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0 14:49:29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1篇

>> 云计算时代更需政府智慧 智能机器将取代甚至消灭人类? 人类智慧vs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学会欺骗人类 机器智能技术模仿人类认知创造价值 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放弃”更需要智慧 智慧城市进入超智能时代 安全更需要智能 《机器智能》 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世界机器人大会2016,开启智能时代 机器人开启安全智能时代 人类与机器赛跑 机器如何“假装人类” 机器狗搅乱人类情感 围棋手挑战人工智能 全职妈妈更需要智慧 职场管理更需要智慧 管理婚姻更需要智慧 融合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家居迈入“云”时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 机器智能时代更需人类智慧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吴丹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997年5月3日,卡斯帕罗夫在纽约与“深蓝”对弈。

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时,人类对机器智能的不懈追求和恐慌之感同时俱增。今天,当数字技术、机器智能被不断应用于教育、金融、传媒等领域,并创造出丰硕成果时,人们对“机器是否将取代人脑”的追问更加迫切。这场由“机器发起的变革”让亲手创造它们的人类“痛并快乐着”。

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智能,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长期关注教育、科技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的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丹尼尔・阿拉亚(Daniel Araya)认为,机器取代人脑尚需时日。他在近期发表的《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中提出,我们更应看到:正是因为机器智能的蓬勃发展,人类智慧,特别是创新思维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机器智能打破“旧秩序”

尽管丹尼尔认为现在机器取代人脑还为时尚早,但他也毫不避讳机器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特别是在部分职位被机器取代后带来的失业问题。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认为,统计显示,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有5%,但许多经济学家承认,实际数字恐怕要高出许多。而导致当今美国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科技。

这一说法并不“武断”。丹尼尔指出,农业革命后,人类饲养动物为农业服务;工业革命后,人类制造大型机器为工厂生产服务;计算机革命出现后,人类正想方设法让电脑变得更智能化、高效化,以期取代会疲劳、容易出错的人类,或者干脆将人类从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总体而言,当下这个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正变得越来越“计算化”:新式软件算法,电脑辅助设计,数据挖掘,还有机器学习……凡此种种都已开始扰动现有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实践,后工业社会的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文章认为,这种“计算机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和成熟,必将大大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目前美国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丹尼尔认为现在也应该为未来的劳动人口担忧了。文章研究发现,美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从2009年开始就在走下坡路,同时,为了调节通货膨胀,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人工工资就再也没有增长过。

当然,科技不能完全为失业问题“买单”。丹尼尔认为,过去三十年所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小部分精英的手中,位于财富金字塔顶尖的那1%的人群,实际上掌握着世界一半的家庭财富,这样的不平等显然给劳动人口带来了更多问题。

机器智能需要更多创新人才

对于美国及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内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部分国家在公共政策方面已开始有所回应。丹尼尔认为,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上。

无论是在拥有较高机械自动化程度的美国,还是在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培养技术工人、扩大就业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教育领域的许多改革政策仍过于短视,政府未能以长远眼光进行教育改革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机器智能时代的教育与失业》一文以美国为例,当科技正以指数倍的趋势发展时,现有人力资源策略和教育改革方式,没有考虑到科技对新型劳动力的促进作用,只是把这些新型劳动力按一般劳动人口,简单地纳入全国劳动力资源中。可实际上,教育改革应该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劳动力为长期目标。

什么是“新型劳动力”?丹尼尔认为,计算机和数字媒体应用将成为21世纪领军型行业的基础,这为重大的长期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诚然,电脑确实可以在许多逻辑功能方面超越人类,但它还不能像人类一样,高效完成那些要求灵活性和判断力的任务。换言之,电脑能提高许多常规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但也放大了社会对有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人才的需求。这部分人才就是当今教育体系应着力培养的新型劳动力。

因此,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价值不言自明。可是,文章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还没有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劳动错位问题做好准备,无法承担起培养足够新型劳动力或创造型人才的任务。

