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2 16:37:15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1篇

从能源这一热门话题说起,阐述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悉听工业化融合信息化的足音。以水口发电公司为例,回顾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展望数字化水电厂创新之路。

1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

当前,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报载:全球协力向绿色能源领域进发。诸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洪堡湾即将兴建全美首个大型海浪发电站;苏格兰计划开发潮汐发电为数据中心供电;以色列开发高效低价碟式太阳能系统;韩国建设最大生物气体发电设施;而英国宣布新建燃煤电厂须“填埋二氧化碳”。基于全球能源短缺及人类对环保的渴望,各国政府对绿色电力的开发给予大规模的投资支持,科学家们更是绞尽脑汁,设想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发电招数。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二大国,但能源利用效率比世界水平低10个百分点。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近35000亿千瓦时,输电、配电和用户端损耗约9%,每年线路损耗约3000亿千瓦时,折合1.5亿吨原煤,相当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3000亿元的电源投资和3000亿元的电网投资。实现电网信息化之后,每年在输、配、用电等环节即可节约5%-10%的电力资源,节省价值近2000亿元。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我国也启动了多项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如: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等项目。

新一轮能源产业革命的号角业已吹响,可持续能源已经进入产业化竞争阶段。其中,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点。

2智能电网,蓄势待发

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智能化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化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信息化家电和储能式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无疑,美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准备。

3美国的研究及实践

鉴于发展智能电网对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略,有的将其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就安排了1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

欧美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开展较早,且已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美国主要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奥巴马总统复苏经济的计划有6方面重点,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和下一代宽带网等,都贯穿一条思路:以信息化投入带动当前紧迫问题的解决,促进经济复苏,同时又着眼于长远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仅就能源利用而言,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是开源节流的两方面。据估计,现代化的数字电网将使美国能耗降低1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并节省800亿美元新建电厂的费用。《纽约时报》刊文称,有研究结果表明:仅使用数字工具设定居家温度及融入价格信息,能源消耗每年可缩减15%。根据建筑节能原理测算,只需要1/4的能量,就能达到现在的舒适程度,而且自然环境会变得更好。可以说,“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智能电网技术将更好地管理、节约和监控能源使用。”

3.1中国的步伐举足轻重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智能电网也将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我国智能电网由IT和特高压输电“双剑合壁”而成。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智能的基本特征是能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主要依靠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目前,我国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能力和调度技术装备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网络格局,以SG186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电网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引入特高压输电后,电网控制中心需要专门技术进行安全和经济目标的协调:需要更长时间来优化经济目标,还需要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来考虑安全约束目标。随着进行安全分析的电网规模扩大,为满足实时应用的要求,就需要更高性能的计算机、更多计算机组成集群、更智能的多技术来实现。

3.2智能电网对数字化等高科技的应用

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整合已成趋势,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将提升各行业信息化水平。整合和集成企业资产管理和电网生产运行管理资源,从而为电网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是发展智能电网的内在动力。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类电源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资产的运营效益,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创新商业服务模式,提升电网与客户增值服务水平。

电力行业需要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坚强智能电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坚强智能电网目标宏大,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智能电网的探索之路上,中国的步伐举足轻重。

4江河之上,璀璨明珠

水,最古老的能源之一,也是最早用来发电的能源之一。水电是最具规模发展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给、提高供电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水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水能资源得天独厚,总量居世界第一;从2004年起水电装机容量就雄居世界首位。那奔腾不息的江河世世代代造福人类,而耸立在江河上的大坝犹如一座座丰碑,铭记中国水电建设的辉煌。

5.电力信息化

电力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电力工业的生产过程、管理流程以及企业经营和服务方式等进行技术改造、流程优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改造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建设信息网络、开发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改造生产工艺和提升电力工业现代化技术水平,改进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领导决策能力,降低企业经营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对社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推动电力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和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企业在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建立“数字化电厂”、“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

电力信息化建设分为战略决策层、中间管理层和生产经营层等三个层次。

⑴企业战略决策层。

首先是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使之服务于和服从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路线图,奖励企业信息化的完整体系。从企业发展方向和改革走向以及企业管理模型的变化,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并根据企业决策的需要建立企业决策分析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为领导集团决策服务。

⑵业务职能管理层。

主要涉及电力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模型的优化,管理流程再造,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当前,电力企业重在建设企业级一体化平台上的企业门户系统、数据中心、协同办公环境下的MIS、OA系统建设,以企业经济运行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以及企业资产管理(EAM)等项目建设。

⑶生产经营操作层。

主要是解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电力生产、经营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以水口水电厂为例,该层次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机组状态监测系统、“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远程监控,以及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等系统。管控一体化,生产实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必须继续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优化管理流程,调动生产、管理两大信息资源,以各层次的可视化展现促进信息的互通与利用,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企业的高效配合与协作,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2篇

一、顶层设计专项行动计划

到2015年,充分发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完善物联网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初步实现部门、行业、区域、军地之间的物联网发展相互协调,以及物联网应用推广、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频谱资源分配等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各环节协调发展、协同推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效应。

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标准。优先支持应用急需行业标准。继续推进公安、环保、交通、农业和林业等5个重点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新成立5个物联网应用标准工作组,结合实际需求,统筹国标、行标规划,研制40项急需的应用标准。后续重点推进各领域的应用标准化工作,完善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基本覆盖各重要应用领域。

