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0 16:25:10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1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素质教育在我国就已萌芽,二十一世纪初,已经得到的长足发展。国家也明确提出了在全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办学方针,至此,素质教部育备受专家同仁的关注,教育改革也因此掀起了高潮。

正因为有了实施素质教育这场“革命”的悄然兴起,于是便有了专家忙于考查调研换教材,主管部门忙于与时俱进搞改革,老师们忙于解放思想换脑筋,社会各界忙于转变眼光看考评……总之,素质教育这场教育转型的革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强了活力,为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增进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最终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综合、迁移、形成创造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那么,怎样增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文秘站版权所有

第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现在的学生大多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到父母们过分的溺爱。因此,这些学生的劳动教育从小观念淡薄,也很少有动手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缺乏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要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只有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亲手运用于实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中国教育报》(20__年4月13日第5078号)中所刊载“花钱买‘劳动’”,学生打扫卫生,由家长花钱雇来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人代劳,这还谈何热爱劳动呢?这样又怎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体质得到锻炼并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呢?又怎能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呢?

学校打扫卫生、开沟植树等,师生一齐动手、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劳动中,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又学到了知识,交流了感情。总之,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亲手实践,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加强了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促进知能转化。劳动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能转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实现知能转化。

目前,农村中学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满足社会用人的要求,普遍开设了实用技术课。如果只传授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困惑和厌学症。针对这种情况,竹山县要求各校建设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大庙中心学校率先建成茶叶实验基地。初二分流后,分流班学习自编实用技术教材(茶园管理、鲜叶采摘、揉碾制茶)

第一学期学习茶园管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到实验基地查看有无异常情况(对病虫害的处理),亲手耕种,通过把科学管理的茶园与老茶园进行对照,让学生明白科技含量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第二学期学习鲜叶采摘、揉碾制茶。教师把学生带到实验基地边示范,边讲理论,然后让学生动手。“采茶--制茶---品茶---赏茶”一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但学习劲头浓厚,并很快掌握了该项技术,实现了知能转化,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实践,他们有了成就感,增强了生活的信心。毕业后为家庭和家乡的致富开辟溪径。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2篇

关键词:生产劳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演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时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公益社会劳动

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绿化学校和街道、在实习园地工作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曾经掀起了“红专问题”与“参加体力劳动”的辩论,引出“参加体力劳动是不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由之路?”等争论,并使得大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在公益劳动中积极改造自己的思想。

(二)勤工俭学

随着报刊、杂志发表的大量宣传勤工俭学文章,勤工俭学活动在高校开展起来,形式主要有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基本建设工地和运输业的劳动、校内外的服务性劳动和工业生产劳动等。[1]

(三)校办工厂

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和《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大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一切有条件的大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高校六十条”中还明确规定校办工厂必须安排学生劳动,并规定了学生每年参加劳动的时间。由此,校办工厂成为这一时期学生进行生产劳动的另一种形式。

(四)大炼钢铁

1958年8月的北戴河扩大会议后,形成了全民炼钢的高潮。同年9月26日《山西日报》的社论《以钢为纲大搞教育革命》,号召教育也要以钢为纲。与此同时,全国普遍停课,有的高校还建立起小炼钢炉、小炼铁炉,各地高校师生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党非常重视劳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作用。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钱俊瑞就提出,为了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应当把学习与参加劳动生产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大的成效。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2]其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上,还存在劳动过多、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的质量以及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党逐渐认识到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纠正高校师生在生产劳动上过多、过长的问题。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半工半读、半农半读”

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被当作一种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3]“就是一种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一种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4]形式主要有:隔周轮换、隔双周轮换、隔三天轮换等办法,后来还补充了“四四制”的形式,即“四小时工作,四小时读书,这是厂校完全结合的”,“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5]高等学校是半工半读试验的重点,有的通过厂(农场)校合一的途径实行半工半读;有的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确定大学的办学方针为“两个结合”,即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有的文科院校附设工厂,或者迁到农场,办成半工半读或者半耕半读的学校。截止到1965年底,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经试行半农半读的37所,半农半读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15%。[6]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一时期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一律称为“四清”运动。[7]自浙江省委组织1963年大学毕业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从1964年冬季开始高等学校文科师生分批下去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高等学校理工科师生从暑假起分期分批参加“四清”运动。有的高校利用原定当年的劳动时间、社会调查时间进行,有的高校利用两年的寒暑假时间进行。

