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9 17:11:39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1篇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广汉,这座川西历史文化名城,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一年一度的汉族地方性传统节日广汉“保保节”历经三百年,至今大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汉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渐渐淡化,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曾经在2009年就有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做过相关报道:变了味的广汉“保保节”,揭示了“保保节”上“职业拉手”借机赚钱的现象。不光是“保保节”,现在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利益、金钱挂了钩,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去哪里了?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去哪里了?传统节日文化能真实映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它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抵御文化霸权的重要武器。因此,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文化的关系,找到文化保护的途径,对于繁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达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保节”民俗概要

“保保节”是川西地区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时间是正月十六,“保保”就是干爹,拜保保就是给小宝宝找干爹,传说可以保小宝宝平安、健康成长。现今四川地区仍然流行拜保保活动,只是各地称呼不同,时间不同,如成都郫县、温江、彭州、德阳什邡等地都称为拜干爹活动,活动是在每年的雨水节举行。但真正作为一种传统节日保留下来的只有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现已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节日起源

广汉“保保节”据说是由川西民俗“游毛病”和“拉保保”两种民间活动融合演变而来。其起源和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在清朝时期,有母女俩进城“游毛病”,“游毛病”是一种民俗活动,认为孩子有病,带出去游走一遭就可以把病根甩掉,在途中母女俩遇到一无赖纠缠,为了摆脱这个无赖,母亲急中生智跑到州衙门前,对守门的衙役说,自己的女儿是州官的干女儿,前来给州官拜年,无赖一听便吓跑了。州官听了禀报,出门问明原因,觉得这位母亲真是很聪明,还真收了这个干女。从此,正月十六就成了“拉保保”的节日,相传至今。

2.节日民俗内容

川西各地的“拉保保”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其中心内容都是“拉保保”,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这天,大家扶老携幼踏青游玩,俗称“游毛病”,中心内容“拉保保”。父母带孩子在大桥上、庙前或大树下(广汉“保保节”最初就是在房湖公园的十二棵古柏树下进行),等候过往男性行人,父母在给孩子选“保保”时,不一定都相互认识,只要认准对方长得一脸“福相”,就拉来让其给孩子戴上猪儿帽,并为小孩取一个吉祥的名字,让孩子叫一声“干爹”,如行人接受,家长就要摆酒菜,点香烛,焚纸钱,让孩子给“干爹”进行跪拜仪式,接受“干爹”所取的名字和“压邪钱”,双方喝酒结拜,互称亲家,这就算礼成了。以后逢年过节都要互相拜访,就算多了一门亲戚了。

二、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内容和形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民族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广汉“保保节”也是如此。

1.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

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文化内涵是精髓

,只有文化才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流失。最初的“拉保保”、“拜干爹”的习俗是源于川西汉族的原始,是从拜物、拜神的原始信仰观念中分化出来的拜人的活动。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除了祈求神的保护,还希望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保护,求平安无事、长命百岁,特别是小孩出生后,除了想得到神和父母的保护外,还需要寻找“保护神”,方能健康成才,否则就会多灾多难。“拉保保”和“拜干爹”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保佑其宝宝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而两种民间习俗的形式却不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一般说“拜干爹”是由父母按生辰八字物色好和孩子属相相生的成年人,认作干爹,而“拉保保”则不看生辰八字和属相,也不管属相是否相生,看到有“福相”的行人拉来就当干爹。而近些年,特别是09年以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出现了“职业拉手”借机赚钱,这些“职业拉手”大多数是广汉本地人,“保保节”的节日文化内涵出现了变味。这些年由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广汉“保保节”的规模越来越大,“职业拉手”也有了生存空间,“职业拉手”拉一个“保保”,就要从孩子得的“压邪钱”里分一半。所以这帮“职业拉手”拉的很卖力,不管对方是否愿意也强拉,在现场甚至还出现过互相拉伤、衣服撕破的现象。所以真正有意向拉保保的本地人大多数会选择“拜干爹”的形式,在民间悄悄进行,不敢到房湖公园进行“拉保保”的活动。在“保保节”上虽然成功拉了很多“保保”,但真正能在节日过后互相来往的却很少,至于节日的传统文化内涵已明显淡化,特别是川西汉族青年一代几乎不知道节日的深层内涵,传统节日更多的成为物质消费的时期,成为单一的娱乐性节日,大大淡化了其精神文化内涵。

