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7 08:50:15

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1篇

通过本文阐述与研究,可以发现竞技体育组织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概念、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门新的体育管理学理论,当然还是一个新的体育管理学概念,它不仅具有文化学的合法地位,从属于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下位概念,同时它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理论。体育组织文化是文化的扩展,组织文化的延伸,却又自成体系。竞技体育组织文化是一个宏观的体育管理的新理念,它渗透在人类的体育管理实践活动之中,既体现在作为隐性的体育意识形态之中,也体现在作为显性的体育制度性结构之中。未来的创新文化研究应首先确定体育组织创新文化应包含的核心内容,制定并发展适合我国体育组织的创新文化评价体系与指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组织文化 探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竞技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组织文化已成为该学科的热点研究之一。由于体育组织的组织文化可以给组织行为的成分(如员工、运动员和观众等)给予指导,同时它也能给组织的成功提供支持,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体育组织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体育组织正经历转型时期,体育组织的管理也由科学管理向管理科学阶段过渡。组织文化将是我国体育组织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目前对体育组织中的组织文化进行研究还为数不多。鉴于这一事实,笔者在对国外体育组织中组织文化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将组织文化引入到我国体育组织中进行研究,将竞技体育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他们的组织文化的水平和现状、组织文化水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以及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的关系。探讨竞技体育组织的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关系及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预测能力。根据研究结果,为竞技体育组织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为其提升组织效能作参考。

(二)研究意义

体育领域内组织文化研究的主流在西方,国内尚没有实证研究出现。已有的组织文化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体育组织情境,需要更多研究的验证。因此,我们选取了竞技体育组织作为研究的具体情境,探讨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问题,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对组织文化研究的重视,并对我国各级竞技体育组织的发展、运动员的选拔以及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西方管理思想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对于组织文化的研究,主要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日本企业的生产率更是大大超过美国的同行。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美国的管理学界开始反思并研究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研究发现,美国的企业组织更倾向于组织结构、战略计划、规章制度等硬件的管理,但却忽视了人以及人的感情因素。而日本企业内部存在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因素,即日本企业的组织文化,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们注意到文化差异对组织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组织文化,它是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组织领导人将其在组织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等在内的非结构性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组织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的长期发展。

三、竞技体育与组织文化

(一)竞技体育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拓展

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它是无形的、隐含的,不可捉模的而又理所当然的东西。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文化包含的知识、信仰、艺术、体育、道德、习惯等都是组成文化复合整体的单元、要素、分子。用现代系统论的说法,是“文化子系统”。这些各种各样的“子文化”是构成文化整体或整体文化的基本单元,是整体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文化概念,相对于其他子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概念的出现,是稍晚的事情。因此,从此意义讲,竞技体育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新文化概念应具有一定的“合法地位”。

(二)竞技体育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延伸

如前所述,“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组织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组织成败的关键所在,是现代组织管理之魂。其根本作用在于始终推动着组织向着既定目标百折不挠地前进。它既是组织管理之魂,又是组织发展的动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起端于西方企业管理,一经提出就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产生极大影响。但它还处于自在阶段,还未真正达到自为阶段。尤其在体育界中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还很少,即使有也仍处在呼吁状态。

“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的出现,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与生命力。组织文化在每个组织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竞技体育也是如此,因为体育同其他组织一样,也需建立自身的“组织文化”,即加强竞技体育组织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体育唯发展竞技体育组织文化,才能激励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成功。“竞技体育组织文化”既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管理理念。

(三)竞技体育组织文化的自成体系

竞技体育组织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概念、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门新的体育管理学理论,当然还是一个新的体育管理学概念,它不仅具有文化学的合法地位,从属于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下位概念,同时它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理论。因为体育组织文化包括人们对体育、体育机构、体育政策和体育的执行者,诸如体育教师、裁判、教练、运动员、经纪人等人的各种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竞技体育组织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

第二,人们对体育机构的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

第三,人们对体育政策的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

第四,人们对参与体育的执行者的认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仰。

因此,我们若把体育组织文化看作是体育现象的综合体现和产物,它可包括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制度和观念等各个方面;若把体育组织文化视体育现象的主观方面,它又主要是体育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若把体育组织文化看作是体育意识中非意识形态的那部分内容,它即是体现人类智慧、知识、经验等的文化结晶。

四、中国竞技体育组织文化的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期间发表、出版了许多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在各种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中,“竞技体育组织文化”基本理论研究仍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一项空白。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竞技体育组织文化”基本理论的抽象、宽泛和不易把握,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的艰涩,但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研究课题。

中国的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移植照搬,而应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中国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优势,应该将这种优势与组织文化建设相结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文化建设格局;组织形象是组织文化的根源和外显内容,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组织形象,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中国绝大多数行业正经历由科学管理向管理科学阶段的过渡,同样,体育管理也处在这一过渡之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特质文化正逐步形成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最显著的是市场机制替代计划机制所起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传统影响仍十分巨大。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体育科学管理向体育管理科学阶段过渡中,不仅应健全制度,以法治体,而且也应“软硬兼施”,以文治体,即建设好相应的本“组织文化”——体育组织文化。诚然,我国目前的体育组织文化建设尚处在启蒙期或进入期,但重要的是,在体制转轨中更新观念已成共识,转轨变型必须伴随着本组织文化——体育组织文化的变革,现代体育组织制度必须与现代体育组织文化相配套。

五、结论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2篇

关键词:体育概念;体育本质;整体观;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11-04

Refutation of sport generality

XIE Song-lin,WANG Tong,YE Wei

(Departement of Military-based Education,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2,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arrying out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or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isting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s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ystematology and dialectics,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in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sport, sport should be placed in a grand system for examination, which includes social system, dialectic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etc.

Key words: concept of sport;nature of sport;overall view;systematology

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学术的自由和教育的振兴,各个学科都爆发出了热烈的学术争鸣,体育学科也是如此。那时的学术探讨主要是围绕人文话题,而体育学科当时探讨最多的也正是体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概念、本质的问题。30来年过去了,体育本质和概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不同的观点仍势同水火、立场迥异。体育概念的争论首先是“大小体育”之间的争论,概而论之,“大体育观”在官方、媒体以及业内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在实践当中它们是合法的;而反对派主要从逻辑学、分析学等角度对“大体育”体系提出了质疑,认为“大体育”的概念和相应的体系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大体育”在理性思辨中是不合法的。针对反对方的质疑,“大体育”阵营也进行了相应的辩驳,包括从概念逻辑合法性、国际大视野和经验论的角度。尽管“体育整体观”在现实当中处于优势,但从辩论的整个过程来看,“大体育”派始终没有作出对反对方提出的逻辑质疑的合适辩解,其中最大的一个软肋是无法提出一个准确的“大体育”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任何体育概念都存在外延与内涵对应上的难题,也就是无法归纳出“大体育”的共性、本质。

1体育共性论的窘境与无奈

既然是一个整的范畴,就要有一个整的定义来规范,否则就不成其为一个范畴,体育被认为是一个整的范畴,没有整的定义自然说不过去。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讨论至今,“大体育”(即广义的体育)的定义一直都存在,本文略举几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体育是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本身,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实践活动。广义体育由狭义体育、竞技运动、休闲娱乐运动所构成。它们既互相联系,又有所不同,由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我国体育的整体”[2];其二、“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3];“体育,也称体育运动,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物机能活动能力变化与适应性的规律,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与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以身体练习(体育动作)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水平,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4]。这3个定义基本意思是一致的,3个概念当中都含有的内容可归纳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活动。这个概念长时间在国内是权威的象征,不管是“质疑方”还是“大体育”派①自身都对此没有太大的异议。问题出在后续的体育分类和外延上:第一、分类的问题。广义体育(即大体育)被认为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3个部分,这是大小体育之争的根源所在。反对者的意见是:竞技体育②的根本目的是取得优异成绩,与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是有本质区别的,甚至是相悖的,所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不是一个范畴。如果硬要把他们说成是一个范畴,那么以上的体育定义就都被否定了,因为在所有的体育定义中无一不包含“增强体质”的内容。第二,内涵与外延对应的问题。其一,相比当今被官方纳入体育之内的社会活动而言,“大体育”概念的内涵显然过窄,无法囊括所有的体育现象。比如和电子竞技被归为体育,③但它们都不能融入“大体育”概念的内涵,因为他们不符合严格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规定,更不能“增强体质”。其二,某些依照体育定义理应该归入体育的社会活动又被排除在体育范畴之外,例如舞蹈(除体育舞蹈之外)、杂技等,而这些社会活动基本上都符合“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活动”这一体育的定义。事实上,我们很难否认某些杂技与体操非常相似,也说不出体育舞蹈与芭蕾、天鹅舞之间的本质不同。这样看来,好像体育概念的外延界定就没有什么章法了,不该列入的被列入了,而应该被列入的又没有被列入。