反思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形式,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学校是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试点产物,“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在当时被认为是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最佳方式,代表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9]究其实质,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左”的指导思想色彩,过高地估计了当时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所受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错误地认为文科毕业生将来会掌握国家的上层建筑,有发生“和平演变”的危险;另一方面,在这场由高校文科生为重点、理工科生后来也加入进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采取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形式,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实际斗争和生产劳动,在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在“”中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

“七・二一工人大学”源自1968年7月21日为《人民日报》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10]同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各地纷纷效仿。至1976年7月,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增加到一万五千多所,学员发展到七十八万多人。[11]“七・二一工人大学”被当作实现“两化”的重要途径,即: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按照规定,整个大学期间,学员既要进行脱产学习,又必须定期回到车间参加劳动。

(二)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

反思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无论是“七・二一工人大学”里的“两化”,还是朝阳农学院的“几上几下”,都带有深深的“”时期的历史烙印。首先,它们与这一时期“开门办学”的教育思想相吻合。早在1966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七名学生给中央和的信,建议实行“崭新的文科大学学制”,提出“学生每年要有一定时间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13]同年底,中共中央指示,认为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到厂矿和工人一起上班、一起劳动、一起学习。1968年底《人民日报》转载《红旗》第五期发表的调查报告《“土专家”和农业教育革命》,提出农业院校要统统搬到农村、要从“土专家”中招收、教学内容要联系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从1969年起,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各级学校以“五七指示”为纲领,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实行“开门办学”。生产劳动,成为转变学生思想的主要手段。其次,它们最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七・二一工人大学”“不是什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无产阶级的工具。它首先是政治大学。”[14]最终沦为破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在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的过程中,朝农经验被散布为“大学就是大家来学”、要把各类大学办成“政治大学”等谬论,一些农、林、医、师范等类院校纷纷迁往农村,或建立分校、教学点等,不少农林院校几经搬迁,一些工科院校也在农村建立分校,不仅耗费了大量物资和资金,而且大批校舍被占、大量图书和仪器等设备被毁坏,造成很大损失。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至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生产劳动形式

(一)“以知识服务社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教育部号召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群众和社会服务,“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1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各地高校掀起了“以知识服务社会”的多种劳动形式,例如,清华、北大等首都14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利用暑假期间,组成“好儿女志在四方参观团”;南开大学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开展“让南开校徽在祖国各地闪光”的为民服务活动;辽宁省各高等院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把知识献给人民”的活动;上海高校发起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性劳动服务;有些高校激励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还有些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或机关服务社会。

(二)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把劳动教育、军政训练等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时期,部分高校开展了“社会实践周”活动,更多高校与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和机关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与勤工助学、与择业就业以及与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肯定课堂教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形式的前提下,仍然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必要性。不过,相对于此前的劳动形式而言,这一时期的生产劳动已经抛开单纯的体力劳动形式,更强调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来服务社会。同时,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提出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一起纳入教学计划,并在争取和借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过,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发挥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理论难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4][1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7-468,470.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857.

[3][5][6][8][9][1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72,388,383,378,372,403.

[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版社,1991:470.

[10]建国以来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05.

