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艺术的传承

传统艺术的传承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23 10:01:56

传统艺术的传承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1篇

 

关 键 词 :陕西派 浙江派 传承 现实朝向

音乐艺术的传统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流派,流派的形成是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每个筝派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筝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其流派的形成是其艺术特征的根基所在,也是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分支体系。

一、陕西派和浙江派形成的文化背景

1.筝派形成的地域风格特征

筝乐艺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演变、创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的产生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其文化背景亦存在差异,受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的影响,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地域艺术特征,在各自的传承发展中形成鲜明的流派印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其依赖的生态环境是互动互育的,因此,“秦地语言硬冲、憨直,饮食酸辣、刺激,着装鲜艳夺目”, ①使得陕西筝曲既有秦腔音乐那沙哑而高亢、激昂而慷慨的悲壮气势,又有迷胡、碗碗腔音乐那如泣如诉、委婉酸楚的凄凉情感,如陕西派代表曲目《秦桑曲》;江南水乡则恬静、淡雅、平和,体现出一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文情调,如浙派筝代表作《高山流水》。因此,流传在我国的筝曲,由于地域环境、语言、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点。

2.筝派传统曲目的文化内涵在弹奏中的表现

任何一个流派的曲目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真正了解曲目的内涵,才能实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的表演境界。就筝乐而言,“音”是演奏者通过各种技巧手段表现出来的音响,而“乐”则是演奏者内心世界、精神状态通过技巧表现出来与听众进行交流的声响,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自古以来,人们演奏古筝都把表达“情感”放在首位,音响的后面是一定时代、一定现实生活的反映。演奏古筝的最终目的是演奏者把自己的某种精神状态下的情感通过音乐与人们交流,引起人们某种情感而产生共鸣。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只注重技巧而忽视了乐曲所依存的文化意境的表现,就很难达到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因此对于演奏而言,“对乐章后面的人格把握,即是(表演者)自己人格向音乐中的沉淀、融合”,②探寻其艺术流派的文化背景,对乐曲进行寻根溯源,这种演奏才是“音”与“乐”完美的结合。

二、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代的传承语境

1.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代的传承

追寻筝乐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筝乐在曹正、赵玉斋、曹东扶、郭鹰等老一辈艺人的努力下,其艺术从各地的民间逐渐引入到主流音乐教育中,为筝乐各派的传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到60年代,通过在高校的正规学习,各派培养了具有代表的筝乐专业人员,他们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了所学筝派,传统曲目的特色在他们的演奏中得到印证。随着古筝热潮在现代的兴起,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习筝的人数在全国各地以普及之势快速发展,这是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而可喜的一面,但是,现今各派的传承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

2.面临的现状问题

筝乐艺术中的传统,主要依存和植根于传统筝曲中,以浓郁的风韵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表现出来。当然,现今也涌现出一批依托传统但又借鉴现代手法的作品。它们的出现,代表了新一代筝曲演奏家“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卓然成派”③的审美追求。如《临安遗恨》《溟山》等,这些作品当然也成为我们新时代民族音乐之苑的亮丽风景。

但是,现今的筝乐专业教学和业余普及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师忽视传授传统筝曲的现象,仅把双手能否流利快速弹奏作为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一旦演奏右手职弹、左手司按的传统乐段或乐曲时,音乐的表现则缺少筝乐特有的韵味的支撑。从目前我国古筝的教育状况来看,普遍的习筝者,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是泛泛的接受,像这样发展下去,真正能够精通各派的传承者是否还将存在呢?如果这样下去,只是为了应付诸如考级、升学而只学现代曲目所追求的快速技巧外,我们的传统曲目的生存之地则越来越小,甚至会趋向“无”。

三、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今的朝向

在筝乐技法不断创新的今天,传统的演奏技法对继承和发扬不同风格流派显示了长久的适应优势。那么,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今怎样才会有更好的朝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重视筝乐艺术的“文化传承”

筝乐传统曲目只有依托于文化才能表现出来,这是作品赖以生存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的技能传承的层面转换成具有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授者,只有以传承文化为首要目的的传统曲目才能较好地保持其乐音内涵的文化风貌。正是它决定了筝乐的风格和得以延续的基因,决定了筝乐的本质。若抽空了筝乐文化的内涵,则是一个“乐音的空壳”,在当今功利和浮华的社会,一些经过“时尚包装”后的筝乐艺术,则渐渐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根基,这是现今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此,重视筝乐艺术的“文化传承”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2.重视筝乐艺术的“情感回归”

“以韵补声”是传统筝的主要表现手段,而筝乐特有的韵味,正是各流派不同风格的标志,每个习筝艺术流派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各自的旋法技巧和演奏特点。筝乐艺术必须以“韵”为神,作为其区别于其他乐器的特色,这种“韵味”的实现需要在“文化生态”的大背景中方能领悟,这更是传统曲目的精髓所在。“韵味”,是演奏者多年工夫的体现,更是“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即一种“发自内心”的哲理悠然和禅机。

传统筝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写照。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艺术是可异化而被复制而成为商品的,而唯一复制不了的就是风格所赖以存在的情感表达。真正的艺术只有保持个性才有跨越古今的延续性和生命力,而不同流派艺术的价值就恰恰在于其个性——“韵味”的保存,也就是其情感的回归。

