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9 10:32:07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1篇

关键词:乡土性;城市特色;自然特性;人文特性;可识别性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61-03

引言

走过不少城市(镇),常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些城市尽管从地域上来说相距千里之遥,但缺乏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性。毫无特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一大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因为它们缺乏其特有的个性和意义象征,因此也就缺乏可识别性[1]。这种个性和意义应来自于城市从所处地域中所汲取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城市的建设背离了自身所在地的乡土特征,是当今中国城市缺乏特色的原因之一。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走一条乡土之路。

一、城市特色的乡土之根

(一)乡土释义

“乡土”所涵盖的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概念。其基本释义有二:一指本乡本土、故乡,意指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先秦《列子天瑞》中的“友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我国最早提出“乡土”一词的文字记载;二是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有云:“乡土不同,河朔隆寒。”[2] 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乡土的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人们认同故土、辨别他乡,是因为每个地方有着有别于他方的区域特性,即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存在于乡村,同时也存在于城市和野外自然环境。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物质或视觉范畴,而且涵盖了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地域自然特性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文特性,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它是当时、当地人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3]。

(二)乡土性与城市特色的形成

城市依托于某一地域而存在,与区域其他组成部分密切关联,它脱离不开自然赋予的物质特性,又不仅限于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处自然地域所孕育的人的创造使得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基于自然特性的人文特性。

城市的乡土性除了其自然特性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成物质环境特性,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其历史及现存的形态特征、建筑特点及街区特征等;城市的文化环境特性,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城市的社会环境特性,包括经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交往等;同时,还包括其动态发展。正是城市所具有的乡土特性,使城市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和意义,也使它具有了可识别性及特色。从这一角度而言,乡土性的保持,是城市特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中国城市环境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断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网络系统中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强,市场主导背景下利益的驱动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特性、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性逐渐转化,一些快速而短期性的建设模式忽略了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特性的因素及根植于特定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其结果使城市与所在地域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被割断[3]。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往往着眼于眼前的个体物质利益,而不可能兼顾城市及其所在地域的整体利益,极易忽视该地域的自然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承 [4]。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街区等对于城市特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此常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发展[5]。作为城市象征意义及其社会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空间特征一旦由大量的外来因素所占据,并且在众多城市中同时出现,必会同时引起历史文化的延续被割断,各城市自身的个性特征极易消失。

二、城市特色建设的乡土之路

大量中国城市中,在漫长岁月中积淀出的城市形态和传统文化等乡土特征正在逐步消失,必然城市个性消亡,城市特色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短期行为的快速建设极易形成城乡间的对立,割裂城乡及所处地域其他组成元素的联系,使城市的个性发展失去立足点,有违“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城市的特色丧失因乡土性的缺失而起,脱离了原有乡土之根的城市建设,其特色无从谈起。重新认识和传承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挖掘其乡土根源,是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一)基于乡土性广义理解的城市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应从广义角度深层理解乡土的内涵,将城市与其所处的区域视为一个有机体,遵循复合系统原则进行研究和规划,深入挖掘城市特色营造的根本依据,保证城市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基础,立足于其乡土性进行研究、规划设计与建设。

(二)城市乡土环境的要素评价与应用

城市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乡土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的量化研究,使得乡土性的传承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无所依据,只能局限于功能性的规范指导或表面的视觉效果,城市的建设无法成为高效运作和区域自然肌理及文化传承的结合。与理论研究相对应,城市乡土性的缺失还在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的继承和更新问题。一方面由于观念局限可能导致规划与设计中对传统元素和技术的忽视;另一方面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客观因素也对此有所制约。

谈论城市特色的丧失时日并不为短,然而问题日益严重,泛泛而谈或大声疾呼并不能成为城市特色丧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而言,如何使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角色链中得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要素。因此,切实可行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必须针对具体城市处在区域物质及文化上各项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策略及设计导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环境特征评价体系并切实贯彻运用十分重要。根据对城市乡土性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环境特征要素的量化研究应包括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空间体系评价、城市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几个部分。

1.城乡环境的生态状况评价。如地理特征、植被及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等。乡土性离不开生态基础,应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保持两者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形成渗透交融、具有地域内原有自然特性的生态网络[6];在城市中应以原有自然环境中的物种特色和配置模式为基础,结合自然基质,组织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廊道和物种联系,建立城市区域自然环境斑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7]。同时,分析研究城市及区域在发展中的可承载能力,寻求城乡之间在空间资源上的快速整合,以使城市建设可持续。

2.城乡环境的空间体系评价。包括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城市肌理、城市公共空间特性、城市街道及建筑物形式特点、城市标志物的个性等。具体应用中,应基于原有区域景观格局使建成与自然区域成交织渐变形态,形成良好过渡;以原有城市肌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进行城市空间体系的组织,渐进发展,形成有机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区域空间特征;人工物的建造活动应顺应自然,符合环境特点和历史传统。一方面,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历史文物及街区等物质财富的特性,继承和发扬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绿化环境,以及某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下长期形成的风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城市的识别物,应加以继承和发展[5]。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与设计中可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创新,走“新乡土”之路,更为真实地表达新的建成环境与原有城市肌理之间的关联[8]。使城市在物质形态上的乡土性得以延续,加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此外,还应注意从传统的建造技术中汲取有用经验并加以发展,作为城市乡土性建设的技术支撑。

3.城市社会生活评价。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及民俗活动等。通过这些乡土性要素指标的衡量与运用,权衡市场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保持城市社会生活氛围的乡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传统,形成显著差异从而构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形象[9]。

4.城市人文环境评价。指长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特性,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脉络与艺术类别与特征等,正是这些文化特性构成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情谊,使居留各其情依依,离去者有故土之思。

