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7 15:03:54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1篇

关键词:互动装置艺术;开放性

1 互动装置艺术在当前艺术产业中的地位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而由早期的录像艺术、录像装置艺术逐渐进化为以计算机、投影仪、交感设备等为传播媒介的属于新时代的“新媒体”艺术,而互动装置艺术在此发展中地位渐次攀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装置艺术逐步取代单纯的影像装置作品或数码动画作品,而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真正的代表。

互动装置艺术是建立在以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为平台上的人机间或不同人通过计算机硬件承载进行互动的艺术,是以自然中的硬件装置媒介为基础的交互艺术,它能使观众参与、交流甚至“融入”作品中,并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以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为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对“交互性”的关注始终是十分强烈的,被誉为新媒体实验大师的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就曾多次强调: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是连接性与互动性。而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理念与发展核心,正是基于此两点特质的存在与发展。

2 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交互传感技术的持续发展,互动装置艺术在连接性与互动性这两大特质上都取得了之前艺术门类所不曾触及的成就。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在不同主题的作品中的体现与侧重略有不同而互有联系。本文将从暗示性、亲和性、参与性、主动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细化的论述。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是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则是其互动性特征的前提条件。

2.1 互动装置艺术的暗示性

互动装置艺术本身所具备的开放性特征,以暗示性特征使其在艺术接受上开辟极为便利的条件,从而为欣赏者互动、参与提供心理上的宽慰、接受与无距离感。

新媒体艺术家彼得・韦伯(Peter Weibel)在其《媒体艺术上下观》一文中指出,借助于存留在观看者头脑中已经拥有的来自如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情节构筑的视觉体验库。视觉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这些视觉资源,他们不需要告知名称,参观者就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这种暗示性对互动装置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这种暗示性可以使参与者尽量缩短用于理解的时间,进入交互的参与更迅速,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放松。同时,借助于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暗示”还可以帮助艺术家阐释自己的作品,并提醒欣赏者如何参与其中。

2.2 互动装置艺术的亲和性

互动装置艺术的亲和性特征使其互动性变得简捷而灵动,使欣赏者获得更为轻松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神秘面纱在数百年的美术批评史发展中逐渐揭开,而互动装置艺术则将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极致,甚至设置为未完成的状态,欣赏者必须参与到其中,装置艺术本身才可称之为完整的艺术品,对于艺术作品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种亲和性使互动装置艺术与欣赏者之间几乎不存在可能的隔阂。

2.3 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

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特征使互动成为其艺术主题,从而令欣赏者在欣赏中得以更便捷得获得更完美的审美。

在互动装置艺术中,“参与”到其中并与之互动是互动装置艺术的主题。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是与其高科技含量息息相关的,同时是其暗示性、亲和性特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简便而更加智能化,甚至参与者只需置身其中,其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即已开始,其“参与”关系也已宣告成立。

2.4 互动装置艺术的主动性

互动装置艺术以主动性表现出互动装置艺术要求观众参与的强烈愿望,甚至在欣赏者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便已经参与其中。

互动装置艺术的主动性,是独属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一大鲜明特色,当代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中,这一特性被部分作品以多种形式广泛运用。这种性质使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扩大到前代艺术作品所从未达到的高度,改变了艺术品被动欣赏的境遇,使欣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从操作与欣赏而言都成立为一种相互的作用。该特性以对欣赏者的主动攻击、吸引为表现方式。当欣赏者进入该作品所覆盖的范围之内,作品便开始进行对参与者的影响与,在欣赏者愕然与不知所措中完成作品。

3 互动装置艺术开放性特征的意义

综上,互动装置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种代表形式,以其鲜明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在现代艺术领域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是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同时又是其最基本而重要的前提性特征。基于此在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中,其开放性必然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公众对互动装置艺术的熟悉与了解,其开放性特征的种种表现形式都将得到更为完善的利用,并对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引导。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其开放性,使作品与之形成更完美的融合,在笔者看来,将是接下来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5] 张晓凌.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6] 姜在新.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06(1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2篇

【关键词】传播/媒介/人/数字媒介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传播。

人类传播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图片、手势、姿势等)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media)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传播进行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语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现代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网络媒介。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都为之一新,信息越来越丰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而今天的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然而,我们在获得延伸的同时,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发展的媒介,在不断扩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时,又裁截了人本身。我们的手,我们的足,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本体的功能却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赖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与人

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模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路径所携带的信息中。心灵也固存于传递信息的路径中。“信息是一种能够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点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点则含信息。信息是一种“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赖于对信息的感知,从植物到动物,从最原始的草履虫到高级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对外界的环境信息的感知。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更是时刻离不开信息。人类对信息有着天然的渴求。

如果说,其他生物对信息的需求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有为了心灵的慰籍。当信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从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满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劳德·香农与沃伦·韦弗两人写一本书《传播的数学理论》,书的开头这么说:“凡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均称传播”。人们的心灵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获取有赖于交流和传播。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为延伸。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灵——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为自我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我们现在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现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几乎可以获得梦想的所有东西。