三、技术研发专项行动计划

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瞄准物联网技术前沿,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围绕应用和产业急需,着力突破物联网核心芯片、软件、仪器仪表等基础共性技术,加快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大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探索形成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培育和打造技术创新链与产业生态链,支撑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

(一)推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智能化应用。面向两化融合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流程工业和装备工业为重点,在煤炭、石化、冶金、汽车、大型装备工业中各选择4—5个重点企业开展面向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和节能减排的物联网应用示范,推动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与经营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转变,提升生产和经营效率。

(二)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管理精细化应用。面向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管理精细化需求,选择2—3个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或相关重点区域,组织实施国家精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开展大田作物、养殖业和设施农业以及农资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资及农技服务模式创新,并区域扩展;加快实施国家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逐步扩大应用试点规模,适时开展推广应用,提高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储运管理水平。

(三)推动物流管理智能化和标准化应用。面向商贸流通、物流配送智能化、标准化管理需求,加快实施国家航空运输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应用示范工程,并深化拓展试点应用领域,组织实施国家远洋运输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快递物流可信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和进出境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物联网应用示范,提升我国物流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选择若干大型制造企业,开展企业物流作业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提高企业物流作业水平;选择若干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地区,在城市共同配送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动技术应用和产品标准的统一,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物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推动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统计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挖掘,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推动污染源监控和生态环境监测应用。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需求,在四川、山东等地实施国家环保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选择若干排放危险废物、放射源废物的企业和医院,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应用示范,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选择2—3个河、湖分布数量较多且水质安全隐患较大的省份,支持地方开展水质量监测应用示范,为实现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手段;选择若干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支持地方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应用示范,对火电、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等行业企业进行重点防控和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选择若干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火电厂开展污染源治污设施工况监控系统应用示范,提高污染治理监管水平。开展进境废物原料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提高进境废物原料监管水平;在吉林、江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旅游景区,实施国家林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3—4个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林业资源和生态旅游安全监管和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提高我国生态保护和服务水平。

(五)推广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和动态监管应用。面向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需求,突出煤矿安全监管重点,开展煤矿安全设备监管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国家矿井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逐步扩大应用规模,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覆盖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的网络化采集,实现对矿井透水、瓦斯、粉尘等事故灾害的预防预警和自动处置,探索完善矿井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标准、装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矿山企业安全防护水平;加快实施国家特种设备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信息追溯、动态监管、实时追踪与应急救援,并由电梯、气瓶两类特种设备逐步扩展到其他特种设备;在全国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推广生产环境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应用,建立民爆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平台,深化行业生产经营信息自动采集和视频监控,提供应急联动服务,提升企业和全行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推动交通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应用。面向交通领域智能化管理和调度需求,选择2—3个大中城市和2—3个内河流域,实施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航运服务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车辆识别、航运服务、交通管理应用示范,提升指挥调度、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务能力,推动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交通统计信息的采集;推广客运交通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协同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开展4—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联网新技术应用示范,包括导航定位、紧急救援、防碰撞、非法车辆查缉、打击涉车犯罪等,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发展,提升交通安全和社会服务水平;开展电动自行车智能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及推广。

(七)推动能源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应用。面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求,加快实施国家智能电网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并拓展应用领域,在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等领域实施10个智能电网试点,提高我国电力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在加快实施国家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基础上,继续向其他油田拓展,实现油气生产、炼化、储运、销售全业务链集中管控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油气供应成本,增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推广公共建筑节能物联网应用,提高建筑内水、电、气、热等资源的智能监测和控制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八)推动水利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应用。面向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饮水安全保障、水土流失治理、水库安全管理突发性事件处理等需求,组织实施国家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区域专业化水库设施安全维护,推广水利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和信息处理业务体系,满足水利业务应用需要,提高用水安全。

(九)推动公共安全防范和动态监管应用。面向公共安全需求,加快实施国家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深化婴幼儿乳粉及酒类应用,建立健全肉类、蔬菜、中药材等重要商品追溯体系,逐步扩大监管食品品种和应用范围;选择部分直辖市和重点城市,实施国家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重要活动及场所保卫、机动车整体管控、流动人口管理和城市核心区立体防控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等重点应用示范,提升社会治安水平;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消防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火灾隐患的排查预警;选择重点企业和危化品集中地区,组织实施国家危化品管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危化品存储和道路运输监管应用示范;开展灾害性气象信息采集和实时处理应用示范,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中西部灾害多发地区,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联动应用示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十)推动医院管理和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面向医院智慧化管理、社区远程医疗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选择10个左右信息化基础好的三级医院,重点开展面向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的医院管理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并逐步向全国推广,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选择部分养老机构,组织实施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对集中养老人员提供智能化服务,依托养老机构对周边社会老人开展社会化服务,并逐步向其他养老机构推广;在4—5个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实现社区中心及时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并开展相应医疗和健康服务。

(十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精细化应用。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网的精确诊断和一体化管控需求,选择5个城市,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实现对地下管网、立交桥、井盖设施、无线基站、城市内涝、供排水设施、地下空间安全等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在线监控、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水平。

