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24 10:42:42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1篇

专业基础课程板块中的《分镜(漫画)创作》、《影视基础综合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影视语言》与《三维动画技术》、《后期制作技术》课程组合能使学生具备从事三维动画制作、DV影像制作、影视特效制作的基础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动画影片的创作,也具备在当前动漫产业的多个领域中就业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就特别重要,因为创意与设计思路都需要转化为画面来进行表达,而造型能力就是这个表现过程的质量保证。动画需要的造型也更为多样,不仅是静态的造型能力,还有动态的、立体的造型能力。对于造型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美术学院的优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利用这个优势,除了基础教学板块课程之外,在后阶段的课程中也继续强化造型能力的培养。比如《卡通雕塑》就在《素描》、《立体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也是三维动画制作的前期课程。三维动画的模型建造实际就是在软件虚拟的空间中做“雕塑”,让学生在真实的雕塑制作过程中形成平面造型思维向立体造型思维的转变,使其具备真正的立体造型能力对于三维动画制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雕塑制作中安排学生使用黏土和软陶,使其熟悉材料特性也为今后进行黏土动画创作和卡通周边产品设计打下基础。针对动画制作所需要的具备的“动态造型能力”。

我们在《二维动画技术》课程中加入动态速写练习,在此过程中模特展示分解动作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学生在练习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有助于了解物体运动规律以及对运动节奏的掌握。由于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动画设计过程中只关注静态动作的把握,忽视了运动节奏时间的把握,而这也是决定动画是否流畅、生动的关键因素。对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予以重视并设置一个适合学生专业背景且容易接受的训练方式。动态速写的引入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是行之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尝试引导学生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依据美术学院的专业背景我们将重心放在画面的风格与形式感上面。动画在我国也被称为“美术电影”,既然如此美术学院的动画创作不围绕“美术”做文章未免有点浪费。众多的美术风格都是我们取材的元素,油画中的古典写实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版画中的木刻、铜版、丝网版、石版……,国画中的工笔、写意……,壁画,漆画,漫画,民间美术中的年画、剪纸等,还有现代设计中的多种艺术风格我们都可进行比较深入的挖掘。另一方面就是动画画面的形式感,前文提到动画是造型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而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动画大量更偏重于影视艺术,讲究镜头的运用。而我们也可以更偏重于造型艺术,动画的诞生其实早于电影,早期的动画中没有影视语言的概念,其看重的是画面内容的运动以及构图形式感的变化。

动画发展至今,应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出现都带来了新的需求。例如网页动画就要依据网页版面的安排来设计尺寸,而尺寸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没有定数、甚至是不规则图形,另外还要考虑没有音乐配合下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应用环境中更需要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使作品脱颖而出,这也是我们更擅长把握的一种表现手法。以上理念在教学具体实施环节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画面风格的可行性实验,要考虑制作技术是否满足制作的需要,如果可行还要对角色设计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以适应动画创作需要,要合理控制工作量,这是保证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动画创作的重要因素。还有就是画面风格与形式的选择要与表现内容的内在特征统一,不要为“风格”而“风格”,为“形式”而“形式”。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2篇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育;电脑设计;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科学新技术出现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它带来的技术变革对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震动了整个美术界。电脑设计以其精确的科学性、强大的适应性和颇有效率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几乎渗透到美术的各大领域中,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开创了现代美术的新方向,在这些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电脑美术课程。在新课程的开设后,

传统美术教育怎么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慢慢研究

总结。

一、各专业电脑设计课程需要什么基础绘画能力

影视动画专业电脑设计课程需要掌握比例、透视、结构、空间的分析能力、再现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技法、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电脑美术课程需要使学生

掌握基础素描理论及素描造型变化规律,掌握正确的造型观察方

法、表现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创意、创造的思维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到艺术设计专业中。总而言之,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未来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要使学生掌握基础色彩理论及色彩变化规律,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掌握科学的创新、创意、创造的思维能力,符合设计专业的专业要求。这些能力的获得就需要学生学习绘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速写、图案),在学习中掌握各种绘画能力。

二、江苏省五年制艺术高职校存在的困扰

绘画基础课程是集中一年内完成,还是分散到三年内完成,哪一个更适合专业的需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1)基础课程集中在第一年内完成。(2)基础课程平均到每个学期去。结合这两种方式,我觉得可以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方法,把绘画基础课程合理分到各学期去,前期课量多偏重基础,后期课量少偏重设计,这样既保证了专业课程对绘画基础的需求,又可以避免会了电脑丢了手绘。