(三)基于乡土性研究的政策与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建设的的主导者,政府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规划设计人员与公众组成的三角形角色链中,专业理论和技术在衡量各项因素和制定政策的过程所起的作用仍然可有很大改善空间。

在政策管理层面,应对乡土性问题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需要时刻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10]。首先,应基于城市乡土环境评价,对城乡的整体形态及文化建设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健全各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城市的建设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传承地域特征;其次,对城市特色建设的研究、保护与建设资金给予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三,在各方利益和作用的权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重视公众对于属地感的需求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以使各方力量在保持乡土性和城市特色营造的过程中起到最大效用。

结语

城市的特色及其生命力在于多样化与个性化,其根本保证在于其乡土性的保持。城市的加速发展、全球化等因素固然带来一系列冲击,然而客观因素最终因主观因素而起作用,因此,建设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的乡土性问题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并付诸实践,走自己的乡土之路,使城市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7.

[2]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5.

[3]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63-78.

[4]Lichfield N.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5.

[5]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4,(6):11-14.

[6]刘滨谊,温全平.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1):84-89.

[7]郑醉文,沈清基.基于用地多样性评析的城市生态建设及规划调整[J].城市规划学刊,2008,(5):7-60.

[8]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6-82.

[9]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82.

[10]孙施文.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城市规划学刊,2005,(3):9-17.

Discussion on City’s Vernacular Way and Creation of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GUO Cong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2篇

关键词:绿洲城市城市绿地生态环境 博乐市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交往空间,具有生态、美学和功能等价值。绿洲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如何将其特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体现出来,本文以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绿洲城市的特征,探索绿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

2.绿洲城市的基本特征

“绿洲城市”是依托于绿洲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城市建成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绿洲城市普遍出现于干旱缺水的地区。绿洲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水资源的主导性,水资源是绿洲城市存在以及不断发展的前提保障。(2)生态环境的恶劣性,导致绿洲城市生态系统较为单一。(3)景观资源的独特性,绿洲城市具有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物质基础。

3.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绿地现状

博乐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部,全市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四座大小山脉所形成山间谷地,形成高山、低山丘陵、谷地平原相间的复合地貌,全境呈四山、三谷二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市境内的水系(博尔塔拉河流域水系、呼苏图水系和赛里木湖水系)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水网交错,博乐市周围山地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广泛分布的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混生阔叶林、次生灌丛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可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和特殊绿地;其他绿地G5。博乐市中心城市绿地现状指标构成见表1。

表1―中心城区现状绿化指标

备注:2013年城市居住人口为16.56万余人,建成区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3.2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博乐市人均公园绿地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基本指标,但现状分布不平衡,并且城区中居住区级公园和小游园不足;

(2)生产绿地虽已达到国家标准,但苗木品种不够丰富;

(3)城市防护绿地建设不合理,工业区与城区之间缺少防护林带;

(4)附属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达标率较低。

4.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及思路

4.1规划目标

规划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的建设需求,依据城市环境肌理与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山、水、林、城等自然资源,根据“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置健全、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打造“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将博乐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4.2规划思路

(1)以目标为导向,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内容,全面推进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力争2015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验收。

(2)以数量为基础,提高城市生态绿量是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保证。在本次规划中,不论是在近期创建部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还是远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绿地总量都是一个基本的指标。因此,绿地系统的重点之一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和博河新区的建设,以塑造大的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保障环境能够同步改善,这才是绿洲城市应有的发展路径。

(3)以质量为突破,提升城市品质。以城市绿地建设为契机来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较为可行也比较有效的办法。以水系为骨架,以文化为内涵,切实加强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增加市民的活动场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现代文明气息浓厚的生态园林城市。

5.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5.1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以博乐市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形成北部自然生态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及南部自然生态区,通过滨河绿化、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形成“三区、五廊、六片”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图1)

“三区”: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

“五廊”:建设市域绿色生态廊道,以沿铁路、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规划市域绿色生态廊道。

“六片”:在市域范围内,依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市域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分蓄洪区的分布特点,规划控制六片对城市生态影响和生态敏感性较大的绿化生态空间。

5.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对城市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出若干个特色景点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然后强化这些节点、轴线和区的景观特征,使得各自的形象概念具形化。其次,利用城市的道路广场系统和绿地水域系统把这些景观节点、轴线和区有序衔接起来,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系统。最后,在表现力度上要有大小差异,表现形式上要有差异,形成一种主次鲜明,对比有序的特色景观系统。

根据对博乐市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充分利用现状发达的水系,结合城市的交通和景观特点,着力营造城市“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图2)

“景秀滨河”:以滨水为特征的博乐新滨水优雅空间格局。

“繁华中轴”:以北京路为载体的博乐新中心现代城市风貌格局。

“乐道环廊”:以乐道为串联的水绿相环的博乐新都市公共空间格局。

博乐的生态构架可以概括为“乐道环廊、长藤结瓜、水绿相环、一廊九园”,乐道是结合博乐特色、贯通市区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湖泊、城市公园绿地、历史文物古迹、山体、城市森林、文化体育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设施共享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绿色乐活廊道。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相协调,还应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城市特色风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本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分析和梳理博乐市的总体布局结构和景观要素,挖掘与城市特色相关的内容,从城市场地特征中寻找规划布局特色,展示城市特色风貌个性。

参考文献:

1、《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25年)》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3篇

关键词:吉首市;新型城镇化;征地农民;心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其心态的转变。征地农民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建设的态度,值得研究。

一、吉首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征地农民生活现状

近年来,吉首市全面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新型城镇化成为了拉动吉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城市渐显“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个性。《吉首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修编已经完成并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实施。在规划中,全市1077.9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区,吉首将成为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在此过程中,土地是支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量农民的耕地、宅基地、山林被征用,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对吉首市近郊征地农民调研访谈,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耕地减少,难以再依靠土地而生存

