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8 16:55:39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1篇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1978年至200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9%,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无疑为改善公民健康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党和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地区缺乏医疗保健的情况有所改善。胡鞍钢教授认为,中国保持较高的国民健康,卫生资源较少。水平尽管如此,农村卫生工作仍然相对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稀缺,基础设施落后。据统计,农村地区约有40%至60%的人看不起病,从而因病而恢复贫困。

1998年,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倡导下,汕头大学医学院开展了医疗扶贫活动,旨在帮助一些贫困患者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免费提供的医疗服务。自1998年以来,该项目为贫困的初级卫生单位提供了各种免费培训,目前已建立31个扶贫基地(县级以上医院)和扶贫基地,其中包括粤东基层医疗单位,包括广西苗乡乡镇卫生院,云南边境,江西老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它为30多万名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并捐赠超过1000万元的药品。超过9000个免费手术程序,2109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Ermeichun扶贫行动,1038名患者免费修复唇裂,对84名脑瘫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此外,还对1万多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完成了6000多项妇科普查,4万多次胸部透视,3000多种肠道疾病调查等。

二、农村医疗现状

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集中。全国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在国家,省,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其次,贫困县以外的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此外,在中国大多数城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贫困人口,这些人口的分布也呈现出零星的特征。贫困人口基数庞大,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到20世纪末,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或缓解。根据一些数据,这部分人口估计约为2200万。另外,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将恢复贫困。总的来说,中国城乡贫困人口约为7000万,中国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基本卫生条件差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中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病率很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医疗扶贫的广泛性和长期性。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民的生活从生活到小康,以及农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有了明显改善,其健康消费将逐渐从医疗消费转向预防性健康消费。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疗扶贫行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是,扶贫行动不能有效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自由和有限的扶贫医疗资源不能满足农村贫困患者的需求。2.医疗扶贫服务的时间限制。许多医生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组建医疗移动服务团队。由于运输不便,偏远地区的农民有时会错过服务时间.3.在一些地方,农村扶贫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的支持。

四、解决措施

(1)贫困地?^卫生室建设

对于贫困村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从2016年起,对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

(2)乡村医生培训

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重点抓好三年制大学生医学生贫困村秩序免费培训计划,重点关注贫困村卫生室毕业后的医疗工作,加强村里医务人员的培训,分批安排贫困村农村医生的培训。培训时间为6个月,培训结束和考试合格后,将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和生活津贴,不断提高农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增加医疗技术人员

从2015年到2020年,将积极争取每年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全科医生。从2018年到2020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提供5名全科医生。

(4)完善相关医疗制度

从2015年起,全市贫困人口政策住院费用报销率提高5个百分点,所需资金由新型农村合作基金支付。针对市医疗机构的收费和医疗行为,建立非法单位新农合的资金扣除制度,着力解决县内不合理收费,反复收费,高药价,过度医疗等问题。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2篇

今年来,长湖乡按照省市县消费扶贫会议要求,不断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脱贫户增收,现将消费帮扶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鼓励春耕生产。为落实种植面积,从年初开始,长湖乡扶贫办工作人员前期便挨家入脱贫户宣传惠农政策及长湖乡早稻种植奖补政策,掌握春耕脱贫种植意向,通过鼓励发展抓大户、带动散户、帮助弱户和防治抛荒等举措,全乡203户脱贫户采取集中育秧亩,种植面积达亩,预计产值 元。

二是落实消费扶贫。严格落实有关要求,我乡积极承担职责,主动作为,开展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截止目前,采购脱贫户农产品17229元,主要用于单位职工食堂食用。

三是造血脱贫农户。为帮助脱贫户持续增收,促进脱贫户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岳阳市唯本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长湖乡扶贫办捐赠长湖村420羽鸡苗,覆盖22户脱贫户,通过养殖肉鸡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四是强化组织指导。组织各种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平台,通过公益广告、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宣传本地脱贫户产品,消费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消费扶贫的好氛围。在全乡动员鼓励在职职工在脱贫户中采购农产品,鼓励辖区内企业及居民购买脱贫户家的农产品,帮助脱贫户增收。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抓消费扶贫的力度仍然不够,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消费扶贫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实际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脱贫户中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没有树立自己的消费品牌,农产品价值低。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鼓励乡工会开展消费扶贫。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向辖区内各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推介扶贫产品;工会组织慰问职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扶贫产品。

二是消费扶贫进“企业”。积极组织参与消费扶贫相关活动,鼓励企业在发放职工福利和职工食堂采购时,优先采购脱贫户剩余农产品,引导辖区内企业参与消费扶贫。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3篇

(草案)

一、沟渠头村基本情况:

沟渠头村位于官庄镇西南3公里处,总人口165户698人,包含两个自然村,俱家自然村和沟渠头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村庄南北布局,主干街道东边为居民区,其他区域为耕地,总面积2352.17亩,耕地面积2172亩,果园面积1032亩,全村主导产业为苹果产业,品种分为红富士和秦冠两种。全村共18名党员,贫困户共计30户105人。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2017年底共完成1.5公里水泥路铺设,2000米自来水管道改造,3200米排水渠铺设,安装光伏太阳能路灯50盏,建文化广场一个,沿村主干路建花园20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沟渠头村集体经济薄弱、来源渠道单一狭窄,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依赖于向上争取资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沟渠头村发展经验总结

