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泌尿外科医学

泌尿外科医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30

泌尿外科医学

泌尿外科医学第1篇

“侠胆柔肠”的性情中人

就是这样一位老百姓听起来特别“高级”的专家,在周围熟悉的人眼里,却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拥有“侠胆柔肠”的性情中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至今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2008年孙颖浩在参加抗震救灾的时候,在灾区四川茂县发现一个身患严重脊柱结核加脊柱后凸的羌族小女孩,她的背部呈100度弯曲畸形,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有瘫痪或生命危险。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一度束手无策,医院可以提供手术技术,但是需要的经费巨大。

后来孙颖浩派人把她从灾区接到上海,并且联系了李连杰“壹基金”的周惟彦女士,筹集了30万元,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为她成功实施了脊柱侧弯手术。现在这个小女孩复查结果一切正常,腰直了,人也更漂亮了。

回想起当时准备手术的情景,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如果手术做坏了怎么办?”孙颖浩笑称:“当时我都想好了,我跟一个朋友说,如果手术做坏了,就让小女孩的爸爸到他的公司工作,以后我们负责他们一辈子”。能勇于承担这样的后果,这是何等博爱的胸怀。

问起他做这些事情的缘由,他缓缓说道:“我想我们做医生的,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还要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一起努力可以使这个社会充满关心和关爱。”想必,这就是他这样的“性情中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本期《家庭用药》杂志对孙校长进行了专访,为读者展现这位国内泌尿外科领域领军级专家的风采。

记者:您作为国内泌尿外科领军级人物,老百姓在仰望您的同时,对您个人的经历也非常感兴趣。能谈谈您为什么学医吗?您又是因何与泌尿外科结缘?

孙颖浩:我1961年出生在福州的一个军人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都在部队从事医药领域的工作,我从小也是在医院长大,和医疗工作可以说是有先天的“缘”吧。

当时我选择泌尿外科,主要还是因为马永江教授。马永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是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国家一级教授。读本科的时候我就非常仰慕他,因此我来到上海长海医院以后,就选择了泌尿外科,投入了马教授的门下。在泌尿外科领域,郑家富、钱松溪等前辈也给了我非常多的教导,使我受益至今。

记者:作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您率领课题组,发现了两个新的中国人群特异易感基因位点,揭示了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这是在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对中国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样一项研究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什么?

孙颖浩:前列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种族差异最大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之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差异与其遗传学基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对于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我们并不清楚,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兴趣和目标所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前列腺癌的2个新风险相关位点,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揭示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也是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历史性突破。

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础,将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准确预测,也将有助于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率。同时我们在研究当中获得的海量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探索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标志物,事实上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异性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标物,包括血浆和尿液里的长链非编码RNA,尿液当中的融合基因等,在中国人群中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有的已经应用到临床并写进了中国的诊断指南。

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有的诊断都是为指导临床治疗服务的。前列腺癌,可以像乌龟,一辈子趴在体内,不威胁生命;也可能像猴子,到处惹是生非,危害生命;还可能像兔子,蛰居体内,伺机而动。我们要通过这些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把这三者区分开来,避免“龟、兔、猴一把抓”而给患者造成的误诊或过度治疗。

我们的研究也为未来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前列腺癌的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可以帮助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我想这也是基础科学研究使普通百姓最大的受益方面吧。

记者:您在百忙的工作中,始终热心公益科普事业,请您谈谈您编著的《前列腺疾病100问》一书从出书到编写到出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书籍出版以后获得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孙颖浩:《前列腺疾病100问》最开始编写的时候,原本就是想做一本问答形式的科普书籍,但发现内容偏枯燥,而且不同篇章重复内容较多。于是我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模拟临床看病的过程,把很多患者就诊共性的问题放在一起,读者看完一个部分就像真正到临床看过一次医生一样,这样就可以尽量在固定的篇幅里把一个主题基本讲清楚。我们还结合现在新的潮流,建立起《前列腺疾病100问》的官方网站,在新版纸质书的每一页上都加入了二维码,读者可以直接扫描后进入我们的网站,阅读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将纸质书和电子移动阅读结合在一起,也是我们现在适应新的出版要求做出的新突破。

《前列腺疾病100问》这本书是很多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泌尿外科医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本书将很多普通读者并不了解的前列腺带入了大家的视野,集中了参编专家们几十年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的感受和实践经验,针对性和指导性强,专家们将生涩的医学知识以生动、通俗的科普语言和图文并茂的问答形式展示给读者,对疾病的成因、症状及注意事项都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

这本书非常适合广大前列腺疾病患者、家属及注重自我保健的人群阅读,也适合基层泌尿外科医务人员阅读。书籍出版以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举办了多次签售、义诊、读者见面会和前列腺疾病康复患者联谊活动,目前已经出到第四版,印数超过了32万册。

记者:作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您在学会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孙颖浩: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包括张元芳教授等很多前辈、老师们为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很多泌尿外科同道们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我们严格做好泌尿外科专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正式成立了前列腺疾病学组、微创学组、肿瘤学组和结石学组4个学组,突出“专业化、学术化、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上海泌尿外科各亚专业的发展,对推进上海泌尿外科界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培养专科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我担任主任委员期间,我们鼓励上海市泌尿外科医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上海医生参加全国泌尿外科年会投稿量均居前两名,大会发言和分会场发言数量也居全国前列,上海泌尿外科在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机器人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尿道修复、结石的微创治疗等专题均具有较充分的话语权,同时还有多位专家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和交流,有力地展示了上海市泌尿外科的实力和学术风貌。

学会成员科研成绩斐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教育部、上海市和军队的各项奖励,发表众多SCI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和科普书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均获全面丰收。

我们还组织学会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和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利用平面和网络媒体,以科普书籍、文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病友和群众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科普知识,解答患者和家属的个性化问题。

我们整合了上海市泌尿外科学界的优势资源,建立起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男科分会网站,成为上海泌尿外科医师获取信息、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研协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我们扎实推进上海市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工作,组织参加医学会组织的临床路径制定及泌尿外科技术评审工作,狠抓泌尿外科的质量建设和内涵建设,对上海市各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质控检查,使泌尿外科的各项操作更为标准和规范。

记者:可以看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这些年取得了众多卓越的成就,那有没有尤其自豪的事情?

