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7 16:13:52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1篇

在日本事茶的36年里,他辗转于多个地方,把他对茶叶的改革思路和对茶文化的认知传播到各处。即使个人的力量微薄,还是给日本茶叶发展带来了影响。他是日本的茶叶使者,他喜欢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他坦言,日本的茶文化还很薄弱。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向中国求教。20年时间里他来往中国80多次,保持着谦逊的学习态度,我们从他身上也学到了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在中国,他仍是一位茶叶使者,搭建起了中日茶人的友谊桥梁。促进了中日茶文化的交融。

最初是茶叶选择了他

小泊重洋的父亲是医生。他的出生地大分县,是一个与茶最没关系的县。上大学时。他在岐阜大学农学部修的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虽也是农业,可与茶叶依然没有关联。毕业后,小泊重洋被分配到静冈县农业实验所调查研究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做的是与他大学专业大相径庭的事情,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见过茶树、没碰触过茶叶。可是往后的工作却包含了茶树栽培、茶叶制作等与茶有关的各方面事情,等于是摒弃了大学几年所学得的知识,要从头开始学习与摸索茶叶知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了与茶结缘的36年时光。说到这里,小泊重洋先生百感交集。虽然最初是茶选择了他,但在遇到波折与困难时,他反过来选择了茶。

白天时候,我们和他一起参观了浙江余姚的茶园。他说,那片茶园的生态条件很好,他很喜欢。只要是走到茶园田间,他心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工作兴趣就萌发了。回忆起1962年,他刚刚接触茶叶时候,日本普遍种植的是当地最传统的茶树——“在来种”,这种茶在日本明治时期就种在那了,市面上95%的茶叫做“薮北”,是蒸青绿茶。当时市场不景气,果农比较富裕,茶农比较贫穷,他所在的实验所就是个清水衙门,不过这样倒给他和他的同事们提供了安静、闲逸的科研环境。在实验所的这段时间并不长,却让小泊重洋对茶的认识与情感从无到有。虽然当时的茶叶与他们的研究并不受关注,但他守住了那段清苦的时光,因为有茶做伴。

一波三折,却不离不弃

日本静冈县的牧之原有一大片茶园,1869年旧德川幕臣开始着手开垦那里的茶园,两年后,失业的川越人、附近的农家开始种植茶叶,牧之原渐渐发展成为东洋最大的茶园,每在新茶季节时,如鲜丽的绿色地毯一面铺开,成为静冈县的一大景观。

后来。政府机构在牧之原成立了茶之乡博物馆,小泊重洋成了这间博物馆的馆长,这时候起他开始觉得茶越来越有意思了。当时全世界关于茶叶专门建设的博物馆只有两个。一个在中国杭州,另一个就在日本牧之原。在6年的馆长生涯中,小泊重洋想把茶之乡博物馆做成世界第一的茶叶博物馆,因此他对年轻的馆员要求非常严格,每个人都要学会一门外语。以便在国际朋友来此参观时能流利地向对方讲解。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他如此严谨的工作态度,他的做法没有得到认可和支持。于是。带着万般遗憾,小泊重洋离开了茶之乡博物馆。

辞去了馆长之职后。小泊重洋选择回到学校。他在静冈艺术文化大学的博物馆进修硕士课程。毕业时发表硕士论文《茶文化与城市关系》,主要内容是谈如何用茶文化振兴城市。这个观点很新颖,他把多年来在茶叶方面积累的经验与心得都写进了文章里,得到了静冈县挂川市市长的认同与好评。当地政府采纳了小泊重洋的观点和建议,政策对当时的茶叶生产方式进行改革,生蒸茶与蒸青茶并举,打出茶叶品牌。但为此而成立的茶业部门委员会里却没有小泊重洋的名字。他对此的看法很乐观,至少日本的茶业有进展了,他投入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日本袋井市的市长就看到了小泊重洋的光芒,邀请他到袋井市协助发展当地茶业。小泊重洋到中国宁波参加茶事活动,从“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上得到灵感。回到日本。便成立了“袋井茶文化促进会”。聊到此,他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茶文化促进会”这个名字很好,便“抄袭”来用了。

茶文化是认可与包容

小泊重洋说,茶叶本身的研究比较狭长,茶文化的研究比铰广泛,有深度,所以他觉得在茶叶博物馆工作比实验所时候要有趣得多。他喜欢中国的茶文化。

十九世纪70年代后期,在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唐代的茶器和茶叶。受到邀请,他和日本的专家来到中国开茶文化研讨会,在这里,他的视野开阔了。觉得茶文化比自己想象中要丰富得多。1983年,日本静冈县与中国浙江省建立茶叶合作关系,小泊重洋更加频繁地来到中国交流茶文化。有80多次之多。

在与中国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小泊重洋受益匪浅。他很羡慕中国对“茶文化”这三个字的提法,不仅能涵盖茶方面的很多内容,也很确切易懂。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界比较闭塞,仓泽行洋先生发起成立日本茶汤文化协会,让日本人感觉只是一个关于茶道表演的协会。范围狭窄。很多人不感兴趣,后来仓泽洋行先生也反思,要改成茶文化协会。再比如说,来中国参加有茶文化色彩的活动,从日本本土来的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少,茶艺师和制茶师的比重更大,把自己的茶文化推向世界的意识比较薄弱。他认为日本茶文化落后于中国,是因为组织制度太严密,限制了发展,过于流于表面的表演形式。

当问及“茶文化是什么”时,小泊重洋毫不犹豫地说“认可与包容”。他解释道。原始人的生活也许只有草叶与皮毛,但是并不能否认那个时候所产生的文化。喜欢红茶的人不要排斥绿茶,不仅是茶文化,在所有文化面前,不排他是很重要的。

日本人的茶道、花道、剑道等,都强调“道”的修养,要战胜对方,光只是想赢是不行的,茶道也是一天要练习几百次,点茶的程序才会完美。点茶时不能有杂念,产生“无我”境界,超越点茶程序才会发挥点茶的意义。现在太强调点茶的茶具如何昂贵,动作如何优美,违背了茶道精神修养的作用。

让茶的世界变得单纯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2篇

黄圣辉

武夷山瑞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建武夷山风景区首家民营博物馆“瑞泉茶博馆”,并且成为YBC导师服务站、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研制开发“黄玫瑰”、“岩香妃”等失传已久的品种,为异彩纷呈的岩茶品种再添新亮点,央视、日本东京等地电视台专题报道了黄氏瑞泉岩茶的制作传承工艺;被评为“福建青年创业奖”、“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

漫步街头,仿佛五步之内必有茶店,消费者常常因此迷茫或者莫名地优越起来,甚至有特别找茶(找茬)心理,挑剔,因为挑花了眼;在这样的环境里,茶老板如何做出自己的茶特色,如何走自己的原创路线,就特别考验其产品定位、品质,以及商业智慧与嗅觉。茶,现在已成为“文化”的一种,一般人就不假思索在“文化”上做文章,然后人云亦云,觉得只要说茶文化准没错;问题是,大家都在打“茶文化”这张牌的时候,你如果没有特别的茶概念、茶图腾、茶底蕴,又会被淹没在浩瀚的“茶文化”里。

黄圣辉的“瑞泉”武夷岩茶品牌,经营的是安静、安宁、禅意、哲理,茶香里弥漫着一些觉悟,品茗中,渐渐走进内心,也是自我的一种圆润修习。

禅意

采访黄圣辉那天,深秋,薄雨,在他的瑞泉茶博馆里,宾客盈门。在一个安静处,与他聊茶业、创业以及他理解、感悟的茶哲学……一身麻质衣衫,浅咖啡色,中式,飘逸、古意里,带点时尚的简约,有深山高人的轻如燕的步调,眉宇间有修行者的清亮,形容里带些禅意、自在……连服务员的衣装、客人入座的布艺沙发,也都以麻质的面料来打造,可见他的用心,以及他的喜好与追求……

“武夷山的茶是哲学的茶”,黄圣辉不停地强调“品质”,而他所说的品质里,包含朴实的哲学,或者更具体的是禅学,还有儒学向阳的那面。在他创立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唯一的茶文化博物馆内,“凭窗握卷拥翠,远眺曲水呈秀”,那种古典情怀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召回,有一种莫名而愉悦的穿越,那种茶的仪式美、东方美,越过喧嚣的市声,缓缓地重现在眼前、在心里。

黄圣辉1974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20岁那年,因缘际会,黄圣辉到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当了六年的俗家弟子,得法号“天品”,种因果,修智慧。这六年,大部分时日是早上四点半起床,做早课,扫地,泡茶,出门背包,吃素……还拿了“皈依证”,内修外修,对他的成长与人生,是洗礼,是历练,也是领悟,我笑称“比硕博研究生连读”还重要,黄圣辉说,不悟哲学莫学茶,茶藏真意世界观,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体系。如今,融汇“儒释道”于一体,黄圣辉在哲学里渐行渐远,他在茶世界里的风景也越发深邃动人。我也因此明白了他那一身的打扮,原来是有缘由的。

百年老店

黄圣辉来自一个制茶的百年世家,“天赐”一脉有茶香,“天品”自在高处得。他的曾祖父开创了“瑞泉”字号,延续至今,一直做“贡茶”,武夷山著名的正岩茶产区――天心村水帘洞就是黄圣辉的老家。汗滴莹莹映火光,满屋茶香醒我心。黄圣辉还记得年幼时候,每到制茶季节,当暗夜里炭火闪动,茶香暗长,时誉“武夷山第一焙茶师”的爷爷黄瑞喜带着父亲黄贤义一起悉心查看焙茶过程的情形。这是个有传承的茶叶大世家,黄圣辉说,爷爷是他的偶像,在村里一直德高望重,为人做事,爷爷一直是他的榜样;伯父黄贤庚也是茶叶达人,是《国家茶艺师题库》开发小组专家、部级茶艺师和评茶师考评员等职称、荣誉加身,著作有《武夷茶说》、《佳茗飘香》等。

黄圣辉说,焙茶有着很高的技巧,高超的焙茶师通过这道工序,不仅能让好茶韵味更足,而且能弥补制作中的缺憾,这类似“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如今,已经70多岁的黄圣辉之父黄贤义还在焙茶,黄圣辉也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只要抓把茶叶,黄圣辉凭借轻微的搓揉,就可以判断是否烘焙到位。

让传统的技艺充实进时代的内涵,一直是黄圣辉的追求。黄圣辉历时三年踏遍武夷乡间,抢救那些即将消失的茶文物,建成了一座体现武夷山古法制茶的博物馆。在博物馆一楼,所有建筑装饰、建筑标准、制茶设备等都按照传统制茶程序来要求。在炒青的茶锅前,有数块磨锅石,这在武夷山已经不多见,这是武夷茶制作中一个独特的细节,这种磨锅石是当地砂岩制成,武夷茶就长在这样的沙砾岩土上。“你将传统的制茶过程用现代博物馆形式表现出来,既浓缩了历史,也便于现代人学习,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一位来自英国的茶人对黄圣辉赞赏有加。