我们应该看到,筝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正是传统特色的保存和继承,才有了当今的蓬勃发展。归根究底,地域性与民族性是筝乐艺术的根源与皈依,在全球化的艺术交流中,汲取其他民族与其他艺术形态的艺术养分,又不丧失筝乐艺术的民族特色与艺术本质,才能保证筝乐传统流派有更好的朝向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筝乐传统艺术理念与实践能达到怎样的结合与体现,其传统流派在未来将历经如何的传承之路,有待众多艺术同行的共同探索与努力。

注释 :

①李宝杰.陕西二胡的文化基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2篇

关键词:赣南 采茶戏 艺术传承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一部分,赣南采茶戏植根于赣南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集中地体现了赣南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展成型的红色文化的艺术特质,哺育和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发展。

毋庸置疑,戏曲艺术是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得以继承发展的。比如赣南采茶歌舞剧院近年来创作演出的《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以及刚刚创排的《永远的歌谣》,不仅继承保留了戏曲的音乐语言、格律、腔调、唱法等戏曲的韵味,还大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养分,使其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满。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主要是来自于本土的民歌、小调以及地方的说唱音乐和传统的民间灯彩音乐。经过历代艺人的收集、实践、整理、传承,形成了俗称为“三腔一调”的400多首音乐曲牌。其数量之多,旋律之美,在全国地方小剧种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但是,由于赣南采茶戏音乐属于上下句形式的曲牌体,虽然旋律好听,朗朗上口,易唱易学,但是曲式结构比较单调,难以承载现代大戏丰富、跌宕的戏剧矛盾冲突和戏剧人物复杂的情感宣泄。因此,音乐工作者们本着不离开采茶戏的本体的原则,以丰富和加强的手法去解决立身之本的剧种特色问题。在音乐(含唱腔)上借鉴歌剧的设,剧中采用多种形式的独唱、重唱、合唱、伴唱方式。在音乐旋律设计上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秀养分,融合时尚现代的节奏变化,利用先进的和声配器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新的赣南采茶戏音乐表现形式,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得以发挥和加强。

其次,在多个剧中大量运用的舞蹈片段,也都是在立足赣南客家风情舞蹈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古典的、民族的舞蹈元素,这种崭新的舞蹈呈现,展示了民族风味舞蹈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中国戏剧不朽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呈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赣南采茶戏表演形式“三绝”之中的“矮子步”和“扇子花”,老艺人传承下来的“矮子步”和“扇子花”虽然独具特色,但略嫌简单。而近年来,通过学习借鉴民族舞蹈的唯美元素,使“矮子步”和“扇子花”的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呈现更加丰富多彩,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因此,弘扬传承戏曲艺术,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样才会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得更加久远。

戏剧艺术的传承,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历代的老艺人们都是靠着言传身教,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以戏带功,以戏传人,再以人传戏,成为了古老的地方戏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方法之一。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前景。乘着这股东风,赣南采茶戏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大了人才培养和知识普及的力度。如:组织专门的小分队进入学校表演传授采茶戏基础知识;选择优秀的采茶戏音乐纳入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之中;院团每年都会把一批年轻且具有艺术潜力的业务骨干送往部级高等艺术院校进修培养。在近年的一系列新剧目创作排演中,这批演职员成为了中坚力量,有的还挑起了大梁,为赣南采茶戏新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地方政府还以由政府买单的形式,在大中专院校设立专门的采茶戏表演班,聘请赣南采茶戏老艺人专门授课,定向为全市的采茶戏表演队伍培养人才。这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传承,其实也是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

赣南采茶戏的大部分传统剧目都是以劝导人们戒赌、戒嫖、戒鸦片、尽孝道、做善事为宗旨,歌颂的是劳动人民勤劳发家、正直勇敢的优秀品质,以及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如被誉为“四小金刚”中的《钓拐》、《妹子》、《补皮鞋》、《老少配》,大型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等等。从这一点来说,这些剧目本身就是在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于当下所提倡的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还要注重弘扬新时代的新文化。戏剧历史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反映时代的精神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传承弘扬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的革命分子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赣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诞生,大批老一代革命家在这里从事过中国革命的实践。这里洒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积淀了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新中国建立以后,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反映红色革命历史时期的现代采茶戏登上了舞台,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设努力奋斗,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绝好教材。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党的优良传统渐渐地被有些人忽略、淡漠了,认为不值得提倡了。当我们在创作排练红色题材的剧目时,还有人说:你们还在搞这种东西啊,这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作为在赣南这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生于斯,长于斯,耳融目染红色革命历史的流传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那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的伟大精神和红色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为当下的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事实证明,红色文化同样深入人心。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3篇

儒家思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气息,其文化传承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其中对环境艺术最大的影响在于规矩与对称。随着儒家思想的盛行,汉代以后以对称为主的艺术设计风格兴起,如宋朝时期就有“依山傍水两物临,顽石堆砌相平齐”的设计谚语,这表明我国古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较注重对称。明清时期,对称艺术已经成为重要的代表,皇家园林按照天圆地方、二八星宿、四象变化进行设计,形成交相辉映的对称状态,圆明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称艺术并不死板,也不追求单纯形式上的规矩与对称,而是讲究南北呼应、东西相望。近代以后,死板、教条化的思维模式禁锢了一些设计师的思想,使得对称艺术变成形式上的对称,丧失了传统艺术的人文情怀,也丧失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根本精神。我们应当改变这一形式,深入研究儒家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内涵。