2.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迁

首先,活动地点增加了。由于“保保节”规模的扩大,现在活动地点除了房湖公园,又发展到了金雁湖公园,因为那里有十二生肖的铜雕群,现在每年正月十六那天,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都会吸引周围一些城市,如成都、绵阳、德阳等很多游客来广汉为自己的小孩拉保保。

其次,节日内容增加了。随着每年参与“保保节”的游客增多,广汉“保保节“的内容也变的更丰富了,除了“拉保保”的活动,还增加了大型计划生育宣传和商贸洽谈活动。使节日的气氛更热闹,使这一地方传统节日更具时代特色。

再次,节日形式发生了变迁。在正月十六的“保保节”上,一旦“保保”拉成功,就由孩子的家人将“保保”簇拥出人群,找个人少的地方,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孩子父母道出自己的心愿,然后就到餐厅宴请“保保”,并不在“十二株古柏”前摆酒菜、焚香礼拜。“保保”也要为孩子取名字,赠“压邪钱”,只是名字的含义已经突破了旧观念。

三、保护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几点建议

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民俗事象是川西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承载着川西汉族诸多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标本,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着自己民族对美好理想、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更好地保护地方民俗文化,使优良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笔者特提出几点建议。

1.提升“文化自觉”,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传承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知晓,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针对广汉“保保节”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从“保保节”的文化特点出发,发挥口头传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节日中通过家庭、长辈讲述节日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来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其次,在广大青年中普及传统教育。充分发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可将地方民俗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并自觉传承其文化内涵。再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等,能把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传播给青年一代甚至更广的领域,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相传。

2.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节日活动的民众基础

广汉“保保节”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由于民众自发兴起、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现象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保保节”也不例外,节日的规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迁,如今的“拉保保”活动更多的包含了娱乐的意思在里面,而带着传统文化意义的“拉保保”活动只能在民间私下进行。因此,为了保护原生态的节日文化,应该改变传统的通过政府干预、财政支出等措施来发动或组织民众参与活动的局面,应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吸收民间力量,真正起到社会办节、群众分享的效果。

3.通过政府将广汉“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

通过政府将“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既尊重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使川西汉族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大家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2篇

关键词: 特殊节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创新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球化与科技主义的裹挟之中,节日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严重缺失引来特殊文化教育需求的强声呼唤,实施强势的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如何用特殊节日来开启当代大学生的心智?现代高等教育如何把世界文化的精髓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内化,以克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世界优秀文化的缺失而带来的精神和修养的贫乏?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背景下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1.特殊节日的内涵

特殊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它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气和特定的文化活动。

1.1传统节日基本介绍及特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体现了亲情、团聚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的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备齐,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1]。

1.2外来节日基本介绍及其特点。

外来节日有我们熟悉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它们都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传到中国。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碰撞,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较大。

外来节日虽然远不如传统文化对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但其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2.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

2.1对于文化而言。

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2]。在当代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因素,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从而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的经济、政治及媒体商家的宣传。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国人更加全面深刻、近距离地认识西方世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因此,庆祝西方节日不仅会拉近东西文化的距离,而且会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2对于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中文化因素的不足,有利于高等教育汲取文化的营养,最终推动当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多多庆祝特殊节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文化因素,首先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少亮点,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获得娱乐。其次可以扩充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领略不同文明的各自魅力,学习其中的优秀文明,进而发展成为全面的人才。在传统节日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节日中的异域文化,两种文化互为表里,共同塑造大学生对文化的深刻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即发挥文化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这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诸多弊端,促进当代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完善当代高等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被融入了特殊节日因素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一弊病,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

