单元,这几个课段间题量变化幅度较大,第三到第九、十一到十九单元这两个课段的题量变化幅度相对缓和。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遵循着高低起伏变化的趋势,呈不规则的波浪式。这种分布比较科学,第一单元给学生较少的练习题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单元练习题量上升,使留学生意识到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为后面单元练习的进行做好心理准备。第十和二十单元题量达到最少,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厌学情绪,适当减少题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有多有少的题量设计,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既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又可以减缓学生对汉语的畏惧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对练习题型的分析

(一)普通题型分析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制约着对外汉语教材的题型设计。通过对《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的练习题进行统计分析,该教材共有18种题型。这18种题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练习(一)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的提问方式。练习(二)和(三)通过选择和判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阅读课文文意的理解。这两个题型主要侧重于对阅读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如句意再现、段意总结、文章主旨、作者态度等等。练习(四)一般为“根据课文填空”。练习(五)着重训练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回答问题”这种题型。

教材着重训练留学生的速读能力、综合能力、推断能力。“根据文意选择答案”,这种题型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速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快速浏览、跳读的能力和习惯,跨越词语障碍,迅速捕捉、获取所需的信息。“根据文意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这两种题型有助于学生在速读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对阅读课文进行综合概括,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独特题型分析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有一些自身比较独特的题型,如,“连线”“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根据课文填表”等。这些题型只占总题量的10.1%。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阅读技能的讲解和练习,但从习题的设计中,可知既有从词语、句意、段意等方面检查阅读效果的练习,也有训练总结、概括问题能力的练习。主要的题型都是围绕着检查课文理解程度和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这两个教学目的进行的。

三、结语

本文运用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练习题量、题型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在练习设计与编排上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以后阅读教材练习的编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1.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4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英语六级的课外阅读量(教材除外)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达到30万词以上。新课程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要想完成如此大的课外阅读量,可谓天方夜谭。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切实的基础,其目的就是不仅要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有效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单词、短语和句子,借助翻译的方法解决学生理解障碍。这是一种知识性阅读,教学重点只是停留在语言点的传授上。教师很少从阅读策略的角度,自觉、系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缺少对学生必要的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把握文章的脉络,还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高效率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增强语言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把学习策略规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之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考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阅读量逐渐加大,考查学生阅读的准确率和阅读速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是高考英语试题的发展趋势。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读懂教材,语言输入量明显不足,他们缺乏阅读意识,多数阅读速度慢,理解准确率低,所以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英语阅读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英语阅读的重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学生词汇量在阅读训练中得到巩固和拓展。此外,教师还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技能的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研究的意义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很多信息的获得与阅读密不可分,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赫斯和贾思柏认为:“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是到把该语言作为本族语的国家去生活;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从中得到快乐。”(Hess,1995)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可以增进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处理,但是部分学生常常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抓住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教师的“授之以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做到在不同的阅读材料中,使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指导。研究表明:每个人在阅读中都使用策略,有时是有意识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潜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策略训练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刘津开,2006)。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学习并掌握了各种阅读策略,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真正阅读能力的人。因此,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阅读量在逐渐地加大,试题形式多样,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仅让学生明白所学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自主性阅读。因此,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三、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对高中英语阅读技能方面的要求如下:

(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理解阅读材料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根据上下文、句子结构及构词法来猜测词义,理解语篇意义;

(3)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5)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6)能通过不同的渠道查找所需信息;

(7)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8)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四、研究过程

本实验研究以外研版教材第五册和第六册为主,以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训练材料为辅。因为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电影、音乐、文学等,还包含了较多的语言背景知识。针对课堂阅读策略的训练缺乏相应的阅读材料,笔者根据每个单元不同阅读策略训练的内容找好了相应的阅读练习,使学生能够学为所用。此项研究把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不但要抓好课内阅读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学情的阅读计划,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并举行了英语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本研究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项策略培养(6周左右)

本阶段教授的内容包括:

(1)五种基本句型练习和巩固,划分句子成分训 练,并把长难句的分析融会贯通在阅读练习和课文讲解中;

(2)将课文整体阅读和阅读策略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确每种策略使用的方法,并补充与训练相关的阅读练习,训练学生略读、快读、预测、寻找主旨大意及猜测词义等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师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应是逐级建构,而不是逐个呈现。通过此项训练,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获得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阶段:策略综合运用(5周左右)[本文转自:]

