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竞技体育前景

竞技体育前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7 10:46:26

竞技体育前景

竞技体育前景第1篇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模式研究 浅析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如何提升英语人才就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港物流竞争力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就业能力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应用英语京津冀一体化专业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中廊坊市会展业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浅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内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智慧社区信息化调研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高校影视专业发展探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合作机制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新型养老模式探讨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三省市体育院校合作模式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医疗人才合作的对策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马茁萌,李志楠.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 择业建议[J].青春岁月,2013(13):207-208.[3]荀关玉,陈惠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科技 信息,2011(16).

[4]刘爽.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探究[J].学园(教 育科研),2012(21):95.

[5]刘义存,陈葆.校企合作对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5):70.[6]周少伟,李丹妮. 基于AHP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分析――以福建省高校的实证调查为例[J].现代商业, 2011(15):278.

[7]施炜,张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 理,2010(5):119.

[8]Gisela Sole, Leica Claydon, Paul Hendrick, Jennifer, Jennifer Hagberg, Jonas Jonsson. Employers’ perspectives of competencies and attributes of physiotherapy graduates: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J].New Zealand Society of Physiotherapists, 2012, 40(3):123.

[9]崔焕娟.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扎根研究[J].商, 2011(3):142+138.[10]郭薇,何红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调 查――以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院校为例[J] . 学理论,2013(30):283-287.

[11]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09(1):75-77.

[12]赵波.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10(7):44-45.

[13]刘红奎.基于就业困境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 中北大学,2010.

[14]张小刚. 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 湘潭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7-138.

[15]王志峰.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117-120.

[16]李红.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及培养路径――以商务 英语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83-85.[17]杨梅.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素 养刍议[J].才智,2014(13):214-215.

[18]钱科娜,郑毅.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培养途径探析――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安 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8-50.

竞技体育前景第2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强国目标;后备人才;国防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8-01

一、体育强国“强”之现状

1985年我国制定的《2000年的中国体育》中提到,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志是:1.全国有近5亿人参加体育活动;2.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有明显提高;3.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运动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4.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5.普遍增加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建成一批现代化的场地设施;6.拥有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人才结构。

二、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内容及模式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格局和模式也在不停地更新。事实证明,过去“举国体制”下的后备人才“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期“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未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二)群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我国群众体育后备人才主要从事与群众体育相关的事务。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秦立忠副教授提出,群众体育后备人才的专业输出主要依托一个口径两个渠道:以教育为口径依托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渠道为人才保障。但近几年,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数量增加了许多,对群众体育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深入实践可以得知,由于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制度及薪酬标准没有明确,指导员的真正价值没有最大范围内得到体现。普遍上,群众体育的开展依赖于体育局及相关单位的器械保障和体育爱好者的自发组织。

(三)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培养未来体育事业的教育者。其特殊性在于学校体育的工作对象本身就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后备人才。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教练、教师等构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有核心人才,其教育对象―中小学、高中甚至大学学生是推动学校体育及其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甚至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不仅需要掌握体育知识,更需要良好的素养,对体育发展规律要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动态性。

(四)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培养

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于2010年3月24日正式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22号》。这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但当前体育高校及其他职业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往往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但综合能力,如市场洞察力、实践造作能力稍差。这与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在实践上需要“体管结合”、“体艺结合”、“体社结合”的状况不相适应。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在属性上其实属于经济人,而在培养中如若只单纯地划归为教育体系内,无视产业的经济作业和经济属性,对于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

(五)体育科技后备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体育领域的科研人才主要聚集在高校,以教授、副教授、讲师、教练和研究生为主。事实上,由于研究生扩招,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下降明显。博士研究生数量和质量也无明显优势。体育科技领域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突出问题。从当前我国体育类科研在国际的低引用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科学研究技术还亟待提升。中国要想真正达到体育强国水平,必须依赖于科技,依赖于科技人才。

三、体育强国目标背景下后备人才的培养系统

(一)体育强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其不仅仅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还包括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文化等。其后备人才培养培养也应该是一个大的系统,决不能孤立地看到某一方面,体育强国未来目标的实现,必须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后备人才培养,其内容就包括以上所讲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群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等。

(二)强国目标下人才培养的共通性

由以上无论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等后备人才培养形式上看,学校教育对后备人才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省市的运动技术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加大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力度;群众体育的“一个口径两个渠道”人才培养原则,也仅仅扣住了教育系统对其后备人才培养的感化与熏陶作用。

(三)强国目标下人才培养的转化性

既然各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最终都服务于体育强国目标,重视人才之间的转换性即显得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前,我们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事态良好,其成功的经验很多可以用于其他人才的培养上。例如:“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方式等。

参考文献:

[1]杨春燕.试探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1,2(2):4-5.

[2]周丽萍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33):103-104.

[3]穆鹏等.后奥运时期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1):8-9.