这些问题很尖锐,直逼体育整体派而来,其要求是解构当今的“大体育”概念和系统,重续各部分的关系,或还原“真义体育”等等。“大体育”概念的问题是“大体育”派的硬伤,为了给现有的“大体育”一个适合的定义,支持者们身处庐山看庐山,群策群力、殚精竭虑、勉为其难,但仍然无法获得完备的概念。于是,很多支持者试图规避经典定义理论的束缚,否认形式逻辑的本体论研究方法;但更多的支持者还是坚持了学术的态度,继续在形式逻辑的道路上寻觅治病的良药。他们退而求其次,抓住个别体育仅有的内在特征,作之为“大体育”的合法性论点。由于在现有的体育大家园中,成员之间共同的特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了,所以支持派找到的共性也就有限,本文例举3人的观点,以为参考。曹湘君[5]28-29用“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有共有的内容和手段”等共同特点支持“大体育”的整体概念;熊斗寅[6]说,“所谓体育概念的整体性或整体观,就是说体育应该有个总概念或大概念。这决不是人们的臆想,而是体育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客观存在。不管体育的社会形态或结构如何,他们各自的特性都寓于共性之中。这个共性就是它的总概念。什么是体育的共性呢?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任何体育都是社会文化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任何一种体育都离不开身体活动,这可以说是体育的本质特征。从体育的功能角度讲,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教育、健身和娱乐,无论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高水平竞技体育都包含这3个因素,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周西宽[7]也认为“体育,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或者说无论哪种体育形式,它们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第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体育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完善、优化与开发)自我身心的行为;第二,从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来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对象)、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第三,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体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作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之所以例举这3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的权威性,他们的观点应该可以作为“大体育”派的代表。总结以上3人“大体育”共性观点:曹湘君的4点共性是:身体参与、发展身体或提高机体机能,有教育因素和有共同内容;熊斗寅的几点为:社会文化现象,身体活动,教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周西宽总结的几点是:自觉改造自我身心、自我目的、共同内容与形式。由比可见,3人的观点出入不是很大,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身体参与、身体健康和共同的内容3点。这样的总结效果并不好,因为稍加类比就可以发现,这与他人体育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也就是说,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丝毫无助于“大体育”的保卫战。反倒是,如果遵照支持派的以上观点,那么批判将、电子竞技等纳入体育范围,以及否定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作法都不该是叛逆,而应该是义举,真不知道质疑“大体育”是黑是白,该贬还是该褒了。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体育”的共性、概念是有缺陷的,以往反对方批驳这一缺陷往往是从内涵与外延的对应上来取证,本文试从本体论和分类学的角度对此重新解读,解释共性和本质的获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指出体育界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

2驳体育共性论

研究共性也就是研究本质。从“大体育”派的论据来看,他们得出体育共性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对现有的体育现象进行归纳,归纳出它们共有的东西,然后将其视为体育的共性。然而,采取如此的方法获得的共性不具备本质的特征,它们虽然是共性,但不是准确的共性。

首先是视野上的问题。马克思曾说:“当代世界更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世界,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科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在今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如果没有系统、整体、多样化的思维,不仅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更难以有效的改造世界。”[8]37现在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对每一个问题的论证都必须是在大范围的和长期的视角下展开,否则就难免流于片面,对于这一点体育界人士也应该有所反思,尤其是在体育概念、本质的认识问题上。根据系统辩证论的观点,某个事物的本质不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而是在与系统中的它类事物相比较而获得的。借鉴系统认识论、系统辩证论的观点可知,要对体育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不仅需要带着分析的显微镜,对现有的体育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它们的共性,更重要的是还得带着综合的放大镜,把体育放到更大的系统中去观察,和它的同级系统进行比较,走“整体――分析――系统――整体”[9]的认识道路。所以,本质问题是和分类、系统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本质绝不能通过关起门来讨论的方式获得,而是要与周围的邻居达成共识,获得社会合法性之后才可视为正当。

其次是如何分类的问题。系统具有层次性,就像生物分类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一样,层层包含,成一整体,从上到下每相邻的层次之间都按照一个共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共处于上一层的归属之下。如果用人文学科的语言描述,就是从上到下任何同一层次的概念都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得到各自的种差;它们还共处一个大概念之下,这个大概念就是临近的属。这样自上而下演绎,就得到了一个概念谱系。体育是否是整的概念,主要是看它所包含的所有体育现象是否能被恰当地归入某一个单元,也就是说,在整个概念谱系当中,在某一个属概念之下,是否可以腾出一个恰恰属于体育的位置。现在体育概念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要确定临近的属,但体育界的权威们似乎并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上面,而是放在了种差的寻找上。这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就算种差找对了,如果临近的属不准确,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出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是学校体育”在这个定义中,属概念是“教育”,如果将其换成“社会活动”,那概念就大不一样了。所以,界定体育的概念首先是要确定体育的属概念,然后才是种差。另外,离开属概念的种差同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的属之下划分种差的标准也很不同,比如把体育和其它社会现象分开时,身体活动是一个代表性的种差,但将体育现象进一步划分时,身体活动就不再是种差了。目前“大体育”派的权威们在寻找体育的共性时就都犯了这一错误,他们都是以各微观的体育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为论据,来说明它们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大体育”概念,至于这些共同的特性有没有资格作为宏观体育的本质特征就鲜有论及。毋庸置疑,各微观体育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构成一个类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在临近的属之下确定共同的种差,而不是任意的相似;我们决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各微观体育之间存在共性就说它们同属一个类别,夸张一点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会有共性,比如说物质性。这也就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会存在共性,但能够承担类特性的共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临近属之下让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那部分。类是一个水平的概念,不是垂直的概念,之所以说某些事物是一类,不是要说明别的,只是要说明这些事物与同一个属下的其它事物不同,离开了同级事物的对比,类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体育概念的合法性和身份说明应该从它邻近的属和同级概念那里得到澄清,即走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不是从低于它的体育现象那里去归纳。这也是形式逻辑的要求,因为归纳是永远不能完成的,是经验的,而演绎却是先验的,完全可靠的。

从属概念和种差的确定来看,体育整体观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事情,首先是在它的属概念上。有人认为体育应该是社会实践活动,有人认为体育应该是教育,还有人甚至认为体育应该是具有双重属性――教育或者社会活动。④这看起来是体育的归属问题,但其实不然,因为“社会活动派”和“教育派”之间争论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认为体育是社会活动的一方所指的是大体育,但认为体育应该是教育的一方并没有把竞技体育视为体育的一部分。本文也认为,体育三分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试看:体育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3者构成;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这两个前提是大家公认的。从这两个前提可以推断出:(1)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或:(2)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或者还有一种:(3)学校体育即属于教育,也属于体育,但这种说法在概念体系当中是不允许的。显然,教育不可能属于体育,体育也不能属于教育。还有,就算是某个隶属成立,那么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3者也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了。所以本文认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3者不是隶属于同一个属的3个概念,而应该是隶属于不同的属的概念。若如此,那么它们3者就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了,只是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而已。

如前所述,体育概念和分类中出现的问题大家都有察觉,不管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比如熊斗寅[6]所言:“我们承认现在的分法有不妥之处。任海曾发表的《关于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这种分法不符合逻辑分类的原则。首先它不符合‘同一标准’的原则;其次是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第三是‘没有穷尽整个体育的外延’。这些道理都是对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找到最合理、最科学的另一种体育分类。于是约定俗成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

由于体育概念和本质问题长期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很多人士不屑于谈论这些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体育的本质问题已经没有再继续探讨的必要”;甚至还有的学者把对体育的本质、功能等问题的研究看成是“文字游戏”,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理论等等。这样的观点是不妥的。随着体育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而体育本质的问题又是体育基础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8]16。“概念是科学体系的逻辑细胞”[5]21,如果放弃讨论体育的概念和理论,就等于体育学这座大厦没有了地基和栋梁,必将坍塌。所以体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不能不谈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更开阔的视角来看、来研究这些问题。造成我们视角局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研究体育概念和本质问题的基本上都是本学科的人,缺少其它学科的视角;或者说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人和团体的利益等等。这些都是带有“自私”色彩的自我保护主义,就像孔子说的“父为子隐”一样。而这样的视角和态度根本不可能让人信服,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犹如被告要证明自己的无罪,不能仅凭自己的言辞,而是要有他人的证词或客观证据。总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确认识体育“不仅要深入体育的内部,更要跳出体育从社会整体中”,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考察[10]。

注释:

① 本文用“质疑方”和“大体育派”两个名称指称双方,是出于以下考虑:反对大体育概念的学者们虽然都反对大体育,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派系,他们在反对大体育这一点上相同,但反对的原因不同,比如真义体育观是出于回归传统的考虑,某些是出于概念逻辑的考虑,还有些是出于语言分析的考虑等等。

② 反对方一般不同意竞技(sport)是体育,所以也反对“竞技体育”的说法。

③ 很多学者都反对和电子竞技是体育,如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 体育文化导刊,2004,1:32-34。

④ 任何事物都不能具有双重属性,认为体育具有双重属性是体育属概念不清的表现。在概念体系中,只有属下多个概念并存的情况,没有一个概念隶属于多个属的情况。例如,我们不能说熊猫是熊和猫,它只能是熊,像猫的熊。

参考文献:

[1] 韩丹. 跳出中国看体育[J]. 体育与科学,2007,28(2):13-17.