利用外研版教材,进行完整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与非实验班不同的是教师对每一个阅读活动的展开都明确向学生说明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授课结束后,总结和回顾教师传授的阅读策略。在学生完成课后的阅读计划或阅读作业时,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所使用的阅读策略,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学生对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组内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阅读能力进行了分级要求,阅读理解的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旨大意题;

(2)细节理解题;[本文转自:]

(3)推理判断题;

(4)词义猜测题;

(5)观点态度题。

不同的题型注重了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的考查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章框架,学会不同题型的阅读策略。

第三阶段:综合拓展训练(5周左右)

教师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后,要对他们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开展阅读竞赛及小组间的阅读研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最终使学生灵活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五、研究的主要发现

1.通过阅读策略的培训,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文体的材料中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而学生有时不能做到这点,一方面和学生的词汇积累不够有关,另一方面和训练时间紧蹙有关,有些训练展开不够充分。

2.阅读策略的训练可以使学生阅读成绩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但提高的效果不够明显,这说明阅读策略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它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还要有较强的篇章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要在不同的训练阶段以不同的阅读理论为指导,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

3.实验对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进行了比较大胆的尝试,它对教师的教学有推动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学习和研究与阅读策略理论相关的知识,然后将阅读策略传授给学生,这样,教师改变了原有的阅读课堂模式,优化了教学方法,从而也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六、阅读策略培养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每一名英语教师神圣的使命。高中英语外研版顺序选修(6、7、8)三本教材的每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阅读量加大,此次研究对于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是很好的尝试。因此,笔者将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有效利用教材资源,优化教材的使用价值。外研版教材很多方面体现了编者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培养的最有效的载体,要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来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Book V Module 2 Human Traffic Signal中,教师可以对如何选择文章的标题,进行示范讲解和训练。训练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选择文章标题的方法。

2.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在课程改革大力开展之际,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做理论的实践者,还要成为理论的研究者,这样才能更好地用理论去指导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首先就要成为这方面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从而在学生阅读策略学习中成为指导者,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策略使用是否得当,帮助学生逐渐在操练中掌握阅读策略,并能达到最终的灵活运用,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使阅读教学仅停留在语法词汇的讲解上,而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以教材资源为主,课外材料为辅,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阅读方法和技巧来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3.策略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指出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策略,以及策略如何会促进外语学习,从而使学生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阅读策略使阅读过程变得更快、更容易、更愉悦,但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意识到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可以使阅读更快更有效,所以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策略意识,并且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广泛地使用各种适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水平。

4.教师要系统地、长期地、经常地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以便学生能很容易地了解这些阅读策略如何在实践中恰当地使用。教师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在反复的练习中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避免纸上谈兵情况的发生。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5篇

关键词:西班牙语 阅读策略 独立学习

中图分类号:H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96-01

作为精读课的延展和补充,西班牙语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西语感知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词汇量和语言知识,丰富文化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好的阅读课应当有别于基础语言教学,在扎实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过程中尽力拓展他们的自发性阅读意识和能力。

一、阅读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只注重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等基本语言点的理解,对于篇章布局、阅读能力、信息归纳或探索缺乏能动意识。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原因:

(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本科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虽各有侧重,但交叉配合、渗透融合。学生在精读课上学到的词汇表达、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是其他实践拓展课程的基石,语言知识的积累不足会影响到其他课程上的技能训练效果。通过课下预习及工具书查阅,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完成书面阅读理解的基本任务,却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延缓了阅读技能的开发及培养。

(2)阅读内容难度过高。理想的阅读材料生词量和篇幅适度,难度通常应大体与精读课的M度趋于一致,或略有延展和拔高,这有利于学生激发求知欲、扩大词汇量、巩固已学语言点。此外,内容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阅读价值,以便于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或课外阅读。反之,阅读语料不当,容易形成学生的消极阅读心理,进而阻碍阅读技能的实践和阅读目标的达成。

(3)阅读课等同精读课。阅读课强调的是整体理解和阅读速度的养成,不等同于逐字逐句地理解或翻译文章,因而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泛读课教学意识,将精读课与泛读课从本质上区分开来。

(4)隐性教学为主。在阅读课上,很多教师习惯通过布置、讲解习题或主题讨论开展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习题和活动结束阅读任务,缺少明确指向性的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分析。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阅读课更多地沦为一种换了形式的汉西、西汉查词运动。