沟渠头村2015年以前原本属于一个软弱涣散村、贫困村,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官庄镇党委政府,县上扶贫农发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郭氏基金会(淳化脱贫奔小康协会)对沟渠头村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沟渠头村经过2015-2017年摘掉了软弱涣散和贫困村这两顶帽子,这几年各级政府在沟渠头村累计投资超过300多万元,总结沟渠头村这几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沟渠头村的发展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局,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县扶贫农发办、基金会等外部资源的及时介入和强力刺激,使得沟渠头村在基础设施、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民生工程方面得到了根本转变,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摘掉了历史包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村庄。

三、沟渠头村未来几年发展规划

站在沟渠头村新的历史起点,村“两委”班子由刚开始的被带着工作到如今的主动工作,作为“两委”会班子的领导他们个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逐渐成熟起来,决定抢抓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决定从2019年开始做以下工作: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村庄治理。

强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积极吸纳青年人入党,强化中年党员教育,发挥老年党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的党员队伍,为沟渠头村发展奠定人才之基。准备建设村史馆、党建馆、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消费扶贫产品展示区等加强村民和党员的教育,让大家知道沟渠头村的发展历史,让党员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二)是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抓好产业富民。

沟渠头村经过三年的产业发展探索,终于在菊花产业上立足,2018年以来菊花产业为群众增收总计40多万,为全村贫困户分红3万元,菊花产业成了沟渠头村一项新产业,经“两委”班子协商,决定从2019年开始村集体承担菊花的种植工作,村委会和公司签订委托种植协议,“两委”班子领导带头种植,和部分村民种植,村委会把好质量关,做好监督人。核心内容一是探索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业,为当地群众探索一条致富路;二是打造旅游产业链,菊花不仅能看,还能做茶饮用,想借菊花产业打造菊花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菊花产业价值。创新点在于我们这次做菊花茶是以菊花种植为基础,以菊花标准化加工为核心竞争力,以菊花销售为产业保驾护航,打造菊花茶种植、标准化加工、规模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单位建的加工厂已经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三)是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提前谋划做工作。

沟渠头村2017年已经完成整村脱贫,目前贫困户剩余2户,经过召开“两委”会以及党员群众代表会,经过研判觉得在做好巩固工作的同时,应该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做工作。

1、打造以菊花产业为依托,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以菊花产业园区为依托,在确保效益的同时,引导群众参与,逐年扩大规模,村委会利用基金会以及方面争取的资金用于菊花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据不完全统计菊花有700多品种,如果能引进一半的品种对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根据村庄布局,实施一纵五横菊花美化工程。以俱家自然村为起点,在村最北边建造村庄标识牌,对南北街道两侧进行清理改建,清理两侧的杂树以及违规建筑,重新建设花园,栽植菊花,总长度1公里左右。对居民居住区的5条街道进行清理整顿,在门前的花园栽植菊花,对沟渠头自然村的后街靠街道一侧建设圆门。对村庄主干街道两侧的墙体实施以党建、精准扶贫、菊花为核心内容的美化。

2、打造以加工厂为依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的产业链,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村

计划未来几年以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为主线,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夯实产业富民基础。目前村集体以土地等资源入股淳化坤源实业有限公司,占股5%,每年享受固定分红5000元,村集体计划一是承担菊花产业的种植工作,把好生产管,二是争取多方资金通过增资扩大在淳化坤源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份,逐步承担生产和加工两个环节,将企业的效益和村集体的效益进行绑定,增强话语权,维护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

3、借助政府和企业等资源,率先实现消费扶贫。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9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4篇

(一)统计部门公布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1、__城区: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16__8元,其中:食品7006元,占43%;衣着2033元,占__%;居住__34元,占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174元,占7%;医疗保健1159元,占7%;交通通信__84元,占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551元,占10%;其他商品及服务307元,占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6762元,其中:食品2851元,占38%;衣着381元,占6%;居住1168元1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31元,占8%;交通通讯686元,占1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557元,占8%;医疗保健606元,占9%;其他商品及服务251元,占4%。

2、__市: 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__363元,其中:食品5164元,占38.6%;衣着__26元,占10.7%;居住1163元,占8.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762元5.7%;医疗保健555元,占4.1%;交通通讯2125元,占15.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916元,占__.3%;杂项商品及服务251元,占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8766元,其中:食品3377元,占38.5%;衣着1619元,占18.5%;居住1190元,占__.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628元7.2%;医疗保健565元,占6.5%;交通通讯743元,占8.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517元,占5.9%;杂项商品及服务127元,占1.5%。

3、__县: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__977元,其中:食品4621元,占33.07%;衣着1716元,占12.28%;居住717元,占5.__%;生活用品及服务788元,占5.64%;交通通信3044元,占21.78%;教育文化娱乐2175元,占15.57%;医疗保健429元,占3.04%;其他用品及服务487元,占3.49%。20__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6324元。其中:食品2642元,占41.78%;衣着395元,占6.25%;居住872元,占__.79%;生活用品及服务444元,占7%;交通通信754元,占11.93%;教育文化娱乐651元,占10.3%;医疗保健485元,占7.67%;其他用品及服务81元,占1.28%。

