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8 17:32:37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1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

 

受到社会上特殊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的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各地区开设,针对不同特殊儿童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希望特殊儿童也能够接受正常的素质教育,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兼顾特殊儿童的利益,维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为特殊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教育和课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对教学课程的设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借助特殊儿童心理康教育对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就应该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进而促使教师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认识, 构建更为适用的课程体系,保证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1] 。 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引入先进的课程理念,向学生传授最为前沿的知识,还应该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证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在向儿童传授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改革教学手段

从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特殊儿童教育属于新兴学科,教学理论尚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的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也不够全面,因此要想保证特殊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应该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实施科学指导的重要保障,只有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所以教师在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了解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对儿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针对特殊儿童存在的畏惧交流心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沟通和交流欲望的场景,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小朋友在假期愉快对话的场面、小朋友与家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和谐场景等,让特殊儿童逐渐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进而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幼儿畏惧交流的心理能够得到适当的改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 。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特殊儿童一般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缺乏安全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针对特殊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 。 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教师结合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注意教学实效,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在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保证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教学的针对性以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上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让特殊儿童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红娅.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2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在我科进行咨询的44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男235例,女205例,年龄7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3.54±1.02)岁,所有儿童均无严重疾病及家庭病史。把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20例,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及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常规工作流程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及指导,并定期要求儿童进行体检检查,对于适龄儿童提醒按时接种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家长的不同困惑及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具体如下:(1)调查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及家长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的需求种类,如儿童的营养配合、早教指导、用药信息指导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健康指导内容[1];(2)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把儿童成长过程中需注意的阶段及常出现的问题及流行疾病等内容都印在手册中,让家长对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个大致了解,并通过图片配合增加该手册的可读性和趣味性;(3)开展专题讲座:为提升家长的理论学术水平,定期在社区或科室内开展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在开展前一星期在社区或医院的宣传栏中公布,以便家长进行选择和准备。在讲座中,提供答疑阶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回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若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图片对讲解环节进行示教;(4)分层次进行教育:不同家长有着年龄、文化水平及职业区域的差异,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可以采用传统的宣传册和板报等宣传方式进行传授,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可通过网络电子平台的方式进行,总之要因人而异采用灵活多变的宣传方式对家长进行儿童健康知识的普及;(5)回访:宣传教育后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再次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下次的健康指导内容[2]。

1.3评价指标

6个月后比较两组儿童的健康成长状况,包括儿童偏食或厌食、缺钙缺锌、儿童出现病症情况等方面,及家长对健康指导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儿童成长状况比较:教育指导6个月后,对研究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及电话回访家长对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意见,有部分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缺少微量元素、挑食厌食、感冒发烧等情况出现。可见,实验组中儿童出现偏食厌食、缺钙缺锌、病症例数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3篇

[关键词] 幼儿;心理成长;童话故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的核心是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认知,并没有收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其中童话故事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

一、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剖析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行业已经比较发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幼儿园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把“心理健康”作为“知识”向幼儿进行灌输。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没有实际性的效果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条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是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加强身心健康教育自然也成为学校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幼儿在人生发展中处于起始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在,很多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往往是从心理健康教育教科书上“照搬”的,“教条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园本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内容上往往会偏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形式化”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环节。目前一些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往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来实现,并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靠心理健康课上对幼儿进行教育远远不够,这样的教育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也不可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真正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枯燥化”

幼儿的学习过程离不开趣味性的支撑,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多幼儿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往往不能与幼儿的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教育形式“枯燥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这也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仅靠“灌输”是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很多,其中童话故事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童话故事中,一般都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塑造虚拟化的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想象性与夸张性,是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要让童话故事成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一)借助童话故事,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童话故事中往往能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幼儿一个正确的人生道理。教师可借助童话故事来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1.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他就会积极地工作、积极地生活。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学习童话故事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中去感知丑小鸭虽然处境堪忧,但是它却在逆境中仍然自信,最终就变成了白天鹅,由此影响幼儿能够形成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勇敢的人生品格

