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

新型县域经济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6 17:58:33

新型县域经济

新型县域经济第1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道路 县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19-03

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既是对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对于大多数地区,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还是工业化发展不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部的县区要实现崛起,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工业化核心战略,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也是它与传统工业化的根本区别。

实践表明,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再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霍邱县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十五”期间,我县对14家县属国有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改制,实行一企一策,力促企业改而不死,改后重生。如对中华玉泉酒厂、化肥厂、油厂、水泥厂,通过设置条件,选择有实力、有技术、能做大的购置业主,依法公开竞拍,促使其脱胎换骨,发展壮大。4家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5.8亿元,税收3523万元,分别是改制前的3倍和6倍。为扶持神虹变压器等3家改制企业进一步壮大,县里出台支持政策,将其从老城区迁到城北工业项目区,生产规模成倍增加。现在,改制企业已有9家成为规模工业企业,4家发展为亿元企业。

“十一五”初,我县基本没有工业平台,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快速扩张。为改变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对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航测地形图,凡是有建设用地的地方,都主要用来发展工业。如围绕铁矿深加工,高起点规划30平方公里的霍邱经济开发区,以县级为主体高标准实施建设,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依托县城规划修编,规划了6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项目区,主要承载以柳编、凤还巢、老城区“退二进三”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接受省会经济圈辐射、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在霍邱“南大门”规划了6.2平方公里的姚李工业项目区。利用长集农业示范园的原有基础,规划了12平方公里以粮食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呼应省委、省政府开发长江、淮河两流域的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2008年底在淮河岸边规划了岸线6km、占用河滩地3000亩、船台300个的临淮岗船舶制造工业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区两园”工业发展平台。

除了“三区两园”所在乡镇依托平台大兴工业以外,其他有基础、有条件的乡镇积极打造工业项目集聚区,创造条件办工业,现已形成洪集、户胡、马店、临水、周集、孟集等6个乡镇工业板块。

据统计,2012年年底,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28个二类县中均居第1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居全市第1位。尤其是规模工业企业快速成长,已发展到157家、净增36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同比增长74.3%,其中超2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4家;超1亿元企业36家,累计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在全市县区中居第一位,同比增长33%。这些工业企业可以说基本具备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要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霍邱基本县情。

这些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做法,确实为县域经济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三、霍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势明显

1.中部崛起等政策机遇。近年,中央提出了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决策,提出来要积极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为中部地区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国家贫困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会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确立,为中部地区的县区接受辐射、主动融入提供了重大机遇,带来了良机。

2.区位、交通优越。区位条件作为区域经济成长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循环圈内,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资源总是向区位条件好的区域聚集。从地理位置看,随着阜六铁路开工、阜六高速全面复工,霍邱境内将有两条铁路、三条高速、两条国道交汇,成为水陆互补、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3.自然资源禀赋独具。霍邱既是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又是畜牧水产生产重点县,许多产品和资源具有“国强省冠”之誉。霍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石灰石等20多个矿种储量巨大,其中铁矿探明储量17亿吨,远景储量达20亿吨,位居全国第五、华东第一,是全国唯一一座刚刚开发的特大型铁矿。霍邱铁矿平均品位32%,具有规模集中、矿体厚大、地质条件简单、可选性好、有害元素含量少等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霍邱的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

四、霍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工业化虽然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跨越式发展,缩短其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看能否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中期发展阶段的县,我们霍邱应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笔者认为总体思路应该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高端带动,重点突破,全力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先导性产业,稳步提升基础性产业,限制和淘汰劣势产业。坚持信息化带动,大项目支撑发展;推动企业裂变、央企对接、园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霍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就是要主攻工业。因为只有主攻工业,才能彻底改变封闭落后的农业县形象,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渠道,才能通过工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推进城镇化发展,才能有效扩大财政来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始终不渝地把工业置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霍邱才可能有“奇迹”发生。

2.必须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集中力量建设了“三区两园”,引进了一批企业,但产业特色还不够明显,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主导产业。当前要重点做好科学规划工作,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要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避免重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老路。

