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学教育心得

医学教育心得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5 11:21:20

医学教育心得

医学教育心得第1篇

三严三实是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第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自我反省。要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和先进典型的闪光点,反躬自省,对自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本分党员干部;对权力,要长存敬畏之心,常怀慎独慎微,勤于反求诸己,乐于接受监督,做到正大光明。在医疗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更是要以病患利益第一,真诚的为每一位病患服务,解决他们的痛苦,分担他们的忧愁,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为目标。

第二,实事求是,工作扎实。实事求是是我党坚定的思想路线,这就要求我们谋事创业都要务实,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考察实际情况,符合科学精神,同时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直面棘手的问题,敢于正视复杂的局面,有计划性和前瞻性地将工作稳妥推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把工作做扎实,就是要杜绝形式主义,杜绝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医院的存在就是为了病患服务,应该以更加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理念,对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病例,对每一句疑问,都应该认真的解答,拒绝推诿,拒绝含糊,让每一位患者得到满意的答案,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疾病。

第三,完善机制,务实基础。作风建设和改善,要有制度约束和机制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党员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尤其要量化德行考核,听取群众呼声,接受舆论监督;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切实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总结成功做法推而广之,全方位多角度地确保制度不于流形式和失之片面。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净化社会风气,夯实人才成长的基础,疏通人才上升的路径。

作风是一面旗帜,当它迎风飘扬,鼓舞人心,当它倒下,人心涣散。我们党员应以三实三严为基础,时刻保持较高的警惕性,严格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满腔热血在医疗一线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医学教育心得第2篇

我们经常说要严明责任。那么责任到底是什么?该怎么认识和理解它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责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分内应做的事,另一层是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因而承担的过失。从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对“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被我们最受尊敬的白衣战士的这种责任意识和表现出的舍生忘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首先,责任是具体的,是与岗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比一般群众的责任要大。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组织、协调和服务的职责,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作用就应该发挥到哪里,成为带领群众攻坚破难的坚强核心。这才是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最好体现。这次因为防“非典”,中央处理的两名高级领导干部,就是因为他们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候,没有政治敏锐性,责任不到位,措施没跟上,才造成了今天防“非典”的这种被动局面。假如他们视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老百姓的生死冷暖放在心上,在疫情开始形成或听到反常病征的汇报后,从职业的敏感嗅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就不至于造成今天这种疫情扩散蔓延的严重局面。虽然不幸死亡不可避免,但至少可以降低危害程度。因此,我们说岗位越重要,责任越重大,一旦失职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作为“中心”的领导干部,我们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就防“非典”而言,“中心”服务大厅来办事的人员多,成分复杂。如果疏于防范,危险性就很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为此,从一开始,“中心”刘主任就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安排,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所有人员都纳入管理范围,专门印制了防“非典”宣传手册,为每个人都购买了预防药物和口罩、手套、温度计等防护物品,采取外来人员进门登记、全体人员健康日询和定时严格消毒等措施,严加防范。防治“非典”,人人有责。每位工作人员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大家要按照“中心”的有关规定,落实好“宣传领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把自己保护好。保护了自己就是保护了家人,保护了同事,保护了单位,也就为社会做了贡献。

第二,履行责任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责任有大有小,但履行责任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甚至还要牺牲生命。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为履行职责向党和人民交上了最优秀的答卷。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的白衣战士们,在明知自己易受到感染甚至付出生命的威胁面前,为了履行自己“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义无返顾地冲锋在前。邓练贤、叶欣倒下了,但更多象他们一样的战士又冲了上去。有多少可爱的白衣战士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的白衣战士们又何尝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何尝不珍爱自己的亲人,何尝不留恋这美丽的世界?可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毅然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带给别人。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品质!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所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就是扫雷班,你不扫谁来扫,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多么强烈的责任意识!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和为此英勇献身的白衣战士们,你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你们永远受到社会的尊重,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第三,共产党员的责任应当具有先进性。越是在艰难困苦、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群众就越需要有“主心骨”,就越需要有能够负起责任的党和政府。在最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了抗击“非典”第一线,走进了群众中间,给全国人民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没有任何时候体现的象今天这样感人。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火线入党的新战士,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自豪,让我们看到了取得这场没有硝烟战争胜利的希望和力量。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但也有的地方,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至今还未引起高度警觉,防范措施不力,我们党和政府及时发现,并对他们予以了严惩,给那些麻木不仁、不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心上的官僚主义者以深刻教育。

