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职业需求

社会职业需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4 17:08:09

社会职业需求

社会职业需求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现阶段高职文秘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形势下秘书职业的特征,从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整合课程内容,注重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文秘专业设置的具体措施。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它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培养文秘工作者的文秘专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十大需求专业之一。而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文秘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需要的文秘人员,近年来发展很快。在我任教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有大量的用人单位来招聘毕业生。根据对这些单位连续6年招聘情况的调查统计,100%的单位均表示需要文秘人员,95%的单位表示平均每年都需要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5—8名,5%的单位表示每年需要1O名以上。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文秘专业的院校数量有限,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然而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文秘专业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其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均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所以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对文秘人员需求量很大的前提下,却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如何改变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符合社会需求,这是广大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育同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高职文秘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专业设置的措施进行探讨,为高职文秘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1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原因

1.1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1.1.1学生就业难

众所周知,高职文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各类企业(公司)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文秘人员。正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单位的管理部门从事文秘工作,而任何单位对文秘人员都不可能批量需求,所以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以我们学院为例,每年来我院招聘的企业,每次可以招聘成批的理工类学生,但招聘文秘专业学生的数量一般只有5—8名。从以上的分析角度看,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佳。

1.1.2用人单位缺少合格的文秘人员

现代秘书活动的范畴存在于一切社会管理活动,乃至一切重要的生产实践领域和科学文化活动之中。不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类企业设置了秘书机构,配备了文秘人员,而且实业家、科学家、作家、学者、演员等一切需要秘书提供辅助服务的社会人士,都可以聘用秘书。秘书已成为从业范围广泛、从业人数众多的一种社会职业,所以社会对秘书的需求量很大。

然而今年来我院招聘的日本电产科宝(浙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像他们那样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企业,要选几名合格的文秘人员都很难,其他小企业就更难了。这说明许多企业都很难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文秘人员。

企业之所以难以招聘到合格的文秘人员,是因为企业规模扩大了,对文秘人员素质与文秘工作质量要求就提高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对文秘人员参与外向型经济活动的能力要求更高;企业本身需要经营、管理及掌握市场法规等综合能力很强的秘书人才;企业还需要文秘人员能在维护领导尊严和员工利益上做大量的沟通工作;企业管理也需要文秘人员有创新能力。这些都使得企业难以找到合格的文秘人员。

1.2造成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2.1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大多数学生选择高职文秘专业时,意向多是进入国家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然而,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实施,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主要面向本科层次以上的文科毕业生,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很难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根据对某事业单位用人情况的统计,招聘文秘人员的起点为本科学历,不考虑高职(大专)类毕业生。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企业需要大量精通市场经济规律和本单位日常业务的合格的文秘人员。

据我院2003—2007年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文秘专业共有毕业生846名,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学生仅有31人,占总毕业学生数的3.7%;其他学生则进入企业工作,占总毕业学生数的96.3%。上述数据说明国家机关已不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主要去向,企业成了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所以,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就成了他(她)们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1.2.2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文秘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中急需商务型、技能型文秘人员。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由单一的机关公务秘书发展为新的商务秘书群体,由传统的办文、办事、办会发展到了公关策划、商务资询、商务管理等诸多方面。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育目标依然是传统的思路,将目标定位为培养国家机关的文秘人员。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满足国家机关文秘人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如大量的公文写作、行政管理等内容,缺少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商务英语、商务沟通、公共关系及广告等相关的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企业对文秘人员知识需求的针对性。

而我们的学生除了心理上不愿从事企业的工作外,因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实际能力上也不能适应其工作。所以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成了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

2高职文秘调整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高职的培养模式必须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它的目标与规格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对高职文秘专业来说,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以企业秘书需培养的能力为本位,确定其专业设置。具体来说,高职文秘调整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秘书队伍格局变化的需要

自古以来,我国的秘书几乎都是行政秘书。解放后,全国的数百万秘书从业者也是以行政秘书为主。一般人对“秘书”概念也多指行政秘书。迄今为止,我国的秘书论著多以党政秘书活动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企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急骤增加,这就使得“秘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也促使秘书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传统的“行政秘书”外,“企业秘书”所占比例在迅速增加。可以预见,我国传统的以行政秘书为主的秘书队伍格局,将会被以企业秘书为主的模式所取代,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企业秘书”必将唱主角。所以,高职文秘专业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

2.2“秘书”内涵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文秘人员,除了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语、广告、市场信息、国家相关政策等知识。这就使“秘书”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文秘人员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文秘人员逐渐向“复合型”通才方向发展,其知识体系趋予庞大和复杂。

2)能力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秘书工作必须向改革型、经济型、外向型转变。因此,企业

秘书必须具有特定的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应用文书的撰写及处理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等。

所以,“秘书”一词的内涵已经实现三个转变:由“中文”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从政型”向“从商型”转变;由“外脑型”向“专业技能型”转变。“秘书”内涵的转变,使高职文秘专业必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2.3秘书行业细化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秘书行业越来越细化,《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版)》把秘书层次划分为高级秘书(三级秘书和二级秘书)、中级秘书(四级秘书)、初级秘书(五级秘书)。