三、现阶段形势下,绘画基础课程的种类

传统美术教育课程和设计绘画课程是现阶段形势下的两种绘画基础课程,这两种绘画课程虽然都属于绘画基础课程,但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课程。传统美术教育课程包括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基础、速写基础,训练学生掌握绘画的比例、透视、结构、空间的分析能力和再现能力。设计绘画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图案、设计速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利用各种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画面表现,不同类型的排线组合训练,掌握艺术规律、造型规律、色彩规律、各种表现手法等知识技能。所以前者训练的是技能和动手能力,后者训练的是意识形态中的情感表现。侧重点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随着高职美术教育的不断改革,专业老师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设计绘画基础课程就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绘画基础课程在高职美术院校中已经悄然改革,长时间绘画基础课程的教学,各专业都已经有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内容安排,比如,各专业把设计的概念融入课程,在传统基础课程中融入设计,但设计绘画课程就必须以传统美术教育课程为基础,也就是说在学习设计绘画前还是要学习传统美术教育课程。基于这个基础,我们可以把设计绘画课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绘画的基础知识,掌握传统美术教育基础透视、构图、明暗、造型知识,有熟练的造型能力。第二阶段:想象创意阶段,学习设计的方法,了解设计的要求,收集设计素材,并能通过设计规则,对素材进行变形、拆分重组、概括提炼等,得到创意想法。第三阶段:归纳设计阶段,通过上一阶段得到的创意想法,在这一阶段实施,根据实际需要完善设计。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中传统美术教育课程的创新,究竟怎样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传统美术教育课程学到的造型、审美、表现能力,来为电脑设计课程服务。换句话说,美术离不开传统美术教育的学习,前面加上电脑技术也是一样,要教会学生去感受艺术形式的本质,学会运用本质,掌握感知艺术的能力,更好地融合在专业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欣东.数字化艺术的魅力:论电脑美术的特点及其艺术精神[D].东南大学,2005.

[2]王宁.浅谈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3]朱亚.传统美术教育与电脑设计浅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5(03).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3篇

下面笔者从艺术设计管理在影视动画设计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进行浅谈解析,如何组织、协调、管理团队合作及如何控制、协调、完成项目制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影视动画设计不管是二维技术还是三维技术,其制作流程从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都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在影视动画制作前首先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策划,这个策划实际就可以归结为艺术设计管理。对制作整个动画的目的、针对对象、主题创意、风格、时间、成本预算、收益、制作工期、预期效果、衍生产品、人员分工等进行详细的艺术设计策划与管理,然后严格按照此策划执行后续工作。整个策划越详细越完美,后续工作就越明确,便可更有效的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节约成本,体现出了艺术设计管理在行政管理上的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等作用。

艺术设计管理不仅在影视动画设计的总体策划中作用明显,且在后续整个项目工作制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总体策划,开始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在总策划中有了主题,或者是一个创意点子,不等于就完成了剧本创作,首先要将创意点子发展成一个故事,为了使故事更完整,还需要精心设计和观众的互动与沟通。了解针对对象喜爱什么样的潮流动向及审美情趣,在细节构思上尽量投其所好,满足对应年龄段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引起观众共鸣和喜爱,达到预期效果。这些便需要通过艺术设计管理来正确的定位,基本过程开始于创造性的头脑风暴,之后是细致和有选择性的观察、探讨及删减,由此慢慢整理出动画文学剧本。而文学剧本仅是针对对动画片创意将头脑风暴后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等做一个阐述,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动画制作。而具体每一个镜头如何呈现则需要导演来指定,这个指定的过程也是艺术设计管理的过程,是导演对整个动画片画面的规划过程,是根据蒙太奇手法将剧本分成若干个镜头画面,依次编上镜号,表明用什么景别,写明拍摄处理要求和音效对白、字幕等处理方法的文本,即文字分镜头台本。这个文字分镜头台本的画面感很强,看文字如看画面一样,是绘制画面分镜头台本工作及中后期制作的依据。

有了故事及文字分镜头台本后开始角色设计创作及场景设计创作。首先,动画角色也就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动画造型设计师根据剧本中的文字描述的抽象形象,通过想象完成绘制的。它们的生命由编导者给予,它们的性格、情感、心理等也是源自编导者的主观意图。动画造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各种类型,什么样的才是适合的,什么样的才是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及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这个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进行创意创新,如在外形特征上夸张一点、奇特一点,有个性一点、时代特征强一点,有特色一点。