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对环境的影响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是无为的自然特性。一些人将“天人合一”看作道家的“自然”,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天人合一”并不是道家的根本精神,儒家也谈“天人合一”,尽管角度并不一样。道家的精神在于自然无为,先秦时期的自然设计风格往往是最显著的设计理念,他们不拘泥于形式,追寻自然的脚步,将内心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文献记载:“先秦之物多属神品,然汉代后毁于本末,究其因乃不兴自然也。”意为先秦之前的艺术品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汉代以后的艺术品丧失了艺术的灵性,这是由于不追求自然导致的。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自然的追求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现代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追寻对自然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在于应用手段,不流于形式的俗媚,应当从心出发,依靠内心对自然理念的理解进行合理的创造把握,从而让设计形式与自然结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会贯通“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基本理念之一,成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思想与艺术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经历了由改造自然到回归自然的思想转变。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必须对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向以及材料运用等进行有意识的转变,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并结合现代多元文化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这不仅能在融入传统思想的同时衔接现代设计思维,还能使现代人充分体会精神上的闲适安逸与心灵上的清雅淡然。

四、结语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4篇

关键词: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

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闽东传统工艺美术风格独特,品种繁多,既有实用的大众化工艺品,又有收藏型艺术精品,囊括剪纸、银雕、船模、根雕、油画等三十多个品种[3]。其中福安畲族银雕、柘荣剪纸、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相继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蜚声海内外。初步形成了以福安银雕、柘荣剪纸、古田油画、溪竹编等特色文化产业区[4]。然而随着文化生态的演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曾代表着地域特征的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却渐行渐远,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当前,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小、缺乏资金、人才不足;某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面临困境;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缺乏创新和竞争力优势。

二、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应加强对保护闽东传统工艺美术重要性的宣传,让保护闽东传统工艺成为民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形成社会大众关心和支持保护闽东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良好氛围。其次,及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对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全面、仔细、忠实的记录。针对畲族花斗笠和畲族服饰等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其制作工艺以及产品形态进行抢救性收集、整理。探索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来继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如现代传媒手段的介入,制作介绍闽东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人和制作工艺的VCD、DVD光碟,通过建立网站、微博、数据库、数字博物馆等网络力量丰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加强对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各项政策力度。在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基础上,细化和制定相关传承与保护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政策和法规[4]。组织专家学者确认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种类,进而制定出有效的保护和支持政策,建立科学而有效的机制,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结构。加大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建立闽东传统工艺美术博物馆和展示中心,普及保护知识并培养保护意识,使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此外,传统工艺在手工业时代,其使用工具大多是手工工具。随着社会的变迁,进入工业化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技术层面上面临着传统手工技艺正逐步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如果不注重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牢牢抓住传统技艺“保护”这一核心,任其被机械化所取代,最终将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消亡。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传承人的保护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工艺美术特殊人才培养制度和教育体系,为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改革原有师徒传承的单一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宁德师范学院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院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以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各种联合办学方式,共同推进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型模式,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应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人的保护。一些继承闽东地区传统技艺的继承人,他们是活文物,在他们有生之年,如何加强对这些传统技艺继承人的保护和政策支持,是十分迫切的课题。应采取法律、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传统技艺传承人保障制度,给予应有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使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并鼓励他们开班收徒传授绝技绝活,使闽东传统技艺后继有人。最后,对闽东地区技艺精湛、成就卓越、享有声誉并长期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制作的人员,各级政府应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这一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日本,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受到日本各级政府和国家的多方面的支持与保护,自1974年起,日本政府每年都会拨付相当多的特别补助金,用于培养继承人和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日本政府还组织力量对濒临消亡的传统技艺和重要文化遗产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查记录。

(三)与时俱进,加快创新步伐

首先,鼓励民间工艺美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展当代工艺美术,加快闽东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创意设计以及时代元素相融合,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要充分体现出闽东传统地域文化[5],但这种传统地域文化又需要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融合当代艺术元素,开发符合当代人审美需要及时尚趋势的工艺品,让闽东传统工艺真正获得新生,被现代人所认同、所欣赏,增加产品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拓展产品功能和应用范畴。如柘荣剪纸产品设计开发可结合现代社会民众生活热点,向印刷包装业、服装服饰业、建筑装饰业和礼品业延伸,利用现代艺术家的创造精神、现代艺术理念和高科技手段让柘荣剪纸这项传统的民间技艺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这样既能保存传统民间文化,又可为当代生活增添新的文化元素。最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闽东传统工艺美术需要从强化地域特色入手,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从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地区文化的角度,加强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的开发和培植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闽东丰富多彩的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将畲族银雕和柘荣剪纸等传统工艺品与相应的畲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闽东地域特性和畲族特性的闽东传统工艺美术。

