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管理的使命

工程管理的使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4 17:08:09

工程管理的使命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系统思维;全寿命;成本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对工程建设造价的影响可以映射到全寿命成本的管理上,这是以局部影响整体的一种关系。这和近年来的建筑维修成本和事故赔偿成本的急速增加有关,合理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一方面可以调节工程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后期的维护成本。从而能够降低全寿命的成本。但是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一种系统的思维来支撑,应该依靠系统思维来把握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思维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体现。需要深入理解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基本内涵以及其作用的发挥,还有其和全寿命期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把握好全寿命成本的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内涵及其作用

1.1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内涵

系统思维由切克兰德最早提出,指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对该对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1]。而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是把工程造价管理看成一个系统,从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整体性出发,面向全寿命成本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这一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要素与全部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探讨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全寿命期成本,优化全寿命期成本的管理体制。

1.2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作用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思维具有阶段性,割裂了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或者各层次之间的联系,造成造价管理工程的不连续性与分散性,不利于整体性、系统性工作的开展。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使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造价方面具有了的系统的思维能力,能将工程造价管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直观明了的分析工程全寿命的成本问题。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从开始到最终及后期维护等一些系列环节的成本问题[2]。因此工程造价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转。必须以大视野、大视角看待工程造价管理这一问题,从系统思维出发努力达到全寿命成本管理的最优化。

2全寿命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以及影响因素

2.1全寿命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

全寿命成本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最一开始的设计到开发、运行及后期的维护最终到报废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全寿命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初始建造成本,后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成本及结构失效成本[3]。(1)初始建造成本指建筑完成之前的成本,也可以说是项目正式运营之前的成本。主要包括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开发,运行直至完成这一过程的成本综合。(2)后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成本指建筑完成后,建筑项目开始运营到建筑废弃之间所需的成本。针对与建筑类型的不同,要对建筑进行相应的口常维护或检修,而这些维修与检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后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成本。除去常规的建筑修复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工程完成后,建筑自身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使用年限的逐渐减少,建筑本身不能发挥其应用的功能,部分功能会出现损坏。比如地基不稳,这就需要专业人员的维修加固,里面所产生的用料费用及人工费用会大大增加,这些都是后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成本。(3)结构失效成本指的是工程在超过使用年限之后,工程报废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工程建筑在报废后,会产生很多工业垃圾,而对这些工业垃圾的回收与利用便成为必须要考虑进来的问题,比如钢铁工业原料的回收与利用等等。在工业垃圾的回收与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货币成本,就被成为结构失效成本。初始建造成本,后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成本及结构失效成本概括说来是经济上产生的成本。广义上的全寿命成本除去经济成本外,还有环境成本与社会成本,而这些成本对环境与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也应该引起重视。

2.2全寿命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整个建筑工程是在经济的大环境与大背景下进行的,这就导致全寿命成本的高低有许多影响因素。建筑劳动力的价格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全寿命成本。从经济方面带来的成本来看,以上产生的三大成本中,没有一种是不需要劳动力的,劳动力的重要,使得建筑工程受其影响巨大。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劳动时间的长时段性与劳动力种类的丰富性,进而导致了工程支付给劳动力费用的巨大。工程用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完成一项建筑工程,离不开的是劳动力及工业材料。而工业材料必须去市场上交易获得,在交易中产生的货币费用就是成本的一部分。

3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成本管理的关系

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内涵及其作用的发挥、全寿命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以及影响因素后,继续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拥有的整体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思维可以优化全寿命成本管理工作,减低全寿命成本,增加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所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成本管理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增加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的成本是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思维的一个体现,国外在几十年前这一思维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们更多强调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并且降低全寿命的成本。这一思维的应用能够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世界接轨。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把握系统的思维,可以让相关人员有一个统筹大局的视野。即使在进行建筑工程的一个小步骤时,也会从大局出发,在整体开放的思维中,有利于做出每一个正确的决策。从步步优(下转第240页)进而达到整体优的目的,促进了全寿命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使整个建筑工程有一个完美的造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全寿命成本的管理涉及很多因素且其过程相当的复杂,另外还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对这种综合复杂的工作应该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思维去考虑,使得全寿命成本的管理能够有所侧重,能够提高全生命维护的效益。在当今这个讲究效益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依靠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来进行有效的全寿命成本管理使得这一管理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性意义,从而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4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在建设过程中,设计的变更和市场采购价的波动都会带动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思维来应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全面的分析工程造价受到的影响因素,全面的把握全寿命造价管理有一个。从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初步应用来看,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工程管理有效的到得了开展从而降低了建设中的成本。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的有效应用使得全寿命成本管理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减少了建筑工程后期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的环节,从而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使全寿命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宝明.工程造价管理新思维[N].建筑时报,2010-12-20(003).