当然动画形象也不是凭空乱画的,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筛选、提炼、概括、综合的创作过程,另外动画造型设计的创作还要考虑到衍生产品的营销问题。其次,动画场景设计,是随着故事情节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美术风格、围绕在角色的周围,与每个镜头的动画演员发生关系的一切景物,包括有动画演员在活动或表演的特定场所、陈述的道具、自然、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一些群众演员等。场景设计不是任意随便画的,而是为动画剧本及角色演员表演服务的,而是要根据需求完成它的使命,如:交代时空关系、营造情绪气氛、刻画角色性格、担当动作支点、强化矛盾冲突、叙事功能、隐喻功能等。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及设计好每一个场景应该如何来发挥其作用。动画造型及场景设计的过程体现了形象策划学、美术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在艺术设计管理中的交叉综合应用。

接下来是根据文字分镜头台本进行画面分镜头的绘制,动画影片中每个镜头都对应着一副样本图画,主要是表明镜头中角色与场景直接的比例关系,在图片的旁边或底部会有对该镜头的内容及镜头运动的处理方式、时间、对白、动作等简单陈述。实际也可以作为对整个动画中后期制作的艺术设计管理标本。在中期制作中,二维与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是不同的,目前基本都以水流线设计的形式,但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每个工种所需掌握的技能专长也不同,如传统二维动画中,原画设计师完成原画后要给动画设计师加动画,动检师进行动画动作流畅检查,再到上色师根据色指定完成动画的上色工作,最后将上色好的镜头填好摄影表进行渲染处理。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每个环节都有很多的设计师,如何协调他们有序工作,共同顺利完成创作,这就体现了艺术设计管理中有效的分工及协调管理团队合作的作用。最后观众所看到的影片效果都是通过后期特效及编辑软件来完成的。后期制作包括镜头画面较色、镜头特效合成处理、转场效果、片头制作、片尾制作、对白字幕制作、声音编辑、镜头剪辑与顺序编排、影片输出等内容,可概括为特效合成制作、非线性编辑和影片输出三大部分。在制作这部分时,在掌握技术后应该有良好的审美趣味,色彩感官强。这个过程与前期及中期制作的好坏关系很大。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4篇

论文关键词:影视动画;风格研究;现代化发展;艺术种类

引言:

我国具有很多影视作品,其中影视动画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因为影视动画作品往往需要设计者站在造型设计的角度去观看艺术,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将影视动画作品与艺术风格两者之间进行联系。影视动画的发展离不开动态美术风格,而一般情况下,美术风格都会根据不同的影视动画作品而推出不同的艺术象征性。在众多的动画作品中,还具有着很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作品,这些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只有在设计影视动画作品的时候,加强对于艺术表现力的追求和创造,才会在未来的实际发展中更好地将影视动画与美术相联系[1]。

1、视动画美术设计的造型性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动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白雪公主》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其造型的设计方式对于我国的动画设计具有着开拓性的创新意义。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我国人们对于动画艺术就有着较高的追求,人们在创作影视作品的时候,通常会通过观察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对动画构图及色彩的运用进行合理的搭配。影视动画在美术设计的同时非常注重对造型的设计,因为在动画作品中,人物造型的设计关系到动画的具体情节,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令影视动画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首先就应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造型设计,例如有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造型的设计来彰显其内在的造型结构,运用现代化的三维技术来实现影视动画的制作,这也是为了我国艺术界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视动画美术设计的艺术性

影视动画美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影视动画美术在设计的时候都会着重的侧重艺术魅力的展现,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动画美术作品而言,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创作者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对影视动画作品进行创作,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张力,更不存在雷同的问题。每一部影视动画作品都将会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性和表现性。影视动画美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艺术的自身特点进行创造,社科论文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推出影视动画设计的艺术价值。在影视动画的创作中,只有具有个性化特征和美术风格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中,人们对于影视动画作品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其艺术性的自身价值体系也有着新的判断。而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影视动画作品也加强了重视程度程度,只有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个性化的美术风格[2]。

3、视动画美术设计的视觉心理性

在影视动画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所设计的影视动画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视觉性,因为影视动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实际上影视动画作品在美术设计中会有着与心理有关的因素,只有抓住欣赏者的内心想法,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色彩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影视作品的失真性。所以由此可见在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创作影视动画美术作品的时候注重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内涵,才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来吸引观众的眼球[3]。