孙颖浩:在学会开展的众多工作中,尤其使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带领上海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参与2008年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和2009年第30届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大会的组织工作。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WCE)也被泌尿外科学术界称为“国际腔内泌尿外科的奥林匹克”,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一次泌尿外科界的大会,有来自国外的2 000余名泌尿外科专家与会,在2009年的SIU大会有来自100余个国家的3 000余名泌尿外科医生出席本次大会。这两次会议不论在参会人数、学术组织还是社交活动的安排上均创下新记录。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泌尿外科医师的知名度,为中国泌尿外科在国际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您现在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在2015年,学会会有哪些动作?

孙颖浩:在2015年我们有两件大事要办好,一是要办好将于2015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15)暨第十三届亚洲泌尿外科学术会议(UAA2015);第二是要建好一批优秀的培训基地,我是SIU(国际泌尿外科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的主席,目前我们已经有13家“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认证培训中心”,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继续办好这些培训基地对于培养优秀的泌尿外科人才,提升学术与医疗水平,同国际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在您的临床工作中,有什么是您特别感兴趣的?

泌尿外科医学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泌尿外科手术;泌尿道感染

住院的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其机体的功能和免疫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下降,较易出现感染现象[1]。相关研究报道,临床上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的科室为泌尿外科,感染情况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延缓患者的恢复情况[2]。所以要对加强护理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避免发生泌尿道感染,我院对其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行以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236例患者,根据其入院的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8例。实验组中男82例,女3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2.89±2.64)岁;参照组中男76例,女42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43.16±2.9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参照组 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遵医嘱给药、环境护理和消毒处理等。

1.2.2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优质护理:①科学教育和管理医院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卫生标准来施行护理功能,定期监测医护人员的手部菌落菌群,避免医护人员的手部携带病菌,避免因医护人员使用药物不当或不规范的操作而导致泌尿道感染,不仅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技能进行提升,同时有效降低了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②严格管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产生耐药性,严密监护对患者给药时的相关不良反应;③患者在术后的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改变,协助患者活动四肢,避免产生压疮;④对患者的引流管和尿管等留管进行强化管理,定期消毒灭菌,避免置管导致泌尿道感染;⑤严密监测病患的各项身体指标,保持患者所处的环境干净稳定,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⑥对患者行以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积极地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术后护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χ2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

2 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中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有10例,感染率为8.47%;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有32例,感染率为27.12%,其差异在统计学层面上具有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感染为泌尿道感染,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因手术创伤,其自身免疫力大幅度降低,而尿道是一个湿润密闭的环境,较为适宜病原菌生长[3]。泌尿道感染也被称为尿路感染,是指尿路中的病原体生长和繁殖,对泌尿道的组织和黏膜产生侵犯而导致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尿路感染有两种,为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就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未膀胱炎和尿道炎[4]。约有90%以上的尿路感染是因单一细菌感染,而大多数的门诊患者和50%的住院患者,其感染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杆菌,主要发病机制为:①尿道口和肠道口存在细菌菌落,其扩散至尿道;②细菌由于尿液返流逆行进而结合上皮细胞受体,繁殖致使炎症;③细菌通过尿液湍流行至肾脏,炎症在未得到及时控制的情况下致使肾组织损伤,进而形成纤维化。

长期的尿潴留和尿管置流都会引发术后的泌尿道感染。患者术后产生泌尿道感染后,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感染还可能发展为膀胱感染,甚至导致其它疾病发生,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较大的打击和负担[5]。所以,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来建设减少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本组研究中,使用我院的优质护理来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施以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优质护理主要从医护人员和患者两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对医护人员机进行强化管理,避免因医护人员使用药物不当或不规范的操作而导致泌尿道感染,不仅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技能进行提升,同时有效降低了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多个方面的,并且在其中添加了心理护理的措施,避免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体内分泌激素的情况产生影响,进而对机体的各项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应激反应。细节护理方面更加关注患者的细节,如定期消毒患者的导尿管,检查排尿量防止尿液的过度残留,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抗生素的使用多加关注,合理运用抗生素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手术后对患者施以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促进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明生,周红庆,张小德,等.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08):544-547.

[2]任怀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

[3]王彬.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09):1761-1763.

泌尿外科医学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原因;防范对策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的解剖位置极其相近,在行妇产科手术时,往往会因某种原因对患者的泌尿系统造成损伤,增加患者机体痛苦,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为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率,我院本次研究对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防范对策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性抽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2例患者采用摸球法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9±1.3)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患者19例、卵巢癌患者7例、宫颈癌患者8例、剖宫产37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1.2)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患者20例、卵巢癌患者8例、宫颈癌患者8例、剖宫产35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P>0.05),具有比较意义。两组患者均在参与研究前详细知晓我院本次研究内容,患者家属均同意患者参与研究,且在研究前均签署了我院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回顾早期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所得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对试验组患者实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研究数据,年龄等计量型对比指标采用(x±s)表示,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等计数型对比指标采用(n,%)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差异,P<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

研究发现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手术医师手术经验不足;(2)二次手术粘连,手术解剖层次不清;(3)生殖系统手术解剖位置与泌尿系统紧密相连;(4)原发疾病并发泌尿系统损伤;(5)手术时间。

2.2两组患者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比较

统计得出试验组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为8.4%,对照组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为21.2%,两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原因综合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解剖位置极其相近,两大系统的这一解剖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几率,此外研究还发现导致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点:(1)手术医师手术经验不足:手术医师因欠缺手术经验,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直接对患者泌尿系统造成损伤[3];(2)二次手术粘连,手术解剖层次不清:有过盆腔手术史等妇科疾病手术史的患者,二次手术盆腔等部位发生严重粘连,解剖层次复杂,易造成泌尿系统损伤[4];(3)生殖系统手术解剖位置与泌尿系统紧密相连:子宫肌瘤、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发病后病情会累及输尿管,导致输尿管发生移位,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术中易造成输尿管损伤;(4)原发疾病并发泌尿系统损伤:某些妇科原发疾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并发泌尿系统损伤等并发症[5];(5)手术时间:患者手术持续时间过长,输尿管长时间游离在体外,易对输尿管鞘膜造成损伤,导致输尿管供血减少,最终引发输尿管缺血性坏死。