[11]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2.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3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内容;形式;作用;问题;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实践的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宽,方式更加多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内容、方法都不断有新的发展。粗略可以划分为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等三类。

劳动教育,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来进行,还包括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劳动教育就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引导青年学生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风气,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社会服务活动是服务者志愿参加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服务者自觉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社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的能力做奉献。社会服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服务、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具有推动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坚持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够获得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平台,能够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明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感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完善、巩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着力增强个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熏陶作用。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程度和受社会影响程度的增加,与他们大部分的活动空间主要囿于大学校园内,交往范围相对狭小,参与社会生活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并存,由此大学生道德情操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理想化、多元化和个性化色彩,与主流道德走向和社会道德要求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距离。

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导向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意义重大。应通过开辟广阔的实践通道和途径,让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去了解现实,到生产一线、艰苦地区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在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了解中国国情、懂得中国社会,加深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三、开展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但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配合,以及人、财、物的投入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首先是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要统一。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专业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

其次是要完善和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把社会实践纳入系统的统筹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义务服务等。

最后,应该积极发挥各级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要把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教师纳入社会实践的指导队伍,并制订可操作性的制度进行管理,同时,要求教师首先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不断地接触社会变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我们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有现实的实践例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加强思想高校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4篇

一、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技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是益的活动。可是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劳技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桔合,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在1958年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并确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措施。”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技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劳技教育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首先,劳技教育能以劳树德培养优良的品德。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良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正规的劳技教育,系列的动手操作规范的技术要求,艰苦的工艺制作和种植养殖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性、坚韧性、纪律性等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树立质量效率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标准。上述这些情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第二,劳技教育能以劳增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劳技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可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也能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还能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现代脑科也已经揭示、左右脑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差异,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形象性强。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才能使人的智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劳技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左右手同时操作有效调节脑功能,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潜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劳技教育能以劳动创新,实践证明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是源生产劳动的实践。劳技教育丰富多彩的作品制作,会涉及作品的材料、造型、工艺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欲望。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劳技教育能以劳健体,提高审美情趣。

劳技教育操作实践为主使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需要用力。可以增加人体运动,强筋壮骨。增强体力,同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作品源于辛勤的劳动,只有心灵手巧才能创造美。因此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突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思想表明:缺乏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实理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轻视劳技教育的情况。劳技教育的气氛不浓,劳技课不到位的情况确实存在,因此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比较薄弱不能令人满意,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中小学生中有普遍性。现在学生一是缺乏劳动的习惯和理想,青少年学生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不在少数,理想当工人、农民的实在太少,二是学生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和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国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竟赛,并得了奖、但无人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 这些情况表明轻视技术鄙视劳动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所以劳技教育的任务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如果我们年轻的学生劳技素质越来越薄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就会丢掉。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5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一、让劳动教育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童乐园”劳动教育实践课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进入农村小学的“主流课程”。我校总结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五落实”保障机制: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考核落实和制度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二、认真研制劳动实践教育目标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两个维度,制订了劳动综合实践课教学目标。

(一)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的梯度目标,确保劳动实践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总目标是:

1.通过“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学习,了解和实践劳动有关的一些知识。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

2.通过各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能根据自己在劳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小课题研究,并尝试撰写研究小论文。

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沟通能力。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广泛,它与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分段目标:

低段目标: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2.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与社会中的简单的常识性知识。3.培B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增强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4.通过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合每一门学科。

中段目标:1.培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制作的能力。2.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4.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的基础上又加入英语、科学两样,学生要按要求完成每门课所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定目标。

高段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苦与乐。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初步学会写研究报告。3.总目标4(内容详见上文)。4.通过前面的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入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二)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学科制订了与学科特点相融合的“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融入语文学科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语文学习对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兴趣。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养成记观察日记的习惯。3.通过课题小研究,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分段教学目标略)

融入数学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认识园地的形状大小、计算园地周长、面积。2.利用园地现有材料绘制条形、折线统计图。分析园地的产量、盈亏等情况。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物买卖,并自己编制相关的数学应用题。4.能借用学生对园地的热爱,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园地这一具体形象的物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感受成功学习的快乐。5.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是数学。

三、编制实施《“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编制是必需的,我们决定编写《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目的首先是为了使“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更加系列化,确保持续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劳动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是为了切实减轻老师指导劳动实践教育的难度,让老师们能快乐地指导这门课程,最后,也是为了促进全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了解、熟悉这门课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独创。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及时把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老师参考,从容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程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6篇

