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路养护方针

公路养护方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09:19:46

公路养护方针

公路养护方针第1篇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也在日益剧增,同时,给我国公路建设中隧道建设的预防性养护带来新的挑战,隧道养护将面临长期、繁重、艰巨的养护任务,然而,就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来看,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现象,使隧道养护技术不能与时俱进。本文将对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作一分析。

【关键词】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引言

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路面采取正确的措施。 从预防性养护“ 恰当时间”、“ 合适路面”和“ 正确措施”三个条件分析,路面状况与技术措施是可以准确掌握的因素,“ 恰当时间”――最佳养护时间却实际影响着预养护效果的好坏,所以,确定最佳养护时间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

一、隧道预防性养护的工作目标

(一)确保隧道安全、经济运营

针对隧道养护及交通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养护计划,规范工作方式与标准,提高养护质量,保证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隧道安全、经济运营,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采用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

主动预防性养护为使隧道养护具有较高的效费比,采用主要预防性养护,延长使用寿命,节省费用,实现隧道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最小化;其核心是使业主以最佳养护成本得到最优质的安全运营保障。

(三)养护技术创新,提高养护水平

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应用新技术,推行数字化、精细化养护,借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摸索养护规律,完善工作思路、方法,提高养护水平。 实现检测自动化、分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二、现阶段我国公路隧道的养护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加强,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猛,据了解,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利用 20 年就完成了国外公路建设 50 年的公路建设工作,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重建轻养”日益严重,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作为公路养护中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养护,将影响公路的整体运营。我国公路隧道养护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养护检测技术、养护评价技术、维修加固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技术。

(一)养护检测技术

就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检测方法来看,已经形成了系统地隧道养护检测方法体系。其中养护对象包括机电设施、土建结构等;因为隧道养护对象的不同,在隧道检测方式上,就要根据不同检测对象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检测方式。

(二)养护评价技术

养护评价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隧道土建结构的健康评价。很多研究学者都对其做了具体分析,例如对衬砌开裂隧道稳定性的研究、对隧道二次衬砌在衬砌混凝土厚度减小中的研究等。无论是对哪种隧道的研究,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执行。

(三)维修加固技术

公路隧道有各种各样的病害存在,例如衬砌开裂、掉块、坍塌、劣化、损坏,衬砌渗漏水、涌水、结冰、冻胀、高压爆裂、排水不畅,仰视拱底鼓、沉陷,洞门及边样仰坡损坏,路面破损、附属设施损坏、机电设施老化、损坏等病害。对于隧道病害,一般根据结构检查结果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确定病害处理方案。

三、养护技术在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运营中的公路也逐渐增多,因为公路成年累月的运行,公路建设中“重建轻养”现象又较为严重,导致我国公路建设中隧道的养护技术止步不前。然而隧道的养护对于公路的整体运营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隧道养护工作中的运用。

(一)国内外隧道养护技术

经验根据对国内外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大致有四方面经验可谈。

1.在隧道养护理念上。

家要大力提倡养护理念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让公路建设中的所有人员对养护工作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另外,要加强对公路养护理念的认识,重新审视公路养护在公路运营中的作用,从而遏制“重建轻养”现象的发生。

2.在体制建设方面。

有关部门要分化职责,把隧道养护工作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细化,让部门间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最终实现建设与养护和谐发展。

3.是在养护评估方面。

要注意养护方法的运用,针对不同速到结构制定针对性的养护评估方法。

4.是养护手段方面。

随着科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数国家在养护手段方面也逐渐机械化、快速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养护工程技术

任何工程的建造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手段做铺垫,公路建设也是如此,技术含量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运行的年限。在隧道维护中,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技术力量做保障,养护工作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在隧道养护检测技术上,据调查显示,对隧道土建结构以及各种型号的机电设备的技术状况的了解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在决策技术上,最大问题是如何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并完成科学的养护计划;在维修技术上,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发现病害的根本原因,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因素下,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

(三)养护管理技术

隧道养护工作的执行状况与养护管理技术有一定关系,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技术能够促进隧道养护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为公路运营做好基础,在一定程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养护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意识养护管理体制,要求共组人员对养护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分配,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二是在管理理念上,要求普及隧道预防性管理理念;三是在管理手段上,要求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及时、有效地确保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隧道养护管理应贯彻“ 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养护与管理体系以及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养护管理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全面提升高速公路隧道的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兴亮,孙承吉.桥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2,01:118-119.