高级秘书主要指秘书部门负责人、助理、首脑的专职秘书等。他是重要领导人身边的高级参谋助手。要精通各项秘书业务,又要具有全面指挥、综合协调的领导才干,独当一面,圆满完成任务的工作能力。中级秘书从事的工作既有操作性事务,又有辅助管理事务。中级秘书必须具备综合性管理知识和综合办公能力,还必须熟练掌握打字、速记、电脑操作等技能。初级秘书需要熟练的办公技巧,特别要掌握打字、速记、接待、整理和保管文献资料、应对电话及礼貌礼仪。

在国家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定中,本科文秘被定位为高级(三级)秘书;高职文秘被具体定位为中级(四级)秘书。因此,高职文秘专业设置必须纠正模仿本科学科建设的倾向,按照中级秘书的技能要求进行专业设置。

所以,针对秘书队伍格局的变化,“秘书”内涵的变化,秘书行业的细化,作为培养文秘人员的高职文秘专业,必须对其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秘书职业发展的新要求。

3高职文秘专业设置的具体措施

3.1针对高职特点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对高职文秘专业的设置来说,要针对高职的特点,按照国家劳动部对高职文秘层次的定位,主要培养能适应各类企业(公司)管理工作需要的,掌握文秘工作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字工作能力,能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掌握汽车驾驶技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级文秘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办出高职文秘专业的特色。

3.2全面调整课程内容

在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不能再沿用以往以“行政秘书”需求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应更多的增加企业(公司)发展所需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好课程的调整工作:

(1)适应外资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客观需要,增加英语教学课时,强化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切实增强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

(2)按照专业基础课为专业主干课服务的原则,根据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增加经济管理、计算机、商务英语等专业基础课内容,确保其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等专业主干课服务,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

(3)增加办公自动化、摄影、汽车驾驶等技能训练的课时,突出实践性教学。

3.3注重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是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诠释。高职文秘专业就应以此为目标,以能力为先导,全面培养企业(公司)所需的文秘工作人员。具体来说,高职文秘专业设置需主要体现的培养能力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对高职文秘专业设置来说,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其中有三大项尤为重要:

一是高速录入文字的能力。多数单位在招聘时,都把打字速度要求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求120字份钟的不在少数,最低要求也在80—100字/分钟。所以高职文秘专业在设置时,必须强化录入文字技能的训练。

二是熟练操作office软件的能力。文秘人员每天都要和大量的应用文书打交道,而大多采用计算机输出WORD文档的形式。企业的报表现在也都是由EXCEL文档的形式来实现。所以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达到能够熟练操作WODR、EXCEL等Office软件的要求。

三是熟练操作办公室常见的其他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如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要求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操作。

(2)较强的协调能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必须拥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所以高职文秘专业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因在企业中文秘人员经常需要做好以下的协调工作:

一是文秘人员作为企业联系上下左右内外的中心枢纽,比上司更了解员工,可根据员工的兴趣爱好安排工作,在授予一定责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目标激励、信任激励的作用,可及时疏导员工的不良情绪,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情感,采用措施实行情感激励。

二是文秘人员经常要和客户打交道,要会区分和确认不同的客户及需求,及时发现客户的需要,掌握协调与不同客户关系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秘书还会越来越多地遇到网络的沟通协调和企业团队的沟通协调问题。

(3)应用文书的撰写及处理能力。“秘书”这一职业经常要和大量的应用文打交道,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中,经常需要撰写通知、请示、批复、经济合同、意向书、商业函电、定货单及商品说明书等应用文书,同时还需要把这些应用文书及时地加以处理。所以撰写应用文书及处理应用文书的能力也是高职文秘专业设置的一项重要内容。

(4)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深入,企业对外交往越来越多。所以对企业秘书来说,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包括撰写常用的英文函电能力,运用英文进行交际的能力等。所以作为培养企业秘书的高职文秘专业,就要重点加大商务英语写作、英语口语和听力等课程的设置力度。

社会职业需求第2篇

[关键词] 社会需求;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gained great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technical institute must reform its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must reset its personnel training level with an effort to train enterprise-oriente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 accountants with primary level certificate and equivale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Moreo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iculum with learnfield courses as its co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and studen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must be realized.

 Key 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technical institute; learnfield 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一、会计职业需求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工作的分工也就越细,这已成共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会计已经开始和其他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岗位,这也为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现代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看,可以将会计行业的职业分为四类。

1.“做会计的人”

“做会计的人”是在一个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这是狭义上的会计人员,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会计职业,也是最主要的会计职业。在该方向上就业的门槛较低,只需要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在这个方向上从业的队伍十分庞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1 200万人,其中总会计师或“CFO”级别的,全国大约有3万人左右[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会计人才的需求仍然会增加,尤其是总会计师或“CFO”级别的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像总会计师或CFO这样相对高级的会计人才也往往是从初级会计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他们并非一毕业走出校门就能胜任总会计师或CFO这样相对高级会计岗位的工作,而是经过在实践中的锤炼和不断地学习提高,逐渐让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的。

2.“查会计的人”

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会计工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查。“查会计的人”具体包括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他们主要从事鉴证服务、税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税务咨询、融资咨询等业务工作。在这个方向上就业的门槛较高。要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目前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要成为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比企业会计人员更强的会计业务能力。截止2007底,全国大约有14万人通过了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已注册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大约有8万人,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大约有30万人左右[1]。目前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旺盛。

从对会计的社会需求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3.“管会计的人”