4、视动画美术风格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影视动画作品的未来发展中,必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人将热衷于将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投入到实际的影视动画创作中,这样才会更好的实现影视动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影视动画不仅仅要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创新,还会争取做到世界领先水平,只有抓住动画美术的风格特点,才会为后期的制作和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影视动画美术的风格,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我国现如今的影视动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与观众的心理要求有着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现如今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3D动画,这种动画设计就是运用了现代化对影视动画作品进行创作,进而实现我国影视动画美术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军.浅谈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美术风格[J].艺术设计,2012(06):134—146.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5篇

(安徽新华学院 动漫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完善的体系和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极具地域特色,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辉煌篇章.其成熟的艺术理念、高超的表现技法、丰富的造型语言和独特的审美视角都是对动画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的极好补充,也必定能够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传统绘画;动画;人才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60-03

1 我国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动画艺术集合了绘画、文学、摄影、音乐、影视及新媒体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是科技进步和时展的产物.动画艺术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在中国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动画艺术为主体的动漫文化早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在这些国家的GDP结构中占据重要部分.认识到动漫文化拥有的广阔前景及其在中国的无限市场潜力,中国政府于2009年由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动漫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文化产业门类之一,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动画、动漫类教育的发展.当前,动漫文化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热潮期,从政府政策到行业体系再到人才培养机制均不断完善与提升,从产业结构到产品质、量再到人才规模也都不断优化和提高,中国的动画市场正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动漫文化产业依然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调和,动画作品依然缺乏国际竞争力,动画产业的运营依然集中在服务外包与制作环节.究其原因,最终都归结于不健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

中国的动画专业设置与导向明确的人才培育仅仅始于90年代末,起步较晚,在专业结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构建等环节均不够成熟,在培养模式上则主要借鉴艺术专业的传统模式和国外经验,同样不够科学、有效.从动漫产业的特征和动画产品研发全过程来分析,动画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前期创作、中期制作和后期运营.其中前期创作主要有企划、市场调研、作品定位与剧本创作等,中期制作包括了原画、分镜、中间画、动画、上色、背景设计、摄影以及剪辑、特效、字幕与音效合成等诸多具体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后期运营主要包含宣传、试映、市场营销以及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等环节.然而,由于发展基础薄弱、体系制度不全、培养观念陈旧与国际垄断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中国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现象,即培养内容与过程主要集中在中间制作环节.

根据研究显示,中国当前设置有动画类专业的院校约140余所,在培养过程中也几乎都能够意识到当前我国动画人才培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进而提出对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除了中国美术学院、吉林动画等极少数院校外,90%以上的专业院校并未实现有效的改革,这一点从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清晰地解读,也可以从当前我国原创动画企业的发展现状、原创动漫产品的竞争力和动画专业人才就业情况分析上得到准确的判断.这一现状直接导致了当前我国动画类人才呈现出的两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结构问题,即前期创作类人才(特别是拥有优秀创新精神和创意理念的原创人才)和后期运营、管理类人才均极度缺乏,而中间制作类人才相对较多的情况;二是人才质量不足引发的虚假过剩的矛盾.第一个问题是深层次、根本性问题,需要自上而下的深入推进改革,否则中国的动漫文化产业将永远沦为境外产业的服务外包基地,成为加工厂,没有了文化灵魂和创意推动,中国的原创动画将寸步难行,更何谈竞争力.而第二个问题则源于培养过程,根本在于课程设置.

当前,无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应用型高校,我国动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呈现出极大的重复性,除了一部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核心课程几乎都集中在中间环节的制作类课程上,培养的都是具体的制作能力,与其它的技术类培训机构基本一致.这种课程体系中,极少出现对前期创作和后期运营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最终既导致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分布性缺陷,又使得制作类人才的能力结构呈现出广而不精和同化性的问题.单就中间制作过程而言,也是包括了原画设计、分镜头到后期合成等十多个具体环节,在短短两三年的学习周期内,学生根本不可能将所有的技术掌握通透.即使仅仅从制作能力的培养上来看,通过对当前我国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就业能力的深入分析,也表现为偏重于对技术能力的掌握,专业人员过于依赖于计算机和绘图软件,其手绘能力不足,表现技法单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缺失,程式化和机械化痕迹明显.