公路养护方针第2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点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国家公共财政投入较为集中的建设区域[1]。基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除了要在公共财政投入中加大农村公路投资资金比重外,还应重点围绕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这一主线,对制约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使用及管理的因素加以分析,并着重解决养护资金短缺等问题。

一、公共政策视阈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改革形势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国家重视,为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村发展局面、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在2009年推行实施了公共财政资金,即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及国债资金多方投入的资金使用及管理措施,以更好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而我国政府在2008年实施的交通税费改革举措,使公路养护资金在筹集、拨付来源上得以拓展,原先以养路费为主要养护资金来源的资金征收及拨付方式改为以燃油税征收为主。而在公路养护资金的审批上也实现了单一的由省级交通部门负责到省级交通部门与省级财政部门协同审批的转变。随着各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入,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各地区逐渐采取了“县道县管、村道村管”、“养护管理承包”等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及补充方向,其实践效果较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趋于规范。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首先,县市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热度的增强,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注重公路建设,忽视公路养护的问题,一方面导致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受损,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后续养护的难度。其次,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较为模糊。具体到农村公路养护实践,存在县市政府、县级交通管理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引发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及重叠问题。第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较为狭窄,资金较为短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在筹集上更多地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共财政资金划拨,各地区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资金投入较为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自筹渠道主要依靠农民、社会企业的分散资金投入及捐助,来源不够稳定。

三、公共政策视阈下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水平的相关要点

(一)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区域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性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体系中,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做好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需求的资金保障[2]。农村公路在属性上带有极强的公共性,当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形式存在时,需要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体系的保障,提高政府部门财权和事权的匹配性,增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最终发挥农村公路这一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价值作用。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在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时,要针对前期养护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在遵循“统一规划,区域负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级基层管理部门各司其责。作为区域交通管理部门,要围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设置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机构,辅助乡道养护管理专职人员及村道养护管理机构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保障下,各地政府可以针对农村公路养护,设置相应的养护基金管理项目,将日常积累的养护资金加以收集汇聚,用于短期内的养护工程资金投入[3]。

(三)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

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更加广泛,如单纯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不利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稳定供给。因此,在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的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应致力于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通过建立并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机制,形成政府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乡镇基层组织资金自筹、社会资金捐助入股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模式。具体地说,省级相关部门应借助省级财政、公路养路费,燃油税征收等方式划拨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级地方财政应以农村公路养护费收取及县级财政拨付提供养护经费保障;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乡村道的养护经费筹集。以北京通州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及管理实践为例,通州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涉及到市级财政,、地方区域政府财政、基层乡镇政府财政等多个环节。其中,针对乡级公路,市财政采取4500元/公里年作为养护资金补助标准,地方区域政府补助标准为2060.5元/公里年,基层乡镇政府则为2060.5元/公里年。针对村级公路,相关补助资金依次为3500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1760.5元/公里年。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中,通过设置财政专户的方式,落实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侵占及挪用。

四、结语

在公共财政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针对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应注重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构建、公路养护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实现养护职责分明,资金高效利用,确保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362.

[2]田楠楠,肖紫薇.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8):131.

公路养护方针第3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公路养护;路基养护;计划管理

1.引言

根据公路建设工作总方针的要求,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此,应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进行科学分析,预作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毁的因素,增强设施的耐久性,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针对上述提出的关于公路养护方针,相应的公路养护技术政策主要可归纳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养护手段应当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现再进一步地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中应采取的策进行深入探讨。

2.公路施工养护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养护应当结合施工来采取预防性的养护工作,加大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力度。因此在公路工程实施中,强化健康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对结构状况和养护运营进行抽检。加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巡查、检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并及时采取现场监管和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公路施工中对养护采取建立和健全技术责任制,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各级组织和各种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各司其职,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通过审查设计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有无矛盾,采用的新技术及特殊工程和复杂设备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是否妥当,概预算是否合理。对公路改善及大中修工程一般均采用一阶段设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设计文件一经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在施工中确需变更设计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工程项目原则上采用一阶段竣工验收。对公路养护施工的竣工验收参照现行《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执行,检验评定标准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验收委员会(组)对整个工程质量应作出评价,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并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应提出竣工验收鉴定书,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于改善、大中修工程一律实行保养制度,保修期为2年,以工程竣工验收接养之日起算。在保修期内凡因施工造成的破损一律由原施工单位无偿修复。对小修保养工程的养护和施工,要建立实地检查、中间检查和上下工序交接制度。每项保养作业和小修工程项目完成后,应分别由县段(站)或地区总段(处)进行验收。