从事这类会计职业的人主要是指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人员。主要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包括各级政府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家监察和管理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等。此外,还有其他准国家机构,如中注协、审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成本协会等也从各自的角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在这些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可以按企业职称级别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分为初、中、高三级职称,也可以按公务员职务级别系列聘任,如科级、处级、厅局级、部级等等。在这个方向上从业一般对从业者的会计专业知识要求不多,但正常情况下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才有可能进入。这个方向上的人才需求量比前两类要小得多,因此,就业竞争非常激烈。

4.“研究会计的人”

这类人员一般指在各类研究部门的专职研究人员和各类中等、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和会计专家。他们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目前,这类从业人员的人数远多于第三类“管会计的人”,但少于第一、第二类的从业人数。随着近些年高校会计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这方面的会计人才需求也有所增长。在这个方向上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历。

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发展的一项管理活动。企业会计本质上是对企业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和实行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再加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职业也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对从事单一岗位和简单的基本核算事项的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减少,而实践能力强、能够承担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供不应求;二是会计职业的社会化,会计事务所或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不仅依法开展鉴证和审计业务,也替大量的小企业记账和纳税业务,这既可以节约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三是职业学习终身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活动的不断创新,使得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会计行业和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为此,财政部专门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财务分析能力。

(1)会计核算能力是指熟练准确地对常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功。

(2)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现在会计人员常常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制作和打印各种图表和财务报告,进行各种信息资料的查询,完成财务信息的统计和披露工作。因此,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能力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还可以为会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及拓展个人前途提供时间和空间。

(3)经济业务判断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会计惯例等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环境及企业自身特点,运用专业知识对复杂的或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进行辨识,作出处理决定的能力。

(4)财务分析能力。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剖析。财务分析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理论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活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并预测未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

在这四项能力中,前两项是基础性能力,后两项是更高级的能力。前者可以通过学校的反复训练培养,后者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才能获得,但学校教育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

2.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前文所述,当今社会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知识在不断更新。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指能够在实践中,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根据工作的需要持续自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个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保证。

信息处理能力既包括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整理的能力,也包括进行会计文案写作应具备的选题和内容整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按照企业的财务战略、依法处理突发或非常规会计事件的能力。

3. 社会适应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前者是指个体与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能够有效交换观念、思想、知识等信息,在行动上积极有效地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任务或行为的能力。后者指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贯彻落实、监督控制和协调配置活动的能力。会计工作处理的是单位与单位、人与人或单位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决定了会计或会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其他部门或人的配合,也需要会计人员去主动协调或配合其他部门或人员。尤其是,对企业外部单位而言,会计必然要与外部的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劳保等职能部门打交道,既要维护单位所有者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自律原则和接受政府的监管。因此,会计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做好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1.会计职业类型定位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会计教育必须适应会计职业要求。从会计的职业需求状况看,前文所述的第三类会计人才需求量小且竞争激烈,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第二和第四类会计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长,现阶段也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定位于培养第一类,即“做会计的人”。

2.就业去向定位

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各高职院校都从就业去向上将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而将大企业排除在外,笔者以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一方面大企业规模大,对会计人员的接纳能力强。例如,东风汽车公司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仅十堰基地的会计人员就超过0.3万人。这样多的会计人员,相当于上百家甚至更多的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也完全能够胜任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大型企业的业务复杂,但分工细致,虽然大型企业对高级会计人才需求强烈,但其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仍然需要大量初级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大企业里,同一性质的岗位工作往往需要多人担当才能完成。例如,大企业仅出纳岗位就需要专门从事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的多个出纳。而且,在一家大企业里,像总会计师或CFO这样相对高级别财会岗位总是远远少于相对低级的从事会计基础核算工作的人员,并且像总会计师或CFO这样相对高级的会计人才也往往是从初级会计岗位上成长起来的。甚至,大企业初级会计岗位的工作远比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简单,只是由于大企业业务量大而使得其工作量很大而已。因此,高职会计毕业生完全可以到大企业就业。

笔者主张将高职会计培养目标定位于大中小各类企业的会计人才的另一个原因是,新的会计准则必将统一规范和约束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2]。而新准则主要是根据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较为全面的经济业务和规范的会计管理工作制定的。新准则要求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同时也使会计核算的难度加大。因此会计专业学习的内容必须根据新准则的内容进行组织,不能避难就简。而近年对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视,使得一些老师以为在培养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的前提下,就是要对学生就简单的会计业务和简单的会计技能进行重复性训练。实际上一些学校加大会计实践教学的力度,也就是针对相同的简单的会计技能使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重复性操作,这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3.培养人才业务水平层次定位

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的业务水平层次是初级会计人员。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两类。目前中职会计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培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职业的入门证书,因此,高职会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取得“三证”,即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高职会计毕业生应能很快适应基层会计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较短,并有较高的会计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会计职业要求,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突出会计职业的定向性要求,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

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

1.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如前文所述,会计专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这些职业能力是与会计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的,根据行动导向学习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国际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理念[3],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应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相关法规对会计岗位设置的基本规定,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全体会计专业教师,通过深入几十家企业反复调研和探讨,最终联合企业实践专家开发出了会计核算基础、出纳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务软件应用、成本核算实务、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内部会计控制设计、企业查账实务等十门学习领域课程。这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有益探索。