大哥通达的大世界

2001年春天,黄圣辉在寺庙里接待马来西亚的文通法师,三天里,黄圣辉带他游玩武夷山,他的慧根与热情,让这位法师很欣赏,问他“要不要跟去马来西亚走走?”并且切身地问他有什么问题,从未出过省的黄圣辉很是向往,他觉得内心修炼的同时,还得出去开阔视野,于是答应了。文通师傅就以探亲名义,为黄圣辉办了签证、买了机票,经过厦门出关,去了马来西亚。临行前,黄圣辉精心准备了40多公斤的茶叶,就是这么一次旅行,开拓了他的茶叶世界。

在马来西亚的那些日子,黄圣辉住在庙里,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生意伙伴之一、马来西亚紫藤茶叶集团的老板林福南。他记得很清楚,林先生喝第一口他带过去的武夷山的茶,忍不住赞叹:“多年没喝这个好茶了!”那种回到茶本味的惊喜,对黄圣辉来说,也是一个启发,外面的世界真大。林福南马上下了五万元订单,这对当时刚刚“见世面”的黄圣辉而言,是个大数字。很快,他就从马来西亚回来,着手“解决”那订单,因为没有出口权,好说歹说找了家出口公司,委托他们“帮忙”,好事算是圆满解决。

第一次做“外贸”,黄圣辉就表现出很淡定、真诚,他带去的40多公斤茶,除了送人,也卖了20多公斤,于是有了1万元现金回笼。至于那5万订单,对方要求先发货,他也乖乖地办了,问他是否太冒险,他说,做茶生意的,都有友情心结,喜欢有朋友的温度与气度,做人要诚信,首先自己得信人家。

2002年,黄圣辉又去了趟马来西亚,谈第二单生意,30多万元,这又是一次突破,当夜他很激动地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报喜,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作为家里的大哥,他知道自己肩上的压力。同时,也开始想怎么尽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对每一单生意,在黄圣辉看来,都是缘分,都很珍惜,如同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品质是根本”。

回到家里,资金成为最大的问题,借钱的时候,在人家门口徘徊许久,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最后问了人家一句“吃饭了没有”就跑了,有时为了一两万的应急钱,一夜无眠,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

顺理成章地,为了更好发展,2004年他注册自己的茶叶厂,几百亩的茶园,可以有自己原创的上规模的生产线,从家族作坊式的茶叶加工,渐渐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经营模式。2005年开始,国内茶市低迷,每斤100元的价格都很少,而且还是经过6道工序的。这时,黄圣辉遇见一位马来西亚的老师,他深有体会的一句话是:把茶卖给“懂得的人”:那老师例举一位日本茶老板,一年里,3个月制茶,3个月打包发货,3个月过年,还有3个月旅游……从容而富足,因为他做的就是高端茶叶,有专门的茶客、全世界范围内固定受众,所以生意做得很惬意、轻松……这给黄圣辉很大启发,要走出去,寻找自己的高端客户。

2010年注册了瑞泉茶叶有限公司,家族企业股权化,兄弟、父亲各持有股份,分工协作,他主营市场;大弟弟主攻制茶,侧重技术;小弟弟管理内务、财务,父亲当然是顾问、总监……事业蒸蒸日上。

2008年,黄圣辉武夷山大红袍茶博物馆挂牌成立,占地10多亩,是在风景区里唯一一家私人茶博物馆,展示大红袍的传统工艺与价值,收集各类从大唐开始与茶相关的器皿,琳琅满目,古色古香。

茶博馆已经接待省部级领导100多人,国际友人更是无数,因茶结缘,因茶友好,与黄圣辉坐下谈茶、谈雅事、谈生意、谈哲学……黄圣辉说,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在黄圣辉的哲学世界里,他在践行着这个理念。在博物馆的二楼,就是一个“儒释道”和谐一处的黄圣辉精神空间,兼容并蓄,这里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的墨宝“瑞泉长流”,也悬挂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的墨宝“上善若水”,居中的一间大展厅里,陈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永乐大典”数千册的影印线装书,当年全国只发行六套,中国著名的儒学大师南怀瑾生前也是黄圣辉的茶客……到过黄圣辉博物馆的还有王光英、钱伟长、蒋树生、路甬祥等政要,文怀沙、于丹、石大宇等文化名人,世界茶业协会主席米歇尔・邦思顿、马来西亚林祥平等外国著名茶人……“能站在大师的一侧是幸运的,我们可以随着大师的目光看到更高远的境界,更加净化自己的品格。”与大师交往,黄圣辉不唯虚荣,唯有自我警醒。

2008年,一位美国纽约茶入伍德到访武夷山,在黄圣辉的热情接待下,这位外国茶人停留武夷一个月,归国后写出了一本中英文版的《中国茶书》,其中详细介绍了武夷茶。这对黄圣辉触动不小,他感到了自己传播武夷茶文化的责任。为此,黄圣辉已经开始与专家学者制定详细的三年规划,“让中国茶文化的天籁,借力产业好风,送到世界各地。”黄圣辉在描绘未来愿景,在当下“文化强国”的时代号角下,茶文化也要展开变局。

做一个武夷山茶文化的传播者,是黄圣辉最快乐的事情。2008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大韩航空公司宣传片摄制组等都曾经到茶博物馆拍摄取景。其中,中央台《走遍中国》、《快乐汉语》节目组两度光临。每次这些国内外知名新闻媒体都要邀请黄氏父子出镜,应用老制茶工具,表演传统制作过程。每一次,黄家父子都快乐得像孩子,展示起来不遗余力。茶界泰斗张天福也被他们父子俩打动,亲予墨宝:武夷山瑞泉岩茶厂。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3篇

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从台湾漂洋过海而来的茶香满溢馆内。

“在台湾茶业具有北文山、南冻顶的说法,今天我们带来的就是文山包种茶,你可以随意品饮。”台湾冠联茶叶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参展商谢明伦正向来自广西的采购商推荐自己的茶品。谢明伦是第一次参加茶博会,“主要是抱着以茶会友的心态来的,大家可以交流交流彼此的制茶经验。”谢明伦笑言。

本届茶博会秉承“缘聚武夷、茶和天下”的理念,突出“茶与养生”的主题,独特性、博览性、市场性、互动性、品牌性都更加突出。

主持开幕式的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说,武夷山山好、水好、茶好,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之美、绿色之美、清新之美,特别是武夷山积淀了“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深厚底蕴。

“当前,我们正致力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自身的绿色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旅游养生、生物等千亿产业,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依托茶博会的平台,对接项目、碰撞商机、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台湾农会常务监事白添枝说,闽台之间血水相融,人同祖、族同史、语同音、习同俗,有着天然的联系。闽台茶叶,同源同根,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已成为两岸茶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台湾馆茶情足人旺

闽台两地同祖、语同音、习同俗、茶同根,凭借武夷山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理优势,一年一度的茶博会已成为海峡两岸茶产业、茶文化交流合作的盛会,成为挖掘两岸文化历史渊源,增进两岸感情交流的桥梁。

台湾馆一如往年般的人气爆棚。百余家台湾企业携各自看家名茶亮相,希望能在大际茶市场分得一杯羹。

本届茶博会设有标准展位1200个,其湾展位118个。作为台湾两大名茶的高山茶、乌龙茶一经亮相,便遭遇到众多大陆名茶的竞争。为此,台湾茶企纷纷推出独特工艺、健康、原生态、科技等牌子,来应对大陆茶企的激烈竞争。

高雄茶商张丰都经营的是老茶生意。他家茶叶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老”字。他家的茶叶制成后,要存放几十年才开封售卖。他告诉记者,茶叶存放的时间长了,就会呈现出独特的风味。他说,老茶里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没食子酸,对人体有抗氧化、抗癌的显著效果。

台湾农会常务监事白添枝告诉记者,他多次赴大陆参加茶博会,深深感到台湾今后的农业,包括茶叶的出路在大陆,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发展农业和产品销路最大的市场,“这次台湾茶企、茶商都争相报名前来参展和交流,我们农会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所以择优录取,轮流参加。”

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林育丞已连续参加了7届武夷茶博会,他还组织了合作社茶企一道前来参加,他说自己的生意从初入大陆市场的一片空白,到现在发展到17个城市设有经销点,合作社在大陆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茶叶生意越来越红火。他还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他的业绩在众多已经登陆的台湾茶商里只处于中下游水平,他说大陆将是他未来事业发展的重心。

本届茶博会围绕“绿色、环保、简约”的要求,在总结借鉴历届茶博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展会节俭、客商增加、交流更多等亮点。

少数民族歌舞热烘茶博会

伴随台味浓厚的音乐,踏着气势十足的舞步,台中县大武排湾族芭札筏艺术团的歌舞,在台湾馆一开场,便吸引了成千上百的参观者驻足观看。

此次表演团一行20人,在团长邱师义带领下,风尘朴朴从台湾抵达武夷山,不顾路途劳累,立刻进行了排练。在展馆正式演出时,台下观众看得高兴,台上演员也跳得起劲,掌声、喝彩声连成一片。

“台湾少数民族能歌舞,只要音乐一响,男女老少都会跳起来。今天他们在这里表演丰收舞和演唱台湾20多个少数民族歌谣,大家以内心的歌舞来表达中华民族大团结,血浓于水的永不分离两岸同胞的骨肉之情。”邱师义说。

来自江苏游客吴文静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武夷山茶博会,游览台湾馆,不仅观赏到琳琅满目的台湾乌龙茶类,还看到台湾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他们与我们是一衣带水的同胞,虽然歌曲的方言听不懂,可是舞蹈中的动作成了另一种语言,它们的根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美食、茶具各领

酥脆喷香的方块酥、软糯粘牙的麻薯、Q弹微苦的巧克力球、甜而不腻的凤梨酥……在台湾馆里,每走几步便能与台湾美食相遇,让许多“吃货”直呼幸福。

在众多小吃展位之中,台湾有名的伴手礼“凤梨酥”格外受到中外游客青睐,来自邵武的游客宋玉枝试吃过后,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十盒。“这是正宗的台湾小吃,比网络上买的好吃多了,主要是新鲜货。”

台湾参展商陈明芳开心地说:“我从台湾带来了30多箱的蚕豆,没想到参展第一天就已告罄。明年我还要来武夷山,让更多人品尝到台湾的小吃。”

在台湾民窑艺术坊外,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整个展台围了个严严密密,不时传出一阵阵感叹声“原来茶具还能这么做”。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无量、般若、禅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很难想象一套茶具能尽含儒、释、道三教文化,台湾民窑艺术坊通过茶具的外形和组合把中华文化的内涵彰显殆尽。

在台湾馆,各种创意茶具随处可见,让人惊叹台湾创意产业和茶产业结合所迸发出的能量。

“每次来茶博会,台湾馆内参展的物品都能让我眼前一亮,”一位来自广东的采购商告诉记者,“在创意上我们需要向台湾多多学习。”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4篇