3.2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防范对策

针对上述导致妇科手术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我院制定的防范对策包括以下几点:(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妇产科疾病史外,还需了解患者其他系统疾病史,尤其是泌尿系统疾病史,如患者有泌尿系统疾病史,则应在术前应用影像学技术检查患者泌尿系统情况;(2)试产过程中严密检查产妇机体状况,尽早发现相对性头盆不称,避免膀胱长时间受压从而造成膀胱损伤[6];(3)手术医师加强学习,明确妇产科患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解剖关系,术中根据两大系统的解剖特点,合理进行手术操作,注意对膀胱和输尿管的保护;(4)术前根据临床检查结果,明确患者是否合并泌尿系统损伤,根据患者合并症情况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手术方案,术中提高警惕,避免广泛粘连、大出血等状况的出现,加重对患者泌尿系统的损伤;(5)手术医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膀胱游离时间过长,长时间暴露在体外,发生缺血性坏死。

3.3结果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发现导致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解剖位置及医师因素有关,根据分析所得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后,试验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损伤率为8.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2%。综上所述,我院本次研究认为对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率,改善患者原发疾病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同时我院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我院本次研究制定的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防范对策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易海军.谈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护理.医学信息,2015,28(8):137.

2欧阳焰.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治疗措施探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53~55.

3张雪芹,李美霞.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33例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123~124.

4高素荣.浅谈妇产科手术后泌尿系统损伤的防治方法.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270.

5黄仰任,李辉华,林亮初等.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24例临床分析.现代医院,2011,11(5):36~37.

泌尿外科医学第4篇

【关键词】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体会

本文旨在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128例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前往本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128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 男87例, 女41例, 年龄18~81岁, 平均年龄(48.25±5.28)岁。肾上腺肿瘤18例, 肾囊肿72例(单纯性46例, 多发性26例), 输尿管结石18例(右侧15例, 左侧3例), 精索静脉曲张10例(单侧8例, 双侧2例), 重度肾积水5例, 无功能肾积水3例, 输尿管结石2例。以同时段前往本院接受开放性外科手术的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 其中, 男35例, 女15例, 年龄17~82岁, 平均年龄(48.65±5.8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症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全身麻醉状态下施以传统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均先行全身麻醉, 取侧卧位, 于腋中线的髂嵴上方做2 cm切口。分离肌层至筋膜, 撑开后进入腹膜后间隙, 置入自制水囊(内含生理盐水300~500 ml)。将套管放入水囊中, 注入二氧化碳, 气压为1.5~1.9 kPa, 置入内镜。而后依据其病情情况于腹腔镜下行相应手术。

1. 3 观察指标 ①术中出血量;②手术时间;③下床时间;④住院时间;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数值比较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数值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感染、继发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感染2例, 继发出血4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 经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后, 均痊愈出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58, P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其于泌尿外科中开始得以广泛应用, 诸如腹腔镜实施肾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根治性肾脏切除术等[4]。上述术式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而言, 腹腔镜手术具有着显著的优势, 不仅手术创伤小, 易于恢复且临床疗效较佳[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于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 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旭, 吴准.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 24(5):325-329.

[2] 郝钢跃, 杨培谦, 肖荆, 等.单中心2 25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4, 35(4): 288-292.

[3] 宋体松, 葛玉锋, 姬超, 等.县级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000例报道.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 16(6):524-526.

[4] 邓志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20例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3(17):104-105.

[5] 赖晋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当代医学, 2013, 19(4):58-59.

[6] 钱四海.基层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临床应用比较.黑龙江医学, 2013, 37(3):169-171.

泌尿外科医学第5篇

常怀感恩心,为医先立德

“一个对病人没有感情的医生,即使他的医术再高明也不是好医生。”这是郭建军挂在嘴上的话。那么,这些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对此郭建军解析说:医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里扎根,在社会科学里开花”的学科。所谓“在自然科学里扎根”,就是要求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要有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社会科学里开花”,就是要求每个医护人员要用爱心、诚心、耐心和细心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得病人和他们家人的信任和尊重。因此,作为医生一定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泌尿外科病房,所到之处时常被患者和患者家属对郭建军的“待患者如亲人”的真情所打动。从手术前的心理安慰,到病人的衣食住行,都挂在郭建军的心上。即使是病人表情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他的注意。

在病房走廊,本刊特约记者看到一位老人久久握着郭建军的手嘘寒问暖,舍不得放开。看着两人熟悉的样子,记者还以为是亲戚或朋友,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正在接受郭建军治疗的病人。他是一位前列腺患者,经郭建军微创电切手术治疗后,没有出血、没有痛苦,18年来难以启齿的排尿困难的病痛,终于得以治愈。

在工作中,郭建军对待每个需要手术的患者,都本着快速诊断、及时手术的原则,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曾有一位病人,因为“担心自己手术时得不到照顾”,术前给他送去了2000元钱。为了不影响病人情绪,他悄悄将钱给患者代交了住院费,病人一家深受感动。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多少次,同事们也数不清了……

2007年11月的一天下午,科室收治了一名巨大肾错构瘤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入院不久就因重度失血性贫血而发生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刚下手术台的郭建军得知情况后,顾不上喝一口水就立即参与抢救。经检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致肾功能损害的疾病,为避免切除患侧肾脏后对侧肾脏功能不能代偿而出现肾功能衰竭,郭建军大胆提出了手术只切除肿瘤、保留患侧肾脏正常部分的手术方案。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快速的术前准备后,郭建军和手术小组成员连夜为患者实施了急诊手术。直到当天深夜,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悉心的护理,患者不仅保住了患肾,而且肾功能良好。

“郭医生,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谢谢!”病人康复出院时,紧紧地握着郭建军的手感激地说……

幸运的机遇,优秀的潜质

1989年,郭建军在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从小就怀揣军人梦的他,为了那身橄榄绿,同时更为了实现当外科医生的理想,毕业时放弃了留校华西医院任内科医生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郭建军既是医学专家,又是科室管理干部,还在泌尿外科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那么,他获得如此成就的奥秘是什么?