征地之前,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从事农业生产,一家人的粮食,蔬菜,畜禽自给,除了逢年过节买些肉类,其余基本自给,还有余粮可卖。一些农民从事养殖、种植时令蔬菜,或者到城里打季节工、散工还可以增加收入,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对于多数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来讲,由于文化素质及知识水平较低,在城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靠打散工、干苦力等方式来维持生活,大部分被访对象认为经济来源没有以前稳定了。

(二)支出增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征地之前,一是农民基本的生活物资不需要样样花钱,通过自己耕种就可以得到,生活成本与城市相比物美价廉;二是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子较为狭窄,人际网络简单,没有过多的人际纠纷;三是休闲方式较为单纯,在休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邻里之间拉家常、或者打麻将扑克等休闲方式。土地被征后,其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在:一是生活物资都需用现金购买,加大了其生活成本;二是征地后多数在城市务工,接触对象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三是休闲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民拿着土地补偿款聚会喝酒、聚众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就业困难,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属于年龄较大、文化低、技能低的弱势群体,尤其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民,征地后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据调查,有近四成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壮年整日无所事事,精神没寄托,年轻人没事干容易惹事生非。市政府和一些街道社区虽然每年会举办几次劳动技能培训班,但能够解决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此外,由于受家庭人口数量、土地多少、土地类型及被征用土地的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原本贫富差距不大的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四)社保缺乏,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据调查,征地农民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依然只享受原有的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标准,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领取50元生活补助。对大多数人来说,征地补偿安置费只能维持一时之需,一旦这些补偿款坐吃山空,而他们又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还没有落实好的情况下,需要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影响城市社会稳定。

二、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

1. 对未来生活有恐惧心理。不少农民谈及未来时黯然神伤,对今后生活缺乏安全感,认为土地没了,成了无田可耕、无业可从、无岗可上的游离于城市边缘的“三无”农民。生活成本在上涨,生活压力较大。加之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惠及到他们,大部分征地农民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2. 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调查显示,一部分农民认为自己从此有了过上幸福生活的资本,不再需要继续卖力工作以维持生计;也有部分人拿着补偿金购买车辆,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还有部分农民利用补偿金豪赌的现象。

3. 城市融入度和参与感不强。由于征地农民存在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无法与其他群体公平竞争,加上社会中存在部分城市居民排斥农民工的现象,致使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二)征地农民不良心态的原因分析

1. 世代形成的土地依赖思想。在征地之前,有发展意识的农民不仅靠耕地来维系生活,更会利用其土地资源经营一些其他项目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当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被征用后,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用以安身的生存保障,更是失去了发展致富的重要机会和空间。一次性补偿的征地补偿资金并没有为农民今后的生活买单,征地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其被征土地增值后的红利。

2. 部分农民缺乏长远规划意识。在征地安置补偿之初,由于有补偿款,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好,但如果没有长远规划、理财意识,加之没有固定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状况便会每况愈下变得越来越窘困。

3. 政府信息和补偿标准不一致。所谓不一致,是指集体土地上和国有土地上房屋搬迁在征地价格、拆迁价格、还建安置房价格上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和不统一。比如房屋补偿,有的是以有资质评估所,按现行市场评估定价,而有的是按征拆文件上政府定价来进行的。另外有时一个项目由于拖的时间太长,造成后来补偿政策的变化,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导致群众无法理解,引起矛盾冲突。

4. 政府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引导机制。政府以强制的姿态征收了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给予他们城市居民的身份,但却没有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待遇。比如吉首市养老保险在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中就没有落实,没有标准,也没有一个权威性文件的规范规定。加上他们与城市居民既有的心理隔膜,造成了其与市民交往与融合中的重重困难,也造成了他们心理归属的缺失和意识转变的滞后。

三、培育征地农民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氛围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城镇化的受益者是谁、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有何好处,这些对于农民来说是陌生的,模糊的。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内容,没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它,从而才会导致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农民发生抵制情绪。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途径地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宣传教育,政策宣传要全面、具体、透彻,让政策深入人心,纠正农民对征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二)做好保障工作,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1. 建立长效的职业培训机制。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与主管机构,定期到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或聘请相关专家对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再教育再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证书;政府也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入驻吉首市的投资企业要优先给予征地农民就业机会等。政府要为征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完善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减少贫富差距,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失落感、不公平的的心理,这样可以稳定这些人群浮躁、无安全感的心态,缓解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

2. 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完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包括教育、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并着力落实到位,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消除不健康心态滋长的环境。

(三)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补偿机制

调查得知,目前吉首市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是采取单一的货币安置。但由于农民缺乏长远规划及投资理财意识,很难将这一笔资金用好用活,因此,政府要想方设法创新土地补偿机制,既补贴了农民当下的生活问题,也为其后期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创新补偿机制:

1. 分期发放补偿款。每户征地农民的补偿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针对这一大笔补偿款,政府可以在争取得到农民同意的基础上,给每户征地农民建立一个账户,通过签订协议,按一定的比例分期发放到农民手上,对于后期政府暂未发放的补偿款给农民一定分利,如按银行的存款利息比例或稍高于银行的利息,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又可以保障农民后期的生活保障,避免挥霍奢侈,也避免今后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找政府的麻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 制定土地分红制度。根据政府征用土地的用途,让农民参与其中,分得一定的利润,确保其生活经济来源,减少社会矛盾。一方面,如被征用的土地是用于开发建设,在需要工人的情况下,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其优先考虑当地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可适当考虑征地农民参与其被征土地的利润分红制度,按其被征土地的多少,根据一定的比例每年给予农民分发红利。

