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9 10:32:08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1篇

【关键词】教师 家长 沟通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家访,可以电话,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交流一些普遍问题,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都会接受的。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家长的配合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教师的工作成效也才会得到彰显。

对于小学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学生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生个性,显得犹为重要。这里的沟通,是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校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小学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一、教师应研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技术

孩子入学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二、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曾遇到过一个家长向我诉苦“老师,我们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么打他骂他都没用,这不,早上又要我买了一碗。”我先告诉家长天天早上吃一种早点,不但有碍于孩子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孩子偏食;向家长介绍早点的营养配置;建议家长把这些好处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孩子听,其效果肯定比打、骂的方式好的多。家长从我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教育知识,及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我更加了解这个孩子,与这位家长也拉进了距离。

三、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2篇

刚接手新班,换了班主任,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就有很多孩子“浑水摸鱼”……开学初,笔者要面对很多亟待解决的班级管理事务,但是,为了响应并完成教育厅及学校“访万家”的号召,我排除万难,将家访和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将每次家访当作一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力求在每一次家访中解决孩子或家长在教育、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开学至今,笔者一共走访了学生家庭40余家,并全部按要求写了“手记”,每次家访用时都在1到2小时。家访时,笔者耐心与孩子及家长交流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帮助孩子克服一个个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家访中,有很多孩子和家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难忘的是对肖楚葳和方灏哲两位同学的家访。

笔者家访的第一个学生叫肖楚葳,她是一个很自觉的懂事的女孩,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努力,爱好也很多,美术很好。可是学习成绩一直不拔尖,达不到家长的期望。慢慢地,她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在家访中,笔者建议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多鼓励孩子,找个突破口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喜欢画画是肖楚葳的爱好,其所画作品常常被美术老师表扬。家长像我说的那样,以此为突破口,经常鼓励孩子在绘画中的点滴进步,逐渐让孩子找回了自信。以绘画带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提高了……我为自己的家访成效感到欣慰,家长及时采取的赏识教育也很值得其他家长学习。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就是方灏哲,他聪明机灵,可是平时非常好动,爱玩,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开小差,各种习惯都很差。第一单元词语听写不及格,单元测试成绩居班上倒数。家长和孩子都有留级的想法了……到了他家后,笔者耐心地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爸爸性子急,一看到孩子的作业或试卷不满意,就是斥责打骂。他妈妈虽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但总是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只会当着孩子的面说爸爸的不是。在谈话中,笔者似乎成了一个调解员,最后我请家长平心静气地商量孩子的教育方法,建议他们与孩子多谈话多沟通,慢慢把孩子引导到细心学习中来。并且,家长在孩子学习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帮扶孩子。家长在与我沟通后,很感谢我的指点,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每天帮着孩子报报词语听写、听听孩子的朗读、一起谈谈课后问题的看法……这样一来,孩子乐了,学习不再无趣了,后来的几次听写都达到90分以上。笔者也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了表扬,在经历了40多次的家访后,我对家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1.家访要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2.家访要全方位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前我们可能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可如今家长关注的已经不再是成绩,而是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多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在家访中,笔者也时时处处关注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与家长交流时也不仅仅只谈学习了。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3篇

《中国教师》:《指南》与现在实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相比有什么创新之处?