4、__县: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12191.79元,其中:食品4817.66元,占39.52%;衣着1986.88元,占16.3%;居住874.47元,占7.1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93.52元,7.33%;医疗保健493.08元,占4.04%;交通通讯1176.45元,占9.6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578.83元,占12.95%;;杂项商品及服务370.9元,占3.0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额为5505.3元,其中:食品2175.5元,占39.52%;衣着351元,占6.38%;居住653.3元,占11.8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402.4元,占7.31%;医疗保健791.8元,占__.38%;交通通讯593.2元,占10.7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359.2元,占6.52%;杂项商品及服务179元,占3.25%。

(二)城乡低保标准情况

今年5月,__城区分别按照上年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35%、35%—40%调整了城乡低保标准,其中:城市低保标准调整为44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2400元/年;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__市、__市、__市)城市低保标准为360-3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1800-2760元/年;经济条件中等水平地区(__区、__县、__县)城市低保标准为330-37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1700-2256元/年;贫困地区(__县、__县、__县)城市低保标准为300-36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1500-1850元/年,低于扶贫线。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城市低保标准均按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5%的比例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均按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5%的比例确定。

(一)统计部门公布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准确性不高。现在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是根据统计局从乡镇按照一定比例抽样调查,汇总测算得来的。比如__市,其调查方式是由统计部门年初在每个乡镇确定10户左右为抽查对象,抽查对象每天对自己家庭的收入、支出逐项记载,分月、年汇总后进行评估,然后测算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其测算方式与抽查对象的文化素质、责任意识、公众意识、处事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抽查对象能否完全负责、准确记载其家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和数据都无从考证。从抽样的数量上来看,少量的抽查对象能否代表大众的消费水平也受到局限,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代表大众消费群体的实际消费水平。又如__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县统计局从全县抽样调查80户农村和20户城镇居民测算而得,其调查方式由居民自己根据收入和支出逐项记录,分月、年汇总加权平均测算出城乡居民人均消支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在当地属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真正困难对象没有纳入调查范围,使城乡居民人均消支出而高于实际平均水平。而此次用同样指标,在__县选择了低保户、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各20户农村和10户城镇居民对消费支出进行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测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935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8845元,分别降低了570元和3346元。

(二)现行人均消费支出项目远多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项目。据统计的数据来看,现行人均消费支出的项目包括8个方面,即: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

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从实际操作上来看,这8个方面基本涵盖居民所有的消费支出项目,与低保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内涵有明显的出入。第一、政策明确规定城乡低保标准应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第二,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只包含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第三,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居住、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都有相应救助政策;第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其他商品及服务”三项不属基本生活范畴。(三)低保标准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不能一刀切。从多年接受上级审计和纪检监察的情况来看,民政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的问题上不能自我制定枷锁,一旦政策出台就是依法执法的依据,上级检查、监督、审计也都是依据行业部门的政策法规来检查审计的,当基层因某种客观原因无法实现上级政策时出现了问题最终难究其责。比如前些年上级在抓农村福利院建设时要求集中供养率必须达到50%、70%,最终导致基层虚报集中供养人数的情况出现问题。就按人均消费支出比例确定低保标准而言,基层在统计人均消费支出的问题上不会尽善其美,各地统计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或人为因素出现差异,如果硬性规定城乡低保标准为人均消费支出的多少比例,可能重蹈覆辙。

以__市为例,

表格略

以上数据表明,20__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__363元,食品、衣着两项支出为6590元。如果按消费支出总额的30%来算,低保标准为334元/月,而实际上该市早在2012年的城市低保标准就已经为360元/月。如果按食品、衣着两项总额的70%来算,应该为385元,这一城市低保标准与__市目前正准备提高的低保标准实际是相符的,甚至可以提高到75%,低保标准为41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正好与实际相符,但实际困难人群的人均消费支出要低于人均消费支出,40%的比例是最高上限。

以__县为例,根据统计公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显示,农村、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支出分别占消费支出的45.9%和55.82%;实际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支出分别占统计公布的居民均消费支出的43.9%和37.91%,而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衣着”实际支出约占居民平均支出的70%,考虑缩小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差距,农村居民部分支出属实物产品,视为现金支出。由此计算而得,__县农村、城镇居民保障“食品、衣着” 基本项目为1692元和3235元,分别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505元的31%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91元的27%。

(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线的衔接不够。国家扶贫标准是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作为扶贫人口,农村低保保障线是按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来确定,两者确定指标不一,但存在必然联系,若农村低保保障线接近或超过国家扶贫线,说明国内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过高。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接近7%,支出性困难群众占18%,中等收入家庭约占60%,高等收入家庭约占15%。扶贫统计人口实际包含生活困难和支出性困难人群,而城乡低保应只保障基本生活困难人群,支出性困难群众暂未纳入低保范围,目前还是通过其他专项救助给予解决。