[2]张梅.关于系统思维在铁路工程造价工作中应用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14,(10):139-141.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2篇

内容摘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在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本文在介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内涵、特征、优劣势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框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 理论框架 中国特色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造价工程界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造价理论—全生命周期造价工程理论,此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的组织和大力推动下,演变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经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的不断完善、推广,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目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及推广完善。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指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项目(包括施工前、施工期间、使用期、改造和拆除的各个阶段)考虑项目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采用综合集成方法,使用数学模型和工程经济学,使得工程建设和施工前期、维修期间等各个阶段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投资成本和利益分析评价的一个管理理论方法。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

一是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理论目标是:尽量减少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建设成本和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二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对生命周期的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进行管理,除了最简单的施工阶段,还应该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后的操作和维护阶段。

三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二是对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是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计算成本。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每个阶段流程的管理成本最低,进而保证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最低。项目成本的分析和管理,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四是通过考察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可以对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细化分析和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是一个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审计线索,还可以采取主动控制成本项目使得整体成本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

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划分,西方很多研究人员和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总结。同时,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还必须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要基于每个国家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国情上,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考究。所以,对于在我国进行的建设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合理的分段和界定。在造价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提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而很多欧美国家建设项目使用的是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这两种理论在一些方面有些相似,但是其关注点不同,两者还是存在区别和差异。其主要差别在于指导思想和时间跨度上,我国采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主要侧重的是对一个项目从决策开始到建设施工,最后到项目结束的整个全过程的造价来进行管理的,而欧美国家实施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则是基于把建设项目分为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以及运营维护各个阶段,对其各个阶段的成本分别进行控制和管理,然后再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其进行统一造价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决策、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营维护。每个阶段实施的顺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各个阶段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全生命周期建设项目的管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

对于项目决策阶段,它主要是负责对整个项目是否进行实施做投资评估,是决定项目能否进行的关键,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决策评估的费用;项目设计阶段则是在项目建设工程通过评估决策后,对整个项目的流程、造价管理以及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和设计时成本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以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项目建设的施工和管理中发生的成本,把招投标的费用投入实施阶段,是因为招投标和施工比较紧密;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则主要是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对其造价等各方面进行竣工结算和项目验收的成本;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项目的运营维护,主要是指项目运营以及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优劣势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

首先,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出发,通过生命周期分析,从项目的整个流程视角来对成本进行规划和管理,并综合考虑管理成本,兼顾该方案的多个可行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周期成本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站在时间跨度的视角来分析,全生命周期理论要求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阶段的成本,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整个项目的时间周期,对整个时间周期内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合理。

第三,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不仅能够使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低,而且还能考虑到建筑设计、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以及施工方案的评价,做到既不影响项目的质量,又能控制项目的成本。

第四,从设计是否合理的观点来看,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可以引导设计师更加自觉和习惯地从工程项目整个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设计项目,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能够考虑到项目的各种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促使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合理,从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视角,确保设计质量,得到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目标。

最后,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视角来看,运用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规范项目的建设,可以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来考虑成本和费用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因此,对整个的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使用符合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节水和节能设施,节能和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建材,对可回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和保存等措施,不仅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最低,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生态发展相协调,更加环保和节能,达到改善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评价与选择各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方案,并不能直接用于精确地估算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或者成本。因此,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在建设项目初期阶段以及建设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方面, 很难找到适用的方法。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还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方法和指导思想用于建设项目的决策、建筑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体系内容

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和其特殊性,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理论分析:对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成本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测算;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如何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最后介绍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运用的CALS系统。

一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分析和测算。全生命周期工程成本管理的理念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所以,它不仅关注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还要对工程项目中的评价设计方案、总体策划工程合同以及具体的项目建设等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

二是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的整个项目,一般时间跨度非常大,而且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特点,所以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合理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讨论和确定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每一个阶段具体的、有针对性、合理的内容,并且要经过严密的考究和推敲,保证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划分是合理、科学的,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顺利、高效的进行。

三是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对各个项目阶段成本的管理必须细化和规范,严格按照之前研究出来的经过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对于各个阶段的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的时间周期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控制各个阶段项目进行的成本,推动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的节约和控制,保证成本在总造价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是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的统一管理,可以基于以往的工程留下来的资料,对其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而通过整理和分析,建立一种智能系统,从中总结出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运用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原则,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明显、造价不合理、造价测算工具不一致等现象。通过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协调和规范,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五是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中运用CALS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技术保证和工具支持。我国当前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运用的造价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信息不够透明,不能有效的共享,信息出入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引入一种科学的、规范的CALS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推动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非常有帮助。