茶壶套的风波

老辈子北京人都爱泡茶馆儿,还最讲究喝热茶,所以老北京茶馆儿大都有茶壶套,为的是天儿冷的时候沏好的茶不凉。现如今老北京的茶馆儿早就没有了,这茶壶套自然也就成了稀罕物,阿龙收藏的茶壶套就更是来得不容易了。

那还是十几年前,前门外鲜鱼口地区开始拆迁。要说那地界儿以前可有不少老北京的正宗茶馆儿,所以阿龙一得着“有个老爷子要卖茶壶套和茶杯”的信儿就直奔了前门外。可没想到紧赶慢赶的,刚到鲜鱼口,阿龙就看见两个说东北话的人已经早他一步占了先。再一打听,没错,总共28个茶壶套,300多个小茶杯,6000块钱,已经谈好了。到了这份儿,要是换了别人,这买卖一准儿就吹了。可到了阿龙这儿就不一样了,他脑瓜一转就想出了主意。等着吧,这俩“东北人”该栽了。

用阿龙的话说:“我既是想买,就得想招儿。”于是他直接去了卖主儿家敲门,因为他打听好了,价钱谈好了是不假,可货还没弄走。见了人家老爷子他也不说买茶壶套的事,而是先聊天,告诉人家我是阿龙,就爱收藏老物件儿,不为卖钱,就为了把咱们老祖宗用的东西留下来,那是咱老北京的文化,真要是让人倒腾走了,那您得后悔一辈子。还别说,阿龙这一通“白话”还真让老爷子一点儿没留着就全都交了底。原来老爷子家过去真是开茶馆儿的,原本想把这28个茶壶套和300多个小茶杯留给儿子,可儿子不是那么喜欢。现在既然有人出了6000,还是想给卖了。

阿龙一听急忙说:“我给您加2000,您就卖给我吧!”加了价钱,老爷子当然高兴,他对阿龙说:“这么着吧,你明天再来拿。”阿龙一听有门儿,赶紧说先给定金。可老爷子没要。第二天天还没亮,阿龙就去了。想不到见了面,老爷子就说:“这东西6000不能卖了,想要得2万。”得,一宿的工夫,这价儿给码上去了,怪不得昨个儿人家不收定金,感情是钱这儿顶着呢。可阿龙回过头一想也是,谁跟钱有仇呀!

没容得阿龙想出招儿来,那两个“东北人”也来了。见着阿龙就说:“这东西我们要了,你就别捣乱了。”阿龙一时想不出辙,只得说:“要不咱们一人一半儿。”可“东北人”不答应。一见这景儿,这边老爷子更是摇着脑袋不卖了。

看来想把这茶壶到手还真不那么容易,可阿龙是个为老物件儿敢“发狂”的人,没别的,阿龙接着想招儿。于是,第三天一早他又去了鲜鱼口,不过这回阿龙是提溜着苹果、香蕉和二锅头进的门儿。进了门儿还是聊天,先说老爷子说话声音好听,像自个儿的父亲一样。人常说“佛受一炷香,人受一句话”,看来没错,阿龙这话一出口,老爷子就高兴了,再一听阿龙说:“您放心,您这东西到了我这儿,就永远留在北京了,甭管什么时候,您和您的子孙后代永远都能看见这些物件儿。”老爷子心里更踏实了。最后是没用2万,1万多点儿,28个茶壶套,300多个小茶杯,阿龙全都抱回了家。

这天晚上,阿龙终于踏踏实实睡了个舒服觉。可早上起来又不踏实了,原来两个“东北人”竟找上门儿来要打他。这回阿龙终于听出来,敢情是俩韩国人。这下阿龙的底气更足了,心想,老祖宗的东西弄出北京我都心疼,你们还想弄出中国,门儿都没有。他说:“别说弄走,你要敢带出北京,我就找人吓死你!”这么一吓唬,两个韩国人跑了。

如今,在铃铛胡同的博物馆里就能看到这些茶壶套和小茶杯。阿龙指着一个茶壶套说:“这茶壶套也叫‘福到’,是取茶壶套‘壶套’的谐音。”接着又拿起一个八仙桌上摆放的蓝边小茶杯指着杯底涂着的红漆说:“这300多个小茶杯个个杯底都涂上了红色,这是老北京茶馆儿的‘规矩’,那个年月一个窑里烧出上万个一个模样的蓝边茶杯,各家茶馆买回来就都在杯底涂上不同颜色做记号。所以凡是茶馆留下的茶杯,您翻过来看,底下保准都有记号。”您瞧,这百十年的老北京物件儿让阿龙收到手不说,还能给您聊出老百姓的文化,可见阿龙是没少下工夫了。

边“淘换”边拜师

说阿龙在收藏上没少下工夫,这话不假,只要您喜欢,甭管拿起哪一件问阿龙,保准是连物件儿带人带事的,阿龙都给您说个一清二楚。阿龙说:“这些老祖宗的文化是在淘换老物件儿的时候,跟北京的老人学习来的。”

有一回,阿龙在后海的旧货市场淘换到一个清朝时的陶制存钱罐儿,看着这个100多年的地道老物件儿,阿龙当场就虚心地跟市场的老人讨教老北京存钱罐儿的文化故事。老人告诉阿龙,老辈子北京城每到大年初一,只要早上起来听见胡同里卖存钱罐儿的吆喝声,各家儿就会把存钱罐儿摔碎,一个是图“岁岁平安”的吉利,再一个就是立马拿着存钱罐儿里的钱出院门儿到胡同里再买一个新的存钱罐儿,剩下的钱就可以去逛庙会。这么一来,摔碎旧存钱罐儿,再买新存钱罐儿,就成了老辈子胡同里的北京人在大年初一做的头一件事,所以有北京人说:“当年老北京城的第一号‘大买卖’就是卖存钱罐儿。”

老北京存钱罐儿的故事讲完了,阿龙兴奋地又亮出来一个绝活:用手挡住耳边,亮开嗓子,一段地道的老北京卖存钱罐儿吆喝声就出来了:“卖小盆儿,卖小罐儿,喂猪的浅儿来,攒钱的罐儿……”

您听这吆喝,绝对是原汁原味儿的京腔,还有那头头是道的存钱罐儿的故事,这可全都是阿龙在收藏各式老物件儿的时候刨根问底,没断了向人学习、讨教才学来的。用阿龙的话说就是“随时收藏,随时拜师”。所以收藏几十年,阿龙的收藏多,学到手的老北京民俗文化知识更是不少。单就这老北京胡同里的吆喝,阿龙不但是学会了好多种,还知道这吆喝人在吆喝之前用手挡着耳边,一是告诉旁人,我要喊了,还有一个就是让吆喝声传得更远些,好让胡同里大户人家好几层院落的深宅大院都能听见。

“打眼”只当交学费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5篇

喝茶、聊天、赏壶,是朋友到百佛园后的规定节目。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光是树木就栽了数千株,四季常青可不是一句空话。但大家急着要观赏的,当然是许四海自己的作品,还有他收藏的宝藏。

初试牛刀,用汤匙挖了一把壶

“江南壶痴”的雅号,原是朋友们送给他的,形容许四海对紫砂壶收藏的迷恋和在创作实践上的执著追求。

许四海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紫砂陶艺家。上世纪80年代初,许四海从广东空军部队转业回上海,在公用事业学校任干部,业余时间就琢磨着做紫砂壶。但紫砂壶这个东西,看上去容易,做起来相当难,有特定工艺流程和100多件专用工具,想无师自通几乎不可能。

他的第一把壶是用汤匙挖出来的,然后拿了这把别出心裁的处女作去请教沪上大画家唐云。唐云是个爱壶人,在几十年的丹青生涯中收藏了许多紫砂壶,包括好几把国宝级的曼生壶。他见到许四海的处女作并没有露出讥讽的神色,而是鼓励他:“中国的科长有千千万万,但出色的紫砂艺人不多,你不要当科长了,就做紫砂壶吧。”

听了唐云先生的话,许四海停薪留职,去宜兴寻访名家、拜师学艺,并参与了紫砂二厂的创建。几年后,许四海正式拜唐云为师,画画写字,读了不少书。不久师徒俩还合作了一把,由许四海根据唐云设计的图纸做壶,唐云在生坯壶上题诗作画,再请名家镌刻后入窑烧成。这种壶被人誉为“云海壶”,是文化人竞相收藏的宝物。作品完成后,绝大多数都给了唐云,许四海自己只留下一把作为纪念。

在大师的引导下,许四海制作的紫砂壶及紫砂雕塑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评比活动,屡获大奖,享誉海内外。

囊中羞涩,脱下毛衣换老壶

其实,上世纪70年代许四海在广东空军部队服役时,就开始收藏壶具了。为了购藏一把前代名家的紫砂壶,他常常不惜节衣缩食,甚至倾尽囊中所有。

有一次许四海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一张西晋青瓷虎子的照片,一眼认定是遗世珍宝。这是安徽一个老农在田头掘沟时偶然发现的,拿回家后洗干净自己用了。于是许四海当晚租了一辆车赶到安徽,但那个农民已经卖给了“跑筒子”的古董贩子,于是许四海再折回江苏溧阳,出高价从贩子手里买了下来。

虎子从两汉和魏晋六朝起流行,是常见的随葬品,在民间就是夜间使用的溺器,俗称夜壶。许四海收藏的这件虎子,整体造型就是一头蹲着的老虎,双目炯炯有神,兽体胖肥浑圆,像一只蚕茧,四肢弯曲向前,似乎随时都会一跃而起。上海博物馆的专家看了之后,认为超过了上博的藏品。

还是在当兵时,有一次许四海看到一个地摊上摆着一把旧紫砂壶,壶面上刻着一老翁在树下悠闲地读书煮茶,从印章上判断像是清代雍正时的遗物。摊主索价五百,许四海掏空口袋也没掏出那么多钱,情急之下,摘下手表塞到摊主手里。但摊主还是觉得不够,许四海急了,扯开军装脱下太太为他新编织的毛衣往地上一扔,拿起壶就走人。

金石为开,大亨壶得偿所愿

当然,许四海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镇馆之宝―大亨壶的获得。1986年,在宜兴创业的许四海从朋友处得知当地有一户潘姓人家想出手一把邵大亨的旧壶,这把壶原来是邵大亨为潘家先祖特制的,准备当做传家宝传于子孙的。

许四海立即与潘家接洽,对方毫不客气地开价三万元。当晚,许四海就请来宜兴的上海朋友赶回上海向太太要钱,第二天再返回宜兴。谁想许四海兴冲冲地再次来到潘家,潘家又毁约了,原来他们想等港台客人来问价,以便卖个高价。可是来了几拨客人,都嫌壶价太高,没能成交。而许四海为了得到这把壶,三天两头往潘家跑,嘘寒问暖,送些生活用品,磨蹭了半年,终于如愿以偿。