勇敢的人生品格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人具有勇敢的人生品格时,就能够在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都具有这样的人生品格,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些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勇敢的人生品格。例如,《孙悟空传》中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幼儿对于孙悟空是十分熟悉和十分敬佩的。在幼儿的心目中,孙悟空就是勇敢、智慧的化身,可以说是“偶像”。教师要善于通过这一童话故事引导他们去学习孙悟空智慧勇敢的精神,使幼儿终身受益。实践证明,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有效地发挥这一些人物形象对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优秀品格。

(二)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

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童话故事所描写的生动故事情节促进他们形成向上的价值观。

1.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递正义的力量。培养幼儿的正义感是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递正义的力量。

例如,幼儿对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一童话故事是十分熟悉的,特别是对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小矮人”等人物形象感知十分深刻,并且能够分辨出好与坏。对于这一童话故事,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童话剧表演的方式对故事情节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就能够形成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

2.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说明虚荣的不堪。虚荣心是一个人不健康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由于现在大多幼儿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存在攀比的心理。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达虚荣的丑陋。

例如,《皇帝的新衣》这一童话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虚荣心的丑陋,教育人们要追求朴实无华的人生价值。给幼儿们讲了这一个童话故事以后,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以后该怎么做,由此有效促进幼儿对童话主旨的内化。

3.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道德观,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拇指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渔夫和他的妻子》等童话故事,都是幼儿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在这些童话故事中,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民间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具有善良、正直、坚强、勇敢的品格,要引导幼儿通过接触这一些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当然,在这一些童话故事中,也塑造了一些反面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对这一些反面人物形象进行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幼儿形成歌颂正直与光明,鞭挞邪恶与黑暗的道德观。

总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要走出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利用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指出的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幼儿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是,这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这需要教师在借助童话故事的过程进行灵活选择、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4篇

关键词: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4-0116-05

陈鹤琴(1892-1982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原名绥福。1914年8月北京清华学堂毕业,1917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与心理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等人,1919年毕业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指导员、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等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等;发起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中华儿童教育社;主编《儿童教育》、《幼稚教育》等;主要著作有《幼稚园的课程》、《中国幼稚教育之路》等,被辑入6卷本《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六卷)》。[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幼儿心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2]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包含着多方面对幼儿体育的完整的、独特的认识,能够增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快乐与幸福。笔者拟对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进行系统地、深入地挖掘和研究,为新世纪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幼儿素质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1 陈鹤琴的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体系

1.1 幼儿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张

陈鹤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他长期以来潜心研究的课题。陈鹤琴通过长期、连续的观察发现,身体不强,就不容易学,常见多病的小孩子,对于他的学业,发生许多的妨碍,不肯听话,又容易发脾气;与此相反,身体强健的儿童举动活泼,脑筋敏捷,作事容易,乐于听从,比较有病的小孩子真是大相径庭!陈鹤琴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指出,如果儿童的身体不强健,到了成年,也不会健强的;儿童的智力与行为都是跟着其健康走的,因此,幼稚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儿童的健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是:一边是不顾儿童心理特点的封建传统教育,一边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被外国教会垄断的幼儿教育,二者都严重地摧残了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当时,中国人以体弱多病而闻名于世,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对此,陈鹤琴不禁感慨:“身体衰弱就是缺少活力,生命力薄弱,一切勇气毅力都会减低。当你正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国家正需要你,你却因为缺少活力,缺少生命力而拒绝这个神圣伟大的请求,这该多么惋惜啊!”[3]当陈鹤琴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激烈地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主张教育救国,尊重与发展儿童的天性及才能,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观点。[4]并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5]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鹤琴仍然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1950年,他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中,谈到幼儿教师修养问题时,要求幼儿教师要了解怎样保护儿童的健康,希望幼儿教师对儿童健康抱十分关心的态度,并向幼儿教师提出了保护儿童健康的11点要求。1951年,他提出了体育要居首位的口号以及幼儿教育要遵循健康第一的主张。1979年6月,年近90的陈鹤琴还高度关注我国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同年6月,他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恢复和发展幼儿教育的提案,提案中指出: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陈鹤琴希望所有关心与从事幼儿教育的人们重视和普及幼儿教育,以培养具有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1.2 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在深入地研究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后,从体、智、德、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目标。陈鹤琴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6]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7]由于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任务和使命如此神圣,陈鹤琴认为具有健全的身体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陈鹤琴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等著作中,在鼓楼幼稚园实验以及各类教育实验中都高度重视儿童体、智、德、美诸育的和谐、全面发展。陈鹤琴说:“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儿童,我们应当用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们,使他们的体、德、智、美从小都好好发展,那么老大的中国,未尝不可以一变而为少年的国家。”[8]