二、加大显性阅读策略教学

针对阅读课现存教学模式的某些弊端,阅读教学应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维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表明:显性阅读策略训练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意识,提高阅读水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将阅读技能的训练实现显性化策略教学,即:通过知识点学习和技能发展培养阅读策略;教师既要设计学习活动,又要设计策略训练活动。

在阅读实践中,按不同的体裁,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通过信息重整、释义练习、假设推论、观点评价、文体欣赏、延展创作等多种训练形式,学生不仅要知道可以通过归纳、演绎、分类、比较等方式学习西班牙语语言现象,知道可以通过构词法、上下文、联想、猜测等方式学习西班牙语词汇,更需要能够根据具体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三、发掘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西班牙语阅读课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阅读策略的引导者和规划者,无法代替学生感知阅读能力训练所带来的体验。加之阅读个体的不同状况,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完成阅读拓展任务,内化领悟阅读技巧,实现阅读能力的飞跃。一般而言,独立创新的阅读过程可以细化为三种阶段。

(1) 阅读前:学生通过习得的阅读策略,根据文本的整体结构激活先前阅读认识,确定文本的类型、题材、性质,得出相应的阅读目标,甚至联想到相关主题的知识。

(2) 阅读中:根据阅读任务和时间,学生能够独立恰当地选择通读、略读、跳读、扫读、猜读、悟读等具体方法,通过词性、句法、曲折变化、标点、细节描述甚至外部知识进一步矫正阅读思路,补全阅读疑点。

(3) 阅读后:经过概括、提取、整合信息,借助阅读文本中出现的某些必备的生词,通过习题或问答等课堂活动验证阅读认识,收获阅读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师施用的策略训练会得到更大提升,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不仅优化课堂阅读学习过程,更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6篇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五步教学法”

(一)预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课文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借助学习资料,学生能对文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对课文的知识点能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解决。学生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且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

(二)课堂导学的设计。

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导学部分,教师应别出心裁,精心设计,创设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在黑板上先写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听完后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语气、神态,要通过朗读做到心领神会。这些要求都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四)质疑、设疑。

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浅后深,兼顾两头;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易后难。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了文章的中心、重点。

(五)课文复述能力的培养。

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一)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

教师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均衡的课外阅读,努力使一部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课内阅读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二)生词障碍的跨越。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最头痛的事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我们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学,中学英语所涉及词汇也有三千多个,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常常听到一些学生阅读时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词太多。”

其实,学习者在阅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而生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猜测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除外)。词义猜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三)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教师应通过课文教学、补充阅读量,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使他们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

1.养成泛读的习惯。

2.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3.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

三、以写导读

(一)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实践证明,通过布置各类写作任务,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外泛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写作任务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导向。

(二)以写导读常用的方法。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中字、词、句、篇的学习,都可以通过阅读得到锻炼和补充,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需要教师格外重视,高年级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为高年级小学的学生,字、词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时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使其在阅读中学习、成长,增强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享受阅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指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自觉、自动地寻找阅读材料,需要学生去实践,而实践的动力就是兴趣和欲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小学生很容易对阅读这一静止、长期、需要耐心的活动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即使是高年级小学生,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情操,充分感受阅读材料中的细腻情感。小学阅读材料,大部分充满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感人至深的情感,有的是对亲人的无限怀念,有的是对回忆的不断追述,有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有的是对社会不良行为的抨击,不管是什么样的情感充斥其间,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共情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其次,精选阅读素材,引发学习兴趣。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阅读素材的选择,现在的小学生,面对海量的阅读书目,往往没有具体的标准能依据,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善于从阅读素材中挖掘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放大,这样的阅读文章才是学生喜欢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激起兴趣,并学到一定的知识。关注学习效果,发展学习兴趣。在自主阅读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关心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材施教,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设置不同级别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训练带来的进步。

二、培养意志,自觉阅读

由于高年级小学生有一些字、词、句的积累,但积累量还是基础水平,其理解能力又处于发展过程中,阅读材料时总会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培养一种坚定的毅力,让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阅读下去,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毅力,不但有益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有极大的好处,应该说,小学生在学习生涯养成的学习意志,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意志力、行动力还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意识的独立性还未成熟,最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榜样的作用有时要比批评教育效果好。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通过学习他们的阅读习惯、坚持不懈的品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另外,培养学生的毅力,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先进的集体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训练中,教师应结合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竞赛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勤阅读的好习惯。