(四)转变营销模式,积极开拓市场

当前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仍存在布局分散、小规模手工作业、家庭作坊式的零散经营、“坐等销售”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创建工艺美术产业品牌、不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营销模式。首先,政府除应加强市场监管,扶持龙头企业外,还应将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起来,整合资源,完善生产链,引导企业向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企业应该完善组织模式,明确产品定位,适度扩大规模,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强化市场营销。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工艺美术大师,以创新思维研究社会生活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关系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等现实课题,开发既蕴含闽东传统元素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产品。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握社会消费需求,明确产品的定位,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其次,结合闽东地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积极引导工艺美术大师及相关企业创作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办闽东地区特色旅游商品专营店,建立相对集中的特色化、专业化旅游产品市场。以闽东传统特色化的工艺品制作体验吸引游客参与,既能丰富旅游项目内容,又能扩展闽东传统工艺品自身的市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从商品角度去考量,应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及手段,充分展示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地域文化价值,这既是提高闽东传统工艺产品附加值的需要,也是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最后,在工艺美术产业开发中赋予传统工艺美术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可以使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拥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然,我们要拒绝盲目市场化,解决过度的市场化所导致的问题,通过推进有序的、规范的市场化可实现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更利于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总之,单纯的保护,而不与产业结合,不走市场化道路,闽东传统工艺美术只能够“养在深闺人不识”。相反,把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融入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能使政府拓宽保护资金的渠道,又可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其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意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强化市场运营,才能保持和发挥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优势,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三、结语

工艺美术产业是美化人民生活、传播民族文化、推进文化建设、解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资源消耗低、产出效益和文化艺术附加值高的绿色环保产业[5]。然而,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必须在有效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制定出人才、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措施,通过有效整合,集中连片经营、发展,形成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群。同时结合闽东优秀的畲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用适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营销模式来推动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在相关企业和传统继承人层面,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现代科技手段和经营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美术中去,在继承保护闽东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出适应当代人需求、体现时代特征的新产品,让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6(12):106-117.

[2]刘.民间手工艺变迁中的“现代化”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2006(3):65-69.

[3]马宏儒.宁德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6-19.

[4]马宏儒,蔡志成,宋云珍.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6(9):94.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5篇

关键词:二人转;传承;发展特定

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共同催生了特色的地域性艺术形式。东北文化的野性之美是其公认的特点。可以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滋生了属于东北特有的文化,一种充满关东风情、北国豪气的地域文化。就像细腻的沪上江浙选择了委婉柔丽的越剧,黄土高原的汉子们选择了高腔大嗓的梆子,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选择了燎亮高远的草原民歌……这些艺术形态的存在,说明了群体性格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东北二人转也同样是东北人民的选择。

一、海伦二人转的发展脉络

(一)建国前的“跟班卖段”

海伦二人转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那一时期的二人转由两个男性表演,通常称为“双玩意”,较为著名的艺人有海伦镇北疆:朱万山;绥化大彩霞:吕红章;北安金不换:福等。民国以后,开始有许多艺人活跃在海伦市文艺舞台上。他们为后来的海伦二人转乃至于整个北派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师父艺名“金蝴蝶”的付海清、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北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桂琴的师父任刚、当年海伦会戏最多艺名“四季花”的韩德祥,以及海伦市第一位女演员,大鼓书演员程小芳等。他们都将自己的艺术在海伦大地开枝散叶,形成了早期海伦二人转的雏形。

(二)建国后“盛开的民间之花”

1958年海伦县民间艺术团归国家所有,艺人们摆脱了跟班卖段,每段才五毛钱的尴尬局面,摆脱了大车店表演的局限。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季花”老先生的徒孙,“小蒙古”马春荣的传人张晓东和窦义;王洪奎传人李凤玉和李宝忠;赵大芝的传人张乐和张鑫等;任刚的徒孙,郭秀荣的传人张雪艳和夏秀敏;夏淑云的传人连二、连三、连四、连营、高浩等。在跟师父“走穴”的时候,年轻一代的艺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切磋,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互赠唱本。这些唱本有的是师父赠给下山的徒弟的,也有的是艺人之间互相赠送的,这些互赠的唱本在一定意义上给现代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滚地包”或者“走穴”的时候,许多艺人都是偷着学艺的。据黑龙江省海伦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她本人就曾经偷学过“小蒙古”马春荣的唱腔,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唱腔。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转型使大众审美趣味倾向于大众化、世俗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欲望被唤醒,娱乐至上和享受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刚好契合了这种世俗化的审美需求,为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性。2012年10月18日,经国家批准,“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它的前身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是国家承认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保护、研究、传承北派二人转的机构。传承中华曲艺、保护北派二人转。

二、海伦二人转的发展现状

艺术需要市场才能生存。各类艺术都有其生存环境和现实意义,时代有时代的特质,文艺也是如此,在文化体制和艺术体制不断革新,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民间文艺已经完成了其主要的历史使命,不可能再占据艺术舞台的中心。在传媒技术推波助澜的形势下,休闲文化、消费市场的浪潮必将颠覆传统文化,文艺和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前景都将受到制约。