3.公路工程完工后的养护管理

为有效地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确保完成公路养护所规定的任务,建立健全、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十分重要的。

3.1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作为公路养护管理主要部分,对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公路建设、养护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办法和相应的操作规程,同时依靠科学养护实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广应用评价管理系统等管理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养护的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公路养护质量,使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1)公路养护质量管理。对于公路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管辖的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日常养护小修工程的质量管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要成立质量程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质且检查奖惩办法,按月、分项考核各项工程和日常养护质量。对公路完后的路基养护要以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原路设计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对路基各部门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路基各断面宽度、坡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并按照GB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标准提高养护质量。使其经常保持路基坚实、边坡稳定、边沟畅通,公路线形顺适。对公路完工后的路面养护必须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修理措施,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完好,横坡适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能。路面修补要根据破损情况进行处理,路基破坏必须重做基础。面层修补要按有关技术规范选好材料,搞好级配,选择合理的油石比,进行必要的材料实验。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要做到良好的衔接。路面修补质量要保证使用2-3年不出现病害。路面封面、桥梁和沿线设施维修及绿化等,按照各工程项目有关技术标准要进行质量管理。

另外结合路况实际达到以上质量要求的程度,将公路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并以优、良等级路况里程之和占养护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要求减少次等路,消灭差等路,逐步提高“好路率”。为了综合衡量各单位公路养护质量包括优等路与差等路的增减变化,便于单位之间评比,除统计“好路率”指标外,还可采用加权平均方法确定的“养护质量综合值”指标表示。

(2)对于公路工程的养护小修工程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施工管理。小修工程项目都要实行养护部门内部竞争承包办法,竞争对象为养护中心和内部养护工程队,不得转包和个人承包。养护小修工程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的办法。养护工程不得降低技术标淮。养护小修工程管理要做好下列工作内容:编制维修方案和工程预算,进行竞争承包事项,安排施工计划,搞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整理竣工资料,进行竣工验收等。各项资料要报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所辖的公路管理机构审批。

公路养护方针第4篇

关键词:主干线公路;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主干线公路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道路养护。在主干线公路建成投入使用之后会出现各种道路损坏的问题,为了延长主干线公路的使用寿命,必须及时对道路损坏的部位进行修复及养护,防止公路危害的扩大。

1、广西主干线公路的特点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主干线公路资金投入量大、运营成本较大,如果不对主干线定期进行养护,将不利于道路的正常使用。一般而言,公路工程中的主干线公路都具有车速快、车流量大、车辆拥堵等特点,面对这些特点主干线公路在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合理进行养护意义重大。

以广西河池地区为例,在广西河池地区,由于该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北临南岭山地,南濒热带海洋,具有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面对雨季、热带地区太阳的强辐射,广西的主干线公路具备隧道较多、线路弯道较多、防日照、抗酸防腐蚀等特点。

2、广西主干线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区目前的公路工程主干线公路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养护体制不完善、养护运行机制不合理、缺乏合理的设备及先进技术。

第一、养护体制不完善,在我区目前公路工程主干线公路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到“养路”与“养人”的统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区长时间内没有解决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员臃肿的的问题。第二、养护机制不健全。我区的主干线公路管理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区的主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模式都是事业型管理模式。第三、缺乏合理的设备及技术。由于主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缺少必要的养护经费不能满足对主干线公路进行全面养护的需求。

而面对广西地区主干线公路的特点来看:水泥混凝土路面较沥青路面更加适合广西河池地区的气候特点。但是由于广西河池地区主干线路面多为交通重要通道,大型车辆较多。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对路面交通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费时费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该区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