从1928年《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的制定到1951年发表新时期的《幼稚园课程》,体现了陈鹤琴幼稚园课程理论的发展,标志着其幼稚园课程理论的形成。在《幼儿教育的新动向》一文中,陈鹤琴首次系统地就体、智、德、美诸育方面,提出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四项任务:“保证幼儿的健康和身心的正常发育,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国民道德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其他优良品德,培养幼儿的爱美观念,增进幼儿愉快的精神。”[9]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5篇

摘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整个人生性格塑造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周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婴儿童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婴儿童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心理;教育行为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也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重要的影响着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对儿童的教育也更加全面,既要培养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又要培育其情感、能力、态度以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必须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在这些方面当中,儿童的健康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保护儿童的生命,同时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儿童教师,则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和素养,从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入手,作为培养好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时强调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用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自己,达到教学相长。

1、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学习环境是陶冶情操和培养性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儿童时期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俊丽在对儿童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后,也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关键时期。在儿童的成长当中,与周围人群的接触和交流产生的感受,形成了他们对社会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感触。而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最佳的时期,如果能够积极的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追求正确方向、形成意义的能力的勇气。

相反,如果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教育,不但会使儿童形成信心缺乏、内疚等不良心理,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这在儿童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如果处置不当,没有修正的话,将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使儿童期的不良状态,容易延续到青少年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一生的发展。从小的角度来说影响儿童个人的一生,从群体性角度来看,影响着国家发展后备力量。

2、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生活中

我们应该把儿童各项教育融入其生活当中,期待儿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同其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贯穿于生活之中,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儿童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的培养当中,塑造儿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性格塑造的同时,完善儿童的心理健康。

而在儿童的知识、技能教育当中,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的教育以及生活当中,通过与其他儿童或者同伴的相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化、个性化的协调发展,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必然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合群意思对儿童团队协作能力、接触社会的愉悦性等均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不需要挤占其他教育的时间,而是将心理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他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各环节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并通过教师的实时动态跟踪和观察,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的心理,形成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配合。

二、加强教师对儿童关爱、滋养儿童健康心理

1、教师的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因为关爱,才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于儿童的教育更加不能缺少关爱。儿童正处于性格塑造期,老师的关爱会让儿童更愿意与老师、与周围的群体接触,形成外向、乐观的性格。老师的关爱,有利于老师对儿童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儿童对老师的兴趣和加强其与老师沟通的偏好,形成老师与儿童之间的友谊桥梁。

教师的关爱会给儿童带来安全、自信、信任感,同时也能够形成儿童对教师的信赖和好感,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对儿童全心全意的关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教师对儿童的了解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沟通了解是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了解了儿童心理的需求或者欠缺,才能及时的对其更在。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往往儿童有不良情绪时,他们一般不太愿意正面向他人表露,但大多数孩子会以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大部分儿童是喜欢和老师分享心情,但也有一部分儿童不愿意这样做,当然他们很愿意和同伴分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悄悄话”等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心情去和同伴、老师、家长去分享。通过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画画卡片等形式表示出来,也可以写信、打电话,多种渠道让孩子们把所想的表达的出来,使其苦闷情绪得到宣泄,这其间对儿童的形成自我认识,情感的表达,与人的交往有很好的发展实现。总之,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去了解儿童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儿童成长过程当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长、老师以及玩伴,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出生之后接触最多的人群,与儿童之间已经形成了亲密的关系,对孩子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作为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作用。