(四)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1. 建立社会心态排查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征地农民的社会心态问题,要选拔心理学专业的优秀人才,分派到各社区组建成专门的社会心态排查小组,及时注意他们的心态动向,一经发现有问题倾向的情况要登记在案并及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防范于未然。

2.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和心理上的援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心理波动或产生心态危机,征地农民由于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的变化,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态问题,因此,各社区要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对排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农民要及时给予开导教育,对其进行监督跟踪服务,引导其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避免矛盾及纠纷的发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五)丰富业余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要求广大征地农民参与其中,对积极参与者及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育其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享乐主义思想,培育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邹农俭.农民工如何市民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3(02).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4篇

关键词:园林建设;植物配置

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园林建设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去处。又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一、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森林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影响,使得我国在城市绿化过程中用地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就必须在树种上下功夫,因此选择高达的乔木舒则显得有诸多优势,它可以发挥出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在以季风气候为主的我国,炎热的夏季是大多城市中谈之变色的季节,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这时候乔木便可发挥起作用。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由于夏季的时候乔木茂密的枝叶可以遮挡阳光的酷热,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城市绿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城市的水准。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野生草种的选择是整个绿化过程中的缺陷,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野生建群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建群种无论是在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增建群落的稳定性,还是展现当地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1.配置原则

园林城市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把握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不影响大局的整体性规划,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做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结合,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在城市园林建设之中,要考虑优先原则。何为优先原则了,它是指整体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配置方法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做到贴近自然,追求自然尽最大努力使其能够达到天然标准,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做到有力有序的穿插,使得数目不显得单调,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目前,城市森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绿地的近自然配置应该大力提倡。首先要以地带性植被为样板进行模拟,选择合适的建群种;同时要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城市森林建设改造中采用宫协造林法来模拟地带性森林植被,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融合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充分吸收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模拟自然的方法,师法自然,经过艺术加工来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充分发挥群落生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创造社会效益。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5篇

关键词:嘉峪关市,城市风貌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生存的这个巨大的星球已经被一股叫做“全球化”的趋势变成一个小小“地球村”。随之而来地,许多人发现,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之所在,那些原本千姿百态、各自精彩的城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显得尤为突出。于是,“城市风貌”作为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有关城市风貌规划的理论,搭建合理完整的城市风貌规划框架都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研究,针对城市风貌的认知维度与规划方法进行专门探讨。

2.城市风貌认知

2.1城市风貌的概念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主要是由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过程,历史文化过程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的;“风”指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的系统概括,是节日风俗、城市风采、戏曲、社会习俗等软质方面的表现。“貌”则是对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概括,是街道、建筑、山体、河流等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硬质方面的表现,是“风”的载体。

基于上述对城市风貌的基本认识,本文给出的城市风貌定义为:城市在不同时期历史人文积累、自然生态特征和城市功能发展的长期综合影响下,由建筑物、构筑物、标识物等不同类型的空间识别要素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形态特征、文化属性的城市视觉形象,并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职能环境相互适应的有机系统。

2.2城市风貌的认知维度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城市风貌的维度可以理解为,对于城市风貌的要素认知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认知视角,不同的认知视角下各种因素在城市风貌中影响的范围和内容都各有区别,由此就构成了城市风貌不同的维度,是判断城市风貌好坏的“基本因素”。这里将城市风貌认知维度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方面。具体解释为承载城市风貌的物质空间自身认知维度和以城市聚居者为主的客体对于物质空间的感知维度。

主体维度认知是从城市的整体性出发,从城市整体视角观察、分析城市风貌。它研究的是城市本身是否拥有风貌资源,有什么样的风貌资源的问题,要求具有宏观性和逻辑性。而客体认知维度是从城市的局部认知入手,通过城市中具有突出特色的部分的分析解读,确定其在城市整体风貌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是这些特色风貌资源看起来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人的认知视角,感知城市的物质空间形象。

2.3城市风貌认知系统

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建构城市风貌认知系统,一个层面是把城市风貌作为一种客观实体与空间形态来判断,从整体构成角度来分析城市风貌的组织规律;另一层面,以人的认知与判读为基础,体验城市风貌的空间特征与文化意义。通过主体维度认知城市的整体风貌与方向,通过客体维度了解城市局部特色风貌的构成与层次,最终才能使得城市风貌的整体秩序和重点特色被有效的识别感知,进而进行主次有序、详略有质的规划与控制。通过这些问题使得城市风貌的识别性有效提升,使城市环境(主体)同人(客体)的需求达到“同一”。

3.城市风貌规划方法研究

风貌规划的编制内容涉及到影响城镇风貌的所有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审美、自然、景观的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通过一项规划设计成果把握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到既系统又突出重点,使规划成果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是风貌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研究风貌规划编制的内容,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是风貌规划的目标是什么;风貌规划控制内容,这也是到貌规划和建设管理中最关键的部分;最后应该知道如何将对风貌要素的把控,转化为便于管理的风貌规划的实施管理。风貌规划的核心内容则包括以上三个部分。

3.1风貌规划目标

(1)城市功能发展目标――高效的城市功能构成

城市风貌规划要在对城市功能研究和进一步疏导的基础上,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做出控制引导,创造、适应和满足城市对内对外各项活动的空间环境基底。首要目标是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升,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在城市功能发展中,分析认知大众生活软质的文化风俗特征和活动方式的硬质特征,在规划中从中提取功能发展的关键点,满足当代城市中不同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

(2)城市环境发展目标――和谐的城市空间组织

目标在于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带动城市土地价值,带动城市建设。在城市环境发展中,分析城市整体环境中的自然基质以及硬质的建设空间的特征,在规划中综合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生长性特征,避免城市空间漫无目的,无序的自我扩张。通过自然要素的整合,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建筑要素等的控制,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