李敏谊:如果是跟《纲要》比的话,第一,《纲要》和《指南》的定位不同,《纲要》是宽泛的教育指导纲领,而《指南》是具体的细则。《指南》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标准,《纲要》更靠近课程标准。《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重要保证,《指南》是实施《纲要》的有力抓手和把《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指向。第二,《纲要》和《指南》的对象不同,《纲要》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而《指南》的对象除了教师,也包括家长,更关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一次把幼儿教育的三个重要主体——教师、儿童、家长——都包括在内。第三,《纲要》和《指南》的时机不同,《纲要》是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出台的,而《指南》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指南》是联合国儿基会与教育部合作的结果,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同时希望藉此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左丽君:我也有同感。第一,《指南》的指向性更强。过去的政策更多指向的是教师,现在的《指南》涵盖的面更广泛,涉及家庭和幼儿园,能够体现家园同步这个大的教育形势。第二,《指南》的目的非常明确。在于指导家长和幼儿开展科学的保育教育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第三,《指南》的创新之处是增添了教育建议,给家长与教师提出了更具体的指导,可操作性强。例如在健康领域方面,《指南》为家长提供了许多好的教育建议:孩子有偏激行为的时候采取一些冷处理的方法;在饮食上建议家长给孩子少吃油炸腌制烧烤的食品;发现孩子有八字脚、O型腿等情况时及时带孩子就医,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第四,《指南》考虑全面,指导细致入微。例如在健康领域中,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明确幼儿身体发育的具体指标,如身高、体重,家长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去衡量自己孩子的发育水平。《指南》也从安全角度提供很多教育建议,如热水瓶、药品摆放的位置要安全。在语言领域中,建议家长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注意语气和表情。第五,注重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在社会领域中,《指南》对家长和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做幼儿的表率,注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马炳霞:我的想法很多和他们都相同,《指南》跟《纲要》相比有三方面的特色:第一,目标更具体明确。原来《纲要》里面只有四五条目标,教师再去分解难度很大,现在的《指南》便于教师把握,可操作。以语言为例,听说下面有三条目标,阅读准备下面还有三条目标,按不同年龄分层也是一种目标的体现。第二,内容更丰富全面。以健康为例,《纲要》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一句话,怎样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并没有提出。但是,现在大环境的心理不健康氛围已经影响到了孩子。《指南》中把身心健康摆在第一位置,并提出了情绪安宁愉快,在《纲要》的基础上更丰富了。第三,语言更真切朴实、直白,没有花架子。因为全国家长层次都不一样,得让所有的家长都理解。除此之外,这可能还与国家大环境有关,比如书记就在国家报告中使用“不折腾”这样直白的话语。具体来讲,如“注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多给孩子喝白开水”“欣赏、回应孩子的哼哼唱唱”等。

李敏谊:《指南》中语言的这种特点得力于在修订过程中咨询了大量一线教师的意见,《指南》制定的过程中既有专家,又有一线的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的参与。这次征求意见稿也是民主化决策的一个体现。

《中国教师》:《指南》对于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哪些具体的指导意义呢?

马炳霞:对教师和家长很有帮助,非常具体。尤其是语言领域,孩子的倾听非常重要,多次提到看图书讲故事,这对孩子的倾听、理解、注意力、观察力很重要。还有,比如,排球、跳绳活动不要过于追求数量和机械训练;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兼顾农村贫困地区,没有牙膏的话用盐水代替牙膏;城市中要求家长不把幼儿单独放在家里和汽车里;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和粗话,对农村家长是很好的建议;让家长每天和幼儿充分地交谈,比如艺术领域中,提出要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连说的话也列举出来了,告诉家长不要横向比较;参观名胜古迹,体验大自然才能感受美;将数学和科学分开非常好,从前的数学和生活是脱节的,《指南》把数学的经验摆在第一位,让孩子感受数学的有趣。所以,教育建议部分丰富扩展了《纲要》,对教师和家长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解放,指标很低,孩子肯定能达到。

李敏谊:第一,首次在国家层面体现了幼儿教育真正是保教一体的教育,尤其是健康部分体现了很多医学成果,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二,给家园工作很好的指引,因为很多建议都是家长在家庭里可以做的。《指南》的创造性体现在教育建议。第三,更重视生活中的幼儿教育,因为生活中的幼儿教育没有教材,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所以,建议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具有一定意义。第四,对于后续的课程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教师》:《指南》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是否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4篇

一、积极调查 正视问题

难则思变,对此通过做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所以不用管理,交给学校好了;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长主动花钱给孩子请家教;有的学生去网吧上网次数大增,形成了更多的家庭新矛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不理解;有的家长把对素质教育的不满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

可以这样说: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想,甚至受某些媒体的影响,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只靠老师管理,家校行不成合力,就会出现在校紧,在家松的局面。鉴于此,加强家校教育,创建和谐的家校育人环境,是我们和家长共有有的责任。