综上所述,特殊节日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

3.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

3.1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节日的文化内涵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在传统文化方面,人们只注重“吃”文化,却忽略了节日的真正的内涵;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人们愈发注重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却从未真正了解节日的来源及精髓等。然而,不了解文化内涵如何体验到节日的意义?如何从中获得感悟?更别说提升自己了。于是,过节成了一个空口号,一个拥有华丽外衣的空架子。对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使大学生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从中获得教育。第一,高校应加强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首先保证教师群体对节日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授有关知识,给同学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高校可以请相关专家开展知识性讲座,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观念,弥补他们在对节日文化内涵理解中的不足。第三,高校可以在本校内部举办一些活动,例如节日文化内涵的知识竞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这将会比被动学习更有效果。

再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握节日文化内涵时,还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懂得批判吸收,根据其深入挖掘节日教育价值的需要,对节日文化内涵进行区分,有选择性地保留并加以发展,以达到最佳效果。

3.2强化节日仪式和典礼在节日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特殊节日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很少有高校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来宣扬节日文化,更不必说正式的节日仪式和典礼。然而,仪式和典礼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第一,仪式和典礼较为正式、浩大,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仪式和典礼较为庄重,要求和谐统一,它以有形阐释了无形的节日文化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仪式和典礼营也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使同学们在这种氛围中进行感悟、深思,从而得到提升,达到高校的教育目的。对此,高校应注重丰富节日仪式和典礼中的艺术因素,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高校还应注意节日仪式和典礼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为活动增添色彩,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时间和地点不适宜,则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与关注度,只能事倍功半。所以说,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特殊节日的不同文化内涵来选定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万万不能出现选定地点、时间与节日文化内涵完全不符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效果将大打折扣。

3.3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精心打造节日文化品牌。

没有丰富的内容,没有创新,再有意义的特殊节日也只如绣花枕头,只是一潭死水。因此,高校不仅要宣传节日文化,而且要懂得如何宣传,如何使节日文化最大程度地被接受。在单调的大学生活中,活动便成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活动多得已使人眼花缭乱,要想在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形式。丰富的内容使得活动不至于很空洞,可以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使人乐于参加活动,接受特殊节日的文化的熏陶。而创新活动形式不仅为节日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迎合了现在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的心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今天,打造文化品牌渐渐被提上日程。作为培育国家人才的基地,高校显然不能落于人后。除了丰富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外,还要有选择地将部分节日作为重点进行节日文化品牌的打造。对此,不仅高校中的高层领导、教师可以发挥作用,学生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校上下可以发起策划书大赛,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们主动融入高校将特殊节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不仅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而且提升自己的能力。

4.结语

特殊节日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包含着我们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也包含着异域文明的魅力。将特殊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全面繁荣。让特殊节日走进高等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这一举措的完成将会从文化及教育两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从理论与实际来看,通过各种措施的实行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114.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3篇

按 语: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设立这一委托项目,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也包涵有当下迫切的社会需求以及涵盖了开展广义和狭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文化目的。《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12月,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开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了新的经验与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以及时了解现状,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4篇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再加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中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5篇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中国法定假日。目前,中国的节假日中传统节日已增加到了4个。一方面,政府的倡导和国人自觉的民族意识使传统节日合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商家的引导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洋节在国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了重要位置,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在过中国节的同时,已开始使中国节日本土化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自己节日独有的美。我们对民族节日有更强烈的心灵需求,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豪感,民族节日是约定俗成的,而不需要用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认定。笔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等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都应担当的相应责任。下面笔者想就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方面谈一些看法。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兔年春节刚过去不久,人们在喜庆、欢乐和热闹的感觉退去之后,普遍用了一个字――累来概括内心的感受。众所周知,节日是由节日主题和约定俗成的形式构成的,而过节就有文化认同和契合心理的因素在其中了。如何让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让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更深入人心?首先应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增加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符号,是中国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是中国符号、中国特色、中国旗帜,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传统节日是尊重自己、尊重和热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会让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祖国和海外华人在文化上更亲。重视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的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的记忆和象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已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重视。一些国家的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了解中国文化,一些国家的政要和新闻媒体在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关注华人居住区的春节活动,还有很多外国人热衷过中国节日、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元素在世界上已被普遍应用,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结果。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辉的珠宝,它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以磨灭的影响。节日文化也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除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比较丰富之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应当认真设计。中国传统节日应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改革不适于今天的旧习俗,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分析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传媒,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报纸、杂志)和电子(广播、电视)两种(注:报纸、杂志的网络电子版,网站新闻以及手机新闻等由于其特殊性,暂不列入本论文)。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宣传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真实性、及时性等传播优势。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又各有特点。纸质媒体在传播时具有原创性、真实性、系统性、连贯性、深度报道、价格便宜、携带阅读方便、易于保存收藏等优势,电子媒体则具有快速及时、感染力强等优势。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事项,过节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闻媒体报道节日相关内容和活动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分析如下:

新闻媒体公信力强、传播面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在宣传报道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节日文化时具有很大优势: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获得相关信息,受众人数多;由于新闻媒体的政治性和专业性,人们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会产生很高的认同度,由此一年一度的潜移默化的规律性传播,人们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依赖,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更大的认同。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的新民俗。又如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的中秋专题、郑州《大河报》每到传统节日时的整版节日文化介绍等,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教科书和资料。

新闻媒体信息量大、创新意识强,可以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量,全面、丰富地介绍和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活动。不能支离破碎和断章取义,这样会导致节日文化的缺失。例如:每年节日来临之际,一些食品商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利用媒体进行食品宣传,由于其宣传力度大、诱惑力强,让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只剩下了某种美食。所以新闻媒体应利用创新节目或改革版面形式,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可以激发民族情感、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报纸媒体有文字有图片,电子媒体速度快、有声音有画面,使得新闻媒体在传播时感染力强、效果好。传统节日本身是民族的记忆、情感和符号,能够亲身参加节日活动,无疑会有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不能参加的人,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迅速传播,如身临其境,也会感慨万千。比如: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炎黄子孙身在五洲四海,心向祖国大陆。又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全球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当大屏幕传来海外华人的祝福时,全球华人眼含热泪、心心相印、血脉相通,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因节日而激情迸发。

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都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倡导、继承、创新传统的节日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学术界对节日文化应进行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并规范节日的文化和内涵,而不是作无谓的争论。教育界要认真思考调研,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而不是放任自流。下面具体谈谈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新闻媒体应清醒认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2005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所以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意见》精神,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意见》指出,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民俗学家乌丙安说,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但同时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会有很深的历史印迹,有些已为现代文明所排斥。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可以通过专题报道或制作系列性节目,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形成的完整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倡导文明过节。比如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祭祀烧纸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了城市污染,而且很不文明。类似现象新闻媒体应进行报道并进行舆论引导,倡导人们在清明节要文明祭祀。

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意见》还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一定都很完整和准确。比如端午节,其文化意蕴就包容了辟邪驱毒、游艺竞技、祈求健康、纪念先贤等多个方面。但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过端午节仅仅被理解成是纪念屈原,从而造成节日内涵单一,使人们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节日渐过渐远。另外,节日仪式感缺失也是民俗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某些节日形式应限制式保留,而不能简单制止或取消,比如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为此,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传统节日时一方面应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持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和引导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使老百姓明确知道节日该怎么过。

总之,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靠全社会和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新闻媒体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红旗文稿》,2008(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1)。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5.乌丙安:《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央视国际》,2005年2月15日。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6篇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

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对此,提出如下建议: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7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节物;劳技课

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小学劳技课堂中发掘和利用传统节日里的教育因素呢?节物的制作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意义

1.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塑造节日形象

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即节日纪念物,是指在特定节日习俗活动中反复出现、寄寓着某种文化内涵、能代表节日传统和特色的物品。中国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一些特定的节物,如元宵节的灯彩、清明的风筝、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等,而且这些节物大都是和孩子们有关的玩具,孩子们在节物的制作中逐渐在心中勾勒出我们的节日形象,更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播,让我们对节日感情的寄托能寄之以物。

2.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架起现代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农耕生活,脱离了农耕生活,节日所蕴涵的意义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离传统节日越来越远。在劳技课上将传统节日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以手工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能让我们的节日更有生命力。