[4]阳艺武.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问题思考[J].第三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峰论坛,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竞技体育前景第3篇

摘 要 构建和谐背景下体育价值取向是当前大众体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它不仅能够引导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还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能够促进个体体育健康科学的发展。本研究以和谐为背景,以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探讨体育价值取向发展。

关键词 体育价值取向 和谐视阈

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我国现代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其更深层次的表现为人们整体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当前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对社会个体体育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能引导整个社会体育的发展[1]。价值观作为思想的灵魂,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的每一次跨越都是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体育作为一种古老文化,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从原始的竞技比赛到现在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态度已经成为当今流行的价值观念,当前社会追求的和谐,是全社会各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大众体育价值取向不仅能引导整个社会体育的发展,而且也对社会健康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育价值取向是主体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体育需求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人们对体育物质和体育精神的追求意向。健康的体育价值取向可以引导大众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健康的体育价值取向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建立坚持身心统一,个体与社会兼顾的发展局面;健康的体育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体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引导社会对体育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资源调控,同时,还可以引导体育产业在社会监督下健康发展,规范体育市场秩序,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竞技体育对于国家来说,具有振奋民族精神、体现国家实力和凝聚民族团结力的作用,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对于运动员来说,是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外现,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方式;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竞技体育的激烈、拼搏、优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竞技体育的成功可以促进国民体育意识、国民体质、体育产业等各方面的发展,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是体育发展方向的导引,是我国学与训的协调发展、优势项目与非优势项目的协调发展、专业与业余训练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从长远来看是一种战略体育价值目标,是彰显我国在国际体育地位的基础。

二、大众体育价值取向

大众体育是整个社会体育的基础,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众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体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现代化社会推进的动力。在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基础相对薄弱,体育资源分配还尚未合理,体育价值取向就显得格外重要,直接引导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观景,促使大众体育需求不断增加,丰富现代人的生活内容,加快现代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体育的社会覆盖面,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体育价值取向更是引导大众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将终身体育锻炼形成现代生活方式主流。

学校体育价值取向

和谐背景下学校体育如何发展,当前我国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偏弱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体育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闲娱乐体育”、“快乐体育”之理念精髓,丰富和发扬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学校体育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价值取向培养,改变学生的体育认知结构,形成体育价值观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学校的体育驾驭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竞技体育能够带动和鼓舞人们激情投身于体育活动,促进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普及发展又有利于社会整体运动水平的提高,从而源源不断的为竞技体育输送优秀的后备力量,为竞技体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打下基础。这个良性循环的实现依靠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但是,在我国,竞技体育作为体育领域最高层次的水平,由于其强大的政治功能一直都备受政府重视,长期受到特殊“关照”而优先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更是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大国的实力。但是,在这种举国体制中,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个别运动员及教练员的个人素质偏低,大众体育资源匮乏,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出现了我国是否为体育强国的辩论,竞技体育的过度增长而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发育不足的局面。要想我国体育和谐发展,就必须遵循三者协调发展的原则,因为这三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坚.和谐社会条件下体育价值取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1-2.

[2] 李如松,刘国富,胡森林.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9):14-16.

竞技体育前景第4篇

作为体育基本法政策理念具体化的《计划》,是国家、地方及体育团体等共同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基准性政策方针,指出了今后日本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具体措施,是日本继《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后又一个10年期的实质性体育政策规划。另外,《计划》明确指出除了以体育基本法为指导外,还充分参考了体育立国战略仍然有效的部分(绝大部分已被体育基本法所覆盖),因此该计划还具有体育立国战略实施策略的性质。

今后10年日本体育政策发展新方向:《体育基本计划》基本方针解析

《计划》以“建设不论性别与年龄、不论健全与否的公民,都能根据自身的兴趣、适宜性等全面参与规划体育的环境”作为基本目标;为了实现体育基本法提出的体育社会功能与目标,建设人人都能追求幸福、富足生活的社会,指出今后10年间日本体育政策七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即:一、加强青少年体育机会充实;二、推进各年龄段体育活动;三;创造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的环境;四、国际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及环境创造;五、通过奥运会、残奥会等国际大赛的申办、承办等,推进国际交流与贡献;六、提高体育界的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七、创造体育界的好循环等。图1比较直观的解构了各基本方针之间的关系以及《计划》的整体构想,以此为出发点着重考察今后10年日本体育政策发展新方向。

1.推进国际交流与贡献是各体育事业的共同目标

1989年答申(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之前的中长期体育政策)提出主要通过市民交流、选手派遣、教练引进等途径加强体育国际交流政策;《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则将“支持申办、承办奥运会与残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作为提高竞技水平不可缺少的侧面支援政策;《计划》则以“申办、承办奥运会与残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为主,同时强调青少年为优先的市民级国际交流与对外体育援助等”把推进国际交流与贡献、提高日本国际地位作为各体育事业的共同目标。显然,对通过体育的国际交流与贡献相关政策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这也是不同时期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体育国际交流与贡献功能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新时期,加强体育国际交流与贡献、提升国际影响力不仅是日本政治大国追求的需要,同时推进以青少年为优先的市民级国际体育交流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培养与提高国民国际化视野的重要途径,而着重强调奥运会与残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申办与承办也蕴含以此推进赛事承办地再开发与经济活力的意图。