(3)城市特色发展目标――鲜明的城市形象特色

具体指地区文化特色的发扬、继承和演进,使得城市特征显著。风貌规划旨在详尽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和整合城市资源,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以及人文精神等要素内化到风貌规划体系中,形成别具特色的规划系统。

3.2风貌规划体系构建

(1)城市风貌整体定位

通过城市风貌特色的含义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从城市总体地层面认识一个城市总体的特征。对于基于对嘉峪关市现状风貌的系统研究,得出嘉峪关雄关文化、工业文化主导,多元文化交汇的文化特色;祁连雪山围绕,讨赖河水穿越的自然特色;以及对外旅游吸引力强,对内和谐宜居的社会生活特色。

(2)明确城市风貌结构

明确嘉峪关市的风貌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明确风貌建设的任务和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便于物质空间风貌的塑造和实施。综合现状分析,确定嘉峪关市的风貌结构骨架。

(3)城市风貌系统构建

在城市风貌系统的研究中,通过城市风貌核、风貌轴、风貌片区的划定,形成风貌控制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控制。以此反映城市历史极其独具魅力之处,并为人所感知、理解;体现城市特色形象及面貌,反映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

3.3城市风貌实施引导

根据嘉峪关城市风貌结构中风貌核、风貌轴、风貌片区的规划分级,结合地段本身属性,形成重点控制地段、一般控制地段、风貌协调地段,从而展开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风貌控制工作,最终达到对于嘉峪关城市风貌的有效管制。

重点控制地段建设目标:反映城市历史极其独具魅力之处,并为人所感知、理解。体现城市特色形象及面貌,反映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

一般控制地段建设目标:能提供正常生活的休闲精神娱乐场所,并创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格和特色的城市空间。

风貌协调地段建设目标: 顺应城市形象,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格局。

根据以上的原则与目标,针对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重点的城市地段进行导则指引控制,而在一般控制地段及风貌协调地段不做具体的控制引导,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在不违背风貌控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4.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实践

4.1嘉峪关市风貌概况

嘉峪关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商业、旅游、金融等设施功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另外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的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交汇的城市。嘉峪关风貌现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体现方面:城市整体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文化风貌的塑造主要依托于历史遗存,以古迹光观游览为主,文化倡导较单一,不符合多元文化并存的综合性城市的精神内涵。另外关城的文化辐射效应尚未发挥,没有形成与城市的互动与共赢。

(2)生态影响方面:嘉峪关市属于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因而城市生态系统对外具有高度依赖性,以及由于城市各方因素的变动导致城市景观的快速演变性。基于嘉峪关市在戈壁荒漠的基质背景中表现出的异质性与低阻抗性,其整体生态构架尚未完全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要素的结合有待改进。 另外讨赖河尚未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空间干预与环境效应,生态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

(3)城市空间方面:城市标志空间的代表性不突出,城市天际线缺乏与周围山景的整体考虑。另外城市高品质消费空间稍显不足,城市中尚未形成功能复合、品质较高的购物环境。

(4)建筑风貌方面:建筑风格各异,地域性特征不显著,色彩较为混乱。城市环境设施形式各异,缺乏主题性的引导与控制。

4.2嘉峪关城市风貌体系构建

(1)风貌特色提炼

总体定位――嘉峪关市是一个文化特色浓郁的人文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休闲城市,也是居住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在未来,嘉峪关市应凭借与酒泉便捷的交通联系,以“山―水―关―城”一体的空间特色为吸引点,以良好的生态背景为支撑重点打造成为:

雄关天下、丝绸之路文化之都,

戈壁明珠、生态宜居滨水之城。

(2)整体风貌结构

综合嘉峪关市现状风貌内涵挖掘与问题整理,基于嘉峪关市的整体风貌定位,最终得出嘉峪关市整体风貌结构,即为

一轴贯城,两脉通远,三带构形

两翼策动,三核聚心,多点辉映

“一轴”――城市发展轴。沿新华路串联老城、新城和未来新区,展现城市发展文脉,并与嘉酒对接,主要是指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两脉”――高速沿线城市生态绿化脉以及讨赖河滨水景观脉。

“三带”――沿兰新路展开的商业活力带;沿迎宾路展开的旅游展示带;沿新建高铁站点展开的新区形象带。

“两翼”――位于城市发展轴西侧的嘉峪关长城和东侧的酒泉钢铁厂,这两翼即是嘉峪关的发展腾飞之翼。

“三核”――传统商业心,公共生活心,新区政务心。

“多点”――酒钢职工乐园、森林公园、迎宾湖公园、东湖公园、讨赖河公园、明珠公园、南湖公园等多处绿化景观核心点。

(3)分级风貌控制

城市风貌核在城市风貌系统的研究中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节点与标志物的集合,是集中展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核心空间,也是嘉峪关风貌骨架上的标志性空间。规划中以城市空间特性、文化特性、自然要素为基础,设计老城商业核心、公共生活核心、新城政务核心作为一级风貌核,作为片区功能组织的核心带动区,进行重点建设与控制;将门户类、景观类风貌节点作为二级风貌核,并贯穿于风貌骨架之中,进行风貌控制,结合一级风貌核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节点系统。

风貌轴线是城市风貌空间特色形成的不可

或缺的形式。基于嘉峪关城市道路、河流构成特点,围绕城市公共活动密集、文化潜力突出、生活氛围浓郁的线性空间,形成一轴、两脉、三带的城市风貌骨架。规划中以城市发展轴、讨赖河滨水蓝轴、高速生态绿轴作为一级风貌轴,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带动区,进行重点建设与控制;将三条主要街道空间作为二级风貌轴,进行风貌控制。