结论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很多建设项目中得到运用和实践。我国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起步也比较晚,特别是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实践,还比较缺乏。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可以在学习和研究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国内较为流行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取两者之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出可以指导我国国内建设项目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国内的工程建设方,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提高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程建设更科学、更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董士波.关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3

3.聂咸桃.浅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管理与创新,2008

4.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3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Pick to: from the Angle of resource saving,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s included in the project cost to consider the use of stage,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oject, achieve the goal of saving soci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make manager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in whole life cycle manage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whole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施工、竣工结算及生产运营等阶段。通常人们只把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上,而较少考虑项目在生产运营阶段的使用费用,特别是项目设计对项目建成后运营费用的影响。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费用在整个项目全寿命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而正是这1%的费用对整个项目投资额的影响度却有可能达到75%-95%,施工图设计对投资的影响度可达20%-30%左右,到了施工阶段,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影响度仅可能达到5%-10%,为了有效地降低整个工程造价及生产运营费用,必须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综合造价管理。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因素分析

广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是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在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影响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项目决策因素

决策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的确定。决策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及投资效益的实现,所以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项目建设成本的前提。

2.项目设计因素

项目决策确定以后,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项目正式付诸实施的起点。设计产品是否经济合

理,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型,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设计图纸一旦完成,建设项目的质式、设备选型、技术方案等基本就确定了。所以,设计阶段工作质量的优劣、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的高低,而且也将影响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的效益。所以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3.项目施工因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工期、质量、技术等因素,应遵循工程建设规律,在满足质量及进度的情况下寻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施工方法,实现工程进度与投资动态相平衡的施工阶段控制策略。

4.项目建成后费用因素

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社会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项目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拆除费用等因素,这些费用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设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的控制。

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除了沿用建设项目传统造价控制方法的内容外,主要引入系统管理思路。因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除包括传统的建设期成本控制因素外,还包括建设项目经营费用控制和延长建设项目使用寿命以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目标的控制因素,是多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控制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故要引入系统控制思路。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路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往往被分为建设期和经营期,建设期成本管理只考虑建设期的投资成本,与经营期成本管理割裂,造成经营期指标差,成本偏高,安全、环保等社会效益降低,设备更新、技改投入加大。但如果片面追求所有建筑、设备、材料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核算考虑,对项目设备、材料选型做出指导,找到一个接近最优选择的交点。通常,在一定功能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存在着此消彼长涨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项目功能水平F的提高,建设项目建设成本C1增加,使用维护成本C2降低;反之,项目功能水平降低,其建设成本降低,但使用维护成本C2增加.因此,当功能水平逐步提高时,寿命周期成本C=C1+C2呈马鞍形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决策中,要合理确定项目功能水平,甚至是每一台设备的功能质量水平,使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低。

C1—建设成本

C2—运营成本

F —功能水平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动态反馈控制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的成本控制,即对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进行控制。由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具有多主体性和多阶段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基础应建立在成本、效益、功能、寿命等技术经济指标上,控制的链条延伸到项目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社会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等。为此,除了应用传统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外,还要延伸建立建设项目档案长期保存制度,动态跟踪、定时反馈。尽管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工作是由不同的组织实施的独立过程,但各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收集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行以后发生各项费用和各项节约,反馈给以后建设项目的决策和设计,达到管理的目的。

3.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可控阶段

建设项目是刚性产品,项目建成之后造价就全部发生,不可变更,建设产品的后期使用状态也已经基本确定,所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仍然要在建设阶段进行,也就是在建设期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所不同的是:传统的造价控制目标仅仅为了实现项目建设成本的最小化,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是要实现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重要阶段仍是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要搜集与决策相关信息,自决策开始就将一次性建设成本和未来运营维护费用加以综合考虑,取得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所有外部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为人选方案。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估算,充分重视价值工程原理在设计工作中的应用,重视可施工性规则在设计中的应用,精心设计,正确处理好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兼顾近期和远期的要求。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适当的合同方式和承发包模式,除了传统的工期、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外,要做到绿色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结合气候施工,减少施工场地噪音、粉尘干扰、尊重施工周边环境、节约能源,同时应加强工程变更索赔管理,实施造价的动态控制。竣工验收阶段,是最终确定建设造价和考核项目建设效益,办理项目资产移交,进行各阶段造价对比和资料整理分析积累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总结项目投资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建设项目后期使用阶段是不可控阶段,是项目的跟踪验证阶段,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项目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等。要求建立专用账户,分账管理,定期反馈,作为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考核评价的依据。拆除翻新阶段,应注意可循环使用材料的利用,将废弃物转