人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就没有人。心灵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现在变成了我们的环境本身。运用媒介,我们不断地延伸,延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灵。有了媒介,才有了社会。媒介即社会,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了语言媒介,人才成之为人,但人类社会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文字和书籍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直到有了电子媒介,人类才进入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社会,我们由原来生活的物质的、原子的、有形的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社会。在虚拟社会里,我们有着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劳动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成员。因特网作为全新的媒介,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无可限量的变化。全球网络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性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界。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体现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

媒介应用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

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体存在又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媒介应以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媒介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媒介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身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人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体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人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环境。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数字媒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因特网。未来的主流媒介将是互动式媒介——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而是因特网上的互动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数字媒介,指的是数字网络,即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媒介的变革,并将成为媒介的中心。网络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流动性。传统媒介如报刊等,以及介质数字媒介是将信息物化在原子上,尽管轻巧、便携,但信息的传输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位置移动。因特网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主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介质媒介本质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来说,即具有流动性。将信息物化在介质上,信息的使用离不开原子,这是工业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与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类社会尚未步入信息时代之前,这种技术和方式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时代还未完善的社会中,它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动性,信息会选择满足其流动性的媒介,这就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介,而不是光盘及在此层面上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网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运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传播。传统形式的信息运送方式,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到了数字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传送。通过因特网,只要手指在鼠标上一点,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为一群数位精灵,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来到荧屏前。

其次,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介作用于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户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等。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看或不看,而对网络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甚至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比如,就传统报纸而言,受众不能对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网络报纸则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检索等功能,只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个人化的报纸;或者通过反馈等功能,发表他们对新闻的意见。实际上,交互性常常表现为用户利用网络媒介的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操作这些信息的主体,而传统媒介则不提供这些功能。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就不仅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控制了传播效果。

再次,网络媒介是多媒体的,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声音和视频。网络传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传统媒介只是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介所具有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体与交互性传播,是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

在图书时代,对语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电子媒介则使我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社会化和口语化。现在,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我们拥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语化的又是书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

因特网从技术转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现,人类即紧紧地依偎在因特网上。因特网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且有趣的媒介,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我们的心灵需求的信息。而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极为丰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与自己的心灵互动的新鲜事物。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灵需要时送来人们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们运用口语,就如同是在散步,轻松自如,但走得慢,即获得信息的速度很慢;运用纸和笔,就如同骑自行车;使用广播和电视,就像是乘公交汽车,尽管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但主动权在公交公司,用户只能定点定时去乘车。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车,我们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虽然只有这一点小小的变化,但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上,人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权力从媒介转到了我们。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受众,我们同样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数字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我们的所需要的媒介。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当我们尽情地讴歌数字媒介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这片蔚蓝的天空是否会飘过乌云?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除了显而易见的负面的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黑客等,数字媒介本身也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我们数字化了一切,我们是否会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比特,我们将无所适从?

信息是人与事物互动时产生的一种东西,而人对信息有着天然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心灵。现代的每一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们茫然地注意着无边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着浅层次的互动。

“信息崇拜”导致“信息爆炸危机”。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与现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发生矛盾,同时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碍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现代社会,生存离不开信息,但无边的信息会将人们淹没,使人们手足无措。

设想我们生活在平静恬然的农业社会,当我们从田边走过,我们可以潜心去体会一朵花的开放、凋谢,认真地注视小鸟的飞翔、蜜蜂的辛勤,这些非现代社会的信息,它们会带给我们以娱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感应。从这些简单的信息里,我们所获得的,难道不比从现代大量的信息里所获得的多吗?

——当数字媒体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时,数字媒介是否会丧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赏的不同于电视的新特性?

——数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它与技术的结合更紧密。

当我们把数字媒介当成我们的私家车时,我们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接受的数字媒介,只是技术精英们所提供的出租车,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们得向技术精英们付出代价——“出租车费”。我们的自由也许仍然只能由技术精英来把握。

对于媒介的使用,也许如同我们的交通工具,它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忙乱。如何才能做到回归:我们对媒介的使用,真的胜似闲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无边的数字化信息所驱使?……

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统治下的噩梦时说,“……我们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经》,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家园……”

五、设计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

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我们的理想媒介,应该是:

1.最好的交互性——网络与人的互动。

因特网是和电视不一样的媒介,它是互动式、多方向、含有几百万个交点的媒介。

网络是互动的、参与性很强的,好比坐在餐厅里谈话,而不是把东西从印刷成的报纸中往外乱撒。一来一往的对话及其流动性,使得网络生趣盎然。网络的灵魂在于人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

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接受内容,同时也希望自己给别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样好。人们希望主动地“拉过来”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动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网络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现行的传播基础结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站点,可以立即向百万人出版他的东西。网络这种传送的环境不需要大型传播媒介的基础设施。

因特网上的互动式业务,即将跻身于主流之列。未来的互动式经验要能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要能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讯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媒介就与人产生了多层次的互动。

2.更多地体现个人性——个性化服务盛行。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论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众在享受按摩的过程中,被大众传播媒介通通没收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大众中每一个人的自我,即个人性。电脑用户伸出自己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与电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网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与因特网的这种交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人性。

因特网将充分体现出尊重用户的个人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来越人性化——媒介与人的融合。

数字化时代,电脑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一堆单调和呆板的硬件,而是会说话、根据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化器件。同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将会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样方便。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数字媒介将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灵,它了解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适时为人们送来信息。