改革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

长期的研究与观察让丹尼尔相信,如今的学生必须拥有运用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除基本的计算和读写外,一些更高级的职业素质,比如网络协作、数字化应用、创新思维等应成为必备技能。

为此,政府必须推行新政,改变由来已久的教育教学结构和方式。文章提出,当前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应当是:满足能适应具有破坏力的“计算机经济”的人才需求,而不是仅满足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

当然,这样的改革还面临诸多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丹尼尔在其著作《创新经济与教育》一书中也谈到,在一个由创造、创新能力来驱动的社会,转变已经固化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教育体系,着实不易。如果说现有文化系统所肯定的能力,是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在机器智能时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对这个文化系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与为社会再生产而存在的工厂相比,人类如今更需要的是迅速建立在“智能扩张”基础上的各式创新孵化器。

如今,人类处在一个关键拐点,计算机正在把教育从“严格的信息传递系统”变成将机器学习、创业合作和多媒体资源结合起来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因此,教育领域的新政策应是在正规教育继续集中传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一个能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传递最新知识的有效平台,让学生能运用机器智能和创造性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2篇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3篇

关键词:个性;全面发展;和谐;嬗变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2-02

一、“个性”教育是嬗变的契合点

全面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所强调的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对人性、人格的更加关注,是把人的发展既当做出发点,又当做归宿点,进而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苏霍姆林斯基将每个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确定为教育目标,即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允许任何一方面有缺陷,这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学有专长,都获得有胜过别人、值得自豪的地方。他还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与样样做而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所以,他要求教师认真去研究对待每一位学生。个性不是个别,不仅在于特殊,更在于其优质性。每个个体学生的个性正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内外部的协调、完善状态,克服非优质因素,建立起个体的“最佳稳态”,处于最优化状态。个性是生命力、是活力、是竞争力,是一种美,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大的发展力。个性教育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发现个性、培养个性、突出个性、发展个性、打造个性、张扬个性,使学生达到内外因素的最佳结合,把最优质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出个性化优质人才。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恰恰地明证了这一点,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智能上的优势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发展成具有他自己独立个性的优秀人才。为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一是要坚持学生个体差异的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相应的教育目标,因势利导。二是要坚持发展优质个性的观点,把他的优质点发展成为个性,把个性张扬在优质点上,这样的个性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才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三是要坚持形成完善人格的观点,学生的个性是特殊的,但是否是优质的、健全的、完善的,还有待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是自身优质和教育优质的结合。

史代纳认为,人类的意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个文化纪元”。个体意识已经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地发展的,七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意识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并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发展的。这种教育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自我发展需求,针对人的深层意识进行教育,最终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譬如说,第一个成长阶段,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是人处于植物发展阶段的一个时期,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来自生命发展的需要。第二个成长阶段,即7岁到14岁,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愿望。华德福教育在针对第一个成长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时,便主要是针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越来越缺乏自然特性的特点,将学校建立在郊外,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最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教育上不以用读、写、算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人的本性,否则,就会减弱孩子们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尊重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方式,有目的地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早餐时朗读诗歌,让孩子们知道食物来自稼穑之艰辛,并从就餐中学会对生活的感激。在一年级,让儿童从神话故事中学到生活的结构;在二年级,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圣人贤者身上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三年级,学会探索生活的意义;在四年级,明白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五年级,偏重于文化的古代史研究,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一方面学习人类的文明史,同时学习物理,挖掘自然规律、人体自然的统一美;七年级,迎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着重学习文艺复兴文化和中世纪史,让学生从“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所处的真实的世界;八年级,华德福教育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和厌世心态,学习世界各地革命家和冒险家的开拓精神,为高中生活铺路,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平稳地度过叛逆期而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课程设置。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要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使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完善的人格。