风貌区是现代城市风貌载体的最基本的城市物质基础,它们往往能整体的反映一种统一的文化内涵或精神取向。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对嘉峪关进行特色定位与特征分区,提出各个分区的主要风貌定位,从而形成依托各分区特点的风貌分区。依据统一的文化内涵、相同的精神取向以及协调的建筑形态三个基本的标准,我们将上述风貌区分为三个等级。依据风貌区定位和风貌等级,形成不同片区的风貌控制。

一级风貌区:反应城市历史、城市独具魅力之处,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反应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建设目标为展现新型工业城市的现代风貌特色和以雄关文化为载体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区,以及以生态宜居特色为载体的讨赖河周边滨水风貌区。

二级风貌区:能提供正常生活的休闲精神娱乐场所,并创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格和特色。建设目标为体现现代都市特色的公共活动特色风貌区,以及具有协调风格和建筑形态的现代风貌居住区。

三级风貌区:顺应城市形象,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格局。建设目标为使各类型具有统一风貌的现代居住片区。

5.结语

城市风貌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其重要性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城市风貌规划还处在起步阶段,风貌规划编制的模式尚未成型,本文仅从风貌规划的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以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为例做了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经验不妨为广大风貌规划工作者所共同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蔡晓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符号:建筑符号i能指:所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64-02

20世纪在西方兴起的符号学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特别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起到了日益明显的作用。

我们不妨借鉴符号学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园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理解,使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建筑―环境―社会一目然之间的关系。

1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与符号学

1.1 符号学与建筑

1.1.1符号与建筑符号

符号对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我们生存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皮尔斯曾说: “尽管我们不能说宇宙的构成是符号,但无疑宇宙中渗透着符号。”对于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各派也都见仁见智。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叙述不尽一致,但其共同点都是将符号看作为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文字、语言可以称之为符号,而形体艺术和空间造型艺术同样也能被视作为符号现象。作为空间造型艺术的建筑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蕴含着极深的情感符号”。

1.1.2建筑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在索绪尔的术语系统中,能指与所指是记号的组成部分,他们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或者说两者之间互为表里,彼此是不可分离的。能指面构成表达面,所指面构成内容面。能指是一“事物”、一种介中物,它的内质永远是质料性的(声音、物品、形象);“所指不是”一桩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表象。”索绪尔清楚地指出了所指的这种心理性,把它称作概念。在建筑中,能指可视为建筑韵形式、空间;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作为客观存在的特征,还受到社会规范、文化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筑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它们是非常任意的。如在中国的语言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当人们看到一座亭子的时候,并不了解其材料或结构的构成,而只想到这是一个供人休憩栖身之所。一座由台座、柱子和屋顶组成的结构物可以看作为基本的能指。这个结构物所构成或是亭子或是殿堂可称作所指。把由材料与技术堆造的结构体比作事物本身,而把其显现给人们的建筑形象比作概念化的事物,这就构成了最简单的一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1.2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具有符号性

1.2.1城市公园中建筑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作为一种人工创造的事物,具有某种传达性,或者说其中负载有某种信息。这就构成了符号的一般特征。

1.2.2城市公园中建筑的符号结构

在符号学中,符号一般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的。符号的系统又被称为“结构”。一个符号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作为意义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解释的作用。因此,符号只有作为系统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性。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符号都是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别中确定自身意义的,这种意义具有约定性,符号正是通过差别产生联系,通过约定使联系能够合理解释。而在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基于不同的主题,所负载的信息也会不同,表达的意义当然也有所不同。这与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1.2.3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城市公园是人们生存的集台性空间,当然承载这个集合性空间需要高技术与高科技的支撑。问题是在数字化的今天,城市公园以及其内的建筑真正具有深层意义的问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不是城市公园以及其内在建筑“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广阔的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问题。正如某学者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由世世代代的思想家、伟人的意志与居民的思考方式及生活形态积淀而成。“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发展的“软道理”凝固了数千年的文化基因,要想较好地继承这一基因,城市公园的建设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它是城市中展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主要空间。而在这一空间中,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勃罗德彭特所说: “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就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2 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的特征

2.1 稳定性(能指的物质性)

符号的能指有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物质性,如语言中的声音或书写,都是物质的,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则是思想的。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由材料、结构、形式等形成的结构物是公园中建筑的基本能指,而这样一个结构物所标示的场所,因为掺入了文化背景、审美观等因素,而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与思想,因而是它们所形成的结构物的所指,如中国传统风格公园内的亭、廊、榭等。在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中,因为建筑本身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所以导致符号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稳定性。

2.2 象征性(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

对于符号的任意性,索绪尔说得很明白:“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习俗性的,具有很强的任意性,其问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只是一种相沿成习的社会契约。符号学中所研究的绝大所数符号一般都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的模糊性与弹性,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能够发掘出新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这一点,就造就了建筑的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甚至建筑师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建筑全然没有成为一种古板、雷同、重复、机械性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点,后现代主义建筑才大量使用符号来显示其“模糊与多义”。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也如同其他符号一样,也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性能使公园的主题得到升华。

3 符号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以各种形式出现,下面笔者将几种常用的符号列出并针对其运用方法加以分析。

3.1 自然的生态符号

“生态”是种语言准则,它的作用是指导我们如何去跨越进化中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两者间的鸿沟。现在有些城市公园为追求“绿色”而多加草皮或多种树木;为追求“亲近自然”而用自来水、人工假山石等构筑“山林野色”幻象等等,这是对“生态”内涵肤浅且消极的认识。设计师应结合沉淀中的历史与进步中的

科技,赋予“生态”以高级内涵。利用高科技向自然学习并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现在及未来生态意识的核心内涵。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还是成功的・