人机界面不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无界面发展,从而最终把其纳入人的本体。未来的方式将是借助已在发展中的仿生工程,把电子途径直接与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起来。这一思想将隐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联系。

媒介技术的人性化,从而最终体现出自然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这样的未来不是梦。

数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断与人融合。在未来,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个独特的,正如口语媒介、手势语、体态语,这些都因人而异。

未来,媒介即人,数字媒介方便、易获取,人人都可以拥有。我们运用数字媒介,正如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自然端庄;犹若我们的思想,一任其驰骋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类创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纪钟表被发明,语言中便出现了有机械含意的比喻:“心脏如同一只泵。”20世纪中叶自控式工程装置问世,控制论式的比喻也出来了:“人脑如电脑。”这些概念初提出时很难接受,现在却已是过时的比喻。

今天,我们创造了因特网,并使之成为我们日益依存的媒介。未来,我们可以说:

我是网络。我是万维网。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内容。未来,媒介将是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

[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7]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8]珍尼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3篇

一、媒介理论是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核心

从媒介演化史上看,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mediaart)的一种。媒体艺术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的诞生。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媒体艺术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启发和影响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招贴(见图1),杜尚的动力装置,罗钦可、汉密尔顿的摄影拼贴,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波普以及白南准的录像装置等都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兴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涵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恶搞、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因此,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必然要追溯媒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史。曾经撰写过《电影的虚拟生活》、《数字的解读》和《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的新媒体研究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罗德维克认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电影应该仅被作为源自19世纪的媒体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复杂的各种媒体技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的一支。它包括计算技术的系谱学,以及扫描、电子记录和传输的系谱学。”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同样,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等人也从艺术媒体演化史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他通过考察录像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乌托邦到语法阶段,再从诗学阶段到它的边缘化时期,由此归纳和暗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媒体艺术发展规律。邱志杰指出,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矛盾: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于新技术、新世界充满着乌托邦的热情,由此产生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另一方面,出于对机器的恐惧和对原始乐园的怀念,则产生了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梦魇。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McLuhan)关于新旧媒体演化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麦克卢汉的这一贡献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即讯息”,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因此,媒介理论是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是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工具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着形形色色的命名: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后现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读图时代、影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或许可以概括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媒体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和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电子传媒和数字媒体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凸显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新特征导致一种迷宫式、镜像式的“碎片文化”特征的浮现,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后现论

先锋”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ard)指出的那样:当代的社会是一个“拟像的社会(societyofthesim-ulacrum)”,其文化特点就是传媒符号的激增,其结果造成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鲍德里亚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和符号学,并对媒介符号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鲍德里亚认为,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对于产品或艺术品的复制,现代社会的复制则是一种无本无源的符号意象的增殖;艺术和传媒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在他看来,“在符号统治一切的社会中,一切存在应该是符号物的存在,真实、原件和原初都已荡然无存,虚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当代社会“虚拟化”的写照。这种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装置、软件艺术和网络艺术等)无一没有虚拟、沉浸的美学特征和超现实体验,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构建符号或虚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艺术再现的议题,使艺术创作不仅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甚至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语境。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强大的数字建模、数字3D虚拟摄影和“表情捕捉”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的奇观和异族纳美人的形象,这种完全凭借概念设计和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存在,恰恰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符号学与虚拟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被某个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就是使用者认知过程的输出。”

他还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非物质性(nonmateriality)或符号性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从这个最基本的性质又可以推导出数字媒体物质层面的其他一切特性(图像思维模式、非线性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时空特性以及交互性的艺术体验)。曼诺维奇进一步认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其中数值化是首要的原则。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正因为这种数字特性,使得数字艺术的虚拟存在和交互成为可能。正如大卫·罗德维克在《电影的虚拟生活》中指出的,虚拟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一般语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意义。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必须理解虚拟的含义,而符号学和语言学正是人们借以理解虚拟世界的工具。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

根据媒介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艺术学的原理和观点,可以进一步梳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其内容应该包括:①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包括该学科的界定、门类、特征、美学、交叉领域、表现规律等内容。数字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历史、事件与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媒介和“媒介艺术”的演化规律。③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介公司的案例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以及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领域研究。其重点在于理清学科与就业的关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要注重其交叉和重叠的应用领域的研究。此外,国内的一些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如许鹏教授等还建议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特色内容纳入研究范畴,提出“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理论。”该建议从另一个视角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领域中的分支和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设置的资料,本文通过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学科内容如下。

(1)时基媒体领域,数字电影、电视广告、动画、动态媒介(片头、栏目包装、MTV等)、Flash、DV等归于此。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的观点,该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与视听语言、蒙太奇理论、戏剧结构、角色造型、场景、表演、剪辑、媒介艺术史等课程相联系,它们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并更侧重观赏性。

(2)交互产品领域,包括网站设计(博客、购物网、体验馆、视频网、SNS社区、游戏社区等)、

手机软件设计、iPad内容设计、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产品、交互设计、信息设计、UI界面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属于数据库逻辑,克鲁福认为:“在叙事逻辑中,控制权在讲故事的人手里;在数据库逻辑中,控制权在接受者手中,……所以是用户控制导向的。”因此,该领域更侧重用户的需求性以及交互性的研究,包括信息架构、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社会学-人类学方法等。