化为再生资源,降低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评价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评价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技术经济评价法、价值分析法和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等,其中价值分析法是比较容易量化分析的一种方法。价值分析法是对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中所有有关的支出和收人进行确认和量化分析的一门技术,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评价和项目投资决策的辅助工具,通常用来确定决策方案以及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常用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评价的价值分析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年使用成本法等。

例如:费用效率(CE)法:费用效率(CE)是指项目系统效率(SE)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计算式如下:

费用效率(CE)=项目系统效率(SE)/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LCC)=项目系统效率(SE)/(项目建设成本(IC)十项目后期使用费(SC))

其中:项目系统效率:是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取得的效果。通常为经济效益、价值、效率(效果)等。

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成本):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为项目建设成本和项目后期使用费的合计额,也就是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

费用效率(CE)法是非折现的指数比较法,费用效率高者为好,该方法需要系统效率指标,即该建设项目收益指标。若该项建设项目为非经营性或者没有收益的项目,可以采用年使用成本法,进行比较分析,年使用成本低者为好。这里的使用年限是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使用寿命而言的,而非一些人为设定的时间跨度。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评价的其他方法,这里不一一赘述。然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就要预测未来建设项目对资源的需求,评价潜在的问题或影响因素,支持未来战略性规划,降低未来的建设项目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方法可以达到鼓励这种节能环保的建设项目发展的目的。

结语

总体上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优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由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造价在建设项目初期、建设阶段以及管理阶段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不能直接准确估算建设项目造价与成本。因此,目前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在我国仅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至今主要是作为一种指导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而存在,只有将国外先进成熟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建立符合国情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立红,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 轻金属,2004(6)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4篇

关键词: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whole life cycle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is a full life cycle, including construction prophase,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and demolition phases could method of minimizing the total cost.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life cycle cost analysis, and the project life-cycle cost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words: project construction; Whole life cyc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概述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又称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其寿命开始到寿命结束的时间。对于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的研究和界定,主要有物理寿命、功能寿命、法律寿命和经济寿命四种:

物理寿命。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从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到由于物理损坏而导致基本功能无法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的整段时间,称为物理寿命。项目的物理寿命难以准确地界定,因为其受到自然灾害、社会灾害、施工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功能寿命。任何建设项目都是为了满足业主的某一功能的需要。功能寿命就是建设项目在其决策、实施、投入使用之后到其功能不能满足业主需要之间的期限。

经济寿命。经济寿命是指建设项目从其开始,到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由运行和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建设项目使用年限越长,所分摊的年资产消耗成本越少。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选择

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即是建设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发生的所有费用。对项目寿命周期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成本构成,而且影响到成本计算。因此,在对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研究时,首先就要明确其寿命周期的范围,并选用统一的标准作为不同方案或者项目之间的比选基础。从经济角度考虑,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应选择经济寿命。

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因素分析

广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是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在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影响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项目决策因素

决策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设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的确定。决策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及投资效益的实现,所以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项目建设成本的前提。

2.项目设计因素

项目决策确定以后,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项目正式付诸实施的起点。设计产品是否经济合

理,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型,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设计图纸一旦完成,建设项目的质式、设备选型、技术方案等基本就确定了。所以,设计阶段工作质量的优劣、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的高低,而且也将影响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的效益。所以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3.项目施工因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工期、质量、技术等因素,应遵循工程建设规律,在满足质量及进度的情况下寻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施工方法,实现工程进度与投资动态相平衡的施工阶段控制策略。

4.项目建成后费用因素

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社会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项目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拆除费用等因素,这些费用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设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的控制。

三、工程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除了沿用建设项目传统造价控制方法的内容外,主要引入系统管理思路。因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除包括传统的建设期成本控制因素外,还包括建设项目经营费用控制和延长建设项目使用寿命以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目标的控制因素,是多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控制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故要引入系统控制思路。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思路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往往被分为建设期和经营期,建设期成本管理只考虑建设期的投资成本,与经营期成本管理割裂,造成经营期指标差,成本偏高,安全、环保等社会效益降低,设备更新、技改投入加大。但如果片面追求所有建筑、设备、材料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核算考虑,对项目设备、材料选型做出指导,找到一个接近最优选择的交点。通常,在一定功能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存在着此消彼长涨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项目功能水平F的提高,建设项目建设成本C1增加,使用维护成本C2降低;反之,项目功能水平降低,其建设成本降低,但使用维护成本C2增加.因此,当功能水平逐步提高时,寿命周期成本C=C1+C2呈马鞍形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决策中,要合理确定项目功能水平,甚至是每一台设备的功能质量水平,使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低。