(五)过于强调低保人均保障水平有碍低保政策的公平执行。现行低保政策是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员核算家庭收入,以低保标准实行差额补助,实行按户保障。但又要求城市低保月均补助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65%、农村低保月均补助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60%,而且从很多方面用人均补助水平来衡量低保工作水平。从目前家庭结构来看,这一要求违背了按户保障、差额补助规律,特别在农村低保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达到这一人均补助水平,极易出现分户、拼户等弄虚作假问题。因为目前一般家庭成员都在3人左右,例如__市,共150042户396730人,户均2.7人,其他区域一般户均都在2.7人以上。举例说明:某城镇居民张三一家3人,就张三一人收入800元,低保标准为380元/月,3人应为1__0元,减去收入800元,实际月发低保金340元,人均1__元。若按人均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65%计算应为247元,三人应发放741元。那究竟给张三一月多少钱?是按低保标准算来的340元还是按人均标准的741元?如果过于强调人均补助标准,低保标准就形同虚设,还不如直接定额补助直截了当。这个问题在农村低保中更容易出现,导致出现农村低保户平人数极低,实际上是基层为达到人均补助水平不能按户保障的问题。

(一)建议统计部门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工作。从目前的工作体系来看,要准确的测算出一个家庭甚至于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人均纯收入等具体能够代表其区域生活状态的数据,不是民政部门能够完成的,只能依靠统计等相关部门。而且这一统计数据不仅仅只用于低保标准的确定,也是标示一个区域的生活水平和状态。因此,从顶层设计上来说,就应该注重财力、效能、刺激、监督、考核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强有力的齐抓共管态势。要争取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抽查范围和比例,使所公布的人均消费数据能够真正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以保证其参数的可靠性。同时,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工作,为合理制定城乡低保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二)建议城乡低保标准分不同地区按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法来确定,并适当考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支出项目。我们对__城区、__市、__县、__县的城乡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等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我市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针对__城区,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可以分别按照市州统计部门公布的__城区的城市居民和全市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30-35%确定;二是针对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__市、__市、__市),由于当地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虚高,因此,为确保依据相对可靠,建议参照市州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市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并结合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支出项目,合理确定当地的城乡低保标准,原则上可参考__城区的城乡低保标准上下浮动;三是针对经济条件中等水平地区(__区、__县、__县),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原则上可略低于__城区的城乡低保标准或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30-35%确定;四是针对贫困地区(__县、__县、__县),城市低保标准可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可以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左右确定,但要参考国家扶贫线(2300元/年),部级贫困县的标准不能高于扶贫线。综上所述,建议城乡低保标准的制定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城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的城乡低保标准参照市州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确定;一般地区可参照本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确定,且农村低保标准所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要低于城市低保标准所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贫困地区城市低保标准可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可参考国家扶贫线(2300元/年),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5%左右确定。同时,建议在确定低保标准时,除了依据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外,还要充分考虑其消费支出项目,不能把所有消费支出项目均列为参考数值,应该对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进行侧重考虑。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扶贫新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扶贫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着力推动扶贫农产品和服务融入市场。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动员社会各界扩大扶贫农产品和服务消费

1.引导扶贫帮扶单位、包保责任单位、驻桦国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购买和协调销售扶贫农副产品,促进贫困产业发展。将“消费扶贫”纳入到扶贫日系列活动中,推进扶贫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注重“扶智扶志、智志双扶”,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教育和培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脱贫能力。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培训,提升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增强贫困人口走进市场、融入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将消费扶贫完成情况纳入扶贫年度考核指标,作为产业合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促销活动解决全市扶贫产品滞销问题。

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2.按照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做好省级预算单位交易账号开通和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预留份额工作,将省级预算单位信息导入“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同时做好预算单位信息汇总和导入工作。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3.鼓励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到贫困村开展工会活动,在向会员发放节日福利、慰问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

责任单位:总工会

4.引导各统战成员按规定到贫困村开展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委统战部

5.根据扶贫产品实际生产情况和市直机关局局属食堂需求,组织采购扶贫农产品;局属单位、委托监管企业如需临时用工,优先从贫困户聘用。

责任单位:市事管局

6.引导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优先从贫困户聘用职工。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引导教育系统教职工通过爱心义买和扶贫募捐方式购买优质扶贫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宣传、组织学校师生推介等方式,帮助贫困村销售土特产品。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8.引导卫生系统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农副产品,鼓励干部职工自发购买扶贫产品和到贫困村旅游。组织开展扶贫农产品定向直供单位食堂活动,优先采购扶贫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卫健局

9.引导市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通过线下对接,直接购买扶贫农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客户资源优势,帮助宣传和推介扶贫农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整合平台资源,通过电商平台为扶贫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增强对贫困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农业等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市支行

10.积极动员部队参加扶贫产品服务消费。通过《国防》等杂志定期推介扶贫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人武部

引导全系统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对符合创业培训条件并且具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进行免费技工教育。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12.推进“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引导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扶贫产品和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