2.创造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的环境是社会体育基础性课题

通过提高体育实施的组织化程度以促进和稳定成年人体育实施率是9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此推出了以促进地方综合型体育俱乐部成立与运营为核心的社会体育政策。到2011年7月,75%以上的市町村(日本行政基层单位)已经成立综合型体育俱乐部,但是半数以上的俱乐部经费自给率低于50%、拥有法人资格的俱乐部也仅占11%左右。所以,新时期政策重点转向如何提高俱乐部运营的稳定性与自立能力、以及吸引更多住民加入俱乐部上来,通过住民自主规划俱乐部运营以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体育服务、推进体育生活化、进而提高俱乐部的自给和生存能力是政策的基本构想。另外,充实青少年体育机会、推进各年龄段人们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这两项基本方针的共通点是创造从幼儿到老年的任何人都能根据自身需要参与体育的规划,这必须建立在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环境创造的基础上。因此,创造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的环境是新时期社会体育的基础性课题。另外,社会体育不仅是竞技体育青少年人才的主要来源,更是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扎根地方的“土壤”,在这个意义上创造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的环境是《计划》最重要和基本的政策方针。

3.提高体育界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是各体育事业的主要抓手

提高地方体育团体运营管理透明性是吸引和促进住民自主地参与地方体育规划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环境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体育政策的成功与否。另外,当前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的残疾人等各种弱势人群体育歧视等问题也需要通过建设公平公正又透明的体育环境加以改善,所以提高体育界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是新时期社会体育发展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另一方面,新时期国家重点投入高水平竞技体育强化、注重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良好循环建设的新竞技体育振兴体系正处于加强与巩固阶段。在企业运动部竞技体育贡献日趋式微的情况下,建立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间的良好循环与合作、持续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挖掘有潜力的青少年体育人才是新竞技体育振兴体系成功的基础所在。如此背景下,文化建设方面一定程度落后于一般社会的竞技体育领域提高运营管理透明性、提高公正公平性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提高竞技体育团体运营管理透明性是改善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前提,提高了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才能实现任何人参与规划竞技体育发展的环境、才能让社会更加了解和理解竞技体育、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青少年体育人才满怀希望地投入到竞技体育中来,因此提高体育界透明性与公平公正同样也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为了促进体育界透明性和公平公正性的提高,将国库补助和体育团体助成等经费补助反映到对团体运营管理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的指导上是新时期体育政策手段新动向之一。#p#分页标题#e#

4.创造体育界的好循环是实现各体育事业协作共生的关键

《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强调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要加强与学校体育合作,综合推进政策措施落实,体现出依托学校体育发展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理念。《计划》则从“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又能促进普及发展”的理念出发,强调形成青少年体育等社会体育为竞技体育提供发展基础、高水平竞技体育回馈和扎根于社会以进一步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好循环”,说明日本体育政策理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代竞技体育职业化和高度专业化发展背景下依托学校和企业运动部发展的竞技体育模式已经潜力挖尽,国立体育科学中心、国家训练中心及各项目强化据点指定与建设等基本都在新世纪前十年完成并投入运营,各竞技项目一条龙指导训练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体育的组织化和实施率等发展到较高阶段、需要通过外力或者新体育文化形成等来进一步推动发展等等,是日本体育政策理念适时发生转变的背景和条件基础。从更加现实问题的角度上说,好循环的创造有利于解决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问题,竞技体育回馈社会体育、职业体育与社会体育交杂共生有助于体育实现本土化发展,巩固并拓宽社会体育发展路径,社会体育发展可以扩大竞技体育选材基础和提供职业化发展的可能。所以创造体育界的好循环不仅关系到竞技体育发展,更是各事业间形成合作良好、相互支撑、协作共生发展状态的关键。

5.从政策过程出发提高体育政策有效性和高效率

《计划》在各主要事业上都提出了很高的政策目标,成年人每周一次实施率达到65%、每周3次达到30%、行动率接近100%,青少年体力和运动能力达到80年代中期的最高水平,奥运会奖牌数超过过去最多的同时、金牌榜进入前5名等等,基本都提出追平或超过历史最高的目标。在经济景气持续下滑,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国债费用等固定支出比率越来越大、体育预算几乎没有可能大幅增加的前提背景下,从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过程出发提高体育政策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是新时期政策主体为实现这些目标着重强调的共同途径与要求。《计划》明确指出在落实基本方针时,不仅要关注“直接参加体育的人”、还要时刻留意从观战职业体育与高水平竞技比赛等“观看体育的人”和包括指导者、志愿者等“支援体育的人”,从不同对象视角出发制定政策以创造出各种体育需求人们都能亲近体育的环境。另外《计划》中每一小项政策措施几乎都明确了政策执行的主体及其分工,政策的可执行性与自由裁量空间缩小方面都比《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进一步提高。这些是《计划》在政策制定科学性方面体现出来的进步。为了提高政策执行效率,《计划》以规定并强调体育团体在体育事业中努力义务的形式,确认了新时期体育团体在体育发展和体育政策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把体育团体纳入到体育行政管理的范围之内为更加高效的政策执行创造了条件。此外,还从推进国民理解、促进相关者合作、财源的确保和有效活用、加强执行监控与定期修订等角度出发对《计划》诸执行者提出了详细要求与指导,目的不仅在于推进计划顺利实施、也意在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今后5年日本体育政策措施新动向:《体育基本计划》政策措施解析

为了能够有效、快速、适宜的应对社会及体育领域的发展与变化,缩短政策运行过程及改善周期,《计划》从七个方面基本方针出发,在分析与把握各方面发展现状基础上逐一制定了今后5年间政策目标和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虽然整体上大部分政策都是原来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但是在新的政策形势、目标和发展条件下,政策的着重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同时也开展了部分新辟事业。下面从解析《计划》具体政策措施出发,着重考察今后5年日本体育政策措施方面的新动向。