关键词:法律职业能力;经验式学习能力;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18-03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同时又作为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法学学科之一,决定了注重课本、课堂理论教学,致力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局限。“灌输式”的教学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较少顾及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工作需求,不够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形势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情势所需,具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法学实践教学,一般理解为是在我国本科法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的旨在训练法科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是与理论教学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法学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扩展,如专业实习,这是一种验证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而本文所指实践教学,区别于传统的验证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实施手段的实践性教学。通俗来说,是以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的教学模式,即: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以及应该怎样教?也即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教学目标导向

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已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注重知识传授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知晓”过于“能做”;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和细化,学生强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弱于现实社会环境中有效运用和发挥专长的能力。因此,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当前整个法学教育调整、改革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学习与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与素质,这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确立实践教学框架体系的重要指引,同时也体现出实践教学的核心理念。本文将实践教学目标归纳为两种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和经验式学习能力。

1.法律职业能力。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一直是重视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导致法学教育的现状之一是,法科毕业生就业渠道不通畅,法律人才匮乏与毕业生就业困难并存,同时还面对法律实践部门对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属于“半成品”的责问,这种重“学理”轻“术业”的状况已不能满足法律职业对法律人才素质的需要和法学教育本身的发展。因此,让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法学知识的教育,而是从社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法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法律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来思考和确立具体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本文所指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法律职业能力是将法律思维能力、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综合于一体的能力和技巧。美国律师协会法学教育与律师资格部下设的关于法学院与法律职业特别工作组的报告,即《麦考利特报告》,最终确立了法律职业需要具备的十项基本技能:问题的解决;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检索;事实调查;交流;咨询;谈判;和其他纠纷解决程序;法律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确认并解决道德困境。将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即我们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日后处理各种复杂法律问题必须具备的法律原理、原则,我们还要传授和培训学生有关法律实践的基本技能,并要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能够“像律师那样思考”,这样才符合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

2.经验式学习能力。所谓经验式学习,具体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指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即“满堂灌”:教师讲,学生记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被动式学习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处于附属地位,而主动式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的主导者。其二,通过这一过程的体验和总结,使学生领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即增进学生对“实践出真知”这一学习方法的理解,培养和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通过自我学习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才能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

实践教学强调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是“在行动中学习”,即是从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经验式学习能力出发而确定的。学生除了学习系统的法学知识外,还应学到更重要的东西:在经验总结基础上自我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若要自如的应对日益暴增的规则知识,就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多层次、综合性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体系

本文所指实践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的,而能力属于经验的范畴,具有主观化的属性,形成于实践这一具体化的、情景化的语境中,因此,能力无法通过传授来获得。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知识是可以言传的,可以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但是,知识的掌握仅是基础,是必要储备,而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的主体内化过程,依赖于人们在实践中的逐渐领会,以致精熟,因此,能力培养导向下的实践教学,必须以各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法为实施手段,使学生在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中总结、领悟、掌握法律职业能力和经验式学习能力,也即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还需构建体验式法学教学方法体系。

以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突出体验式法学教学特色,同时基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学科特点,从课程内容出发,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本文提出构建由“社会调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法庭”构成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1.社会调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具有社会法属性,劳动法的基础理论和重要制度均是以此为基础确立的,所以了解社会现状、发现社会冲突、理解社会矛盾对加深该课程的理解至关重要。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为其提供接触社会、真实了解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基础理论、劳动基准法、社会保障法等教学主题可以采用社会调查方法,由学生独立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独立展开社会调查、分析调研数据,最后撰写调研报告。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真实的了解劳动者群体的生存状况,研究分析劳动法律规范实施贯彻情况,体会现实社会中劳资双方的实力情况对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学科本质属性的理解。

2.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劳动合同制度主题中,重点运用的即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具体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以培养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

(1)案例分析。课堂的案例分析或案例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法律规范,全面掌握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为突出实践教学,需全部采用真实的劳动纠纷案件材料,通过搜集事实、分析案情、适用法律规范、提出解决方案,将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司法个案结合起来。通过对真实而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进而达到对法学理论和规则的深刻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对法律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法律运用的操作能力以及积累处理案件的经验。