二、系统论中的“和谐”教育

贝塔朗菲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一书中阐述的系统论,要求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1+1>2的价值。各要素间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构成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主张德、智、体、美、劳等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和统一,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教育,并使其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成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否则,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完成全面发展的诸种教育任务如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分别在这几方面获得收获,更重要的是有个统一的、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心胸和各方面素养得到高度和谐发展。他还认为,教育中没有孤立的对人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每个教育任务的实现都是为了塑造受教育者完整的心灵,亦即统一而和谐发展的内心世界。因此,和谐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具体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把和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不是孤立、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则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的性质与规则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的方式。它不要求人们硬把活的有机整体分解成死的孤立部分,然后机械地相加,而是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律。

2.动态性原则。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的过程,无论是系统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反馈与调节、层次与层次、系统与环境等关系,都具有动态的性质。在系统形成过程中,开始趋向于向“稳定态”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稳定态将会破坏,新的“稳定态”将会产生。在研究“和谐”教育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到各系统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而且要探讨它们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其变化,主动灵活地加以驾驭,使各系统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

3.目的最优性原则。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部分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系统科学追求目标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的功效与目标的统一,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个系统逐步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优目的。

4.定量化原则。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整套数学理论,使之能定量地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联系,精确地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科学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精确的表述,认为只有进行精确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和系统的本质。和谐教育不仅要求在个体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和谐,一般的情况下还要达到整体性的和谐。而且更要求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和谐、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要与时展相和谐,甚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真正意义之所在。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和谐教育,发挥其真正价值。

三、“个性、全面、和谐”嬗变为一体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任何个性教育都只能是整体教育之一,我们决不能一谈教育就是智育、或德育、或体育等,任何脱离这种观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他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中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具有道德基础的建设者,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过去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尤其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注重的大多是智育,即使重视智育也不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只是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追求高分数,忽略其他及个性教育,学生没有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畸形教育现象,用所谓智育代替了全面教育、整体教育。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致使我国教育出现偏差。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整体的教育观点,不能顾此失彼,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造成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任何教育都是诸要素整体运行过程。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侧重点地施行教育,整体教育并不是齐头并进,权重同一,而是有选择,有重点。三是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协调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否则,相互不协调,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和谐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堆积,和谐是个体自身素质内在的和谐,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在的和谐,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和谐,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收稿日期;2006-07-20

作者简介:吴德(1976-),男,浙江温州人,讲师,从事教育管理的研究。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4篇

关键词:德育;构建;和谐教育;三位一体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1.和谐教育的特征

1.1和谐教育具有智育与他育相结合的特性。教育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重申了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德育是保障,智育是基础,体育是条件,心育是关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不少的学校是只抓智育而忽略其他的。抓好智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抓好智育就要认真研究智育规律,遵循智育规律,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各类层次学生智慧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还应当抓好德育、体育、心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要通过教育使得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能辨真假、能知善恶、能鉴美丑、热爱劳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1.2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过程。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过程。科学加人文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科学素养教育尚还做得不够,人文教育也亟待需要加强。和谐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或整合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更为完整和完善。

1.3和谐教育是方法和艺术的统一。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讲求艺术,艺术地进行教育,才能焕发师生的热情、师生的感受力、师生的创造力。单纯地讲求方法会走到技术至上的羊肠小道上去,单纯地讲求艺术会撇离科学育人的轨道,只有坚持方法加艺术,以方法为基础,艺术地实施教育,才能有教育机智、教育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方法加艺术使教育不仅成为一门奥妙无穷的科学,更使教育成为一种魅力无穷的创造。这也是和谐教育美之所在。

1.4和谐教育是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多元化格局。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性要求。受教育个体除了遵循社会要求之外,又由于其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趋向。尊重这种要求和趋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和谐教育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是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统一。

2.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目的,只有通过“和谐发展”才能逐步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当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将知识、能力、人格最大效率地转化给受教育者。和谐教育是重视整体性的教育,要做到和谐,应当坚持:①学校本位;②师生主体;③办学民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层次:①师生协同,生动主动;②整体优化,重视创新;③发展个性,五育并重;④三位一体,持续发展。其中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

