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9 10:32:08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1篇

关键词 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60-03

高校开展的职业培训主要是为想要成为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大学生提供的一种有偿教育服务,是相对于正式学历教育的非正式职业培训教育。发展职业培训教育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高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的目标对象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等级式结构,依据职业技能标准,通常分为五个等级,即五级(初级技能)、四级(中级技能)、三级(高级技能)、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1]。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培训对应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四级和三级,主要是依据获取三级和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高校拥有人数众多的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是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潜在目标对象。高等院校通才教育模式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就业面较宽,但职业针对性不强。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学生作为实用型人才已具备对应某类或某种工作职位能力的证明,因此培训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高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的特征分析

(一)高校职业培训课程特点

高校职业培训教育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不同。学历教育课程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目标侧重于学生素质的基础性、长效性和稳定性。而职业培训教育的课程是在个体发展与职业岗位需求基础上形成的,课程目标既要针对个体需求,又要兼顾组织能力的提升,以个人发展与职业需求并重[2]。学历教育课程传授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也与前沿知识存在一定距离。职业培训教育课程要求实效性、前沿性强,因而课程设计不仅要科学合理,能够适应当前培训需求的变化,而且要包含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最先进的技术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启发学生思考。

高校职业培训课程要根据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课程,实施培训。在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中,不应包含与大学学历学习重复的课程,而要增加职业相关内容,拓宽专业知识面。针对在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弱的特点,增加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校职业培训的就业推动力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措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的矛盾。同时,毕业生能力素质与职业岗位不相适应。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所改观,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潜在的岗位竞争压力,大学生对从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学习愿望的日趋强烈,职业培训需求不断扩大。高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既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推行政策相统一,又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相契合。职业培训是连接普通高等教育与未来工作的桥梁,是为大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所做的预备职业教育。通过职业培训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入职后所必需的专业岗位技能,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的职业空间和工作空间[3]。

(三)高校职业培训的资源优势

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明显,一是在学历教育的管理、教学、服务等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可供职业培训教育与管理借鉴;二是拥有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共享的培训设施和场地;三是与应用学科相关的教师长期从事生产实践,形成了一支稳定、多学科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四是已有的办学声誉必将提高职业培训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高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培训项目,打造特点鲜明的培训品牌,必将有利于高校职业培训教育特色的形成。高校拥有的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并不一定与当前培训市场需求紧密贴合,隐性的资源与优势须经发掘与改造才能为培训教育所利用,职业培训项目的开发应结合高校可开发利用的专业学科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选择地培育优势、创建特色。

三、高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的途径

(一)明确市场导向,促进就业创业

高校只有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教育,提升大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职业培训要顺应经济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发展变化,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信息反馈,优化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内容模块化,科学设计模块组合,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就业取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状况,适应就业创业需要,培训的重点应是对应岗位当前的紧迫需求与大学生应有而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作为检验培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以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二)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职业培训教育所需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也是高校拥有的办学资源。高校要提高办学资源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梳理、整合和优化办学资源,使之服务于职业培训教育,实现教育收益最大化。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在大学生完成学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践训练,拓展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质。注重培训品牌建设,既要秉承学历办学中养成的严谨教风、求是精神,又要摒弃学历办学观念中重学术、重理论知识而轻技能、轻实践能力的观点,服务于培训教育需求,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规范培训管理,加强体制建设

职业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个分支,高校继续教育(处)学院是负责职业培训的对应职能部门,继续教育职能部门要依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教学、实训管理办法和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在现有师资力量中挖掘培养从业时间较长、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培训授课任务。鼓励和推荐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取得上岗考核的资格,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培训考核,形成稳定的职业技能考评专家库。统一调配培训考核所需的场地、设备、人员,保障培训计划的执行。合理分配学校与学院、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充分调动宣传、管理、授课、考核等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

(四)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实训效果

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的载体。培训内容既要源于理论知识,又不能局限于理论。在充分分析培训学生的专业背景、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分类培训。培训考核结束后,结合学生反馈与考核结果,综合评价培训效果,优化培训方案。考核与竞赛相结合,在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给予其技能充分展示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培训,组织大学生到校外单位见习实习,增强培训的实效。

(五)开展错位竞争,适应社会需求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培训教育不仅体现了满足劳动者个体终身学习的需求,也是教育公平和民主化的表征延伸,体现着对人的发展的深层人文关怀[4]。因此,高校开展的职业培训教育不仅仅是定位于大学生职前培训,为大学生谋取工作职位而进行知识能力储备,更要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高度开发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教育,既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又满足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张玫玫.论高端培训课程的设计与优化[J].成人教育,2007(5):4-7.