3、广西主干线公路的养护措施

在广西主干线公路的养护过程中,即要针对广西地区主干线公路的特点又要依据我国主干线公路养护的通“病”,有步骤的对混凝土公路进行养护,保障主干线公路的良好运行。由于各种实际问题,主干线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其养护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强制性、广泛性、全面性。

众所周知,主干线公路是我国的基本设施,肩负着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对主干线公路的使用进行养护是道路养护管理的重点工作,具有强制性。在主干线公路的养护过程中,不仅要对道路进行养护还需要对道路中的桥涵、隧道及沿路的各种辅助设施进行养护。因此主干线公路的养护具有广泛性及全面性。针对广西主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以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分别说明两种路面的养护措施。

沥青路面的养护:沥青公路路面具有修建工期较短、养护工作便利、分期修建等优势。在沥青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可以通过预防性养护及角整形养护完成路面的养护。比如对道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等全部进行养护。经过预防性养护工作,对公路路面的小病害及时修复避免公路路面的大病害的出现。通过预防性养护中雾状封层、石屑封层、还原剂封层、稀浆封层等表面封层技术,全面、多层次对沥青公路表面进行封层复原,延缓沥青公路表面的材料出现氧化和老化现象。而在在沥青公路路面修复性养护工作中,主要通过各种修补工艺来修补坑洞,把修补材料填入清理后的公路路面坑洞中,对道路路面进行修补,防止公路路面的坑洞进一步扩大。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初级要选用喷洒养护剂及塑料薄膜覆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选用旧麻袋、草袋、草帘、稻草等可蓄水的材料进行洒水养护。对于规模大、速度快的滑模摊铺,则不应该使用围水养护及盖砂洒水等养护方式。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过程中要对路面的泥土、石块、砂砾等杂物进行及时清除;对化学制剂及油污污染的路面及时进行清洗,严禁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拌合砂浆、混凝土等作业。

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出现小于3mm的轻微裂缝,要及时采用灌浆方法进行修复;当裂缝超过3mm,但小于5mm时,要采用扩缝补块的方法进行修复;在路出现超过15mm的裂缝是,必须使用挖补方法进行补块修复。

除此之外,从公路工程主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养护的技术水平及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主干线公路的养护水平。因此,需要不断推广应用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主干线公路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新型的主干线公路养护队伍,扎实推进主干线公路养护改革的进行。由于主干线公路的建设标准远高于一般公路建设、养护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因此在主干线公路的养护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机械设备的应用都有严格的要求。

4、小结

综上,众所周知公路工程中主干线公路具有车速快、车流量大、车辆拥堵等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干线公路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道路养护。尤其在主干线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道路损坏的问题,为了延长主干线公路的使用寿命,必须及时对道路损坏的部位进行修复及养护。因此,主干线公路的保养与养护意义重大。

针对广西主干线公路的特点及气候、环境等特征,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养护管理中的问题,针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养护。不管是沥青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不管是破环部位的修复还是日常路面的维护,都需要先进的养护技术、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专业的养护队伍做保障。只有做好主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行车安全,发挥公路的运输效益,促进我们广西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敏.信息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2,3(05):22-23.

公路养护方针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养护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以往我国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的原因,一是,当时国产沥青的生产质量难以保证,沥青路面结构形式的使用寿命难以保证,而养护措施合理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较为经久耐用;二是当时沥青的生产及施工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水泥混凝土经济方便、设备简便、工艺简单,同时施工时间不受季节影响,可行性较高。但是设计缺陷、施工不规范、养护不足使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近年来出现大量损坏,不得不投入高额的修补费用。

因而做好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养护,避免路面损坏对于延长高速公路服务性能和服务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常见类型,分析路面损坏的原因,不但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路面施工提供了经验,更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提给出了有力的依据。纵观近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路面设计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交通载重量过速增长、超载、基层材料选用不当、排水系统设计缺陷、养护不当等等。养护措施完善的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要比其他路面形式长,但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损坏则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的破损。高速公路中常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1接缝病害

接缝病害指的是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混凝土爆裂,或者填缝处的填料老化脱落从而形成散失、缺损的现象。接缝碎裂的形成大多是由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传力杆的控制不当造成的;而填料散失一方面是由于填缝材料选用不当,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填缝材料更换不及时。