30多年栉风沐雨的寻访,使他拥有了几百把从明清宗师到当代巨匠的紫砂壶,加上从仰韶文化到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历朝的各种材质和器形的壶具的拱壁,构成了一部相当完整又蔚为壮观的中国壶具史。13年前,他将中国第一个私人壶具博物馆建在上海市兴国路上,这个中国唯一的壶具博物馆为色彩斑斓的海派文化添上了一笔瑰丽绚烂的重彩。

2001年金秋时节,四海壶具博物馆新馆在绿树红花中落成,在这幢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里,几百件珍贵壶具按国家博物馆陈列方式展出。馆厅中央还有一尊唐云先生的半身铜像,许四海天天揩拭铜像,就像向老师汇报成绩。

七八年来,这个博物馆接待了无数陶艺爱好者以及外国游客,许多对陶艺一窍不通的人在此转了一圈后,从此成了紫砂迷。2004年6月,四海壶具博物馆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等主办的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

茶禅一味,百佛含笑佑中华

建了壶具博物馆,许四海还不满足,他要为壶具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于是,他带领儿子、徒弟拔去野草,平整土地,开挖沟渠,花了几年工夫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个中式花园。这是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以佛教文化为景点框架、以绿化城市为义务的江南园林。

许四海不是佛教徒,但他深谙禅茶一味的真谛。他常说:“壶就是佛,佛就是福,福也就是壶。”这不是绕口令,而是他通过20多年对中国壶艺的探索,深知喝茶与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他总是劝说朋友: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用紫砂壶喝茶。他本人呢,则要加一句:不妨大块吃肉。因为天天喝茶,他虽嗜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却从无“三高”。他每年还要外出作20余场健康报告,宣传喝茶的好处。

许四海给这座园林起了一个极具个性的名字:百佛园。园中最让人啧啧赞叹的是一尊汉白玉卧佛,重三吨多,最早供奉在河北一个小城市的寺院里。抗日战争时,庙里的和尚避乱前把它埋在土里。后来和尚们流落各地,庙也夷为平地了,大家就把这尊卧佛遗忘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农民刨土时发现了它。许四海是从朋友那里看到照片的,当时正有文物贩子要打它的主意,他急了,心想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流失到海外,就跟朋友说,我买下吧。不久,一辆卡车直接从河北运来了,它应该是明末清初的东西,躲过了日本鬼子的炮弹,也算是上苍有眼,庇护中华。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6篇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

故宫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明清两朝皇帝在此指点江山。1911年,辛亥革命了清王朝。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军派鹿钟麟率部荷枪实弹进入紫禁城缴了卫兵的械,然后命溥仪立即出宫。当天下午3时,溥仪离开紫禁城,从此一去不复返。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院典礼,庄严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据当时报载,开展当天,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涌进故宫,一窥它几千年神秘的蕴藏,欲看几百年的禁地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宫内外一片拥挤。

创办故宫博物院史无前例,一切都要靠探索。加上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等,创办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仅1926年3月到1928年6月短短两年中,院方负责人就有四次变动。故宫经常遭到军阀的扰乱,经费短缺,员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甚至有人提出废弃故宫,拍卖故宫国宝。到了20世纪30年代,正当故宫博物院各项工作正常发展时,又因日寇侵华,抗战爆发。为了保护国宝,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文物万里大迁徙”。大迁徙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进行,上面有日寇飞机的空袭,背后又有日军大炮机关枪的追击。从1933年到1944年,故宫1.3万多箱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古籍善本图书历经11年,行程万多里,一迁上海、二迁南京、三迁西南大后方,每一次搬迁都惊心动魄。在日寇侵华期间,全中国文物损失惨重,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都无大的损失,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大奇迹。

一宫文物分两岸的历史真相

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然而,对于大陆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久闻其名,陌生是因为至今不能亲历。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南京时,曾遇到反对的呼声。当时的国民政府曾公开表示:一旦时局稳定,仍将南迁的文物运回原地。但是,抗战胜利后,政府鉴于当时的政局,于1948年底又将存放于南京的文物精品迁移至台湾,从此造成了一宫文物分两岸的局面。

由南京迁往台湾的文物分三批,三批文物的起运时间分别是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949年1月29日。迁台文物一共有2972箱,数量上虽然只有存放于南京文物的四分之一,但在质量上却是文物精品。文物运台后,先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保管条件十分恶劣。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迁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5年,台湾成立“国立故宫、中央文物院联合管理处”。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1年,在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馆,1965年新馆落成。同年11月12日,博物院正式开院。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两个故宫博物院。博物院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晚了整整40年。

游不用解说员

占地1200亩。它在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还有个名字: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的形式,采用中国宫廷式的设计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典雅壮丽。到了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颇具气势的六柱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迹“天下为公”四字。拾级而上,在平台处可见刻有“博爱”二字的铜鼎。再上去,就是“故宫博物院”了。

的门票是成人100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相当于1元人民币,下同。),军人、警察、学生凭证优惠价50元,6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台湾民众免费,20人以上团体优惠价是80元。此外在门口,押一个有效证件花100元,就可租一个语音导览器,这样就不用解说员,到时只要输入你眼前文物的编列序号,导览器就会告诉你这件文物从哪里来、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用场以及奥妙在哪里。

藏品有多丰富

当时文物迁台时,的确只有原故宫的四分之一,但都是文物中的精品,共有3000件运到台湾。这3000件当时是经过挑选的,其中的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古籍善本价值连城。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时代的鸟纹玉饰、清代的翠玉白菜蝈蝈,青铜器中的商代兽面纹方樽,书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绘画中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韩干的《牧马图》等,还有为数众多的宋元古籍善本,都是无上的国宝。

的文物除了当年北京故宫和当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运去的外,后来还有一些接收、捐赠和收购的。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7万件,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文玩等;书画近1万件,包括书法、绘画、织绣等;图书文献最多,近57万件,包括四库全书和善本图书等。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型石最受游客喜爱,成为的招牌。

的总文物量有多少?如果三个月换一次展品不重样,大约可供展100年。限于展出场地,博物院每次仅能展出各类文物1700余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长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汉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陶器、中国历代玉器等。所以,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观花收获更丰。若要想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比如宋代的书画,可以亲眼一见“苏、黄、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宝,足以让人流连忘返。看完全部真迹,还可静下心来,仔细欣赏经过翻拍放大处理后的书画局部轮廓。加上古雅的乐曲和通俗的解说,宋代书画之美便了然于心。

博物院不定期推出的主题展最受欢迎。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茶器、茶书等共197组件,可让人系统地领略中国文化特有的论茶典籍、品茶情景和饮茶器皿。为了让展览更具完整性,特意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借来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个展览的布局独具匠心,就像江南的一个茶馆:粉墙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台北曾在2002年搞了个年度大展――“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这个展览汇集了许多珍贵的文物,有些是首次公开露面。其中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大婚时的画像,是意大利传教士、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所作,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为了此次展览特地去商借的。同时借来的还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乾隆南巡图》,此外还展出了两幅限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仅展出40天。在近200组件的展品中,有一幅美丽的戎装女子画像引起人们的好奇,这是一幅西洋油画,据传是“香妃”画像,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由于画卷时间长远,卷轴下方签字已无从知晓。不过,这倒是给文艺作品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利用丰富的藏品,博物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主题展,如成吉思汗、宋代文化、明清书画等主题展。

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两岸都有故宫博物院,它们都以清室宫廷收藏为基础,在追溯博物院的历史时,也都将1925年的开院视作各自诞生的标志。有人说北京故宫是“有故宫,没文物”,是“有文物,没故宫”,也有人说迁台的文物仅占原南迁文物的1/4,根本不可能与北京故宫相比。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平心而论,两个故宫,各有千秋。要说书画,的宋画达943幅。西周时代的青铜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铭文,属传世珍品,比如毛公鼎,腹底有三行497个字,十分罕见,至今仍是西周青铜器铭文数目之冠。瓷器中精品更多,宋瓷中的汝窑,清瓷中的古月轩,90%都在台湾,这也是最值得夸耀的收藏之一。65万件藏品堪称中华文化艺术宝库。

但北京故宫超过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可匹敌。北京的故宫珍藏着占全国文物藏品六分之一的传世瑰宝,历代艺术馆、青铜器馆、陶器馆、工艺美术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绘画馆中的大批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艺术馆中的历代精品如原始社会的玉琮、秦代的兵马俑、唐代的颜真卿墨迹、宋代的钧瓷、明代的顾绣、清代的康熙五彩瓷器;工艺美术馆中的各种工艺品,珍宝馆中的如意、龙袍、凤冠、朝珠;铭刻馆中的石刻,绘画馆中的展子虔《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均是宝中之宝。新中国成立后,新入藏文物达240880件。溥仪出宫前流失的精品如《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基本都收回故宫。几年前更以千万元巨资收购了流落民间的怀素狂草《食鱼帖》。被乾隆视为三件稀世珍宝中的两件: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询《伯远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入藏故宫的。此外,由于对文物的评价当时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使得像宗教文物、特别是清王朝以后藏传佛教文物等当时都没有被拿走。此外限于当时的运输能力,皇帝宝座太大,家具太大,无法搬运,使很多珍贵的明清家具至今还留在北京故宫。而最不能忽视的是,北京故宫的美轮美奂,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和伟大文物。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海峡两岸至今还处于分离状态,而作为中华瑰宝的文物有些也分离在两岸故宫博物院中。比如“三希”中的二于北京故宫,另一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则藏于。其他如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其实只是它的前半卷,后半卷至今藏在。

文物的编号

有仿古的展室展厅。按规定,库房开启、关闭,须由分持电脑锁卡和普通锁钥匙的职员两人、工友一人同行,配合电脑控制中心完成作业。入藏文物,需经薰蒸杀菌处理。故宫文物的最早编号方式以宫殿为单位,给予《千字文》中一字为代号,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给“天”,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给“地”,然后登记宫殿内陈设的文物,顺序再给以流水号。人们都会好奇,编号“天”字第一号的是什么宝贝?它竟是乾清宫内一个踏脚的木门墩,因为这是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便编列为第一号。这套千字文编号,一直在延续使用。

担心被要求“物归原主”

文物一直未能在大陆展出,两岸文物交流和两岸文物界的人员互访,还是近10年的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两岸文物交流也基本上是单向的,即只是大陆文物在台湾借出展览交流。从1999年开始向大陆借展文物,当年为“三星堆传奇特展”及“汉代文物大展”,向大陆商借了“马王堆汉墓”和“南越王墓”文物赴台,曾引起很大轰动。2001年,“天可汉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中赴台展出的陕西省唐代文物来自12家文物单位,共120组件,种类包括金银、铜铁、玉石水晶、玛瑙和陶瓷等。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7篇

上世纪50年代,主席在安徽发出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上世纪60年代,总理接见采茶工人;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号召建设100个百万担产茶县:1984年,“国发75号”文件彻底打破茶叶统购统销的局面……这些茶叶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一批致力于茶叶事业发展的老专家们,不仅见证了每一段历史时期,而且投身其中,为茶业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观亭:过往中国茶业三十年复兴路