(十二)推动智能家居应用。面向公众对家居安全性、舒适性、功能多样性需求,在大中城市选择20个左右重点社区,开展1万户以上家庭安防、老人及儿童看护、远程家电控制以及水、电、气智能计量等智能家居示范应用,解决制约规模化推广存在的产业链协作不足、成本过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带动智能家居技术和产品突破,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十三)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开展应用示范。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按照《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明确的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实施《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应急救援、智能教育、智能水利、智能旅游等十三个应用示范工程。各行业主管部门优先在无锡示范区部署相关行业物联网应用试点,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全国物联网发展积累经验。

(十四)推动电信运营等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支持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积极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运营和推广,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重视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促进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对物联网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

五、产业支撑专项行动计划

协调推进物联网核心产业发展。强化产业培育与应用示范的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工业、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交通、能源、水利、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市管理、国防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为引领,结合地方基础和优势,充分考虑技术、人才、产业、区位、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等因素,鼓励和支持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服务集成等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物联网产业与应用示范的紧密结合。

六、商业模式专项行动计划

建立商业模式创新体系。营造商业模式交流环境。推广成熟商业模式。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增值电信业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参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多种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升物联网专业服务水平。加速物联网在传统产业中的融合应用,推动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探索发展新的物联网专业服务。拓展物联网增值服务。

七、安全保障专项行动计划

推进物联网关键安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强物联网安全标准实施工作。建设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检测评估平台。建立健全物联网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物联网应用安全风险管理建设试点。从物联网信息安全监管、可信身份认证和安全控制、网络安全防护、隐私保护等方面,开展支撑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

八、政府扶持措施专项行动计划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投入。加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在国家科技计划中提高对物联网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比例。国家973 计划重点加大对大数据处理、智能分析、信息安全等物联网基础性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国家863 计划重点加强对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小型化传感器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仪器仪表技术研发的支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加强面向农业、制造业、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的支持。

九、法律法规保障专项行动计划

梳理分析物联网相关立法,研究修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中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条款。研究制定物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办法,组织开展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资源共享立法研究。提出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建议,为物联网发展提供路权和资源保障。积极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3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

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已备受大众关注。在装有智能化电气系统的建筑物中,人们利用智能化的设备很容易去控制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一、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也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施工部分之一,这使得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得以提高。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的建筑施工体系还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制度不规范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应该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制约和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但是,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企业的施工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和施工法则。这样使得施工人员工作效率偏低,工作散漫,不精益求精,不利于电气建筑智能化的实现。影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时,施工人员良莠不齐,施工队片面追求施工进度,忽略了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对于电气建筑智能化的重要性。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容易给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如工程物资的浪费,工程建筑成本的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等等。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设备陈旧落后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会使用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然而,在现有的建筑电气施工中,正在使用很多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这些旧的机械设备的功能不能够支撑整个智能化建筑电气的安装路程。影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进度。

二、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有效方案

(一)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前,应配备一些专业的且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前的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施工人员将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方案能够很好的应用到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中,提高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方案

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以施工方案为标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因此,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方案是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在制定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方案时,要结合当地的施工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施工地点的便利条件,收集重点信息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节约工程的成本。建筑电气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将该有效的施工方案作为建筑施工的主线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如遇到不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工程施工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管理

因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设计到改水改电等施工的工作,要实现智能化的电气建筑安装,还要将其他方面的施工配合好,才能实现智能化。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电气安装时,要将需要配合的相关专业的施工进行匹配和调整,有利于实现智能化的建筑电气安装。

(四)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验收与审核

任何的建筑工程都应该进行验收和审核。管理人员在验收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工程时,要将施工图纸与验收工程相比对,是否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的施工,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建筑电气的施工是否达到智能化的标准等等。因此,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候,验收人员应审核与该工程有关的验收材料和工程施工记录,确保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工程的防干扰措施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受到很多干扰源的影响,如大型的变电器、空调机组、雷电或者控制电梯的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干扰元素给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带来极大的不利条件。容易造成智能化设备的运转失调、数据乱码或者丢失,更严重的是造成智能系统的瘫痪。

因此,我们要顺利的实现建筑电气施工的智能化,就要针对干扰源制定一些电气建筑施工的防干扰的措施。如我们在安装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时,就要找出干扰的源头和受到干扰的设备等,根据不同智能化的建筑工程制定出不同的抗干扰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考虑,对干扰设备进行有效的抑制。确保建筑电气智能化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重要性

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工程是集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是当代建筑物的重要结构之一,建筑电气的智能化有利于将建筑工程的功能得到的有效的发挥,使其使用效果达到最佳。建筑的电气智能化工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全面地影响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因素使施工工作更加有序、高效、标准。

建筑电气的智能化有效的将电气的科技与建筑的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使智能化的电气建筑便于人民大众。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使建筑行业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与此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施工管理人员也应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管理水平,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确保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的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高智能的完成。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条件也在不断完善。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施工工程是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的进步的体现。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有效的将社会的资源和人们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将更加智能的建筑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惊喜。与此同时,建筑电气的智能化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贡献了力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⒖嘉南祝

[1]肖凯文.探讨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5(7):168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4篇

关键词:农网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7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电网的快速建设。电网的建设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电网的建设水平、促进其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农网智能化指的是在建设农村电网时,运用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以及互动化特点的技术和集团化、精益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以提高农村智能设备的水平和农网的自动化管理控制水平。