1.从体育设施软硬件和事故预防出发强调体育安全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了现代人的风险意识,体育运动中的风险因素也随之被放大,少子老龄化的推进更是提高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安全要求。在此背景下从体育设施软硬件条件和事故预防出发全面强调体育安全是《计划》最突出的新特色。《计划》在体育设施硬件条件上主要提出推进体育设施的耐震化、学校运动场的草坪化、户外活动和娱乐体育活动相关设施的安全确保等措施,在体育设施软件方面目前已经基本完成AED(心肺急救设备)的配备、相关应用与管理知识的普及活动正全面开展等;在体育事故预防方面则提出了普及保险制度、加强体育事故研究及成果运用、定期检查和管理体育用品、安全普及教育等不同角度出发的预防措施。安全体育环境的创造和强调不仅是新时代背景条件下促进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公民体育权利保障的落实与体现。

2.注重体育事业发展软环境建设

体育基本法明确了新时期体育所应该承载实现的社会功能,归根结底就是要求体育事业以人为本、各事业共同协作和谐发展,因此注重体育事业发展软环境建设是新时期体育政策综合性课题。另外,在体育设施软硬件条件比较完备的情况下转而重视软环境建设也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从这意义上说体育事业发展本身也有这样的要求与动力。提高体育界透明性与公平公正性是软环境建设的基本方针,具体措施方面在平稳推进反兴奋剂工作前提下,主要围绕提高体育团体管理能力、运营透明性与合理性、以及建立体育纠纷迅速适宜解决机制等内容展开。从国家、地方、大学、体育团体、民间事业者等出发提出促进志愿者活动与事业发展的措施是《计划》的新辟内容,也是各体育事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计划》还提出了“小学体育活动协调人”派遣、各年龄段日常运动量基准及方针、残疾人新项目及用品开发、优秀综合型俱乐部表彰与交流促进、“俱乐部建言者”培养、推进旅游地点轻松多样体育机会的创造、运动员退役后的奖学金支援、与企业•综合型俱乐部•学校等交涉促进退役运动员就业等等旨在加强各体育事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诸多新举措。

3.多角度、高针对性的青少年体育措施

80年代后期开始的青少年体力与运动能力持续下降、到2005年才遏制住下滑势头,为此2006年修订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把提高青少年体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推进,近几年呈缓慢回升态势、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计划》在总结数年来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和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针对性极强的新举措并加强了政策投入力度,充分反映出青少年体育优先发展的不变政策理念。首先是推进幼儿期体育启发的普及。经过数年的实践与研究发表了幼儿期运动指南,同时《计划》向地方政府提出努力促进“在游戏玩耍中养成良好运动生活习惯”幼儿期体育启发与普及的希望。日本体育大学已经着手在2013年设立幼儿体育指导相关专业,从幼儿期体育启发开始增进青少年体力是日本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动向。其次,针对青少年人群中体育活动频率最低的初中女生,新教学指导大纲从2012年开始实行初中舞蹈必修化,《计划》为此专设经费予以支持。另外,《计划》还要求国家与地方,促进教育委员会和学校尽快依据“全国体育与运动能力调查”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体力提高周期性检证计划,以及推出数字教材制作与发放等等措施、全力向着10年内青少年体力回复到80年代中期水平的目标努力。#p#分页标题#e#

4.强化地方综合型体育俱乐部自立能力抓社会体育发展

地方综合型体育俱乐部是新世纪以来社会体育领域最重要的政策,2004年该事业全面委托给日体协以后发展比较迅速,到2011年7月90%以上的市町行政区划已经成立综合型俱乐部,全体市町村成立比率达到75%以上,客观上为近年来社会体育快速发展奠定组织基础。不过目前半数以上的俱乐部经费自给率低于50%,经费补助依赖性强、自立能力较差。基于此,新时期政策一方面在加强运营经费支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把其列为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体育振兴中心主要助成范围的同时,从与地方企业共同经营以扩充捐助、NPO法人资格取得、广招会员、先进运营事业介绍、运营人才培养等多角度促进提高自给能力,还在行业管理上改变了原先地方广域体育中心纵向管理格局、成立各级地方综合型俱乐部协议会以切实促进行业自立意识,借以综合、理性又积极地促进地方综合型体育俱乐部自立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在促进俱乐部成立上加大支持力度与范围,并强调从地方实际出发促进符合各地实情综合型俱乐部的育成。总体上看,尽管《计划》还提出加强与企业、大学的合作等方面促进社会体育发展新措施,不过应该说与“创造住民自主规划地方体育的环境”这一基本方针差距较大。社会体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地方自治型体育团体的广泛发展,《计划》也从基本方针上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过这恰恰是日本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最弱项”,可以说这是日本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困难。也提醒我国发展社会体育一定要兼顾促进自治型社会体育团体的不断发展。