13.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参与消费扶贫,倡导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专长、优势和活动地域,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等方式,面向贫困人口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指导消费扶贫类社会组织在草编、农产品加工、物流、养老、家电维修、技术培训等领域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依托第二届全国百户农业企业进活动、第四届省优质特色农产品(浙江)宣传周活动,推动消费群体需求与扶贫特色农产品衔接。大力宣传我市优质农产品和农耕文化,吸引城镇居民在节日期间走进农村,开展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景点推介,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组织对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培训。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5.深入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对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进行智慧化改造,扶持建立消费扶贫示范企业和电商产业孵化园。加强培训孵化服务指导。创新改进农村电商培训孵化方法、拓展培训孵化内容,选派精干力量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帮助贫困村积极适应农村电商发展新趋势、新模式。加强对贫困村电商培训孵化的指导,进一步优化培训孵化服务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效果,积极拓展营销渠道。继续支持贫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产品跨区域促销,积极参与“名品全国行”活动。利用重大节庆和展会,推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产品进商场、进社区、进展会促销活动,帮助扶贫产品扩大销售规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16.在旅游节庆期间设立扶贫专区,推介、展示、销售扶贫特色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17.利用省青年电商助力精准脱贫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宣传扶贫特色产品,助力消费扶贫。

责任单位:团市委

18.利用省巾帼特色产品市集活动,展洽销售扶贫特色产品。利用“巧姐”草编大赛和草编市集,为“巧姐”产品搭建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平台和技能交流舞台。

责任单位:市妇联

19.深化拓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助推第一书记、村书记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会同日报及彩练等新媒体,宣传报道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和代言产品。在新时代e支部“第一书记代言”专栏,及时推送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视频和图文,拓展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20.持续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专栏。对接广播电视总台等新闻媒体,提供体现我市消费扶贫的新闻素材。组织市直媒体、新媒体平台积极向省媒体推送我市贫困乡村旅游资源、旅游特色产品。利用产品图片、视频、二维码多点发力,广泛宣传扶贫特色农产品,推介农产品品牌。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二)拓宽扶贫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

21.继续提升贫困村信息通信服务能力,为电商扶贫做好网络支撑。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22.在我市被列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基础上,支持在基地建设、订单收购、新产品研发、低温冷藏库改造、生产工艺升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扶贫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3.通过参加展会展销、电子商务等渠道,推介和展示展销农特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额。

责任单位:市供销社

24.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加快出台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布局规划,形成以县级物流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框架的三级物流网络。同时积极发展客运班车小件快货运输业务,发挥乡镇客运站和客运班车网络优势,实现客货同站运输。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25.建立扶贫农产品滞销预警机制,组织大型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到贫困村采购滞销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6.推进邮政企业加大“一市一品”项目培育力度,实施分类管理,发展精品项目。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广“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服务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培育“电商+寄递”扶贫项目,重点扶持贫困村培育特色地方农产品品牌。启动“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农村服务网络。推进“邮政在乡”工程,按照稳定已建网点、扩大覆盖范围原则,完善“乡镇自营网点+村级服务站点”管理,持续推进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保障农村通邮、服务农村电商、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多功能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邮政公司

(三)提升我市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27.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增强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诺农产品安全合格上市。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8.针对我市贫困村发展特色和需求,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推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向全市贫困村转移转化。组织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相关专业科技人才,围绕当地产业需求,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提供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29.按照省市场监管厅要求,会同农产品认证中心落实促进消费扶贫认证工作。2020年底前实现对扶贫产品生产企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在“质量月”“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品牌展示和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食品销售环节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部分扶贫对象代表深入有代表性消费场所开展一次消费体察活动。以科学选购和使用农资为重点,通过组织消费大讲堂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百姓识假辨假能力,降低购买假冒伪劣农资商品风险。

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四)促进贫困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30.投入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资金,选择一批具有乡村旅游优势资源、发展潜力和设施条件的重点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做好贫困村旅游资源、旅游特色产品宣传,培育和打造“吉”字号乡村旅游产品,推动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31.实施“畅返不畅”整治和老旧路改造工程,打造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32.支持我市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纳入省财政扶持范围的行政村每村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其中:中央级资金30万元、省级资金20万元)。充分利用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争取筹措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33.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完成村庄布局工作。协助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合理进行用地布局。强化用地指标保障,优先保障贫困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做到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34.制定《市残联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残疾人稳定脱贫工作计划》;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掌握1至2门生产增收的技能;开展扶残助学工作,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子女接受中等教育发放扶残助学金。

责任单位:市残联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市直相关部门按照分工要求协调本系统明确年度工作目标,落实具体推进措施,加强与贫困村精准对接,开展贫困村农产品摸底调查,制作农产品采购清单,针对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二)落实包保单位消费扶贫责任。各包保单位要积极帮助包保贫困村促销滞销扶贫产品,促销确有困难的由市扶贫办统筹协调解决;市扶贫办协调解决不了的,上报市政府帮助促销。非贫困村滞销农产品由扶贫办协调解决。

(三)建立调度考核机制。市发展改革局统筹协调全市消费扶贫工作,加强推进情况调度,跟踪工作落实情况,市相关部门每月上报消费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市扶贫办强化各部门消费扶贫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评。

