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9 16:08:17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 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儿童的身体是幼稚的,心理同样是稚嫩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格外的关注与呵护。如果不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那么势必会影响儿童健康的成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儿童今后的生活。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教育理念与方法,如果缺少有效的实施原则,那么势必会把握不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因此,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一)成功化教育原则

自信心与自豪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儿童自我认知、积极受教、心理成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不断促使儿童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点滴进步的鼓励下,自觉进行思想道德认知和情感态度把握。在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注重赏识教育,即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迎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

(二)游戏化教育原则

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儿童坚韧、积极、思考精神的主要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游戏能够带给他们心灵以愉悦,给情绪以放松状态。一般情况下儿童对硬性灌输的内容十分反感,甚至有抵触情绪,这都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利。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适当采用游戏的策略,在游戏中促使儿童认知、理解和接受事物,并且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得更加新颖生动。

(三)持久化教育原则

在很多人看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持久的关注,只依靠某几个教育契机就能够完成。这种观点显然不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阶段的放松都可能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因此,教育者与儿童家长都应该持续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不能因为各种理由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日常化教育原则

生活是一个充满教育资源的宝库,只有利用好儿童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潜移默化的培养出健康的心理素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能局限在某一节课,也不能机械的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教育者与儿童家长应该充分抓住教育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儿童健康教育应该通过探索新颖、生动、有趣的方式方法,只有让儿童愿意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创建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

为了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该为每个儿童创建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这便于教师全面、动态的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应主要包括:1.儿童个人基本心理状况表,结合家长问卷获得相关儿童心理信息。2.儿童个性特点表。3.儿童意志行动状况分析表。4.儿童社会化心理状态情况总结表。5.儿童心理状况个案追踪记录表。

在创建儿童心理成长档案时,应注意采取以下方式:针对那些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或无明显问题的儿童,可以适当记录得相对简单一些,而对于那些比较难缠、心理不稳定,问题比较突出的儿童,则要相对严格细化档案记录,在记录频率上要保持每月3次以上,并且一定时间与家长沟通分析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这样,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就会发挥效用,真正为儿童心理成长服务。

(二)开展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

目前,我国儿童以独生子女居多,可以说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宝,再加上居住条件的限制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儿童缺少与同龄孩子玩耍、交流的机会,也不了解何为友爱和谦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养成依赖、孤僻、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做事也缺乏信心。在幼儿园中,儿童有了与其他伙伴交往的机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优势,创设良好的集体生活氛围,让儿童学会互相理解、信任、尊重和接纳,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该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儿童,提升儿童的自信心,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与同伴的游戏中,利用共同参与游戏的机会,让那些性格开朗、活泼的儿童带动性格内向、孤僻的儿童,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热情和愿望,通过在游戏中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培养儿童的交际能力,促进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活动时将性格内向的小朋友与性格开朗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久而久之,儿童内向的性格会得到改善。

(三)设置良好环境营造心理氛围

儿童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和感染,尤其是儿童所处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隐性的教育资源为儿童创设合理、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好的周边环境可以给儿童一种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协助儿童做好心情的调节。

科学研究表明,柔和的色彩可以使儿童保持情绪平稳,能够精神集中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应该选用柔和的色彩;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空间划分应该采用半封闭式,在每个操作台之间设置间隔,这样有利于保持儿童心情上的平静,这对情绪易受影响的儿童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种植“心情树”,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红色代表快乐,绿色代表平静,灰色代表悲伤,黑色代表愤怒,每天早上,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照片挂在不同颜色的“心情树”上,这样教师就可以直观的发现儿童的情绪变化,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

(四)打造家园合作的心理教育平台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单纯依靠的幼儿园教育就可以的,它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因为家长对儿童的了解是全面深刻的。幼儿园应该积极打造一个家园合作平台,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趋于科学化。因为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对薄弱与落后,幼儿园教师有必要指导家长端正育儿观念,使得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幼儿园可定期召开家园座谈会与儿童行为分析会,针对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探讨,解答家长具体问题,共同思考有效教育方法。对于儿童来说,家长是人生的第一教师,而到了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教育工作便需要家园共同完成。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双管齐下,做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同时密切联系幼儿教师,把握儿童在园内的情况,这样一张幼儿园到家庭的大网就能涵盖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教师的工作也会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为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幼儿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培养目标,与家长建立积极的联系,使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一种家园共建的高度,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2篇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7-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一、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二、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