3.必须构建良好的投入机制。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开拓新的思路,解决原始资金积累问题。要加大招商办工业的力度。现在各地都把招商引资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以大企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主攻方向,注意吸引、大投资商来投资兴业。要加速发展非公有工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不论它是国外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是外来投资还是本地投资都要一视同仁,在政策、审批程序方面给予同样的待遇,为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新型县域经济第2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起点低、速度快,2013年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已达53.7%,城乡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在人口、产业、资源、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2000-2011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目前,人口和土地仍是支撑我国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红利,城镇化是一次大规模且不可逆的资源综合配置过程。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习惯性越位参与甚至主导要素配置,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超出自身能力和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导致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从而更加强化了资源依赖、剥夺农村和农民的城市化路径依赖,使得经济社会转型的空间越来越少。如不尽快摆脱片面追求速度、圈地投资的强烈冲动和发展模式,势必带来更加悬殊的贫富、区域、城乡差距,造成更大范围的资源环境破坏,触发地方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中央已经敏锐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提高发展质量。不久前国务院的《规划》,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确立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强调要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未来城镇化重点,将是在稳住速度和节奏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走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国民经济基础单元的作用,使其成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链衔接延长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为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提供强力支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成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既不能生搬硬套某些国家某一阶段的做法或模式,也不能仅由中央几个部门、少数专家制定方案,否则难免陷入刻舟求剑、闭门造车的误区。必须一方面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摸索创新,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总结综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之前的农村改革、财税改革等经验证明,成功的改革多源自地方和基层充满活力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在城镇化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好经验。

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求很高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以往调研基础上,需要着重研究5个方面问题。

关于顶层设计和城市规划

在去年九三学社的调研过程中,我曾经指出,科学做好城乡规划是协调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环节。从空间分布看,东部部分城镇资源环境矛盾加剧,中西部一些条件较好地区的潜力有待挖掘;特大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偏大,大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宏观战略层面的统筹和规划。从规划执行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长远性,地方城乡规划频繁修编,成了3年规划、5年规划,远达不到法定的20年期限;二是缺乏全局性,忽视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周边城市协调;三是缺乏协调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失调,城乡和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差距加大。不少城市贪大求洋,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各类“城市病”出现。从长远发展看,城镇化涉及数亿人迁移集聚、职业转变,对人口形势科学研判是城镇化科学布局的前提。如何对未来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等变化趋势的格局和时间窗口进行研究和预测;如何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国土整治工作,科学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约束,合理规划产业、城镇空间布局;如何完善规划制定与变更多元参与机制;如何加强城市文化保护和传承,避免千城一面;如何从科学规划入手从源头上避免城市病;如何完善监督机制,增强规划的法律约束性等,都是在城镇化战略规划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规划》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原则和政策措施,但要将这个全局性和战略性规划落实到每个区域、每个城镇和每个部门的规划和政策上,切实解决上述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做大量的艰巨探索和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成都以科学规划为统领,实现多规合一、城乡“一张图”管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产业集中发展,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新型县域经济第3篇

关键词: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77-02

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归纳

中国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各地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报告和政策文件中,尤其是十以来,国家提出“通过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号召以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从不同领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一)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以来,各地方政府针对本县域的实际探索出了各自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并形成了理论框架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顺义、山东诸城、四川邓峡等贸工农一体化、工商一体化发展模式;广东东莞、江苏昆山、四川邛崃等政企分开的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模式;江苏江阴、四川双流、福建石狮、山东寿光等简政放权、完善乡镇功能的经验和模式。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设立“两江新区”建设和实施“两翼”农户增收工程等模式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13年河南省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即工业强县型发展模式、非公经济推动型发展模式、对外开放型发展模式、特色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推动型发展模式和劳动力推动型发展模式。[1]

(二)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学家吴敬琏(2002)指出,推动地方小微企业发展是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王盛章等(2006)认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根据本县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顺德模式、嵊州模式、义乌模式、海宁模式;王青云(2012)认为,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可以总结为七大模式,包括江苏昆山模式、广东顺德模式、浙江嵊州模式、山东龙口模式、四川双流模式、浙江海宁模式以及河南新郑模式;王景龙(2013)提出,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挖掘增长极,合理统筹规划,把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的生态、新能源以及三农等问题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道路。[2]

天津大学和春军(2010)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吉林大学崔征(2011)在其博士论文《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沈阳农业大学何丹(2012)在其博士论文《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及武汉大学周维现(2013)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应当选择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证。[3]

二、产业创新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改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实际,迫切需要确立和实施产业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产业创新实现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2013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县(市)围绕黑龙江省“十大重点产业”上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4]全省各县(市)紧紧抓住区位优势、增长极和产业创新基础,结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优势产业,确定不同的园区定位,形成了以产业创新为依托的各具特色县域经济增长方式。