1 农网智能化建设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网架结构比较薄弱、供电的性能不高、电力设备比较落后、电能的质量水平低、自动化水平不高以及电价高等问题,不能有效地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用电。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电网特点。农村的电网和城市电网相比,其具有电网分布范围广、线路供电半径长以及电压负荷分散等特点。并且农村电网的建设网点比较多、电网末端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电网的整个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对其进行建设和维护时,具有很大的困难。

②具有用户特点。我国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的用电量户数约有3亿用户,占据整个农村电网中的90%左右,但是人们的用电量仅仅占据总用电量的30%左右。农村居民的用电数量多,但是用电量不高。另外,受到农村用户具有负荷分散、分布广泛以及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用电需求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③具有企业管理特点。农村电网的供电企业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管理体制具有多元性。例如目前我国的农网管理机制主要运用四级管理方式,分别是国家管理、省管理、地市管理以及县管理,逐渐构成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农业用电管理体系。另外,农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人员素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水平不一。

2 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内容

2.1 供电模式

在选择供电模式时,首先要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能够与其相适应的配电网供电模式。通过对智能配电网进行规划和决策,不仅能够有效的达到互动化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满足各种能源之间的互补,进而有效的满足农网具备的负荷特性。另外,运用优化区域电压等级、区域智能配电网接线、优化智能配电网布局以及优化智能配电网装备等方式,最终有效的建设出以达到互动化需求、实现多能源互补为基础的电网供电模式。

2.2 建设智能装备

①建设变电站。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网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优化变电站设备的检修方法以及控制变电站设备的策略等内容,旨在能够有效的对整个变电站的寿命周期进行综合化管理。

②建设配电开关。在建设配电开关时,要选择能够智能控制的断路器,保证建设的开关不会和平面相接触。另外,运用性能水平高的评价测试方法,建设出性能较高的开关操动机构,有效的扩大开关操动机构的范围。此外,通过运用新型的固体绝缘开关代替以往运用的气体绝缘开关,有效的增强检测技术。

③建设配电台区。所建设的配电台区,要能够达到智能化的要求,制定出具有管理性、组织性的技术方案,保证配电台区具备的适应能力与良好的控制性能。另外,制定监测配电台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管理漏电保护以及无功进行本地补偿等有效地解决方案。

2.3 农网的自动化运行建设

①交换平台。首先,对通信系统进行的建设、采集、管理工作时,要保证其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分离,保证其之间不会互相干扰,为配电网的智能化提供一个采集数据的交换支撑,其次,要有效的保证数据交换采集具备的完整性、开放性、及时性以及灵活性;另外,要保证原始数据服务能够和业务应用系统具备同一个接口;此外,要保证业务的应用系统接入空间具有移动性。

②配网经济理论。通过运用配网经济理论,能够建立相关的配网经济计算模型,并确定优化农网运行的方式以及对负载经济进行调度的方法与原则,另外,还能够确定出具有节能性特点的配电变压器,构建分布电源的配网经济运行方法理论。最后有效的使其能够很好的达到农村电网的在线应用需求。

③智能调度。首先,要制定具有分布性特点的能源接入优化调度方案,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系统朝智能决策的方向发展。其次,构建农网供电企业集配网、集中控制、调度以及管理配电工作于一体的技术支撑研究平台,促进其朝一体化、多维化的方向发展。最后,构建有效的农网调度安全防护机制。

2.4 通信建设

①建设低投资成本、高安全可靠性的通信。农村电网的智能配网通信,在建设时,要建设出低成本的投资,安全可靠性高的通信技术方案,这样有利于保证智能配电网智能传感器实时性的进行通信和传输,进而大范围的解决智能配电网中存在的测量点多的通信问题,最后给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通信支撑。

②无线宽带通信网络的建设。首先要制定出相应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方案,然后制定积极、有效、科学、规范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规范,最后设计无线宽带网络通信系统。

3 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①对农网智能化建设进行组织规划。受到农村电网建设范围广、管理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工作建设任务纷繁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的保证农网的智能化顺利建设,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试点工作,并构建出集自动化水平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框架体系,最终推动农网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②对农网智能化建设进行试点工作。在充分运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工作,注重在农网的智能配电台区、自动化以及用电需求信息等领域进行试点工作,旨在能够为以后的农网智能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经验。

③加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投入度。农村电网作为促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事业,加大其投入度,能够有效的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另外,我国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其提供支持,最终将电网企业自身的投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保障农村电网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总之,农村电网在我国的电网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其智能化建设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对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服务,促进农村电网朝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的方向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巍,赵云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11).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5篇

2013年3月,海尔推出了整套智能云家电,涵盖了海尔旗下冰箱、洗衣机、彩电、热水器等全套家电产品,通过手机或Pad将所有智能家电系统连接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双向网络,实现了人与家电的双向及跨界人机双向互动。2014年3月,海尔又推出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包括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U+大数据分析平台。这是国内第一个面向智慧生活领域的开放平台,U+建立统一的开放接入标准,可以让任何品类的家电、不同的服务接入到平台中。

2013年美的也完成了8个品类的智能产品开发,2个品类的智能产品实现销售。2014年3月,又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即“一个智慧管家系统+一个M-Smart互动社区+一个M-BOX管理中心”,通过打造“空气智慧管家”、“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等智能服务板块。同样是在2014年3月,美的又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以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