例如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习俗,在劳技课上指导学生缝香包,并将艾草等中草药装入其中,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起到了驱蚊虫的作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以及对端午节佩戴香包习俗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端午节以这样一个具有很强的节日感的小制作为桥梁,拉近了它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融入到节日的气氛当中。

3.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无形的文化需要有形的媒介来展现,作为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节物无疑是最好的媒介。例如,在端午节编织长命缕时可以借助五色线绳学习中国五行的知识,在重阳茱萸囊的缝制中了解辟邪驱虫的知识等……每一个节物都在长期的习俗传承过程中凝聚了深厚的习俗意义和历史印迹,每一堂制作节物的劳技课,都会成为一堂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

二、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可行性

1.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性质及特点的契合

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由于节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以蕴含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物制作为项目,承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正是符合了以上要求。

2.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契合

小学劳技课的开设是在3~6年级,内容包括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节物以其材料及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小学劳技课程中技术和家政等多方面的内容,如端午的香囊和重阳节的茱萸囊的缝制让学生学习了手缝的技术;端午节网袋和长命缕的制作让学生学习了编织的技术;春节的剪纸、元宵节灯彩的扎制与清明节风筝的制作、七夕的摩罗与中秋节兔儿爷的泥塑,分别要求学生对纸质材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泥质材料等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从这些方面来说,节物的制作是符合小学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

三、在小学劳技课上进行节物制作的实施要点

1.以节物的内涵为线索,进行多方位研究

节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例如端午节的长命缕,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条绳索系于臂。用哪五种颜色?为什么用这五色就可以辟邪?这就要让学生先要了解到中国的五行观念了。因此,要在节物的制作之初,对节物所涉及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发挥节物本身特征,寓教于乐,从而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节日。

2.以节物的特征为导向,赏析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美更多的是具有功利性这一特征。而节物这一应节而生的产物更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例如春节的窗花,直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因此作品主题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样。节物的制作走进小学劳技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

3.以节物的作品为核心,分享节日快乐

从节日活动来说,元宵的花灯、清明节的风筝等等,这些节物均是节日习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节日习俗活动往往围绕着这些节物展开。劳技课完成的节物作品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在节日来临时展示、利用起来,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去。

将节物的制作纳入到劳技课中,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情怀,更是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周围的人,更好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来探析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的影响,并以电视这个媒介手段为例分析节日文化内涵嬗变的原因和节日的电视化表现。

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节日之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各国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仪式。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奋进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生活中不可无节日,节日里不可无活动。”同时,传统节日有着定位清晰、指向鲜明、含蕴隽永的节日文化内涵,其传达的是较直观、质朴、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而节日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蕴涵着大量历史人文的内容,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底蕴。它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显现了我们的民族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和美好愿望。它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节日逐渐被切断了它与人们实际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慢慢丧失了其内在的宝贵的价值。以往一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实际上的准备工作,家里会开始备年货、给小孩子添置新衣、家庭成员悉数到齐以便团圆。这是一种对团圆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反映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节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人过春节的时候就在外面的餐馆吃一餐来代表团圆饭。并且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传统节日受到了外来节日的严重威胁,圣诞节、情人节的火爆情景一年更胜于一年。这主要也是由于这些外来节日外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物质承载较多,消费效果比较明显。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侧重于内敛,没有过多的物质承载,这就使得传统节日在现在这个消费社会中面临着困境。因而,传统节日想要进一步发展下去,可以尝试顺势接收一些消费主义的理念,借助于消费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商业性推广,吸引大众眼球,提升节日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电视媒体对于大众节日体验转变的引导作用

1、消费行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节日体验

鲍德里亚曾在其《消费社会》中提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这种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盲区,使人们认为似乎已经走过了需求阶段,正迈向满足阶段,这其中就伴随着消费社会的理念传播。鲍德里亚又曾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因而,消费行为应该被看成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践,这种消费行为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满足需求的“被动”程序,而是一种“主动”的关系模式,这不仅仅是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与集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和全面性的回应。正是在这一消费之上,文化体系的整体才得以建立。由此可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外在的表现形式已经在逐步改变,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生活体验也已经在自己的消费行为中逐渐被改变。节日文化不单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而要放在整个消费社会中去研究,与商业行为、消费行为都有着万千联系。