[3]刘长平.需求引导的职业培训教育探析[J].大家,2012(8):190-191.

[4]李胜芳.从人力资本价值角度看我国的职业培训[J].职教论坛,2009(8):34-36.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s of Conduc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LIU Chang-ping

(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宣传标示;职业性;设计

高职教育是一种能力为本的职业性教育,其职业性不仅应当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蕴含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标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的展示载体,其功能性和文化性相辅相成。因此,在宣传标识中充分体现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高职院校宣传标识蕴含文化特征与宣传特征

文化符号是指某种具有特定含义或者特殊意义的标识,是某个族群、群体、组织的群体心理、价值观和文化内核的表现形式。高职院校校园宣传标识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外显的文化符号,它随处可见、引人注目,学校自身典型和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校园气质和品位,都可以通过一套适合自己的宣传标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1 宣传标识具有文化特征

宣传标识的文化性是宣传标识的固有属性。高职院校的宣传标识无论从规划、设计、制作、定点,还是形状、图案、颜色、文字,都能且应该体现出该校独特的文化特质,是显性的文化符号和隐性的文化内涵天衣无缝的融合。换言之,宣传标识本身就是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标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对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标识的构思、内容和形式当中。而受众,即校园中的师生,通过这些设计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在意义,产生共鸣,并不断从标识个体理解深入到文化整体理解,完成对这种文化氛围的意义构建[1]。对师生群体而言,则能不断地促进师生形成对校园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2], 最终达到心理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自觉。

1.2 宣传标识具有宣传特征

高职校园的宣传标识是高职校园重要的传播媒介,具有舆论宣传、信息传递、形象展示、广告、指示指向等多重功能属性,宣传性是其核心功能属性之一,就是运用各种媒介符号将学校的一些观念如价值观、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向教育主体及其关联群体进行传递并产生顺应这些观念的积极影响。宣传标识的宣传特征体现在:一是宣传标识内容选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就是其宣传标识主要的宣传目的之一。二是宣传标识的规划设计具有明确的引导性,将受众的情感、观念、认识引导向自己想要表达的氛围当中。三是宣传标识的设计具有浓厚的艺术性,从构图、色彩、文字等方面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2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校园宣传标识设计的核心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将现代职业教育定义为“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3],从中可清晰看出其对职业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由此可知,“职业”是高职教育的首要定位。

2.1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实践价值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它教会学生“生存”[4]。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业的基础就是职业技能,因此,教会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就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实践价值。一方面,高职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职业性培养使学生解决生存问题,获得现实的人生幸福,从而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价值。另一方面,职业性培养是有确定目标和特殊的培养要求的,高职教育为适应职业性培养,面对就业导向、岗位需求、生产实践、职业技能而形成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开发模式等,也反过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有效性与高效性。

2.2 职业性贯穿在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中

在教育思想层面,一是要要充分体现职业精神与职业理想。它包含了职业人对自身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的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踏实勤勉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二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格。包含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奉献、诚信、守纪、严谨、协作、创新等合乎职业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从而形成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5]。三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贯彻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思想。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其实现条件是校企合作,其实现路径是产教融合,这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解决高职教育职业性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内容层面,职业性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可持续发展”,这就明确地规定了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传授以学生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并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这些都必须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还体现在以“三对接”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即以适应产业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促进产教融合为目标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是要否定高职教育的教育性而使高职教育陷入“单向度”的泥潭。高职教育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性和教育性、人文性的高度融合。