5.科学完善高水平竞技强化支援

90年代初日本开始重新重视竞技体育发展,尤其通过新世纪前10年基本构建起各项目一条龙训练指导体系和国家直接运营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强化体系。后者主要包括以国家训练中心、各项目强化据点为核心的强化训练体系和以国立体育科学中为首的高水平竞技体育支援体系。相关政策效果已经逐步显现,近3届奥运会都取得不错的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更是取得史上最多奖牌数,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竞技体育强化体系是新时期竞技体育政策的主要落脚点。《计划》从国家、体育统括团体、地方、学校、企业等不同主体,从情报、器械开发、伤病康复、运动员调整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诸多细微详尽的支援完善措施。另外,鉴于近年来女性运动员的优异成绩,特别强调从选材、情报收集、工作人员配备、科学研究等都要充分考虑女性运动员的需求与特征,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她们提高与发挥的环境。还指出高水平竞技体育强化体系也要服务于残疾人运动员,为提高残奥会成绩做出贡献等。

6.不断加强传统体育发展

竞技体育前景第5篇

竞技体育与生俱来的特点及得天独厚的条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发展趋势是国际化、科学化、社会化,赛事的频繁化、内容的多样化和规模的扩大化,它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其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使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一项国际文化活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带来的感召力、震撼力,恐怕全世界没有哪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能与之媲美。不同生活制度、宗教信仰、生活阶层、民族、肤色、地域的人们,对竞技体育运动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切的向往,竞技思想之深入人心,竞技精神之越来越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且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其他任何一种国际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摆脱了贫困落后而走向生活富裕之路,至2007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56美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能避免也不可能避免的矛盾凸显出来: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滋生,生态失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的关键时刻。“当此中国发展的‘临界点’,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化解现实中阻碍发展的各种矛盾,排除一切干扰,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提出来的。

二、竞技体育的科学内涵

现代的竞技体育的内涵早以超出了“夺标”、“获胜”的表面形式,如有时基于政治、利益、交往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竞技体育比赛中有时故意放弃或输掉比赛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见,创造成绩、夺取锦标并非能体现竞技体育的本质。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及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显然,这种定义并没有揭示出竞技体育的内涵,其所揭示的仅是竞技体育所反映出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特点而已,并不能将竞技体育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如果从竞技体育所表现的形式来看,的确,它需要参加者的奋勇拼搏为载体而得以运行,但比赛获胜不是竞技体育的主要目的,关于这一点不仅是过去的竞技体育,还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均已被验证。违背这种规律,必然会使竞技体育走入狭隘的生物学竞争的歧途。相反,竞技体育所承载的恰恰不是单纯的比赛获胜,比赛获胜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比赛获胜之外的其他“产品”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如同现代竞技体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部体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史一样。这些我们所见、所闻、所论的竞技体育绝不是什么仅仅作为一种参赛获胜、展示体力之类的体育活动,它有其丰富的内涵,即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友谊与进步”。

三、竞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道德水准,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更加发展的社会,而且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更加提高的社会。竞技体育所展现的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爱国的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独特作用。

(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人们的欣赏水准也逐渐提高、多样化。竞技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往往比其它社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引人关注。

(三)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稳定社会秩序

和谐社会要求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充分享受生活。竞技体育以其竞赛性和艺术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可以令人忘记忧伤,情绪愉快。人们作过统计,在重大赛事时期,违法犯罪的事件就会减少,社会治安状况比平时要好。

竞技体育前景第6篇

体育报道中的“唯竞技体育现象”

从广义上讲,体育应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部分。我国在1995年分别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强调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切实执行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我国广大新闻媒体对体育的报道,往往根据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项目的特点以及体育报道带来的商业价值等方面来选择报道的内容,这样导致我国体育报道中竞技体育完全占主导而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被忽视的不平衡现象。

报刊“唯竞技体育现象”由来已久。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报刊便成为大众传播媒介,虽然电视、互联网的兴起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报刊以其自身的特点依然占据大众传播的主流。笔者对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报纸做出的调查数据显示,竞技体育新闻平均比率为83.56%,社会体育新闻平均比率为12.35%,而学校体育新闻则只有4.09%。因此,我们可以部分地观测到,“唯竞技体育现象”在报刊媒介中已经较为明显。

电视“唯竞技体育现象”表现突出。有关学者专门对体育新闻节目做过调查,发现在2006年的最后一周(12月25日至31日)中,CCTV-5的体育新闻咨询节目《体育新闻》共播出134条新闻,其中竞技体育新闻为114条,占85.1%;其他诸如场馆建设、国际国内体育新闻评选等方面的13条,占9.7%;社会体育方面的只有7条,占5.2%。虽然其中并没有提到学校体育的占有情况,但是我们从百分比中可以看出其占有量不超过5%。

网络“唯竞技体育现象”发展到极端。相关数据显示,新华网、搜狐网和人民网中,所有链接都是竞技体育内容,没有任何链接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关。另外,笔者对多家新闻网站作出比较分析,除了“虎扑NBA”有两条关于学校体育的新闻以外,其他所有新闻全部是竞技体育新闻。可见在网络媒体中,“唯竞技体育现象”已经占据主导位置。

从以上对三大媒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竞技体育占据各媒体体育报道的绝对分量,有些媒体甚至将体育理解为竞技体育。因此,在我国整个媒介中“唯竞技体育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唯竞技体育现象”背景分析