1.2路面变形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变形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路面错台。路面的错台一般发生在接缝和裂缝处,由于水渗入这些地方,水的特质使其发生冲刷作用,基层组成发生改变,部分出现粉细料质地,车辆经过时板块间具有抽吸力作用,导致粉细料向内聚集,出现版块的高度差异,接缝的质量也影响版块和基层碎屑的向内移动,另外还有版块拱起的原因,一般是两块相邻的水泥板之间发生明显的拱起,由于板下的基材发生膨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发生在陡坡或者弯道等地方,大部分都是因为纵向失稳形成的。

1.3路面裂缝

路面裂缝由龟裂、线裂、破碎裂三种缝隙组成。大部分都是施工时产生的,少数的是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主要因素对已浇路面养护不及时,遇到恶劣干燥天气,强度无法抵御这种天气,而混凝土收缩过于急速造成开裂;基层材料或混凝土材料不能充分拌匀,造成强度不均衡形成裂缝;由于锯缝不及时或切缝深度过浅,应力没有及时释放而致裂缝;路面板的分隔尺寸较大造成直力不能彻底释放导致收缩断裂;此外,路面基础不均匀沉降,路面的强度不足,以及水泥标号的差异均可以引起应力裂缝;路面的检查井周边也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存在而出现裂缝。

2.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中要预防性养护、重点养护和经常性养护相结合,既要针对上文所述常见病害采取预防性养护对策,又要针对已经形成的病害进行重点养护,同时做好经常性养护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以防破损产生。

2.1预防性养护

混凝土的的破坏一般都是从微小裂口开始的,针对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我们通过预防性的养护达到节约资金、降低养护费的、又能提高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例如,发现有损害较轻的采用压浆法处理,基本原理是通过吧水泥灌注的方法进行空隙填充,并把内部已经成液化的泥浆弄出来,使板和基层增强联接,防止地表水下渗,根据板块的裂缝大小和相邻板块的裂缝情况来决定是否压浆。

预防性养护即根据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加强观察,当发现细微裂缝或破损时就根据水泥混凝土的破坏特点采取有效的养护和修补措施,预防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一)在混凝土板块微裂缝或裂缝初期,采取用环氧树脂胶灌缝的办法,灌填混凝土板块的裂缝,以阻止裂缝的继续发展和防止地表面水往下渗透,以达到延缓和阻止混凝土板块破坏的目的,主动预防砼路面早期破坏;二)对于病害较轻的路面般采取压浆法处理。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加压把水泥砂浆灌注到砼板底,填充板底的空隙,并把板底已液化的泥浆挤出,从而增强板与基层的联结,防止地表水下渗。原砼板是否进行压浆,取决于板块裂缝的多少,相邻板块的裂缝情况,是否具有压浆价值。

2.2重点养护

重点养护分为“ 逐块换板法” 和“ 整段加铺法”两种。“ 逐块换板法” 就是对已破坏混凝土板块挖除以后 , 进行基层处理( 多数为低标号混凝土作为基层) , 再在其上重新铺筑混凝土板块。“ 整段加铺法”就是针对大纳路川境段的特殊路段, 即排水不良, 路面破损相当严重的路段 , 采取将原已破坏的混凝土路面进行补强处理 , 在原路面上重新铺一层混凝土面层作为路面。

2.3经常性养护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经常性养护可归结为:一)对路面保持清洁,经常进行清除,对混凝土接缝处进行重点处理,对混凝土板的延伸缝进行重点养护处理,这是路面使用质量的重中之重,对路肩草这样可积水的地方进行处理,防止道路旁出现积水,最少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保持道路旁边畅通,暴雨之后进行查看处理;二)必备需要的交通工具,协助设置有效合理的路面标志,协助搞好路面管理,要对公路绿化进行统筹管理。

3.总结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适当的养护条件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一旦发生破损将迅速发展为严重的路面病害。因而应强化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认真分析常见病害的类型、成因,并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规律采取针对性的养护对策,通过预防性养护、重点养护、经常性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式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完整性,进而延长其适用寿命和提升其服务性能。

参考文献:

[1]赵欣.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J].科技与生活.2010(18):92.

[2]程航.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94.

[3]张占强、高建筑、王紫印.浅议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J].中国房地产业.2011(6):283.