3 高职院校宣传标识职业性设计的表现载体及切入点

3.1 表现载体

高职校园宣传标识的表现形式包括:

3.1.1.景观性标识。包括校园景观区、景点的具体载体,如雕塑、浮雕、壁画、实物、景观小品、牌楼、招牌等。

3.1.2.媒介性标识。包括宣传橱窗、宣传栏、信息栏、校园电视台、报纸、学报等。

3.1.3.导向性标识[6]。主要指校园路线图、指向牌等具有导向功能的标识。

3.1.4形象性标识。主要指校园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主题LOGO、校徽、校旗、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服装、招牌以及字体、色彩等,也包括建筑外形、建筑色彩及装饰等。

3.1.5宣传用语。包括校训、办学理念等永久性表述和适应某方面或某时段需求的宣传性用语。

3.2 切入点

3.2.1以专业对应的行业产业特征为切入。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实用性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必须对应相应的产业,高职院校宣传标识的职业性设计,首先要考虑对应的产业特征和行业特征。

3.2.2以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状况的专业设置为切入。按照“三对接”原则,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专业对接产业,更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也使高职院校职业性体现得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3.2.3以体现深度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为切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因之必然、必须融入企业文化,高职校园的校园文化就是校企合作的文化[7]。另一方面,成熟的企业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充满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形成的精神、理念、规范、行为方式、活动组织等,也对学校的职业性教育起到非常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高职院校的宣传标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固化显性载体,在规划与设计中应当广泛而深入地体现校企合作的精神,体现校企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并有机地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无缝连接。

3.2.4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特征为切入。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职业能力最终要落脚到岗位及岗位群上。不同岗位及岗位群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如机械类岗位群更加强调工作严谨和精益求精,管理类岗位群更加强调组织策划和统筹协调,服务类岗位群更加强调热情周到和细致全面等等。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岗位及岗位群细分更加精准,即使在同一岗位群内,不同岗位建立了更为细致的岗位要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培养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培养和差异化培养,以达到真正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目标。校园宣传标识应该针对岗位及岗位群特征加以分析和使用,才能体现深层次的职业性设计。

3.2.5以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为切入。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职业性培养中意义与作用在前面已经做了论述。宣传标识设计应当不断向师生传递出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正能量,利用不同的宣传载体,向学生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和激情的职业图景,表现出规范、得体、认真、严谨等职业态度,起到展示、教育、引导的正面作用。

3.2.6以师生中典型人物为切入。教师和学生是高职教育的教育主体,成熟的职教教师、优秀毕业生和成功的创业者都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的典型表现。

4 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标识的职业性设计,可以从校园的方方面面着手。无论是特定设计还是融合设计,都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行业产业、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将职业特点、岗位特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巧妙地嵌入其中,使校园宣传标识宣传性、功能性、艺术性、职业性并举,将职业教育的普遍特征和本校的专业特质、人才培养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瑞士]C・G・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见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判》.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Z].2014.

[4]朱涛.地市级城市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梁德友.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15):33-35.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3篇

基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特征,其职业体育教育应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增添有关职业性教育的相关内容。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之外,也非常看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且他们所学的职业大都是重复的、局部的体力活动,因此在增强学生身体能力的同时,发展和强化他们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将教育内容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发生职业病的概率。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实用性较强的职业体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展和实施职业体育教育的有效构想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具有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以增强的学生的自身体质为目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高专等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因此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应将教育、娱乐以及健身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体能融入到职业体育教育中来,切实的将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以及特征在职业体育教育中体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和熟悉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以及练习手段之外,还应确保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几种技能和方法。并让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以争取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需求。此外在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计体育教育内容,并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体育能力的锻炼及培养。

2制定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经济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实用性以及专业性的技能人才,而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恰恰与其相符,而体育课程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其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培养与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依据一定目的和标准。高职院校应将其教学计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普及体育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主要选择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关的体育项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强化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积极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