而儿童教师必须利用好家长对你孩子了解的优势,多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加深对儿童生活经历、性格习惯的了解,同时加强与家长互动配合,形成合力,在儿童后期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及时的掌握儿童的信息,从多角度对孩子的状况进行分析,与家长一起完成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能充分的得到儿童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四、总结

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其研究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全心的爱、充分沟通交流以及和家长默契的配合等方式提高对儿童心理教育的培养水平。(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龚立峰 苏霍姆林斯基儿童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李妮,李曼 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戴浩 略论特殊家庭儿童心理教育[J]当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11)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6篇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逐渐前往城市务工,同时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使广大农民很难带着孩子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增长。留守儿童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到户籍地以外其他地区务工,而自己留在户籍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1]。《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显示,我国农村现有留守儿童697万人[2]。该群体普遍存在年龄幼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等问题,容易受到不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甚至遭遇儿童性侵害。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性意识逐渐增强,对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现象存在好奇与探究心理,需要社会与家庭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开展留守儿童性知识教育、普及性安全知识,是防范儿童性侵害、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性道德观和恋爱观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现状

儿童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之一,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教育的不对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安全监护缺位、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等问题,性行为低龄化和性观念低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同时,不正确的性观念引导促使留守儿童学习或模仿不正确的性行为,对既有事实受害人实行性压迫或性羞辱,产生第二层次侵犯者,进一步引发错误的群体教育。

1.1留守儿童性观念缺乏正确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性发育明显提前,但性健康教育水平还没有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一直未能完善,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极易发生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面临人工流产、生殖道损伤、生殖功能受损、生殖道感染、性病与艾滋病等多种性疾病威胁。2014年一项针对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69名留守儿童中,只有57.7%和47.2%的留守儿童对青春期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有所了解;14.9%和11.9%的留守儿童对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有所了解;20.9%的留守儿童对此类知识一无所知。该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守儿童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36.6%),但其获得的性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尤其有大量的负面性文化和性知识,极易误导留守儿童树立消极、错误的性观念。在具有性知识的留守儿童中,有6.8%的儿童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6.0%是被迫发生性行为,诱骗或强迫留守儿童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对象为同学和陌生人(如网友、校外青少年等)[3]。

1.2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高发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2017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儿童被性侵形势严峻[4]。性侵犯事件会对受害儿童甚至整个社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性侵犯事件会造成儿童身体器官的损伤,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大大上升;其次,临床和社区样本的研究表明,性侵犯事件会严重损害受害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害儿童表现的症状有愤怒、焦虑、抑郁、恐惧、孤独、低自尊、创伤后应激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自杀倾向、性早熟、性攻击和性滥交等心理问题,学习障碍,品性障碍等,其也与成年后药物依赖、酒精依赖和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此外,受害儿童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是其他儿童的4倍左右[5]。

1.3留守儿童性伤害群体影响强度高

一项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经历状况的调查显示,曾留守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四个方面表现出高分,表明留守因素是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6]。我国有关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文献显示,我国儿童性虐待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农村及重组或单亲、父母有不良嗜好或体弱多病、家庭暴力、亲属关系紧张家庭的儿童有更高受虐风险,女童受虐风险明显高于男童。有儿童性虐待史的儿童自我感觉评价低下,易出现自杀意念和焦虑、抑郁、敌对等情绪,未婚性行为和强迫性行为发生率高,但我国目前针对受虐患儿的心理行为援助与干预严重不足[7]。