人物名片:于观亭,曾任商业部茶畜局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农副产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中华全国合作供销总社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社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茶叶加工、检验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商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在北京茶界,提起于观亭,几乎每个人的敬重之情都溢干言表。30多年来,于先生一直工作在政府茶叶部门。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角色,也见证了中国茶行业近30年的发展。今天,当他再次回忆起这些过往和曾经,仿佛一切犹在眼前。

建设百个百万担产茶县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逐渐由外贸转向内销。1973年,全国茶叶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年产百万担产茶县的建设要求。1975年,学“轻工”出身的于观亭被调到全国供销总社茶畜局负责茶叶加工工作。“那时茶畜局的工作内容包括样价的制定、茶叶收购和加工等。在百个百万担产茶县的号召下,我们多次去各地茶园考察。现在这些地区都已经发展成比较出名的产茶县了,比如湖南的安化、益阳,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婺源,安徽的祁门。云南的凤庆等等。经专家组考察评定合格后,国家会给这个产茶县一些扶持和帮助,比如化肥等物资的支持。”在茶叶百强县的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从民国时期的几万吨增长到近30万吨。

尝试茶馆和茶食品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的茶叶销售政策尚未全面放开。中国的茶叶流通采取三级销售模式:在各个茶叶主产区生产加工,在销区如北京马连道进行拼配和批发,最后由副食品公司茶叶科批发给像“张一元”这样的茶叶店,普通消费者购买茶叶要凭供应券。当时,茶畜局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茶叶产销沟通障碍,一方面茶叶卖不出去。一方面老百姓买不到茶。于是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到公园里、餐馆里开茶馆,二是到日本考察学习。时任茶畜局茶叶加工处处长的于观亭回忆起当时办茶馆的艰难,“自给公园、饭店提供茶叶,他们也不愿意干。饭店每天客流量大,都是站着等着吃饭的人,员工忙不过来。在中山公园、北海公园里也办过一段时间茶馆。那些国企员工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卖茶水不会给他们增加收入,却添了很多洗茶碗的麻烦。茶叶梗最容易堵下水道,特别难收拾。只坚持了一小段时间,茶馆最后也没能做起来。”

而日本的考察经历,却给了于观亭不小的震撼。“日本的茶叶应用无处不在,他们的茶叶产品涉及到了各种副食品,可以说,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里,茶是用来喝的,而日本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早期吃茶的传统。为此,我曾多次到日本著名的茶叶集团伊藤园考察学习。回国后,我们借鉴日本的方法,研发并投产了茶叶冰淇淋、茶味汽水、茶味羊羹等。”由于当时中国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尚未形成良好的茶叶消费环境,最后茶馆和茶叶副食品都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当时的尝试,仍给现在的茶业从业者以启示。

茶叶经营政策全面放开

1984年,国家下发的“国发75号”文件是中国当代茶叶史的一次重要转折。当时由茶畜局负责起草这一文件规定,茶叶经营除边销茶外彻底放开。“这是中国自唐代以来茶叶政策第一次放开,大大激发了茶农、茶商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茶叶品种和结构不合理的茶叶企业淘汰出局,当时一批国营茶厂都倒闭了”,于观亭回忆说,“从文件下发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茶业由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卖茶难的问题渐渐呈现出来。1989年,全国供销总社和国家商业部合并后,成立中国农副土特产开发公司,我担任副总经理。同年,成立了中国茶叶企业产销集团,我担任董事长。产销集团的主要职能是实现买卖对接,每年组织一次产销订货会。当时北京像中国茶叶总公司、北京茶叶公司都是参会成员。由于产销集团是半官方机构,我们也对产销双方进行监察。订货合同签署后一式三份,产销双方和我们集团各执一份。产销集团通过化肥等物资和贴息政策的调整对产销双方实行调控。这样过了三四年,产销双方对接顺畅后,产销集团也随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苏芳华: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人物名片:苏芳华,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于1965年从湖南农业大学茶专业毕业,研究了40多年的茶叶。他曾代表云南参加过中科协的全国代表大会,几十年来,见证了普洱茶的发展过程,成为普洱茶业界极有威望的元老,更为云南茶的发展和推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每每和苏老师聊起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云南茶业发展的巨大变迁,苏老师总是兴致盎然。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大概能勾勒出云南茶业30年的发展历史:

1938年以前,云南只产一种茶,就是晒青毛茶,1938年以后,云南开始产红茶,1945年开始产蒸青绿茶,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产烘青茶。直到1973年茶叶进出口公司经国家批准才有自由出口的权利,最早出口的是普洱茶,是晒青茶,当时叫做“云南青”,出口到香港,但是得不到香港消费者的认可。因为当时香港的消费者认可的是汤色红浓的普洱茶。于是我们专门派人去广东学习,研究出了渥堆的方法。可以确切地说,云南茶叶近30年来的历史,也就是普洱茶的发展史!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很多数十年、上百年的普洱茶被香港人从地下室里找了出来。香港回归之后。香港和云南之间茶业交往增多。1993年8月份,在昆明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到会的有7个国家的300多名专家学者,我时任大会秘书长。紧接着,思茅召开了“普洱茶原产地保护研讨会”,这个会接着又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一次。所以单单1993年一年,云南就开了3次关于普洱茶的国际性会议。如今的普洱茶之父邓时海先生,也就是在当时前来云南做的调查,后面才写就了《普洱茶》一书。

上世纪整个90年代,台湾茶人的介入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是传播普洱茶还是宣传普洱茶、推广普洱茶、研究普洱茶,台湾茶人都走在了前边,他们是非常有诚意的,也可以说他们是普洱茶发展的拓荒者!

前几年,普洱茶大热的时候,有媒体曾经用“妖魔化的普洱茶”来诋毁普洱茶的形象。看到这样的文章,真是令我们这些从事茶行业的老茶人感到痛心疾首!其实,任何事情在加工、发展、销售过程当中,难免有不法之徒搞小动作,但是这并不代表全部,只要日后加强规范和管理,一切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今年云南省政府给予了普洱茶产业不少支持,包括贴息5000万元扶持茶业,做了许多真正把普洱茶走到终端、走往外地市场的实事。其中最重要的是云南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过去很多人偏执地认为渥堆发酵的茶才是普洱茶,可实际上渥堆茶从1973年至今,只不过30多年历史。而晒青茶的历史是3000年,所以生茶也一定要算入普洱茶范畴!

最后,当我们问及应该怎么看待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茶业的发展,他笑笑说:“很简单的3句话,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苏芳华表示,虽然现在云南茶业看似低迷,但这样的“低迷”是参照2006、2007年普洱茶“虚高”的时候来讲的。每个产业都或多或少会经历一段特殊、不稳定、违规操作的过程,但这个“低迷”的状态与2000年左右,甚至更早期的普洱茶市场相比,已经是一个更为完善、更为繁荣的市场了!

陈郁榕:见证福建乌龙茶的辉煌

人物名片:陈郁榕,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著名的乌龙茶评茶师,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

说起改革开放30年,中国茶叶中发展最快的茶类,一定少不了乌龙茶,尤其是福建乌龙茶。而在福建乌龙茶区,提起陈郁榕的名字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谈起她对乌龙茶的审评和拼配技术。更是无人不佩服。除了精湛的审评拼配技术,这位巾帼女专家长期在福建茶叶第一线的工作经历,也让她见证了福建乌龙茶30年来从默默无闻到蜚声海外的辉煌历史。

1975年,刚从福建农学院毕业的陈郁榕被分配到武夷山市武夷乡茶叶收购站开始学习岩茶审评技术,凭借着倔强的性格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初步掌握了武夷岩茶中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品质风格。

1978年,陈郁榕调入福建省茶叶公司,担任福建乌龙茶评茶员的技术工作。当时福建省茶叶公司是全省茶叶行业的管理职能部门,调入省公司后,公司领导将她派往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县安溪县学习闽南乌龙茶的审评技术。从此,陈郁榕不停地在武夷山、建瓯、安溪、福州往返,走遍了福建乌龙茶南、北两大茶区的山山水水,各个乡镇,不停地评茶。她的审评技术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武夷山茶叶收购站学习岩茶的审评技术是入门,而到了安溪,学习闽南乌龙茶的审评技术则是她审评技术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当时福建乌龙茶的加工都集中在建瓯、安溪、永春和漳州4个国营茶厂,每年春秋两个茶季,茶农将毛茶送到省茶叶公司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茶叶收购站,由省公司派往各地的审评人员负责定级别、定价格。收购后的毛茶再发往4大国营茶厂做精加工,审评人员负责毛茶的精制和拼配,保证质量。陈郁榕回忆说,在国家对茶叶购销政策放开前的几年时间里,省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茶叶定等级、定价格,根据国家政策对茶叶进行计划调拨。

陈郁榕说,到了198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国发1984年第75号)文中指出“除边销茶继续实行派购,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按经济区划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把经营搞活,扩大茶叶销售,促进茶叶继续发展。”

文件一出,原本死气沉沉的茶叶市场立马活跃起来, “单在福州城门地区就一夜之间冒出了上千家的茶叶加工厂,都是最简单的家庭作坊,生意非常好,但茶叶质量却问题频出。”陈郁榕说,以前是国营企业统购统销,质量好把关,忽然冒出上千家私人的茶厂,如何保证质量?于是福建省茶叶公司向省委打报告,希望采取一些措施管理好市场转变中茶叶质量的问题,于是,1986年,福建就成立了茶叶质量检测站,为茶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发75号”文件下达的第2年,福州口岸出口量是1614吨,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6799吨。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国营茶厂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改制之势已不可阻挡。同时,福建省茶叶公司作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在削弱,逐步从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

陈郁榕说“国发75号”文件出台后,彻底打破了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期茶叶从生产领域直到流通领域的计划经济阶段。这一政策对促进茶叶生产,搞好市场流通,扩大销售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吴雅真:把泡茶变为一门艺术

人物名片:吴雅真,福建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常务理事、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创建了“福建功夫茶”的泡茶程序,成为福建茶艺表演的领军人物。

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乡,20年前的福建却没有一家茶馆,没有优雅的茶艺表演。甚至连泡茶的盖碗市面上都很少见。直到1990年,福建有了全国首家茶艺馆,有了一套固定的泡茶程序,有了给客人表演茶艺的专职人员……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她见证了福建茶艺从无到有的这段历史。

1990年,福建省博物馆联合几家单位,创办了福建乃至全国首家茶艺馆,名为福建茶艺馆。当时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吴雅真全程参与了创办过程。毕业论文写的是《历代饮茶习俗初探》的吴雅真对茶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愫,面临这样的机会,她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当时不仅福建,放眼全国茶馆,如北京老舍茶馆、四川茶馆,里面只有说书、神侃的,哪有茶艺表演呢?要针对福建的特色,创建福建功夫茶泡茶工序只能到民间去,到与潮汕邻近的诏安去,向民间茶人学习。时年已经40岁的吴雅真直奔诏安,“当时,闽南一带的功夫茶有了泡茶程序,但比较粗糙,茶叶也连梗带末,都要先放到一张纸上去。慢慢地抖呀抖,抖掉茶末后,才能放到壶里去,免得壶嘴被堵了。”

整整1个月,吴雅真流连于诏安一带的乡间。与当地茶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亲密接触。回到福州,她创建了“福建功夫茶”,18道程序便是如今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乌龙八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

1989年,在首届全国茶文化展示周上,吴雅真代表福建在会上表演的“福建功夫茶”茶艺技惊四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被评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吴雅真说在茶艺表演中,茶“气”最为重要,“不是说你长得漂亮。就能泡出好茶,就能得到客人的认可,”外表固然重要,但她认为茶是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东西,“一个人的身上,必须要体现出茶的气质,她的表演才会更打动人!”