[2] 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5.

[3]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6.

[4] 陈安槐,陈荫生. 体育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5] 曹湘君. 体育概论[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6] 熊斗寅. “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 体育与科学,2004,25(2):8-12.

[7] 周西宽. 现代“体育”概念几个问题的探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4):1-6.

[8] 乌杰. 系统辩证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3篇

关键词:体育,唯物辨证法,和谐社会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 余暇时间的增多, 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体育已经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在现代体育的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体育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健康、欢乐与自信,但是体育运动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球场暴力.兴奋剂等。这些问题都是体育哲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

体育的发展和演变,与辨证哲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哲学不仅可对体育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它还能给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而体育运动更是离不开辨证哲学的积极指导,正是辨证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受到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而用这个规律可以去解释体育运动中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体育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当然也适用与于体育运动,在体育的演变过程中,体育自身内部矛盾既是基本矛盾,又是一个既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它也是推动体育演变的主要动力[8]。虽然体育内部矛盾是体育的基本矛盾,但它同时又与体育周围外部矛盾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推动体育运动由初创时期的低级阶段发展到创新与攀登高峰时期,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的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这一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才能够真正的从哲学的视角去深入分析和研究体育运动。我们只有用辩证的视角看待体育,才能使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用辩证的视角看体育概念

体育的概念是世界各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倍受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但迄今为止并无定论。正如恩格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体育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时代产物,概念的争论必伴随着一场“术语的革命”。用辩证的观点展述体育概念的研究和界定,是认识体育现象的本质,揭示体育发展的规律,建立体育科学体系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有利于国际间的体育学术交流。

1.1 体育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

体育概念萌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古希腊就有竞技和“Gymnastics”等术语。“Gymnastics”中文翻为“体操”一词,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已广泛使用。直到中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各国所通行的体育概念和古希腊大体上是相同的。18世纪中叶以后,体育也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在西欧蓬勃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术语及其概念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体育”一词,源于法语edcationphysical( 身体教育)。此后,德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先驱们也在许多文章中多次提到 “体育”、“身体运动”和“身体教育”等名词术语,不但体现了近代体育的实质,也对后世纪如何使用“体育”这个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启迪作用。直到今天体育一词定义为广义体育和狭义体育;所谓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2 ] 。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2 ] 。总之,体育概念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连续演变过程。

1.2 从体育历史的发展看“体育”概念

从的辩证哲学的角度上看,实践总是早于理论,体育的实践总是先于“体育”概念。体育的原始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到奴隶社会才形成近似于“体育”的概念。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形成概念的事实说明,所以对“体育”概念的规范界定应从体育实际出发,离开客观实际去探讨“体育”概念是不行的。历史上体育及其概念的内涵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不仅只是增强体质,而且也是着眼于身、心两个方面的教育。体育从来都是以内部的动力(即内因)加上适应国家、民族的需要外部动力(亦外因)相协调的发展。

1.3从体育的本质特征看“体育”概念

从辩证哲学的角度上看,体育的本质特征是认识体育的核心。但国内外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体育本质的教育观。另一种是体育文化观[3]。随着人们对体育特征由教育观逐渐向文化观的两种不同争论中,可以透过体育的本质特征去辩证看体育概念发展, 也是一个与时俱进发展的趋势。

2用辨证的视角看体育的结构

结构是事物组合和存在的形式 ,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属性。哲学的观点告诉我们 ,宇宙间的任何系统都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体育的结构与分类也是如此,目前对体育的结构与分类存在不同争论,有人认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并列 ,一起组成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列;有人认为三者是同一层次[1]。,前者突出竞技体育的地位 ,而后者虽是折中的态度 ,但也没有很好的理清三者的关系。要了解三者的真正关系就要用发展的眼光聚焦三者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今天就具体的谈一谈。

2.1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学校课余训练。(1)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上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教学过程,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提高了学生的机能水平。论文参考。教学任务一般都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2)课外体育锻炼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机能水平。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 h ,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个任务主要由课外体育锻炼来完成。它的活动形式有早操,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班级体育锻炼、体育节和节假日体育。(3)学校课余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体育教师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才能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训练 ,增强他们的体质 ,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为培养业余体育运动员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4] 。这种教育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业余体育运动员 ,在中、小学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与名次,发现优秀的运动员苗子 ,将其选送到各种运动员训练基地 如体校 ,。到了训练基地再进行筛选 , ,逐渐组成一支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健儿 ,逐步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选拔模式。这个过程是我国整个竞技体育的初级阶段 ,竞技体育的高水平运动员大部分都是从学校课余训练萌芽开始,而那些没有选送到训练基地的队员与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起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 ,有些业余运动员成为体育专业的学生 ,将来成为体育教师 ,还有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继续参加体育活动,融入社会体育人群中。

由此可见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看出,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又是相互促进的。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学校课余训练的运动员有 3 个走向 ,一部分向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发展,一部分将成为社会体育成员 ,最后部分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担当着继续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

2.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指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外所有社会成员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的活动目的是多元化的 ,例如娱乐、健身、交流等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活动形式有两种 ,一是集体型的体育活动 ,另一种是个人型的体育活动。集体型体育活动有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社会体育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参加对象广泛性。参加对象有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 ,有男性和女性 , 2; 锻炼内容多样性。民族性、文艺性、娱乐性等等; 3锻炼时间的业余性、延长化、随机性更为明显; 4 体育意识增强性。随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参加锻炼的要求更加迫切,更为广泛; 5 机制转变性,在经济因素将逐渐渗透和参与人们的锻炼过程中,社会体育将逐步实现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论文参考。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继续的“加油站”,是体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社会体育为广大群众离开学校以后 ,继续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所和机会。

.2。3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在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中使最强健的机体系统频临一朝崩溃的边缘 ,当局者在所不辞[5]”。竞技体育的主要形式是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从学校体育朝着3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来看,逐步形成相应的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师资。第1个方向是由学校体育的普通学生和部分学校课余训练的学生成为社会体育成员 ,社会体育的成员的形成相似于一个倒三角形。第2个方向是学校课余训练的部分优秀的运动员向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发展 ,它的发展形式是“金字塔”型[6]。成绩较差的运动员逐渐被淘汰 ,优秀的运动员逐渐被选拔出来。第3个方向是部分学校体育的学生通过体育专业的学习 ,将成为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师 ,从而为体育教育事业服务。

总之,我们用哲学的视角可以看出,体育结构是体育的表现形式。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 3 部分组成。它们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学校体育也是体育师资的培养途径之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继续 ,是学校体育的发展的总趋势。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 ,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方向。3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体育结构的构成即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3用辨证的视角看待体育中的问题。

现代的体育可以增强人体体质、促进健康、健全体格,促进人们心理、生理、个性发展, 使之奋勇向上, 坚韧顽强; 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力和抗病力等作用。如果我们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体育,你也会发现它的不足和问题。

3.1体育与人的关系问题。

体育与人的关系问题涉及到体育的本质、体育的功能、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因为体育的主体是人, 正是由于人的参与活动,体育才能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们也要看到体育给队员们带来的精神压力,特别在重大比赛前后,引起生物钟的变化甚至引起精神错乱。论文参考。另外队员们的伤病也是一个不可回避话题,它们一直伴随着队员成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只有站在辨证的高度,客观冷静分析矛盾的存在,重视和加强体育与人的关系研究,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3,2体育中的热点问题

从哲学论中可以明白,任何事情都有主次之分。体育中的问题很受人们关注,最为热点的是:1“兴奋剂”事件,是困绕体育运动永恒话题,不仅影响队员健康,而且造成比赛的不公性,使体育比赛失去健康发展的轨道。2球场暴力事件,进几年来球场暴力事件仍层出不穷,无论是赛场暴力还是观众暴力,都会造成流血事件,甚至上千人失去性命。3“吹黑哨”事件,它是违反体育公平、公正执法道德的不良行为,给队员和观众造成不良的后果,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次,用辨证的思维,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体育中的每一个问题,找到解决的最佳方案。