二、提高素质 引导参与

首先是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塑造人民教师良好形象,为教书育人奠定良好的学校主体基础。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学生家长为师德建设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要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更多地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可以说,家长们都愿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付出,但是很多家长有劲使不上,引导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外延的延伸,想法使家长乐于在教育方面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孩子做好后勤工作。家长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很想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很想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为了满足广大家长的这种心理需求,要扎实开放教学及活动日,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享受参与的快乐,一起体验成功的滋味,一起回忆幸福的瞬间。向广大学生家长发出听课邀请书,开放课堂。让家长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什么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什么改变,学习课堂生活状态有什么改观等,使家长了解素质教育课堂新动向,从家长的角度提建议,更好的推进课堂素质教育。请家长在开放日参观、参与、指导,与学生展开互动。家长里面人才很多,他们是学校开展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积极的参与能增强对学校素质教育形势的认识,意识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全面发展。

三、家校结合 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自为战,甚至是学校教育孤军奋战的状况必须改变。必须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让家长能了解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学校要实施层次家教课程。学校的领导、教师要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水平,指导家长理解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建设,为学校家教合力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坚持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分析、班主任家访等形式。收集和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家长最为关心和感到棘手的问题,确定家校联合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强化家校联合教育的时效性。二是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促进学校发展。要把家长委员会工作做到实处,始终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实现办学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要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积极普及科学的家教知识,推行良好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理解,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开展合作,使家长委员会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发挥实效性。三是学校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室。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家长服务,诸如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学校教师家庭教育讲座等,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交流平台,使家长逐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合作措施:1、请家长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家长通过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多与学校老师加强联系,探讨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问题。2、家长要树立对孩子正确的评价观。孩子良好的品德养成、学习习惯、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健康的身体等综合素质都重要。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进步,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家庭建立一份孩子成长纪录档案,与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进行交流。3、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跟学习好的学生“结对子”。要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能帮助人的学生做老师。必要时,带孩子到对方家里去向对方的家长郑重作出表示。为了不给“对子”增添太多负担,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具体要求。

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5篇

在了解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必要性之后,我们要对孩子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接触到的层面,来更好的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幼儿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独生子女

这类孩子缺少一起玩耍的同伴,与同龄的孩子交流较少,经常独自一人或与长辈玩耍,进入幼儿园后会比较内向胆小,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缺乏,从而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交流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隔代教育

由于孩子家长忙于事业,将孩子交与老人看管,缺少了与孩子的交流,而老人们对孩子疼爱较多,孩子们在心理情感上的交流就出现了空缺,而且也剥夺了孩子们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孩子们在独立自主能力方面出现欠缺。

3.溺爱过多

由于现阶段家庭条件普遍较为富足,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满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眼光也越来越高,造成孩子们都想当然的认为需求应该得到满足,致使孩子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4.家长期望值太高

家长的高期望值,会导致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的错误,使孩子遭到压迫,而到幼儿园之后,难免产生解放的感觉,从而使孩子们在幼儿园更加调皮任性。这些方面往往是大人们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忽视,从而导致孩子们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有目的的去了解并引导孩子们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们良好的心理教育。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建议

良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顺利进行,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施行,这里有一些很不错的建议:

1.组织活动

组织活动指的是多多组织一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例如“找朋友”、“猫抓老鼠”之类的游戏,让同学们都参与进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可以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2.以身作则

孩子们常常会将大人们的做法看在眼里,并且会模仿,所以这就需要大人们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们面前注意言行举止,并且要尊重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才会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的也会更加友好和谐。

3.建立关系

不管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还是老师与孩子之间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不能够盲目的去对孩子进行管教,应该与孩子之间建立充满爱意的亲子或师生情谊。大人们的一些善意的言语或者举动,都能够使孩子们感到亲切和温暖,特别是那些内向孤僻的孩子,会使他们拾起自信,变得开朗活泼。对于一些调皮的的孩子,当他们犯错之后,不能进行严厉的教训或者体罚,大人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应该善意的去引导孩子们,多些鼓励,为孩子们建议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4.利用榜样