(一)传统传承方式的掣肘

据黑龙江省海伦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在她早期的学艺生涯中,都是靠着师父的耐心口授,自己则白天跟着师父学习唱腔,晚上研究唱腔。事实上海伦早期的二人转艺人在教学或者寻找自己传人时,都是没有手本的。他们完全靠着口传心授,师父一句一句地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用老艺人的话讲就是“宁赏十垧地,不教一出戏”,许多老二人转艺人的绝活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直到2002年,海伦市第一艺术学校成立,校长李威请出了很多当时海伦的著名唱将,比如邓晓坤、李广文,以及受过父亲孙汉学、母亲王化荣两位艺人家传的孙淑华等等一大批海伦转坛名将,从此,海伦二人转开始了办班教学的模式。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将“黑龙江赵晓波二人转艺术传承基地”从延寿县迁至黑龙江省“二人转之乡”海伦。从此海伦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开始了双足鼎力的局面。

(二)“非遗”保护下的缓慢发展

对民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留古老的民族文化,留住古老的艺术瑰宝,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1]。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并专门举行了颁证仪式。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艺正逐渐失去其往日的魅力,有些剧目想借助高科技制造声光完美的虚拟舞台来挽救文艺,其结果似乎也不理想,视觉刺激毕竟不是文艺的灵魂。思想深度和贴近生活的艺术精神才是文艺的精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文艺不断被边缘化,文艺观众的相对数量逐渐减少,经典剧目凤毛麟角。为了文艺的生存与发展,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在尝试突围,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文艺人放弃自己的艺术。

三、海伦二人转发展对策分析

(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借鉴

传统民间文艺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并不是空谈,有着有力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条件。“京剧”的“国粹之路”就是借助商业化与产业化的。200多年前,徽班在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走进京城,靠的就是“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赢得了高票房,逐渐称雄京华剧坛,最终成了大气候。谁能说商业化与产业化就不是二人转发扬光大的可取之路?海伦二人转具有浓重的北派二人转风格,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文化品牌,宣传海伦二人转,以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为基地,着力打造“纯绿色二人转”,提高海伦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海伦文化产业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也正在向着这方面迈进,像邓晓坤、李国兰、赵晓波、单桂清、李凤玉等海伦市著名唱将都在近几年与沈阳市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过合作,录制传统正戏的光盘。早在1997年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就开始录制VCD光盘,至今共录制近600套发行量超100万盘,含二人转节目189个,由黑龙江省音像出版社、吉林长白山音像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既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又很好地宣传了海伦市的北派二人转。在招商引资与地方文化产业结合方面,黑龙江省各界已经做出了努力,由海伦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牵头,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与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6集具有典型北派二人转风格的大型二人转系列短剧《戏说关东趣事》,从侧面很好地拓展了二人转文化产业价值。[2]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霍燃亲自参加了在拍摄地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举行的开机仪式。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赵晓波、魏三与吉林省著名二人转演员郭旺、郝大勇等著名演员参加了此次拍摄。北派二人转是海伦的一张特色名片,有利于推进海伦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海伦北派二人转的知名度,而且还可以促进两个省份演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开辟了海伦二人转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海伦地方经济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大众传媒手段的借鉴

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在中国迅猛发展。伴随着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二人转的发展开始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北派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开始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其中,大众传媒就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影视媒体为二人转传播带来了更为有效和快捷的方式,消费者习惯了通过电子传媒来了解和接收信息,当然也习惯了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接受媒体的信息灌输,二人转出色地完成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由民间文化过渡到大众文化的过程,利用影视媒介对自身进行全新的包装,为自身的发展传播获取更大的推动力,由一个地方曲种演化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说唱音乐艺术。如今在许多媒体和网站上,我们都能看到以海伦二人转为代表的北派二人转的身影。早在1998年,央视《曲苑杂坛》节目来海伦录制二人转《西厢下书》、《南派送情郎》及《北派送情郎》,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省电视台、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对海伦市二人转的产业发展情况都进行了相关的报导。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专题部还于2004年专程赴海伦拍摄了专题片《永不停歇的二人转》,在央视三套节目展播。新华网曾以题为“海伦二人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海伦北派二人转进行专题报导。黑龙江日报曾以“赵晓波:打开梦想之门”为题目,对海伦市赵晓波二人转传承基地进行专题报导。中国戏剧网曾以题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努力推进传统二人转艺术”,表达了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全体演员对弘扬传统海伦北派二人转的决心。中国文化报则以“到海伦去看绿色二人转”为题对海伦二人转进行了深度报导。在时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众传媒为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无形的力量,同时也为弘扬海伦市北派二人转打开方便之门。有人说档案是“铁皮柜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这正是档案经济价值的体现,也说明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二人转的发展也应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四、结论

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文艺的传播可以凭借现代传播手段变得迅捷而广泛。这些光影交错的传播方式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挤占了包括地方戏——东北二人转在内的传统民间文艺演出发展的空间。人人都可以自娱自乐,甚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也并非耸人听闻。娱乐性将成为群众选择艺术的重要因素,而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艺演出,娱乐性是欠缺的,几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艺演出都经历过功利性的时代,成为教化的工具,负载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海伦二人转的演出中,许多传统剧目都对东北民俗有所体现,承载了大量东北民俗文化,海伦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保存作用[4]。民间文艺演出要生存,就必须重新回到群众中去,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价值。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有了非常大的参与和交流空间[5]。

作者:徐洁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由婧涵,徐洁,荆丽娜,等.民间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5):41-43.

[2]海伦市委宣传部.26集电视剧《戏说关东趣事》开机仪式在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隆重举行[EB/OL]./wq/hl/2013-08/08/c_132614169_2.htm.