“我认为这主要是我的运气好。”郭建军谦逊地说,“首先是我读书时,有一批全国知名的老专家、老教授以渊博丰厚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塑造了我。其次,我毕业进入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时,当时医院的医生少,但每天收治的病人多、病种多,住院医生上台操作的机会自然也很多。此外,我感到幸运的还是组织上对我的器重和培养,多次选送我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泌尿外科专业,到第三军大医学攻读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逐渐锤炼了手术操作技巧。这一切无不为我在泌尿外科专业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年曾经带教过我的老师们身上那种良好的医德、高尚的医风、踏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都让我感悟到了一种人格的魅力和良医的风范……”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如果从人才成功素质方面去分析,郭建军的自我剖析只是他赖以成长的客观因素;其实,他在医技业务上的迅速成长,除了客观因素外,还与他本人优秀的潜质密不可分。有人在评论外科大家的特征时说:优秀的外科医师应具备“鹰眼”、“狮心”、“女人手”,以及“菩萨心肠”。“鹰眼”即外科医生应具备的睿智、悟性,对疾病的观察和分辨能力,临床研究的正确选题和抓住机遇等创新能力;“狮心”即外科大师的手术意志,象征着勇敢、机敏、果断;“女人手”即手术操作轻巧,观察疾病细致;“菩萨心肠”即对病伤者的仁爱之心。

机敏精干的郭建军完全具备上述特征。了解他的战友都知道,生活中他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但工作中他会和一个可能影响术后患者良好愈合的导管细微褶痕“较劲儿”。在他眼里,细节决定成败,即使是一个不显眼的褶痕,也很可能导致术后的不良后果。他说,对于人命关天的医学来说,医生无论怎样“细”都不为过。

精湛的手术技能是外科医生最重要的看家本领。郭建军的手术操作十分灵巧、准确,且速度快、创伤小、流血少、成效高。这除了他个人心灵手巧的天资禀赋,主要来源于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工作之余,我翻阅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利用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网、丁香园医学网、AUA网、EUA网和Pubmed网等获取信息,了解泌尿外科前沿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紧跟学科发展动态。”郭建军介绍说,他至今仍然保持着每天看书记笔记的好习惯。每当完成特殊、高难手术后,他都会对手术策略,操作方式的内涵、诀窍、优化、流程等进行比较分析,对操作过程的内在规律进行不同深度的总结,形成了本专业某些关键的手术技巧。

郭建军自担任泌尿科主任后,就把建立一支团结和谐、努力进取、业务一流的团队作为努力方向。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奋发向上。他自己以身作则,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病房,最后一个回家。只要病人需要,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就能赶到病房。他对年轻医生要求严格,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针对每一位年轻医生的特点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读书笔记、三级查房等方式,加速对年轻医生的培养。

钟情微创术,追求大“镜”界

勇于挑战是郭建军的性格,勇于创新让他始终追赶着新技术的潮头。刚刚大学毕业时,郭建军就通过进修深造,把目光瞄准了内镜下泌尿系统的诊疗技术。本着小创伤、微创伤、无创伤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目标,他将高科技融进传统医学,在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最佳治疗手段上下功夫。他说,医学要发展,要创新,很多治疗方法还不完美,要改进这些方法就要创新。只有敢为人先,才能促进医学发展。他钟情于腹腔镜技术,在“镜”界中追逐梦想;他对微创技术的情有独钟和超前的学术眼光,为泌尿外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1年,在四川乐山地区,郭建军率领自己的团队率先运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根治术。继之,膀胱癌根治+正位回肠代膀胱术,各型尿道下裂、复杂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经皮肾多通道治疗复杂肾结石,经皮肾动脉造影高选择性栓塞肾动脉处理PCNL(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大出血,泌尿外科肿瘤的综合治疗等十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再次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泌尿外科专业诊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这个科室,年门诊量常年保持在2万人次以上,手术量在1500多台次以上,而他无论工作有多忙,依然把病人的病痛牵挂在心上,坚持每周的专家门诊和上台为患者做手术。2015年,仅郭建军主刀的手术就有600多台次;也正是有了他这样的“标杆”,目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率已经跃升到年手术总数的90%以上。

2015年年初,郭建军又一次带领自己的团队,率先在乐山地区独立完成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膀胱癌根治性全切原位回肠重建膀胱术等泌尿外科最复杂的腔镜手术,填补了乐山泌尿外科多项技术空白,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泌尿外科诊治水平。

2015年,88岁高龄的赵婆婆,10年前出现双侧腰部疼痛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伴肾积水。赵婆婆曾到多家医院求治,都因年龄大、手术风险高等原因,仅给以药物治疗缓解疼痛,但停药后往往又会出现疼痛症状。到了5月份,赵婆婆双侧腰部疼痛加剧,家人焦急地陪同她来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就诊。经B超、CT检查显示,赵婆婆双肾多发结石伴肾萎缩,左肾已重度积水。“如果不清除结石,不仅疼痛,还会引起双肾功能进行性损坏、尿路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肾功能衰竭。”郭建军介绍,因患者年龄大,全身重要器官如心、肺等功能减退,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此,医院组织了泌尿外科、麻醉科等相关专家会诊,决定为患者进行微创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考虑到婆婆手术耐受力较差,由郭建军主刀的手术小组分两次手术,成功将赵婆婆的双肾多发结石完全清除,术后很快康复,疼痛症状解除。临出院时,一家人说不出的感激。

对此郭建军感慨地说:“选择从医,就注定我们要终身学习。因为医学是学无止境的,有很多未知的疾病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征服。对医疗卫生事业、对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和对患者的情感,是我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原动力……”

不倦的脚步,不懈的追求

谈及科室管理理念,郭建军坦陈,“我对科室的管理理念是:优质、高效、低耗、人性化。‘优质’,就是质量优等的医疗结果;‘高效’,就是诊疗达到最高的效果,人力物资超过最大效益;‘低耗’,就是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最低限度地耗用人力物资;‘人性化’,就是在医疗服务中,针对不同的需求,个体化地给予满足,做到至精、至微,做到精诚服务。”

郭建军认为,作为医院的科室主任,在医疗过程中,应该处处注意低耗,做到合理设置科目,合理配备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药物比例,减少消耗品的使用,尽量降低物品成本,从而减轻病人的负担,把病人有限的医疗费用用在有效的医疗开支上,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为患者和国家节约有限的资源。

外科医生、科主任、泌尿外科专家,无论郭建军的“名头”是什么,这么多年来他始终认为:“医学在发展,疾病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每一位热爱工作岗位的医生一生奋斗的目标,而最终,还是要服务好患者,尽量让患者满意。”

郭建军还说,20多年来,他的医术水平在不断提升,沟通技巧在工作中也日益顺畅;但学海无涯、道无尽头,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郭建军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无数次国家、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总是时时、事事、处处都体现出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有一次,郭主任给我打电话过来,要我帮助一位56岁的老婆婆挂号、缴费、取药。当时我以为是郭主任的亲戚,后来才知道,那位老婆婆是经郭主任治疗后出院的病人。”医院急救中心医生刘俞玲介绍说,对待病人,郭建军总是尽己所能地伸出热情的双手,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医院工作人员的温暖。