结论:

辨证哲学思想时时刻刻引领体育运动历史演变进程的航船,只有牢牢地掌握辨证哲学基本原理的武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用最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体育运动的历程中的变化,讨论其未来发展,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体育运动,解决好体育中产生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洪潭. 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 续一 [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体育概论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4 :18~19

[3]林笑峰.健身与体育[J] . 体育学刊,19952

[4]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5]张洪潭. 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 续二[ 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4

[6]韩 丹.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J ]. 体育与科学,1999 2

[7]龙天启,李献祥著.体育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1987.1第82页

[8]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4篇

关键词:体育哲学 体育道德 断片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63-01

实践的多样性意味着没有一个普遍的方法来划分竞技运动哲学,体育实践是不同的哲学传统之中的实践活动,所以明确阐述体育哲学观点和体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做到的。在竞技运动方面,当在竞技运动上总会有哲学知识更加抽象化的时候,就有价值论领域做功的增长。逐渐地,哲学家们正在为国家和国际竞技运动政策的发展做贡献,他们和压力集团一起,哪里需要争论的学问和技巧,哲学家们就要忍受挑战性的标准化的问题,这是非常清楚的。如此做功的例子包括对运转着的公平的不同概念的研究,在研究中,要对性别、种族这样的种类划分表示尊重;在适当和不适当中做出公断意味着性能的增加和遗传工程;启蒙精英体育的法西斯主义倾向,或者启蒙现代竞技运动仇外者的民族主义。

同样地,在分析哲学的一些开创者事实上来源于欧洲大陆的理解下,西方哲学的盎格鲁美国人的占支配地位的传统正在另人误解。然而,表现我们世界经验的不同图画,对所有的学者或哲学传统和运动哲学的努力来说,是共同表现的哲学原则。在说英语的世界中赋予了分析传统的统治,为了在运动哲学中,使当前的发展讲的通,一些更加明确的消息是被要求的。分析哲学作为一个本质上地概念的询问(它的目的是基本的)出现。它经常被收集在学界关于哲学的研究成果中,这类似于在知识的花园里工作。作为第二顺序的活动,它的中心目的是通过清晰明白地阐述它们概念上的地理学,为其它的学科提供稳固的基础,以上主要讲分析哲学是什么,以及一些观点和应用,没有谈到运动的方法论问题。然而,它的假定条件是:运动的潜在地不同概念的理解是明确的。同样地,在道德规范方面,运动哲学家已经尝试去赞成不同道德哲学理论获取运动本质和运动行为本质的这种倾向。

有“ethics”的另一个概念,它是非常著名的并且是简单的社会哲学。在这种道德规范的概念下,理论参与了关于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的沉思问题的系统概念的询问。这包括中心概念(例如义务、权利、伤害、痛苦、娱乐和许诺)的分析,这种分析要用理论的透视方法(例如义务论、功利主义、美德的道德规范等等(但经常忽视)。这些道德传统中的任何一个的目标都是在好的,正确的生活和行为的背景下,对我们自己的本性体系化。这里的研究员寻求去描绘世界的那部分,那是被一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民族志学、会见、调查表等方面的伦理上的问题。“ethics”运动方面最常见的例子在偶然的会话中、理论文学作品中出现,是不是公正的事件(在不平等地赔偿男性和女性运动明星方面的社会公平)或通路(例如对种族主义和残疾的尊敬),不正常的次培养和实践(例如所谓的足球“小流氓”和欺骗,性滥用或使用兴奋剂),运动的流行像孩子陋习的一个地点和剥削,对同性恋的憎恶等。

描述性道德规范之间的区别,被认为是一个完全的价值和标准化的道德规范,被认为是权威指导的观点,这是不够另人吃惊的,而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它根据一个人怎样理解道德规范本身的性质来进行不同的设想。像这些问题,是否有道德事实,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是否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事实怎样评价关系是被划分的,道德义务是否不顾美德需要考虑的事项等,这些在没有给出一个理论观点的情况下,都不能够回答。但是也有不同的困难,那就是在尝试区别两个程序时,一个程序的目的是描述世界,另一个是为行动规定一个程序。两者以复杂的方式纠缠着。大多数哲学家从事于支流道德规范,并且在运动道德规范中已经放弃了中立的观点,为了体育道德规范,追求标准化的表演,他们按照他们发展立场的清楚性和一致性,尝试着给出合理的支持。仍然重要的是,区别不需要太明显。

运动传统的作用作为年轻人角色的模式是德行理论为基础的。这种语言除了直接应用到实践上,还应用到体育理论的背景上,怀恨、暴力、贪婪经常把精英体育特性化。而且,我们经常怀疑可靠的教练或者官员的正直性,正好以此作为对欺骗官员的运动员的严惩。根本道德理论的草图和它在体育上的应用不仅仅是启发性的,它也是一个相当传统的。学者们最近已经更多的质问一个另人兴奋的问题系列,体育上遗传工程的应用,避免文化冒险的冒险活动的地点,体育在持续的、暗中破坏的团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和性特征,全球环境保护论者的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伦理的审核组织和文化以及更多。

这是道德规范的另一个概念,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也是很简单的道德哲学。在道德规范的这个概念下,理论参与了系统的概念的沉思问题的调查,这些问题是有关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的。这使得中心概念(例如义务、权利、伤害、痛苦快乐和理论观点约束下的允诺,经常被忽略,包括义务论、功利主义、美德道德规范等)的分析成了必需。这些道德哲学传统的任何一个的目的都是在好的和正确的生活和行为背景下,系统的思考我们自己的本质。然而,他们的本质和范围有着广泛的不同。在一些点上,他们是一致的,在其他的时候就被压制到特殊的问题之中,这些是他们抛出的根本不同的行为标准。

参考文献

[1] 黄璐.国际公平竞争委员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4.

[2] 刘欣然.文明的滥觞:古希腊荷马时代的体育思想溯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1-4.

[3] 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9-242.

[4] 黄璐.伦敦奥运会有关公平竞争的案例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5):31-35.

[5] 黄璐.动了谁的“奶酪”?――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评论[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3):6-9.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5篇

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

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

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

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

三、结论

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四、建议

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摘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概念。思考和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是概念,人是通过一个一个概念来思考问题的,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但是大脑肯定是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领域时必须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该问题的概念,体育当然也是如此。

【关键词】概念体育概念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6篇

关键词:体制; 体育体制; 中国体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1-0010-06

Analysis on China's Sport System

DAI Jingdong

(D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 versity, Hangzhou 31002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o put forward and define the concept of China’s sport system is impo rtant in the study of spor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p to now, howe ver, few people tried to do this job. The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Chinese sportsystem characters, the concept of sport system and its kinds which are put forw ard, defined as well as their development and connections, raises and define Chi nese sport system clearly.

Key words: system; sport system; Chinese sport system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虽然提出了大量体育体制相关概念,但没有提出中国体育体制概念 ,而提出并明确界定中国体育体制却是研究具有中国(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本研究中 的中国没有涉及港澳台三个地区)特色的中国体育体制的前提。本研究试图通过体育体制相 关概念在中国的起源、发展、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以及我国体育体制特点方面的解读,将 体育体制相关概念拼接成一个整体,并明确提出和界定中国体育体制。

1 体育体制相关概念起源与发展

八十年代后,“体制”成为时髦用语,各种各样的“体制”组合概念大量涌现。当体育 相关概念与体制概念相结合时,也必然产生大量的体育体制相关概念。1980年,孙宝才在当 年第二期《体育与科学》杂志撰文《用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改革我国的训练体制》, 提出了“训练体制”的概念;1983年,包昌明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6期著文,提出了 “学校体卫工作管理体制”的概念;1984年,李毓文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4期著文, 提出了“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1985年,周行谦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撰文《改 革体育体制,发展体育经济》,提出了“体育体制”概念;1986年,国家体委颁行了《关于 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更加明确了“体育体制”概念;同年,张争鸣在《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第2期撰文,提出了“体育运动管理体制”的概念;同年,熊斗寅在《体育科学》第3期 撰文,提出了“体育科研体制”的概念;刘瑞武在《中国学校体育》第3期,提出了“体育 训练管理体制”的概念;1987年,丰实在《山东体育科技》第4期撰文,提出了“体育行政 领导体制”的概念;1988年,敏政在《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2期著文,提出了“竞技体育 体制”的概念;张行德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期撰文,提出了“体育竞赛体制”的概 念;张争鸣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5期中,提出了“竞技运动管理体制”的概念;武福 全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4期提出了“体育科技体制”的概念;熊斗寅在《体育科学》 第4期提出了“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概念;1989年,管生明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3期 著文提出了“体育竞争体制”的概念;周旭在《体育科学》第4期著文,提出了“业余学校 体制”的概念;