(3)互动娱乐领域,主要指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装置艺术、交互动画、虚拟漫游、交互墙面艺术等,既有“时基媒体”的特征又有“交互性”的特征,并属于更侧重观众或玩家“体验性”的艺术。这部分内容同样与上述两个领域存在相互重叠区域。

(4)传统媒体延伸领域,主要指基于纸媒或户外展示的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图与漫画设计、

信息导航设计等。该领域往往更强调数字设计工具的高效率和丰富性。此外,在图2中,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计算机创作语言、工具或平台用虚线表示,其与媒介产品设计的重叠可以表示这些创作工具所涉及的领域。

四、结束语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4篇

摘要:文章从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用户特征入手,针对社会化阅读推广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介绍了微博、微信以及二维码这三种最常用的服务媒介,从学校、政府、公共场所及公司合作等方面来构建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以供借鉴。

阅读推广作为培养用户阅读行为、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推动全民阅读所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和工作,对提高用户获得信息的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新媒体已在社会上普遍运用,阅读行为已由个体阅读转变为多人加人、分享以及交流的社会化阅读,它是基于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新兴的阅读模式,主要以人为核心,重视用户在阅读过程中的交互行为,主张联合创新、移动UGC、交流互动,最终实现阅读内涵的拓展和阅读价值的延伸。社会化阅读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阅读模式,依托于网络新媒体环境的建设,能够更有效地让用户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所在,促使用户养成阅读习惯。所谓“网络新媒体”,就是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区别的新技术媒体形态(如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数字期刊、数字电视等),其对社会化阅读意义非凡,是公共图书馆加强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的有力后。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载体和流通渠道的转变,用户的阅读习惯也出现了较大转变,更为关注数字阅读,也更为重视阅读感受,同时还较为关注阅读效率,这就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用户日益更新的信息需求,重视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推广,有效提升服务效率,让更多的用户喜欢上阅读,成为公共图书馆的终生用户。

1.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用户分析

网络新媒体不仅具备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征,并且在某些方面比传统媒体更胜一筹。如: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数字工具的应用,使用户阅读来源更为广阔;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与阅读载体有效结合,使用户阅读感受更为形象、丰富;网络新媒体技术让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内容原创和信息互动交流,使用户阅读兴趣更为浓厚。因此,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也就具备了新的时代特征,笔者从需求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①“主动、分享”的需求。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门槛有所降低,用户可以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阅读内容,这就具备了阅读的主动权;大多数用户并非仅仅是单纯地阅读,更多的是拥有“分享阅读”的需求,希望能够在网络新媒体中跟其他用户实施交互行为,促进阅读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进而产生有效的阅读价值。②“从众、交流”的心理。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用户的阅读心理很容易受到别的用户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具备“从众”心理,如:某个帖子被转发、评论越多,用户就越容易产生阅读兴趣;又如:用户喜欢在确定阅读内容前查看已阅读该内容的用户对它的分享、评价,依据多数用户的阅读倾向而定,同时用户在阅读时还喜欢相互交流,从而促进用户对阅读内容的深入了解。③“多元、互动”的行为。用户的阅读行为主要包括选择阅读内容以及用户互动,如:可供用户选择的信息载体有微信、微博、手机、MP4等多种形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进行选择,并且很多用户喜欢在阅读后总结阅读心得,通过网络新媒体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

2.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①重视深度阅读。目前的社会阅读趋势倾向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目的性阅读等,导致阅读本质出现偏差,用户从阅读中获取的信息知识减少,阅读效果降低。所以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专业素养和社会威望,承担起指引用户开展深度阅读的重任;在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服务的过程中,帮助用户树立正确的读意识,培养优质阅读行为,掌握深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增强用户的阅读兴趣,形成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进而提升用户的阅读素养。②提升阅读品位。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交流形式呈现多元化,阅读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阅读内容思想深度不高,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偏离主题,容易给用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时,必须重视阅读内容的质量,确保公共图书馆推介的阅读内容向用户传递的均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用户在阅读后心灵得以净化、文化素养得以提升。③加强经典阅读推广。经典阅读作为中国历史的有效载体,记载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结晶,与时代潮流同步。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同时更要重视经典阅读的意义,并且加强宣传力度,让用户在阅读经典图书时沉淀思想、升华灵魂,有效地提升阅读质量。

3.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媒介选择

3.1微博

微博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具备时效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征,是一种对外的即时通信,是一个有效的阅读平台,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有效媒介,它实现了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问的双向平等交流。公共图书馆构建微博阅读推广平台,可以在掌握用户阅读需求和阅读喜好的前提下,对用户进行有效分类,形成主旨明确的阅读群体,并有针对陛地开展阅读推广,打破当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推广现状。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微博的内容主旨来注册各类的图书馆微博账号,建设专题微博,最终构建图书馆学科微博体系,有助于用户依据阅读需求和阅读喜好来关注有关微博,提高用户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重庆图书馆就以重图读者俱乐部、重图讲座、重图会展、重图专题、重图太阳花等子微博构建了微博矩阵,应用各个账号开展有效的传播和交流,让用户对重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了如指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阅读质量,进一步推进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规范进行。