(二)改造和提升黑龙江省县域传统产业层次

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创新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由于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传统产业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广应用新的产业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黑龙江省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大都市、打造五常新模式”的发展战略,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

(三)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施产业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支撑效应,对县域产业园区建设中具有推动效应。产业创新是县域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黑龙江省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现已形成煤电化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的多样化格局,有效提升了县域特色和主导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培育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阻碍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屏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种发展矛盾突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中,产业创新不仅可以吸引产业创新型人才,还可以引来创新型项目,这也是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黑龙江省肇东市通过产业创新,努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机绿色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现代化物流业、新型材料产业等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基于产业创新的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既然研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选择,那么以黑龙江省县域所拥有的产业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创新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据此,笔者参考季建业等的研究成果,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四类: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和资源禀赋创新型县域经济。[5]

(一)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是指该县域已基本完成工业化改造和升级,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工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乡镇工业蓬勃生机。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可以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中心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围绕中心城市产业延伸等配套需求,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延生功能,兴建县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县域投资环境,积极实施县域工业创新和改造,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工业经济。黑龙江省五常、双城、肇东、宾县等县(市)可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及时调整县域经济发展重心,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注重产业园区培育,注重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从一个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围绕哈尔滨打造城市圈经济,努力打造高端制造、生物化工、石油加工、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第二,内生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经济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和传统产业基础,通过传统工业的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宝清、鸡东、集贤、密山、安达、延寿等县市可以依托煤炭资源、畜牧产业和水产业的地方优势,不断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发挥优势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煤电化开发和绿色食品加工等地方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内生型工业化新格局。

第三,开放型工业化。开放型工业化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同江有效利用口岸优势,抓好中俄经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新优势。积极引入光伏发电、服装鞋帽和木材加工等生产企业落户,全力打造能源矿产、跨境连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等地方产业集群。

(二)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农业尽管是弱式产业,但如果重视农业产业链的经营,强化农业创新和政策扶持,农业也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参考全国县域农业发展和创新模式,郊县产业新布局、新型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经营等农业创新模式就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肇州、肇源、五常、绥滨、方正、尚志等县(市)是黑龙江省的传统农业大县,农产品仍处于封冻期,品牌如何发展、销售模式如何改进、产业化如何经营、政策如何支持等是肇东县域经济发展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新经济条件下,肇东可以紧紧围绕优势资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引进产业项目,全面发展地方绿色食品产业,促进肇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第三产业一般为日常生产、生活服务型产业,包括的具体行业非常广泛,就业容量和潜力也非常巨大。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偏重,而是指通过县域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地方三大产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模式。

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林甸、嘉荫、五大连池、漠河等县(市)可以把“旅游兴县”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以自然风光、独特地理环境、边境口岸等为依托,有效整合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黄金产业。

(四)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注重发掘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禀赋和特质,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有效整合县域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政策要素。

近几年来,我国亚麻产业发展迅速,亚麻生产规模世界第二,亚麻产品出口世界第一,亚麻经济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黑龙江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亚麻种植的高产区,主要集中在兰西、青冈、克山等县市。黑龙江省要不断挖掘亚麻市场潜能,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把黑龙江亚麻经济做大做强。

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既可以由政府启动,也可以由民间直接参与,但当产业创新的个别要素向全要素创新延伸时,依靠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的某一方创新驱动都无法实现县域经济的产业全面创新。因此,发展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的长期目标是以民间机构创新为主,政府推动创新为辅,双方各自在不同领域进行产业创新分工与合作,共同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 赵 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7).

[3] 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新型县域经济第4篇

一、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本文以县域资金供求状况为重点,从县域资金来源及现状、县域金融主要问题等方面对县域金融供求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现状

为加强农业和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县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县域集体和个体投资乏力,加之县域资金外流等原因,县域资金供给明显不足,与县域资金的现实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

(二)县域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县域金融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县域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需求型金融抑制。