(2)判例研究。判例研究是通过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精通判例,深入地了解我国法官在审理案件,特别是疑难案件的过程中澄清法律的模糊、两可之处,填补法律的空白等所体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司法判例多是法官在审理个案过程中遭遇法律适用困难,即在解释不确定法律概念、补白法律漏洞以及基于个案司法正义而进行“脱法”解释(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续造)时遇到困难,从而必然造成司法适用不统一的疑难案件,因此,对典型的司法判例,可研究其中的裁判方法、裁判规则、法律思维、司法理念甚至法治精神。同时,通过对司法判例的研究总结,可以拓展、提高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境教学。此处的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借鉴法律诊所中的角色模拟,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场景,提供必要的信息,由学生扮演某个角色,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再现场景。如“劳动合同的订立”教学内容即可通过模拟招聘,使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签订的程序、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及劳动合同的效力等问题。通过模拟,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求得到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模拟过程中学生还需起草、审查、签署劳动合同书,以锻炼学生撰写与审查法律文书的能力。

模拟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学习法,学生学会如何从体验中学习是职业生涯所不可或缺的;模拟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学习方法,模拟可以用以加强实体法、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学习;可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策略;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提供机会。因此,情境教学法是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

4.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目前已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但是很多模拟法庭的组织仅侧重程序,使模拟法庭成为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难以发挥模拟法庭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作用。因此,本文所指模拟法庭强调重实践、重程序、重案件事实的法律分析,强调学生在模拟法庭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模拟法庭时尤其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依托劳动法诊所的教学资源,使用完全真实的案件材料。教师并未向学生提供类似案情介绍的文字材料,而是提供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所有“原始材料”,如劳动合同书、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真实的案件材料,由学生通过对案件材料的研究分析,整理出案情,选择证据适用,确定己方的诉求。

(2)严格按照实践中仲裁或诉讼的程序组织。先由一方当事人提交状和证据清单,再由另一方当事人根据状和证据清单,提交答辩状和证据清单,然后由教师担任仲裁员或法官按照事实调查、法庭辩论的环节引导整个仲裁或诉讼程序,庭审结束后还需由双方当事人提交词。

通过真实案件的模拟,使学生有机会将掌握的法律知识适用到真实案件,培养学生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师生的角色地位问题。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式方式,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听”为辅,课堂缺乏互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问题。实践教学中应当转变教师角色,使其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策划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配置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方向,点拨学习疑难,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从教学的中心和主体转变为教学的主导。以启发式代替灌输式,倡导自主式学习,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问题的探究者,教学的参与者,因为参与,所以思考,因为思考,所以领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互动与交流尤为重要,以协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2.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教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然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训练是不同的。在法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学生法律技能形成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需遵守实践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目标相匹配原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不在于简单地给予学生毕业前参与法律事务的机会,它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经验式学习的能力以及法律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需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上文所述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构成该课程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综上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核心在于确立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即以法律职业能力和经验式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以“社会调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法庭”构成的多层次、综合性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体系为实施手段的实践性教学,同时完成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确立和协调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实践教学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敖、Pamela N.Phan.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经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王健.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法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法学家,2010,(5):138-180.

[3]马永梅.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学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J].民主与法制,2007,(2):73-75.

[4]房文翠.我国法律方法教育的反思[J].现代法学,2008,(4):165-172.

[5]刘瑛.《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3):53-60.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7篇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人的需要”是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人的发展”是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入学;“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相关理论,蕴涵着对“人”的丰富、深刻的观点阐述。尤其是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论述上,对于指导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人的主体性”: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核,还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理论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现实要求,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这与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出发点和基本立场不是其他,正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其实,在内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所有经典著作中,不论哪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展开,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皆表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认识前提和出发点。这个“人”的界定,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而且作为“现实的人”,其首要的特质就是主体性,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力的人,同时又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的、进行历史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