2.基础素质课程

这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应开设经济数学、英语、形势与政策、道德建设、职业规划、法律基础、金融与经济学知识等知识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3.能力拓展课程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笔者以为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拓展课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商务礼仪、财经应用文写作、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课程的开设并非一定要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必每门必学,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打破了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工作过程,即将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而目前法定的会计职业或职称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等)的考试仍然是以理论、书面考试为主,属于学科体系,重在背诵记忆,与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目标有矛盾。应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先分散再集中的方式来解决。先分散就是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时,将证书考试的知识点,尽可能地分散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制造”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正确答案,达成知识的迁移目的。再集中就是根据国家安排的考试时间,在考证前集中一段时间开设选修的考证辅导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修。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打乱整个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又能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

(三)教学方法改革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后,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地方企业会计职业岗位为就业导向,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开展体验性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此,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以下改革:

1.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融“教、学、做”为一体

要采用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以会计工作任务引领教学过程的任务驱动法。具体可分为以下教学步骤:一是工作任务描述导入;二是围绕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或讨论并动手操作;三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寻找知识;四是学生自主总结或辩论;五是教师课堂总结,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进行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后,老师普遍感到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裕。为此,还要配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贯彻实施,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2.开展体验式学习,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

课堂教学用工作任务来引领会计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有效途径,实行分项目实训、综合实训、虚拟环境下的分岗位仿真实训,以及与会计专业课“教、学、做”合一的课堂和毕业实习有机结合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

此外,现场教学法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运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将课堂搬进企业,并拍摄企业会计工作的现场教学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学习与实践,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财务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与职责,也能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兴趣,并亲身感受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3.小规模班级上课,保证教学效果。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体验式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大规模的班级上课是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为此,必须实行班级规模不超过40人的单班小教室上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才能使每一门学习领域专业课程的设计目标得以实现。

(四)成绩评定改革

随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也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实践能力的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评价体系,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评价形式多样化

为了让成绩评价能够适应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学生成绩评价形式。一是评价学生成绩应注重过程,并且贯穿于实际学习的整个过程;二是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尽量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多考虑学生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三是评定成绩的时间应灵活多变,不以学期、学年为限制,以实际课程中所含职业技能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是可以进行企业虚拟薪金考核方式,即建立“工学结合”的企业虚拟薪金制度,引入到会计专业实践或学习领域课程中,建立较好的激励机制,并以学生获得的薪金情况评定课程的成绩;五是可以实行证书置换课程,凡是通过国家有关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成绩可直接评定为合格。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学生成绩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在实训小组的同事和在仿真实践过程中有业务往来的同学。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这众多的考核主体中还是以每门课程的专任教师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全面考查学生“称职”情况,以评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

此外,还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个情境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完成一个类似述职报告的作业,对完成的这段实训工作进行总结,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德武.MPAcc已成为一种潮流[EB/OL].[2008-10-15]. examda.com/MPAcc/Instructs/060322/111704242.html.

社会职业需求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社会就业需求; 策略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已逐步完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地不够紧密,这有悖于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在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职业院校体育应突出社会就业需求。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机械地重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生来说,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以及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但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的技术与技能,没有考虑培养学生自觉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另外,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课程。然而,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基本没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为依据来实施教学,这种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如何实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1. 制定切实有效的校本体育教材,充分体现职业性

职业院校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体育教材内容的着眼点,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学习,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学习。教材内容必须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教会学生确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另外,职业院校的体育教材还要充分考虑职业生的体育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对身体锻炼需求的个性差异,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更加全面地涉及休闲领域和竞技领域的体育项目,体现职业特征和本校特征。

2. 将德育融进体育教学中

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更需要德育。而体育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为体育课是开放性教学,在职业院校,比起其他课程,体育课比较轻松,学生比较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如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等精神。

3.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竞争

职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走上社会,从事的工作基本从最基础做起,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职业的特性,在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竞争类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竞争,从而正确地对待竞争,不要在竞争的潮流中迷失自己。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安排一些合作类体育项目,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完成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增进学生的友谊。

4. 为学生搭建个性的舞台

职业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文化成绩不算优秀,但是他们思维活动,个性突出,所以体育教师可以为职业生搭建个性的舞台,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参加,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后的工作!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职业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社会职业需求第4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 能力 素质

一、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需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目前经济发展形态来看,我国尚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正在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各种产业在技术装备、劳动者素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的发展水平、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各种产业的发展方向、深度、质量。因此,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本文拟从社会需求角度就职教生的职业导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浅析职教生的培养策略问题。

二、职业学校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职业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充分重视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时刻把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脉搏,引入企业文化精髓,采取导向式教学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可称之为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三、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增强学校自身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需求。学校必须密切关注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调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不断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使受教者的职业选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与适应之中。具体措施如下:

(一)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观已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活、事业、劳动、创造及人生融为一体。现代职业教育观既是一种以职业为中心的生活教育观,又是一种以构建理想人生为宗旨,满足人的个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广义职业教育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职业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总体,才能贯穿人的全部生涯。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创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新局面

应吸收来自实践的一线工作人员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例如:美国麦当劳公司共有30多位专职教授,负责讲授和指导各类必修课程。又如汉堡包大学一位前任校长在评价该校教授时所说:“他们没有学士资格,甚至有些高中尚未毕业,但这毕竟是麦当劳的管理人员教授麦当劳的管理方法。”这恰恰与我国现行提倡的“双师型”教师相吻合。

(三)改革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种类、总量和结构应同社会需求相协调。

(四)改革职业教育的学制,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回归,使学年制学习的不足日渐显见。比如,存在着专业面窄,学习时间不灵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等问题。因此,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可以自选时间、地点、内容、难度、速度、科目等,根据自己水平和学习兴趣,自定学习步调,主动、积极反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强,并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个体适应和自主性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五)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最基本的途径,随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度的实施,确立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第二,突出学生主体性,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优化教育资源,发挥本校优势。