[4]张智刚、段沁.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修复.[J].商情.2012(6):222.

[5]王稷良、田波、张擎.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29(4):1-5.

作者简介:

公路养护方针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预防性养护 病害处理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速公路的路况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高速公路承担着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的责任。其在使用过程中,路基路面、桥梁设施、服务设施等会因外界自然因素、过往车辆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路技术状况逐渐衰减,影响到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所以当高速公路交付使用后,养护企业仍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去维护高速公路各种设施,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高速公路维护较普通公路维护要求更高的技术性、人员素质、维修质量与速度、安全措施。介绍了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涵义,说明了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2常见病害的分类和成因

2.1 病害分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为结构性损坏和功能性损坏。前者表现为路面上各种形状的龟裂、块裂、纵横裂缝等,而后者只对路面的服务性能而不是结构强度产生影响。但如不在早期处理这些病害而任其发展,就会导致功能性损坏道路表面进一步松散,渗水致使下层剥落,产生深度车辙,造成坑陷和槽沟等严重的由原病害衍变的病害,进而发展成为结构性损坏。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主要是在路面病害形成破坏之前进行,预防性养护对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的后期养护费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2 病害成因

2.2.1 沥青混凝土稳定性因素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孔隙水、深层渗水等是引发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直接原因。据资料显示,沥青混凝土路面孔隙中如果存在水分,可能需要6 d的时间才能完全蒸发,在这6 d的时间里,路面可能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对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另外,如果层间水继续下渗到下层结构,就会降低下层路基的稳定性,使路基的强度降低。

2.2.2 沥青的热稳定性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级配设计时,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对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车辙、推挤等路面病害。

2.2.3 路基强度不足及路面稳定性下降

填筑路面时物料品质不均匀、厚度不足或结构层厚度配置不合理等均可导致路基强度不足产生病害。

1.3 养护不及时是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

日常养护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十分重要,及时、高效的日常养护工作,能够将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有产的提高。因此在沥青路面的病害破坏形成之前,对路面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性养护,是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关键。

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分类、内容和特点

3.1 分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预防性养护、日常养护以及专项养护三种养护方式。

3.1.1 日常养护

日常养护工作主要就是对公路自身及沿线的附属设施进行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它不改变养护对象的结构,不需要工程材料而只是通过人工、机械或者简单的辅助专用工具进行作业,使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1.2 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依靠专业的技术来实施,它是指在最佳的时间对养护对象进行预防性的养护作业,它可能需要应用一些机械工具和材料,来进行具体的实施。以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最普遍和最应提倡的公路养护方式。

3.1.3 专项养护

专项养护是指,对养护对象进行比较专业的、具体的养护。它可能根据养护对象损坏或者病害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专项养护计划。专项养护工作也需要选择最佳的作业时间和养护技术来专项进行,它的针对性较强。

3.2 内容和特点

3.2.1 内容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必须及时。预防性养护就是要提早对公路状况进行调查、检测和科学评定,然后针对不同的路面早期破坏形式,来确定出合理、有效的保养和维修对策,以保证路面长期保护高度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进而预防路面早期病害不甘落后继续发展和扩大。

3.2.2 特点

3.2.2.1 养护时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表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是开始由氧化、损耗,到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等,再到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贯通裂缝,最终出现结构上的问题。高速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养护方式,它能够把路面病害消灭在最初状态,使高速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养护方式。

3.2.2.2 养护周期

周期性养护,也就是说对高速公路进行定期的路况检测,并采集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要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可以建立起一系列周期性数据采集制度和实施方案。同时,还要加大日常的路面巡查工作,使有可能出现的路面病害被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处理。通常,在一个寿命周期内,为了保持路面的良好陛能和使用状态,需要实施6次以上的、较为系统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相应措施

4.1 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

科学、高效的检测手段,是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前提条件。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定期对路况检测和进行系统管理。并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发现路面轻微破损与病害迹象,并对这种迹象进行科学的评价。预防养护的关键,还要提高检测的频率,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使用年限长、路况性能长年不衰,离不开其对开发和应用的集成检测技术对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检测、分析和用评价结果指导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