我们每位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同志,虽然所从事的岗位不同,职责不一,但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应当视职务为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一种奉献,牢牢记住权力是谁给的,是为谁服务的,时刻自醒自警,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发挥先进性作用,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医学教育心得第3篇

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1],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精神对于救死扶伤的意义,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学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目前国内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首先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并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欠佳, 缺乏医学知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再者,受当今社会“一技之长”以及“商业化”的影响,部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改变,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因此,应该加强临床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但医学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临床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为日后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2]。因此,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十分必要。

1.目前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在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

不管从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人,还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及其成果,对医学教育的决策层影响很小,没有真正进入医学人才培养、办学标准、教育评价等核心层面。这种影响力的减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得不到充分体现,教学计划基本上没有体现新的医学教育模式,更没有反映社会关于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刻要求[3]。因此,重新认识医学性质,深化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转变教育思想,切实有效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紧迫局面。

1.2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人文社会类课程在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带有一定片面性,只强调其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课程设置面过窄,内容过于单一(许多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只是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据统计,我国84所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课时为62学时,仅占总课时的1.71%,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85%,而且大部分还是任意选修课[4],一部分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5]。在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思维的惯性导向下,部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目标及考核等相关问题没有足够把握,在课程中往往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的系统性,必修或选修、学分制或学年制都是一个模式,教学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学生和老师都对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成为普遍现象。

1.3 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薄弱目前人文教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从事人文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单纯文科专业毕业,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研究,对医学的很多认知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教材建设发展也较滞后,很多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都没有规范的教材,这势必阻碍人文教育的发展,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孤立于医学专业教育之外的一个封闭系统,导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力的丧失。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 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 医学人文教育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医学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状况和水平,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滥用医学技术和人性化失落倾向,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科学主义的盛行似乎异化了医学的根本目的。综观医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没有良好而深厚的人文知识,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卓越成就;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必然导致医学目的的偏差和医学发展的滞后。

2.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树立高尚的医德 医乃仁术,医学应该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6]。在现实医疗实践中,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硬,说话的语气不当等所引起的医患矛盾 医患冲突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卫生服务质量。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应该在于通过传授人文知识,铸造人文精神,形关怀能力,让医学生深层次理解“以人为本”在医学领域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身心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和关怀。

2.4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转变,现代人类的疾病谱也发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疾病的病率明显增加,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7]。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认真研究与实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

2.5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总之,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质量需要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需要来自学校、医院、社会的通力合作,方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关系到医患关系的改善,社会民生的和谐,更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杜珍媛.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43-46.

[2] 邓传祥,张万仙.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初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 (1):85-86.

[3] 郭永松,张良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6,27(4):70-71.

[4] 吴萍,王晨,张欢,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1-3.

[5] 许俊卿,詹健铨,黎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6(7): 651-653.