第四,打破单一“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形成以“能力实践型”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推广现代教学方法

为了迎接全球化,我们要大规模地改变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全球化加快就业方式的改变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增强竞争力的过程中,社交能力和团队工作的能力起了关键作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为了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成为具有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人才。全球化的挑战,要求培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

(七)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职业要求、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成成员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文化是一种整体观念。它可理解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的集合,它赋予组织成员一种信念,向他们提供组织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企业文化与教、科、研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职业导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三位一体。

四、结束语

总之,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面向社会需求,以国民经济急需职业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强化能力结构,完善素质教育,必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此,教育工作者应高度注意并贯彻于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丕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

社会职业需求第5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 人才需求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实行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不断增加,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高等学校的年年扩招,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教育”模式,以“大众教育”的态势驶入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快车道。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事业励精图治,新型产业和创意产业逐步代替了落后型及粗放型产业。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和调整,导致了大量的分流人员和下放人员。随着高科技产业、新型产业的崛起,人才需求更趋强烈。于是,在每年大学生毕业时,大学生们怀着求职的热情和希望,东奔西走,北上南下,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遍布于四面八方的人才市场顿时烽烟四起,热闹非常。此番景致,构成了一幅社会转型期的世态风俗画。通过这幅巨大的、律动的画面,我们仿佛触摸到求职者期盼的心跳以及他们在求职路上历尽的艰辛。在目睹了很多大学生四处碰壁的尴尬场面后,在感叹他们求职难的同时,我们也听到来自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强烈呼唤。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落差,除了社会原因外,也折射出了大学生对社会转型期认识不足,对人生定位不准的心理缺位。而一些高等院校盲目跟风设置专业或缺乏系统科学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如何破解人才供需矛盾的难题,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理性地回到社会现实中来,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战略高度上直接涉及到大学的诚信教育和办学力量,从而昭示和检验着办学者们是否具有真正的大学精神。

近年来,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引起众多院校的高度重视,而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也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热门话题。就此而言,笔者将自己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的心得体会及一些思考归纳如下,以期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一、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估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特点、特色以及发展趋势和走向做深入了解,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家长、老师、同学的评价,借助职业测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如自己的性格是外向活泼型还是内向稳重型,自己具有哪些特长和爱好,面向未来,自己对哪些行业怀有兴趣,如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从事文秘工作还是想做报社记者或出版社编辑;学金融专业的学生想到银行上班还是想做职业理财顾问;学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想从事城市雕塑制作还是园林景观设计?总而言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作一番对比,就能够正确把握自己。通过正确地自我评估,就能在大学期间逐步增强心理上的抗压能力,为大学四年后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准备,从而在从事的行业内做出成绩,成为这个行业的“状元”。

二、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帮助学生制定初期、中期和后期目标

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帮助他们制定初期、中期和后期目标十分重要。初期目标应当是新生入校后,就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让他们知晓该专业的设置背景、特点及优势。从而帮助他们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即如何将自己的心智、爱好投放到所学的专业上。只有树立了专业信心,才会激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学习的动力。中期目标应到是学生树立了专业信心,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选修一些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等,这对于学好专业课程将会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而后期目标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因为学好专业课程,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生涯。在帮助学生制定初期、中期、及后期目标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做职业规划。大学4年,学生应该学什么、想什么、做什么?毕业以后是做公务员还是进入企事业单位,或是自主创业?进入工矿企业是从事技术工作还是行政,进入学校是到教学一线还是后勤服务?如此等等。要让学生围绕自己所制定的初期、中期和后期目标全面提高素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使之为未来所投身的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使初期、中期和后期目标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性,要帮助大学生安排好4年的学习生活,这期间,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大学本科四年及硕士研究生三年的求学过程,特别是两年来从事专职辅导员的经历,我认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为劝学,求学阶段。作为教师,要认真帮助大学生们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让他们了解所攻读专业的特点、特色,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前景,帮助他们了解每个学年的课程安排及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提倡和鼓励他们开展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还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增强信心。要勉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的发展,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有机会与高年级同学沟通交流,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学二年级为未来职业规划阶段。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清楚自己的优势,将来究竟做什么?毕业后是先择业还是继续读研或出国留学?要进一步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要使他们懂得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四年的学习效果。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党、团知识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学生会或社团组织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短期支教、乡村调查、企业实习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了解社会,拓宽视野的目的。与此同时,要帮助学生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能力以及计算机等级能力,要不择时机地鼓励学生选修一些其他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辅之自己攻读的专业。

大学三年级为毕业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广大学生来说,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毕业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把握利用好这个冲刺阶段,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专业技能,将目标锁定在搜集信息和撰写毕业论文方面。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创精神。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带领学生到一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单位、企业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利用各种机会,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现场,亲身感受招聘过程中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要主动与求职的同学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向已经参加工作的校友请教求职经验,采用的方法和步骤。抽出时间学写求职信函、学习制作和填写简历表格,模拟训练与招聘单位的你问我答,如果准备报考研究生或打算出国留学,也要在大三期间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如加强外语的读写训练,关心时事,加强政治学习,强化专业水准,总而言之,大学三年级这个准备阶段,显得格外重要,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大学四年级为学习目标的终极阶段。学生面临毕业,是立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众多学生的必然选择。面对选择,要引导学生对三年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三年来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尔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以及人才市场的各类招聘,在招聘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特点,坦然应对各种面试,同时充分利用好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关注来自纸媒、数字化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招聘信息,从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岗位,参与角逐。