2.1建立协同民主融合的师生观。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2.2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找和谐教育美。处理好教育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注重了继承,忽视了创新,或者是注重了创新,而忽视了继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说反对“应试教育”,有的学校干脆把严格的学业考核也统统看作是“应试教育”了,因而取消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评价,致使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被大为弱化,考核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没有了,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课堂开始混乱,学校管理开始混乱。这其实是忽视了继承,而创新思路也不正确。因此,在和谐教育中必须做到继承和创新二者的结合。

2.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学生个体的发展层次是存在差异性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应该存在一刀切的工作思想和作风,必须针对每一个学生采取有效的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否则既容易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生活能力与个性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其实质在于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谐德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德育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使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传输、内化和巩固功能。“五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78-02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一年后,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同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6月,在我国召开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大计的地位。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三大空想主义着关于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及其子女在智力和体力上的摧残,在道德上的毒化等等罪恶的揭露,对宗教及宗教教育的批判,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或和谐制度)教育的设想等方面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

圣西门对当时存在的宗教教育、古典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进行了尖锐和深刻的批判。傅立叶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违反儿童的本性、需求和兴趣的。他说:“在文明制度的教育中,你在任何地方地方都找不到符合本性的方法的一点点痕迹”[1]。欧文也严厉地揭露和谴责工厂对童工的剥削和对童工的体力、智力的摧残。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揭露批判是他们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是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素材。

马克思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全面发展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去掉其人性论的杂质,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不是从人性论出发,而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的大工业水平,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角度来论证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方面,马克思肯定了欧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肯定了把废除私有制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的杰出思想。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上,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欧文把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起来的实验,并从理论上概括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等条件也是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这是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生产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近代教育和人的发展。

19世纪的30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法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不久,德国才刚刚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造就了大批日益贫困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时刻面临着失业、饥饿、死亡的威胁。面对着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压榨和摧残,无产阶级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自发的捣毁机器、厂房,到自觉的罢工、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两次起义。1844年开始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还有在英国,从1838年开始的无产阶级争取民利的的运动。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了政治舞台,但还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三﹑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阐述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从十四世纪中叶至十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经过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到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运动,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有所论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是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上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育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想结合的可能性。”[2]也就是说,它第一次证明了,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教育的要求是社会要求的反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归根结底体现着现代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由科学技术在机器生产中的运用所决定的。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马克思以童工的教育为例,引用了工厂视察员的材料证实说,“道理很简单。他们只是半天在学校里,所以总是精力充沛,几乎随时都适于并愿意学习功课。半工半读的制度使得两种活动互为休息和调剂,因此,对儿童来说,这种制度比不间断地从事其中一中活动要合适得多。一个从清晨就坐在学校里的儿童,特别在暑天,不可能同一个从劳动中来的活泼愉快的儿童相比。……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并且往往更多。”[3]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应反思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社会现象。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马克思指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是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而日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为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中,不提德育和美育?不提德育是因为马克思在当时工人阶级尚未掌握政权的条件下,考虑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5]。所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只是强调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而不是要求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子女进行灌输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教育。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二是只有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社会不合理的分工和由此派生出来的阶级及一切压迫和剥削,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占有全面发展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三是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

四﹑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球市场化的过程,并从而构成了全球化市场经济语境中人的生存方式。当代人面临的两大困境之一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马克思曾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6]“人的物化”不但表现为以物的效用价值看待人,是人的价值被物化,即物成为衡量和评价人的尺度。而且在人的思想观念上反映为拜物教,“对商品和金钱的崇拜会成为一种时代性的社会心态”。[7]由此,在大众文化中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它迫使教育一步步地走向遗忘目的理性的价值观即育人为本的境地。应试教育的盛行,其重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承载着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等各种高期望值的社会压力。这些高期望值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实际上就是学校、社会公众以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看待教育的结果。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倡导素质教育,有利于清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对教育的干扰,进而构建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和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功能观。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从教育本体的高度,提出了“人本”的立足点,是作为终极价值(自明、自足的价值)而言的,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价值尺度,促使教育的目的和工具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