2014年,家电制造企业也成为阿里、腾讯、百度以及京东等应用服务提供商争抢的合作伙伴。例如,2014年6月,京东推出了智能云超级APP,通过在传统家电产品中植入京东的模块并连接京东云的方式,消费者可以用同一款APP控制所有接入的产品,实现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京东智能云平台已经接入了100多个品牌的产品,基本涵盖了国家一线的主流品牌。其家电智能云平台中就有海尔、海信、TCL、方太、老板、康宝等家电品牌。

2014年阿里巴巴也推出了阿里智能云,也已经有近百家企业与智能云合作,研发和生产其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同样包括海信、海尔、长虹、格兰仕这些传统的家电企业。科龙、海信的空调,艾美特、先锋的电暖器,小熊的加湿器,以及净美仕、贝昂的空气净化器,首批七个智能云家电在2014年的双十一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其中科龙的智能云空调在柜式空调机类目销量中排名第一,净美仕智能云空气净化器在空净类中位居单品销量第一。

也正是由于电商平台的积极参与,使云智能家电能够在短期内从概念到产生真实销售时间缩短,2015年,参与到两大电商平台云智能家电阵列营的品牌将会更多。未来一切数据、计算都将存储和运行在“云”上,一切的“端”都可以被连接、被智能化。例如,消费者使用热水器的行为轨迹是怎样的?何时开机、温度设定为多少摄氏度、用水量是多少等这样的行为数据都会被搜集到云平台上,并在分析后反馈给家电制造企业,使企业能够改进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更舒适、更简单的生活体验。

因此,对于家电厂商来讲,云智能家电并不仅能够让消费者获得创新的便利体验,借助大数据平台,能够让厂商家更了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能够更有真针对性的改进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开拓新的商业机会。所以,主流厂商自然不会落后,纷纷推出云智能产品。

例如,原本产品本身智能化程度已经很高的热水器产品而言,在这场云端之战中自然不会落后。

2013年,康泉推出云物联网云热水器,消费者可通过手机随时操作热水器,有服务需求时,可以通过“云客服”与工厂联系,获取官方服务。“云管家”在不同季节给消费者不同的省电建议,在“云适用”状态下,“云管家”还能够会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及季节温差设置成智能模式。当热水器出现等故障时,“云报警”程序会立即启动,在故障触发的瞬间切断电源、并向用户手机推送故障信息,指导用户如何解决。据了解,康泉云热水器自2013年9月3日上市,至今已经累计销售近2万台,近期和阿里巴巴合作的云热水器新品也已经推出,在淘宝云智能平台上线销售。

2014年,万和将“云智能技术”运用于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壁挂炉三大品类当中。通过将万和云智能技术与无线WIFI进行有机衔接,让消费者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操控热水器,实现智能预约、智能远程控制、智能VIP服务、智能管理等四大功能模块。例如,消费者可以利用无线WIFI,通过手机APP智能预约热水器的启动时间及温度。可以根据四季环境、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云端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预设用户优选的温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收集、分析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主动服务,能够主动将故障信息反馈至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并指导用户进行故障排除,如提醒用户进行镁棒的更新、内胆水质的更换等工作。还能够帮助用户进行能耗管理、机器工况查询等。

美的最新推出的F30GW云热水器,也是通过WIFI远程控制,引入云智能技术,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电热水器的控制,可联网自动读取现天气温度,启动合适的加热温度。同时产品也涵盖了美的热水器中的优势功能,如可智能管理内胆健康状况,不仅及时提醒清洁需求,而且呈现排水过程实时状态。并对tech活水系统进一步升级,实现一键自动排出死水。进出水管升级抗菌抑菌功能,使洗浴更健康,配有实时热水量提示,百分比数据化显示剩余热水量,更直观准确。eco智能节能模式,智能控制加热温度,最节能的模式下随时提供热水。

海尔也推出有智能云热水器,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能智能远程操控热水器所有功能,实现个性化热水定制,如,除洗澡、热水洗菜、泡脚等不同的用途,消费者可以任意添加、任意选择各种用水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6篇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

一、500kV变电站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现阶段我国的500kv变电站实现了微机化继电保护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同步进行管理。众所周知,枢纽变电站是大多数500kv变电站的一部分,所以对枢纽变站实行管理也即是对部分500kv变电站管理。

虽然我国对变电站采取了精细化管理,但是在设备操作方面依然存在缺陷。没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与专业技能超强的管理人员,往往会使变电站以及有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甚至会导致电网不能正常安全的运行。

二、50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

在时代的发展下,变电站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各种新型技术、材料等应用在变电站系统中,有利于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以及促进变电站向更高端方向发展。变电站在应用现代技术时,一般都是将自身需要作为参考系数,这种形势下的变电站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各自成单独的体系,且相关联性较小。

变电站系统之间存在通信接口不一致现象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系统收集到的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过一定技术改造后,变电站系统没有完全摆脱原通信协议,系统在后续过程中若需要采取维护措施,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智能变电站只有结合新技术,并充分融合新、旧技术,促进其具有快捷性以及灵活性,能够抵抗各种变化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标准与规范。

三、50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技术

(一)建立信息一体化平台

建立信息一体化平台不仅能够促进500kV变电站实现智能化改造,还能实现综合自动化功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可以借助摄像头监视和记录变电站运行时的信息资料,实现远程操作或是后台操作。在其中可以利用高科技是变电站具备遥测量采集,方便管理者进行信息收集。