有付出便有回报。郭建军的工作业绩得到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认可。他多次被武警四川省总队评为医德医风标兵、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医院十佳医生,2002年荣立总队个人三等功一次。事实上,获得荣誉称号更多的,是他们科室里的年轻人。郭建军认为:“荣誉对于年轻人更重要,而且我带领的是一个团队,我们年轻的同志都很优秀,他们更需要鼓励。医院给了我诸多评功评奖励的机会,我全部让给了年轻的医生了。”

冬日的寒意催落了几多树叶,但挺立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营区的香樟树依然盛开着翠绿。郭建军,这位在泌尿外科学领域中寻求人生价值的探索者,20多年来,天天穿行在这美好而和谐的丛林中,朝夕不懈,昼夜向前……

泌尿外科医学第6篇

[关键词] 内分泌学 发展历程 现状 发展趋势

1 福建省内分泌学科发展回顾

福建省内分泌学科发展起步较晚。1960年3月,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合组医院)率先开展了内分泌、糖尿病专科门诊,同年9月设立内分泌实验室与内分泌专科病房。不久,福建省立医院等也设立内分泌专业组与内分泌专科病房。这宣告我省内分泌学科的发展拉开了序幕。40多年来,我省内分泌学科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三个阶段:

1.1 学科萌芽起步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与福建省立医院在泌尿外科配合下对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肾上腺手术,腺瘤患者手术后完全恢复,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手术后疗效亦较好。1964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泌尿外科配合下成功开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1973年,福建省立医院也成功开展了难度较大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1960年至1970年的10年间,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和医院和福建省立医院还先后开展了多项内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如基础代谢率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碘、丁醇提取碘、尿17酮类固醇以及尿17羟类固醇等项目。尽管当时各医院的内分泌实验室条件比较差,设备简陋,但这些内分泌功能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我省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为我省内分泌学科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学科发展阶段

进入70年代后,各项卫生事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10月,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安定团结,使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机。1970年以后,我省内分泌学科借此难得的机会得以逐步发展。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开始大量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分析法开展各项内分泌激素的检测,如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代谢物、胰腺激素、性激素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等。这些内分泌激素检测方法的开展使得我省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上了一个台阶。1972年,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与普外科联合开展用牛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1975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恶性突眼症进行治疗,疗效达95%以上,这一技术在全省范围得到推广。1978年,福建省立医院在国内首先应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静滴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把这一技术向全国推广,得到全国同行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省尚无具体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979年至1980年,为摸清我省糖尿病发病情况,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组织全省八家医疗单位对37158人进行了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这对我省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1984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成立了福建医学院内分泌研究室,这标志着我省内分泌学的基础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协和医院与福建医学院基础外科研究室合作,开展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微量元素研究,对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该成果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同年,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糖尿病血液流行病学的研究;福建省立医院研制人工胰岛开环系统――袖珍胰岛素注射泵第1~2代,并应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得到良好疗效。1985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展简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并通过学习班培训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县级医院。协和医院还与福建医学院基础外科研究室合作为15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移植手术,疗效达93.3%,短期内可减少甚至停用胰岛素注射。

福建省立医院应用头颅X光摄片、蝶鞍薄分层X光摄片、电子计算机横断分层扫描及测视野等方法协助诊断垂体疾病,并应用溴隐亭治疗肢端肥大症,收到一定的疗效。为研究胰岛β细胞功能,协助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指导糖尿病治疗,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省立医院先后开展了血浆胰岛素及C肽的同位素测定技术研究。1987年,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还开展了血泌乳素、生长激素检测,对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以及垂体侏儒症等特殊病种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协和医院还在泌尿外科配合下成功开展了胎儿肾上腺移植术对2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进行治疗,均达到了良好的疗效,为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开展性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发现多种新的性染色体核型,有利于性发育异常的诊断。

这阶段,我省内分泌学科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均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基础研究方面仍显较薄弱。

1.3 学科发展壮大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激素测定方法方面,随着各种酶免疫、发光免疫分析及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相继问世,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非同位素标记的各种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且完全实现了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内分泌腺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SPECT、PET及MRI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内分泌疾病临床诊断(特别是定位诊断)水平。同位素显像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131I-间位碘苄胍(131I- MIBG)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诊断技术的引进,我省内分泌学科有了全面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福建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先后购进颅脑CT扫描仪,90年代初,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口了SPECT扫描仪,为诊断内分泌系统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内分泌学科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全省许多地市级医院也先后成立了内分泌科或内分泌专业组,多数医院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推动本地内分泌学科的发展,一方面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医院、湘雅第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内分泌科进行学习进修;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有力地推动当地内分泌学科的迅速发展。省内不少单位与国内重点内分泌科单位合作,邀请国内著名内分泌科专家到我省讲课和技术指导,极大地促进我省内分泌学科诊疗水平与学术水平的提升。部分的县市级医院也在此阶段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大医院学习进修,开展了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工作,这些基层单位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在内分泌系统急、危重病人的早期抢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省内分泌学科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0月,福建省医学会主持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并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推选张珍教授为内分泌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998年9月在武夷山市召开福建省第五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在福建省医学会的主持下进行换届改选,成立了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林丽香教授为主任委员,张珍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在福建省立医院。2005年12月在福州市召开了福建省第七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学会的换届改选,成立了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黄国良教授为主任委员,林丽香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会员的培训工作,增长了会员的知识,拓宽了会员的视野,特别近几年学会的学术活动活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交流会议上经常有我省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张珍教授、林丽香教授先后多次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等。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成立和发展,也标志着我省内分泌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2 福建省内分泌学科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发展突飞猛进,在福建省医学会以及内分泌学分会的带领下,促进了地市级分会的建立和健全,加强国内外和全省内分泌学科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省内分泌学的迅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阶段。