1.供给型金融抑制。金融体系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了掌握和控制金融资源,我们国家自上而下制造了县域的金融机构。县域金融体系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使我国县域金融的供给型金融抑制表现为双重供给不足,即正规金融部门的制度供给不足和资金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大撤退,农业银行支农力度减弱;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和激励不足;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萎缩,支农作用弱化等。2.需求型金融抑制。农户的信贷需求是构成县域金融市场的重要方面,农户信贷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将会直接影响县域金融市场供求的均衡。产生需求型金融抑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压抑了农户的投资性需求;风险控制难,压抑了农户的投资性需求;消费信贷滞后,压抑了农户的消费性需求等。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煤炭工业。以山西为例,山西有119个县(市、区),其中产煤县91个,占县域总数的76.5%。煤炭及相关四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山西长期煤炭能源基地建设和重化工优先发展战略,主要就是高度依赖煤炭及相关产业。

山西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保险业按商业化模式运行,无法满足农民需求;山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覆盖率偏低、规模偏小;当地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较小,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服务产品结构不完善;金融资源价格整体偏高;民间金融服务市场缺乏规范;金融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山西实现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转型,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省管县改革;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升级产业结构,培育经济新增点;完善社保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通过城镇化带动、规范、实现县域转型。

三、强化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县域金融支持,就两者的互补局势必须把握全局,政府机构要肩负起维护金融支持健康发展的重任。县域经济的稳健事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大局,基层央行需肩负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梳理县域银行组织架构

1.加大扶持地方性商业银行。政府在县域范围内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保障为经济服务的地方性银行能健康成长,让这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成为帮助县域金融持续增长的主力军。2.深化改革国有银行。纠正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偏离农村服务的倾向,正视机构改革与支持县域经济的关系。3.全面改革农村信用社,同时落实扶持政策。解决信用社遗留的不良资产占比较高的问题,增强信用社的实力。

(二)控制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确保满足县域资金需求

1.延伸金融触角。解决县域金融供需关系是金融体系最棘手的问题,不少地区结构性和区域性“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普遍。2.调整信贷投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银行适当增加再贷款额度、种类、期限,用于扶持和引导县域内金融机构增加投入,拓展信贷市场。同时利用信贷行业投向来调整信贷策略,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3.监管信贷指标。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有指标约束,以防县级国有银行的资金被上级银行抽走,明文规定50%以上全年新增存款需投入至当地地方经济主体之中,对于未能达到管控指标的银行在其他业务中进行惩罚性指标约束。4.建立权责考核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支持贡献纳入考核,提倡管理和经营权责对称。

(三)县域金融机构多元化满足县域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适时完善和健全。首先,培育县域农村的资本环境,建立证券租赁机构和信托投资机构等满足农村的投资需求;其次,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保险机构及保险产品应当多元化,配合经济发展提升金融需求。所以在县域经济环境中必须注入新元素,如担保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合理的机构搭配可以优先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保障经济稳步发展,政府在县域范围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开展金融创新提高县域金融的服务水平

新型县域经济第5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新型县域经济第6篇

我国典型的石油型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通常在一些大型石油型县域经济周边,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所辖的肇州县、山东的东营市所辖县市、陕西吴旗、志丹等县市、新疆的库车县等,数量为460多个,占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21%。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

从石油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加工的程度来划分,石油型县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准备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中国约2/3的石油型县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目前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客观要求。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协调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系统要素本身固有的“内禀自然增长”和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的反馈制约作用。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轨迹可用S型Logistic曲线来表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受到石油型县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禀增长率(科技进步率)和人口、资源、环境限制容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县域环境容量和科学技术水平。

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直接制约着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长期以来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这种典型的资源型工业结构过于单

一、布局分散、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石油资源的储量、品质和环境条件决定着县域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命周期。因此,石油产量的递减首先就影响到经济增长,自1997年以来,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形势日趋严峻。例如,胜利油田近10年来原油产量以每年60万吨的速度递减,大庆油田每年减产幅度为150万至200万吨,仅2003年石油产量的下降就导致工业增加值减少79.8亿元,县域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受到威胁。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单一产业结构严重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石油产业“一柱擎天”,长期忽视对关联产业和接续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多元化发展严重滞后,地方经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很小,城市化水平不高。例如盘锦市,其油气采掘业的GDP一直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对油气采掘业的高依赖程度造成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工业门类狭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尽管油田以外的地方经济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全市经济增速也只能达到7%至8%左右,在全省14个市排名中已跌落至最后一位。