(四)建立滞销农产品协调调度机制。市扶贫办做好调查摸底,掌握扶贫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包保部门落实包扶责任,积极开展滞销扶贫产品促销行动。市发改局要及时对口上报我市促销、滞销扶贫产品情况。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iloveoov”为你整理了这篇某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10镇68个村(居)。2014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2525户5500人,贫困发生率为4.5%。我县贫困人口虽然总量少,但居住分散、因病因残无劳力致贫占比高,脱贫难度大。近年来,我县坚决克服“总量不多、任务不重”的懈怠思想,始终秉持“高质高效、做细做精”的理念,下足“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脱贫2510户5639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75户4171人。今年拟脱贫10户33人,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脱贫攻坚决战年”,扎实推进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提升脱贫质量,不断巩固脱贫成效。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基层基础,确保“落得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火力,坚决打好攻坚战、决胜仗。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22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先后10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8次召开县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对县政府领导班子分工进行调整,明确1名副县长专职且只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开展县、镇、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其中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遍访行政村70余次。二是强化学习培训。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10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印发《关于扶贫工作、巡视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编》700余本,印制《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口袋书1000余册,所有扶贫干部人手一册。举办2期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部门骨干开展授课培训,并现场开展扶贫知识测试,有效提升扶贫干部业务水平。三是强化资料完善。制发村级档案、户上档案资料目录,建立档案资料“一填二审三核”制,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逐镇逐村进行审核。建立整改备案“三联单”制度,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完善整改佐证资料,报县委整改办审核复核,再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确认,确保资料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有关做法被省扶贫办简报刊载。今年1-3季度,我县建档立卡数据错误均为零。

(二)抓问题整改,确保“改到位”。高度重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针对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及时研究制定了全县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梳理各类问题52个,制定整改措施209条,坚持系统化思考、权威化认定、项目化推进,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成立县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即综合办公室和专项行动组、督查巡查组、整改调度组,抽调力量集中办公。建立县级领导包保整改制度,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县委常委担任联系镇整改组第一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担任分管部门整改组第一组长,共深入镇村一线开展调研督导230余次。二是构建闭环机制。充分发挥县委整改办“中枢”作用,建立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评估“三统一”整改机制,构建“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责任闭环,对发现的问题,通过提示单形式第一时间点对点反馈给各整改组第一组长,按照“四个清单”要求,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有关做法被省扶贫办简报刊载。4月份,两次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边缘户逐户逐人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共排查整改问题2965个。6月份,严格对照省暗访、市评估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再次梳理13个方面85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34条,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确保整改实效。及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将6月份确定为“问题整改提升月”,建立村自查、镇互查、县督导工作机制,6月11—12日,组织8个贫困村开展互学互查,确保各项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县委整改办成立5个行动小组常态化开展暗访督导,共暗访贫困户3660户、“老弱病残孤”等困难群体1402户,提出复核意见书129份。

(三)抓重点指标,确保“零死角”。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加强动态监测,大力开展“清零行动”,确保各类问题见底清零。全面完成29个行政村918户贫困户脱贫攻坚调查任务,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群众满意度为100%。在教育扶贫方面。全面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共资助305名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资金46.12万元;灾情期间走访慰问受灾建档立卡贫困生13人,发放资助资金3200元。在基本医疗方面。通过招募2名、返聘23名、派驻9名等途径,全面解决村医“空白点”问题;组织县医院、中医院下沉乡镇卫生院集中开展慢性病证办理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共集中办理慢性病就诊证1873本、“两病”证76本。在住房保障方面。对841户门窗破损、墙体裂缝、通风漏雨等问题彻查彻改,其中4户纳入危房改造工程,16户纳入住房质量提升工程,其他不符合政策的由县财政兜底各镇自主实施解决,7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在饮水安全方面。安排资金442万元对75处供水工程点进行新建、改建或管网延伸,对233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全部开展消毒工作,目前,全县所有集中供水点和分散式供水点水质均通过第三方合格检测。在扶贫项目方面。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095万元实施42个到村到户扶贫工程项目,资金支出进度96.2%;建立扶贫资产登记、产权归属、运营管护、收益分配和资产处置五本台账,对全县8635.6万元扶贫资产精准确权、分类管理,白地镇江村村扶贫项目台账被作为模板在全省推广。