当时马克思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强调教育中第一是智育,而未提到德育。而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的经验以及根据新中国革命的需要,都强调提出要把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放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实践证明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主管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8]。当前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大致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上达到一样的要求,至于各个人是否视其所长进行因材施教,那就顾不上了,实际上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上平均发展,强求一律,这是“一刀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反应。它和马克思所要求的要使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为,由于历史、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生理遗传等各种因素,形成每个人的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才能的差异。教育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以便人尽其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种是过分强调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忽视首先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基本要求上大致相同。各级学校课堂,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来制定的。

第三种就是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和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当前要特别注意在教育教学安排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在达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进行因材施教。利用马克思所提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条件的观点,加强和搞好班集体教学和学校各种团体的集体课外活动,使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6篇

关键词:搞好企业;职工教育

一、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现代化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生产方面拥有比较复杂的技术装备,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劳动分工非常精细,协作关系非常复杂,生产连续性很高,企业之间、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专门人才来支撑。

(二)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是数量问题。目前,以现有企业的普遍状况看,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抓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实行全员培训,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是知识、技术的老化问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使原有知识迅速陈旧。每个职工单靠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接受新的再教育,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这就必然要加强职工教育。

再其次,职工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它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直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正规教育所办不到的。从普通学校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总之,职工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特殊功效,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各级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开发生产力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职工队伍现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职工队伍状况要求职工教育一方面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进行培训,普遍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职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门人才,从而改变职工队伍现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二、加强职工教育是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不加强职工教育,就不可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不能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会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职工教育的发展。

(一)劳动力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过去那种把人归结为简单的生产工具,单靠一定经验和劳动技巧就能进行物质生产的说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新要求了。现代生产的劳动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是包括智力在内的、由体力和智力结合起来的劳动者。职工教育就是对现有劳动者进行再加工、在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的。

(二)劳动力“质量”的高低,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国外有关专家认为,现代化生产发展速度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有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无充足的资金;有无丰富的资源;有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无能够满足需要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同劳动力“质量”相关,因此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些部门和行业会被逐渐淘汰,同时又有大批新的部门和行业随之而产生。这就要通过职工教育,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进而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才能逐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上或技术上的突破,并不等于生产力的直接实现。任何新的技术、设备,都是人的智能结晶。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要靠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职工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现代的设备,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工人使用,才能发挥它的先进性。否则,设备再先进,也会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而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同样,知识如不及时更新,也将意味着科学技术永远处于落后状态。面对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陈旧越来越使我们感到加强职工教育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职工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迅速、最可靠的方法,在于对劳动者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从此我们可以看到职工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了,但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更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就是说,只有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职工教育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是职工教育作用的最终体现,反映了职工教育提高劳动力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与整个社会国民收入的关系。职工教育在生产、技术领域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长方面。

四、加强职工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7篇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 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第8篇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美育的经济功能作初步的探析,其目的是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美育的真正 重视。

    一、美育与社会生产力

    美育对社会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既体现在作为生产力实体性构成要素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方面,也体现在 作为生产力附着性构成要素的科学技术方面。

    (一)美育与劳动能力

    人的劳动能力是由他的体力和智力组成的。人的体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体育,但并非与美育豪不相关。毛泽 东曾说过:“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1]美育的有效作用,便是“动其主观” ,“促其自觉”。美育与体育相结合,或渗透于体育之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之于人的形体美和心灵 美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本身的艺术美,从而使他们在“爱美之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从 事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体质得以增强,体力得到提高。