作为中国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悠久传承,积淀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表现技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创作题材,艺术成就享誉全球.笔者认为,针对动画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和当前我国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在动画专业教学中有效实施中国传统绘画类课程的教学,将对我国现阶段专业人才培养乃至于动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传统绘画课程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同广告艺术一样,动画艺术自诞生以来便具有了鲜明的市场性特征,将作品推向市场进而实现盈利,也是动画艺术无法摆脱的宿命.特别是在当今快餐文化的背景下,动画艺术更加不是少数人的高雅文化,动画作品需要迎合大众的口味,符合不同群体的审美标准,力争获得最大程度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然而,这一标准难以把握,再加上制作人员自身水平不足和动画作品成本控制等因素,最终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动画作品的艺术审美都被置换为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更多的都是那些充斥着暴力的故事情节、冲突激烈的色彩对比、一味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特效堆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作品.

成功的动画作品除了要有优秀的剧本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外,其它的核心要素几乎都集中在形象、色彩、动作和音效方面.除了故事情节属于心理层面的审美之外,一部动画片能否打动观众,80%的因素都来自于视觉审美,这就要求动画作品的研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设计与制作人员必须拥有一定水平的艺术修养.然而,纵观当前我国的动画行业从业人员中,即使是艺术专业出身的学生也一直只重视造型艺术的训练,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审美方面的学习,更有一大部分甚至还来自于非艺术类专业的理工科,他们都在艺术审美能力上存在着广泛的缺失.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成熟的美学理论体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其美学价值和审美观点在于哲学化的意境塑造、形神兼备、托物喻志和气韵生动等.“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境界追求.它根本的美学特征是超越对事物的外在形式模仿,进而以有限的形式语言去表现无限的抽象情感,塑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进而引发受众的审美想象.形神兼备则是对形式语言的判断标准,“形”也就是形似,是对物象外在的描绘;“神”即神似,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特征的把握.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出了“以形写神”、“神似高于形似”的观点,主张描绘对象达到形似只是基本要求,重点在于通过“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与独特个性,烘托花鸟走兽的神采与性格特征,展现自然山水的气势、境界和情态,最终做到形神兼备、“传神写照”的艺术表现境界,在这一点上,与动画艺术的审美取向是几乎一致的.另外,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创作中善于将客观物象与人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相统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含蓄地传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在构图上讲求经营,注重虚实对比,讲究以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语言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达到气韵生动.这些巧妙的塑造手段和独具特色的审美取向,既具有独立的审美视角,又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是得到世界认同的智慧结晶.通过该类课程的合理设置,使动画专业的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和熏陶,必将对其艺术修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必将推动中国原创动画作品更具文化内涵,拥有更高水平、更加健康的审美取向.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技法

对于动画作品而言,无论是动画角色还是场景、配色,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都至关重要,而这些要素毫无疑问都取决于设计与制作人员表现技法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模式上几乎都采用课堂理论学习加上机操作,注重计算机软件制作能力的培养以寻求与市场的对接,却相对忽视对学生艺术表现技法和手绘表现能力的训练.这种学习方式容易形成程式化思维,学生对计算机软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功能强大的软件命令和丰富的模型与贴图滋生了思维惰性,学生不再习惯思考,创造力与想象力逐渐日益缺失,最终产出的是一批批重复的,没有性格、没有生命力的形式语言和动画形象.

以线条这种基础造型语言为例,不同形态、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其性格特征是截然不同的,作用于视觉所引起的心理联想也是有着本质差异的.同样一根曲线,圆润舒展、富有弹性的状态无疑是最能够代表曲线特征的,如果表现力不足,则不仅会影响美感,消弱艺术感染力,甚至还会误导受众做出错误判断.中国传统绘画历来把线视为一种有生命的元素,艺术家善于运用各种线条的组构表现丰富的情思,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干湿、浓淡、刚柔、强弱、毛光、顿挫、徐疾、迂缓、疏密、虚实、隐显等方面的丰富对比,使之在运动和变化中完成对物象的气韵、形体、空间、质感等环节的生动表现.

再如,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便是一种以虚代实的虚拟手法,它可以做到使画面更简练,主体形象更鲜明突出,给观赏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引导观赏者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寻的转化,这些对于动画作品的场景设计、画面处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又如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手法,打破常规思维、天马行空地将多个时空对象汇于一个画面,与儿童的视角非常吻合.另外,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方法、取舍方法、设色技法以及变形、夸张、虚实组合等艺术表现手法均可以与动画艺术产生高度共鸣,进而实现有效的补充和借鉴.