[3]何玉红.企业档案的作用与价值[J].陕西档案,2016,(1):52-52.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6篇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再经过人们的提炼而转化为民族艺术,因此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精神特质。记得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曾经讲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艺术的需要。”由此可知,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活动都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以及民族精神有着密切关联。

在中华民族发展长河中民族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及凝炼,才形成了如今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寓意深刻以及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理念与审美情趣,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中很多不同的艺术种类(如:图形和纹饰、文字与书法、剪纸、中国画、陶艺泥塑艺术等等),这些艺术种类都拥有着独特的典型文化内涵,这正是现代包装设计所需要的思想源泉,同时也是包含了现代设计所受的地域限制中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社会文化背景是一种包容万象且流淌广远的精神物质,尤其是在深层次的文化结构中还保留了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同的东西,因此其更具有文化传承的生命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思维方式的不断变化,促使其消费观念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差异化及个性化要求。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社会实用性,同时还需要关注其文化代表性。为了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我们需要在包装设计中不断融入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养分,也就是积极顺应潮流发展趋势,将传统设计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这样在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同时还能借助传统艺术元素来拓展包装设计的艺术空间。

一、现代包装艺术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而现代艺术设计属于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表面上是一种物质形态,而实质上是属于一种隐性的文化精神。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如何将传统的民族艺术更好的融入其中,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与格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民族艺术一直隐藏于人们的情感、思想之中,可通过各种符号或媒介来获取及传播它,而现代包装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媒介,因此其也属于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现代包装设计是一种动态体系,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因此可在人们无形的生活、生产中引起关注,进而成为文化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另外包装显示了人类创造行为和创造方式的能力,而在民族艺术传承过程中,则可利用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作用将其做为人类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来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行为[1]。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其在文化传递中拥有着独立的意义。现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物化形态,在内容与形式上除了满足其原有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在无意识中凸显了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艺术,其中如吉祥图形(鱼纹、饕餮纹、道八宝纹等),其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现代包装设计时,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上述传统纹样中所蕴含的“意”,将这些吉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祥纹样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中,让我们民族艺术中的文化精神成为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思潮,进而使得现代包装设计更具社会性与文化性。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功能

(一)文化传播功能

现如今,我国社会已经正式进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在高科技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世界经济的冲击下,使得现代商品的包装不再局限于只是单纯的介绍产品,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还要考虑发扬民族艺术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的精粹——传统民族艺术,若能够将其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其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彰显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例如:酒类水晶瓶包装中添加一个古绳结,其展示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而在茶叶包装中运用传统字画,其可散发出一种淡雅的文化韵味。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民族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二)审美情趣功能

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中,其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其较为注重直观的领悟、感知和体验以及整体性的美感,这些元素不仅传达出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更是体现出中华民族大众的审美观念[2]。若能够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加入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将个人及民族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作品中,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现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兼具现代感,这无疑为现代包装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设计创意思路。

三、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商品文化形式,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形态的一种必然产物。在现代包装设计不断追求新颖与创新的同时不能完全忽视传统民族艺术元素的作用,无论是传统的图形和纹饰,还是书法、剪纸、中国画、陶艺泥塑艺术等等,若能够将其广泛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都能够为现代包装设计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传统符号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中,出现了很多代表吉祥的符号或者图形,例如:鱼纹(新石器时代)、饕餮纹(商周时期)、蟠龙纹(战国时期)、道八宝(明清时期)等等独具特殊的符号图形,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点——装饰性强,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经常被引用。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的运用不能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要充分理解其艺术内涵以及表现技巧,然后在利用现代设计语言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所设计出来作品在拥有现代设计意味的同时兼具传统艺术神韵[3]。例如“上海老酒”的包装设计,其设计创意便来自于将传统纹样与老上海建筑特征进行有效融合,也就是结合了传统的图形与地域特征,这样不仅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更是彰显了老上海的文化,进而给予人们一种回归古朴的感觉。

(二)汉字书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包装设计中,文字主要起到传达商品信息的作用,如:.商品的牌名、宣传标语、用途、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都需要运用文字来进行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历史的锤炼以及岁月的琢磨,让汉字具备了形象之美之特性并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4]。书法做为汉字的一种书写形式,其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所以人们对传统书法有着特定的欣赏习惯以及极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将汉字书法加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既能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视觉享受。

其实在现代很多包装设计中都融入了汉字书法,如“一得阁墨汁”,其中“一得阁”三字是一得阁墨汁的创始人谢崧岱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腊月所书,“墨汁”两字看字形应该也是谢崧岱写的(但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证实),在整个包装设计上用中国的水墨书法的运用,这样使得商品的包装格调显得格外的别致、高雅,独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得阁墨汁的设计风格并没有受到国际风的影响而减弱对民族文化风格运用,最终在包装设计文化中有力地推动发展了我国自身民族艺术。

(三)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剪纸艺术最早撒起源于中国,它是以人们用剪或刀将纸上镂空为基本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其艺术表现力不仅仅剪纸本身语言的特性,更是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规律[5]。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要属陕西民间剪纸,无论是结婚的喜花、过年的门笺、春节的窗花还是元宵节的灯花,这些剪纸艺术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人们心灵对自然的感受,其造型形式结构也是处于无限的时空之中,这也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所在。