如2000汉诺威世博会公园及其展馆建筑设计。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的2000汉诺威世博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主题公园,在设计时大量运用自然语言和生态符号来向人们展示未来人类将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与之和谐相处。公园内的那些临时展馆建筑更是极富创意,不仅造型奇特,还采用各种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建筑。这些“生态符号”不断出现在各幢建筑上,成为公园中的视觉亮点,使公园的主题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如在荷兰馆的设计中(图1),建筑师把荷兰典型的生态符号――沙丘、暖房、森林、湖泊以及能发电的屋顶风力公园融合进了建筑内。其中,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按竖向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建筑观念完全不同的具有演出性质的多层公园和一个新的自然空间。日本馆则用经回收加工的纸料构成,宽35m,长72m的展馆,拱形的结构、屋面、墙身都是由纸构成的(图2)。自然光通过半透明的防水织物和纸膜构成的屋顶照到室内,既现代又极具日本韵味。在这里,不管是荷兰馆中的自然风景还是日本馆的“纸”,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视为同种符号――生态符号,它们都具有符号的表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模糊的象征符号

如上所述,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具有象征性,抓住了这一特征就能使公园主题得以升华。这种象征符号被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反复运用。表达种种模糊的情感,其中尤以解构主义的先锋们最爱使用。

如被称作“二十世纪最彻底反理性作品之一”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抛弃了传统的主导、和谐构图与审美原则,将各种要素裂解开来,暴露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矛盾,并用机械的几何结构作为区域与区域间的连接从而激化了矛盾。公园中分布的鲜红色小建筑物将人的好奇、失望甚至愤怒的心情再强化一等。小建筑物本身就是象征符号,它们象征着城市庞大聚集体的点点“碎片”。人们通过它们惊奇地感受着不可预知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陌生与超现实的世界o (图3)

更具体一点,我们在这些小建筑物的局部也能找到这种模糊的象征符号,如小建筑物上的门与窗(图4)。 “一个从窗子伸到屋顶的爬梯,是对门/窗对立的消解……只有这个爬梯象征着窗子可以有门的功能,模糊了门与窗之间的界线。”事实上,门与窗本没有一种确切的对立关系,而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反倒发现了两个层次上的自相矛盾:一,爬梯的出现让“带爬梯的窗”的能指与所指建立起新的“结构”,或日窗具一定的门的功能而门自身的形式/意义关系丝毫无损。窗户的出现“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从而暗喻着阳台可以有房间的功能,模糊了阳台/房间的界线,也就是“消解”了阳台/房问对立。二,如果这一“消解”成功了的话,那么建爬梯这一过程是不是又与“消解门窗”这一能指成为一一对应了呢?或许这正是解构的目的所在。

3.3 人文符号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因此,它们不能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而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这样会导致环境的冷漠和乏味。建筑既是一个物理场所,同时又是传输文化、意识的象征系统,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政治内涵对于人们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涵化作用。它不仅仅关乎实际需要和经济因素,还关系到存在的意义。这种存在的意义源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的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所以,可采用人文符号来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公园的文化氟围。

如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图5)。设计师在公园内设计保留和充分利用了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正是这些建筑及构筑物成了一种人文符号,渲染了场所的氛围,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7篇

1.宏观判据之一: 是否实现由以传统工业化特征为主导向以信息化特征为主导的“动力”转换,其基本标志是工业化水平指数是否实现了倒“U”型曲线从左侧向右侧的转换,这构成了评判城市现代化的第一宏观判据。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第二产业产值(或传统工业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代表的工业化水平逐渐增高,工业化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导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而主要以信息化、知识化为发展动力的第三产业(或现代服务业)在城市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代表的工业化水平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先经历一个上升过程,到达临界点(最大值)后开始一个下降的过程,即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征。该倒“U”曲线所表达的实质性的科学内涵是:城市的发展“动力”由以传统工业化特征为主导向以信息化特征为主导的转换。它可具体表现为城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产值逐渐增长,并且超过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足已“抵消或克服”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经济发展现实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为主导转向依靠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的转换;城市财富集聚由依靠物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依靠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建设的转换,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成为城市新一轮财富积累的核心。从衡量城市信息化的标准来看,国际学术界上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规则, 即在信息产业刚刚起步时,与IT产业相联系的经济产值中,几乎100%全部是IT产业本身所创造,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或扩散,在与IT相联的经济产值中,1T本身的比重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只占30%的份额时,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就达到了现代化所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信息产业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占据由于信息产业带动整体社会所取得总价值的30%时,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被认为达到了 (信息时代)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一个城市只有完成了由工业化、城市化特征为主导向信息化、知识化特征为主导的“动力”转变,基本实现了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 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城市的工业化指数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仍然处工业化时代,则不能承认其实现了现代化。

2.宏观判据之二: 是否实

现了由发展与公平的“两难”境地到“双赢”局面的转换,即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财富的不断提高,人均财富的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在发展与公平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这构成了衡量城市现代化的第二宏观判据。

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和共同的期盼,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需具备的社会目标与伦理准则。1975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研究人均财富差异(公平问题)与人均财富增长(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时,首次发现公平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的规律,学术界亦称“库兹涅茨曲线”。即以人均财富为横坐标, 以人均财富差异为纵坐标,在人均财富较低时,随着人均财富的增加,人均财富差异逐渐增大, 当差异达到临界最大值之后,再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则人均财富差异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出一个倒“U”型曲线特征。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此种关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KristinJForbes,2000),但它仍不失为一个经验性的、普适性的规律。该倒“U”曲线实质上揭示了入均财富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对应的内在基本规律,也揭示了财富累积对社会分配机制所带来的内在冲击,尤其是在该倒“U”型曲线中, 由人均财富差异的临界阈值所标识的这种“阶段性”,为评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了基础性的宏观理论判据。研究表明,在整体上,中国城市目前的人均财富差异指数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还没有跨越倒“U”型曲线的临界转折点。