当孩子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只是灌输一些解决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其他的一些孩子们也一定会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应该给孩子们说一些其他孩子们解决难题的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建立一些榜样,让孩子们能够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让孩子们变得自强。一些挫折也会很好的去教育孩子们,给孩子们一些人生启示,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和面对以后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想必会更加的健康和快乐。能够使孩子们的心里成长更加的健康和良好。

三、总结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6篇

据昆明市计生部门测算,2015年新出生4.4万人;2016年将达到峰值8.8万人;2017年下降为6.6万人;2018年以后又趋于正常为1.1万人。5年预计增加22万人。随着政策覆盖面的扩大,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攀升,昆明市教育承载能力不足问题开始显现。

吕群建议,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相关的教育配套资源也要跟上。“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的角度来说,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既可以逐步改善社会年龄结构层次,增加劳动力,从个人角度来说,还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让更多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梦想。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的教育资源也需要逐步跟上。”吕群说,伴随着二孩生育政策逐步放开,3到4年后,二孩也面临着上幼儿园、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而以现有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秀的教育资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我们常常在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学校从哪里来?师资如何配置都是放在眼前值得考虑的问题。”吕群说。

此外,吕群还提到:“以前许多独生子女出生后,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但是如果生育了二孩而父母年龄已经较大,谁来带孩子呢?”为此,吕群建议,不妨让曾经的“托儿所”回归社会,开设一些公办的照顾婴幼儿的场所。

今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对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规模提出新的挑战,昆明的学前教育跟得上吗?昆明市政协委员靳宇有了这样的担忧。据市计生部门测算,未来几年昆明将迎来生育高峰,可当前的学前教育还存在“公益普惠”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他提出今后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要预留教育用地等方面的建议。

靳宇建议,在把握学龄人口波动规律,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按照居住人口和发展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学前教育资源,并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在城市开发中要依法预留教育用地,确保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学校(幼儿园)落实到位。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家庭越来越多,个体工商户家庭教育的特异性和暴露出的更多问题,影响社会及每一个个体工商家庭的关注。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个体工商户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体工商户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和建议,旨在进一步讨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一、现状分析

个体工商户愈来愈多,对其子女的教育工作亦将日趋繁重。因而呼吁全社会重视和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子女的教育,强化这个薄弱环节,使个体工商户子女的教育工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个体工商户家庭的家庭教育研究也成为必然。

二、个体工商户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父母文化素质与教育能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家长的情操、道德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的运用。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家长的价值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他们关心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甚至出现重知识轻道德的偏向,缺乏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子女的教育能力,部分家长意识不到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另一部分家长则是意识到了重要性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把孩子送到学校,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推给学校,缺乏正确的教养知识和方法以至于把过多的压力交给孩子,抱很多的兴趣班等,把孩子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忽视了亲子游戏教育,造成孩子负担过重,精力分散,丧失兴趣。

(二)金钱来补偿对孩子关心的不足。现在的个体户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在工作中由于节奏加快,使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谈,亲子关系的复杂化和淡漠化,因此有65%的幼儿业余生活单调,家庭的主要娱乐活动以看电视和玩电脑为主。由于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内心存有一种对孩子的负疚心理。所以,大部分家长的补救方法就是在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金钱,以弥补对孩子关心的不足。于是养成了孩子重享受、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造成爱打扮,不求上进的不良习惯。

(三)隔代教育、保姆教育造成盲目溺爱现象。由于父母忙于经营,50%左右的孩子主要由长辈领养或保姆带养。祖父母样样事情包办代替,有求必应,在行为上放任孩子。这样,孩子自私、任性、娇狂、惟我独尊等不良品行也就慢慢滋生了。而这些孩子还普遍存在依赖性强,遇事不肯动脑筋,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经常与他人引起冲突,不会谦让的现象,遇到事情不能从别人角度思考。