例如:《陕西传统名食》,其包装就是采用陕西独特的艺术形式——剪纸做为主要的装饰,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主色调采用吉祥喜庆之色——红色,这种颜色不仅能够吸引人的目光还充满活力。在包装的3个侧面则由以剪纸形式构成的一组组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景象,而4个内盒则为卷筒形包装,在设计上也用食品本身剪纸图片(鸡、牛、羊、驴剪纸)做为设计要素,这样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包装形象。

(四)中国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国画,其实是通过艺术手段将客观事物浓缩到画纸之上,而最初只是单纯的图案,再到后来逐渐加入了花鸟、人物以及山水等中国画内容。中国的绘画自五代以来,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原理与技法,其比较讲究线条气韵生动,力渗纸背,层层渲染,并形成了细腻而精美、清淡而雅致的艺术风格[6]。在中国画中,禽鸟的幽鸣与花草的风韵、生活的多姿与人物的百态、江湖的浩瀚与山川的雄峻,而这些的内容其实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超然景象,而艺术家利用自己的主观心理与物质对象进行融通,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形象。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绘画的设计其实有很多,尤其是在酒类包装设计中,如:郎酒、山西汾酒、陕西西凤等等,向汾酒的酒瓶包装设计,它采用白瓷瓶、青花装饰,这样就格外显得婉约而雅致,另外牧童的图案有呼应千古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使得汾酒更加充满诗情画意。包装设计中所具有的人性化、民族性、地域性的内容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五)陶艺、泥塑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中,陶艺、泥塑艺术拥有造型质朴,颜色原始而粗犷,其中还充满着无限的童趣,但是不失艳丽的特色。陶艺、泥塑艺术属于是中国的艺术国粹,不管是青瓷还是白瓷,其都体现了我国古老精湛的制瓷技术。而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仅是将陶瓷和泥塑器皿上花纹直接运用到包装设计上,还可以将其容器的形态运用到其包装设计中,使“回归情结”得以彰显、贯彻。如:酒鬼酒,在其外包装上采用的是拴麻绳的土陶瓶,给人一种粗犷不拘一格的感觉,这样也很容易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四、小结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7篇

【关键词】黑龙江 传统民间艺术 龙江剧 传承

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是黑龙江汉族地方戏曲之一。

一、传统民间艺术“龙江剧”的概述

在1958年东北协作区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指出:“要繁荣和发展东北的文化,要创造自己的地方戏曲剧种。”根据这一指示,龙江剧于1959年伴随龙江剧院的成立而诞生。龙江剧是1959年在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含独角戏、单出头)的基础上,由龙江剧群体艺术家、导演艺术家、音乐艺术家经过多年的舞台剧目实验,不断改革创造,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地方剧种。

早在龙江剧院建院30周年召开的研讨会上,黑龙江省文化厅出台的龙江剧建设与发展总结意见中,曾就“龙江剧应是一个什么样的剧种”这一龙江剧建设的本体性问题给予了定位:“龙江剧是在东北地方戏和东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要求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二、传统民间艺术“龙江剧”的现状分析

纵观龙江剧的发展历程,新世纪的龙江剧一刻也未曾停止过向前迈进的脚步。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龙江剧创作的成果并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没有满足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需求。

(一)龙江剧与时展脱离

龙江剧面临着这样一个事实,即观看龙江剧的观众越来越少,符合现代大众欣赏口味的新剧目屈指可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龙江剧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创作出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意识形态和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体现丰厚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剧目,要开拓思路、大胆尝试,开辟出一条复兴龙江剧的道路。

(二)龙江剧与市场、观众需求脱节

也许是地域差异因素,也许是文化传统的禁锢和历史的积淀,现代龙江剧与市场、观众需求相脱节是不容置疑的现状。今日,人们面对着当代东西方各种新文化艺术潮流的涌入,面对着各种传媒、电子音乐、娱乐设施等新颖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龙江剧的娱乐性、观赏性已严重缺失。笔者认为,龙江剧忽略了黑土地特有的地域文化“二人转”式幽默诙谐的喜剧传统,摒弃了北大荒人苦中作乐、含泪放歌的自由精神。

(三)龙江剧创作队伍的流失与缺失

要提高龙江剧剧作的整体水准,关键是要有过硬的龙江剧创作人才。剧作家是戏剧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他们的一双慧眼及捕捉生活、提炼人物和结构戏剧的精湛技巧,戏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龙江剧的剧作家年龄老化严重,后来者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再加上龙江剧市场的萎靡,龙江剧的剧作家大多笼罩在付出与所得不均衡的状态下,这使得剧作家把精力投入到了非舞台剧创作领域或影视剧文学创作中。

三、传统民间艺术“龙江剧”的现代传承策略

龙江剧在新世纪应有新发展,应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以一种开放的艺术精神把龙江剧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龙江剧要与时俱进

龙江剧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应从时代需要、观众需要、剧种建设需要出发,创作出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域文化、先进现代文化互相融合的作品。在龙江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演员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既不满足现状,也不固步自封,以传承完善特色,以创新适应观众,从而把龙江剧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重视地域性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同,文学艺术更加强调地域化。中国当代文学巨匠鲁迅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龙江剧作为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地域性是其根本和来源。作为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其地域性又主要依靠表演艺术加以具体体现。因此,充分重视地域性的民间艺术是龙江剧传承和发展的根基。