    美育不仅是人的体力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而且还是人的体力得以有效发挥的必要前提。所谓有效发挥, 是指人的体力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没有无谓的消耗。一个人有良好的体力,未必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到所从事的活 动之中。决定人的体力是否能够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看他的姿态、动作、技能等是否符合美的标准 。而美育是使人的姿态、动作、技能等达到美的境界的必要前提。美育与体育不同,体育的主要作用是使人的 身体在内质上健康,亦即使人的器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有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而 美育的主要作用则是使人的身体在外形上美观,亦即使人的身体在动作、形体和姿态上具有美的风度,在力度 、节奏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协调感、韵律感和自由感。因此,体育能给人以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体力,而美育则 能使人的体力在运用于生产劳动时节省、有效而不致于蛮干、空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人的智力是构成人的劳动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美育对各种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 力等的发展的直接作用,在己有的论著中已有较多深刻的论述,故不赘述。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美育对智 力发展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智力存在于人格的总体之中”。[2]这是一个 十分正确的论断。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只有在其它方面的能力同时 协调发展中才有可能。而美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等无疑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美育却具有其它各育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因为“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 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 件。”[3]美育通过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的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 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正因如此,H·里德才 说:“人的个体的意识,尤其是智力和判断力是以审美教育——各种感受力的教育——为基础的”。[4]可以肯 定地说,没有美育,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格,因而,也难以使人的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能力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它既可能用于善的目的,也可能用于恶的目的;人的劳动能力在一定 条件下又是一个相对确定的量,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人,其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人的劳动能力 是用于善的目的还是用于恶的目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挥得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道德素质的高 低。美育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基本的建构手段,能够“以美储善”,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美好心灵,促 使人的道德素质获得全面而充分的提高。因此,美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人的劳动能力充分发挥并运用于造 福人类的劳动之中。

    (二)美育与科学技术

    美育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培养科学活动主体的能力和品格,推动科技进 步。科学创造是科学活动主体能力和品格的统一。“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 实际操作能力”,而“创造性的劳动态度,旺盛的求知欲望、严格的自我要求,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勉和坚持 等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品格也在科学创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5]由于美育是人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有效手 段,因此,它对于个体科学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培育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通过培养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感受力和使他们掌握美的规律,促进科学的发展,进而推动技术的更 新。科学活动以揭示真实世界的图景为目的,大自然的美,包括对称、和谐、奇异、壮丽等必然会体现在科学 体系之中,从而使科学理论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本身呈现出对称、和谐、协调、奇异等,成为美的东西,具有 审美价值。美与真的这种内在一致性,决定了审美标准可以作为科学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尺度。首先,在探索 真理的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用美感或美的尺度做出的选择能够结出真理之果。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韦尔曾直言 宣称:“我们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择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6]韦尔 之所以如此声称,是因为他有过深刻的体验。当他完成引力规范理论时,就当时的科学背景而言,似乎将其作 为引力理论是不真实的,但由于该理论形式之美,竟使韦尔难以割舍,最终还是保留了它。多年以后,规范不 变形式被引进量子力学,证明韦尔的美感直觉是完全正确的。其次,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活动主体可以从 科学是否美的角度检验科学成果,对科学成果进行美的完善化处理,以科学成果的真与美的统一为目标,不断 完善、美化科学成果。一生追求科学美的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如果物理方程在数学上不美,那就标志着一定 不足,意味着理论有缺陷,需要加以改进。

    审美标准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发挥上述作用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科学活动主体必须懂得科学美和一般美, 掌握美的规律,具有良好的审美欣赏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活动主体的必备素养。这便 决定了仅仅重视科学教育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审美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促进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进行科 学教育的同时,重视美育特别是科学美的教育。十几年以前,有的学者曾对“我们的教育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 坦”作过解答。在否定性回答中,其理由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仅仅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而没有使学生具有像 爱因斯坦那样的审美素养。这一理由是符合事实的。目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 们还必须对“美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充分的认识。

    二、美育与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时,提出一个著名的结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在 当今世界,是否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成为映照一 个国家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面镜子。实践一表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美育 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必要前提。