1.4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处理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性犯罪手段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如强制性暴力趋于淡化,即时通信软件等科技的介入使得犯罪更加隐蔽,定罪量刑难度愈来愈大[8]。在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普遍存在犯罪场合集中性、犯罪行为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而受害人特定性成为长期存在的一大特点,由于缺乏生理性别认知引导了性伤害事件的群体认知。事实上,由于生理机制的区别,留守女童与留守男童自身存在生理差异,留守男童与成人同样存在差异,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不仅是针对留守女童,男童同时存在受伤者与施暴者两类性伤害倾向。受此影响,若未能加以正确引导,留守男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正确性健康教育,极易形成反向心理,由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利用性暴力满足自我。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研究显示,性防卫能力丧失或性防卫能力弱小者是罪犯首选的犯罪对象,犯罪地点以发生在女性家中较多,遭受性侵的女性多为被迫顺从,且主动报案者的人数较少[9]。长久以来的“贞操文化”对性伤害事件的受害人形成“社会凌迟”现象,其本质是对受害人进行心理伤害与污名化,文化压力将受害人置于社会关系结构之中形成“结构人质”,性伤害事件的披露与处理反向引发受害人羞耻感与犯罪感。我国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熟人犯罪的比例较高,由此引发的性羞耻与性尊严问题使得受害人所在群体倾向于保护施暴者,以此避免引发社会谴责,造成社会关系结构崩塌。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事实事件难以披露、施暴者受群体保护、社会关系结构牢固难以破除等现象。以汤兰兰案件为例,2008年,年仅14岁的汤兰兰向警方举报自己从6岁起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和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时间长达7年。近2年依法侦查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以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判处犯罪嫌疑人1人无期徒刑、10人5~15年有期徒刑不等,犯罪嫌疑人于判决后以公安机关对其刑讯逼供为由上诉至省高院;2018年,省高院驳回原审被告人申诉,依法维持原判。在案件办理中,“澎湃新闻”和《新京报》两家媒体分别在报道中列举多处案件证据疑点,单方面报道有利于被告人的信息,并将原告汤兰兰现有户籍信息部分处理后公开,引发社会舆论探讨。该集中报道事件因以舆论干涉司法,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侵犯受害人隐私权、性道德绑架受害人,并由此造成社会公论的文化压迫,从人性伦理角度展现了该类事件的处理存在较大难度。此外,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性压迫可能来自多方,如人情亲戚关系、熟人之间信任面子、以正常互动成功掩盖不良行为、身份特征具有权利属性等,人际关系压力与特殊身份关系均易侵犯留守儿童权利且不易被告发。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作案方式隐蔽、群体环境复杂、被伤害对象缺乏性自卫能力,存在时间多次和事实多次遭受性伤害的情况,取证难、认定难、定罪难,所造成的影响长远而具有群体效应。若不加以干涉,其恶劣后果不仅是针对所受性伤害的当事人,更是在社会层面构成群体伤害,甚至于形成施暴与二次受虐倾向,构成受害者-犯罪者循环。从法律层面而言,性侵害在法制上需要完善与修正,性教育政策指导与宏观方向仍不明确,留守儿童性伤害将会影响整体社会发展;从道德层面而言,我国社会教育尚缺乏性健康教育与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未能主张儿童身体主权与性自主权;从伦理视角而言,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不健康、不正当交易,包括经济利益、性欲满足、个人隐私侵犯等,可能进一步形成不正确的婚姻观、人生观并影响后代。

2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家庭教育缺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低下,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进而忽略了儿童心理需求,忽略了性健康教育。一方面,农村家庭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监护人自身缺乏性健康教育能力和意识,难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性教育;另一方面,我国农村长久以来形成的性回避意识,使得监护人与家庭成员难以对儿童性教育需求进行积极响应,尤其是儿童留守期间的临时监护人。