C1—建设成本;C2—运营成本;F —功能水平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动态反馈控制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的成本控制,即对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进行控制。由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具有多主体性和多阶段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基础应建立在成本、效益、功能、寿命等技术经济指标上,控制的链条延伸到项目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社会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等。为此,除了应用传统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外,还要延伸建立建设项目档案长期保存制度,动态跟踪、定时反馈。尽管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工作是由不同的组织实施的独立过程,但各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收集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行以后发生各项费用和各项节约,反馈给以后建设项目的决策和设计,达到管理的目的。

3.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可控阶段

建设项目是刚性产品,项目建成之后造价就全部发生,不可变更,建设产品的后期使用状态也已经基本确定,所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仍然要在建设阶段进行,也就是在建设期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所不同的是:传统的造价控制目标仅仅为了实现项目建设成本的最小化,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是要实现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重要阶段仍是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要搜集与决策相关信息,自决策开始就将一次性建设成本和未来运营维护费用加以综合考虑,取得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所有外部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为人选方案。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估算,充分重视价值工程原理在设计工作中的应用,重视可施工性规则在设计中的应用,精心设计,正确处理好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兼顾近期和远期的要求。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适当的合同方式和承发包模式,除了传统的工期、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外,要做到绿色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结合气候施工,减少施工场地噪音、粉尘干扰、尊重施工周边环境、节约能源,同时应加强工程变更索赔管理,实施造价的动态控制。竣工验收阶段,是最终确定建设造价和考核项目建设效益,办理项目资产移交,进行各阶段造价对比和资料整理分析积累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总结项目投资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建设项目后期使用阶段是不可控阶段,是项目的跟踪验证阶段,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发生的维修费、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环境保护费、能源节约、项目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等。要求建立专用账户,分账管理,定期反馈,作为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考核评价的依据。拆除翻新阶段,应注意可循环使用材料的利用,将废弃物转

化为再生资源,降低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全寿命周期工程成本控制评价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评价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技术经济评价法、价值分析法和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等,其中价值分析法是比较容易量化分析的一种方法。价值分析法是对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中所有有关的支出和收人进行确认和量化分析的一门技术,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评价和项目投资决策的辅助工具,通常用来确定决策方案以及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常用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评价的价值分析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年使用成本法等。

例如:费用效率(CE)法:费用效率(CE)是指项目系统效率(SE)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计算式如下:

费用效率(CE)=项目系统效率(SE)/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LCC)=项目系统效率(SE)/(项目建设成本(IC)十项目后期使用费(SC))

其中:项目系统效率:是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取得的效果。通常为经济效益、价值、效率(效果)等。

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成本):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为项目建设成本和项目后期使用费的合计额,也就是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

费用效率(CE)法是非折现的指数比较法,费用效率高者为好,该方法需要系统效率指标,即该建设项目收益指标。若该项建设项目为非经营性或者没有收益的项目,可以采用年使用成本法,进行比较分析,年使用成本低者为好。这里的使用年限是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使用寿命而言的,而非一些人为设定的时间跨度。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评价有许多种方法,然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就要预测未来建设项目对资源的需求,评价潜在的问题或影响因素,支持未来战略性规划,降低未来的建设项目使用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可以达到鼓励这种节能环保的建设项目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原来的成本控制只关注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对建设项目的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的成本控制视而不见。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关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和各个因素的分析,系统地做出成本控制的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审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可以综合考虑建建设项目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资本消耗最低。

参考文献:

[1]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5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结合运用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它既可以呗看做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或一种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也被作为计算工程项目整个寿命期的所以成本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

全生命周期造价理论的相关特点及优越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早来源于建筑工程。研究的时域是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而不只是建筑物的建设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建设造价以及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包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内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用来计算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在计算时常常采用折现技术,即把未来的成本折和成现在的费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用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在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加以控制,确保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实现。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可以被确定和控制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而且还是可主动控制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而全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的优越性:

1、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2、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3、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4、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我国目前流行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蕴涵的逻辑空间和工程造价涵盖内容更宽阔,理论和观点更优越。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