那么,如何实现“‘现实的人’能动地表现自己”?如何凸显“人”的现实性及其创造力?这就需要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种主体性的自我觉醒与激发,正是我们的时代强音——“以人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充盈无限创造力的重要源头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交往的活动,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构成的师生实践共同体,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意识和理念。其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现实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其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作为教与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处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探讨的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何者为“人”、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本”,不仅从实践上要求对师与生主体性的共同重视,而且从目标追求上要求师与生主体性的共时发挥与运作。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的完成,恰恰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师生共建共享,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正是由于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有可行性,从而使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诠释和渗透更有期待性,最终使教学环境更适合师生人性的需求,适合师生共同体共时同步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这与主动建构并完善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意旨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质上即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郾弘众所周知,作为“现实的人”始终处于因为不断面临新的社会交往实践故而不断更新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从而实现自身历史的发展与完善,但这仅靠主体的主动思维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以一定的“劳动”亦即一定的实践力去主动地改造社会、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改造社会的实质就是改造人与人之问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改变世界”的主体行动中,也只有在“现实的人”以“改变世界”的驱动力去发挥出主体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为或自我实现为“现实的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同时,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的,即在人的生成探究上,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进一步做了劳动创造论的应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认识、改造世界(社会),与认识与改造人自身(各种社会关系)是统一的,认识世界还不够,还要改造世界;认识你自己也不够,还要“成为你自己”(意即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的创造活动,现代人学观点之一)。同样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思想交往实践中,认识并成就具有完备道德情操和正面价值追求的师生共同体,并且与时俱进地关注师生及其两者关系的现代转型与重塑,“人的转型与重塑则是人的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这种转型与重塑,就是对师生发挥主体性、以其主体的实践力能动地改造、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命题的现代诠释。这不仅需要师生教学理念上的共同主体责任意识,更需要其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共同自觉追求,师生不是教学课堂的旁观者,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的改造者、完善者。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没有理由规避自身作为“现实的人”的共同责任。进一步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终极意义而言,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师生在德育领域上共建共享的一致行动,相互承认、尊重、理解、关爱、塑造,从而不断改善异己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状。

二、“人的需要”: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劳动产生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人的需要(不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是推动人去生产、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初始动因;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人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主观能动的内在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人的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根据“需要”的现实和能动的特性,对师生实践共同体的“需要”做出明确定位,真正走近实践主体本身,激发其自需自愿的潜能,最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陛。

第一,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师生双赢为主要基调。社会实践与交往活动历史性地形成了具体的人的丰富个性和特质,而这种丰富的个性又决定了具体的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互动性。如,在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学生对自我发展和需要的能动追求,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对称性要求,以使教师也应根据学生不断发展和需要的特点和规律,时刻要求其自觉地、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充实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和拓展教育方式方法对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需要,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满足他们的需要等问题必须有清晰地认识和实践。嘲当然,我们不可能满足师生的全部需要,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必需的。其关键是,应该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厘清师生实践共同体的主要需求、互动性需求,并有效整合,引导这种整合性需要朝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这是实现师生需要互惠双赢的前提之一。

第二,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精神动力为基本原则。一般地,教育活动就其实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嘲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侧重于包括信念信仰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培养与提升(这些蕴含在理论教育中的精神能量会不断地转化为师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智慧和人格),而精神培养与提升的原动力也是与人的需要休戚相关的。不论是教师或学生,建设或提升精神世界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就必须在一定的精神动力前提下实现。这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实质上就是师生在需求和价值层面上需要达到共识和融合,即立足于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等,以此为主要的精神动力产生强大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意识和自律要求,逐步感知如何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将自己的需要、发展目标及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内在地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上,当前对于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师生而言,其主体意识与教学活力的缺乏,正是与某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以特定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来激发、引导师生的精神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换位思考为全新思维。在理论性和教学挑战性都相对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色上来提设自我的需要和归咎对方的不足。如,若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一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这就失去了师生互动和谐、沟通有序的平台,很难实现“需要”的满足和教学利益的互惠双赢。只有打开师生原有的视界,切实理解另一方并再重新认识自我,从而使师生双方同频共振,整合为互爱和谐、共建共享的实践主体。