九十年代后,与体育有关的体制相关概念继续衍生,并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新生事物 的涌现,又出现了许多新概念。1990年,张彩珍在《体育科学》第2期著文,提出了“体育 科技体制”的概念;1992年,陈京生在《安徽体育科技》第4期著文,提出了“少体校体制 ”的概念;1993年,阎玉林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撰文,提出了“体育市场经济体 制”概念;1994年,凌平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撰文,提出了“竞技体制”的概念 ;张立在《中国体育科技》第8期撰文,提出了“体育政策研究体制”的概念;程嘉炎在《 乒乓世界》第2期撰文,提出了“比赛体制”的概念;彭则鹏在《乒乓世界》第2期撰文,提 出了“乒乓球体制”的概念;1995年,潘建林在《体育文史》第3期撰文,提出了“单项运 动协会管理体制”的概念;秦笃训在《体育文史》第2期撰文,提出了“体育单项协会体制 ”的概念;范文明在《安徽体育科技》第3期撰文,提出了“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概念;1 996年,颜雅珍在《体育文史》第2期撰文,提出了“俱乐部体制”的概念;靳小雨在《中国 排球》第2期撰文,提出了“排球体制”的概念;饶远在《云南高教研究》第2期撰文,提出了“竞技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的概念。

九十年代末,体育体制相关概念衍生速度突然大幅下降,原因可能是人们越来越难以找 到体育相关概念与体制的新的结合物了。二十世纪初,但其他体育体制相关概念渐趋销声匿 迹之后,“举国体制”概念兀然而立,兴盛至今,学界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研究。 据郝勤考证,我国“官方在正式场合公开提到‘举国体制’,并对其进行诠释是在2000年悉 尼奥运会之后。”“悉尼奥运会后,总书记在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概括了三句话: 美国体育靠他的经济实力,俄罗斯体育靠他原来的基础,中国体育的成功靠的是举国体制。 ”[4]

此后,举国体制概念得到广泛传播,如,2001年,谈皖宁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6 期发表文章,提出“举国体制”的概念。

80~90年代中期,体育体制相关概念的衍生经历了一次快速成长和相对停滞的 历史阶段。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体育体制相关概念由相对停滞到趋于停滞。新世纪开元以后 ,当其他体育体制相关概念渐趋沉寂,体育体制和举国体制等极少数开始活跃起来。整个改 革开放时期,体育体制相关概念的提出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多”,即人们提出了大多的 体育体制相关概念;二是“乱”,即很多被提出的概念大同小异,似是而非,使人大有雾里 看花之感。

2 体育体制相关概念解读

改革开放30余年内,国人创造了大量新词汇表示体育体制相关概念,但却只有很少一 部分概念得到明确界定。在被界定的概念中,体育体制和举国体制得到更多的青睐。

在各种体育体制的内涵界定中,杨桦的界定比较典型。他认为:“体育体制是体育管理 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即责任、权力、利益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9]。杨桦的体育体制内涵界定,比较清晰和完整 ,并内涵了 体育体制刚性的组织管理结构和促使这些组织管理系统运行的柔性的制度结构两部分,其中 ,柔性的制度结构在杨桦的界定中被称为“运行机制”。但杨桦的界定较为抽象和宏观,层 次较高,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类型体育体制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的体育体制性质的共同特征 ,但却不足以反映各种体育体制的个性特征,尤其不能反映中国体育体制的个性特征。其实 ,从更抽象和宏观的角度,体育体制还可以这样界定:体育体制就是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 统。

关于“举国体制”,李志坚和郝勤的界定较为清晰和完整,基本勾勒了该概念的大致框 架。李志坚认为:“我国的举国体制有环节,它们分别是:国家、省(区、直辖市)、市( 地)、县的政府设立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体育业务的部门,并自上而下地建立业务管理指导关系 ,政府部门决定并推动发展战略;国家、省(区、直辖市)设置专业运动队;市(地)、县两级业 余体校配套形成“一条龙”的人才训练选拔模式;政府拨给财政经费;运动员、教练员的进入 输出由行政部门实施;全国综合运动会的赛制;“为国争光”与“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思 想政治纲领;各级党团组织,党团员围绕中心任务发挥作用。李志坚同志指出,自50年代初以 来,举国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改革也已相当深入,但基本格局大体上依然如上。” [10]

郝勤根据李志坚的上述讲话,将举国体制概括为三大组成部分,即:“一个三角形的体 制结构,一是以各级政府下属体育部门为架构的垂直型管理体制;二是以国家与省级两级专业 队为中心,以市、县两级业余体校为基础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三是以全运会为最高层次的 竞赛体制。管理体制、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三足鼎立,构成是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三大 支柱和内在结构。”[7]

李志坚和郝勤所定义的举国体制较为清晰和完善,明确界定了中国体育体制的主要组成 部分之一――竞技体育体制。但是,举国体制界定还可以从更宏观层面进行内涵再浓缩 。本 研究认为,所谓举国体制,就是新中国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该体制借助行政手段 将国家和社会可提供的体育资源倾斜性投入到竞技体育的发展领域,通过对有运动天赋的体 育精英人员进行层层选拔和培养,促使高水平运动员脱颖而出,在国际赛场上的争金夺银, 达到为国争光的目的。

3 中国体育体制概念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体制相关概念的提出出现了“多”和“乱”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 的产生可能归结于三点原因:一是只提出概念而不明确界定概念,这是体育体制相关概念迅 速衍生和膨胀的主要根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随意提出概念而不界定概念的情况呢?原因 可能是概念的提出者并不真正了解他们所提出概念的确切涵义。如果这些概念得到明确界定 ,人们就可以发现许多似是而非的概念,其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这些概念是可以得到简化 并统一成某单一的概念;二是相关概念的关系没有得到明确探讨,这些概念只能成为散乱的 一堆,而不能构成有机的整体。其实,如果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则可以发现不同 概念间其实组成了一个条理清晰的系统;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体育体制本身复杂性所致 。人们提出的所有体育体制相关概念,其实目的都是想描述中国体育体制的某种特征,但由 于中国体育体制的构造太复杂,那些构成中国体育体制这台大机器的各个“零件”――体育 体制相关概念也就成了散乱的一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理解和认识这些零件,并将 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中国体育体制。

依据前述体育体制的界定,本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体制就是新中国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 统。那么,为什么说中国体育体制具有中国特色呢?这个主要看中西方体育体制的诸多不同 点。

如果将英语单词“system”看作中文词汇“体制”的对应物,那么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 的英文资料,发现一个明确的事实:国外很少使用“system”或“sports system”描述 其体育体制,而是更多地使用各类体育俱乐部(sports club)、各级单项体育协会(sport s association)或各级奥委会(Olympic Committee)等概念描述其体育体制。为什么国 人惯于使用“体育体制”概念,而西方学者却尽力避免使用“体育体制”概念呢?原因可能 在于中西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存在根本区别。西方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自体育俱乐部 (sports club)始,同类的若干体育俱乐部组成某类体育协会,低级的体育协会再组成高 级的体育协会,较小区域性的体育协会再组成较大区域的体育协会,直至部级,乃至国际 单项体育协会。在西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中,体育俱乐部是一个个网点,体育协会是 连结一个个网点的网纲,较大的或较高级的体育协会又由许多较小的或较低级的体育协会构 成,较达区域的体育协会又有较小区域的体育协会组成。在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共同作 用下,整个西方国家的体育体制就象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覆盖了其所有的国民。这些体育协 会虽然管理着某个区域的职业性、半职业性或业余体育运动,但其性质基本上都是社会性的 ,是自下而上在社会中自然或自发生长的,其成员无论主要参与管理或是参与运动,多数是 自愿者,是成员间的共同的体育兴趣将他们自然联结在一起。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运行所 需的经费往往是他们自己筹集的,他们可以申请并得到国家或政府资助,但国家往往不干预 他们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或行为,他们的组织管理方式和行为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此外, 各个国家数量不等的单项协会也可组成国家奥委会,但一般而言,各级别单项运动协会和奥 委会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因而,西方国家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在体育俱 乐部、体育协会和奥委会之间存在一条清晰的链条,而这种清晰的链条是不需要其他词汇或 概念(如体育体制相关概念)就能清楚表达和描述的。