动画作为艺术形式之一,艺术表现力便是其生命力.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可供借鉴的表现技法,对于动画专业人员提高艺术表现技巧,进而完成高水平动画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有利于塑造中国动画的鲜明特色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动画艺术同样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征.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动漫产业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动漫强国均非常注重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动漫文化之中,塑造动画作品浓郁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比如日本动画作品偏好超现实主义题材,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画面内容、叙事方式和思维方法也均能体现日本民族开放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欧洲动画的创新性明显,创作者善于把哲学、美学等艺术思潮带入到动画创作中.在题材上常常在欧洲文化中推陈出新,在技巧上推崇创新,在风格上,画面简约、怀旧,更多的追求内容上的饱满等,具有鲜明的欧美文化烙印.

中国动画起步相对较晚,虽然限于体制、思维、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直处于追赶阶段,但是,中国动画人从未放弃赋予中国动画以民族特色的探索与努力.中国原创动画曾经拥有辉煌的春天,推出过极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1922年,万氏兄弟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是中国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中国动画开始走进民族风格建设阶段.1960年,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征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更是成功地在世界动漫文化中注入了中国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中国动画曾经取得过辉煌,也始终在致力于寻求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一代代中国动画人也未放弃这一宗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狭隘、政策上的滞后和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动画始终未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圈中的影响力日增.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产生了一大批另世人瞩目的艺术成果,孕育了海量的优秀题材,是中国深邃而又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浓缩.动画艺术同样是民族文化特殊的形式和语言,中国人对动画艺术有独特的理解和情感.中国动画人不能漠视这种文化的差异和情感取向,动画艺术更加不能脱离现实或混淆文化.因而,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有取舍的借鉴国际先进的科技与理念,彰显中国国情,体现本土文化特点,塑造鲜明的民族性,方能真正取得突破.

3 结束语

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成就斐然,它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还有较为突出的矛盾需要协调,但是总体来说依然处于良好的上升期.只要能够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革新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在底蕴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求创意源泉,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中国动画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动画就一定能够尽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现状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3).

〔3〕韩明勇.浅议中国动画产业人才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1.

〔4〕顾亿天.从动画流程谈动画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大学教学,2008.

〔5〕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平面设计;冲击

0 引言

在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与深度交融的时代,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生急速变化和微妙互动的时代,在科技引领和新兴产业开疆拓土的时代,融合文化正在以其崭新的面貌抒写着人类文明的篇章,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20世纪以来,艺术的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衍生出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作为本时代艺术界的新主流,必定对平面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后现代文化而言,设计始终都是一个发展中的,并不确定的概念,作为进行时态的设计的当代性,更是一个正在不断整合与演化的没有确定性的过程。

1 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及类型

(1)内涵。新媒体艺术是跨学科领域的艺术,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以基于信息、科技与艺术的语言之上的交互性为最大特点。目前,大多数人所谓的新媒体是“它是基于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活动影响乃至表演等多媒体为载体,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现实与虚拟、大批量与个性化之间的融合”。

(2)类型。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划分也与它的概念一样,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早期的新媒体艺术为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伴随着新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增加了新的艺术类型,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成为新的内容。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90 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主要分两个阶段。90 年代中前期主要表现为在装置、表演、摄影和录像等媒介上的广泛实验和用,90 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 90 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表现社会和文化批评主题。

目前,新媒体艺术的类型主要包括:数字视频、影像艺术与视频装置、平面数字动画、数字绘画、三维艺术、声音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艺术类型。这些新媒体艺术类型与现代科学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就不可能孕育出这些所谓的新媒体艺术。信息技术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媒体艺术。

2 新媒体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传统观念来看,艺术与设计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艺术是个性的表露,它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本质反映则体现为依附性。对混浊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本质体现,而秩序美是平面设计的核心体现。平面设计的独立性体现在版式编排和字体形态上。谈到新媒体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到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了。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有几个,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他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连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产生新的社群。正是新媒体艺术的这个突出的艺术特征,促使平面设计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敢怠慢,向着不平面设计发展。

众所周知,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书籍装帧等丰富的内容形式。其媒介主要就是印刷和纸张。平面设计目前面临新的设计需求是与电子媒介相关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已经不单单处理平面的问题了,它必须同时处理声、光、动画形象,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的基本因素扩大了,平面设计也不仅仅是报纸、包装、海报、杂志等。