石油资源的粗放式经营造成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到2020年,我国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届时石油供需缺口约2.5亿吨。同时,年均9%左右的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促使石油需求量年均递增约12%。而近10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7%,同期石油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8%。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巨大需求,必须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与加工的力度与广度。在目前粗放式经营和低效增长方式下,对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加工,会更加恶化石油型县域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是草原植被大量破坏,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日益扩大,城市地下水下降和水体污染等。例如大庆,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油田植被,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达95%,地下水的漏斗区高达5500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制约县域和谐社会的建设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区位偏离和分散布局直接导致了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分散管理,社会化管理程度低。随着石油减产和企业减员增效,居民收入下降、城镇失业率增加,每年有数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直接影响了这些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例如大庆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为5.6:1。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从Logistic曲线的微分方程可以看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因此,本文提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结构、做强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镇功能转型。其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大庆肇州县为例,第一阶段应健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阶段应完成资源型县域向综合型县域、自我服务型县城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小康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核心在于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改变县域对石油资源的过高依存度,实现单体石油资源优势向多元整体经济优势的转变。其思路是立足石化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对石化产业的改造,同时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产业。

加强石油资源勘探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可采储量三轮资源评价最终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北部石油资源储量为90.26亿吨,而目前只探明了57亿吨;预测天然气资源储量为1.17万亿立方米,而目前探明率不足5%。因此,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石油资源,能够为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赢取充裕时间和资金支持。

依靠科技创新延长和拓展石化产业链遵循相关性原则和高级化原则,通过对单一石油资源开发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路线、调整产品结构,延伸和拓展油气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石油资源加工的附加值,实现现有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本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接续替代产业遵循潜力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石油产业为手段,培育农牧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接续产业新的增长点和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层次。

稳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油气及炼油化工业等提供保障从技术和装备上看,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服务长期形成的技术、装备等优势,为油田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提高钻探技术服务水平,同时积极进入城市建设和民用建筑市场,开拓国内外供电、供热及电、热工程建设服务市场,能够形成若干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强化县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的服务功能石油型县域的城镇功能都是为石油开采企业服务的,对周边地区没有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通过加快发展交通、流通、通信、文化、体育、医疗、旅游、教育等新兴、高水平的第三产业,推进油区城市化和油区服务产业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逐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在于对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综合防治。其思路是首先将生产经营方式由原来的资源—产品—排弃物—污染物的线性经济,逐步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同时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和水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其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加强污染综合防治。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规模一流、生态一流、效益一流的石化工业基地。按照一体化理念,统筹区内的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和环境保护,实现上、中、下游企业间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资源循环使用,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工业链。聚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骨干企业。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县域各类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全面贯彻推广HSE和ISO9002体系,加快形成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防治力度。通过改造、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努力在城区范围内构建完整的中水回用和废物再利用系统,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开展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增大城市绿化面积,努力建成部级生态县。

县域科技创新模式

新型县域经济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县域支行 发展定位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决定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西部县域支行(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辖县域分支机构,下同)由于网点收缩、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和门槛高企等原因对地方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断衰减。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郑重提出:“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部分县市已经把财政性存款与县域支行的贷款投放力度相挂钩,西部县域支行正面临着发展的两难境界。西部县域支行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发掘新商机,把握新机遇,找准定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从而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一、新形势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西部县域经济面临着农业产业弱,客户层次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命周期短等天然劣势。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危及县支行信贷资产安全,资产质量下滑,不良率高企就可能卷土重来。但是,对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GDP50%以上的县域经济不加支持或支持力度非常小,将会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金融危机在对我国东部外向经济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历史机遇。

一是未来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两大变动趋势:区位上从东部向西部推进,行政层级上从中心城市向县域推进。东部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无疑是西部县域。金融危机则加快了这一进程,国家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投资力度,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2300亿投资中有130亿投向了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空前。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县域经济受到了重点倾斜,一些重点工程纷纷落户,部分工程提前开工,积极财政政策下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开始显现。

二是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使得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开始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西部县域经济将会承接更多的来自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和大型资源开发类企业的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将会进一步形成。

三是消费型经济转型最大受益区域。目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大。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1980年西部人均收入相当于东部的70%,到2000年降到了54%。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业税的取消、种粮补贴的发放等惠农政策,西部县域农民收入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家电下乡等频频出台,西部县域经济受益最大。