3.2微信

微信作橐恢治扌敫斗训氖只通信软件,它与微博一样具有时效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征,也是一种极为方便的即时通信。用户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手机微信上传播文字、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信息,还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用户交流行为,这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据微信好友圈和公众平台的性能特征,注册公众号或私人账号进行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在公共图书馆层面上主要以微信公众号作为推广手段,面向社会各界,当用户关注该馆公众号并且同意接收信息后,公共图书馆的公众号就能够面向用户群发信息并且实施分组管理,把阅读推广的相关信息即时准确地推介给用户,用户能够将其复制或转发到其他好友的微信上,也能够在朋友圈里进行信息分享,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的推进。同时,用户可以向公众号进行询问、留下信息或者是交流评论等,公众号可以采取“自动回复”或“人工回复”的方式进行及时处理。

3.3二维码

二维码作为技术前沿的一种移动技术,能够让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经过扫码程序就可以下载电子图书内容进行自由阅读,还可以自行完成用户借阅查询、信息查询等,能够为用户提供较为迅速的移动阅读服务。扫二维码后,用户除了可以从网站上下载所需要的信息内容,还常常会附带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载体的推介(如文字、图像、视频等),也促进了阅读范围的延伸,这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将微博、微信、二维码进行有效的结合,是当前需要思考的一大难题。

4.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模式构建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将与学校、政府、公共场所以及公司合作来构建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在模式构建过程中网络新媒体要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特征来进行分析(见图1)。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5篇

(一)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学界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等特征是得到普遍认可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当下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手机网络、触摸媒体、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是发展的概念,即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形态的不断创新,新媒体会有更多、更新的变化和发展。新媒体是数字化的,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的存在形式;新媒体是交互化的,交互化是指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性,改变了传统媒体形态下的单向传播模式①;新媒体是网络化的,网络化是指新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使用都是网络化的。另外,新媒体还具有宽频化、移动化、个性化等特征。用一句话来形容,新媒体就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二)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三)社会教育

关于社会教育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从社会教育的对象角度来说,本文更加认可“社会全体说”,即认为社会教育“以社会之全体为教育之客体,而施教育于社会全体之谓也”。②从社会教育的功能角度来说,本文倾向赞同“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社会教育即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及其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独立的各种教育活动。

二、新媒体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必要性

对社会教育和新媒体来说,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合理利用新媒体具有必要性,具体表现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需要新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社会教育信息的功能和职责两方面。

(一)社会教育传播活动需要新媒体

在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传播媒介。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教育媒体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种传播活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需要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1.网络说服理论对教育传播的启示斯坦福大学傅戈博士提出Captology一词用以表示计算机科技(Computer)与劝诱、说服(Persuasion)这两个领域重叠带来的技术影响———劝化性的计算机应用。与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介相比,数字科技的互动效果更加明显,数字科技可以化生出不同的角色与模式,在不经意中达到劝化目的。由计算机劝服理论得出的启发是,社会教育传播正经历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到为网络提供更多选择来说服受教育者向新媒体主动索求的转向。③因此,在数字技术普及程度高的今天,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教育传播是很有必要的。2.无尺度空间与教育传播因为互联网拥有无限庞大的信息储量,美国圣母大学的物理学教授A-L·鲍劳巴希及其研究小组认为互联网是无尺度(Scale-free)空间。作为无尺度空间,网络拥有两大特征:集散化和聚类效应、小世界网络。④集散化和聚类效应是指虽然网络中的信息是无限多的,但并非随机分布,而是以相关主题为集散节点,形成若干信息集团,集团内的信息交流是方便快捷的。小世界网络是指在网络中,A信息到B信息的距离较短,根据A-L·鲍劳巴希等人的计算,任意两个网页间的链接次数不超过21。⑤这两个特征保证了虽然面对的是无尺度的空间,但在搜索信息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的教育传播环境中,传播形式出现了小众化、个性化、多元化、互动性、非线性等新特征,而新媒体能够满足信息时代的传播需求。因此,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使用新媒体是必要的。3.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生活新媒体使用者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新媒体已经深度嵌入了社会生活,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工作习惯,甚至是思维习惯、生存习惯。新媒体逐步成为人类各种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重要程度已经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

(二)参与社会教育传播活动是新媒体的功能和职责

施拉姆将传播的功能分为四种,即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由此可以推论,作为传播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媒体也具有教育的功能。另外,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使用着社会资源,因此具有一定职责,教育是其中之一。传播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长期影响中有一种是使社会成员间产生知沟,即社会成员间的经济条件等差异会造成知识水平的差异。在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是促使知沟加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使用新媒体的经济要求和知识要求都比传统媒体更高,在此条件下,新媒体需要加入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教育功能缩小社会成员间的知沟,这是新媒体的职责。

三、新媒体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可行性

将新媒体应用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是可行的,且重要的。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新媒体拥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具有主动性的传播主体,一种是作为配合性的传播工具,不论哪种角色都支持新媒体在推广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可行性。