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与电力事业密切相关的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电力工程特别是大型火力发电站,大型变电站及高电压等级、长距离输送的送电线路工程等项目,其建设具有周期长、程序多、资源消耗量大、影响因素多、计价复杂等特点,反应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则表现为电力工程的多自主性、阶段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从造价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如何做好电力工程投资分析决策,优化电力工程设计,合理确定电力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是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分为5个管理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针对5个不同管理阶段,分析了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以期合理有效地控制电力工程造价。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 要对电力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控制, 又不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实施效率, 因此实施电力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一些特定的土壤。笔者对当前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的需要成熟的理论指导。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相关理论有大量研究成果, 条件日趋成熟。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的实施需要具体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素质, 对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细节有清晰的认识。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 这个条件会逐步具备。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实行需要详细的历史数据支持。历史数据的存储和统计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实际情况,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但许多单位还缺乏对相关运行维护数据的详细记录, 一套对工程全过程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处理的信息系统软件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条件。

2、电力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工程单位各个主体的共同推动。不同于建筑工程有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其产品进行维护, 电力工程的运行维护单位往往是项目建设法人自身。电力工程全部生命周期涉及到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几个主体, 只有当这些主体互相合作, 共同推动, 才能够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当然, 其中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政策推动也必不可少。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核心理念;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两种核心理念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我国目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这二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对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2、工程造价管理两种途径的分析

2.1途径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2.1.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和阶段划分

(1)管理的特点。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去估算和确定建设项目造价。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使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出每项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它注重从项目活动和活动方法的控制人手去降低和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并最终实现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的根本控制。

(2)阶段的划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

2.1.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全过程造价控制,它是将建设项目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工作包和项目活动,然后测量和确定出项目及其每项活动的过程造价,通过消除和降低项目的无效与低效活动以及改进项目活动去控制项目造价。它更多地适合于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控制价)、承包合同价(中标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以及价值分析和花费控制。

2.1.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首先是决策依据不合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决策的依据是建设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决策依据存在不合理性。其次是缺乏对运营阶段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缺乏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也许是投资估算不考虑未来成本的原因之一。再次,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与国际不接轨。此外,还没有考虑工程造价统一计算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条块分割,另一个弊端是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割裂开来,第三个弊端是计算方式的不统一,给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2途径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它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2.2.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和阶段划分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综合国外的许多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下述特点:首先,它研究的时域是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而不只是建筑物的建设阶段。其次,它的目标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再次,全它包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内容。最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可以被确定和控制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而且还是可主动控制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2)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国内学者把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如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2.2.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首先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其次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 ),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最后,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2.2.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各种方案的评价与选择,而不能够直接用于准确的估算一个建设项目造价或成本。实际上建设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应用上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造价在建设项目初期或建设阶段会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方面,人们很难找到适用的方法去准确地确定和全面地优化一个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当然要管理一个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就更为艰难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法至今还只作为一种指导建设项目决策、建筑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优化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7篇

1.1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包含内容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电动吸引器、血压计、洗胃机、呼吸(麻醉)机、输液(注射)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

1.2风险管理的内涵

医疗设备的风险有两层含义:一是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指风险发生后,医疗设备的损害程度,包括对设备的损害、对操作人的损害和对病人的损害。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生产后信息(对医疗设备而言,即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

1.3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来源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属于抢救设备,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医疗设备本身质量存在问题,由材料选择不当、设计缺陷造成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增多。CFDA(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的《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度)》中显示:有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排行榜前十位有监护仪、输液(注射)泵、心电图机、呼吸机、婴儿培养箱等,其中22.3%是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数据表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不良事件占据了有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绝大多数,且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其次,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不当,产生风险。GHTF(TheGlobalHarmonizationTaskForce,全球协调工作组)的相关调查显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约有三分之二都是由于操作者错误使用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者水平低下致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增多,亟需引起重视。最后,医院医学工程科缺乏专业性人才,医疗设备管理、维护、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医疗设备“带病”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使得风险上升。科室为了节约经费,在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特别是监护仪)附件损坏后不愿意更换,反而继续使用,使得设备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医疗设备临床工程师重事后维修,轻维护管理,不能控制维修后设备的安全有效性,使得设备使用风险陡升。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的增多,其风险管理不容忽视;《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均规定了如何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保证其安全和有效。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管理对策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使用中有很多风险,如何保证其安全有效,降低使用风险,已经成为医学工程科临床工程师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根据所在医院此类设备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应对策略。

2.1严格把关采购,从源头控制质量

医学工程科采购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时,应当做好论证工作,做到选型优、质量好、价格低。验收工程师仔细查看设备资质文件,同时现场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力争从源头上控制此类设备的质量,杜绝因产品质量导致的不良事件。