竞技体育的泛娱乐化特性。竞技体育借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它经历着由玩耍游戏竞技体育的演变过程,可见其最初便具有娱乐功能。目前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竞技体育泛娱乐化的文化景观。围绕着竞技赛事,强调的是体育故事、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播挖掘;在传播符号的运用上,将语言符号的轻松诙谐、非语言符号的“夸张软化”等引入其中。加之竞技体育较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具有更强的激烈性、丰富性和悬念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宠儿。从早期的德国体育娱乐节目《夺标》到当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篮球公园》、《全明星猜想》等,处处可见体育娱乐化的印迹,这已经成为媒介传播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文化视野中的图景之一。

社会和媒体对体育认识的缺位。从受众的信息需求来看,竞技体育也比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更具有优势。受众通常关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如对于足球迷来说,欧洲的五大联赛和世界杯显然要比某高校或社区举行的足球赛更具吸引力。体育新闻的受众多数为中青年男性,这一群体的心理更倾向于对抗性、竞争性和直观性,因此拥有这些特性的竞技体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将远远超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

除此以外,高收视率的广告收益和社会效益使各电视台盲目追随竞技体育而忽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媒介的报道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又误导了受众对体育及体育报道的认识,片面将竞技体育等同于体育,收视热情偏重于体育赛事等,因此形成了“唯竞技体育现象”的恶性循环。

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曾一度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虽然以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为目的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获得发展空间,但受到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步伐仍远远落后于竞技体育,从而在体育报道中自然会出现“唯竞技体育现象”。

解决“唯竞技体育现象”的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认识,加大政府和社会扶持力度。

倡导体育明星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一些知名的体育运动员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如让体育明星参加社区体育比赛的揭幕式,参与社会体育比赛,到学校给学生上体育课等。

加大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投入。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城乡社区及学校体育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政府必须加大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投入,加大建设群众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力度,加大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活动的经费支持。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只有在有场地和有经费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给媒体提供足够多的新闻素材。

第二,创新报道机制,提升体育传媒工作者职业素养。

加强地方台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报道。地方台应加强对本地的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身边体育事件的报道,让群众广泛参与到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之中,形成积极参与广泛报道吸引眼球持续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

开辟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专栏。可借鉴美国体育报道方式,设置针对学校体育报道的记者队伍,开设专门的学校体育专版。在多数的美国媒体中,报道中学、大学的篮球联赛、棒球联赛等,甚至辟出专版刊登学校体育的成绩和纪录已经成为媒介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我国在这点上,更应结合地区实际,构建专业性强、报道机制完善的传播体系。

改变传统的体育报道方式。体育传媒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新鲜的、有趣的并能吸引大众的方式来报道体育新闻,转变以往单一的、套路化的报道方式。如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插入一些健身小方法或小窍门,结合群众和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让群众学到日常的一些锻炼方法,使之在无形中关注到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认识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媒介经营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充分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应使受众在满足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的同时,获得充分的社会体育方面的相关信息,以此培养受众科学全面的体育观,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第三,丰富科研内涵,探索科学持续的报道理念。

体育实践活动离不开相关理论指导。目前存在的竞技体育报道占据主体,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报道相对弱化的现象,与学术界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和倡导也有一定关系。笔者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涉及此类问题的学术文章寥寥无几,缺少对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社会属性和传播现状的分析研究。因此,提高学术界对此类问题的关注程度,寻求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大力倡导体育报道均衡化,形成报道观念和报道方式双项提升优势格局。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版。

4.胡斌毅:《数字的魅力——北京奥运电视收视率分析》,《当代电视》,2008

(9)。

竞技体育前景第7篇

关键词:专业竞赛;专业教学;思路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自然也应有所区别和创新。专业竞赛促进专业教学的方法即是其中之一,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进而应用到高职教育的规划发展工作中去。

一、专业竞赛的现状与背景

(一)世界范围的专业竞赛。

从全世界范围内看,高等院校的专业竞赛由来已久,早在1950年即成立的“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IVTO )”(后改名为“世界技能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活动为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竞赛,涉及40余个工种(项目)。我国于2010年10月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并开始组队参赛。

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参加过不少类似的竞赛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举办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根据大会主题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法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举办的“大学生Scilab软件国际竞赛”,Imagine Cup 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微软创新杯)等。

(二)我国专业竞赛活动现状。

随着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与特色的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就内在地需要开展专业竞赛活动,以便检验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时质量水平,同时树立标杆促进教风学风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涌现,尤其是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7个部委(市)联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7年举办以来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并于2010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总体计划,并成为 “世界技能组织”特别关注的赛事。还有一些全国性重大竞赛如由劳动与人力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教育工程”大赛、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技能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等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软件专业设计与开发大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央电视台及外研社举办的“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纷纷涌现。

据劳动和社会资源保障部举办的“中国就业网”透露,2010年,全国共开展部级一类、二类竞赛活动31项,近千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踊跃参加。其规模之大、参与院校、企业和国家单位之多、影响范围之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另一种形式的“高考”。

在此形势影响下,全国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促进专业竞赛的政策与措施。仅就广东而言,2010年2月,广州市就专门出台了《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方案》,同期间广东省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2010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通知》(粤教职函〔2010〕74号)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和相应措施的出台,为各高校专业竞赛的蓬勃开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各高校教学与竞赛结合开展情况。