4.2 建立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

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高速公路路面的检测及养护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高工效率。具体实施时可以对高速公路的各段路面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监控情况对路面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病害预测。同时也可以运用管理系统对路面养护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和方案优化,以提高预防性养护的科学性。

4.3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人员业务培养

养护人员是高速公路的“保健医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养护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拥有高水平的养护技能和专业的养护知识,是对养护人员的根本要求。首先应分部门分岗位对高速公路的养护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和用人标准,养护人员持证上岗。另外,还要培养养护人员积极的工作热情,养护工作是一项比较艰苦的工作,只有将养护人员的

工作责任心和职业素养提高了,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高质量实行,才能保障公路的平稳运营。

公路养护方针第7篇

为了合理制定盐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方案,项目组对典型路段进行了取芯评价,取芯路段如表2所示。为了准确地评价芯样的高温稳定性,项目组采用了基于沥青路面实际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高温变形试验方法对芯样面层结构的蠕变性能进行评价,重点评价中下面层的整体抗高温变形性能。共进行了6组试验,试验结果汇总于图4。由试验结果可知,芯样K112+880,K138+720和K48+680路段面层的整体高温稳定性较差,其余三个路段芯样面层的整体高温稳定性相对较好,面层抗变形能力较差,建议进行铣刨重铺的处治;盐靖高速公路南段中下面层抗变形能力较差,北段中下面层抗变形能力相对较好。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层位的抗变形能力来确定养护方案。

2养护方案设计

2.1设计原则

根据现场调查、技术状况综合评估和芯样评价结果,本次路面养护采用以罩面为病害处治主要方案,保护中下面层,而部分合适路段可采用就地热再生的方案。主要遵循原则如下:1)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原则。设计方案既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保证路面功能满足要求,又要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力求投资收益最大化。2)病害针对性原则。重点针对现有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进行改善,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病害处治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提出适合本项目的病害治理方案。3)施工易组织原则。针对本项目交通量大,且老路改造过程中不可能中断交通的现实情况,通过选择经济可行便于施工易组织的路面方案,将施工带给路面交通组织的难度降低到最低。

2.2决策依据

根据对盐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综合评估可知,路面车辙是盐靖高速公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到“十二五”全国公路养护检查增加了车辙的检测指标及要求,因此本次方案设计的决策指标确定以车辙深度达到8mm的限值为依据进行路段选择。此次路面治理养护以局部铣刨后罩面为主要方案。

2.3路面养护方案

依据旧路车辙状况的不同,本次制定以下四种方案进行沥青路面罩面[5]:1)对于行车道和超车道路面车辙深度均值均超过10mm且路段内车辙深度超过15mm的路段比例大于30%的路段,采用裂缝预处理后,铣刨原上面层精铣刨1.5cm后,行车道摊铺4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S罩面,超车道摊铺4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S罩面,罩面宽度为4.25m。2)对于超车道车辙不严重,行车道车辙深度均值超过10mm且路段内车辙深度超过15mm的路段比例大于30%的路段,采用裂缝预处理后,行车道铣刨原上面层精铣刨1.5cm后,摊铺4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S罩面,超车道精铣刨0.5cm后罩面3cm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ECA-10。3)对于超车道车辙不严重,行车道车辙深度均值超过10mm且路段内车辙深度超过15mm的路段比例小于30%的路段,采用裂缝预处理后,行车道精铣刨1cm后罩面3.5cm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ECA-10,超车道精铣刨0.5cm后罩面3cm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ECA-10。4)对于车辙深度均值小于10mm的路段,采用裂缝预处理后,精铣刨5mm后再罩面,行车道和超车道均采用2.5cm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ECA-10罩面。为了防止采取罩面工艺进行养护后原路面的裂缝较快反射至路表,需要采用必要措施对原路面的裂缝进行处治,包括施工准备、扩缝、清刷等流程[6]。处治方法为施工路段裂缝处采用裂缝双层挖补聚酯玻纤布贴缝处治裂缝。

2.4养护工程实施后效果预估

本次养护工程实施后,将对盐靖高速公路路面各项性能均有大幅度地改善,本文基于最近一次路面各项性能检测数据,统计了本次养护工程实施后路面各项性能的改善情况,汇总于表3。

3结语

公路养护方针第8篇

摘要: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对高速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