(三)培养青年剧作家

培养青年剧作家是保持龙江戏剧创作光荣传统的一个艰巨任务,也是振兴龙江戏剧关键的砝码。龙江剧应高度重视年轻编剧的培养,送他们学习深造,亦可在本地开设各种补习班,对戏剧编剧人才重点培养。此外,相应政策的照顾、编剧稿酬的提高、编剧人才的奖励等利好条件,是吸引年轻编剧投身戏剧创作事业的前提。

(四)充实龙江剧的美学精神和人文神韵

地方戏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是东北地域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的审美表现。特殊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是龙江剧的基础,也是龙江剧的灵魂。因此,龙江剧应以黑龙江特有的浓郁的黑土风情和人文精神为审美底蕴,以东北地方戏、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为审美形式要素,成为黑土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五)建立龙江剧联合一体化

建立龙江剧联合一体化就是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龙江剧,更好地发挥龙江剧院作为龙头剧院的作用。龙江剧成立联合体有利于龙江剧的发展,有利于龙江剧在普及的基础上达到百花齐放的目的,也有利于戏剧市场的开拓。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传统民间艺术‘龙江剧’的现代传承策略”,项目编号:14C030)

参考文献:

[1]安葵.新时期戏曲创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2]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付翠屏,韩义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4]李明明.关于龙江剧建设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艺术百家,2003(3).

[5]关迪.浅析龙江剧的历史与现状[J].北方音乐,2009(7).

[6]费冽,王秋原.龙江剧作缘何“高不成低不就”[J].戏剧文学,2014(9).

作者李思囡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2012级博士研究生、

传统艺术的传承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工艺;传承;创新

在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导向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遇到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国家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但在具体方法和实现途径上,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三维数字化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助力。

1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记录、处理与传播上的高效率,能够弥补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周期长、传播慢的不足

以湖南传统的醴陵釉下五彩为例。釉下五彩是湖南独有的陶瓷品种,其传统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从器型制作到彩绘,再到上釉、烧制,是一个很长的周期。每个环节中,从用料到工艺都有要求,如调制颜料时各部分的比例、调制的具体手法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一个熟练的师傅制作一件较为完整、相对复杂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初学者要掌握其中的技巧至少要一年以上,跟在师傅身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发挥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艺流程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将原本只能师徒相授的传承过程,简化到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记录。学习者可以在师傅不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学习,对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拓宽,提高了技艺传承的效率。数字化记录还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提高技艺传承的趣味性,使学习者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例如,将釉下五彩某些制作的关键工作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对现代的青年人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借助数字化技术,信息的传播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传统工艺可以更快地传播到对其有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学习者那里。同时,从业者也可以更好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2)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原本只有整套工艺完成后才能看到,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的最后艺术效果,在计算机上提前实现,提高创新效率。例如,釉下五彩的陶瓷成品,可以借助计算机绘制其效果图。借助现代技术甚至可以模拟不同温度下,窑变的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提前预知其效果,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及时地改进和变化。湘绣同样如此,一幅绣稿,在画纸上的效果与最后绣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讲效果提前在计算机中实现,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及时做出色彩或针法上的调整。

(3)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在很多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中发挥作用。例如,记录珍贵作品的影像资料;以三维形式模拟关键的工艺流程等。三维数字化技术一方面可以高效的记录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以更加细致入微,更加“特写化”的形式,展现工艺特征,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

2 针对青年人普遍不愿学习传统手工艺,而更愿意接触现代技术的现状,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成为连接传统工艺与青年人学习兴趣的一座桥梁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一代多认为传统工艺学习过程漫长,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不愿意学习。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湘瓷和湘绣两个专业为例,该学院的这两个专业实际就业情况非常好,教学条件优越,师资队伍精良。但是由于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传统工艺不感兴趣,认为只有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专业才是好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恰好可以契合二者,成为沟通的桥梁。

将部分现代三维数字化的技术纳入高校传统工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同时,掌握部分现代计算机技术,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门技能。掌握了一定数字技术的学生,必然会给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带来新鲜的空气。即使有部分学生不从事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多一门技能,从事其他工作也很大有帮助。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跟随时代步伐,融入现代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具有高校学习背景,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三维数字化技术新的学习者,无疑成为现代社会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和新鲜血液。

3 数字化技术会在设计理念上影响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使之在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基础上,在设计理念上与时俱进

湘绣、竹艺、陶瓷等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上非常高超,制作的艺术品非常精美,所缺乏的是现代的设计理念。由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很多现代设计领域,如环艺、工业、建筑等都已经是常规化的设计手段之一。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引入三维数字化技术,不仅在设计的手段上可以带来巨大的便利,势必在设计的理念上也会带来新的思考。很多时候设计的手段直接影响到设计的风格和理念,手段与风格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现代的设计手段,使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理念,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代设计的潮流,影响现代设计的发展。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记录、处理、传播上的优势,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更高效;其现代技术的优势还可以更好地吸引青年一代学习传统工艺。作为新的设计手段,三维数字化技术还影响到创痛工艺美术审美理念的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反过来影响现代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 (10).

[2] 张健.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几点思考[J].设计艺术,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