2.1 内分泌基础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对激素作用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分子信息转导及基因转录调控为细胞分子水平生理活动的基础。体内存在着多种转导调控途径,每一途径有其自身稳定的调节机制,不同途径之间又有相互作用及影响,形成一周密的网络,保证细胞内及细胞之间生理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深入全面的开展有关激素作用过程中分子信息转导及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将对阐明内分泌疾病的分子病因机理,发现高效的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开展了甲状腺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的系列研究,应用人甲状腺细胞培养技术,通过测定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变化,研究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致Graves病的分子机制。探讨TSAb对甲状腺细胞分泌T3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TSAb通过激活cAMP/PKA及PIP2(磷酸酰肌醇)/Ca离子途径导致T3分泌增加可能是TSAb致Graves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探讨TSAb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TSAb通过激活cAMP/PKA途径导致TPO活性增加可能是TSAb致Graves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探讨TSAb对甲状腺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双链复合蛋白(PAX-8)基因表达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SAb通过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上调PAX-8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刺激甲状腺细胞功能亢进的机制之一。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抗甲状腺作用新的药理机制。以高铁氰化钾和二氯酚靛酚为底物测定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活性,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技术对H2O2浓度进行测定,观察PTU对甲状腺b5R活性和H2O2浓度影响。结果提示:PTU对甲状腺b5R活性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b5R活性从而抑制H2O2的生成可能为PTU抗甲状腺作用的另一重要药理机制。观察他巴唑对甲状腺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构效关系。以流式细胞术观察他巴唑及其结构类似物对甲状腺细胞活性氧的影响。结果提示:他巴唑对甲状腺细胞ROS具有清除作用,且这一作用与其分子中含巯基有关。通过提供巯基,改变胞内GSH/GSSG比例,从而增强GSH―Px作用,这一构效关系的阐明可为甲亢药物开发提供线索。这些研究结果对阐明甲状腺疾病的分子病因机理,发现高效的药物作用靶点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进一步阐明肥胖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机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行了大鼠前增食欲素原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肥胖发生关系的研究。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刚断乳雄性c57BL/6小鼠8周诱导营养性肥胖模型,观察营养性肥胖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及增食欲素受体基因表达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肥胖的关系,以及盐酸西布曲明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增食欲素系统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提示:营养性肥胖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基因表达降低;肾上腺增食欲素受体2mRNA表达上调并且与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表达水平、血皮质酮水平间存在相关性;盐酸西布曲明能明显降低体重,升高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mRNA表达水平。说明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表达下降与肥胖发生有关。盐酸西布曲明能通过增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基因的表达,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为探讨氧化应激诱导胰腺β细胞的凋亡及药物的保护机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小鼠胰腺β细胞,模拟体外氧化应激的细胞模型,观察氧化损伤诱导胰腺β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t-BHP诱导的胰腺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提示:tBHP处理1小时后即可明显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胞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水平,同时引起胞浆NO水平升高;而该浓度的tBHP处理30分钟时引起细胞NF-κB激活片断p65蛋白达到高峰水平。不同浓度的Exendin-4预处理后可抑制tBHP诱导的β细胞凋亡及NO水平的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并且Exendin-4能抑制tBHP诱导的β细胞胞核NF-κB p65及胞浆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表明tBHP引起的氧化损伤可通过NF-κB-iNOS-NO途径诱导MIN6细胞凋亡;Exendin-4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NF-κB- iNOS-NO-凋亡通路,最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的β细胞凋亡。

福建省立医院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将几千个基因特异CDNA固定于一芯片上,对不同来源的mRNA进行检测,运用荧光标记以及计算机扫描对这些特异性表达基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同时比较糖尿病组和卡托普利干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卡托普利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精氨酸酶通过影响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的含量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卡托普利通过增强线粒体电子质子偶联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ATP的产生,保证了病变心肌的能量供应;卡托普利通过上调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增强病变心肌的收缩力;卡托普利可下调二甲基精氨酸水解酶基因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防止呼吸链的损伤;卡托普利通过抑制整合素b1的表达,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这对阐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新的证据。

2.2 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和其它疾病一样,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

2.2.1 环境因素

许多环境因素可引起内分泌疾病。生态环境中缺乏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临床性克汀病,而且生活在缺碘区居民的智商也普遍降低。为提高全民素质,我国从1996年起实行普遍食盐碘化以防治碘缺乏病。我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积极开展闽东南沿海居民碘营养状况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碘缺乏病区新生儿碘营养状况、以及实施有效碘干预对儿童智力和精神运动影响等系列研究,研究结果阐明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碘缺乏的危害;碘缺乏病区新生儿碘营养状况差,缺碘能累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危害新生儿的脑发育;碘缺乏病区在充足、有效的碘干预后出生的儿童智力和精神运动发展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的进程。但随着补碘工作的逐步强化和普及,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在补碘初数年有增加,以后即趋稳定。临床及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亦增加,这可能与碘通过对免疫系统影响使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生有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珍教授牵头进行了有关食盐加碘10年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影响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普遍食盐加碘10年后,福州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从0.57%增至1.09%,武夷山市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由24.51%减至11.58%。提示普遍食盐加碘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明显降低,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增加,这可能部分与碘摄入增多有关。福建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马新元等在我省同安县新店乡前炳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碘代谢、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尿碘、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分析,证明并首次报道了我省也存在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当地人群受到高碘的威胁,人群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病因是饮用高碘水引起的。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全民补碘措施,减轻补碘后甲状腺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已成为我国医疗预防部门正在研究、探索的问题。

2.2.2 遗传因素

一些内分泌疾病的病因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如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基因突变所致的内分泌疾病被发现,使得内分泌疾病的病种不断增加,原已知病中某些病因更加明确。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在临床上大多为少见病,其研究意义除了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外,还在于他们的性质相当于天然的基因剔除(功能丧失性突变)或转基因(获得功能性突变),为研究重要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模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一个家系中4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患者、4例未发病者及1例来自其他家庭的患者的精氨酸加压素-运载蛋白Ⅱ(AVP-NPⅡ)基因外显子1和2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及基因测序研究,探讨中国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的分子发病机制,结果表明:Glu47碱基缺失为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发病原因之一。

2.2.3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病

一些在遗传上属多基因性的疾病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引发内分泌疾病,如2型糖尿病,在遗传背景(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的多基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进食过多,尤其脂肪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而致病。目前多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基因改变引起胰岛素抵抗及潜在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开始胰岛β细胞分泌过多胰岛素而使血糖维持正常,一旦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后,不能完全代偿,则引起2型糖尿病。福建省立医院通过比较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喂高脂饲料形成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和正常大鼠骨骼肌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se)基因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结果提示PTPase基因表达水平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时显著上调,PTPase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从基因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喂高脂饲料形成的2型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脂肪组织脂酰CoA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提示脂酰CoA脱氢酶基因在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表达水平上调,表明大鼠体内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中起重要作用。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27bp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DM)关系,结果显示2型DM组a等位基因频率、aa+ab基因型频率显著增高,表明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2型DM发生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机制参与2型DM的发病。