第三,应重视个体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征,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小学阶段涉及儿童早期、中期及后期直至青春期的开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具体特征,强化学校常规教育,对其进行积极且正面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预防,应着重于学生心理的训练与引导,避免走向学科化和医疗化。同时,对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咨询指导,同家长一同对其进行矫正训练,增进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技巧。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具体需求,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性,强化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以及集体意识。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3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政府、教育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反映出留守儿童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目前以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消极心理影响的研究居多,而迅速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为网络时代开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2.通过网络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利用“留守儿童亲子的网络效应”,鼓励在外的父母以聊天、鼓励或表扬等方式,给予及时教育和引导,有效增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的效能感。丰富、生动、新颖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进行学习。通过引导留守儿童正确鉴赏优质文学、音乐,品读励志人物专题,帮助留守儿童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创建留守儿童平等、互助的学习交流网络平台,让留守儿童自由表达学习需求、理解及困惑,获取共鸣和支持,克服学习的自卑感;可以让他们主动承担朋辈咨询和援助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参加网上各类竞赛、社会活动及创意兴趣活动,进行积极自我塑造。

3.通过网络拓展社会支持体系,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留守儿童因心理发展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扎实的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技术的专业人员。在我国山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紧缺的现状下,建立远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网站,突破区域和人员的限制,联手各地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家通过网络对留守儿童进行远程测评、访谈及治疗。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农村心理师资培训,帮助山区农村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师生交往、学科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留守儿童通过微信、qq、论坛和专题教育节目,获得心理宣泄和自我调节,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题材丰富,时间灵活,留守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合适时间和专题进行学习,满足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共建一些优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网站,使留守儿童感知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获取心理“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葛明贵,汪昱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思考:基于调查的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3(02).

[2]赖运成,叶一舵.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3(02).

[3]申继亮.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比较[J].教育探索,2008(02).

[4]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5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软环境 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指家庭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条件,如家庭居室条件、物质条件、周边环境等;与硬环境相对应的软环境是指家庭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家长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家庭气氛、亲子关系、生活习惯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对塑造儿童完美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和探索。

一、家庭教育软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1.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儿童的教育首先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父母控制的家庭教育软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抚养的义务,而且有教育成才的责任。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是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培养、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完成的。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的熏陶,对以后的成才将会发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整个一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初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这个时期打下一个基础,倘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儿童的思想正处在发展阶段,远没定型,有很大可塑性,极富模仿性。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对家庭有很大依赖性,天天都在受家庭影响,处处受家庭感染,长辈的思想,信念,处世为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工作,情绪,言谈以至一举一动,对儿童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将最终影响儿童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形成。

2.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身心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增多,使得儿童缺乏在多维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机会,这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家庭中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同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父母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父母的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方法和手段,无不对儿童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加强家庭教育软环境建设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3.家庭教育软环境影响儿童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因而许多父母就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体格是否健壮,忽视了其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合国卫生组织就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软环境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儿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父母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儿童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该关注与儿童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软环境,帮助儿童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二、创设家庭教育软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等软环境都会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性格、行为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有责任感的父母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软环境与儿童身心健康的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儿童期不仅是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应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儿童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形成,主要受父母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同化”。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父母也以自己价值观、是非观、道德观去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儿童的价值观,是非观和道德观。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国家和每个家庭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期望,也是对每个家庭的要求。为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创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儿童从小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可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经常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名川大山、丰富的地理资源、特产等,激发对祖国的热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逐步使儿童懂得我国有悠久历史文化,对世界的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带领儿童到大自然中和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如美丽的田野山川和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科学宫、展览馆等,激发孩子的民族自尊心和热爱劳动、富于爱心、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思想感情。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使儿童形成快乐、好奇、专注、自信,积极而有创造的精神。

首先,家庭中应有存书丰富的书柜,父母要尽量为儿童选购各种书籍、订阅各种报刊。一家人形成经常阅读的风气,坚持与儿童一起阅读、欣赏和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让儿童好奇地听家人谈话,看大人做事,形成爱思考的习惯。