医学教育心得第4篇

当今社会急剧变化,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医患对话模式和治疗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的演变。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学科,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象是人,面对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人如何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不仅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而且直接影响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工作的认可程度。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生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在培育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认知中具有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医学即“人学”,对人的情感需要的尊重、理解和满足是合格医务人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满足医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必要。 1目前医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教育与情感教育分离,影响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体,医学教育也是复杂的教育。医学生的课程教育中往往只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有特殊情感需求的患者,医学生束手无策。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患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诸如“高科技离医学越来越近,医学离病人越来越远,医患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论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谈论一个话题:现代医学危机。其根源在于医务人员没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行医观念,仍然把有健康需求的人视为“物件”而非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人”。临床带教教师行为失范,影响医学生正常的情感认知。医学的学习一般有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这是医学生走入工作岗位的最后学习阶段,临床带教教师对待患者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临床带教教师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规避责任,对患者敷衍了事;或者姿态傲慢,不愿与患者平等交流;或因具有技术优势而言语粗鲁,没有考虑到患者的情感需求,对医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医学生大学前几年学习到的医德知识在临床实习阶段几乎全部被。这样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是如何很好的为患者服务而是如何推卸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中未渗透情感教育,德育的教育功效没有充分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课堂的理论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大多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班主任与辅导员往往集中处理学生日常工作事物,对学生情感教育进行的不够系统;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通常要等到学生自身的情感问题无法解决时才发挥作用,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到在医学生中进行情感教育与培养合格医生的关系,高校德育的功效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成为医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2在医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现实基础情感教育是最能打动学生、最能体现教育要求的教育。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需要情感的演绎,因而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情感教育是最具艺术性、最能打动学生,最能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教育过程是信息传输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强调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激活师生的情感需求,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网络,进而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角色是典型的非功利性角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伴有某种消极或积极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情感因素,师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尊重和有效引导,教育目的则能得以顺利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适宜开展情感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医学生通常学习2-3年,而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陪伴学生至毕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跟踪在校的每个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具有全程性和全员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大一新生阶段主要帮助学生适应人生新阶段、适应医学的基础学习;在高年级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在毕业阶段主要解决学生角色的顺利转变,这些问题也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最能触及医学生的精神需求,有效解决了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医学生、贴近实际,使医学生终身受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落到实处。 3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营造氛围,培育情感基础。情感教育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又以学生情感的培养为归宿,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又重视教育规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实现以情育人。施教者在开展情感教育之初首先要创设愉悦适意的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够放弃抵触、敞开心扉,以悦纳的心态接受教师的教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创造热情、友爱、友好、互助的迎新氛围,使医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情感归属。其次,通过悬挂校训、诵读医学生誓言、设置医学名人雕像、医学名言等方式唤起医学生对医务工作的崇高使命感。最后大力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典型事迹,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感,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医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语言充满感情,以赞赏关切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心理放松对授课内容满怀期待;教学中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等,一定程度上都能有效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漠回避的态度,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继续开展。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课件美观大方、衔接流畅、过渡自然、视频动画声音设置和谐,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在内心中愿意接纳教学内容;选用案例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并采用互动教学,形成情感交流网络。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润物无声的功效。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感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如果仅仅关注情感的演绎,不在道理的阐释中下功夫,会导致情通而理不达。在教育中不难看到虽然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倾注了大量的情感,但还是会看到一些学生质疑的目光甚至对教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的表情,其原因在于虽然实现了以情动人,但是没有做到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要能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所宣扬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对理论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教师的情感表达才是真实可信的。而且与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吸引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形象愈是优良高尚,其主体资格愈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产生从“信其师”到“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反之,学生就会怀疑甚至否定其主体资格,不愿意甚至完全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水平。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情通的基础上实现理达,在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需要掌握尺度,避免使学生产生情感教育是煽情教育的不良体验。#p#分页标题#e#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不论是从医学的直接服务对象,还是从医学的最终目的来看,医学都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为人而存在和发展,医学就是“人学”,人的需要就是医学的需要,人性的满足就是医学的最大满足,离开了人,无视人的需要,医学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医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人文关怀水融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唯有充分尊重和了解教育对象,也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够不断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学生真心喜欢。因而,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模式构建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关怀不是同情、不是施舍,而是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对施教者的关心、帮助,并努力促使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所必备的“情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层面上要求引导医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引导医学生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在人生价值的追求层面,要求引导医学生把个人需求与社会对合格医生的需求紧密结合,以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社会价值层面,要求医学生拥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人的需要就是医学的需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是医务工作的本职要求,最终实现医学生对医学与自身、医学与社会、医学与人类的正确思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放低姿态,改变语态,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学到需要的知识;社会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对教师的理论灌输和逻辑演义不会不假思索的接受,而是提出了质疑,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认识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少有师生对话的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模式遭到了学生抵制。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在医疗知识与技术上医护人员掌握着完全的话语权,在医患交流与沟通中,医护人员处于强势地位,医患交流是缺乏平等的交流。在物质资料匮乏、人们的健康意识淡薄与基本的医疗知识欠缺的情况下,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方式尚能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基本医疗知识普及,人们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人”而非“物件”的平等主体交流的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动辄只见病不见人,以训斥、不屑、不耐烦的言语与患者交流,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导致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护人员唯有真正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平等的心态开展医疗工作,才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患者打交道的能力。 情感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医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影响着医疗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既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又能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情感,使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白衣天使。

医学教育心得第5篇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 国外医学生道德养成途径的经验

1.1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nrationalMde—iaclEduaction,II)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