二、把握机遇需要西部县域支行重新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转轨的要求,连续撤并、收缩低效网点,加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市的资源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尤甚。大多数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就是主抓负债业务,做上级行的“储蓄所”,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资金运用主要是上存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这一资金的转移现象被地方政府形象的将之称为“抽血机”。西部县域支行要突破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边缘的尴尬现状,把握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确立新的发展定位,以定位引导行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负债业务是根本。西部县域的优势在于负债业务,也是西部县域支行的立行之本。发展负债业务,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储蓄存款,把挖潜的目光放在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上,强本固基,打造立行之本。紧跟县域经济发展新方向,加大经济新兴区域网点布设,在未设机构的农村人口密集区设立自助银行,传统网点与电子渠道并行,富裕客户与普通客户分层服务,提升县域经济服务能力。加大财政性存款维护力度,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的日常服务工作,确保财政存款系统内循环。大力挖掘中小企业存款增长潜力,跟踪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寻找增长新源泉,不断做大负债规模,充分发挥县域支行资金聚集的基础功能。

资产业务是龙头。紧跟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县域的重点项目,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优先配套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紧跟大型央企或省企最新投资动向,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服务延伸和信贷支持工作。紧跟产业承接项目,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持对象,强化承接项目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紧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提高对县域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农户合作联保、山、林、土地、水库经营权抵押担保。设计更加灵活的信贷方案。对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项目,要设计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长期用信方案;对常收常付的商业流通领域企业,要设计常还常贷的用信模式;对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既要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要满足其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新兴业务和产品是抓手。县域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按照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热点由东向西的转移阶段,金融危机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西部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县域经济不同于城市经济,发展县域金融必须对城市金融发展理念进行扬弃,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客户群体量身定做产品,在交易中寻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切实成为县域金融服务和创新的主力军。首先要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大力推广县域需求量大、接受程度高、潜力大的产品,重点可放在借记卡、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等城市行已经普及的但县域正在兴起或还没有普遍接受的现代化金融产品,提升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其次是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向,以需求为导向,研发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新产品。要创新性加大对农村消费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发与国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相匹配的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和汽车下乡的相关金融产品,发挥好产品的服务载体功能。再次,是加强与县域新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县域新型金融机构正在蓬勃兴起,西部县域支行要积极探索合作开展业务的可能性,各取所长,发挥好大银行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延伸业务触角。

三、新发展定位急需加强外在环境建设

西部县域支行新的发展定位的确立,更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县域支行及其上级行多方的共同努力。

西部县域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融资平台,依靠产业集群统一从银行争取信贷支持;对政府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培育精品,壮大实力,争取创出几家获得国有大银行总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推动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实现银行、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共享,使银行可能方便、全面了解企业的诚信状况;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时,动员各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银行催收贷款,确保贷款安全;执法部门要及时满足银行采取法律手段催收贷款的诉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帮助银行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全力打造借款人不敢违约、无法毁约的金融生态环境。

县域支行上级行:改变原有的对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鼓励县域支行突破“单极式”发展,多条腿走路,支持县域支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投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审批权限、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西部县域支行以相应的倾斜,扩大个人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个人、个体类贷款审批权限,满足县域富裕人群的消费和创业需求,扶持县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尤其要在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上下大功夫,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种担保方式并举,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强化县域支行人员培训,强化交流和岗位体验式培训,提高县域支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县域支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把客户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县域支行工作人员的唯一标准,改变“官商”作风;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改变机关人员和一线人员的不合理配比,压缩二线人员数量,充实一线营销力量;积极推进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面向市场确定收入,明确产品挂钩单价,严格落实产品买单制,做到激励明确,效果突出;打破原有的层级组织架构,发挥新型组织形式沟通链条短、市场反应快捷的特点,根据业务需要组建任务型营销团队,吸纳上级行和县支行的业务精英,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大型企业在县域投资、产业转移项目营销力度和服务质量,有选择型的介入资产业务;实行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涉农贷款紧抓核心企业和核心农户,积极发展联贷联保等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担保方式,以持续创新和专业化经营化解经营风险,打造“品牌叫得响,客户认同度高,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大”的新型西部县域支行。

【参考文献】

[1] 张光军等:关于农业大县支行内控问题的调研报告[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2).