3.宏观判据之三: 是否实现了由环境与发展的“两难”境地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局面的转换,即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获得不断的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构成了衡量城市现代化的第三宏观数据。

1990年美国环境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美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e,EKC),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高,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由低到高,当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呈现出从高到低的发展趋势,环境逐步得以改善和恢复,整个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后来美国哈佛大学的帕纳约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恩和马里兰大学的科斯埋塔等人从不同角度对此曲线进行了证实研究,予以验证。例如,美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00美元时,城市生态环境才开始出现根本好转,日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时,才出现此种情况。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下,其发展最终受制于自身环境容量的限制。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少数一些城市初步实现了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城市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况之下,尚未达到其转折点,更未处于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实现好转的倒“U”型曲线的右侧部分。

4.宏观判据之四: 是否实现城市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和城市“生态服务价值”随着城市财富总量的增长而保值或增值。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生命支持系统,人类时时刻刻在享受着生态系统提供的多种服务,即学术界定义的“生态服务”(Eco・ logical Services)。1997年考斯坦塔 (Constar~za)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全球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

结果。1 99 8年卢伯钦科(Jane Lubchenco)教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对“生态服务”及其价值作了专门的解释。最新计算结果表明, 1994年全球“生态服务”总价值约为33万亿美元,而1998年全球GDP约为28万亿美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17倍。目前,一方面全球经济每年大约以1万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全球“生态服务”却在不断地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不断地被削弱和蚕食。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只有做到从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对自然的馈赠达到动态平衡,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即保持1,17这个比例得到稳步提高或至少保持不变,人类永续发展才有必要的、最终的安全保障。本文认为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特殊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毋庸置疑,其运行也必然应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即与大自然一样,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匹配的整体。因此,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也必然是一个生态化的城市,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实现了现代化,其基本判据标志是:城市“运行模式”是否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实现了“生态化”;城市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否实现了随着城市财富持续增长而保值或增值;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实现了向逐步消除城市“生态赤字”的方向转换,基本实现城市“碳氧平衡”,迈入“永续发展”的门槛之内。该宏观判定准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与协调的宏观层次上,对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予以评判,同时,它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所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5.宏观判据之五: 是否实现了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 自然资源的消耗速率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 4倍或10倍的跃进。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第8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技术方法

Abstract: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city. The technical methods of the eco-city plan are summarized and integrated, a complete technical route is formed to guide the pla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city, plan,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city)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并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发展的。城市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消耗的能源与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其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要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根本途径之一[2]。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生态城市的建设前提,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

2我国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都做了不同的阐述,我国学者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持续发展过程,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1]。朱坦教授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符合自然客观规律,追求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人居环境,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6]。毛峰教授认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3]。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核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目标。

朱坦教授提出我国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1)地区差异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等基础条件各异,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在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有不同的城市定位,如长春市提出建立“森林城市”,昆明提出建立“山水城市”,威海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化海滨城市”,而贵阳则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城市。(2)注重生态功能区划的作用。生态功能区划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特色。在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从城市现有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出发,规划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并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指导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同时为城市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3)突出重点领域的建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强调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大体说来,主要的建设领域在于:强调能源资源约束下的生态产业体系与循环经济建设;强调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湿地等在内的水体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即进行生态水域的建设;注重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进行高效、可持续的生态交通建设、自然资源体系和环境体系建设[6]。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特点,更好的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3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

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

运用战略选择的SWOT方法,通过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劣势,以及目前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定位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通过与周边城市对比,分析如何采取有利措施支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SWOT分析法形式上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分析含义;内容上,主要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生态城市建设相关内外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适合的对策。首先对规划城市进行关键因素分析,然后通过优势与机遇(SO)、劣势与机遇(WO)、优势与挑战(ST)、劣势与挑战(WT)四个条件因素进行组合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

资源环境支撑系统承载力分析

该部分主要包括水资源分析,如地表水资源量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分析、水资源总量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土地资源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分析、森林资源分析、能源分析等内容,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找出生态城市发展的“短板”,以此作为承载力限值,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工业活动的强度,确保生态城市发展能被地方资源、环境所接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规划之初,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于确定城市发展潜力和识别其限制因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依据。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之间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应理解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内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功能高效,即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人类充分融合;城市内的废弃物排放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不受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基于以上对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理解,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是分析构成当前生态系统健康中不利因素的根本原因,以便提出适当的对策,引导城市向以“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区域性”为特征的健康方向发展。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认为,在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存在着一系列阈限或安全层次。与这些生态阈限相对应,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局部点或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安全的空间格局,称之为生态安全格局,它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典型的生态安全格局包括:源(现存或潜在的乡土物种分布地,构成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保护对象)、缓冲区(环绕源的周边地区,是相对的物种扩散低阻力区)、辐射道(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源间联接(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连接的低阻力通道)、战略点(对沟通相邻源之间的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跳板”)等。

生态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就是根据区域发展目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发展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稳定性,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子,对资源环境要求与区域资源现状进行匹配分析,确定适应性的程度,划分适宜性等级,从而为制定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引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

在全面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划分,构建保障城市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生态功能区划要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建设方案,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技术方法,结合规划实践活动,总结出如下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图1),旨在对生态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5结语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精髓的实践体现;系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规划技术方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梳理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希望可以经过不断努力,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路,探索出一条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

图1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框架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Vol.25,NO.1,Jan.2011

[2]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NO.5,2010.

[3]毛峰,朱高洪.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Vol.18,NO.1,2008.

[4]陆明,郭嵘,齐刚.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初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5,NO.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