(四)抓战疫战贫,确保“高质量”。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精准研判、靶向施策,将7月份确定为“十大工程攻坚月”,落实“10+1”重点工作半月调度机制,确保脱贫攻坚质量与成色。在就业扶贫方面。认定就业扶贫车间8个,吸纳劳动者就业107人,其中贫困人口34人;开发护林员岗位180个、辅助性岗位213个、光伏岗位128个;为598名县外务工贫困劳动者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28.65万元。在产业扶贫方面。6月份,制定出台《特色种养业扶贫“四带一自”验收达标奖补办法》《2020年精准扶贫产业到户项目实施办法》,共安排产业到户项目1159个,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8家带贫主体争取贷款570万元,引导38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带动贫困户298户。在光伏扶贫方面。坚持“发电收益80%用于开发贫困人口公益岗位”底线不动摇,每月对7个光伏电站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强化运维管理,开展日常巡检、现场排除故障250余次,目前,全县12个光伏扶贫电站在线率100%,故障率为0%,平均发电能力126.1%,数据异常率为0%;新开发临时性务工岗位14个,截至9月份,共发放公益岗位和临时务工岗位工资32.7万元,占比81.75%。在金融扶贫方面。大力推广“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对符合贷款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逐户上门摸排,确保“应贷尽贷”,新增贷款223户1070.1万元,超过省下达任务680万元的57.36%。在消费扶贫方面。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国家扶贫办已认定133个;建好“三专一平台”, 建设完成省下达我县消费扶贫智能专柜任务46个,开设地方馆2个、企业馆10个,开设消费扶贫专区21个;37家供应商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展示扶贫产品133个,组织4家主体参加安徽省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今年以来,全县扶贫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1.31亿元,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五)抓救灾帮扶,确保“不反弹”。今年入汛期间,我县普降暴雨,特别是7月2日至6日连续3次强降雨,降雨量超历年平均降雨量7倍。我县坚持群众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妥善做好贫困群众救灾帮扶工作,努力把灾情损失减少到最低,有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一是及时核灾救灾。组织县镇村三级帮扶干部对全县17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0户困难边缘户以及扶贫项目受灾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第一时间做好93户贫困户房屋泥沙淤积、道路堵塞、屋后塌方清理工作;对供水中断的204户贫困户503人恢复正常供水,安排资金390余万元对156处水毁人饮工程、12个水毁扶贫项目进行修复;对7户贫困户、1户边缘户住房受损的,帮助申报农房保险理赔10.6万元、危房改造补助8.6万元。二是落实精准帮扶。对受灾贫困户503户1260人、边缘户28户69人,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因村因户因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为187户516人免费发放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7.3万元,组织扶苗保苗、抢种补种456亩;为66户185人免费发放种苗1万余头(尾);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万元,安排产业奖补3.6万元;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帮助产业受损的283户贫困户办理农业保险理赔;为生活困难的贫困户4户7人发放临时救助0.4万元,优先吸纳14名贫困户、边缘户参与灾后重建项目务工,增收4.6万元,募集44.2万元款物及时发放到受灾贫困群众手中。三是强化动态监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发《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实施方案》,健全引、扶、兜、帮的差异化帮扶政策,建立防范返贫监测预警和“五防”机制,针对“三户一体”,通过社会兜底保障、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小额信贷、开发公益岗位实施精准帮扶。对全县1775户脱贫户、180户边缘户主要收入构成、劳动力状况、健康状况、“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情况,特别是因疫情灾情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调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坚决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

(六)抓巩固提升,确保“相衔接”。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同时,我们还坚持以产业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8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长李和平带队来我县开展专题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推动“阶段性”与“持久性”相衔接。总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有效做法,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如引导22家经营主体成立“产业扶贫联盟”,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推广“林农增收五法”,通过发展林地入股、林下经济、全域旅游等措施,2019年共带动869户1568名贫困人口增收128.63万元。二是推动“建设好”与“经营好”相衔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化管理,严格实行“村上报—镇把关—县审核”审批流程,确保资金投入规范高效。坚持下好“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全域旅游”一盘棋,把美丽乡村变成全域旅游景点,推动由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如路西村以“空中茶园”为核心主体,创成3A级景区,委托企业运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保底收入及门票分成。三是推动“大走访”与“大遍访”相衔接。结合每年“三级书记”扶贫走访,从2015年开始,连续6年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走访调研,百分百干部走访百分百群众,主动上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3.7万余件,现场解答处理3.1万余件,交办有关单位办结6473件,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把矛盾消化解决在基层,2016、2018年信访工作考核两次位居全省第一。四是推动“传压力”与“激动力”相衔接。对各镇各部门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成效开展三轮测评,对测评靠后的3名镇党委书记进行约谈。既注重传导压力,也注重激发动力,出台《村(社区)两委干部实行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将脱贫攻坚成效与村(社区)干部绩效直接挂钩。同时,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948个乡村“大喇叭”,讲好群众身边的扶贫、脱贫小故事,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7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o1010”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扶贫环境,现将我局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9月30日上午,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启林同志带领学习宣传贯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并安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面对疫情影响,我局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成效。为落实埇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埇扶办[2020]3号)文件,一是疫情期间对帮扶村捐赠方便面、酒精、防护服等物资,价值8000余元,二是组织动员党员干部职工捐款15160元,三是组织宿州市皖神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东森木业公司捐赠各种物资价值9000余元,缓解了贫困村资金压力。

(三)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每月结合当时重点工作开展一次贫困人口全覆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全村建立网格13个),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持续整改到位,落实政策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能够立即整改的,坚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限时整改到位;坚持举一反三,确保发现的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不回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问题、对各项“大排查”问题整改等方面督战内容,开展挂牌“回头看”,对所发现问题进行再审视、再巩固、再提升,做到逐户逐人逐项销号,实现整改问题动态清零,确保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四)巩固脱贫成果情况。走访全村入户掌握基本情况,特别是贫困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基本情况,推进“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措施落实、驻村帮扶工作等。谢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342人,未脱贫9户18人(3月12日整户死亡1户1人),贫困发生率0.40%。重点对该村收入不稳定、发生重大疾病、家庭变故户、疑似危房户、无经营性收入、无务工收入、无政策性兜底户;一般农户危房户、收入低于贫困线1.5倍的农户进行挂牌。加大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督促相关网格责任人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年提升行动。我局积极与各用地单位、乡镇配合,统筹安排城乡用地,重点保障社会民生建设、基础建设和产业建设用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报批了大店、大营、符离、顺河、芦岭、永镇、栏杆、夹沟等乡镇安置区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扶贫工厂等17个项目418.36亩用地。项目结合扶贫攻坚,实行整村整治复垦、整村搬迁安置,既落实了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搬迁村民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扶贫消费月开展情况。9月份,按照区方案,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扶贫活动。