2.2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就性与生殖健康而言,父母、学校和医疗服务人员是青少年儿童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途径。留守儿童,尤其是低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0]。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对性教育缺乏明确要求和监督,学校与社会对儿童性教育关注不足。同时农村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刻板、教学内容片面等问题,性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与性教育协同情况较差[11]。

2.3性教育与性实践不对等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性教育资源获取渠道的状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家庭条件的改善,留守儿童开始逐渐利用互联网获取性和生殖健康知识[12]。但互联网环境不容乐观,不良信息充斥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获取健康有益的正面教育,同时其所获取的信息难以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片面的性知识容易加剧不当性实践,使留守儿童进一步成为性侵害高危人群且难以防范或疏导。

2.4性伤害信息公开存在难度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性健康教育,但既定性伤害事实的信息难以公开、多次受伤害风险与次生伤害风险难以规避。该信息建立需基于性伤害数据库,受害人信息应完全保密。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已得到许多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3-17],对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的关注较少[18],尤其缺乏对低年龄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研究数据[19]。这与性伤害信息公开的难度切实相关,缺乏数据研究导致该研究领域成果低下。但信息公开同样存在问题,如在施暴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上,数据库的建立存在法律与道德探讨意义。同时,性伤害信息公开主要防范陌生施暴者,针对信息获取困难的农村及熟人作案情况,该效用也具有探讨意义。

3加强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干预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儿童与健康领域提出目标,要求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性教育模式可归结为4种:以品德教育为基础的性纯洁教育模式、强调以避孕为基础的安全性行为教育模式、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并重的教育模式及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模式[20]。而无论是哪一种性教育模式,都需要依托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学校性教育进行干预研究,学校性教育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高质量的教材,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校性教育体系。学校性教育给儿童提供信息、技能和积极的价值观来理解性,让学生能够拥有安全的性关系并为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和幸福负责[21]。女童保护基金调查显示,儿童更倾向于在学校接受性教育。因此,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可以有效传播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学校还需积极寻求教育对策,动员社会、家庭多方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的疏导和教育力度,使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发育同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2]。

3.2加强家庭性教育互动

留守儿童家庭内性健康教育同时存在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一方面需要改善农村家庭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农村家庭儿童性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23-24]。通过学校、女工组织、青少年组织等多方面取得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支持与配合,对农村家庭进行性教育,从而通过家庭对儿童开展性教育是双向有益的。基于留守儿童家庭互动的特殊性,可积极探索网络互动、视讯互动等多种远程互动形式,逐步加强家庭性教育互动。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7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9-01

学前儿童主要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不过,在我国,人们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人们习惯将学龄前儿童、幼儿、早期儿童等几个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等同于学前儿童。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学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推动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等。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对其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儿童100名,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00名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岁,男性学前儿童60名,女性学前儿童40名,大班35名,中班45名,小班20名。所有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儿童均为学前儿童,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7个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和进食、睡眠障碍。

1.2.2统计方法

调查询问在教师、家长等的监督之下进行,每个问题都由题干和被选答案组成,答案分为经常、偶尔、没有三部分,并分别赋予1分、2分、3分的分值。搜集问卷之后,对每个学前儿童的得分进行统计,归纳总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结果

2.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的普遍存在性格缺陷、进食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性格缺陷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害羞、过分依赖大人、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缺陷极易引起学前儿童消极性格特性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进食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贪食、厌食、肥胖、睡眠困难、睡眠不安等,这种情形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以及行为偏异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焦虑、沮丧、不安全感和强迫观念等,这种障碍也会给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前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果学前儿童长期处于过于压抑的环境之中,会使其性格也过于压抑,从而不与人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害羞、孤僻等,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则很难对其进行扭转和矫正;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家长和老师了,这两个群体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最大。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容易在学前儿童内心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样。学前儿童的模仿欲望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严格注意自身行为对学前儿童所带来的影响,并在发现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及时帮助其改正,较为严重者还需要入院接受治疗。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儿童缺乏对各种类型事物和人的辨别能力,而且一般家长和教师又极易忽视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为了更好的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与治疗之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咨询与调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件大事。