三、养成习惯,训练阅读

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学习习惯,培养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小学阅读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训练学生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学生阅读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在课堂上严格把握阅读时间、阅读质量,通过长期、反复的限时训练,提高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的习惯,并在全神贯注的基础上勤思考,善提问。其次,要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最后,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内的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而课外阅读的训练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补充课堂上缺少的背景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基础,也是关键,学生通过对言语的品味,能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教W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的练习第8篇

一、依标扣本,用确定目标法引导学生认知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确定阅读目标,目标是形成能力的导向,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学生的激情参与。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喜欢阅读哪方面的文章,什么样的文体最适合他的口味,再因势利导采用如下几种方式确定各自的阅读训练目标。

1.明确预习目标——重在基本功的训练

很多学生求知欲强,往往忽略了“写”的能力达到要求,如:古诗文背诵过关,而书写出错;还有词语或成语的运用,不能很好的辨清字形,影响了能力的展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得强调学生在学习时,心口如一,手脑并用。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告诫学生:写字如做人,先做事后做人,点滴小事透析人的素质,日常行为折射人的光辉。哪怕是一笔一画,一个标点符号都能体现你的语文素养。由此学生都确定了自己写好规范字的目标,对易混字都能采用自编顺口溜的方法区别、识记,其效果是明显的。

2.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课文阅读、文后习题的训练

学生必须明确这节课在预习的基础上,要学什么,掌握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文后的习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该单元的文体,进而根据不同文体细化学习目标,并达到目标训练要求。

3.明确课外阅读目标——避免盲目性

怎样确立课外阅读目标呢?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在某学段所需要的知识点是什么,而后到图书馆查阅相应的书籍或在计算机上打开相关的网页进行查询,合理安排好阅读查询的时间。这样就能做到忙而不乱,有计划地获取需要的知识。

4.明确训练目标——达到学以致用

在实施《新课标》教法以来,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60%左右,而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考试中,都渴望自己能得到最好的成绩。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平时训练有目标:一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二是揣摩有效的阅读方法;三是读题、审题要仔细;四是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创新。总之,训练目标要“有的放矢”。

二、求真务实,用快速阅读法提高效益形成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做题能力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落实课堂快速阅读训练四步曲

不同节次课前出示不同的训练题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不同),统一时间完成训练任务。评析时,人人参与,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或阅读做题时遇到的困难,顺势重温阅读做题方法:(1)阅读题中定文体,缩小范围明思绪;(2)不同文体不同题,文体特点占几题;(3)语言特点紧扣题,表达方式依文体;(4)开头结尾异作用,修辞手法异似同;(5)思维敏捷主观题,切近生活扬新意。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获得了阅读做题技巧,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具体表现。

2.强化课外阅读训练,促进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每授一节课后,依据课文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拟好充实课本知识的题目(力求新颖、规范化),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陈述效果。对知识面比较宽泛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或从相关课辅资料和计算机上去寻求理想答案。

(2)从教学活动中可看出,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训练的“严”,却忽视了课外阅读训练的“严”;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严在当严处,活在个性上”。“严”在两方面:一在书写规范化,二重陶冶情操;“活”在三方面:一在个性化,二在有创意,三在乐参与。这样做可使课外阅读训练在“严”中生发“活”的效果。

(3)依据相关资料表明的,初中生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每分钟阅读500—600字的水准,严格要求在活动课上展示,评议其效果存入进步档案中。时时提醒学生注重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熟三分巧”。快速阅读养成习惯,最有益于做好阅读题。

实践证明,快速阅读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功不可没的。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显示出来。

三、创设平台,用满腔热忱鼓励学生展示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阅读能力的广阔天地,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凭满腔热情活跃在语文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何愁语文不好教?何愁学生阅读能力难形成?

然而,如何营造课外阅读能力形成的平台呢?笔者是这样做的,课堂活动,笔者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课外活动,笔者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经常与学生进行“六比”(美文佳句朗诵、成语积累、即兴口头作文、默写规范化、述说一日新闻、任务完成效果),同学们在新颖别致的活动中,比出了学语文的兴趣、激情、活力,最终形成并提高了阅读能力。无论是学校举行语文方面的竞赛,还是县级抽考,笔者的学生几乎都能榜上有名,这些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