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

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

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

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医学院校发现学生们在早期见习和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难题,因此,学校派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行伦理学查房,予以帮助指导和解决难题。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里设病房伦理小组,小组由学生、实习生和高级住院医生组成,每天早晨巡视病房,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他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为每次5~12个学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调动了医学生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医学教育心得第6篇

1.1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

现实性。临床医学研究和今后服务的对象是现实的人,临床医学教育要培养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人才。这就意味着临床医学教育不能仅是象牙塔内形而上的思考,或对理论模型和假设的操作,它必须关照社会,关照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必须将自身置于社会性的环境之中,处理好对于现实的人和社会的关系。

综合性。临床医学教育的综合性源于临床医学学科的综合性。第一,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一环,必然要与基础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其他医学学科相互交融;第二,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和进步的推动;第三,现代临床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要求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怀”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相容并蓄。

实践性。临床医学是一门医学理论导向的技能性学科,需在现实的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临床医学教育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得以完成。

持续性。复杂多元的环境和不断变化着的人类疾病使得临床医学教育必须采用终身教育模式,其教育体系包括: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1.2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规律

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着高等临床医学教育除遵循高等教育普遍性规律之外,仍有其特殊规律。

就普遍规律而言,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需关注社会、群体和个体这三个层次。因此,高等临床医学教育首先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优秀临床医学人才,促进医学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次应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为医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和学习层次;最后应关注个体多样性,为医学生创造自由宽松,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研究环境。

就特殊性来说,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关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几个结合,即医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与医学科研的结合,临床医学与相关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在校教育和后续教育的结合。

2多元环境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

医学教育理念从“关注病”到“关心人”的转向。现代医学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临床医学关注点已不再停留于疾病层面,而是结合患者个体心理和群体社会环境进行医治和保健。因此,临床医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多维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人的精神、生理因素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思考和把握病因,从自然、生物、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对疾病进行诊治和研究,进而提供更有效、更富同情心的医疗服务。在“关心人”的医学教育理念下,患者不仅是单纯的疾病载体,同时又是各具特性的沟通对象、可能的心理问题人群、情绪急躁者等;医生在诊断和医疗之外,还需对其进行语言沟通、心理辅导和情绪排解。

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的转向。教育理念的转变对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要求,在使学生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临床技能的医学专家的同时,还赋予其更多角色身份一作为沟通者,他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强化沟通技巧和咨询能力;作为合作者,他必须通悉与基础医学专家、药师等的协作,具备组织团队、把控全局的能力;作为健康倡导者,他必须关注疾病预防、家庭保健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医学问题;作为学者,他需要掌握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前沿,积极展开探索研究,推动医学发展;作为专业人士,他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人才培养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向。传统医学教育强调教师根据教材设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结构化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学生群体本身的多样性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仅强化了学生记忆知识的技巧,但对其思维和实践却鲜有裨益。现代医学教育转向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病例问题和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实践和自学能力,从而能灵活运用知识,并能紧跟医学发展趋势,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

3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中的临床医学课程

3.1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重视人文知识和沟通技能教育。临床医学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培养,医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之外,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医生和患者、医师和药师等人际关系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的又一基础。因此,欧美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沟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接受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整个过程中,贯穿对医学伦理、道德价值、医患关系、面谈技巧、咨询技巧等课程的学习,以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开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讲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学习和问题讨论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如今,PBL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等整合式教学已被广大欧美医学院校所共识,国内部分院校也开始在课程改革中引入整合式教学。实践证明,整合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比如,通过“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医学生能够对整个系统器官有立体和直观的认识,并要求在短期内掌握涉及生理系统的各学科知识,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系统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与此相应,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也是现代医学教育普遍采纳的有效方法。

加强临床实践和学术科研的结合与互动。除了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实践、实习等环节,一流医学院校非常强调科研对临床医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科学研究,有助于医学生巩固基础医学知识、拓展学科视野、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医学研究中,既是学习者又是发现者,由此获得的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堆积,而是基于问题探究的系统性认识和方法,切合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流医学院校在不断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注重根据学生学习的直接效果对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适时调整,提供最佳课程教育。比如,一些医学院校根据经验和研究发现,传统教育模式在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方面有其优势,因而进一步对原有完全PBL模式进行改革,采用传统教学与PBL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或杂交型课程。