(一)新媒体作为传播主体

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新媒体如数字电视的科教文化类频道及节目、微信的科普类公众账号、文化类APP等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新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新媒体更加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能够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新媒体满足新时期分众化、异质化传播需要。传统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较难避免同质化的现象,但社会成员的分众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而新媒体的异质化传播能够弥补传统媒体在分众传播、个性化传播、“去中心”和非线性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异质化的传播能提高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精准度,减少传受双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新媒体满足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受习惯。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传播和接受的随时性、及时性,信息传播的推送方式和新媒体使用的便携性使其比传统媒体更加符合受教育者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跳跃性等新特点。另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也为传播主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更加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快速、高效。新媒体满足受众对交互性、社交性的需要。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社会教育传播环境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互动渠道少、及时性差,对社会教育的影响速率慢、效果小,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新媒体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接受反馈信息、及时互动,且新媒体对受众和反馈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此外,新媒体的网络化和聚类作用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交性,即受教育者可以从教育信息内容跳转至社交软件,或分享到个人空间,或转发给好友,不仅能适应新时期受教育者的社交习惯,还能进行再次传播。新媒体的多媒体特征满足受众对传播形式的需求。传媒活动已经从读图时代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受教育者对多媒体的信息形式的喜爱是传统社会教育媒体难以满足的。新媒体不仅能够传播无限数量的信息,也能同时提供多种信息形式,这不仅能将社会教育信息实现更简明生动的传播,也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强化社会教育的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

作为传播工具的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扮演的是配合性的角色,即新媒体单纯地作为教育媒体被教育者所使用。新媒体可以作为社会教育传播活动中的教育媒介是源于新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首先新媒体能够提供较传统媒体更丰富的教育信息,该“丰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表现在形式上。其次,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可以加快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强传播的灵活性。再者,新媒体拥有较传统媒体更强的交互性,可以满足社会教育需要的互动性和社会成员普遍青睐的社交性。此外,新媒体更能满足社会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不仅给教育者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也使受教育者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索性学习的需要得到满足。新媒体还可以作为传统的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的辅助教育工具,拓宽传统社会教育机构的信息传播途径,增加受教育者与传统社会教育机构的接触机会,提高接触黏性,使传统社会教育机构在信息时代继续发挥作用和优势。

四、规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6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特征;社会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播电视进入到了新媒体的发展行列之中。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的基础要素。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让数字电视的交互性特征和开放性特征得到有效强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政府部门对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

1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宽带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广播电视新媒体可以被看作是传统广播电视体系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产物[1]。通过对广播电视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广播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所采用的播出技术和收看装置与后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领域的发展,可以让广播电视为广大受众提供更为便捷的电视节目。从广播电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数字电视广播、手机电视、以网络电视和网络广播为代表的宽带网络新媒体、楼宇电视和主要应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移动电视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播客在广播电视新媒体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特征

多媒体性、高科技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广播电视新媒体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2]。对于新媒体而言,文字、音频和视频的结合,可以通过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上行回路传送与下行回路传送之间的结合是新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可以让信息的传输渠道得到优化。针对传统广播电视服务中所面临的区域性问题,新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突破。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之间的结合,也可以让电视受众在任意时间选择点播自己所喜爱的电视节目。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播客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传播成本和接收成本相对较低。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3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积极影响

3.1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让新媒体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强化。对广播电视传播质量的提升,是它的积极影响的表现。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优势来看,在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的融合过程中,新媒体可以在对传统电视广播的传播方式进行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进行提升。在对广播电视的传播范围进行拓展的同时。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之间的融合,也可以让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得到有效的强化[3]。有线数字电视、广电移动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有线数字电视可以为观众提供天气、生活、新闻、政务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它可以为政府的阳光政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为市民查询道路交通、房产信息等生活资讯提供一定的帮助。移动数字电视主要应用于地铁、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之中,它可以为观众提供新闻资讯、体育赛事等服务。也可以为企业的产品推广提供新的渠道。从节目的内容来看,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渗透,可以让互联网、电信和广电的视听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就可以让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现实意义中的网络电视可以让人们对信息传播者的身份进行发挥,这就可以让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3.2帮助人们改变生活习惯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可以对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广播电视节目的被动观看状态是人们在传统的广电传播模式下所处的状态。在这一时期,人们并不能对电视的收看方式和收看内容自主确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人们改变了这种被动的状态。在广播电视新媒体获得蓬勃发展以后,人们在对视听节目的选择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种随心所欲的方式对电视节目进行选择。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对时间地点所带来的约束进行有效突破。手机电视的出现,就可以对广播电视新媒体的这一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未来会有较为快速的发展。

3.3拓宽人民群众的参政渠道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可以让广大群众的参政渠道得到有效拓宽。早在2007年,人民网就利用播客的形式对全国两会的新闻进行了报道。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播客平台对自己的提案进行展示,这一方式的应用,可以让他们通过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获取一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让群众的意见表达渠道得到有效拓宽,也可以让新闻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得到强化。这样,新媒体也可以成为社会公平化公正化发展的推动力量[4]。