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一样,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大都是安排前两个学期,也有部分学校在第三或者第四个学期也会开设体育课,但大部分学校大都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些学校也即使进行课外教学,因设备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还是沿用着以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教育,并没有将高职院校的自身职业特点以及特征考虑在内。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学生在不开设体育课之后,无法自觉、主动的坚持锻炼身体,导致自身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以至走上社会之后,无法承受未来的工作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将课内教育以及课外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围绕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基本特点以及特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

4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

4.1依据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应在考虑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上,结合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目的性的选择一些科学、合理的体育项目来锻炼学生的高空平衡能力、灵敏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和上下肢力量等。这样科学、有效的锻炼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同时也为其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发生职业病得概率。

4.2依据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都是专业性以及实用性较强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有很多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者职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产生过重的负荷,时间一长往往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重点选择有利于预防和矫正职业病的教学内容,比如以后将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学生,由于会在电脑旁边长时间静坐,比较容易患上腰椎以及颈椎等疾病,因此应在跑步以及健美操和羽毛球的等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以后从事纺织等职业的学生由于会长时间的战力,比较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等疾病,因此应在倒立以及慢跑和举腿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3依据学生以后所从事职业的劳动量,来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在毕业以后会较长时间的从事于肌肉收缩等方面的体力劳动,应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适当的选取拉伸项目练习,比如臂上举以及旋腕和摆腿等练习;如果是身体的局部关节较长时间的处于一种局部负荷过重的情况时,应在体育教育过程,重点加强和强化对称部位的练习和锻炼,比如经常进行伸展操联系等。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确保体育教育的正常、有效运行,应不断的增强和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也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对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在了解和熟悉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之上,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学生所学职业的劳动特点,及时掌握最新资料,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此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有着特殊性的专业,体育教师可以在教材欠缺的情况之下,依据其专业特点以及特征,合理、大胆进行教材编写和实践,并通过不断的应用和改进,来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特征 心理问题 基本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25-02

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在帮助年轻一代实现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其中,心理素质是一个有核心作用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社会竞争愈演愈烈,未来社会对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探索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职业技术院校也同样如此,必须在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职校生”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核心,围绕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有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开创职业教育特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职业院校的适用性问题;(2)要有一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解决操作性问题;(3)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特征,为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服务的实效性问题。

我们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定型,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人际交往日益丰富;(2)具有专长,渴望进步,渴望得到承认,希望得到帮助并展示自己;(3)自卑、失落感较重,自我封闭、自我保护意识强。

从总体来看,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是健康向上的,其一般心理特征主要呈现出发展性、可塑性,这为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其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了教育的前提。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适应不良症;厌学、恐学症;自卑、焦躁症;人际困惑症;情感、恋爱、性心理迷茫症;就业压力症。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因素。学校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的变化必然会辐射影响学校,使青年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冲击。(2)学校与家庭因素。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3)心理发展水平因素。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处于青春期的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特征,加上个人心理素质状况有个别差异,心理压力承受水平各不相同,因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表现为:(1)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障碍、疾病的治疗,视为对学生人格缺陷的补偿教育、防范教育,而不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种观点背离了学校心理教育为“发展性而非障碍性”的基本出发点;(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同于德育工作,忽视、淡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性质不明确,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科性、专业性认识不足,用行政管理标准考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不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片面化。当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侧重生活辅导,忽略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2)对象与方法上以守株待兔式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为主,心理教育为辅,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范围偏窄,受教育人数少,工作的主动性较差;(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照搬一般院校模式,没有体现职业院校的特征,没有与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相结合,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殊需要与问题,如在学生当中较为突出的消极心态、自卑情绪、学业不良与学习动机、就业压力、职业能力的养成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职业院校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心理发展水平达不到其应有年龄特征,因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以学生为本,充分发展每个学生个性,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由“他育”向“自育”转化,形成心理自主构建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强、自立,增强其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总之,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协同各种因素,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当然,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在我的研究中还有许多不足和空白,如基于职业教育的师资现状与心理科学的专业性应如何解决非心理专业人员的培训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不流于“心育就是陪人聊天、谈心”,“是个人都能干”的印象。对这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更为有效的措施。尽管我们安排了相关的讲座,尝试开设相关课程并定期播放心育录像资料、影视片等,尽管在一定的激励措施下,学校领导与教师们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觉得心育有趣又有用,但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我深知依靠上述手段并不能保证“心育工作的科学性”方向不发生偏离,所以,许多类似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与摸索。总之,开创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心理教育将是我们与所有职业院校心育工作者的永远追求与梦想。