其次,给儿童设立一个智力活动的小天地。环境的美观,能促使儿童文化情趣浓厚。可考虑给予儿童“一桌三柜”和一个小园地,有条件的家庭可设置儿童专用的书房。保证儿童需用的文具齐全,并且学和玩基本上都在自己固定的桌子上进行。三柜:一是书柜(或书架),儿童的书都要整整齐齐地摆放,便于取用和存放。要让儿童感到这是他的宝库,不能弄得乱糟糟的,爱书的习惯就从这里培养起来。二是玩具柜,新、旧玩具都不准乱丢,一律整齐地摆入柜内,玩厌了的旧玩具,过段时间再玩,又会感到亲切、新鲜。三是工具柜(工具箱),如适合儿童用的小剪刀、硬纸片、浆糊、电池等等,让孩子使用时感到方便。设立一个小园地:就是在墙上挂一块小黑板或设一个表扬栏,供儿童画画,认图形,认字,学词句,表扬栏可记载儿童的进步,也可挂日历、或贴上伟人、英雄人物、科学家、学者的画像。儿童有了自己活动小天地,他的精神生活、智力内容丰富,又有地盘,使儿童经常处于最佳精神状态,玩得有意义,学得有兴趣,这有利于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修养。

第三,建立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秩序。有规律的生活,能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形成好的性格特征。如坚持早起习惯,家中最好有一人与儿童坚持锻炼,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跑跑步,做做操。这不仅有利健康,更能培养勇敢意志、坚强性格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与儿童一道分配动静时间,教会孩子自己看钟掌握学习、吃饭、看电视、睡觉时间,让孩子动则活跃,静则专注,能耐心、认真回答孩子的各种提问等等。

3.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在家庭教育中,最显著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亲子之间,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从父母做起。

第一,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如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避免夫妻冲突;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注意角色内容的变化;父母之间确立互补、均衡、目标一致的角色关系.以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养成耐心倾听儿童说活的习惯;坚持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无原则地迁就儿童;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对儿童的感受,但不贬损儿童;保持一点童心童趣。

第三,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性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具有安全感,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对儿童有合理的期望。父母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儿童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儿童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而,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由低到高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家庭教育是一个值得永久研究的课题,家庭教育软环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父母应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软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戈登•德莱顿等著.顾瑞荣译.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北京市东城区妇女联合会编.创设家庭尊重环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6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庞大的群体。针对我校的实际,我们调查了六年级的留守儿童,通过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统计数据凸显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为:(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了父母,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2)自卑心理。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3)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儿童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使人无法管教。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成长,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

1.家庭方面

(1)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回家的次数不多,这些家庭的学生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儿童当前有严重的“亲情饥渴”。他们感觉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不舒服。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父母无法与孩子沟通。(2)虽然外出打工的父母、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表示喜欢读书,父母也表示只要孩子能读,都会让子女继续读书。但是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老年人文化知识有限,有些甚至是文盲,能监督他们的学习,照顾他们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很难辅导他们的学习。有些儿童刚进学校,面对学习压力,没有父母的鼓励和帮助,很多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下滑,放任自流,他们自律性越来越差。据调查,留守儿童中只有个别成绩优良,大部分居班级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也充分反映了留守儿童学习无人督促,处于散漫状态的严重现实。

2.自身方面

(1)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会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2)依赖心理较强。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常对孩子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对他们百事包办,使他们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3)焦虑心理突出。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了农村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甚至是屈辱,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读好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这样,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使他们长期烦躁不安,性格怪异,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

3.学校方面

学生的健康成长,归根到底还是教育问题。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农村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较薄弱,这也是留守儿童状况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学校应试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使得学校教育处于惩罚性教育层面,难以做到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其转化。

4.社会方面

(1)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久之使他们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2)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外部诱惑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常和行为越轨。(3)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留守儿童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进一步流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势必进一步扩大。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仍然得不到改善,必然有碍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提升,最终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抓好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重中之重。从多个方面培养专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性,增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有机地融心理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教育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把具体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从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7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莞东城小学400名4~6年级小学生。

1.2方法

在健康教育前对学龄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按“学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儿童营养健康知识”手册,在所调查的学校悬挂“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挂图以及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张贴画,如“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后果”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等;对学生进行营养基础知识讲座共约4学时,健康教育3个月后再次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膳食指南、营养基础知识、营养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记分:答对1题记1分,满分22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各指标变化。

2结果

2.1学龄儿童教育前后营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教育前全体学生平均分为9.5分,教育后平均分为18.2分,教育后,学龄儿童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学龄儿童教育前后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变化

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存在明显差异,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见表1。

2.3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行为的变化

(1)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3.9%,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91.2%,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40.1%,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65.3%,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营养基础知识

通过本次对东莞东城小学学龄儿童营养健康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在教育前对许多营养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正确饮食习惯”、“引起肥胖的不良因素”等题目,答对率比较高。但对某些营养基础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并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答对率比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居民膳食宝塔内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哪些食物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等营养基础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显著(P<0.01),说明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2营养态度