从1990年开始,吴雅真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培训茶艺表演者。近20年来,吴雅真已将传播茶艺当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茶业也一定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茶已经从日常消费品提升到了文化享受的高度,而茶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福安、宁德、周宁……这些年来,吴雅真为不少地方政府培训了成熟的茶艺队。说起这些往事,最让她难忘的是漳平市永福镇茶艺队,“这个队来参加茶艺培训的姑娘,可能平时都在采茶,手脚都比较粗,这样的条件很难学好茶艺。”但是她们身上那种质朴的感觉打动了吴雅真,“就是有股茶‘气’!”于是从讲解茶叶知识、茶文化历史、茶艺礼仪等八手, “几个月时间,这些原本手脚粗糙的茶女们,也都能镇得住场子了。”

1993年,吴雅真下海,与人合办了别有天茶艺居,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艺居。在当时,边喝茶边观赏茶艺表演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头两年,别有天的经营很困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意才渐渐好了起来,喝茶,不再是牛饮解渴,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时,每天晚上7点到9点,别有天都有古曲演奏,最高峰时,有古筝、琵琶、二胡、洞箫4种乐器同台表演。当时我们还制作了曲牌,客人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点曲,一般一首曲子是两元钱,最贵的是10元一首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但是点曲的客人还是不少。在典雅的乐声中,茶艺小姐给客人表演茶艺。那种精神享受,让喝茶已不仅仅是喝茶了。”吴雅真回忆说。

陈文华:缔造“中国茶文化第一村”

人物名片:陈文化,祖籍福建霞浦,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经坎坷,扎根内陆省份江西半个世纪,倾情农业考古及茶文化事业,硕果累累。他在“为霞尚满天”的晚年,还将自己毕生心血浇灌在美丽的婺源乡村,以“立体茶文化”的思维,构筑了上晓起“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成为融文化、经济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陈文华先生创造了许多项“第一”:创办国内第一家茶文化学术期刊《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率先在江西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开设茶艺专业,开辟“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组建中国首家专业性茶艺表演团体“白鹭原茶艺表演艺术团”等。在陈文华先生的热心支持和促成下,上晓起已接待了4次与茶文化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少儿茶艺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赋予了茶文化新内涵的上晓起,在全国茶界倍受瞩目,仿佛“绿茶金三角”生态区域中的明珠,不断映射出奇光异彩。

一台捻茶机引发的事业

上晓起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乾符年间(公元874年~880年),这个古属徽州、超然世外的婺源小山村,现有92户农家,400余人口;古往今来,以茶为生计,是名副其实的茶村。

2004年春夏,陈文华教授走进了上晓起,在一间破旧的老屋里,年逾古稀的他慧眼识宝,发现了一台见载于元代农书的木制水转捻茶机,陈教授惊喜不已,这无疑是珍稀的“活文物”。多年来,一直尝试将书斋式研究与现实相结合、把学术成果普及推广的他,一下子找到了茶情的皈依。老人当机立断,决定自筹资金承包这家破旧的茶工场,且与村委会签下了长达30年的台约。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古村上晓起的原生态景致。陈教授遵循“整旧如旧”的理念,将原本破落的茶工场营造为“传统生态茶作坊”,并陆续斥资约25万元,把村里一幢老宅翻修成别具一格的茶客栈。他还义务修桥铺路,开办双语幼儿园,先后花费了80余万元。这对一位以退休金和稿酬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学者而言,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晓溪畔、水口古樟下、茶树、茶亭构成了上晓起的“天然茶吧”,生态茶作坊不仅开发创制了“晓起毛尖”和“晓起毛峰”等高山有机茶,还被列为若干大专院校的历史或茶艺教学基地。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变迁

上晓起地处婺源东北山谷,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耕种者一年辛苦到头,却收益不多;一些劳力积极性日减,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想困守在这个偏僻的村子。目睹这一切,陈文华先生感到必须寻找突破口。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2006年10月,在陈老的倡议组织下,“上晓起新农村合作社”诞生了,经协商决定:“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为维护社员的基本利益,保证每亩地每年至少有300公斤稻谷的收入,年终如有盈利,再按土地面积分红。土地入股后,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社员参加劳动另行给予报酬。”

喜讯一传开,当天就有30户村民加入,并日渐递增。迄今为止。全村已有2/3的农户加入到新农村合作社。

在陈文华社长的运筹下,以往零散不成片的田地经整合,春栽油菜,夏植晚稻,还从安徽引进几万株白菊苗试种。此外,对村里闲置的仓库进行改造,构建新农村文化宫,创造自己的新农村模式。

如今的上晓起,春天油菜花开金黄似海,夏天梯田稻浪明丽如画,秋天白菊吐芬冷艳胜雪,摄影者、问茶人和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于风光旖旎的小山村。

茶作坊、荼画馆、茶客栈、茶艺廊、灵泉古井、晓和茶亭、运茶古道、生态茶园,一个个茶元素,使上晓起这个古茶村焕然一新。

施兆鹏:一生心系茶学教育

人物名片:施兆鹏,湖南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毕生从事茶学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担任茶叶加工学、审评、生化等课程的教学

约见施兆鹏是在红茶屋里,他点了一杯滇红奶茶,他说滇红最适合泡奶茶,因为滇红的个性太强,不适合与其它红茶拼配,但是泡制奶茶又恰好需要茶性自身的发挥,用滇红泡出的奶茶,茶浓奶香,风味独特。

常年在湖南的工作经历让施兆鹏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黑茶的发展。30年前的黑茶是边销茶,叶老,还带馊味,普通百姓喝得不多,销量也不大。这几年来,制作黑茶的工艺逐年改进,茶青的采摘从过去的一芽五叶变成一芽三叶,众多黑茶茶厂引进设备、技术和人才,改进制作工艺,改善口感,特别是在黑茶药用功效上的研究也在加强。口感品质的改善和保健功用的挖掘,让黑茶在短短的三五年内从外销茶转变成内销茶,这是黑茶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变。

1974年,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速溶茶,且速溶茶消费在国外已经成为时尚,但作为茶叶大国的中国,依旧是传统茶叶销售主导市场。施兆鹏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在国内首次生产成功了颗粒状速溶茶。上世纪90年代初,施兆鹏带领一批科研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集中攻关,攻克了茶多酚、儿茶素的提取技术,并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较好地解决了中低档茶叶的出路。施兆鹏说,黑茶有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等功效,近两年他们搜罗来全国14种黑 茶。利用研究中药的方式来考证黑茶的药用功效,这将是黑茶保健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上世纪60年代,施兆鹏从湖南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前身)茶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茶学教育,教授《茶叶加工》和《茶叶审评与检验》两门科目。针对这两门科目在茶学专业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他索性将课堂搬到了长沙茶厂。听着隆隆的机器转动声,望着片片生机勃勃的茶青,嗅着袅袅的茶香,还能有哪一个同学会不喜欢上茶学这个专业呢?那时,在湖南农大茶学专业里,同学们最盼望的就是跟施老师到茶厂上课。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施兆鹏一生从事茶学教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施兆鹏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小组组长,他说茶学系的前身是园艺学里的茶学种,1985年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创立。后来随着中国茶业的发展,茶学种从园艺学里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1997年,正值全国院校专业合并之际,农业部和教育部决定将各高校的茶学专业合并到别的专业里。这时候全国已有20多家高等院校开设茶学专业,这一合并,不知道要流失多少茶专业人才。施兆鹏急坏了,他马上联名全国20所设有茶叶系高校的有关负责人上书教育部和农业部,讲述茶叶自古以来在中国的重要性。施兆鹏几乎每天都跑教育部了解情况,前前后后努力了整整1年,才使茶学专业没有被合并,今天依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

茶学教育的发展贯穿着施兆鹏的一生,谈论起这个话题,就像在讲述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从20世纪70年代的茶学科目,到1985年的茶学种,到后来的茶学本科专业,茶学教育的进步不仅赋予了中国茶业的发展,也牵绊着施兆鹏的一生。他很高兴看着中国茶学教育在一步一步地发展进步,他说现在茶学系的教学科目比过去增加了很多,改革开放初期,茶学教育只有栽培和制茶两类科目,现在增设了茶叶营销、茶文化等科目。让茶学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也让学生们得到更全面的茶学教育。谈到学生,施兆鹏显得更开心了,因为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了。茶学系的学生也在成倍地增加,虽然教学任务在加重,但他乐在其中。

改革开放30年了,72岁高龄的施兆鹏还坚持站在课堂讲台和试验台上,继续见证着黑茶和茶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工作之余,他就爱喝点黑茶,喝茶的时候,不挑时间,不挑器皿,不定茶量,这就是最让他享受的粗茶淡饭式的随性生活。

阮浩耕:20年来茶文化之变化

人物名片:阮浩耕,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秘书长,茶文化研究者,曾任《茶博览》主编。著有《龙井茶及其它》、《立体诗画》,主编《中国茶文化丛书》、《中国茶文化系列》、《茶之初四路》,参与编写《中国茶经》、《中国茶业大辞典》。

茶的品饮文化在中国有2000多年了,这是如今已为学者专家们所普遍认同的。然而“茶文化”这个词在古籍中未曾出现过。连1999版《辞海》也未收这个词条。“茶叶文化”或“茶文化”这个词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同时推出“宣传茶叶文化”、“弘扬茶文化”的号召。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茶的品饮文化尽管已积累了2000多年,但一直处于非自觉状态。自觉地建设、研究、弘扬茶文化还是近20多年来的事。

阮老师回忆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宣传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业经济,各地开始举办茶事咨询会、茶与健康研讨会、茶与文化展示周、茶文化交流以及编辑出版茶刊茶书等。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各类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节或茶博会,各类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茶文化研究会或促进会等社团组织相继建立,茶刊茶书日渐增多,弘扬茶文化不断升温。进入新世纪以来,茶艺师培训、茶文化高等专业人才培养走上轨道,茶文化学的学科建设起步,茶艺馆更有品位更显个性。弘扬茶文化继续走热。