变电站在实现智能化改造技术时,应利用内部通讯手段规范每个系统运行时信息管理与监控。利用智能电网具有在线监测功能,建立数字化变电站,将变电站进行顺序控制,并结合特有的电源推动智能变电站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二)设备智能化

500kv变电站实现智能化改造技术,应该选用智能化的电力电子产品,并保证所使用的设备达到一定的标准。研究人员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实现大面积的新型设备研究开发,使智能组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并及时对变电站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提高系统在运行中的质量。

利用现在电网的特点,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全面构建智能电网。在建立智能化电网时,选择的设备往往是智能化电力电子产品,比如,分布式电源。只有从源头上控制变电站设备具有智能化,才能保证信息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等特点能够完全展现在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使用的产品具有智能化特点,便于管理人员监测系统运行的状况,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分析与改善,使系统运行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三)智能化应用功能

500kv变电站改造工程实现智能化应用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在研究开发智能化应用工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化一体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和利用规范化通信,促使变电站系统能够将设备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与互操作。为了提高变电站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水平,展现数字化设备与控制方法,可以采取优化智能化变电站操作与调度功能,并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等措施。

(四)智能化辅助功能

变电站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造过程中,除了主要功能与操作采用了改造技术,变电站系统中的辅助功能也应实现智能化。因此,在构建智能化辅助功能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辅助功能智能化的巡视系统,促进系统监控、测量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能够实现一体化。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由于具备操作回路功能,因此,即使没有达到智能终端的标准,也能够将系统内部自带的自动保护功能实现全方位的提高。

在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中,能够按照所选择的自动化配置,测试变电站不同环境条件下火警、户外、空调等的温度与湿度,保证在无人看管与操作情况下,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巡视,保障变电站系统正常运行。

四、智能告警与故障综合分析

变电站故障分析时能够有效的结合拓扑和逻辑等因素,而不是纯粹借助数学模型与理论研究。在综合分析过程中应该总结故障类型与解决措施,从而建立故障综合分析推理模型。使用这种模型能够系统故障实现分门别类的分析,还可以采用单独的故障处理方法,结合实际故障与监控信号进行高效分类与推理。随着推理机检测到的故障类型与监控信号,并判断出故障类型时,相应的故障信号就会启动。随后,该项故障的推理模块也就能够被启动,这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检测故障类型是否满足相关的条件后,一旦确定了故障类型,推理结果也就会在时间窗后出现。

目前的变电站系统中,智能告警与故障综合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故障识别率有误以及实际情况复杂而实行验证程序较为困难等问题,且实际操作中,由于使用灵活多变的故障录波通道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故障综合分析系统的配置造成一定的干扰,使其故障识别度不够精确。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结合现有技术与资源,通过智能化改造使智能告警与故障综合分析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促进该项功能长久发展,减少实际工程配置的复杂程度,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一份保障。

结束语:

如今,变电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充分展现了社会的高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国500kv变电站采用智能化改造技术,能够促进电网安全而又稳定运行,并且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发展应该立足基础,运用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与新方法,优化改造方案。

参考文献

[1]云飞飞.浅议50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技术[J].2012(24).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7篇

【关键词】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强调推进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创新和优化,重视打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多功能建筑,并实现建筑的智慧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它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一体化管理系统,在该系统的基础上不断设计和优化,融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促使建筑物更加智能化,打造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房屋建筑,切实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在智能楼宇建筑技术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和受众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该技术如何高效化发展。

1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特点

智能楼宇的核心主要是“5A”系统[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安防自动化(S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通过借助通信网络系统,实现5个子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目标。智能楼宇建筑工程具有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等方面的特点,而且促使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实现建筑群内有关设备、机电等的智能化管理,促使有关设备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确保建筑拥有更好的性能,切实满足当前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在发生故障和异常情况的时候,智能设备能够在第一时间预警,并高效地解决故障问题,从而降低建筑的安全隐患,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1]。

2我国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起步相对比较晚,但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我国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和迅速发展。其中,建筑施工行业是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我国在这方面也处于相对比较领先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已经被认为是智能建筑技术最初应用的模型,之后我国又建成第一座智能化商业大厦———广东国际大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化建筑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该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和不断提升,我国的智能化建筑数量和规模等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很多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建筑当中都配备了较为健全的智能化功能。当前,我国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公共建筑当中,例如行政机构、金融业、商业、医院等。未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被广泛运用到一些小区等民用建筑当中,从而打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但是,当前我国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仍需要持续健全和完善[2]。

3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智能楼宇建筑涵盖的系统和设备比较多,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安防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系统、多媒体信息系统、机房系统、楼宇BA系统及IBS系统,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楼宇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智能楼宇建筑的系统和设备比较繁杂,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系统与设备所选择的供应商都有所不同,各个供应商在提供这些系统和设备的时候,一般只会关注自身设备的运行和使用情况,查看自身设备运行是否安全稳定,缺乏对其所供应的设备、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关联性的综合考虑和分析。为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与通信正常,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较高水平的综合操作技能。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多个系统界面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很多情况下,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性不够紧密,子系统的封闭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屋建筑改造与扩建过程中产品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无法根据性价比等选择适合的供应商和产品,而且这些系统和设备的维护费用比较昂贵。此外,很多智能楼宇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直接的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些系统操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这些设备运行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利用不同的界面对子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3]。