许多大学在参加各种竞赛的活动中,对专业竞赛的组织、人才选拔与培训、竞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竞赛对教学的促进等都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普遍认为通过专业竞赛对教学、人才培养在很多方面带来了好处。如广州铁路技术职业学院通过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实施“赛教结合、寓教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学校将竞赛看作正常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定期组织各种竞赛(开展学年竞赛、学期竞赛,甚至开展月赛),通过竞赛,以期促进教与学。有些学校针对竞赛成立了专门的队伍、提供了专门的教学设施、建立了各种竞赛培训和教学平台,如北大的OJ平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竞赛与学分互换等,把竞赛作为一项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起来。

甚至有的高校直接参与承办各级专业竞赛赛事,如以上所有国家、省市级别的重大专业竞赛,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各高等院校中举办的,这些院校如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承办大赛获益良多,其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均走在同类院校前列。

二、专业竞赛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思路探讨

高职教育作为上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制短,一般学制只有三年甚至两年;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强调面向社会、偏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中强调实践、教学做结合。因为学制短,要完成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就势必要求教学应该具有高效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高的学习目标;因为强调应用,所以教学模式上不重知识的传输而是注重技能的培养;因为强调实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引进社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在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就很有必要形成对普通高等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双重突破,积极寻求适应高职教育内在本质和特点的全新教育活动形式,专业竞赛就是适应了这种内在需要、并充分展现了高职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创新举措。

(一)专业竞赛与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流行的教育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建构主义,其核心观点有三个:一是认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二是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三是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教师创造学习环境,包括“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而专业竞赛正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伙伴的帮助,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因而较好地体现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

近年来,国际上又开始流行一种“多元智能”的教育思想。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一理论很好地回答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手段等的差别性问题,并且与专业竞赛的举办的背景指导思想有着高度的吻合性。

(二)专业竞赛可以提升高职教育的效率,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学制里快速成才。

高职教育相对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高效率,就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地让学生参加大量的技能技术学习与训练,使他们在专项技能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而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多是普通本科院校录取线以下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另辟蹊径,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和成就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兴趣、劳动兴趣、创作兴趣等学习心理原动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树勤学苦练的技能学习学风,尽快真正熟练掌握未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术,这种高效率正是高职教育所需要的。

而无数事实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读书记忆考试方面虽然普遍表现差强人意,但在动手操作方面却不落下风。其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竞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以往沉睡的潜能得到唤醒,从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学生为准备竞赛往往能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攻克难关,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前所未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配合精神。

(三)专业竞赛适应了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做相结合的内在需要。

当前的各种专业竞赛的内容不外乎涉及两大主题:一是专业基本功竞赛,主要展示参赛选手对专业基础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二是作品竞赛,主要展示参赛选手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表现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纯粹实施理论教学,一门课程学习完毕后,学生往往表现得好像根本没有学过一样,随学随忘,即使偶尔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也往往是只鳞片爪,零碎而不成系统,很难有效地完整完成一项专业工作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多偏向形象思维能力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为此,很多高职院校特别重视绪论课或第一堂课的系统而深入的讲解,并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做结合。然而即便这样,由于各门课程常常是延续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学生常常随学随忘,依然不能最终解决学生扎实而系统掌握该门知识技能的问题。

专业基本功竞赛一般都能涉及到教学做设定的各关键环节,使学生通过竞赛把所学知识有机地贯穿结合起来。而在准备相应专业竞赛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详尽的知识与技能分解并制定训练计划与任务,所以专业竞赛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学生强化和检验学生基本功的过程。而作品竞赛就具有更完整的体系性和项目真实性,需要组织专门的竞赛团队、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任务协作与分工,这样就在无形中做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能更直观、系统、深入地反映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考试更能反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把握程度和实际运用效果,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施了专业竞赛与教学考试的学分互换。

(四)专业竞赛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综合素质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社会接班人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往往是社会迫切需要的“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当前社会上看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成功与否,一般有两大标准,一是学生的就业率,二是学生的专业竞赛水平,这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所学校的专业竞赛水平高,其学生就业也会受到普遍欢迎,而一所学校良好的就业率背后,往往也是由较好的专业竞赛表现支撑的。这是因为专业竞赛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专业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事先通过严密论证和科学筹划的,既有政府的政策导向、又有高校的专家意见,更重要的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因而反映了社会的最新水平或需求。

甚至很多专业竞赛如“微软创新杯”Imagine Cup 微软全球学生大赛、“思科杯”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NEC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腾讯杯”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都是由企业独立举办的,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组织竞赛,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所以我们看到历年来各种大赛中各项专业竞赛的优胜者往往成为香饽饽,很多人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以优厚的待遇条件抢走。而那些各类竞赛获奖较多的学校也自然被视为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较高,其旗下的毕业生即便没有参加竞赛也可以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五)专业竞赛促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综合运用,确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程教学体系为主的,各门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难以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引入专业竞赛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专业竞赛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要么完成一系列软件设计练习,要么通过一些具体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有目标的培训中,无疑会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也能使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在近些年超常规快速发展起来的,教育教学的很多环节还很薄弱,而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工作恰好能对高职院校的工作起到全面的监测作用。

专业竞赛固然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组织举办或参与。专业竞赛活动的内容应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符合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技能教学的相应要求,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一种强化、提升或有益补充,并形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技能教学乃至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作者单位: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洁.人社部启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产业升级竞争力[EB/OL].http:///html/report/30817-1.htm2010-10-21.