2.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计算机的诞生又催生了各种软件的开发,进而推动了电子视觉的产生。比如,用于处理图像图形的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新媒体艺术中的摄影、动画等,都需要依托计算机来完成,达到艺术家想要的艺术效果。同时这些软件也使得设计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平面图像设计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史的源头,人类祖先用来记事的简单符号、文字,那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平面图像设计实例。当初也许只在于表达某种具体的含义,而不包含艺术、美学的成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和探索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当初记事的用途也逐渐淡化。传统的画家经过数十载的训练才掌握绘画这门技能,他们通过笔和纸的演绎描绘自己抽象的思维,表现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除了艺术家之外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都有一定的创作天赋和自己对生活、艺术、美的独特认识。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可望不可及”。而电脑的出现使人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可见,平面设计随着新媒体艺术的越来越兴盛,也逐步走上时代的顶端。而且设计史也证明设计必须要符合新媒体的需求。就拿报纸、杂志设计来说,它们作为平面媒体中常见的大众媒体,几乎渗透于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中。如果细致观察,不难发现,任何时代的报纸、杂志深深地印着其当时时代的美学、意识、观念、技术的烙印。一个成功的杂志(包括所有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将几个图形文字内容严密结合,同时要与整个杂志或 平面媒介的形象紧密联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销售,建立其品牌形象。

目前,大家比较熟知的国内的杂志:时尚类的瑞丽、ELLE、优秀时尚、芭莎等,作为国内知名的时尚类杂志,它们的设计都紧跟时代的脚步,展现给大家的是全新的视野。《瑞丽》杂志由北京《瑞丽》杂志社倾力打造,目前主要有《瑞丽服饰美容》和《瑞丽伊人风尚》两大时尚类杂志,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 北京《瑞丽》杂志社是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经营为核心业务的传媒企业,它的发展战略是:资源整合、媒体互动、品牌延伸、综合立体化发展。所有这些都促使着平面设计不断改进其设计方式,改变着设计师的传统思维方式。

2.2 动画艺术

作为新媒体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也为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艺术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历程与影视技术的不断革新密切相关。由于工业革命使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动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动画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其他形式等。且不谈早期的动画形式,就现在的电脑动画来说,形式风格的千变万化,不断带给人们惊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电脑动画由二维到三维,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有赖于动画二维绘制软件Flash、Animo、Tbs、Painter、Photoshop、等和三维软件Maya、Sumatra、Lightwave、3ds Max等的开发和应用。

当然,要做好一个动画,就需要精心去设计场景、故事内容以及情节等。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和艺术,就算是技术再怎么好,也只是枉然。动画技术的进步成为动画艺术发展的推动力,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在关注新技术的产生给动画艺术带来活力的同时不应忽视动画艺术的本质,正如华特.迪士尼在有关动画的本质的叙述中所说:“动画可以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 这使它成为交流中最卓有成效的和明确的工具尽管他的设计意图只是为了迅速给大众以欣赏 作为综合艺术的载体,动画艺术还需要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在动画《长发公主》中,无论是片头还是片尾,其版式设计、整个动画的色彩设计都是值得学习平面设计的朋友们探索学习的。还有具有震撼视觉效果和宏大场面特效的电影,例如《魔界三部曲》、《玩具总动员》、《绿巨人》、《终结者Ⅲ》等。这些具有如此强大的视觉震撼力的动画艺术,与设计也是分不开的。现在的每一部动画片(电影等)都有自己的宣传片、宣传海报,这不仅促进了动画片宣传力度,使其迎来商机,还促使设计师不断更新自己,让设计精益求精。

2.3 网络艺术

网络一词,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随着网络的出现,一些网络艺术便应运而生。例如:网络音乐、超级短片和互动电影、网页艺术等。网页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特别讲究编排和布局,虽然主页的设计不等同于平面设计,但它们有许多相近之处。当我们上网浏览网页的时候,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那些版式设计比较美的页面上,进而会多了解一些内容,这对网站本身也是一种宣传。网页通过文字图形的空间组合,表达出和谐与美。

色彩是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在网页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师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将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搭配来构成美丽的页面。 根据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合理地加以运用。为了将丰富的意义和多样的形式组织成统一的页面结构,形式语言必须符合页面的内容,体现内容的丰富含义。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以及留白等手段,通过空间、文字、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整体的均衡状态,产生和谐的美感。如对称原则在页面设计中,它的均衡有时会使页面显得呆板,但如果加入一些富有动感的文字、图案,或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内容往往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点、线、面作为视觉语言中的基本元素,巧妙地互相穿插、互相衬托、互相补充构成最佳的页面效果,充分表达完美的设计意境。

可以说,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设计就要不断追求创意和进步,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及发展对平面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促进了设计的前进步伐。

3 结语

新科学与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新媒体艺术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促使新媒体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发展。它拥有科学性与时代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并没有抛弃传统艺术,反而很好的将现代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设计由于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它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促进了设计的更新换代,向着“新”方向发展。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及大地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2011(6).