3.2若干课程实例

Patient,Physician,andSociety课程(PPS)。“患者-医生-社会”是一门将患者与医生、疾病治疗与群体健康相联系的课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西北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贯穿四年临床医学教育之始终。该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临床诊断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和伦理价值观念,并综合介绍公共健康知识与社会保健政策。PPS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处理医患关系、诊断患者的经验性学习机会,并在医疗实践的同时,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社会伦理、公共政策,符合临床医学中医生与患者互动、医疗与预防并举的实践原则。

BodyandDisease综合课程。“人体与疾病”是一门按器官系统教学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围绕生理系统和临床常见病组织教学,打破临床与基础学科的硬性划分,对医学学科进行整合,弱化学科特点和基础概念,让临床教学回归临床。相比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普遍采用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分科教学和实践方式,国际一流医学院校更青睐于在医学基础课程之后,按器官系统进行跨学科综合教学模式。例如,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自第一学年末开始,按肾脏、心血管、肺、胃肠(包括营养学)、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五部分展开“器官系统”课程教学。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在为期1年的医学基础课程教育中,先后设置“分子与细胞”、“普通人体”、“大脑与行为”、“人体与疾病”等系列综合性课程。其中,“人体与疾病”占近一半的课程时间,整合了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课程,针对临床疾病开展系统教学。

Problem-BasedLearning(PBL)。准确地说,PBL是一种教学方式,区别于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倡导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临床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以具体病例为基础,旨在提高医学生处理实际医疗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缺憾。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陆续开始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加强了医学生经验认知与理论学习的结合融通。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考察借鉴国外医学院校PBL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秋季正式开设PBL课程。经过1年来的实践,学生在收集分析资料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都获得了提高和增强气

医学教育心得第7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1]。临床工作中,合格的医师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人文素质也不可或缺。尤其是上世纪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早层次的要求,这也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部分医学生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就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1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1.1特殊的职业属性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是以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疗”。“救死扶伤”是亘古不变的医学职业精神。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学属性。医学相应的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教授提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医学不仅是针对病理生理的学科,更是关注人心理和生命意义的学科。所以对于一名优秀的医师而言,只有优秀的人文素质与过硬的专业素质相结合,我们的临床、科研工作才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医师特殊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Trudeau医师著名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提醒我们,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要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去帮助患者,不仅具备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关怀和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

1.2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自从1977年美国Engel医生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现代医学模式逐渐由工具化的“生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并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现代医学模式认为患者不仅是单纯的生物个体,同时还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具有不同心理学特点的个体。医师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修理机器”的过程,而是一个医患互动的复杂过程,而这需要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必须融合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环境里进行。尽管如此,目前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不同程度的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部分医学教育者仍然抱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往往是只见“病”不见“人”的“偏才”,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需求。

1.3解决医患关系困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暴力伤医、甚至暴力杀医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社会关注和思考。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到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严重威胁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医院的公益性、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经济条件与人口素质、媒体的错误引导等等,是不可推托的深层次原因。但是,部分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道德水平低下与人文精神的缺乏,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诚然,解决医患矛盾主要依靠政府的“多管齐下”的医疗改革,但是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对于避免或减少可能的医患纠纷,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4],更能让医学生认识到“人性化医疗”的本质,对患者施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并且能够理智和长远看待医患矛盾。只要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1.4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同时具有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现代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综合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现代多元化社会中,医学生应该在全面积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术业有专攻”。1988年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的医生,而是培养促进全人类健康的医生,同时他还应该成为专业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5]。这对于新时期的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诊治工作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而且同时是优秀的管理者、有深度的思想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者。目前,部分医学生在繁重的医学课程的压力之下,在社会趋利的现实和实用至上的理念指导下,思想上不予重视人文素质的学习,自觉或不自觉放弃了人文精神的学习。部分医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临床医生的“高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认为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掌握临床技能,缺乏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医生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对于医生的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医学生教育中,只有一手抓专业素质教育、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培养出一名“通融识见、术业专攻”的合格的“白衣战士”。

2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2.1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奉行的教育模式,是仅仅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究其原因,社会发展阶段和前苏联大学教育体制的影响所致我国高等教育“重理清文”。再者,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并没有合理地衔接,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显著欠缺。因此,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在满足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2.2注重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是重视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院校往往专业氛围浓厚,但是部分人文类教师受重理轻文思想同化、学科信心不足,这也是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高校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医学生人文精神贯穿于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始终,才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医学是一门实践学问。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医学生受益终生[6]。在医学生实习课程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重视人文精神教育,注意增加医学生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带教老师在临床授课及临床工作中表现出的“仁心仁术”,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信的、积极的老师带给医学生是满满的正能量。