参考文献

[l]郑日昌、伍新春等.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球.职业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3]班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郑和钧.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希永、田万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转型

[作者简介]杨明亮(1963- ),男,山西临汾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28-02

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①高等职业教育从十年前的规模扩张阶段进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建设的落脚点,总结扩招以来不同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特征,分析其转型原因,对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不同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1.探索与试验阶段(1990―1997年)。我国高职教育以短期职业大学为起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发展缓慢。发展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三改一补”,此阶段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上没有准确的定位,或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或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膨胀版”。此阶段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研究者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动因及其定位等宏观认识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介绍国外的办学模式为主,如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三明治”模式等。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开始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之路。

2.规模扩张基础上逐渐定位阶段(1998―2005年)。199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分别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多形式、多模式、多机制和深化改革即“三多一改”的指导方针。扩招政策制定后,国家决定在1999年高校招生计划中大规模安排10专门用于高职教育的招生,高职教育从此进入规模扩张阶段。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揭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一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二是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三是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应用”特征;四是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比例;五是“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六是学校与社会各行各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结合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②此文件提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后的2002―2004年,教育部先后召开了三次教育经验交流会,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高职院校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度等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示范引领下开展内涵建设阶段(2006―2011年)。2006年教育部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引导高职院校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制定了高职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标准,并投资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项目近百个,截至2009年年底,已累计建设高职国家精品课程800余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示范建设和骨干校建设,并于2011年启动了40所国家骨干校建设。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内涵建设成效显著,初步确立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建设发展之路。

2012年全国多个高职学校和省份公布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2012年7月公布了国家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成为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地高等院校也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编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介绍了各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验,人才培养模式在“六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实践性和行业针对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的原因分析

1.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经过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的路径。我国高职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些试验性政策引导高职院校的发展。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高等院校的入学率低,就业压力小,还没有真正实行“职业教育”。学科本位的传统大学模式成为当时高职院校的主要参考对象,有的高职院校以升本为目标,将摘掉高职的帽子作为发展的成就。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衔接不顺畅。扩招政策实施以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分层分类发展趋势逐渐明晰,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逐步摆脱传统学科本位培养模式的影响,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六大特征”。20世纪最后十年,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相比还较慢,经济的迅速发展强烈要求高职院校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2006年以后,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形成多元化、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国家政策的推动促使高职院校为获得经费支持而开展质量提升工程,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高职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程度。高职院校开展内涵建设,是由于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政策,以及精品课程、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等质量工程的支持。同时,国家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一方面,国家政策引导高职院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了中央财政经费的投入以及政策的保障,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性院校生均拨款经费都有中央和地方的投入,高职院校的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加大并不断在建设和发展中凝练特色。近十年来,我国示范高等职业院校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生源竞争,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但有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招生分数线不断上升,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的投档线都超过省二本B线,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武汉市近几年高铁和地铁建设项目,招生线也达到省二本线。另外,经费投入的差异也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今后要调节的重要问题。高职教育是承担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确保每个地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在生源竞争中有生存空间,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三农建设,避免走大城市集中的路线。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1.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下衔接的高职教育层次。2011年年底,教育部将高职高专处从原来的高等教育规划司划归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行政管理的一大变化,反映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主管司局的调整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理顺了行政管理关系。职教领域内的各种资源开始了体系化的整合,“中高职衔接”成为最热话题,一些省市允许中专生、职高生、技工生参加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这种向下衔接为“三校生”的深造提供了便利。向上层次的打通也会迈出改革的步伐,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职教育将逐渐发展至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层次的高移成为必然。③今后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能走以往的“升格”之路,高职院校升格为普通大学后仍应坚持“应用性”特征。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应建立一种螺旋上升的不同层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从中职、三年制高职、四年制高职直至研究生阶段的一体化模式。