4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应对措施

4.1新媒体在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

对于广播电视事业而言,新媒体也表现出了双刃剑的作用。在多对多的互动性传播方式在广播电视领域得到应用以后,多种声音共同传播的传播格局会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一个新问题。而新媒体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中所要避免的问题。新媒体的发展,会让一些播客的实践活动与电视舆论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在二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下,舆论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可以构建出一种多种声音混合传播的新格局。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主流声音的弱化,会成为新媒体给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能会让电视受众误入歧途。因此,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中,相关单位需要对主流舆论的重要性进行巩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国外的敌对势力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开放性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可以让新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突破国界的限制。一些敌对分子在网络电视中的反动音视频作品也可以为国内用户轻易获取,这些信息会对让受众对我国的舆论宣传机制产生不满情绪,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反恐形势,这一问题的出现,也会为恐怖势力的渗透提供一定的帮助。节目来源的多样性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是新媒体平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广播电视系统与新媒体技术之间得到有效融合以后,有关人员需要对节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严格把关。

4.2促进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措施

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可能会给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对新媒体的监管机制进行强化。根据《互联网站管理协调工作方案》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有关部门在对自身的监管职能进行强化的同时,也可以在对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发挥的基础上,通过正反两方面实例的在线教育工作的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机制进行创新。专业机构的构建,也是对新媒体监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权责不明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措施,在对这一措施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除了要在新机构中杜绝上下机构同责问题以外,还需要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界限和地区之间的界限进行有效突破。法律体系的完善,也可以在对广播电视部门和电信部门在新媒体管理工作中的行业壁垒进行突破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的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因此,监管措施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的保障性因素[5]。

5结论

多媒体性、高科技性等特点是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特征的表现。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的战略转型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主要发展趋势。新媒体社会影响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监管工作的完善,是有关部门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让广播电视新媒体进行健康传播,才能对广大受众群体的精神层面需求进行充分满足。

参考文献

[1]石学峰.试述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特征及社会影响[J].网络财富,2009(13):148-149.

[2]石学峰.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管理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8.

[3]张弛.新媒体影响下的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4]杨睿.新媒体影响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85.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媒介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也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这不仅为政府加强互联网监督管理指明方向,也表明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参与式文化下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特征

参与式文化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2]这一文化样式具有表达意见门槛低、支持普通民众进行创作和分享、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大众性、重视用户体验和个人诉求、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社交功能等特征。受参与式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

1.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新。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资讯,教师逐渐失去了在知识传授过程的主导地位。有观点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我国已步入“后喻文化”时期。这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将教育理念由“教师中心论”向“师生相长型”转变,即立足学生参与互动融合理念,在分析学生诉求和认知行为、研究学生网络媒介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制定出顺应时展特征、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方案。

2.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新媒体因其交互性、时效性、多媒体性、多元文化性等特征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热捧。现阶段,大学生不再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而倾向于借助APP移动应用服务、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资讯,享受参与和互动的乐趣。这就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基于参与式文化形式,即联系、表达、共同解决问题和循环,改变原有灌输式、一言堂的教育方法,而更为注重学生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自身感受与意见的表达、团队成员的交流互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交叉性的传播平台等。

3.评价反馈的机制完善。詹金斯曾提出12项新媒介素养能力,即:游戏能力、表演能力、模拟能力、挪用能力、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跨媒介导航能力、网络能力、协商能力、可视化能力。这表明网络时代对于个人媒介素养的需求是新媒介发展在技术和内容上对受众能力有更高层次要求,也是来自受众在新媒介中希望满足自己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求的结果。为顺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评价反馈机制,将原来仅仅注重媒介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延展至注重对实践参与能力、角色转换表现能力、信息采集再加工能力、监测环境把握事物关键细节能力、了解尊重适应多元文化能力等综合能力考察。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部分教育界及学界人士已经意识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公共政策的制度保障。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亟待开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对该项工作的技术支持、经费保障、协调推广、具体职责等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协调,建立覆盖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2.缺乏课程体系建设和规划。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未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中,未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媒介素养基本知识和能力,未开设与媒体传播运作、媒介内容赏析批判、传媒法规与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事实上,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学生通过修习指定课程掌握有效获取媒介讯息、了解媒体运作功能、批判选择媒体传播内容、制作传播媒体作品等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3.缺乏科学调研和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媒介素养基本内涵及认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缺乏对国内大学生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科学调研和系统研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特征的教材和教育宣传片等。

df参与式文化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可以从政策制定、课程开发、教师培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环节入手,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1.顶层设计。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体系和公民教育体系,明确网络媒介素养是新时期必备的公民基本素养。约翰•庞甘特在调查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后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要件包括教师的教学意愿、学校行政的支持配合、培训机构的师资设备、常态持续的培训、专家的支持、充分的教学资源、教师自发性成长团体运作。”[3]为保证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开展,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发挥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引导公民了解并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伦理;通过制度保障、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手段,统筹协调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需的政策支持、物质支持、智力支持,促成政府统筹、高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课程配套。高校加强网络媒介教育课程开发管理,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建设体系。学习借鉴欧洲各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课程设置方式,采用专业课程、课程融合、跨学科整合、主题教学等课程模式。例如,德国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借此引导讨论社会政治议题;我国台湾地区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哲社课程相融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互动参与。