2.2加强操作者的培训,保证设备完好

一方面,医学工程科应当组织本科室工程师或厂家工程师对临床科室设备操作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规范;另一方面,设备操作员应当做好此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修,保证此类设备的完好率为100%,随时可正常使用。

2.3做好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医院引进专业人才,由医学工程科对人才进行培训。一方面培养工程师专业性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临床工程师规范化培训,促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的健康发展,开展继续教育,为临床工程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提升创造条件,提升医工人员积极性。其次,购买专业检测设备,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许多医院并不重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不愿意投入资金购买质控设备,导致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沦为空谈。医院应当改变观念,加大对质控设备的投入,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以监护仪为例,可购买生命体征模拟器,在验收和维修后,可对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其安全、有效。最后,建立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目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案有戴明循环、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和9S管理法等。针对临床科室,我们采用9S管理法管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即整理(Seiri)、整顿(Sec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此类设备,节约(Saving)维护成本,保障设备安全(Safety)、提高服务(Service)质量,提升操作人员素养(Shitsuke),努力做到让病人满意(Satisfaction);针对医学工程科,我们采用戴明循环(PDCA)[8]来管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具体说来,有以下步骤。Plan:制定此类设备管理方案;Do:执行此类设备管理方案;Check:检查方案执行效果,分析其合理性;Action:反馈、持续改进方案。这样,医学工程科和临床科室紧密合作,通过闭环的质量管理策略,不断改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大原因。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在救治病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来管理此类设备,可降低此类设备的风险,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郑飞 陈歆 苏科 颜明金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设备处

参考文献:

[1]李雨录.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J].医疗装备,2016,29(5):122~123.

[2]金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9,6(9):43~44.

[3]郭恩宇,高鹏,刘秋莲.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2,9(4):36~38.

[4]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EB/O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5]邵建国,周子健,钱许峰.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疗装备,2012,27(6):107~108.

[6]赵蕾,丛中华,李宏鹏.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科培养”[J].现代科学仪器,2010,6:173~175.

工程管理的使命第8篇

关键词:寿命周期;成本;能耗

近年来,我国住宅类建设发展迅速,房价上涨幅度之大牵动了广大购房者的心,也成为我国CPI上涨的主要拉动力之一,降低物价水平、减少通胀、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成为我们所关心的重要经济话题,而控制房屋的建设和使用成本对建立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房屋建设和使用的成本实际就是建筑的寿命周期成本,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是指建筑物在其实体形成以来以及将来使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总和。建筑物的类别多种多样,建筑物的寿命周期成本也各不相同,但一般的情况下,根据建筑物的阶段性,建筑物的寿命周期成本可以划分为建设成本和运行使用成本两部分。建设成本主要包括构成建筑实体的材料费、建筑施工的人工费和机械设备使用费、建筑施工的管理费、方便施工的相关措施费以及为完善建筑功能安装的配套设备及其安装费等。运行成本主要包括能源的消耗费(电力、燃料、热能)、建筑结构和实体维护更新费、设备维修费、改造和更新费等。

一、住宅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住宅的寿命周期主要分为住宅开发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和报废阶段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将住宅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分为三类,即住宅开发费用、使用维护费用和拆除费用。但住宅报废的残值和拆除费用相对整个住宅寿命周期成本来说所占的比例相当少,在此不予进一步探讨。住宅开发费用即为住宅的初始建造成本,住宅的使用成本包括两项,即能耗成本和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成本方面(见图1)。

二、住宅寿命周期成本估算

按照成本构成的划分,建筑寿命周期成本可以分解为以下方面,即初始建造成本、能耗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建筑的寿命周期成本的数学模型可以建立如下:

公式中:LCC为建筑的寿命周期成本;C1为初始建造成本;C2为能耗成本;C3为运行管理成本。

(一)初始建造成本的估算方法

建筑的初始建造成本一般采用投资分类估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建筑工程费用的估算方法。第一,单位建筑工程估算法,以单位建筑工程量投资乘以建筑工程总量来估算建筑工程投资费用。第二,单位实物工程量估算法,以单位实物工程量的投资乘以实物工程总量来计算建筑工程投资费用。如混凝土工程按立方米投资、地面铺设按平方米投资,再乘以相应的实物工程总量计算建筑工程费用等。第三,概算指标估算法。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是以整个建筑物为对象,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安装的“台”或“组”为计算单位而规定的劳动、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指标和造价指标。采用这种估算方法,应占有较为详细的工程资料、建筑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指标。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估算方法。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包括设备购置费、工器具购置费、现场非标准设备费和相应的运杂费。对于价值高的设备应按单台(套)估算购置费;价值小的设备可按分类估算。设备购置费应按国内设备和进口设备分别估算,工器具购置费一般按占设备的比例计取。