回顾这20多年,弘扬茶文化绩效显著,可圈可点,经验丰富,但阮老师更愿意从茶文化传播的载体思考问题。他说文化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精神性的意义,其弘扬传播必须附着、凝结于各种有效载体。茶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同样有艺术审美、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精神蕴含,人们是从各种文化载体中认识体悟和追求其精神含义。20多年来,中国茶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以举办节会、展览及出版物等为载体,这的确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茶的文化商品和商品文化正日渐显示出它在弘扬传播文化中的强劲实力。优秀的物质商品可以承载文化意蕴,表达文化元素。争奇斗艳的中国名茶即是茶文化的最佳载体。“试想要是没有近30年名优茶生产的大发展,茶的品饮文化从何说起!当然,名优茶也得益于茶文化的弘扬而发展。”阮老师以有“中国第一名茶”之誉的龙井茶为例,他说,如今的龙井茶已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张名片。国内外有很多人就是从龙井茶中感受茶的文化。想当初清代乾隆时,“龙井茶不过数十亩”;清末扩大至“三五里山中”;到民国时期已产量千余担;如今龙井茶原产地共有80多万亩茶园,年产近万吨。若以每人消费1斤计算,每年有2000万人在喝龙井茶。难怪介绍演绎龙井茶的书刊一本接一本地出版。龙井茶商品量的不断扩大,同时扩大了龙井茶历史文化的传播。

“近年掀起普洱茶热,普洱茶历史文化、品饮艺术、茶道追求的传播,靠什么?同样主要是靠市场,靠普洱茶的商品文化。”

阮老师说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茶艺馆,除了经营有形的茶与茶食外,还经营着无形的文化服务。茶艺馆卖的不只是茶叶,它与文学、艺术、历史、民俗以至哲学等都有相融的边缘。北京老舍茶馆的戏曲曲艺演出,西湖国际茶人村上海桂林公馆正在排演中的园林版昆曲,长沙白沙源推出的“六意茶”等等,都是凭借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又具审美境界的文化产品,来弘扬与传承中国茶文化。近期正在走热的茶会所和各类会所里的茶艺,也是茶艺馆经营方式的提升,是茶文化消费品位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文化需求的增长以及茶文化自身的发展,茶文化的载体必将日渐宽泛丰富起来,市场将成为传播文化的主渠道。茶文化能否得到弘扬。决定于茶的文化商品和商品文化能否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充分地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能力。即便是面向世界的跨地域茶文化交流,市场同样是主渠道。只有当中国茶馆在国外更多地开出来,中国名茶和品饮方式在国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中国茶文化才能有效地得到传播。”

陈龙:福建茶艺馆纪事

陈龙,1984年任福建省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博物馆学和地方历史研究工作。1989年创办福建茶艺馆,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福建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建瓯北苑贡茶协会顾问。

20世纪80年代末,从北京传来了老舍茶馆成立的消息,这个以著名戏剧家老舍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茶馆有别于一般茶馆,客人可在此喝大碗茶,听京韵大鼓。因此,开张伊始,宾客盈门,终日茶烟缭绕、鼓乐声扬。这是一个茶、艺联姻。为老百姓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 民族文化舞台的成功范例。福建为“海滨邹鲁”,又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发祥地之一”,福建的茶人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更有一些作为?

带着这个话题,省博物馆组织了几场座谈会,邀来了与茶有亲缘关系的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在窗含西湖好风光的省博会议室,大家边品茗。边热烈讨论,并很快达成了共识:筹办一个宣传福建茶文化的窗口,充分展示闽茶中的文化精粹和文化中的闽茶魅力,发掘、整理、展现风行八闽大地的传统饮茶习俗,如擂茶、功夫茶、花茶、白茶。新馆命名为“福建茶艺馆”,意在突出其中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有别于一般的茶馆。

会议还决定成立由省博物馆等与会6家单位组成“福建茶艺馆筹备组”,为节约开支,茶艺馆不另建馆舍,利用福建博物馆西侧厅进行重新装修。福建茶艺馆的筹办工作一开始就得到各级领导和茶界文化界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在筹备组同志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创造性劳动下,在不足1年的时间内,国内首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建成了,并于1990年2月10日(农历元宵节)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新馆题匾。

新落成的福建茶艺馆内设7个主要景观:1直径1.6米可供万人饮茶的脱胎大茶壶和茶杯(内装循环水驱动装置),此壶为海内脱胎茶壶之王。2蔡襄《茶录》碑亭。碑亭内置刻有蔡襄画像和《茶录》全文的将乐石石碑,碑文乃据福建博物馆藏蔡襄手书《茶录》明代拓本泐石,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3石雕乌龙喷泉。由惠安石雕名艺人用地产花岗岩雕琢而成的乌龙喷泉,象征闽南乌龙茶文化的源远流长。4北苑楼,以宋代著名的御茶园北苑(遗址在建瓯市)命名的小楼,依展厅北壁而建,为馆内品茗、表演茶艺的主要场所,内辟茶艺书画廊,陈列省内外书画名家如沈福文、沈柔坚、沈觐寿等人专为茶艺馆成立创作的一批丹青墨宝。5《福建茶史文物陈列》展出建国以来,福建各地发现的有关茶史文物、遗迹(照片),其中出土的南朝至明清茶具弥足珍贵。6《福建当代茶具展览》,内容为我省各地陶瓷老艺人为首届茶具竞赛创作的得奖作品。7《大型茶事壁画》,由省文化系统美术师绘制的大型壁画长卷系取材于民间流传的“乌龙茶”、 “铁观音”、 “大红袍”的传说故事。

福建茶艺馆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观众购票入馆,除了品茗(有多种茶和茶点可供选择)还可聆听音乐、观看茶文化陈列展览及功夫茶、擂茶等茶艺表演。茶艺馆不定期举办不同茶类的品茗会、茶王赛、与茶有关的“笔会”、“音乐会”。

福州民间以品饮茉莉花茶为习俗,茶艺馆的一场场功夫茶艺表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福州人的眼球。“铁观音”、“武夷茶”很快出现在品茗会和家庭茶桌上。“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也成了茶人之间时尚的口语。1990年春天在福建茶艺馆举办的一场将乐擂茶赛,台上6个擂缶本一字排开,擂声隆隆、擂棍飞舞,少顷,一碗碗不同口味、芬香醇厚的擂茶被端到评委席上。冠军产生了,此时观众席中一片欢呼雀跃……这是省会福州史无前例的一场擂茶比赛。茶艺馆向普罗大众开放。成为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场所。馆内还经常为省城机关单位、团体、部队、学校举办不同规模的茶话会,表演茶艺。普及茶文化知识。省委、省政府领导也选择茶艺馆作为接见文艺界人士和会见内外宾客的场所。福建茶艺馆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福建茶艺馆开张伊始,即以其美轮美奂的景观、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内容,深深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国家旅游局刘毅局长两次来馆视察并以“闽江水、武夷茶”为题,书赠诗联。联合国旅游协会主席、日本国冲绳县知事高田勇、英籍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各国驻京使节团等数以千计的国际友人、海外旅客也纷纷前来观赏品茗。日本国里千家茶道资料馆、日本国三得利茶叶集团、日本国丹月流茶道代表团、东京武夷岩茶房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茶艺访问团和韩国茶人联合会、台湾陆羽茶艺会及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等地茶文化团体也先后来到福建茶艺馆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增进了中外茶人的友谊和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福建茶业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建茶艺馆的成立,在国内也产生了巨大反响。国内茶业、文化、旅游、博物业界的著名人物纷至沓来,更有京、沪、杭等许多城市为筹办茶艺馆派来的“取经”人员。福建茶艺馆为来馆考察、学习的省内外友人举办多场业务讲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茶艺馆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直至遍地开花,这是茶文化事业的春天。

囿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福建茶艺馆仅存在短暂的几年就歇业了。如今,在福州西湖之滨。一座占地面积90亩的宏伟的福建博物院新楼己经拔地而起。昔日依托于老博物馆西侧厅的茶艺馆早巳风光不再,销声匿迹。余下的只有那世界之最的脱胎大茶壶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馆名大匾,还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库房中,是它们在无声地印证这一段福建人民为之骄傲的历史。

茶即是生活

10年前,“泡吧”、“卡拉OK”在各大城市里风行开来,并很快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时尚。

今天,酒吧歌厅依旧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各种颇具文化特色的茶馆会所也在不经意间出现在很多城市的某个安静角落,许多曾经为“吧”狂热过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成了茶馆里忠实的常客。沉醉之后的静思,喧嚣过后的清寂,还有超越孤独的平和与蕴舍在小小茶壶中悠远的文化韵味,正是三尺茶桌聚集各种人物的引力所在,

他们各具个性和特点,活跃在不同风格的茶庄茶馆,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茶带给他们的快乐一杯清茶、一缕茶香已经在他们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折射出茶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不同侧面。

蓉城的另类茶情

有一个爱茶的福建朋友,一直以为在成都,可能没几个人懂得野生普洱或者正岩的岩茶;然而当他走进成都一个茶友圈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很多人不仅懂得茶,还会学茶。茶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甚至成为生活习惯,而他们大多是女性。

她们往往有很好的收入,开着车,即使喝茶到深夜,也不会影响到家庭的“团结”。这即使在南方,也不可以想象。她们很会鉴别一道茶的好坏,并不仅是追求荼的香气。而更专业地从茶的入口滋味、回甘、韵味等等方面去欣赏一道茶的内质;来自福建或者广东的饮茶习惯,也在这里慢慢生根,影响着越来越多人。她们甚至懂得去喝传统口味很重的武夷岩茶,或者浓烈的凤凰单丛,然后马上说出这类茶的香型特征、口感、茶韵的强弱。

所以,当成都城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式茶庄,室内宽敞明亮。卖茶的女子会用乌龙茶具为你冲泡上香气张扬的铁观音或普洱;当四川的顶尖绿茶也开始以功夫茶的形式来冲泡的时候,说明这个城市已经越来越能包容茶的多样性,并且开始走向更特别的品饮方式和另一种习惯。

学茶只是出于喜欢

在成都。有一个令爱茶人骄傲的地方,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茶艺学习团队。特别是近10年来,这样的学茶氛围越来越浓重。以茶文化而著名的琴台路上,天福茶庄很显眼,他们是茶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那儿,他们有一个茶艺的学习班,全国也只有在北京、上海和成都才有的“陆羽茶艺中心”。成都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与茶的深厚内涵。让人们看到了茶业在这个城市成长的潜力。

在茶艺中心,人们可以学到冲泡一道茶的技巧与严谨的步骤。“把一道茶泡得最好”是学习茶艺的中心思想。来这里的学员大多是女性,有自己自由的时间、独立的经济基础、向上的生活价值观,大多是出于对茶的真正喜好,而并非是工作所需。

这里每周两三节的课程,每个学习阶段要持续一两个月,从初级、中级一直到高级。小龙是这里的学员,她说自己特别喜欢茶带来的安静与礼仪,她用业余的时间在慢慢学,陆续地学完这3个阶段的课程,用了1年多的时间。

原本学艺术出身的茶友鹰子说在茶席设计的时候,常会把成都最美的风景与蜀地独有的人文景观融入到她的茶席设计当中。那时候在卧龙看到雪山、梅花、纯洁而湛亮的天空,她就开始把这些天地间最美的元素融入到她自己的茶席设计当中。她说总有一种特别的感动,这是只有茶才能带给她的。