肥胖症在遗传上也属多基因性的疾病。为研究肥胖相关基因致肥胖发病机制,福建省立医院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和正常人大网膜脂肪组织中TFN-α转换酶基因、TNF-α基因、消脂素和消脂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中TNF-α表达增多,可能存在TNF-α限制脂肪堆积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肥胖;TNF-α转换酶可能通过TNF-α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肥胖患者消脂素和消脂素受体mRNA水平显著升高,体内可能存在消脂素抵抗。

2.3 内分泌疾病诊断技术的进展

激素测定方法方面,随着各种酶免疫、发光免疫分析及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相继问世,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非同位素标记的各种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且完全实现了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内分泌腺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SPECT、PET及MRI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内分泌疾病临床诊断(特别是定位诊断)水平。同位素显像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131I-间位碘苄胍(131I- MIBG)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与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合作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方法方面,完成“18-羟皮质醇在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项目,其中建立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高敏感、高特异的新指标――18-羟皮质醇的ELISA,并应用于临床诊治工作中。

2.4 内分泌疾病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

多项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长疗程的临床试验研究对一些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得出了结论。根据这些临床试验研究的经验,目前我国对糖尿病血糖控制要求达到的目标为HbA1c6.5%以下,并提出了应及早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的建议。约半数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近年大量前瞻性、大系列、随机化、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发表,证明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强化降血压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延缓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不降低生活质量。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蛋白尿高于1克/日及有肾功能减退者为125/75mmHg)。为达到上述目标,大部分患者需联合应用2~3种或更多的抗高血压药物。一般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一线用药,不能达标时,可视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加用小剂量利尿剂、钙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及长效二氢吡啶类)、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另外,根据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成果提出了预防糖尿病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糖耐量减退阶段进行干预。基础的干预为生活方式改良,即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我国大庆研究受到国际重视。与对照组相比,饮食组、运动组、饮食加运动组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分别下降了35%,46%,41%。除生活方式改良外,药物干预也是可行的措施。福建省立医院林丽香教授参与的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多中心3年前瞻性观察结果提示,IGT人群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为11.6%,一般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8.2%,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下降至2.0%和4.1%,2组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分别下降87.8%和76.8%,表明在IGT干预治疗中,小剂量药物干预治疗可达到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对Graves病药物治疗的一些未确定的问题,有一些探索性的临床试验,如有关抗甲状腺药的剂量。在一项多中心试验中,患者随机分为他巴唑每日10mg和40mg,比较效果,在总的309 例中,196例获得缓解,两组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别,不良反应发生率于10mg组为16%,40mg组为 2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国良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究结果也表明小剂量(15mg/日)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缓解率与大剂量(30mg/日)组无显著性差别。

内分泌腺移植疗法中最受重视者为胰岛移植,如能成功,则病人将免受注射胰岛素之苦,且有可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我国在胎儿胰岛及胰岛细胞移植方面作了不少工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率先在省内开展胎儿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由于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尚未能解决,且供体来源也有限制,使得这项技术不能得以进一步推广。近年来,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使胰岛细胞移植的效果大为提高,2003年1月,福州总医院谭建明教授成功实施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2005年6月再次在亚洲成功实施首例肾脏―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细胞移植后短期内能完全停用胰岛素,血糖恢复正常,这为1型糖尿病的治愈提供了一线希望,但胰岛细胞供体仍是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

3 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对策建议

3.1 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

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手段,把解决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以及防治策略。

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福建省医学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全省内分泌学界的力量,加快内分泌学科建设、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步伐,促进我省内分泌学事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为全省人民健康提供医疗和科技支撑。

建立一支有高度责任感、敬业奉献、技术过硬的高水平内分泌专业队伍,努力为我省的卫生事业服务。

3.2 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科学研究的人力、财力投入。在内分泌基础研究方面,深入、全面地开展有关激素作用过程中分子信息转导及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在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加大内分泌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环境因素在内分泌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为医疗预防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内分泌疾病的遗传病学研究,探讨内分泌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技术方面,申请加大对辅助检查设备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我省对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水平。

内分泌疾病临床试验方面,加深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长疗程的临床试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家伟.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97-705.

[2] 陈家伦.世纪之交的内分泌学浅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337-341.

[3] 陈家伦.世纪之交的内分泌学浅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1-4.

[4] 陈家伦.世纪之交的内分泌学浅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65-68.

[5]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绪论(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

[6] 李明龙,赵家军.现代内分泌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2003,24(4):41-43.

[7] 张珍,林益川,方志平,等.食盐加碘10年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亢患病率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5):342-344.

[8] 杨文英,齐今吾,林丽香,等.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多中心3年前瞻性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 (3): 131-134.

[9] 黄国良,佘耀远.他巴唑剂量与其甲状腺内浓度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1991,71(6):301-304.

课题组成员:

1. 黄国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2. 侯建明,福建省立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3. 王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4. 施亚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医学第7篇

前列腺是男人特有的器官,每位成年男性都曾或多或少受到过前列腺问题的困扰。男性在青壮年时易患前列腺炎,50岁以后易患前列腺增生,而前列腺癌也越来越威胁到男性健康。但是,目前很多人对前列腺疾病还只是一知半解,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误听误信,并因此耽误了疾病的治疗,让健康受损。

孙颖浩教授是我国泌尿外科学界大家之一,长期从事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实践和专业研究,对前列腺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由他领衔的医疗团队编写的《前列腺疾病100问》(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深入浅出介绍了男性可能遇到的前列腺方面的问题,以及处理其的对策、方法,是男性维护健康的上佳读物。

为此,我刊特邀请孙颖浩教授和他的团队为杂志撰写“话说前列腺”系列文章,以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大家真正读懂前列腺,掌握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前列腺问题、疾病的方法。

“话说前列腺”系列文章之一

一颗栗子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前列腺疾病100问》编写团队

专家简介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医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泌尿系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的诊治及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应用。