1、局扶贫消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筛选扶贫企业和扶贫产品,为全局640名干部职工购买了草原牧业产品24.32万元、购买徽香元烧鸡19.2万元、购买扶贫产品鸡蛋7.68万元。

2、我局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和个人购买扶贫产品2.2万元,在扶贫消费月期间共购买扶贫产品53.4万元。

(七)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活动。2020年10月17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认领一个扶贫项目、进行一次集中走访、慈善捐款”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活动,为褚兰镇谢炉村贫困户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日,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带领局帮扶干部一行来到了谢炉村。到村后,先是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进行项目认领对接,出资10万元助资入股宿州市健能兴养殖有限公司项目。在这次扶贫日活动中,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还向谢炉村慈善捐款1.0935万元。

我局于10月17、18日组织640名党员干部职工以股室为单位,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收看“决战的时刻——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

(八)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情况。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扎实做好挂牌督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只督不战。对弄虚作假、屡改屡犯,存在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的问题,严厉进行追责问责。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体包保人员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挂牌督战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严格落实包保负责制,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第8篇

关键词:支付结算;精准扶贫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1

一、宁夏贫困地区支付现状

截止2016年12月,贫困地区银行网点179个,占宁夏银行网点的18.2%。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单位银行结算账户1.65万户,占宁夏单位户的5.9%,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38.19万户,占宁夏个人户的15.2%;银行卡在用发卡量355.15万户,占宁夏发卡量的15.0%;网上银行开户数量88.1万户,占宁夏开户数的22.2%,手机银行37.2万户,占宁夏手机银行的8.8%,电话银行37.6万户,占宁夏电话银行的10.5%。银行卡受理市场:ATM机444台,占宁夏总量的11.8%,POS机具8,546台,占宁夏总量的8.7%,银行卡特约商户6,307户,占宁夏总量的8.4%。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2,408个,占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网点的72.0%。

二、宁夏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存在的问题

1.金融体系结构单一,网点覆盖率较低

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按照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效益原则,业务重心集中于大中城市,县域机构逐步收缩。当前在贫困地区乡镇一级设立营业网点的基本上只有农信社、农行和邮储银行,且基础设施配置较差。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受资金实力所限,扶贫支农能力较弱。

2.非现金支付形式单一,业务量小

实地调研发现,贫困地区结算方式主要以现金为主。2016年度,贫困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每台机具发生业务817笔,单笔金额1,929.35元,低于宁夏全区的1,935笔,单笔金额3,983.86元。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中,单户(卡)发生业务6.1笔,金额3,062.14元,低于宁夏全区的23.4笔,金额7,767.77元。贫困地区受地理条件、教育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贫困地区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支付存在排斥现象,对新型支付形式存在认识困难以及认识限制,部分人对银行卡的使用也心存芥蒂。

3.涉农金融机构接入支付系统成本高、独立性差

截至2016年12月,宁夏共设立村镇银行15家,其中贫困地区设立5家,村镇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弥补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支付系统建设方面较其他银行机构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支付系统接入方式单一、接入模式受限。二是系统依赖程度高。

4.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部分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量小、利用率低。二是涉农金融机构出现重复布放的现象,严重浪费金融资源。三是业务类型单一,缺乏业务创新。

三、改善宁夏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议

1.建立分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服务渠道和能力建设,适量增加贫困地区营业网点。发挥物理网点+电子银行+渠道优势,配置精准扶贫专用车,搭建流动银行,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让贫困地区“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机具、人人有服务”。二是加大针对贫困地区专门的风险补偿、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费用补贴等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加大投入。

2.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金融机构应加大在农村地区布放基础设施,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联合通讯网络公司加强乡镇网络建设,使以银行卡为依托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业务在乡村实现畅通支付。二是建立合理的非现金支付收费制度。在部分金融机构逐步取消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收费的同时,应进一步尝试改革针对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模式,降低非现金结算收费标准。例如研发精准扶贫专用卡、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创新减费让利模式。

3.探索新型支付系统接入模式

为了提高涉农金融机构支付效率及降低运行费用,更好的让利于民,扶助精准扶贫。一是探索扩充支付系统接入模式,实现多点清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民y行、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可探索村镇银行直接接入支付系统模式,减少村镇银行支付系统接入环节、降低系统接入费用。二是探索建立村镇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村镇银行可借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的成功经验,由全国村镇银行共同出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资金清算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采取集中化处理方式,将加强村镇银行资金清算的风险防控能力,提高资金清算效率,减少村镇银行对发起行系统的依赖性及客户资源的流失。

4.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创新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