当没有接触到茶的时候,她和普通人一样,打麻将、逛街……当她进入一个茶圈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可以有更精彩的生活,去展示生活中本具的美丽,用茶去体会一种安静,用艺术去升华与茶接触的那些情感。

茶会的温和与美丽

在成都有一个叫做“茗仕”的爱茶人圈子,会在中秋节、黄金周的时候举办各类大型茶会;有人弹奏古乐,有人展示花艺。还有一个合唱团。他们会选择一个暖和的午后或者清爽的傍晚,在一个安静的公园或者茶馆,爱茶的女性身着亮丽的旗袍,展示茶艺、花艺,泡茶普施大众,把美丽留在相聚的时刻。

在震后的成都,他们会在悲伤的心境里,以茶来寄托情感;茶会融和相互之间的情感,感受温和,更坚强地面对未来。

无我茶会在这里也经常出现,几个人到数十人都可以举办。他们会事先规划好,按照固定的流程,到约定地方,相聚。然后静静地坐在相应位置,默语、泡茶、奉茶、相互交流。他们乐于以这样的形式,去展示各自的风姿与对生活的态度。

成都城里,满街的茶馆依然没有变化,只是慢慢地。一些茶馆也开始用上了自动烧水的壶器与功夫茶具。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由讲究茶而到学习茶。

与成都一样的很多城市里,更多的人们开始由茶而进入另一种生活。不管生活本身有着怎么样的跌宕起伏,不管人生有着怎么样的成败得失,经由茶,人们进入另一方空间,感受茶本具的美好。

“静月轩”名誉店员

“静月轩”是位于长沙偏街一隅的一个小小茶室,幽静雅致的环境招来了一帮30岁左右的“小资”男女。这些年轻的茶客,穿着精致,谈吐斯文,各人带着自己的专用紫砂壶、私家品茗杯,拎着瓶装农夫山泉和装自带茶的手工特制布袋来到这里聚会。有时三五人,多时也不过七八人。他们有时一人主泡,有时轮流上场,每个人的泡茶动作都有那么一份自信的优雅。

他们什么类别的茶都喝,当然品质一定要好。看得出来他们有相当可以的消费能力。可是他们基本不点茶楼准备的茶品,他们消费的就是茶楼这个环境。他们最喜欢的茶是普洱,不一定是老茶,但性价比不错,保存良好的5~10年生、熟普洱茶是他们茶席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角。有了些年份又还略带青涩的茶品,也和他们的年龄阅历恰好匹配。他们每周出现的频率较高,三五次不等,只要有空,就呼朋引伴。这样高频率出现,其他茶友误以为他们是店中一员,所以他们戏称自己为“名誉店员”。他们中间的“组织委员”小云是从“天福茗茶”开始的茶文化启蒙,后来成为另外一家大茶庄的常客,并认识了一班品位、见解相同的茶友,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一群人里的另外一个核心人物是小钟,新加坡名校毕业的海归派,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部门主管,是家境不错的钻石王老五,因对普洱茶情有独钟,30岁不到,普洱茶却存了不少,而且多是精品茶,是长沙颇有名气的普洱茶藏家。他对茶的研究相当认真,用做学问的态度来研究普洱茶的成分、收藏方法和;中泡方法。据说甚至在研究哪款茶该用何PH值的水来;中泡的细节。他们到专业茶楼来聚会。茶位费大家实行AA制,每天10几元对他们来说,负担不算大,坐多久都可以。茶也就喝得更加轻松了。“网”聚茶友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茶文化的传统和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迅捷,其中因为国内最大的民间专业茶网三醉斋会聚起来的茶友群就是因网络而形成的典型代表。长沙的网络茶友们大多是参加工作不久、工作压力较大的青年人,时间和经济实力都不允许他们经常去茶馆,网上交流是他们最便捷的方式,可是定期举办聚会,当面交流也必不可少。每次纯粹的茶友聚会,大家把自己最好的茶带来一起分享,聊茶用的常常是网络词汇,互相称呼用的是网名ID,常常喝到茶醉方归。所有费用都是AA制,大家主动公平分摊,参加的人都不,必有人情负担。后来有些茶商看中了茶友会的人气和影响力,主动找群主协商举办专场品茶会。通过网络公告通知。大家自愿参加,场地费商家解决。可是每次到会的人数都不少。商家通过茶会提高知名度,建立了口碑;茶友们免费喝到各种档次茶品,增加了见识;茶友会也增强了人气,扩大了影响,可以说是三方受益,皆大欢喜。

网络让茶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变得便捷,但也可能流于表面。等到这些年轻茶友慢慢变老,他们对茶的追求一定也会走下网络,融进生活甚至生命……

用心喝茶的人

虽然现在的长沙,茶店茶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档,“哈”茶一族也越来越年轻化,品位也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享受茶的味道和品茶氛围的层面,像日本茶人那样以茶修道,像台湾茶人那样以茶养性的人还非常少。但在长沙已经开始有茶友迈出了寻求茶道的脚步。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第8篇

商会的会员相聚,去年的这个深秋。欢声笑语中畅谈友谊,憧憬未来。去年相聚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畔回绕,又迎来了商会两周岁生日,过去的一年里,省茶叶商会蓬勃发展,团结进取,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服务会员、宣传商会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工作。

今天,我受省茶叶商会委托,向各位会员代表作2010年省茶叶商会的工作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商会作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积极配合省工商联的工作

我会成立两年来,报着学习的态度,积极参与配合省工商联的各项工作。特别是5.12大地震,商会响应省联号召,迅速组织会员向灾区捐款,广大茶商积极响应,从发出信息到捐款,仅仅一天时间,募捐10万余元,很多外地会员委托在的亲朋送来捐款,很多会员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感人的场面与茶商的高贵品格,让在场的省市区领导为之感动,对茶商和商会与以了很高评价。

二、继续建设和完善行业网站《中原茶网》

继续加快《中原茶网》的建设,我们不停顿的工作,适时商会资讯,大幅更新茶网内容。由于时间、人员和各方面因素制约,网站还不能满足“弘扬茶文化、服务茶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在今后加大这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利用好这个阵地,宣传好我会会员,在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方面作出贡献。

为使会员尽可多的能够获得茶叶方面的各种信息,对生产经营起到指导、帮助作用,我会积极组织编辑了《华夏茶文化》杂志。该杂志为内部交流刊物,不定期印发,目前已出二期,使我会会员及时了解了我商会及中原茶业、茶文化的动态。刚刚创刊的《华夏茶文化》是我们商会的又一个宣传阵地,请会员多提意见,使我们这个内部刊物更接近我们的经营活动。在这里也提醒会员、特别是外地的会员,来时请与商会联系,以便尽快得到《华夏茶文化》。

四、主办了“2010中国﹙﹚茶叶博览会”

今年10月31—11月2日,我会与省茶文化研究会、东华展览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2010中国﹙﹚茶叶博览会”。这是在中原地区第二次举办的大型茶叶会展,我商会积极参与、积极支持,支持配合了本次博览会,为会员搭建了大流通、大交流的平台。

我会为外地来郑参加会员代表大会和茶博会的会员及部分省兄弟商会的朋友,举行了欢迎晚宴,为他们接风洗尘,竭尽全力为会员服务。

通过博览会,我们学习了经验,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朋友。我们还将认真总结本次茶博会的经验,在宣传商会,在帮助会员搞好经营方面继续努力。

五、积极发展会员

发展会员是各个社会团体的重要工作,商会也始终把会员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发展会员是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我会会员,邦助商会发展会员,成了大家的共识,很多会员积极为商会发展会员。今年我发展会会员近四十人,其中理事增加了十一人。可喜的是,今年许多茶商通过各种渠道要求加入商会,一方面说明商会的工作得到了茶商的认可,一方面说明商报会宣传工作的不完善,各位会员要多做宣传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09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仍是发展会员。同时也希望广大会员积极宣传发动,重点发展外地会员,协助商会搞好发展会员工作。

六、搞好职工培训工作

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在我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全面提升我会会员的职业素质,八月份,我会与职业技术鉴定站联合,举办了一期茶艺员、评茶员培训班,共培训职业技术人员三十多人,其中评茶员十五人,茶艺员十六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为我会会员。通过职业培训,全面提升了我会会员的从业水平和职工技能。

经过几期职业培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为今后我会职业培训工作做了一些积极的准备和铺垫。我们编发了《省茶叶商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管理办法》,并积极筹备在地市成立商会培训站,各市踊跃申请设立培训站,目前此项工作正顺利推进。

七、配合电视台三套制作《茶人茶事》栏目

为了搞好我会会员的宣传工作,我会积极配合电视台三套制作《茶人茶事》栏目,重点配合宣传我会工作。同时本着商会牵线,商家自愿的原则,对茶叶批发市场的部分商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截止目前,己播出五十多期,制作宣传节目二十期,宣传商家四十多人,该节目寓教与乐,收视率令人满意,很好地宣传了省茶叶商会和我会会员。此项工作茶叶批发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出人出钱给了大力支持,在此对茶叶批发市场表示感谢!

八、筹备成立了省茶叶商会茶馆专业委员会

作为名优绿茶的主产区和茶叶的主销区,拥有众多的茶馆和广大的茶客,为了规范茶馆的经营,督促茶馆业的自律,应多数茶馆的要求,我会成立省茶馆专业委员会。会址在,由全省各茶馆经营单位组成,业务上受省茶叶商会领导。茶馆业商会宗旨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全面提高茶馆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推动茶馆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经济的发展。以打造一个系统、和谐的茶馆行业交流管理平台为目标。

九、积极开展茶文化交流

我会积极组织了多起茶文化交流,邀请了刘枫、邓时海、吴锡端、郑乃福、赵群友等茶人座谈讲座。特别是今年九月底,我商会邀请来参加亚洲艺术节的日本茶道代表团,在国香茶城交流座谈,并举行三场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茶道表演,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间的交流引起了阵阵掌声,商会会员一百多人进行了观摩,促进了茶文化的交流。中日茶人还在细雨蒙蒙中进行无我茶会。

十、举办民间斗茶比赛

我会于六月份组织了信阳毛尖斗茶比赛,十月份组织了铁观音斗茶比赛。通过切磋交流,促进了会员与会员、会员与外界的交流和了解,提高了对茶的认识和从业水平。斗茶比赛不仅得到了会员的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媒体和茶叶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较好地扩大了企业的影响,促进了茶叶销售。

尊敬的各位会员,2010年就要过去了。在将要过去的一年里,我会会员团结进取,相互支持,积极工作,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作了一些积极工作,一年的团结协作,让我们结下了友谊,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久久地处在感动之中。我商会今后将利用各种渠道,组织会员互通有无,搞好茶叶、茶具在会员间的流通和交流。还将继续加强会员的发展工作,特别是外地会员的发展应与以重点进行。同时也希望我会广大会员与以大力支持!为商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