引言

连霍高速公路昌吉段(原国道045线高速公路,2010年调整更名为连霍高速公路,即G30)全长71公里,全线有大桥3座,中桥21座,小桥59座,连霍高速公路昌吉段建成通车后,随着营运时间的推移、交通量的增长,开始进入全面养护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确保高速公路在设计年限内正常使用或延长使用寿命,是摆在养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意义

(一)桥梁的预防性养护

随着近几年全国危旧桥梁事故频率的上升,桥梁预防性养护工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历年来已发生的桥梁安全事故来看,大多是由于没有能够提前发现桥梁病害或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工作造成的。桥梁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定期的强制保养、维修措施,是为了防止桥梁病害的发生和延迟桥梁轻微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以减缓桥梁病害发展速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预防性养护的实质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在适宜的桥梁上。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与“人不病不治,路不坏不修。”的传统粗放式养护相比,预防性养护更具有前瞻性和经济性。

(二)桥梁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1.要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加强桥梁检测评定等基础性工作,定期开展桥梁技术状况调查,不断完善、更新数据库,及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

2.进一步加强桥梁检测和监管力度。加大检查频率,安排专人定期观察桥梁病害发展情况,做好检查记录。把大、中桥、四五类桥以及荷载标准低的桥梁作为养护、监管的重点对象,加大对桥面铺装、伸缩缝、锥护坡等易损部件的经常性、预防性养护资金的投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3.管理单位要加大预防性养护的投入,保证预防性养护的时效性。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步实现检测自动化、分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二、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要做好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在技术层面,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持续的掌握桥梁结构状态

预防性养护需要完善的检查机制和先进的检测手段做基础,才能够全面、持续的掌握桥梁结构状态,为判断养护时机和选择养护方法提供依据。完善的检查机制能够提供桥梁状况的完整记录,能够完整的反映出桥梁在使用过初中结构状况的变化和病害的发展程度,为分析判断桥梁病害原因和研究有针对性的养护对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所以应十分重视高速公路桥梁的检测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健全桥梁养护管理系统

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和桥梁健康档案,建立健全桥梁养护管理系统。通过统一、规范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也能够规范桥梁检查、检测内容和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桥梁的技术状况分析,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并根据技术状况,针对不同技术状况的桥梁,全面系统地掌握其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养护计划,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可行、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养护的科学性、针对性。

(三)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工作,及时恢复结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

实施桥梁预防性养护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日常小修保养工作,当桥梁出现各类病害时,及时判断病害成因和发展趋势,尽快采取经济有效的小修保养措施,控制病害发展,恢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三、高速公路常见的桥梁预防性养护方法

结合昌吉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在桥涵构造物养护维修中,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方法有以下几种:

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和缺陷,及时采取裂缝封闭,裂缝在0.2mm以下通常直接封闭处理,而对于宽度更大的则灌胶处理。混凝土缺陷表面修补等处理措施,防止裂缝和缺陷扩展引起钢筋锈蚀等病害;对于伸缩缝与泄水孔的堵塞,及时进行清理,以防连锁性破坏;在原有伸缩缝失效时,安排合理时机更换伸缩缝,避免气温变化引起桥梁其他病害;对于实心板桥存在铰缝裂缝、渗水可能失效的,采用安装横桥向钢肋板,加强板梁间横向联系,以防止出现单板受力等病害;对于部分空心板底部裂缝较多的情况,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式,恢复结构耐久性,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对于砼剥落部位的钢筋外露、锈蚀的首先将锈迹及砼松动部分彻底清洗干净,除锈后在钢筋表面涂刷防锈剂。对于桥梁板缝渗水严重,引起板底渗水周边盐蚀;板缝渗水本身是由于上部渗水引起,为了防止含盐水侵蚀板缝两侧及其他砼构件表面,针对有渗水痕迹的部位,如果有砼松动、破落的现象则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无松动砼表面完好的或经过修复基面完好的部位则在其表面涂刷与砼结合良好的水泥基防水防盐保护剂。

桥梁预防性养护,一方面能够减缓桥梁病害发展速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利于保持公路桥梁完好率、提高通行能力;另一方面延长桥梁大中修周期和频率,有效降低养护成本,为养护单位进一步实行“降本增效、勤俭行政”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