教育前70%以上的学龄儿童愿意纠正自己的饮食习惯,近75%的学龄儿童愿意主动学习营养学知识,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存在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如大部分学生“认为早晨吃不吃影响不大”、“合理膳食很麻烦,难以长期坚持”等。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

3.3营养相关行为

教育前73.9%的学龄儿童都有吃早餐的行为习惯,这说明家长、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儿童早餐行为习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早餐选择食物种类单一,质量还有待提高,饮用牛奶少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前,高达90.6%的学龄儿童早餐主要食用1~2类食物,食用3类食物的比例为8.5%,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仅为0.9%。教育后,学生饮食习惯有所改善,早餐食用种类明显增加,教育后学龄儿童每天早餐食用3类食物和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8.3%和2.1%。不过目前儿童饮用牛奶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软饮料的普及及种类的逐渐增多,这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本次学龄儿童的健康教育,早餐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前的40.1%提高到65.3%,增加明显。

总之,营养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获取营养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在早餐、饮用牛奶等方面的行为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此次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社会生活;管理策略;社会关注;全社会动员;积极因素;关心关爱

一、农村留守儿童管理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崛起以及社会城市化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凸显严重的不均衡性,农民工进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许多的农村家庭青状年迫于生计长年在城市务工,无暇照顾家中的子女,这些被遗留在家的儿童从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农村接受教育,不得已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多3-16间正是身心发育发展、性格形成、学习生活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缺少沟通与关爱,因此产生诸多极大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

(一)范围广、数量多、年龄小

据了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留守儿童约2200多万,小学在校生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1440多万。从地域看,中部地域和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最多,有的占在校生的一半以上。从年龄看,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3-16岁,呈现出年龄幼小、差异较大的低龄化趋势。

(二)多宠、多溺爱、管理难

长期与祖辈们生活在一起,生活中就无形的增加了许多宠与溺的色彩,管理上无非会放松并且会一路绿灯连连。这样就致使许多留守儿童沾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形成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厌学逃学,盲目模仿与崇拜,打架斗殴,不服从教育与管理,不仅学业不成,也给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调查,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中,留守儿童约占总数的70%以上。

(三)缺少关爱、缺乏亲情与沟通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自然就少了很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和机会,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就会少许多关心关爱,当然更缺少亲情。致使留守儿童感到很失落,也很孤独。

(四)心理失衡、性格孤僻、难以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角色的缺失,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未免会心理失衡,在心理健康、性格养成、情商的发展等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偏离与滞后,性格孤僻,少言寡语,难以沟通与交流。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远远高出60%以上。

(五)学习生活的盲目性与叛逆性强

缺少有序的管理,亲情和关爱,就像无头的苍蝇,学习生活就会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这种盲目性无形的使他们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同时,为了引起老师和其他人更多的注意,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叛逆,向老师和家长示威,表示不满。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策略

就目前来看,虽然教育部在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和今后工作部署时做了特别强调,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全体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还应因势利导,细致而周到的与农村留守儿童近距离――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生存、生活环境,进而制定出科学、切实而又可行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方法与措施。

我们研究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以及管理问题,目的在于加强防范,正确引导,形成有力风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阵地――学校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对教育起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强有力的管理措施、由针对性建立科学而又可行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1、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学校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和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优化环境,努力创造“家’的氛围,多关心关爱他们,多接触与交流,努力感化,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发挥好班级积极因素。学校应积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力量,在学习生活、班集体、荣誉、活动中,让留守儿童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有义务也有责任,从中唤起他们的心理共鸣,积极向良好方向转化。

3、积极开展“结对子”、“做朋友”活动。在老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生生之间及留守儿童之间开展做“知心朋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有“话”好说,有“情”好吐,更加有利于了解和管理,做到长善救失,何乐而不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把伞――家庭

家庭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可轻视。

1、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中, 适当加强对留守儿童适应生活能力的训练,提高自理能力,这是学习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一课。

2、家庭应加强留守儿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和强烈的法律意识,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经调查,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在70%以上,因此,加强在这些父母的教育非常必要。

3家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科学育儿知识,学习研究家庭教育的经验方法及规律,对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三)蓝天普照――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单单依靠一个人或一个职能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开辟一片晴空。

1、正面引导,发挥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广播、影视、媒体、网络文化 的优势,广泛宣传益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成长、身心健康的有益信息。通过正面人物与事件引导,减少和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团体、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娱乐、体育活动下乡等有益活动。开展的有益活动既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又多种多样,使活动形式多,内容实,不空洞,既简单易行,有极易普及,还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