相对于西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而言,中国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具有许多不同点和特 殊性,这些不同点和特殊性是:中国不能单纯使用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或国家奥委会等西 方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描述中国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这也许是国人乐于使用体育体制这 个内涵广阔,指向模糊的概念描述中国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那么,中国体 育体制到底有哪些内涵?又该如何界定才能反映其特殊性呢?途径之一是简要回顾新中国以 来国家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的历史变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对人民的体育活动和权利非常重视,并且尖 锐地批判了旧中国体育,指出旧中国体育是少数剥削阶级的专利,是少数人的体育,新中国 体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建国后仅25天,党和政府便召开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开始 酝酿和建立新的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用以改造和取代旧中国管理体育的组织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更好地领导全国范围的国家体育发展。1949年10月26日,在体育 总会筹备会议上,时任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体育”的理念 ,他是这样表达新中国体育发展价值理想的:“过去,反动政府所搞的体育,是为反 动阶级服务的,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 祖国的建设与国防事业服务,是新民主主义的体育。我们的体育,在学校里搞,那就要全体 学生都参加。不但要学生搞体育,并且要把体育普及到工人、农民、军队、市民等中去。” [11]讲话意义重大,直接提出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目的、意义、方向和手段, 其中所蕴涵的国家体育价值观更是影响深远。

由于国家新的体育组织还在筹建之中,未及确立和运行,中国新民主义共青团(简称“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的体育工作 。共青团的性质准行政性的,共青团负责组织和管理的全国体育工作主要是大众体育工作。

1952年,出于国际政治需要,新中国决定组队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成为中国精英体 育(即“竞技体育”)发展的契机,此后,中国开始了初步的体育精英(某些有高超体育天赋 或技能的人员)的选拔和训练,并参照前苏联体育精英培养和训练模式,以及结合抗战时期 根据地内体育发展经验,成立了完全行政性的、正部级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委” 和“国家体育总局”前身),用以取代不久前正式成立,但还没有来得及正式运行的“中华 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前身)职能,统领国家体育发展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发 展。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国家体育行政系统确立后并没有被取消,这 是因为国际体育交往,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体育交往需要,中国需要一个专门用于国际交往 的、和西方国家相关组织对应的非政府性的社会体育组织名称,这是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的 。同样,出于国际政治考虑的还有新中国初期我国建立的各种单项体育协会,这些协会的基 本职能实际上也被国家体育行政机构的相应职能部门所取代,但其基本名称也象“中华全国 体育总会”那样被保留。中央体委建立后,国家自上而下完善了体育行政系统,分别在各级 地方政府机构内建立了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最低延伸到县级政府机构,从而构建了一个从中 央到地方的各级体育行政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从理论上说覆盖了全 体国民,为国家体育政策的执行和贯彻打下了良好的体制基础。这个时期的国家体育行政系 统既负责精英体育发展,也负责大众体育发展。此后,国家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开始分 化,国家体育行政系统主要负责精英体育发展,而发展精英体育的目的是“为国争光”;其 他行政或准行政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大众体育发展,发展目的是“全民健身” 。这种职能分工起于1953年末。

1953年11月,中央体委在递交中共中央审阅的《报告》中建议全国总工会及各市总工会 和产业工会设立体育工作机构或专职干部,厂矿企业单位可在工会基层工作委员会下设体育 运动委员会,以加强对单位体育运动的领导。建议青年团积极倡导体育运动,加强各级军事 体育部工作。此外,省市以上教育部门应健全体育处(科),以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报 告”得到中央认可。此后,国家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出现了不同的行政或准行政系统(计划经 济或计划经济过渡期,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政府或社团)不分,所有事业组织和“ 群众性组织”均可视为准行政组织)的分工格局:体育行政系统主要负责精英体育工作,各 级工会主要负责职工体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学生体育工作,各级军事部门主要负 责军人体育工作。这些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是平行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体育行政系统对其 他系统的体育工作有业务指导和建议权,但没有直接管辖权。各负责国家体育工作的行政或 准行政的平行系统,共同接受和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在国家体委的统一协调下,有组 织、有计划、有分工地开展体育运动。

此后,国家体育行政系统建立和完善了三线四级精英体育训练系统和体育竞赛系统,于 六十年代中叶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精英体育体制(也称“举国体制”或“竞技体育体制”); 工会系统建立了完善了职工体育活动和竞赛组织管理系统,于五十年代末确立了较为完善的 职工体育(称为“单位体育”)体制(也常被笼统称为“职工体育”或“单位体育”);教 育系统和军事系统也依靠完善的组织结构,针对学生和军人的特点和要求,广泛开展了学生 和军人体育活动,迅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体育(也称为“学校体育”)体制和军人体育 (也称为“军队体育”)体制(也常被笼统称为“学校体育”或“军队体育”)。 相比而 言,农村体育发展滞后,农民体育体制确立稍晚。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广大农村 地区确立了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经济成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民通过生产队――农业生 产合作社(大队)――的组织形式被集体化,农村体育活动有了基层集体经济和组 织系统的依托。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召开了两次全国农村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始推进 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此后,普遍建立了由县体委和县团委领导的,县以下各级团委负责的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组织管理系统,结合农村民兵训练,吸引大批青壮年农民参与体育活动 ,有力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开展,确立了农民体育(也称为“农村体育”)体制。

上述各类体育体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除军人体育体制和学生体育体 制比较稳定外,其他都经历了生死轮回。

时期,中国精英体育被认为是“少数人的体育”,是脱离人民大众的资本主义体育 而受到批判,各级体育行政机构受到冲击,体育组织遭到破坏。“乒乓外交”后,精英体育 的价值重新得到确认,精英体育体制死而复生,逐渐恢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重新进 入国际奥委会的大家庭,面对即将举行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也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急 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精英体育发展的紧迫性急剧上升,国家体育资源由于国家体 育行政系统的推动开始倾斜性投入精英体育,原有的精英体育体制不断得到强化。起于1986 年的体育“社会化”改革,以及起于1992年的体育“市场化”改革,精英体育体制不但没有 受到削弱,反而因为社会力量的导入,得到了强化(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但与其形成鲜明 对照的是,农民体育体制和职工体育体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从危机到生死存亡的考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先行,农民体育体制面临危机。1984年农村改革完成,农 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确立,生产队――大队――这种集体的、微观的农 村政 治经济组织系统解体,原有的由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经济支持,以及由农村基层组织提供组 织动员的农民体育体制因失去其制度基础而趋于崩溃。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家体委的协调下 ,国家农业部自上而下,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内部建立了“农民体育协会”,由各级“农民 体育协会”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但由于这些“协会”地位不高、权力不大、组织松散且没有 可靠稳定的资金保障,其在推动农民体育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1984年前,职工体育体制逐渐向前的状况恢复。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后,中 国城市改革启动,职工体育体制存在与运行受到挑战,面临危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中国城市改革深化,职工体育体制面临崩溃的境地。城市改革的结果是城市经济多元化和 复杂化,除国有经济外,还出现了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不同的经济体,而这些 经济体的逐利本性使得它们难以关心利润以外的其他效益,对于经济体内的大众体育开展多 持冷漠态度。随着这些经济成分不断壮大,国有经济成分呈降低趋势,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 时代和格局已成为历史,且国有经济经过各种改造(无论“承包制”的推行,还是“股份制 改造”),其产权已经模糊。虽然国有经济形式在法律层面上依然存在,但其组织形式和营 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国有经济”体在与其他经济体争夺市 场、争取利润,争取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动机也一样强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福 利性的、直接增加企业运行成本的职工体育面临生存考验。深化改革后,职工体育体制生存 环境更加险恶,并趋于崩溃,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或主要取决于各经济体主要领导的兴趣和 爱好,而不是职工体育体制导向和支持,或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在某些节日举行仪式化和象 征性的职工体育活动,而不是由于职工体育体制运行而带来的经常性的体育活动。这些都说 明职工体育开展的长效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职工体育的开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职工体育体制已经名存实亡。

随着职工体育活动的逐渐萎缩,职工体育体制的渐趋崩溃,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种 新型的大众性体育活动在城区产生,城市居民开始自发进行各种身体锻炼,这种锻炼多出现 在人们的业余时间,锻炼地点多集中于人们居住地附近,这种现象被称为社区体育活动。后 来,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意识到社区体育的开展在全民健身方面的价值,利用体育的部分 收益,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全国城区范围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 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各级地方体委也在国家体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始培训社会体育指导 员,并协调居委会和街道建立社区体育组织,将一部分社区成员的体育活动纳入组织管理系 统。这部分社区成员的体育活动以各类社区体育锻炼小组(简称“小组”)的形式存在。这 些小组以业余、自愿、自发、自助为基础,无固定人员、场地和锻炼时间,组织较为松散, 部分成员在外出比赛时可享受社区提供适当资助(如服装费等少量开支)。据调查,目前各 社区内的小组数量还较少,有效覆盖人员只占社区成员的极少部分,且多数为离退休的老年 人,所以也不妨将这种社区体育活动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称之为“离退休人员体育体制”。

