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7 16:30:03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1篇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也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必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加以利用。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了所有高中数学老师的共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是极其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因此,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来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成绩。而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中,关于提高教学成绩,老师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实际效果来讲,最终的效果都是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所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3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来讲,已经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非常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多数老师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受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限制,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制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课堂教学结构不合理,没有对课堂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没有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直接导致了对课堂时间利用不足。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来讲,课堂教学非常关键,如果不对课堂时间加以利用,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绩。

2 在数学课堂中没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数学课堂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做的不够,还需要继续加强。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数学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一些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效果,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对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式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数学课堂时间。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必须要加以有效利用。我们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准确分析并加以优化,使高中数学课堂结构趋于合理。此外,我们还要对数学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2 在数学课堂中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鉴于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我们要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有利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 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成效,有效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教学应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使高中数学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使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丰富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涵。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涵是一个有力的丰富和拓展,使高中数学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实效,并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3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创新教学手段有着重要意义。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所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创新教学手段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2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有几点看法:

1.抓好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做好研究准备工作。

3.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4.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5.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

我们根据学生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M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6.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简约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13-02

一、呼唤简约课堂的原因——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差异较大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①知识量增大,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增大。②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政治讲的是法律学这类联系事实的内容,高中则要求学习经济学,马克思理论等哲学性的东西,比较之下更为抽象。③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如讲到哲学时,特别强调其知识体系。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决不能停留在热闹这个层面。

二、简约课堂的构建

简约课堂,不是简单的课堂,简约课堂是不需要刻意雕琢,不需要奢华的课堂,是一种富有意境、充满韵味、写满诗意、启人思维、荡漾美感的课堂,是不需要作秀、不需要虚假、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原生态的课堂。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这种品位体现在教学上的“细节的把握”,每一个细节的装点,都要深思熟虑。在当今什么都讲究“高效”的时代背景下,“轻负担、高效益”的简约课堂无疑是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方式,让课堂理性回归,构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简约课堂。

简约的政治课堂应是本色的政治课堂,教师简简单单教政治,扎扎实实求发展。反思我们当前的政治课堂,却出现了“课堂闹哄哄,课后脑空空”的怪现象。要实现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砍去那些形式的东西,杜绝“假、大、空”。比如,有一些政治公开课、比赛课,实在是太流畅了,师生对答如流,没有一点堵塞的地方,究其原因,大都是师生都作了充分准备,有的甚至作了预先精心地排演或多次试教。其实,太流畅了反而显得不正常,学生的生成怎么可能和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有时有点堵塞,反倒显得真实。所以,上得流畅,未必就一定是好课;上得不太流畅,也未必就一定不是好课。课堂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否提升。要实现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政治课堂必须求真、求实,注重实效。那么,应如何注重实效呢?

首先,教学设计简约,不冗繁。简约的政治课堂强调思路清晰、过程简洁、目标明确,突出主干,把握重点,理清主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需要根据实际学情灵活变化设计教学过程,简约的设计,是为了有效的教学。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就必须坚持“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严格“以纲施教”。

第二,教学手段还是应以板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现代多媒体在政治课堂的运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有好处的。但多媒体只是手段,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要不要使用,取决于课堂内容的需要,要做到课堂教学的精彩,并不一定是非要依靠多媒体,可要可不要的时候干脆不要用,有时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块黑板的简约也是一种美。况且教学手段除了多媒体之外还有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挂图甚至实物。如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可把水果带入课堂:苹果、梨各1个,柑桔类水果3个(普通蜜橘、橙柑、金桔各1个)。通过感性的5个水果,将抽象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讲解得干脆、清晰、明了。简约的高中政治课堂要求教学手段简易,并随机应变使用,“该出手时就出手”,去除不必要的教学手段,拒绝“作秀”。

第三,教学语言简明,不啰嗦,有幽默感。一堂好课,语言的魅力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语言是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要构建简约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做到规范性、准确性、精练性、节奏性、逻辑性,毫不啰嗦。倡导简明、生动、流畅的教学语言,其魅力就在于能把高中政治知识的枯燥化为生动,把抽象化为形象,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深奥化为浅显,让学生以亮丽的心情求得发展,极大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简约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深入研读教材,方能简约有效教学。追求简约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师必须对手中教材进行深刻地钻研,要求对教材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为我们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取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所以必要时可对教材进行重构,别出心裁地对文本进行取舍和加工,寻找最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内容。