3.队伍建设。重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将媒介素养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媒介素养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专业或学科教师、行政人员所必须具备基本技能,包括感知理解媒介的能力、选择整合媒介内容的能力、利用媒介创造传播的能力等。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将认识、理解、整合、批判媒介的基本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完善优化现有考核体系,检验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授课过程中的媒介使用能力、利用媒介制作传播教学内容的能力、媒介整合和信息选择能力等,并对教师是否注重课堂内外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互动体验进行重点考核。

4.课程设计。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相融合,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研创新等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参与式”文化体系所具有的注重个人体验和互动参与特性,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契合了其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例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媒介获取、创作、传播信息,选择网络媒介平台进行项目和实践的宣传,以网络媒介素养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利用网络媒介开展社交提高团队及项目知名度,在实践中提升并检验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

5.实践结合。鼓励扶持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科研工作,在课题申报、征文、竞赛中予以重点关注,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并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项目给予扶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对研究者给予技术、资金、物质等方面支持,提供平台鼓励研究者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效经验,推动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1,(4).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第8篇

公共领域的特征

“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为市民不受国家干涉,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建立实际上为公众构筑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

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特征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领域”概念本质上强调的是对话性。公共领域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参与者通过沟通、商谈达成共识。为了构建这种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哈贝马斯构想了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环境,被称之为“理想的话语环境”。

根据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和“理想的话语环境”理论,可以概括出公共领域的以下特征:

1.开放性。公共领域原则上应该是向所有人开放的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目的是使“不同等级的个人相互之间实现平等的交往” ,无论任何阶级、地位的人都能够广泛地参与讨论,并且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和听到在公共领域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因而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

2.多样性。阿伦特指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这在本质上意味着一个物质世界处于共同拥有它的人群之中,就像一张桌子放在那些坐在它周围的人群之中一样。这一世界就像一件中间物品一样,在把人类联系起来的同时,又将其分割开来。”“作为一个共有的世界,公共领域可以说把我们聚在一起,又防止我们彼此竞争”。也就是说要通过话语的多元流达成共识。

3.平等对话性。人与人交往中的对话是公共领域的基础。正是通过这种平等的对话商讨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平等的对话中排斥专制和特权。“公共领域所产生的‘公共意见,是经由公共的讨论而来,即使参与者从未在同一时间地点聚会。” “在公共领域中,整个社会透过公共媒体交换意见,从而对问题产生质疑或形成共识。”意见只有通过在公共领域内的公开讨论才能形成。

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公共领域的形成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早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表现为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随着公共领域参与者的扩大,公共领域中的交流需要特殊的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影响着公共领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形成了比过去任何一个传统公共领域都庞大的“虚拟空间”,并且更具多元化。

网络成为新型的公共领域

网络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超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设想,已经成为公众自由进行话语交流的新型公共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交往特征。

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把关人过滤、缺乏互动功能弱点不利于公共话语表达,而网络自身“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比传统媒体更符合公共领域要求。网络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大众自由地参与到公共空间中来。网络覆盖全球,这种跨地域的特点打破了空间限制,使参与者更加广泛。

2.多元化。哈贝马斯认为,“理想的公共领域绝非单一、普同的公共概念,而是能够开放给弱势者表达不同意见,容纳多样的意见表达,丰富公共论述的多元性。”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性传播模式。网络点对点的传播特性,为大众多元化意见表达提供了空间。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摆脱精英分子的话语垄断,而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散了媒介的话语霸权,使话语表达呈现多元化特征。

3.交互性。网络的交互性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交互性意味着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地位的重叠,在人际传播中,对话双方既是传者也是受者,网络传播的这种交互性使其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项特征。因此网络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受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参与者的信息交流。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的多元化让普通大众掌握了话语权,提供自由交流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观点的自由市场”。

公众参与网络公共空间的形式主要有E-mail(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BBS(网络论坛)、BLOG(博客)4种网络形式,而BBS(网络论坛)、 BLOG(博客)更具有公共性特征。

1.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向所有人开放,参与网络论坛的大众只需遵守论坛协议,便可以匿名的方式在论坛上发帖、回帖。这种匿名的形式使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背景的人都能广泛参与到论坛的交流中来,排除了影响交流有效性的外在因素,从而使网络论坛呈现一种多元化的交往特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强调两点,一是面对面交流;二是语言的口语化。网络论坛中不同身份、地位的大众的多元化特征使网络语言呈现一种口语化的形式,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既展现了参与者个人的独特风格又集聚大众智慧。这种话语表达的多元化和平民化正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鲜明特色。

2.博客

1998年,“博客”正式出现于美国,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表达方式,也称为“网络日记”。博客比网络公共论坛更具颠覆性。博客的诞生标志着个体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人日记在网络的公开,使极具个人私密性的信息实现与他人分享,这种分享的意义在于交流。一种个性化的内容具有了公共性的形式,这也意味着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迈进。每一个博客用户都有固定的网址,所有人都能通过链接网址阅读博客,使个人信息最大限度地达到共享,这时个人空间变成了公共领域。没有互动和交流,博客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博客用户和读者之间通过留言保持着实时互动的关系,也意味着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的产生。

网络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交流平台,人人都能在这个公共空间中自由地发表观点、进行平等对话。这种网络交往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使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成为时代的主流。

参考文献:

①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3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③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④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⑤汪晖等,《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