纵观我国体育体制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发现中国体育体制与西方社会性和社团化组织的体育 体制大致有4个方面的显著差别:1) 行政性;2) 身份特征;3) 构造的复杂性;4) 可 变性。

第一:行政性。行政性的表现之一是竞技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行政性。十一届三中全会 前,中国也存在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群众性的,或社会性的体育社团组织:各单项体育协会和 国家奥委会,但这些组织多为名义上的群众性组织,其基本职能早在1952年已被国家体育行 政系统所取代,而这些组织之所以得以名义上的保留,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外交需要。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体育行政系统分别于1986年进行了体育“社会化”改革,1992年进行了 体育“市场化”改革,两次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体育协会实体化”和“职业体育俱乐 部”建设,但总体而言,中国体育协会至今还没有真正实现“实体化”,“职业体育俱乐部 ”也是有名无实。在“体育协会”实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这种过渡性机 构,但这些过渡机构却始终不能完成过渡性任务,各管理中心实际上一直是国家体育行政 机关的派出机构,行使部分国家体育行政权力,其基本职能是行政性的,而非社会性或市场 性的,因而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描述中国体育组织组织管理系统,因为中 国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通常名实不符,并在性质上与西方国家的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有 根本区别,这可能是中国舍弃“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概念来描述中国体育活动组 织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描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呢?人们找 到了抽象而模糊的体育体制概念或体育体制相关概念,但却忽略了对中国体育体制的详细追 问,这是至今无人提出中国体育体制的概念,并对该概念进行详细解读的主要原因。行政性 的表现之二是大众体育的行政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主要是依靠各类 各级行政系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比如,职工体育主要依靠国家企事业和行政单位 各级工会,以及“行业体育协会”进行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这些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必须得 到单位的认可和支持,动用单位的资源才能完成――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完全可能的。由于 计划经济时期,政企或政事不分,职工体育的开展也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行政指令通行天 下,国家主要领导人和领导群体一旦达成某种发展体育运动的共识,则这种共识很快能够转 化为行政指令,并得到迅速的贯彻实施,其他如农民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人体育的开展也大 抵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经济结构 复杂化。除非国有经济体外,国有经济体也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大背景下,通 过“转型、承包或股份制改造”等手段逐渐“去行政化”,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这些国有经济体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进行独立自主的经营管理活动,行政指令逐渐退出 各种干预活动,这是传统的、行政性的职工体育体制出现问题并趋于崩溃的根本原因。由于 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学生体育和军人体育还具有强烈的行政特征,行政指令在这 些领域还起着很大作用,这使得学生体育和军人体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职工体育和农 民体育体制所面临的危机或灭亡的尴尬境地。九十年代后,社区体育异军突起,国家体育行 政机关试图利用地方基层行政系统构建社区体育管理网络,目前这种努力已初见成效,行政 性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正在逐渐壮大其影响范围。

第二:身份特征。所谓身份特征是指国家体育活动管理基本上是以不同身份人群划分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种特征尤其明显。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是政经合一的体制,自然形成 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的条块分割格局,从而造成人与人间显著的身份差异,这种差异可 以是城乡户籍差异,也可以是工人农民的差异,还可以是学生、军人、职工、农民等身份的 差异。行政性的中国大众体育体制分化为:各级工会或行业体育协会管理职工体育,县体委 和团委管理农民体育,教育行政系统管理学生体育,军事部门管理军人体育这样一种分工格 局。还有一些体育精英分子从小就被选拔进行系统的和专业化体育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在 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这些体育精英也构成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国家体育行政系统试图维持改革开放前大众体育发展格局――即组织和协调各行政部 门,以体育活动参与者“身份”为特征组织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但很快发现,在计划经济时 期行之有效的大众体育体制,在市场经济时期遭遇了严重困难,主要体现职工体育和农民体 育体制方面,改革开放后逐渐陷入越来越严重的体制性危机。社区体育的参与者虽然众多, 并来自各种年龄和职业背景,但组织化的社区体育参与者并不多,目前社区体育体制所覆盖 的群体主要以离退休老人为主,这些人员失去了职业特征,但构成了一个离退休群体。

第三:构造的复杂性。中国体育活动的特点是利用行政网络,按照不同人群的身份组织 进行的,由于人群身份的复杂性,也由于行政网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变化性, 形成了中国体育体制的结构复杂性,具体可分为精英体育体制、学生体育体制、军人体育体 制、职工体育体制、农民体育体制、离退休人员体育体制等。

第四:可变性。中国体育体制的构造是复杂的,各构成因素也是可变的,相比而言,学 生体育、军人体育体制相对稳定,而其他形式的体育体制却出现明显的发生、发展、兴盛、 衰亡等过程。如,改革开放前,农民体育和职工体育体制由发生、发展到兴盛,改 革开放后 ,农民体育和职工体育体制逐渐衰亡,而离退休人员体育体制得以诞生。还比如,早期 ,精英体育体制受到沉重打击等。

因而,通过上述体制、体育体制概念在中国的缘起和内涵的全面考察,结合中国体育体 制的发生、发展和实际特点,将中国体育体制的内涵界定如下:

所谓中国体育体制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由国家不同的行政或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的 、以不同身份群体的体育活动为组织管理对象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

中国体育体制的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专门培养和训练体育精英分子,使其提高体 育竞技水平的组织管理系统,即精英体育体制;二是促进大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组织管理 系统――大众体育体制(也称“群众体育体制”)。其中,大众体育体制按照不同群体划分 ,又可分为学生体育体制和非学生体育体制,非学生体育体制可分为军人体育体制、职工体 育体制、农民体育体制和离退休人员体育体制等,这些体制共同构成中国体育体制,但这些 构成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命运。

上述中国体育体制概念的基本结构其实还是宏观性的,这种结构的产生是基于其各组成 部分的详细考量。进一步考量这些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中国体育体制的各相关体育体制), 发现以下事实:一是各相关体育体制存在复杂的内部结构;二是业已存在的各体育体制相关 概念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

首先,看似纷繁复杂的概念,其实可以被统一和简化的。如,根据“体制”界定,“体 育体制”与“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组织体制”、“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内涵是一致的 ,因为“组织”、“管理”或“组织管理”是“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四种看似不同的“ 体育体制”概念其实就是“体育体制”概念,可用“体育体制”进行统一。再如,“举国体 制”常被称为“竞技体育体制”、“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或 “精英体育体制”,这五个概念所包括的内涵也是基本一致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 育体制,可用“精英体育体制”概念来统一。上述情况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可以确认的 是:迄今为止业已出现的各纷繁复杂的体育体制相关概念可以通过统一而达到简化的目的。

另外,看似混乱和多元的体育体制相关概念其实也可以归类汇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有的可组合为相对更宏观的概念。例如,人们常提出的训练体制、竞赛体制和管理体制其 实可以看作精英体育体制(或精英体育体制)的三个子系统,而精英体育体制是中国体育体 制的子系统。还有,训练体制、竞赛体制和管理体制等同样可以进行再细分。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分类不是唯一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研究偏好进行再分类。如,梁晓龙等将 竞技(精英)体育体制分为“组织领导体系、运动训练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文化知识 教育体系、运动训练基地体系、运动竞赛体系、科技和信息服务体系、反兴奋剂体系、对外 联络体系、激励奖励体系、经费保障体系、运动员保障体系”等。[12]如果将上述 界定中的 “体系”理解为“体制”,则出现了各种竞技体育体制相关体制的概念。如果将运动训练体 制再细分(依据培养和训练层次),可分为传统体育运动学校体系和业余体校体系、少体校 体系、省级体工大队体系、国家集训队体系,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如篮球 、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运行训练的体系划分。可见,体育体制相关概念的多样性是由中国 体育体制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多种多样的体育体制相关概念可以归类汇总,并统一在 中国体育体制概念的旗帜下,是“中国体育体制”这棵大树上的各个不同大小的分枝。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8.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2.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4.

[4] 李富容谈如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练员[N].中国体育报,2002-12-4(第2版).

[5] 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43.

[6] 许永刚.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45.

[7] 郝勤.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30(1):7-11.

[8]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775,1552 ,1517.

[9] 杨桦,孙淑惠,舒为平,等.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75-581.

[10] 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李志坚同志在200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 的总结讲话[C].国家体育政策法规司编,2001,7:393.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7篇

【关键词】核心力量;竞技跆拳道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WANG Wen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competitive taekwondo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Conclusi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which should be boldly attempted in the taekwondo training.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training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training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groped further. We should syndrome differentiat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taekwondo special training and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fully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differentiate their quality situation and avoid blind imitation.