竞技体育前景第8篇

【摘要】本文以转型期的体育领域伦理道德景象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法,结合本人所见所闻,重新认知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其成因,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伦理;道德;转型期;中国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充斥着我国的各个领域,这些“不和谐”有一部分涉及法律问题,我们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而更多的是一种伦理道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伦理道德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知,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有正确的态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体育领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始终保持一种敏感的嗅觉,这些体育领域的“不和谐”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

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将谈谈本文的愚见。

1.关于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景象。

1.1何谓转型期。

我国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综合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各种伦理道德理论也随着开放的经济一同到来,并影响着我国的公众。如现代的公民伦理、普斯伦理近几年都有着一定的传播。

我国真正的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我们转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政治文明水平、经济发展、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景象,各个领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

1.2对道德的认知。

关于“道德”,对“德”字的拆解———很多人在十字路口,眼睛斜过来,看见一样东西,拿不拿?问问心。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由此可见,“道德”,就是类似于约定的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

1.3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知。

伦理道德本身是一种习惯。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伦理”和“道德”常常同时出现,但却是两个不同的两个概念。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是双向的。道德范畴则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可以是单向的。人性的本质是趋利避害,而伦理道德使人性的本质得到合理的引导。

1.4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

我国选择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我国又是一个受传统的儒家伦理几千年影响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转型。“我们不能对我们生活的社会时代麻木不仁,我们必须要跟上社会的节奏。”有人说:“全亏了改革开放的与国际接轨,让我们迎来了普斯伦理”,改革开放确实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让我们对普斯伦理、公民意识等各种伦理道德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度的加大,发展的加速,国人的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着微妙的变化,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浮躁的心理,世界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追求不切实际的社会认可,而忽略了个人真正的价值。

2.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及其转型期的景象。

2.1对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的认知。

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就是在体育领域调节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规则,它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领队、出资方、盈利方、社会成员等多个构成部分,这些部分自身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产生的关系,必须要有相关的伦理道德来引导和约束,这就是体育伦理道德。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经济领域的这一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体育的产业化、职业化、功利化和商业化无疑在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它同时又“对弥足珍贵的体育精神具有巨大地消解作用,它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吞噬着体育的灵魂,使体育正一天天地逐渐沦为名利、功利、势力的奴隶!”

2.2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

北京2008奥运会,让世界再次承认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存在太多的伦理道德问题。

2.2.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举国体制,是一个金字塔形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就有众多体育专家、学者提出,2008奥运会后,我国需要改变现今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呼吁取消举国体制,应该把体育工作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移动,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反对的声音,认为不可以取消。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现状不容乐观;同时许多疾病也呈现着年轻化的趋势,提高国民体质,已经是当务之急。本人认为体育工作的重心理应由竞技体育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转移。当然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伦理道德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2.2竞技体育的人才选拔。我愿意相信绝大多数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是公正、公平的,但也必须承认,在部分运动项目的人才选拔中,并不仅仅看运动员的实力和未来可以挖掘的潜力,运动员的家庭背景也作为考察项目之一。近期网上公布的几段视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中一名小男孩的日记还一度引发体育界的轰动,内容主要是教练明目张胆的索取烟酒、红包,若不按时送,就不给指导甚至不给练,更有甚者,对其队员会进行体罚。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了,有的同志是打着“为国争光”的幌子,做着满足个人利益的事。

2.2.3始终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职业足球。我国泱泱13亿人的大国,竟然选不出11个能在世界足球中踢出一席之位的运动员,有人说,这是我们的体质、体能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日本、韩国同样是亚洲种,为何他们就可以呢?由此想到,近来沸沸扬扬的足球运动员群殴、打裁判等等负面事件,足球运动员拿着高额的薪酬,有没有实现相应的价值?有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前几天,本人在看体育新闻,看到了中国棒球队没有太多的经费,没有外教,甚至连本年度的比赛服、装备都是去年的旧服装、装备,但他们仍在坚持,仍然兢兢业业地训练,没有观众,仍认认真真地比赛。朝鲜国足,拿着12元的月薪依然闯进了世界杯。群殴、假球、黑哨,试问中国职业足球到底怎么了!

2.3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的成因。

谈谈我国体育领域这些“不和谐”的成因是什么?第一,无疑是体制问题,没有规范、可行的体制去规范,让体育领域各组成部分有一把自我约束的尺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第二,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教育。体育领域作为大众娱乐、观赏的项目有着一定风向标的作用,这就要求运动员等体育领域的组成部分接受较多的思想教育,包括爱国精神、民族主义、团结精神、拼搏精神等等。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形象。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男篮,他们常常会组织队员去军队、学校等接受思想教育,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所以在奥运会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团结和拼搏。第三,国家集团与集团、各集团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都想把利益最大化,这与现阶段转型期,社会的竞争及飞速发展不无关系。

3.结论。

本文对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景象、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我国转型期体育领域的伦理道德景象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可见,我国体育领域的某些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伦理道德,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的体制问题,有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问题,当然也与我们公民的素质和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目标等有关。转型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转型期完成公民伦理道德的洗礼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万月红。21世纪初我国体育道德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曾玲华。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作者姓名后缺少标点)[3]熊文,蔡端伟,李荣芝。竞技体育道德制度化及其特殊形式———道德契约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

[4]蒋晓丽。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贺亮峰。体育运动中的非道德行为与运动员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