三、帮助学生制定可操作的行动计划,走一条成功之路

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计划,走一条成功之路。制定计划要因人而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专长、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各个阶段期间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准备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四、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就业目标,需要采取的方式和策略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但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更多院校则是以辅导员、心理教师来讲授这门课程的。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专门开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断提高从事这门课程讲授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本土化、特色化、实效化的特点,学校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教学大纲和适用性教材。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接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通过各种讲座、素质训练、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准则,以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来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从而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五、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要不失时机地掌握全新信息,不断修订和调整规划目标

由于现代社会处于快节奏、高速度发展时期,导致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瞬息万变,使一些心理不够成熟,抗压心理较弱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调整,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对规划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社会职业需求第6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 白领驿家 需求管理

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意义上,社会管理是对社会生活子系统的管理。而社会生活子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体系,这就为我们提出了社会管理管谁?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应该说,静安区所实施的“白领驿家”在较大程度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回应。

社会管理管谁?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实践中的难题。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社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特殊人群。这一看法是正确的。2011年同志在 2・19讲话中全面论述了社会管理,并提出了社会管理格局设计、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公共安全体系、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管理、思想道德建设等八个方面的任务。特殊人群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看法也具有不全面性。

这种不全面性首先表现在这一观念压缩了社会管理的空间和对象。目前,研究者们对社会管理的规定性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研究者们认为,广义的社会管理是对包括社会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社会大系统的整体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则是指对与政治、经济、文化并列的社会的管理。由此可见,无论是广义的社会管理,还是狭义的社会管理都具有整体性的特征,都表明了社会管理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而将社会管理的对象归结为特殊人群,这不仅压缩了社会管理的空间,而且还有可能使社会管理简单化。

同时,从社会管理的目标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此,有两个范畴需要明确,即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在众多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将之等同视之,很少追究稳定与和谐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性。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有质的差别的。以笔者之见,一方面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在整体上属于社会秩序的范畴,他们分别概括了社会秩序的两个不同层次的状态。社会稳定是指社会各要素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社会和谐则是指社会各要素之间不仅均衡,而且有机。这两种状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实践逻辑,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逻辑,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逻辑。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追求的是社会稳定目标,在实践上属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行动逻辑,而面向整个社会人群加强社会管理追求的是社会和谐目标,在实践上属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行动逻辑。

最后,即使在社会稳定的意义上,社会管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人群的管理。这是由于特殊人群只是社会的少数,由他们引发的社会问题仅仅是社会问题中的一部分,而社会其他人群则构成了社会的绝大多数,在这些人群中也会滋生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转变为特殊人群。因此,社会管理应是面向所有社会人群的管理,所要强调的只是社会管理中的分类管理原则。

社会管理管谁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管理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以单位制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解体,社会流动加剧使大量人员沉淀到社区,导致单位社会管理功能弱化,从而现实地提出了社区建设问题。在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发现社区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职业人群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由此,刘少杰教授提出了社区管理“边缘化”的问题。应该说,研究者和实践者们都发现了这一问题,而且还想了很多行动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如在一些社区,实践者们实施了“小手牵大手”的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孩子们之间交往的同时加强成人之间的交往,但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

“白领驿家”对社会管理的探索意义就在于突破了社会管理面向特殊人群进行管理的思想,把社会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对社会主流人群,即社会职业人群,特别是社会白领人群的管理,不仅使社会管理得到了拓展,而且还形成了一套职业人群,特别是白领人群的社会管理方式。

笔者在某以白领为主要居民的社区调研时,一位社区管理者曾坦言:“那些白领很傲气的,见到我们理都不理”。这表明白领阶层很难纳入社区管理,同时单位的管理功能又在弱化;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作为社会中间层的白领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大,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的事实。这使白领阶层的社会管理逻辑地成为社会管理中重大的现实问题,探索白领的社会管理方式也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以往的实践表明,沿袭原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很难将白领人群纳入社会管理,而希望单位振兴其社会管理功能将白领纳入社会管理也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这需要我们反思,也需要我们探索新的面向白领的社会管理路径。反思原有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发现,在社区建设中,对社区的规定往往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即把社区归结为具有一定的人群、地域、设施和文化的共同体,这种规定把社区建设限制在了地域性社区建设的范式之内。而在区域性的概念上,白领人群往往具有白天在单位,完成相应社会活动后回到社区休息的行动逻辑。经过一天的工作及社会活动后,再要他们在休息时间参与社区就非常困难,这构成白领人群社区参与度不高的核心因素。这表明白领人群并非没有社区参与的需求和愿望,而是他们的活动规律使他们难以参与地域性社区活动;同时也表明我们社区建设的路径与白领生活的逻辑不一致。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研究社区建设的范式。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现有社区范式中遗漏了一个重要的社区类型,即功能社区类型。功能社区是在一定场域,以具有需求相似、文化相似人群为基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与地域性社区不同,它需要的是场域,而非地域,其主体是需求相似、文化相似跨地域的人群,其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需求。这种功能社区在我们的社会中并非没有,而是大量存在。在社区建设中,地域性社区也建设了一些这样的功能社区,如各种类型的群众自娱自乐的群众社区、读书小组等等,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功能社区主要是面向老人和孩子的功能社区,面向白领的功能社区基本上都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从而使其成为利益共同体,而非功能性社区。这种功能社区对于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凝聚社会成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以往的社区建设实践因局限于地域,恰恰忽略了面向白领人群功能社区的建设,从而导致跨地域具有相似需求白领人群的参与途径缺失。