【Keywords】core strength; athletics taekwondo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王稳(1986―),男,江苏铜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

跆拳道运动于1994年传入我国,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运动员陈中获得一枚金牌之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高潮。2001年跆拳道被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各省市也开始重视跆拳道项目,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队。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跆拳道在中国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由于发展迅速,跆拳道项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女子项目,被列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概念是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中外教练员及体能训练专家互相交流而逐渐被认识到的。由于其先进的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被国家、省专业队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竞技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对跆拳道项目专项特征的分析,可以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益,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善和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并最终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目的。

1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概念释义

1􀆰1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概念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概念认识有一定差别,我国学者王卫星教授认为:核心力量是指核心肌群(肌肉)在稳定人体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神经支配与控制能力、功能与协调性能力以及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力量能力。

1􀆰2核心力量训练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源于英语单词core strength training,指躯干及髋关节周围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最初应用于医疗和康复领域的训练理念与方法,随着其在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中的引入、应用、创新与发展,无论其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还是方法均变得渐为成熟、丰富与完善。因其先进的训练理念,现已被国家田径、游泳、皮划艇、武术、拳击等所采用。

1􀆰3核心力量训练实质

核心力量训练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部分。核心稳定性训练是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有静态稳定性训练、动态稳定性训练及关节养护性训练,动态稳定性又有屈伸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包括核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核心协调性力量训练。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应在稳定性和关节养护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的特殊需求,重点加强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的衔接与转化,为专项技术动作水平的发挥提供专门性的支撑和保护。

2竞技跆拳道特点分析

2􀆰1技术特点分析

跆拳道项目隶属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竞技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为得分手段的比赛项目,属于速度力量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因素是“快、高、变、控、准、稳、狠、难、连”〔1〕,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技战术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手段趋于简单、精练、实用和有效,快速的攻防转换、灵活的技战术运用和频繁的步法调整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持续性肌肉爆发能力。

2􀆰2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特点分析

2􀆰2􀆰1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生理学因素

竞技跆拳道技术以腿为主,以手为辅,腿法需要“起于脚、转于腰、发于脚”,可见腰、髋关节、骨盆是跆拳道力量核心部位,它是上下肢衔接的纽带和运动发力的起点,也被称为“动力源”,而腰、髋关节、骨盆包括的29对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跆拳道项目是以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通过分析跆拳道的生理学因素,技术的有效得分是建立在一个协调的、整体的肌肉组织群并使其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发挥其巨大能效。所以,在对竞技跆拳道有效训练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哪些肌肉在做功,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上下肢的肌肉是怎样的一种配合状态,力量输出的效果如何,同时还必须考虑人体“核心力量”位置。

2􀆰2􀆰2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

腿法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难度技术,还是连续进攻能力,甚至到最大的击打效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快速启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准确把握空间感的移动速度,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动作反应速度,只有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才能在瞬间实施有效一击。

2􀆰2􀆰3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充足的力量耐力

竞技跆拳道比赛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其供能特点主要是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从竞技跆拳道的供能特点来看,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力量耐力,同时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

2􀆰2􀆰4竞技跆拳道需具有较好灵敏协调性力量

竞技跆拳道中主要得分腿法有横踢、下劈、后旋踢、后踢、双飞、侧踢等,腿法技术中有的需要在稳固支撑下进行连续击打(如:横踢),有的是在无稳固支撑下完成连续踢击技术(如:后旋踢、双飞踢),尤其是在多变、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多回合的攻防转换,这就对运动员协调性力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项目的运动都是由多个运动关节和肌肉群参与的全身运动。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及腿法是跆拳道技战术及制胜因素的载体,在这种运动中,如何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整合成与跆拳道专项技术动作相适应的“运动链”,使力量的产生和传递在专项运动环节中表达得更为顺畅和高效,来不断提高竞技跆拳道水平。

3􀆰1有效增强竞技跆拳道核心专门性力量分析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突破的关键,核心专门性力量分为功能性力量和协调稳定性力量两类,在功能性力量中有效提高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协调性力量有效提高专项协调性力量和整体协调性力量,根据核心专门性力量的划分,利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即可有效提高竞技跆拳道制胜因素。

3􀆰2核心功能性力量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核心功能性力量是在神经肌肉协调配合以及在多肌群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力量,是介于核心稳定性(力量)和专项力量之间的桥梁,通过核心协调性力量的改造与整合,高效地向专项力量转化,从而实现和解决了以往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力量相结合与转化的关键问题。

竞技跆拳道的核心功能性力量体现在腿法的启动力量(速度)、腿部的爆发力、身体的制动力量和反应力量(速度),同时还应具备强大的耐力,根据核心功能性力量的理论,可以找准切入点,利用核心力量训练中“闭锁式自由力量”练习法,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爆发力,具体方法:运动员利用杠铃,以腰部为中轴,在稳定情况下做起腿动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再进一步追求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备极高的核心力量。也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爆发力训练,在结合不稳定器械的基础上运用弹力带、滑轮、哑铃、杠铃等,使所练的力量接近竞技跆拳道各种腿法、拳法技术。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要器械颤动或抖动,这样既可以发展竞技跆拳道核心部位的爆发力,还可以发展核心部位的稳定性。

3􀆰3核心协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竞技跆拳道中,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表现在赛场的灵活运用上,而不是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比赛中,运动员在对抗状态下,要依靠步法的移动来控制自身重心,同时又要抓住时机来进行有效踢击,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员踢击得分是在重心不稳,甚至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完成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己摔倒的情况。运动员的重心不稳定,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这就要求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以确保在重心失去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有效踢击。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徒手不利用任何器械辅助的练习,如:压低重心后蹬伸练习、单腿支持下行进间中高位变线练习、原地旋转后控制平衡练习等;再增加难度的话可以进行器械练习,如平衡盘行走中快速踢击练习,持瑞士球抗多方面击打力量练习、绳梯的练习等。

4结论

4􀆰1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跆拳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比较先进的训练手段,在竞技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大胆采用,但要注意不能够简单移植训练方法,要紧密结合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指导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4􀆰2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4􀆰3要辩证地处理传统专项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其优劣形势进行合理区分,切忌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参考文献

〔1〕李兰忠􀆰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2012:14-20.

〔2〕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0.

〔3〕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9):112-116.

〔4〕张舒洁􀆰武汉体院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指标评

价体系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12:10-31.

〔5〕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21.

〔6〕付宇超􀆰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12):168.

〔7〕李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

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46.

〔8〕龚循磊,龚循谦􀆰谈谈跆拳道训练中力量训练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92.

竞技体育的概念第8篇

论文摘要:在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体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类型以及高校体育的主要特征。阐明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情形下,面向新世纪,我国的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应当向何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便成为每个体育学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在探讨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时,有必要首先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这是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

简单地说,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社会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体育,通常是指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在我国一般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同一层次上的概念。然而,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校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这并不是要否定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只是想说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体育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学校体育概念的外延,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种概念,两者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因此,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时学校体育的实践也会影响社会体育发展。明确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前景时,应当把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2、新世纪我国社会体育的几种主要类型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了新世纪社会体育将会以多元的方式迅猛发展,从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2.1 健身型

健身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也不追求大运动量,他们把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2 娱乐型

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是指参加者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调节情绪,获得欢乐而参加的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因此,摆脱_丁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压,到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社会中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会逐渐增多,娱乐型的体育活动将作为社会体育的主要类型之一得到不断的发展。

2.3 职业型

职业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以夺标为主要目的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世界大赛的存在,决定了职业竞技运动的存在和发展。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和竞技运动职业进程的加快,职业型竞技运动在我国未来社会中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构成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

3、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而高校体育又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则是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从高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角度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3.1 培养学生的生涯健身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评价一个国家社会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而高校体育则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一环。经过高校体育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健身意识和习惯,不仅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目的,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体育人口得到增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未来的高校体育将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体育教学中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运动项目,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3.2 体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将使高校的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

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导人将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将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高校体育,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系的学生将在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前提下,至少在1-2个运动项目上有特长,做到“一专多能”。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会在社会体育中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开展。

3.3 素质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之中,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社会的高校体育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场所,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组织指导能力、防止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能力、处理运动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多种健身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会指导他人运动”、“会科学的运动”的i会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需要。

3.4 高校体育将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的推进,社会体育客观上需要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人才,高校体育尤其是体育院校将会更多地担负起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社会中,目前单纯运动学校和专业运动队的种种弊端,如教学质量低,文化学习效果差;管理水平不够,道德水准低下;没有文凭运动员退役后择业范围窄等将被克服,多种形式、多层次的高校竞技运动俱乐部或代表队将得到完善,竞技与教育相结合将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国体育类院校已有开设社会体育教育学专业。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吴秀云,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6

2.面向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臧连明福建体育科技1998年15-19

3.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田雨普,体育学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