3、安装工程费的估算方法。安装工程费通常按照行业相关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和指标估算: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安装工程费=设备吨位×每吨安装费;安装工程费=安装工程实物工程量×安装费用指标。

4、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包括借款利息及手续费、管理费等财务费用,其费用可以按下式估算:建筑财务费用=〔土地费用+建安工程费用(含室外工程)+前期工程费+公共基础设施费+附属公共配套设施费〕×年利率×贷款年限。

(二)能耗成本的估算方法

建筑能耗成本的估算可以采用如下公式:

建筑寿命周期能耗成本=建筑正常运行年能耗成本×建筑的经济寿命(年)

实际运用时,要根据市场情况考虑贴现率和通货胀率。

(三)运行管理成本

建筑寿命周期管理成本=年管理成本×建筑的经济寿命

三、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建筑寿命周期成本与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材料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寿命周期成本是相互交织的。对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对建筑所涉及的设备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的控制。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交叉在设备寿命周期、材料周期成本、管理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之中,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建筑寿命周期的各阶段成本、各要素成本进行控制,就可以使建筑寿命周期成本达到合理的优化。

(一)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重点

从阶段性来说,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重点在规划、设计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是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规划涉及到对土地的利用效果和效益,而设计最终形成的方案和图纸对建筑实体的施工和将来的运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工程量由设计决定,因此,设计决定了建筑物在建造阶段的各种要素成本,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设备成本等。建筑功能设计是否恰当适用,又会对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成本产生影响。所以,规划、设计决定了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是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

从成本构成要素来说,建筑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要点应放在管理上。管理成本是建筑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但控制的着眼点不是管理成本,而是管理本身。正所谓管理出效益,良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是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有力手段。管理成本占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比例很小,但对其他要素成本却影响很大。设计是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要点,而当今设计技术已日益成熟,因此,设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管理。例如设计阶段对成本、使用功能等价值的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内容丰富细腻,不仅包含了传统管理学中的四大职能(领导、计划、组织、协调),还包括信息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等。管理带来的某些方面的优化,最终体现在成本节约上。

(二)建设期的成本控制

以寿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建设期的成本控制必须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必须认识到建设阶段与运行阶段的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建筑建设期的成本控制要立足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即要考虑将来的运行成本,不能将建设期与运行期成本割裂开来,一味地降低建设期的成本,最终必将建设期的成本转移到了使用期,使得使用者(消费者)的成本或社会成本提高。

建设期的成本控制分为两个阶段,即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控制的重点是规划设计的方案、建造的标准、建筑物的功能分析、环境影响等;施工阶段投资成本(其中包括变更控制)、质量、工期等的控制。

(三)运行期的成本控制

建筑进入运行期后,各要素都相对稳定下来,因此运行期的成本控制不确定因素要少一些,可控性更强。运行期的成本主要包括能源消耗费用(电力、热力、燃气)、建筑结构和实体维护更新费、设备维修、改造和更新费。运行期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避免能源浪费,降低能耗费用,监控建筑结构和设备状态,及时维护、改造、更新,使建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发挥其功能,其中建筑节能是建筑运行期成本控制的重点。

据统计,建筑物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6%,且仍将继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每年在城市要新增8-9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建筑设备(包括电梯、空调、制冷、给排水、信息设备等)相应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建筑物舒适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冬天室温提高,夏天室温降低,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迅速增长,近几年来,我国仅房间空调的产量,就持续以40%的增长率增加。因此,今后建筑设备能耗持续而迅速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而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节能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建筑物本体(如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系统和设备(包括家用电器等)节能技术和建筑环境系统(供热系统等)节能技术(如图2):

建筑节能工作应该同时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降低室内的冷、热负荷,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及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如聚苯板外墙保温材料)等减少室内负荷(维护结构传热、室内自然通风换热);二是建筑设备的节能,这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三是积极在建筑物中采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利用技术、地热源采暖技术以及利用室内的冬季采暖系统夏季制冷新技术等。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应注重建筑物本体节能技术和节能优化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同时配合发展建筑设备的节能技术,这样才能使住宅的能耗下降。

总之,控制住宅寿命周期成本,为广大购房者提供经济适用、能耗低的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今后的发展方向,从整个住宅的寿命周期对住宅建设的成本进行衡量,对推动住宅建设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龙.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影响与促进[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3).

2、康艳兵.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回顾和展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与回顾[J].中国能源,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