“白领驿家”具备了功能社区的所有要素。从其性质看,是“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公益运作模式的一个社会组织”;从其建设根据看,是白领的“需求、爱好、趣缘”;从其基本特征看,是“服务性、公益性、群众性”;其运作方式也具有自治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白领驿家”已经发展会员4.2万余人,建立白领社团18个,党支部7个,成为在静安区乃至全市都有影响力、服务凝聚20万白领的综合平台。这种功能社区的探索性实践不仅为白领人群的社会管理提供了经验,而且为今后社区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管理管什么?在已有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停留在一般抽象的意义上。如,丁元竹认为社会管理的外延包括:管理社会行为、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风险[1];龚维斌认为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要包括:化解社会矛盾、控制社会冲突、促进社会认同[2];白瑾在前两人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七个方面[3];也有学者认为传统的社会管理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社会管理,需要对社会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何增科认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方面:社团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服务体制、社会工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社会应急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4];戴均良则认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道德风尚、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方面[5]。整体上看,这些研究具有罗列的特点,即把社会生活子系统的各个方面列入社会管理的内容。这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社会生活子系统的要素具有无限可罗列性,这样,用罗列的方式总结社会管理的内容不能适用于社会管理的需要;其二,社会生活要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可以罗列出完全不同的内容,这使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受到挑战;其三,这种罗列的方式不能概括出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从而难以找到贯穿社会管理发展始终的中心线索,使社会管理难以持续、有效发展。

“白领驿家”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则超越了上述研究,在实践上找到了贯穿社会管理的红线。这就是紧紧地抓住了“需求”这一概念,提出了“关注需求”的指导思想,并将之运用于“白领驿家”社会管理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在运作中,‘白领驿家’始终围绕白领‘吃、喝、玩、乐、动,衣、食、住、行、医’等需求,整合区域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了白领‘生活、活动、公益’的服务体系;在商务楼宇中,引进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了凯迪克大厦等8个‘白领驿家楼宇立体服务站’,为白领工作、生活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针对白领停车难、居住难等实际问题,及时与居民区、房产公司联手,推出了错时每月150元‘白领停车’项目和比市场房租低15%‘白领公寓’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白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上述“白领驿家”运作的情况看,“白领驿家”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白领的需求进行了管理。一是对与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进行了管理,即围绕白领“吃、喝、玩、乐、动,衣、食、住、行、医”等需求进行管理;二是针对白领发展性需求进行了管理,即活动和公益性需求的管理。

需求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要素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一直是研究者们高度重视的一个理论领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需要被看作是人的本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他们那里,需要被区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认为物质性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一旦人的物质性需要得到满足后,精神性需要便会上升到一个更重要的层面。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序列。由此可见,需要不仅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需要也是分层次的,在众多层次的需要中,当某个需要成为时下最迫切的需要时,这一需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激发人的动机,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从需求方面对人进行社会管理意味着对人的本质进行管理,而当一个社会能够把对人的本质的管理作为管理的对象时,这样的社会管理一定是有效的社会管理。

从现实的发展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需求开始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需求多样性开始呈现。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加,人们的物质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性需求逐步上升为主导性需求。人们的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意识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需求进行管理和调控。但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仍然强调传统的“身份”管理,甚或发展为对身体的管理,如对公共空间监控设备的安置、人盯人的管理方式等等,这些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在社会发展的情形下,这些管理方式也是不够的,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需要在进一步发展这些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管理方式,而需求管理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甚至可以说在现代需求管理应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社会管理怎样管?这实质地涉及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路径问题。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谁?由这些管理主体构成的社会管理体制应是怎样的?从目前的研究看,主要有三种观点,一些研究者认为政府是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权力机关或授权部门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干预、协调、调节、控制的行为”[1]。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社会自主管理,社会管理属于不带有政治性质的社会自主性、自发性、自治性的管理领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自主管理[2]。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多元化主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管理,李培林认为,“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从理论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看,社会管理的主体既有政府,也有社会,是政府和社会合作、协同管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静安区采取了成立社会组织,政府、社会合作管理的社会管理模式。于2009年支持成立了“白领驿家”,构建了在静安区乃至全市都有影响力的服务凝聚20万白领的综合平台。这种实践既与理论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也与国家社会管理发展战略相一致。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应该说,静安区的实践对这一社会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先期的探索,这一探索是成功的。

社会管理路径是什么?概括“白领驿家”的实践,就是服务。这一服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协同为白领服务,二是通过调动白领的发展性需求为社会服务。寓管理于服务是目前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应该说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协同为白领服务贯穿“白领驿家”案例的始终。从组建的宗旨上看,“白领驿家”是按照“服务白领民生”的宗旨组建的,从实际运作看,“完善服务”、“探索构建白领‘生活、活动、公益’的服务体系”是“白领驿家”的基本运作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白领驿家”不仅为白领们提供服务,通过服务实现对白领的社会管理,而且还引领白领为社会服务,把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服务回报给社会。“在实践中,白领驿家通过组织开展白领喜闻乐见的时尚活动,以服务品牌集聚‘人气’,以公益品牌动员‘人力’,逐步探索形成了‘白领交友(缘来驿家人)、白领缓压(驿家心SPA)、白领公益(公益也时尚)’三大品牌。”这不仅引导白领实现了其社会责任,同时也促进了白领自身的发展,内涵了丰富的“助人自助”的理念。

总之,社会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止于2012年研究文献已达17660余篇,实践者们也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众多的社会管理实践模式。“白领驿家”则以面向白领的社会管理为视角,探索了社会管理管谁?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既是我党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也丰富了社会管理的实践,促进了社会管理理论的发展。

[1]丁元竹.社会管理发展的历史和国际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龚维斌.我国社会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4).