三、“人的发展”: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主体的立体而共时的发展,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统一。这种“发展”,有其特定的涵义,“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应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生实践共同体,这种“全面的本质”的自我占有,是师生协调发展的一个整体实现过程,实践共同体不仅要实现整体的共时陛的发展,还要实现双方立体的多维的发展。学生一方的“发展”不是理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全面的“发展”,只有当教师与之实现共时的且又交互的发展,才能有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切实取得实效性。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的外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实践主体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践主体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以及实践共同体双方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各自具体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实现各自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不仅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育力与学力的同向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交往实践中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社会属性的协同发展。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实践主体的劳动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劳动是实践化的生成过程,人就是在实践的劳动中、实践的反思中得以不断自我发展的。这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而言,“劳动”即为教与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时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快乐教学,并通过在教与学的实践中的反思,不断螺旋式上升为更新、更高水平的“劳动实践成果”——其中之一便是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的全面协同地发展,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种“教学”不是单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师或生双方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生与生、师与生在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和谐有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促成发展、合力式发展,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发展的理论命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8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0-03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藉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素质特征。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学型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法[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现、探索、研究为活动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讨论互动以及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同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为了促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2]。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性,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够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思想及模式

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问题发现、思维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为逻辑线条,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互动、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将教学、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构建“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

首先,思想分享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通过教师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通过思想分享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动力之源。

其次,思维训练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逻辑思维是分析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性发现的内在灵魂。思维火花是大学课堂上弥足珍贵的营养,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乐趣,并指引着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建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在思想分享和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探究会带来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从而成为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环节。

再次,知识建构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内容。在思想分享和思维训练驱动下,知识建构便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建构不是传统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思想和思维之上的体系梳理、理论论证和内容架构,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逻辑指引下,思想者知识体系储备的能动学习过程。这种知识建构是带着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自发过程,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基于知识建构,思想者才具备创造性发现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能力提升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目的。思想分享、思维训练和知识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落脚点就在于通过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让具备思维探究和知识理论的思想者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佐证思维火花和猜想假设,从而去发现及佐证新的思想和观点。既能够大胆猜想,又能够小心求证;既能够作为思想者仰望星空,又能够成为行动者脚踏实地。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构成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围绕创造性发现的逻辑线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相互耦合、功能互补的系统整体,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实践及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

1)营造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展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专业素养和思想魅力,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研究乐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但需要重视公共管理精英思想的熏陶,还应加强草根民生思想的洗礼。例如,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备课中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在讲授中注意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用大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学术大师的社会保障思想,领悟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草根民众的民生呼声,进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抱负。在这样的思想分享平台下,将精英成人教育和专业成才教育完整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思想是深刻的,因而培养的是一批仰望星空的思想者。

2)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培养思维探究习惯。20岁左右是一个人思维火花四射的阶段,大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激发年轻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概念描述、属性界定、历史演绎、理论解释、实践佐证、结论提炼等思维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探究的方法论,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更需要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的魅力感染下,养成思维探究习惯,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大胆去猜想问题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小心去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发现创新性结论,因而培养的是一批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目注重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社会保障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保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追问、反问,也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要求发言者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在追问过程中,发言者常常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疏漏,进而激发其继续探索下去的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讨论加答辩的形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

3)指引快乐能动的学习过程,夯实知识建构体系。一个人只要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其快乐能动的学习动机就很强烈。结合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培养特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内容体系的应用特征,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的固定体系,按照概念基础、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内容体系、比较借鉴、实务实践等主线架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各门课程内容,这样就将“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统一了起来,使学生不但成为具有思想内涵和思维逻辑的思想者,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笔者主讲的《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PPT的方式展示各自团队完成的员工福利设计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PPT奖、最佳文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团队参与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组织中实现了快乐能动的学习,也能感受到学习和动手的成就感。

4)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强化能力提升途径。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实务设计、教师课题的参与发展和学生课题的自主发展等形式,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需要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检验。教师在课外作业安排上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习“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做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走上社会”;指导学生独立申报挑战杯科研项目和“调研中国”等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和报告撰写,从而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共有31人,15人参与过课外学术活动,共计24人次。其代表性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省佳县为例》分别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初探陕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建设——基于对安康紫阳县茶叶产业的调研》获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秦岭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因此,强化能力提升途径是大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总之,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机制,努力实现着 “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