4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要点

4.1建设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项目施工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和内容比较多,专业性也比较强,例如需要科学地预留管、线、盒、孔洞,做好防雷接地、预留预埋、配电箱、配管及桥架安装等工序的工作,而且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任一个环节的失误和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筑电气工程包含的子系统比较多,如消防电、照明、动力配电等系统,要求保证各系统之间的有序衔接,保证整个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电气设备安装需要根据房屋建筑的具体需要进行科学的布局和安排,对配电箱的性能进行严格管控,科学地确定配电箱的坐标和标高,维护和保障动力、照明、弱电等负载的正常运行;要保证插座安装科学规范、稳定牢固,既方便操作,也不会影响电气线路的正常运行,保证用电的安全性;科学确定电管、灯具、插座、开关的嵌入位置、高度等。(2)在安装施工中需要准确把握技术要点,严格遵循相关技术和流程,有效规避技术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保证安装的质量。(3)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做好调试和检查工作,如检查管路是否平直、无裂纹、无褶皱,管盒、管口、管道是否平顺、无错口;检查孔洞的封堵是否密实;检查弱电、强电、电气安装和无尘工作室的安装是否存在衔接纰漏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问题。为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建筑对电气设备运行和使用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科学应用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如声控技术、重力感应技术、智能照明系统等。智能楼宇建筑也需要科学利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并促使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其中的科学应用,从而实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和使用的全面动态化监督和管控、智能化控制,当设备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非正常停机等情况,方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和处理,进而维护和保障设备运行和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通过智能化管理,保护、控制供电系统,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便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需要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调整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气设备故障,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4.2消防系统的管理和运行值机

智慧楼宇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智慧消防系统,也就是有效实现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消防业务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火灾防控能力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构建智慧消防体系,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火灾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进而提高防火监督响应速度与效率,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有关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消防安全的动态化监督和管控,从而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依托有关技术的支撑,构建一个智能防火监督信息数据库,实现房屋建筑消防安全状况的动态化监管,连续不间断地获取有关数据信息,准确把握消防安全状况,在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科学、准确地评估和分析房屋建筑的安全形势,为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二是要根据现实需要,持续健全和完善防火监督检查系统,借助信息化平台广泛获取消防监督检查有关数据信息,对房屋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进行较为精准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且有效的防火措施。三是建设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科学合理地利用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对火光或者是烟雾等进行图像分析,对消防栓水压、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的水位、阀门和防火门开关状态等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和管控,还可以与手机App软件进行连接,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实现远程动态监控,进而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四是持续健全和完善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对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电气线路与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动态化、实时监测,并借助各类应用软件实现这些监测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方便消防监督员、物业、消防队员、居民等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火灾报警的有关信号和信息,了解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分布情况、安全疏散通道等。五是创新和研发传感器,将物联网技术与建筑防火监督工作有效结合,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消防管理体系,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并将传感器技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结合,及时传递火灾相关信号[4]。

4.3弱电管理和维护

自动化控制中弱电控制强电方法的应用,在维护和保障弱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等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家庭和企业用电的需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房屋建筑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运行使用的实时化和自动化调节控制,对消防、照明、配电等系统进行集成化管理,有助于在出现异常情况和故障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自动化调节和控制,从而降低故障风险发生的概率,保护用电安全。现代房屋建筑的电气系统逐渐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的用电需求。例如,科学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房屋建筑的电气系统实施自动化控制与监督管控,基于Windows技术、OPC平台等实现自动化控制中弱电控制强电,借助一些先进的设备及产品,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提高现代化房屋建筑电气自动化管理控制水平。在整个房屋建筑电力系统装修过程中,强电一般主要指配电线路及配电系统中的照明系统、市电系统等和家庭用电中的照明设备、取暖器、冰箱、空调等,实施自动化控制极大地方便了强电的操作,同时有助于保障其安全性;弱电主要包括通信、消防、电视、影像、保安等工程,以及为这些工程提供服务的综合布线工程,如智能化线路,电话、电脑、有线电视线路、输出端线路等,自动化控制中弱电控制强电方法的应用能保证其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

4.4实施智慧化管理

一般智慧楼宇系统都包含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含门禁、停车、消费及考勤、巡更等系统组成)、信息与查询系统等,在各个子系统的协调与配合下,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首先,在房屋建筑规划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该工程项目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并为后期智能化系统升级、设备更新换代留足空间。其次,强调在房屋建筑智慧化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远程采集、远程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监控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工艺,监测各类风险隐患及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打造智慧楼宇,还需要持续健全和完善的云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慧物业系统等,为各项管理工作及基础业务的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5]。

5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房屋建筑进行科学的规划,持续创新和优化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智慧化、现代化、智能化是房屋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们对智能楼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推进该技术的科学应用,确保房屋建筑更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多元化、多样性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小春,许伟,赵瑞林.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造价确定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18(10):29-31.

[2]卢卫.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9(22):57-59.

[3]张防全.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分析与智能化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4):149-150.

[4]周亚东.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2):76-77.