2.3引导医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引导医学生自身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文社会知识在塑造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对于医学生而言,专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高低是校内评优的关键考核指标与求职的重要评价,但是长远来看,未来职场乃至社会大众将会越来越看重医师的综合能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医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医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以人文素质渗透入到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医学生应当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成长为关注时代、关爱生命,并且“博闻强识、术业专攻、妙手仁心”的人间大医。

2.4强化社会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引导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而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医患冲突的报道上,并且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这虽然刺激医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会给医学生带来巨大压力,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医学生产生消极的甚至退缩情绪,反而容易不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良好医患关系进行正面宣传,利用名医名家的榜样的无穷力量,激励医学生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社会媒体更应该利用舆论优势,创设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社会大环境,则更加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对于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应的对于未来的医师-医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合格的医学生除了加强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强化人文素质的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尤其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医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并强化临床实习中的人文教育;社会舆论积极引导,创设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医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才能真正解决医学技术先进而医学人文素质缺失的困境,而这对于将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乃至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73-75.

[2]崔立谦,叶慧玲,余金龙,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贯彻医学教育始终[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4):22-24.

[3]王瑞涛.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举措[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110-112.

[4]刘志红.人文教育之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5-36.

[5]李艳芬,马兆明.医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全面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2):42-43.

医学教育心得第8篇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教育;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生物医学模式,是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提倡健康与疾病的划分标准应综合评估生物、社会、心理三种因素,相较于人的生物生存状态,医生更应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心理健全状态[1],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这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医学教育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一、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探索的意义

(一)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必然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工程。2008年颁布的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严格规定:医学课程计划中必须包含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知识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二)实现医学发展最终目标的现实需要

从医学所服务的对象――病人而言,在身心遭受创伤和挫折时,医生的功能与权威不断膨胀,成为脆弱时的救命稻草,因此,病人对医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身体的疾病需要被医治、心理的需求需要被满足、心灵的安慰需要被给予。从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医务工作者而言,单纯医治病人的身体疾病,忽视病人的心理需求,治疗效果是短暂和有限的,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触因之一。

(三)促使医学生树立人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高等院校在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促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人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避免唯医学论、唯技术论。医学在人文科学的道德框架内,健康有序高效运行,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合理对待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二者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才能迎来风清气正的良好医风。

二、以《医学发展史》课程为例,直面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当前,重技术轻人文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学发展史》作为人文教育课程之一,极具代表性。

(一)课程地位弱化

医学教育的主要教学计划未涵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这是课程地位边缘化、弱化的主要体现。以《医学发展史》为例,众多人文教育课程仅仅作为专业限选课、任选课而非必修课。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医学教育思想滞后于现行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限制。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指导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涉及的领域成为医学生的核心课程。五年时间要求医学生掌握如此繁多的知识和技能,其压力之大,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倘若再开设若干门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这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为应对这一难题,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理所当然”地被划入了边缘行列。

(二)课程学时有限

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遭遇的首要的问题就是学时有限。以《医学发展史》为例,该课程总学时16个课时,受内容和学时限制,全部采取理论教学模式。就学时而言,相较于国外高等院校,我国只能望其项背。如美国和德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所有课程的总比重高达20%-25%,英国和日本也已达10%-15%,而我国不仅开设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偏少,而且课程学时比重极低,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意识形态课程以86%的比重,高居人文社科课程榜首[2]。

(三)师资力量短缺。

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教师无论在数量还是业务素质上都存在严重缺陷,单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居多,其中又以文科和医科专业为主,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通晓心理学、社会学、史学、哲学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以《医学发展史》为例,本课程专兼职老师共四名,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三名,史学背景的教师一名,而兼具医学与史学背景的教师空无一人。

(四)教学内容空洞。

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内容沉旧落后、空洞乏味,多偏重于向学生灌输概念、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人文教育内容与医学技能实践相背离、相脱节,从而导致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在医学生中不受理解、不受重视。同时,临床专业学习前期所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居多,且不能一以贯之,因此,教育效果不佳。以《医学发展史》为例,该课程在大二一期开设,内容包含医学伦理知识、中国医学史、西方医学史三部分,授课重点以要求学生掌握人物事迹、代表著作、学术思想等为主。