三、方法建议

(一)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家长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元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物质投入:家庭环境的布置,收入消费等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书桌,多准备一些可读的书籍。精神投入:父母的理想追求、情趣品味、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对孩子的影响。

(二)建构现代育儿理念,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孩子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孩子父母抓起,使初为父母的家长能及时地掌握现代育儿的新理念,学到有利于促使孩子潜能得到全面发展和科学育儿的方法。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的方法和技能。首先家长要摆正赚钱与教育子女的位置。作为个体户家长要懂得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金钱,更需要教育、学习以及好的品德行为,“温室”未必培养出好苗。平时多阅读些育儿知识类书籍,学会了解孩子、观察孩子、评价孩子的能力,提高家长发展孩子的能力。

(三)动员社会教育资源,关心个体户子女的教育,隔离圈内的“环境污染”。广泛开展社会亲子教育指导,充分运用社区等形式开展有益的亲子活动。有效隔离圈内的“环境污染”,如吸烟酗酒、打牌、请客送礼等等,特别是父母挥霍浪费、享受无度、畸形消费、盲目攀比均可造成孩子的恶劣影响。

(四)通过幼儿园增进家长教育的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要求“模范个体户”家长来园介绍平时的工作及教育子女心得体会,为其他家长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通过组织家庭互助小组活动,使彼此居住较近的家庭能够组成小组,互相帮助,轮流承担周末教育孩子的任务。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园外生活,扩大孩子交往范围。

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第8篇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通过为子女购买适当的保险既可有效的利用压岁钱,为子女提供一份必须的保障或教育金,还可以借机向子女传递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保险意识。根据压岁钱的多少,可以有选择地购买一些保障类产品或教育金产品。

意外医疗保障先行

同济医科大学少儿卫生学教研室曾在全国11个城市4.3万余名幼儿中进行过意外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4.10%。而根据友邦保险2010年理赔数据分析,10岁以下儿童的意外医药赔付占比为13%。因此,全面的意外、健康保障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友邦附加守御天使B款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友邦附加添益少儿综合住院Ⅱ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涵盖子女的重疾保障、住院医疗保障,可以满足周全的健康医疗保障需求,让父母的爱陪伴宝贝无忧无虑的成长。

积少成多提前准备教育金

友邦保险专家建议,教育金储备的第一原则是“确定性”,因为教育支出是固定时间里的固定支出,保证在确定时间有确定的资金来源是关键;第二原则是“安全性”,投资失败、额外支出、挪作他用、意外/疾病等都可能让储备教育金的目标无法达成,保证教育金安全性是关键;第三原则是“稳健性”,教育金是一笔可预期的必然支出,保证教育金收益稳健是关键;第四原则是“早准备”,时间是魔力,准备同样数额的教育金,越早准备越轻松。

作为教育金理财的最佳工具之一,保险最大的特点是专款专用、收益稳健。而且,越早投入越可减轻负担增加收益。同时,保险还可以抵御财务风险,转移人身风险,这点是其他理财工具都做不到的。

《友邦金色年华II》是友邦保险第一代教育金产品的升级版,该产品具有付费期短、满期早的特点,主要满足孩子18-21岁大学教育费用的需求。而且,若孩子未满11岁,都可以在每年的保单周日时追加一定合同约定数额的教育基金。这样不仅让孩子的大学教育经费得到积累,同时孩子的财商也得到培养,稳妥地存储了孩子平时的零花钱及压岁钱。

另外,该款保险具有五重豁免功能,分别在父母不幸身故、全残、罹患大病以及处于疾病终末期、60岁后需要长期护理等合同约定的五种情况下,可以豁免以后的各期保险费。这样,即使父母因以上几种情况失去了经济能力,孩子的保障依然不会受到影响,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小贴士

投保注意事项

目前一部分父母都在小孩上学前就投保了少儿教育金保险。理财专家建议,家长在投保的同时,也需改变投资观念,即不能拿教育金和银行储蓄、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做单纯的收益对比,因为教育金的主要功能除了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外,还附有投保人保费豁免功能,更注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