[2] 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7篇

关键词:三维动画艺术;技术美;运动美;意境美

    1 三维动画艺术的概述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影视艺术。全电脑三维动画主要是指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动画,它通过三维动画软件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建立模型,并对物体赋予颜色、肌理和材质,设置光源,然后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模拟的摄像机镜头全方位的运动、漫游,输出生成最后的动态画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的设计、创作与制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与动画。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影视艺术,包括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等。虽然传统的影视艺术也满足这样的审美要求,但是动画审美所承载的内容远比传统艺术要多的多,它涉及到角色、场景、构图、景别、摄影机角度、灯光、色彩、音响等多方面的模拟设计制作。全电脑三维动画是相当于二维动画来说的,与二维的动画相比,它多了一个第三维的深度空间,并且它通过对现实拍摄的模拟,透视效果强,360度全方位空间,不受场景限制。

    2 三维动画艺术的发展史

    三维动画艺术以计算机为创作的工具和平台,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真正的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历史很短,可以追溯到80年代,它的发展与制作世界上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的皮克斯(Pixar)动画工作室息息相关,在这里笔者就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成长为主线,对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发展作一回顾。

    技术酝酿期(1984-1994)。1984年到1994年可作为全三维动画艺术的技术酝酿期,在这十年间,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全三维动画艺术的产生做了充足的技术积累和铺垫,期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一直是这一领域的探路者。从1984年其前身——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创作第一部3D短片《Andre and Wally B.》开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就一直致力于数字电影的制作与技术的开发。1986年他在自动产生阴影、多重光源和动态模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制作了动画短片《小台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此后又尝试了角色设计,制作出人体动作模型的动画短片《锡铁小兵》。接下来的几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又尝试实现动作的阴影和材质变化,并通过编制程序来制作雪花颗粒,开发电脑辅助制作系统,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起步发展期(1995-2000)。1995年到2000年可以说是三维动画的起步以及初步发展时期,制作出了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和世界上首部无胶片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2》。在这个时期,皮克斯还创作出了实验短片《棋局》,以测试制作具有真实效果的皮肤和具有柔顺感的衣料。在《玩具总动员2》中,皮克斯采用了粒子系统(用大约2.4百万个粒子来制作架上的灰尘)、毛发处理系统(用了6百万根毛发覆盖小狗Buster的身体),把数字化的讲故事和电脑数字动画发挥到了极至。

动画前期美术设计第8篇

目前高校动画设计教学大多是工匠式教育,虽然各大高校设置了动画设计专业,但对于这种新专业,很多高校并不清楚教学重点在哪。高校的动画设计专业的动画软件和艺术课程往往相互孤立,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往往不知道方向,在走出校门后也是一片茫然。教学模式落后,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动画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动画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读,不能很好地组织教材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对高校动画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明确教育目标。动画设计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了解动画教育自身的特点,搞清楚动画设计的本质。高校在进行动画设计专业教育时,要明确作为一名合格的动画工作人需要具备的能力,即不仅要了解动画设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在教学中融入设计思想,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美学思想的灌输。

2.创新教育模式。根据动画设计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在动画设计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美美学教育的融入,美学思想对于动画设计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从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同学们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做到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在动画设计教学中,美学教育与动画设计不能分而教之,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画设计中自觉融入美学元素。在美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动画设计案例,借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案例,一边向同学们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一边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学生实践进行问题分析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在动画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高校的动画设计需要学生应用和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实际进行动画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不局限于教材案例,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动画设计水平。

3.积极进行师资力量的培养。各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实行。并且作为一名动画设计专业教师,其除了要有动画创作知识和运动的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导演理论和镜头知识。但目前高校的动画设计教师大部分由其他美术教师转型而来,对动画规律和动画产业本身并不了解,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动画专业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对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强化训练。高校可以定期让动画设计专业教师深入动画制作公司,参与动画的中后期制作,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让教师出国深造,了解国外先进的教学体制和动画制作中时先进技术,帮助教师了解动画设计教学中需要侧重的地方。同时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优秀的动画教学不断进行总结,不断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