2.对“校企合作”进行“教育学”的改造,寻找两者对接效果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成为共识,但并不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就算完成合作。学生到企业后不能很快用企业的工作模式来代替实践教学模式,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性学习,将企业的工作模式改造为教学模式,这也遵循了教育规律。

3.开展为行业服务、实现科技向实践对接的科研工作。2012年5月,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工作的通知》,将原高职教指委的职能调整到行指委,高职教育将进一步服务行业,职业属性更加明显。高职院校与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合作需要向纵深发展,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应用性与本科院校的学术性的区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建立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忽视科研工作。高职院校虽然不会产生像研究型大学的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但在开展为行业服务、实现科技向实践对接的课题研究中有很大优势。高职院校师生要紧密联系企业的发展,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一线工作,将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高职的科研应主要落实在管理创新、产品更新和工艺流程改造上,例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用机器人解决焊接难题的研究,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中科院及航天事业的特殊需求制造了专用机床,这些都为行业提供了科研支持。另外,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和教师职称的内在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要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今后行业发展中的创新人才。“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将为行业服务、实现科技与实践的对接纳入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

[注释]

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2-10-17.

②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2000-01-17.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文化;内涵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高职院校提出专业文化建设,说明教育者在审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生存状态时,开始突破以往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和范畴,从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生存转向职业教育文化实践本身内在和自我生成的生存转向。

一、专业文化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意见阐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不断满足职业的客观要求和人的具体劳动的需求,即社会的职业需求,规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并非简单地促使人与知识、人与技术和人与技能的结合,而是明确指向人与职业的结合。

人与职业的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文化行为。专业文化的提出就是探索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职业为目标来促进人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整实现。

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2]大学文化被认为是一所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核心,体现在大学制度和伦理规范中,表现独特风格特征的精神文化体系,代表了该所大学的形象和作风,也是大学间差异性的重要标志。专业文化可以被认为是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是使受教育者在与职业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大学文化共性特点及对行业文化提炼升华、有机整合所形成的具有该类型大学教育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学校通过专业文化实践,使学生的价值观、职业意识、气质得以陶冶,从而奠定未来从业素质并形成职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文化从根本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蕴涵、办学理念和价值体系,体现出此类院校的价值追求、使命职责和职业特性,并对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专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应该是该类型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以全体成员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实现职业目标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是融合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的结果;其次,专业文化主要凝聚在高职院校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中,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三,专业文化是其作为行业社会知识权威存在的文化基础,具有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区分善恶、建立信念等基本特征;第四,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所展现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等诸多要素是其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

尽管专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是职业精神。在人与职业结合的文化实践中,通过对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所形成的职业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和促进学生与职业的结合发挥着文化特有的作用。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从大学教育的边缘步入大学教育殿堂,与此相应,文化建设的关注目光也从以往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转向职业文化教育。这一转向的明显标志是突破以往的学科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概念与范畴,认为高职教育既不能是广义上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不是纯粹抽象意义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是服务社会分工的需要,形成一个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以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信息化社会一方面使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已不能用单纯的技能所概括,产业升级和行业内部不断整合与再生要求从业者具备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精神。以社会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必然关注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十报告科学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三个层次的区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则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在这样一个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个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全体公民道德生活的基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民的理想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实现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高职业院校要完成社会使命,首先必须使全体成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得以实现,进而确保这个集体实现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实现,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专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建设的出发点,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三、专业文化分层

作为文化存在的专业文化,是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体形式展现的。这种展现既有文化因素的静态特征,也有各文化因素间单向或双向间的影响的动态特征。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文化分层理论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专业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这种静态与动态特征,进而为专业文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霍氏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喻为一个有很多层的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价值观(Values)是文化中最深邃和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2]