联合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9:00~11:30,长海医院门诊大楼7楼。

在临床工作中,时常会有一些老太太因为这样那样的排尿问题,跑来问我们:“是不是我的前列腺出了问题?”其实,只有男性才有前列腺;女性是没有前列腺的,当然也不会得前列腺疾病。前列腺是一块男性特有的“神秘土地”,它既属于男性的泌尿系统,也属于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第一站,它的形状像两颗巨大的蚕豆,分别依附在脊柱两旁。肾脏是人体的“垃圾处理厂”,每日产生1.5~2升尿液,由此将机体内过多的水分、电解质(钠、钾、氯离子等)以及血液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尿液由肾脏产生后,沿着两条像小溪一样的输尿管流向膀胱。膀胱像一个富有弹性的水囊,里面可以容纳600毫升左右的尿液。当膀胱充盈时,肾脏会主动地降低尿液产生的速度,避免膀胱被“胀破”。膀胱壁内布满纵横交错的逼尿肌,肌肉收缩可以将尿液挤压出膀胱并进入下尿道。

前列腺就紧靠在膀胱下面,形状有点像一个倒放的栗子:底部向上,尖部向下,重量约20克。与膀胱相连的尿道就从前列腺中间穿过。如果把尿道比喻为一根吸管,那么前列腺就像一个拳头握在吸管的顶端。当患有前列腺增生或肥大时,这个“拳头”就紧紧地攥住“吸管”,使里面的“水”难以通过,这就出现了排尿费力的现象。

前列腺紧贴在直肠的前面,医生可以将示指伸入患者的直肠,直接触及到前列腺。这正是检查前列腺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医学上称为“直肠指诊”。

前列腺的生长和发育受分泌的睾酮所控制,因此它与人体的性发育有关。自青春期到20岁,前列腺的重量从5克增长到20克。在此后的20几年里,前列腺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当然患了前列腺炎前列腺还是会变大的,但这属于病理情况)。而当年龄超过50岁后,很多人的前列腺又会开始变大,这就是平时常说的前列腺增生或肥大。

前列腺增生可以说是前列腺的一种正常增生现象,但同时前列腺还有一种异常的恶性增生现象,那就是前列腺癌。虽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前列腺组织的增生现象,但是它们却往往发生在前列腺的不同部位:几乎所有的前列腺增生都出现在前列腺靠近尿道的部位(医学上称为“移行区”),而近90%的前列腺癌却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周部分(医学上称为“外周带”)。

TIPS

* 前列腺是男性所特有的隐藏在盆腔深处的腺体,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参与构成。

泌尿外科医学第8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临床实习是泌尿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总结提高泌尿外科实习教学质量的经验和体会:要让实习生充分认识泌尿外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注重带教老师的业务素质,注重实习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组织实习生参加病例讨论,重视病历书写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妥善处理好考研及就业选择与临床实习的关系,在临床带教中加强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

实习医师是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的必须手段,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1]。我们认为,要提高泌尿外科实习教学质量,应着重把握好以下环节。

1要让实习生充分认识泌尿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生是临床实习教学的主体,只有实习生对此有了正确认识,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对于泌尿外科学的教学来说,临床实习和理论教学及见习一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包括泌尿外科学在内的临床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为了体现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必须真正重视并认真搞好临床实习。我们在实习生到达本科室的第一课,就要强调实习的重要意义,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必须的重复提醒。

2注重带教老师的业务素质

高水平的老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一名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在思想、行为上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需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度的责任心。在泌尿外科4周的临床教学中要制定出具有专科特色的带教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临床、教学两不误,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实习生树立他们走出学校以后的表率和榜样。医院是以医疗为主体的服务行业,医疗工作直接与效益挂钩,而实习带教既辛苦报酬又少,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医师的带教积极性。理论课受到学院“教学事故处理条例”的约束,医师们都特别重视,而实习带教则不同,人人都是教师,个个都管实习生,而责任并不落实。医师对带教工作的放松,加上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医院科室的带教医师由低年资医师及进修医师担任,形成了一种带教质量低,学生素质提高受到限制,学习质量低的不良循环,针对以上问题,我科室长年以来一直由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在带教老师的安排上,选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助教)或主治医师(讲师)带教,带教老师一般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使带教老师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3注重实习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泌尿外科是手术科室,许多操作需要手把手教、多次重复去做才能掌握。但是,一些实习生可较好地完成住院病历的书写,但却对诸如导尿术、指诊等泌尿外科基本操作不愿去做。其实,这是做好一个泌尿外科医师的基本功。我们在带教中,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手术的消毒、铺巾、切割、缝合等操作过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必要时从消毒、铺巾开始,进行示教,然后督促、指导他们动手操作,完成后再进行分析总结,使进入泌尿外科实习的同学能对导尿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技术操作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在接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时,特别强调直肠指诊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不怕脏,并真正掌握肛检前列腺大小的分度方法,强调肛检在直肠癌诊断中的重要性。

4组织实习生参加病例讨论

泌尿外科病种较多,实习生在短短的4周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是在实习中、后期,许多实习生面临复习考研和就业的压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此,我们每周二组织1次病例讨论,选择1~2个较为典型的病例,让实习生查阅文献,复习相关知识,然后举办科室小型病例讨论会,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解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在组织病倒讨论的过程中,不只教会实习生治疗各种疾病,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实习生掌握一种分析推理和识别疾病的思维方法。使实习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由点到面的分析问题,较好地提高了实习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病历书写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泌尿外科的临床实习生,存在着对临床操作热情高但对病历书写不重视的现象。带教老师从一开始就要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病历的价值。要让他们明确,病历是一切医疗活动的载体,是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全面而客观的记录和总结,即是确定诊断及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又是临床科研的重要资料,更是检验诊疗活动是否合理、合法的法律文书,常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医患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医患纠纷有逐渐增多趋势,另外,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尤其是《执业医师法》、《医疗举证倒置制度》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因此,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将保证病历质量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强调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这也是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还应将病历书写列入考核内容。

6妥善处理好考研及就业选择与临床实习的关系

近来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普及,在实习期间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实习生比例高达30%~70%,同时这阶段还要面临着毕业分配就业等现实问题,对实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教育他们要正确认识临床实习与就业及考研的关系,要在大学期间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当然包括泌尿外科学在内,都要学好、学扎实,其次就是时间上和制度上严格要求,要求实习生在泌尿外科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实习时间内必须从事泌尿外科的诊疗活动或理论学习,从而确保实习质量。

7在临床带教中加强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