三、以《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内容为例,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路径

(一)《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目标

1.思想转变

改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重技术轻人文的医学教育现状,介绍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倡导医务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力争实现医学教育的改革。

2.观念指引

通过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转变、完善,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的从医业医真谛,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民族美德,从根源上铲除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行动落实

医学人文课程确实存在不受重视、课时不足的现实情况,但也存在现有学时没有有效利用的主观原因。积极推动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加强人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学生课程考核体系,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使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品质追求。

4.环境影响

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第二课堂的功效,人文教育教师在无力改变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下,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发挥其载体作用,就成为其不二选择。

(二)《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内容

1.教学手段的改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料的丰富为《医学发展史》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契机[3]。多种教学演示软件的引入,克服了传统板书教学呆板、抽象的弊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医学发展史》内容所涉及到的典型人物、代表著作等都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等形式直观展示,从而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知识内容。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医学发展史》课程是按照历史演进顺序进行授课的,医史知识、医学理论虽散布于历朝历代,但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反而存在着积淀、利用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揭示蕴含在医史中的医学发展规律正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3.教育平台的拓展

通过课内采用多样的方法传授知识,课外采用丰富的活动验证知识的方式,拓宽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医学人文教育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社区见习、暑期三下乡活动、雷锋月、四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平台、充实医学人文教育内涵、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载体作用。为此,我们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并纳入到考核成绩中去。要求学生本学期聆听医学人文教育的讲座不少于两次,本学期所参与的课外医学人文活动凭证明给予相应加分。同时,举办两次课外活动――《燃中国梦、铸医学魂》演讲比赛和《医德、医术,孰轻熟重》辩论赛,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及获奖学生给予相应加分。

4.考核方式的改进

以往闭卷测试的指导思想是考核学生对人物、事件、书名、学术思想等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学生由于对识记性知识缺乏理解、难于运用,不能准确完整记忆的情况常有出现,导致本门课程通过率不高。因而,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即将考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最后总分源于四种评分标准。第一阶段为闭卷测试,采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测试时间不定, 缺考者以0 分计算,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20%,。第二阶段为专题讨论,对学生专题讨论中PPT制作、讲授内容、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20%。第三阶段为课外活动,通过举办相关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情况、获奖情况统计得分,这一阶段得分也占最后总分的20%。第四阶段为开卷考试,以撰写论文替代传统的答题方式,这一阶段得分占最后总分的40%。

5.教学反馈机制的建立

以往的经验证明,评价一套教改方案的优劣得失,最有发言权的点评者就是接受改革的学生,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学生满意课堂、学生满意教师、学生满意课程的目标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在每一届接受改革方案的学生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学生代表座谈的方式,对《医学发展史》教改效果开展调查。对于学生反映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和使用,真正使教改成果惠泽于学生。

(三)《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心得

《医学发展史》课程教改立足于四项创新机制,即教师的重点讲解、学生的专题讨论、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四种考核方式的调整,探索在各种不利因素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功效。

1.课堂教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改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多媒体技术成为了传授知识的载体。课堂教改扭转了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面,学生的每一次参与、每一项付出、每一点收获都会通过分数的形式得以肯定。专题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集、归纳、提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极大得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教改增强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紧迫性

课堂教改使教师的授课时间大幅缩减,这就要求教师精减上课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兼顾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教条式、填鸭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巩固专业思想,正确理解继承和发扬之间的关系,将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专题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专题讨论环节,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课堂上的自由讨论,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促使了新思路、新观点的诞生。

4. 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营造了人文教育氛围的浓厚性

以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校园文化平台,营造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人文教育氛围。学生在组织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了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了师长强制要求所导致的抵触情绪[4]。

5. 考核方式的调整改变了投机取巧应试方法的偶然性

四个阶段的考核过程、四种来源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有效避免了学生平时无所事事、考前临阵磨枪、考后全部忘光的应试方法。

四、结语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提出已近半个世纪,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根深蒂固。高校医学人文课程不受重视,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医学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和业务素质上都存在不足,这与高校强调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离,也对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转变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观念是医学人文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医学发展史》教改探索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基金项目:湘南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陈莉(1984―),女,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河北人民出版社.当代医学导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孙晓生,李雁.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发展思路[J].医学与社会,200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