    (一)美育通过培养未来劳动者的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创造出并欣赏到生产环境的美,从 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们的生产劳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现代美学家越来越重视从审美上组织劳动环境,追求劳动 环境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这一追求,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现代工业社会劳动的非人道化——人沦为机 器的附属物——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考虑。劳动环境美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与性 别、工种、环境相协调的工作服;清洁、美观的环境;优美、轻松、高雅的音乐;与工种、环境相宜的色彩、 光线;机器设备、劳动工具的合理配置等等。按照美的标准安排劳动者的感性世界,使他们工作在一个舒适方 便、自然优美、安全整洁、对称和谐、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空间环境中,既可以强化劳动生产的人道化—— 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8]而不是工具,又可以消除劳动者 的疲劳和调动其积极性——使人感到“这项工作做起来十分愉快,……在不使人过分劳累、过分紧张的条件下 应该做好”[9],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据有关材料介绍,工厂车间的门窗安置适宜,明净漂亮,可以提高劳动 生产率5—15%;照明设备美观适度,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0—30%;车间内外环境以及机器工具涂上适当的色彩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10%;把噪声减少到最低程度,或在劳动时播放经过严格选择的音乐,可以使劳动效 率提高6—14%[10]。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笔者尚不得而知,但它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环境的美对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

    总之,重视劳动环境美的建设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显然,创造、建设空间环境美的前提,是创造 者、建设者必须具有创造美的能力。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并非生而有之的天赋资源,它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美育 力量的介入。对于没有审美欣赏能力的劳动者来说,无论怎样美的空间环境也都毫无意义。而培养的人审美欣 赏能力,是美育的生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美育是劳动环境美的创造与欣赏,进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前 提。

    (二)美育有助于形成美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的生产劳动不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里进行的,而且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作为生产劳动的 纽带的人际关系美与不美,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美育,特别是社会美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 修养,使人勤于交往,善于交往,按照美的法则进行交往,从而在劳动者之间形成以相互尊重的人道精神、相 互谦让的礼貌礼节、友爱互助的集体精神、团结协调的合作精神、为人和善正直的道德情操等为主要内容的人 际关系。在这样美的人际环境中,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亲近,心心相印,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劳动积极 性和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美育通过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审美修养,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的高效率。

    随着社会审美化和审美社会化趋势的愈益增强,审美化管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一种最有效、最文明 、最先进的管理方法体系。审美化管理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管理的情感性、愉悦性和文化性,强调人格 平等和民主参与,力求以美的情感投入,形成美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一切,对于增强生产单位自身的吸引力和 凝聚力,开发人的心理和身体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劳动者高昂的劳动热情等,都具有传统经 验管理方法和单纯的科学管理方法所难以企及的作用。这便决定了现代生产管理者必须掌握美的规律,具有良 好的审美素养。现代生产管理者如果不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就很难胜任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因而也难以带来 生产劳动的高效率。

    三、美育与经济效益

    美育,特别是技术美的教育,在现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美育 特别是技术美的教育对于提高产品的美学质量和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功利认识与审美认识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劳动产品的功利性与审美性是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的,忽视产品的审美性必然会损害其功利性。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 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大量涌入市场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美学质 量,使产品的外观包括形体、色彩、表面质感及装饰等方面给人以综合整体的审美表象,成为产品高消费质量 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产品的审美价值作为保证产品的高消费质量的条件和手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利益组织 包括具体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因为在产品的功效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美学质量高,谁的产品就会成 为的市场的宠儿。例如,190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设计并投产了T型流线型汽车,价廉物美,很快垄断了美国汽 车市场,到1919年美国汽车总数55万辆,其中25万辆为T型汽车,为福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七、八十 年代,日本汽车以外形新颖美观、质感精细、光洁度高的特点为各国消费者所欢迎,从而取代享有汽车王国之 称的美国而雄居世界销量第一。与此相反,因产品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而使企业败落的也不乏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