[3]白瑾.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1,(4).

社会职业需求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现状调查 建议

专业是指职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条件。从一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我们就能初步了解该校的性质及其特点,学生家长就能知道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如何设置专业,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山东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研,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如何设置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措施。

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2012年,山东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近600所,本次调研随机抽取其中68所,包括了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教中心)等多种类型。本省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覆盖面、争取生源都在追逐热点,尽可能多设置专业,忽视了专业设置的原则和内涵,视专业设置同儿戏,在不具备任何条件的情况下随意设置专业,所设专业根本无法承载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毕业的学生两手空空,没有任何专长,严重影响了本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甚至引起社会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的质疑,把原本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可观的优秀专业推向被大家抛弃的边缘。

(一)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不同的职业岗位被人们推崇和追逐,因而造成了不同的专业热点,并且在不同的区域,大家的认识不相一致,南方发达地区与西北的差异就很大,现阶段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财经类学校热,而西北财经类学校的专业往往不被人们认可。近年来某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拉动及卫生服务领域的扩展,呈现出的是石油化工类专业和卫生服务类专业倍受欢迎。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纷纷放弃了自己若干年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上你追我赶,忙于设立专业而忽视了建设,带来的后果肯定是恶性竞争,不利于一个优秀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二)专业设置的重复

其实就是专业设置的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在同一地区一个专业被多个同类职业学校重复设置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当然专业的重复设置利于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但试想一下,在一个地区有若干个职业学校办同一专业,会出现什么局面?以职业学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在山东至少有十几所学校在办,而山东选择工程造价专业的生源又有多少呢?结果是大家同时办了很多相近的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都严重不足,我们在专业教学及专业建设中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每个专业都不能办好,很难办成精品专业。

(三)在不具备条件的基础上设置专业

调查发现某些职业学校,校园面积不足三十亩,观其基础设施不过三栋五层楼房,问其师资说有几十号人,可是看其专业不禁哑然失色,专业设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达十几个之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十多个专业不知道靠什么来支撑?能给学生教会专业技能吗?有些地方职教中心有漂亮的校舍,政府投入资金购进大批先进的实训设施,但为数不多的教师都是从中学调入,经过短期培训成为众多专业的核心教师,自己本身的专业能力就不强,实训设备不能精通使用,如何教化学生。这一点已经在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得到充分的证明,大部分地方职教中心培养的学生基本不具备专业技能。

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1.专业设置要立足当地,面向全国。

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如何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应在充分调查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和职业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力求使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比如有些地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考虑在物流、电子商务等方向设置专业,有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发展。

2.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需求,以经济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专业设置应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以企业的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形成学生入学即等于就业的教育方向。

3.专业设置要突出自身特色。中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因此,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与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其他中职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应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

总的来说,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为坐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遵循“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的原则,为经济建设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必须把握全局、认准形势,给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让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的培养紧扣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考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状况,形成合理的专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德思.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资源交换的观点.

[2]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4).

社会职业需求第8篇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强调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并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社会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其直接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促进意义,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从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来看,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设置应与区域社会密切联系。高职教育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做到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一、国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学科分类;二是职业分类。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了其专业设置,故专业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更接近“岗位专业”。

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并非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所构成,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因而,当前高职有拓展专业宽度的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专业设置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举足轻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需求、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如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术性之间界限模糊关系欠清,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过分追求“服务地方”和“创建自身特色”,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产品带专业,专业数量增多了,专业面变窄了,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软硬件(如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课程体系、教材等)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育质量不高;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狭窄;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反映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构建与区域社会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社会的适应性

专业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经院式”的教育模式向市场调节的教育模式转变,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出路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实行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职教育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问题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对接,即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对接的关联点。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这种服务程度越高,高职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就越广阔。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其所办的专业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及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路

(一)确立快速应变的专业设置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而且专业口径应宽窄并举要培养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的多样变化性,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热点的转换,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如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高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一旦区域社会需求量加大,再把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

(二)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加上高职院校囿于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实力,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尚需进一步地多方深入合作,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设置成功与否,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适,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切实了解区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目标,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机制,共同参与重大办学决策和管理,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在符合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不仅可以承担社会人员和行业人员培训,更可以专业为依托,与政府、企业在场地、设备、技术、培训、科研、信息、人才等方面共享资源,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中,地方政府更可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统筹协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打破狭隘的行业界限,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需新设的专业根据各校的优势及所属行业部门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对各校新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审查、评议与检查,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并协助各校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对各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各校建立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而充分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任何一个产业都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由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产业所组成,则不仅说明它今天经济实力雄厚,也说明它今后在一段时期内仍可保持发展的势头。

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可以把专业划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和衰退专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