依据霍氏“洋葱”理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由核心向外可依次划分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价值观,即大学精神,包括全体成员共同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精神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等,既具有一般大学精神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职业文化的品质。第二层典型人物性格,即著名员工、校友和行业模范人物等,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所塑造的人格美成为全体员工的楷模。第三层礼仪,即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各院校因其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差异,在制度文化上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体现在学生评价、管理制度的不同上,也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上。不同院校在人与职业结合的不同环节,都将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其中,如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系统,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行为文化是师生的行为方式,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对全体成员的影响和熏陶,最终都会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行为文化是专业文化的外显和集中体现,也是各院校特色的体现。第四层象征物,即物质文化,不仅代表着一所院校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水准,更是影响决定学生成才的重要环境。这些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并引导着主体的行为方式和意识。高职院校的象征物可以通过吸收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元素而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个性,如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风格,著名校友、行业模范人物、具有行业性象征和深刻文化意蕴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雕塑,以及名人、著名企业的文化展板、展牌等所展现的行业文化特色所营造的环境气氛。

四、专业文化的功能

专业文化的形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活动注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专业文化实践,在与职业的结合中增加了职业认同感,形成了学院与社会衡量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制度性标尺——文凭与资格证书,同时也获得未来从事职业所具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与方式,这种对职业文化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是自己能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的生活方式,“技术”、“技能”不只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的张扬。专业文化实践中人与职业的成功结合,也使高职院校因拥有优质的专业文化资源实现了办学效益、社会声望提升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专业文化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注入一种创新特质的理解和释义。由专业文化认同到职业文化身份认同,使培养对象对与职业的结合有了可以触摸到的灵魂和方向,掌握了专业文化的个体也由此变成有别于机械的、生物性存在的活生生的文化存在符码,从而在理论上特别回应了高职院校从职业技术教育向到职业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一旦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便会成为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独特性成为学院赖以生存的组织精神,并为学院创造价值,形成竞争力。文化研究者认为一种文化一旦被牢固建立起来,就会对组织行为结果形成正反馈机制,形成产生行为规则或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型,即便受到某种偶然事件(如环境变化)影响,仍然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拟或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发生改变,即形成一种所谓的“路径依赖”现象。[3]文化的这种刚性特征,对于高职院校决策者而言,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专业文化在促进人与职业结合中的正向作用,也应充分认识到其负向作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广泛吸收中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不断丰富专业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

09-29.

[2] 李曼丽.“文化分层”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江苏高教,2006,(5).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7篇

一、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应该说,在这两个法未作下次修订之前,对高等职业教育这基本的法律地位是无可置辩的。如果在认识上对高职的地位定错了,那未其他问题就都容易错了。目前的错位认识土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为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在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具体地说,就是认为高职是为进不了其他高等教育的考生而准备的教育,于是它的入学要求、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都被认为是较为“次等”的。

2.认为高职只是短年制的专科层次教育。我不否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但它是具有特定培养目标和内在特征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它不仅应该有本科层次,而且,从长远看,今后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材主要将由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3.在放策上不视同仁,给高职以不利的竞争地位。今年对扩招部分的高职所规定的若干特殊政策,问题不在政策本身的是非曲盲,而在于唯高职特有,从而客观上强化了把高职误认为是“次等教育”的认识,使许多考生及其家长望而却步。因此,有些省级政府宣布,高职学生毕业时将在省政府政策权力范围内实行一视同仁,应是理所当然的事。

二、特色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有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的规律,同时又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否则,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更没有发展的必要。它的特殊性一般可以表述为这类教育的基本特征。

目前,对如下部分高职特征的认识正日益趋同,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或称技术型人材)为主要目标;二是按照上述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特别重理论与实际结合,重实践能力培养;三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入学水平要求,多数专业既要有高中文化基础,又要有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四是强调用人单位位参与;五是办学条件(主要是教师与设备)要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

当前对高职基本特征的认识颇不致,这在发展初期是正常现象,甚至未必不是好事。但是如果已经办了高职,招了高职学生,还不明白高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高职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自然更不懂得如何办好高职,那天就有可能按照培养学术型人材的高教模式来办高职。结果,在短年制的情况下,既达不到学术型人材的培养要求,又形不成技术型人材的培养特色,如不及时改变,势必使学生失望,用人单位也失望,背离国家发展高职的初衷,搞乱高职的形象。