3.讨论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就是心理疾病,这是在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不过,这些问题却又不是无关紧要的,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其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前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时,需要结合其特点甚至是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本研究以来自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100名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以反映大多数学前儿童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接受问卷或询问的100名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1/3学前儿童存在不良习惯,有2/3学前儿童在社会行为、睡眠、交往、饮食、情绪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断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通过对100名来源不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广大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为其个人的成长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前提。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8篇

【关键词】儿童性健康;教育;影响;途径

人类在婴儿时期拥有吸吮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具有把能拿到的任何物品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的本领;1—3岁的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3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童年时期的性表现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生活中的性表现事实上开始的这么早,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对于性以及和性有关的事物往往采取一种漠视的、鄙视的、甚或厌恶的态度,忽视童年时期的性表现,逃避儿童的性问题,轻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童年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的文明社会生活中,性的启发号性的健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1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内涵

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传授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根据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婴儿出生到1岁,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称为口欲期;1—3岁时,婴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自发排便是其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这个时期称为肛欲期;3岁以后,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愉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这时期称为性蕾欲期;5—11岁时,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此时进入潜伏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进入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活动、兴趣和人格。把握好每个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成年以后的活动、兴趣、人格、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科学的婚恋观

童年时期对于性别的好奇,往往是孩子生活知识的进展,并不表示其已经有了性的自觉或性的意识。这种天真而自然的好奇心,是应当得到简单与合理的满足,帮助形成健全的性意识。

对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总认识和看法都与性观念有关。正确而稳定的性观念可以规范性道德和影响。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坦荡而纯真看待性,规范与性相关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对成年后形成科学的婚恋观有巨大的影响。严肃而真诚的对待恋爱和婚姻,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2.2 提高婚姻生活质量,有利于优生和优育

幼时对于性的认识和看法,会影响成年后的性态度和。对儿童的性表现和性问题不采取忽视和逃避的态度,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成年后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促进家庭美满幸福。同时也利于优生优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大有帮助。

2.3 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促进生理生殖健康

性病和艾滋病大多都是通过不洁的,体液的交流而导致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会使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身体上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最后被夺去生命。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正确认识性健康,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促进人体生殖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对于婚前、未婚怀孕等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2.4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提高生活中的情商

性知识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性健康、性教育、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总的来说,只要和性有关的内容都是属于性知识的范围。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基础。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重视性健康教育,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

3 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采取合理的性态度

性态度是个人对性及与性有关的一切事物的看法。良好的性态度是包括能够正确认识到性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坦诚对待性;接纳自我的性别、性需要和感受;尊重个人性的权利和选择,不歧视或侵害他人,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等方面。对待儿童时期的性生活应具有保健的态度:保是手段,健是目的。了解年龄于心理发展的关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问题。

3.2 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包括性道德、性伦理、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重视儿童盼性问题,加强自我的学习,使用多种途径,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3.3 重视科学的性教育

3.3.1 家庭 教育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性的启发应该很早就开始,要让儿童有认识性知识的机会;这种启发的最理想的导师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母亲。家庭在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启发的基础作用,特别不可忽视母亲的力量。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十分亲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与性有关的现象都可以成为问答与解释的题材。母亲随机应变地处理,恰到好处的回答,对传递性知识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3.2 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应该按照儿童发育的规律和程度,讲授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如人类生命的现象等。不同的成长阶段,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来选择阶段性的性健康教育,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重视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从而帮助孩子们摆脱性疑惑。

3.3.3 社会 当今社会应该重视性健康教育,肃清黄色书刊和音像等的毒害,严厉打击色情的传播活动,还给孩子们一片生活的净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性的启发与性的教育。在儿童时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单纯而坦诚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让性不再成为一个神秘而禁止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欧阳宝仪.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导刊,2006,(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