水利水电智能管理第8篇

关键词:智能配电台区;配网故障显示;配网智能管理

1 概述

射洪县供电区域覆盖射洪县全境以及周边的西充县、蓬溪县少量乡镇村社,共计管理30个乡镇630个行政村,供电区域最大覆盖面积达到1600km2,农村照明客户21.7万户,动力客户13068户。公司管辖农村10kV线路59条1666.51km(其中主线长479.01km,支线长1187.5km);管理低压线路6080.53km,接装配变3375台232.87MVA。

2 农村配网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电量持续高位增长,农村配电网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县域工业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电压合格率低:台区和用户的电压、电流等实时运行状态不能监控,因为线损和台变超负荷等原因,导致用户侧电压偏低,严重时电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2.2网损较大:三相不平衡、供电线路和设备损耗等原因导致台变和线损较大,造成能源浪费;

2.3供电可靠性低:故障频繁,并且造成停电时间长,停电面积大。供电可靠性是反映“电网坚强”的主要参数,集中体现了电网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已成为电网发展和用户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

2.4自动化程度低:供电紧张时负荷控制和电能分配手段落后,不支持远程自动控制,不能实现有保有压。

3 系统建设方案

农村配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包含了以下四个主要的内容:

3.1 10kV馈线智能型真空断路器

10kV馈线智能型真空断路器可以自动切除单相接地故障和自动隔离相间短路故障,支持速断、过流、零序、防涌流、三次重合闸等保护功能;根据配置的定值参数,自动切除故障分支,保证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大的缩小了停电范围和故障排查时间;同时满足配网自动化的要求,实现了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四遥功能,包括远程分合闸操作、线路实时运行状态监控,比如电压、电流、分合和储能状态等,以及远程定值设定。

3.2智能配电台区

台区作为供电系统的基本元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明珠公司智能台区项目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再辅之以一定的硬件设备建立一个台区综合监测平台,实现台区设备的遥控、遥测、遥调以及抄表等基础服务,支持终端数据、数据报表和汇总等数据展示功能,同时提供配网线路拓扑总图及各所分图以及GIS(生产管理系统), 调度,营销等系统接口;根据用户需求,后期可以分阶段实现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包括对台区的低电压综合分析、线损分相计算与分析、馈线故障处理、综合降损分析、单相负荷接入相别分析、三相不平衡分析等高级智能化功能,帮助实现台区精益化及智能化管理。还可以利用台区已有的智能设备,比如带通信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有功电能表等,使原本彼此之间没有通讯独立运行的设备之间不再孤立。

智能台区项目方案框图如下所示:

3.3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

10kV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主要用于线路故障点的自动检测和定位,包括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定位软件系统与现场大量的故障检测和指示装置配合,在故障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即可给出故障位置和故障时间的指示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GSM短信息的方式将故障位置信息发到相关人员手机上,有利于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大大减少故障巡线人员的数量和巡线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图为架空线路示意图:

整个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EFS(接地)信号源:接在变电站母线上,分支线路共享一个,用来在接地故障时准确定位

* 故障指示器:接在10kV线路A/B/C三相上,用来检测接地和短路故障

* 通信终端:通过小无线的通信方式,收集附近故障指示器的告警信号,再通过移动GPRS/GSM网络传到公司调度中心主站

* 中心主站:负责处理通信终端来的信息并进行故障分析,短信通知相关人员故障点的信息

* 软件主站系统:图形化显示故障信息,并作历史记录和分析,统一纳入MCO-2013智能配网管理系统

3.4 MCO-2013智能配网综合管理系统

MCO-2013智能配网综合管理系统集成了包括10kV馈线智能真空断路器、10kV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和智能配电台区等智能配网管理功能,实现了配网线路上智能设备的统一管理;各智能设备通过移动APN电力专网或者光纤等方式接入公司中心服务器, 各客户端,包括调度,营销和辖区各供电所通过电力内网与服务器连接,实现分级和分布式的管理控制,支持与调度、GIS等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通信管理架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通讯层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智能台区配变终端以及10KV馈线智能真空断路器与服务器的通信采用电力APN专网,确保安全可靠

*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通过移动GSM短信网络与县局中心站连接,中心站通过内网与中心服务器连接;

* 智能台区配变终端与台区设备的通信采用RS-485总线方式;载波抄表集中器与户表的通信采用低压载波+小无线的双模通信方式;

* 县局服务器与客户端及其它系统的接口通过电力内网连接

通过这四个项目的实施,实现对包括中压馈线和低压台区在内的整个配电网络的高度监测及控制,将配网“10KV线路”、“配变台区”、“低压用户”这几个环节统一管理,实现了对配网各项业务的综合管理,降低线损,优化网络结构,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和设备安全性,大幅提升用电管理水平,同时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提高用户满意度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供电能力。

4 农村配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成果

4.1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通过在各10kV分支线路及大用户进线处安装智能分界开关、配置10kV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配电台区的智能化改造,实时监控各条线路的运行状态,在末端精确定位并可靠隔离故障,减少停电面积,缩短停电时间。

4.2提高了供电质量。通过监测10KV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为供电质量的优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实现了电能质量的优化。

4.3提高电网和设备安全性

- 电网安全:通过智能分界开关和智能配电台区的普及,完善并精确各级各类保护功能,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 设备安全:通过实时监控配网运行数据以及越限告警通知等功能,确保了网络设备工作在正常的范围以内,延长了设备寿命;

- 用户安全:智能分界开关和智能配电台区精确可靠保护用户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了用户供电质量,防止越级跳闸。

4.4提高用电管理水平。通过远程控制智能开关和智能配电台区,可实现精细化用电管理,根据用户负荷重要性和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不同,实现精细到台区的自动化分级用电管理。做到有序、合理调度和生产,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少停电,多供电,实现最优供电效益。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