三、质量问题毕业生质量是高职形象的集中表现,是高职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可是恰恰又是当前最令人担忧的要害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自然有它自己的质量标准,这个标准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以高职的基本特征为依据,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指标体系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已有一些雏形,正待进一步完善。

今年的高职扩招,幅度大,时间紧,有些学校有办高职的良好基础或有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有的学校则出于各种原因,仓促决定;有的学校迫于上级指令,被动接受任务;不少学校则准备不足,“先上马后备鞍”。如果后续工作跟不上,必将严重影响本届甚至近几届学生的教育质量,而本届学生数量多,影响大,社会各界都对他们的质量特点和水平拭目以待,他们的质量状况将决定人们今后对高职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也将决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发展的兴衰成败。

为保证高职教育的基本质量,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各有侧重地采取如下措施:

1.组织对有关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培训。首先,要端正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办学思想,不能仅仅为了“创收”而办高职;不可认为办高职比办别的高等教育容易,实际上,有办普通高教的条件未必就有办高职的条件;普通高校办的高职,不能把它当成附带的、次要的任务。其次,要普及有关高职的基本知识,认识高职的基本特征,求大同而存小异。第三,借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及成人高校多年改革的经验,借鉴普通中专学校长期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的经验,充分利用各地各行业的成功典型,推动高职系统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探索和逐步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

2.加强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需求,主动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相互参与的伙伴合作关系。

3.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根据高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保证资金投入,充实教学设备,尤其是实训设施。

5.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调整好专业方向,修订好教学计划,编写或选用合适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6.建立高职的评估制度,加强对高职的督导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教育督导文件,根据《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北京市政府督导室今年已经按照这一文件要求开展了有效的督导工作,开创了我国高职督导工作的先河,值得各地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第8篇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异军突起,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在高职教育发展一片繁荣、一路凯歌的同时,一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了我国高职教育所处的两难境地和尴尬局面。

一、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

2000年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发展期,教育部高教[2000]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史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应由以学科为本位过渡到以能力为本位。

(一)、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面向地方、行业、企业、岗位。

(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上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合作专业建设、合作培养人才,在工学结合中,职业要素在专业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入。

(三)、人才培养目标则是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专科学历加高技能、实用并有用。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按照社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三段式,实行公共课--专业课的两段式,其实质是突出专门课的地位,使之更贴近岗位,更有针对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站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即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二、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提出的。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崔允漷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的效益。“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不难看出,高职教育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突出职业性,重视人文性

高职教育具有多个特征,其中培养目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征,是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其它特征的基础,其它特征都为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存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其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化。

(二)、教学行为要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取向

判断教学行为有效与否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判断教学以及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根本标准。由于教学目标是人们对学生发展质量和规格的表述,实现了教学目标就是促进了学生发展,所以对教学行为有效性应依据教学目标,凡是有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行为都是有效教学行为。

(三)、教学内容要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理论技术的操作含量,不能空洞的讲解理论知识,适当的介绍应用性的知识技能,强化学生的操作动机,使学生较快的将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将来的生产实践中去。

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钻研和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教学准备要周到全面:1、学习者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

(二)、差异教学策略

根据学习风格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只有依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根据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因材施教:时间偏爱、知觉反应偏爱、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温度偏爱、活动性和坐姿偏爱。2、根据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因材施教。3、根据多元智能特点因材施教。

(三)、情感教学策略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以及教师富有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情感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的情感性设计是指教学设计要注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气氛,通过以情施教、用情育情、情知交融、以知生情、以情促知、情知互动的教学过程,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认知和智能得到发展,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和提高。

高职课题是整个复杂课堂系统的一个侧面和缩影,它既带有课堂教学系统的共性,也有高职本身的个性。高职教育的教育类型和教育主体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我们应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究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提供给高职学生更易于成才的教育平台来。

参考文献

[1]李丽.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再认识[J]湖北函授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