新型县域经济第8篇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县域”这个概念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里的经济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因此国民经济需要加快转变发展的方式、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自然也要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小对外依存程度,通过发掘内部力量,从而实现自身县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2.1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

内源型发展理论,也有学者称之为内生性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内源型发展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①VanderPloegandLong认为,内源性发展是一种动员过程,它要求本地社会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规划和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而达到发展本地技能和资格方面能力的目的。②Garofoli认为,内源性发展包括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几种能力:如何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如何转变经济社会系统的能力、如何促进社会成员学习的能力,形成符合自身社会规则形式的能力。③日本学者宫本宪一和鹤见和子对内源性发展理论也有阐述:前者归纳了内源性发展模式的要点,包括居民的学习、综合目标、产业开发和居民参与制度这几点;后者提出“内发的发展论”,指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者和文件对内源型(或内生性)发展的含义解释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面,内源型发展是一种主要由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利用地区自身优势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和理念,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2.2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原因

20世纪70~80年代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社会学的主流理论陷入困境,寻求内源型发展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亨利•明茨伯格在《发展的反思》中提出:“无论对于国家还是领导者,是不是已经到了内源性发展的时候了?”他认为,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是内源型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却避免让发展中国家实行内源型发展,而是借口自由贸易、全球化等原因把发展中国家引入歧途。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现实发展实践的反思,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和生活迅速得到改善,人口以及资本不断向这些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乡镇发展停滞,经济落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丧失,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地更为明显。农村的衰弱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引起社会贫富差距之间矛盾的根源,因此,在这以后,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贫富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理论界也试图寻找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内源型发展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提出的。

3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在我国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

3.1以资源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是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个典型,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县域经济都能走这条道路,天然赋予的资源优势是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先决条件。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在一个城市产业结构中居于支柱性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依靠资源走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道路有其天然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县域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天然赋予的资源和国家或地方优惠的政策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很多有利因素逐渐消失,甚至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的日渐减少以及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没有续接产业或者替代产业出现,导致企业倒闭、工人下岗,资源型产业也由兴盛逐渐转变成衰败,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3.2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县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特点是国有资产投入少、少有国家大项目的支撑、市场主体不足,所以在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民营经济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富民的源泉,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能够看到很多发展民营经济的掠影。在学者们总结的众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比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等模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苏南模式”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使县域经济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的。而“温州模式”则是通过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它代表了中国农民在经济社会条件落后、交通和公共设施不发达又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情况下,通过自发地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例证,体现了一条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经济逐步壮大的发展路径。“义乌模式”和“温州模式”类似,主要是通过兴办专业市场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一般这样的县域在当地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并且能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持续发展,形成原发性的专业市场,以上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典型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内源型发展模式的缺陷:政府扶持不到位,缺乏外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创新的推动,导致民营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缺乏活力,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影响了县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刘福刚在《县域经济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的演讲中提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县情,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从上述论断中可以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总结出县域经济实现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4.1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创新农业发展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在县域经济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和守旧,很难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缺少创新精神。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农民身上下工夫,转变他们的观念,在农村开展科技兴农的宣传,培养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的成功,这会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在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鼓励农民创业的同时,也需要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立足县域基本情况,遵循农业科技规律,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建设,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软件的同时,硬件也要跟上,需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率。此外,解决好农村土地经营问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越来越大,土地作为县域经济的宝贵资源,需要合理规划使用,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被侵占,又要充分发挥土地经营在县域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4.2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发展特色经济

明茨伯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例举了内生发展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家族企业,这种企业发展方式被现代的理论家认为是传统的,但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大规模的家族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们国家的江浙一带很多民营企业实际上都是家族制的企业。第二种是分流,即从一家企业分流出很多创造其他企业的企业家,他们成为彼此互助创办企业。还有一种方式是合作社,人们以社团的形式结合起来,把经济力量集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在现代的企业发展理论中,企业集群成为发展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集群,又称产业区,是一些相关联系的企业在特定的地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既有本地自然资源因素又有社会历史根源,又受到本地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成为新产业区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地域内的中小企业网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网络内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合作关系,可以形成既灵活又专业的生产协作组织,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工业园区是企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目前国内在很多县级城市都设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可以发挥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势,节省运费和能源,同时利于企业减少中间费用,推动企业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县域工业想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需要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发挥好企业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特色经济是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在某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比重,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建立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过分依赖资源禀赋,要将其理解为动态的过程,同时,也要努力发展特色工商业。实践证明,特色经济发展好的县域,其中小工商业的发展也比较好,从我国发达县域的发展经验看,县域中小工商企业集群发展与县域特色经济的壮大有很大的关联性,在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和适度竞争可以保持企业活力,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市场中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