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我们,很容易被商家所引导,节日文化又为他们推行消费理念提供了新的领域。商家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利用“现代”、“时尚”等概念,将节日植入了现实生活,经过海量的不间断宣传,我们无奈地接受着情人节的高价玫瑰、平安夜的狂欢等等。此外,众多的商家还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做文章,例如中秋的团圆、冬至的长寿、春节的喜庆都可以成为宣传的内容,以至于每逢年节,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应接不暇。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消费社会理念的传播正在单一化乃至改变着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得节日的传统日常体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消费体验,节日的内涵发生巨大变化。因而节假日的消费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过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因为这时商家的促销力度最大,可以买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以感恩节的第二天为名展开的全年最大促销活动,使得人们在提及感恩节时最多的话题就是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消费了什么。于是,商家便乐此不疲地营造着富足、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从而带来了购物、郊游、聚会的消费狂潮。节日成为消费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经济现象。而在这些商家的宣传中,大众传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电视这种普及率极高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分析媒介对于节日的商业性推广提供了哪些便利。

2、电视媒体推动了节日的商业化

在当代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让电视把社会生活的画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费社会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媒体社会。没有任何其他一种媒体可以像电视这样充斥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电视的渗透面是如此之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同时我们处在消费社会中,节日的日趋商业化可以说是现代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现在世界经济不断的向前而去,人们心里对于形式上一层不变的节日多少存在些创新的欲望。商业化是带有目的性的推荐引导,商业化是节日发展的必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在保留节日中不可改变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商业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大众媒体的中坚力量,电视对于节日的商业化进程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每逢过年过节,电视新闻总是会报道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以及民众的疯狂消费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更多的人在看到电视之后加入到疯狂的消费当中,扩大了商家在节假日促销的影响范围。还有每年的春晚,春晚的植入性广告一年多于一年,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在不停的吸收着这些广告的内容,使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收到了这些商业信息,培养着潜在的消费行为。当然,电视媒体不光起到了推动节日商业化的作用,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节日体验方式。

3、电视媒体拓展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电视能够调动人们的一切感官,是人们感到最轻松的媒介接触方式,从而电视的普及率远远大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信息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特别重要。

以2009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22个清明节特别节目为例,可以看出电视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节日内涵知识,拓展人们的节日体验。从这次电视呈现的清明节文化内容来看,集中在下面四点:一是比较集中地展现中华民族祭祖的文化行为,如祭奠亲人、追思逝者、公祭先祖、缅怀英烈等;二是展现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远足踏青、禁火寒食等;三是展现祭扫文明风,倡导祭扫新风尚和殡葬新形式,如花祭、音乐祭奠、网祭、花葬、树葬等;四是以电视的手段,通过诗歌朗诵、讲故事、民乐演奏、交响乐等艺术形式,传达清明哀思、歌颂青春和生命。电视媒介以自身的优势,营造清明节日文化氛围,传播清明习俗和节日文化内涵,一定程度地推动着传统节日适应现代生活。使得很多对于清明节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刻的民众都能广泛获知,并且为他们在清明节时提供更多的体验方式,比如提倡殡葬新形式。

2009年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特别节目《中国节·端午》,请来于丹、蔡澜、方文山等在各自领域都造诣非凡的文化学者、专家等,在主持人朱军的引导下,以论坛的演讲和对话形式,与到场的国外留学生一起对话,互动解读中华文化的节日。嘉宾从饮食文化、个人阅历融入节目交流之中,对话平和轻松,语言通俗富有趣味,赋予了节日内涵多样化的内容,将历史和现代通过亲切的交谈融会贯通。使得各种层次的受众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取深层的内容,在谈笑间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奥内涵,不枯燥、不造作。将电视媒体的传播力量最大化,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浅。这又在思想领域加深了人们的节日体验。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 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②[英]戴维·莫利 著,史安斌 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