2.丰富知识阅历,简化手头素材。简约有效的政治课堂并不是苍白的课堂,政治课堂要上得深刻一点,没有深刻的政治课是没有厚度、没有分量的,是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要求教师平时要有广博的阅读和猎取,要送“学生上岸”,先要“教师下海”,用我们的底蕴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师必须对手头上积累的素材加以整合、加工和简化,切忌不经过处理就随意地应用到课堂。

3.营造激情氛围,致力有效教学。简约有效的政治课堂,理应是不简单的课堂、是精致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富有激情的课堂。激情课堂能让枯燥的政治道理在有声有色中娓娓道来,并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欲望,同时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营造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激情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应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的自觉追求。

总之,简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韵味,也是一种追求。让高中政治课堂理性回归,构建简约的高中政治课堂,推动有效教学,借以激荡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韵律,燃起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希望,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 个性化提问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伴随着初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实施,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和尝试实施成为中学各学科都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样,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也在这样的课改浪潮中面临新的挑战。笔者在这样的挑战中积极探索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模式,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个性化的课堂提问,“跌跌撞撞”中竟然颇有收获,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欣喜之余,笔者对个性化提问在历史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运用进行了反思,现与大家作以交流,期冀有更大的改进。

第一,教师备课必须积极有效。只有积极有效备课,教师才能将“死”的历史知识“激活”,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创设历史教学需要的情景,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在教师创设的历史学习意境中感知获得的知识,体验发现和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这才能成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生成个性化提问的前奏。比如,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这课,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有效地将“一国两制”的提出、含义,香港、澳门、的由来以及香港澳门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等这些历史信息、国家政策、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有相关的国家领导人、重要人物和相关历史史实进行有效整合,创设生动的、有生命力的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生成个性化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或解决这些生成问题中就能感受到快乐,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完成学习的预期目标。

第二,问题的设置必须真正的个性化,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以往课堂教学不能够做到真正的高效。就课堂提问来讲,无效的、偏难的、繁琐的提问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高效课堂讲求课堂容量大,学生行动大,课堂收效大。因此,教师就要依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把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技巧融进课堂个性化提问中去。比如,教学九年级历史上册《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这课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当今英国女王和我国历史上的秦皇汉武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样,学生就会怀揣好奇与悬念走进这一课的学习。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提问:“王权已被剥夺,王位的保留说明了什么?”“王权限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可以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又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一些问题:“说说你眼中的虎门销烟。”“说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干了些什么?”学生在探究分析这些问题中了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不屈的抗争等等。这些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课外的历史探究活动,提高了历史课堂的延伸作用。

第三,课堂个性化提问应该立足不同的学情,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构成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同一梯度的,而往往是高中低的梯度构成。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家庭背景、认知风格、内部动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发展程度不平衡。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个性,这是设计有效提问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设计个性化问题的时候,必须关注不同的学情,同时还要兼顾不同班级的学习风格和差异,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的个性化提问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时间与效果的最优化。比如,在课本中直观表现的问题,教师可采用抢答式、“历史小考官”提问式等提问方式,照顾学习程度慢一些、低一些的学生。又如,延展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可采用阐述式、分析表达式等提问方式,以促进优等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统筹兼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实现真正的教学有效性,体现高效课堂的要求。

第四,课堂个性化提问必须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出发点。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就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创设个性化提问,设置问题情境必须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和探究问题的答案。我的课堂实践证明,让学生处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比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和结论更有效。当然,为使学生能顺利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如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去开拓未知的知识,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

第五,教师对课堂个性化提问要建立恰当的评价制度,教学操控必须是游刃有余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价制度。除了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以外,教师还应当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能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对错不分。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依据课堂评价制度有效化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样,回答正确的学生,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学生也能得到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如此,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准确的。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中,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认知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是个难点。教师设计个性化提问时,应尽可能降低难度,使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评价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教师尽可能结合相关史料,设计个性化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实现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正确评价。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5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激发兴趣;教学效率;教学时间;高效

作者简介:陆国庆,任教于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学。

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一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帮助学生找到学好语文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相信语文应走在新课程改革前面,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在真正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对于人生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的标准;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具有启发意识和民主意识。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新课堂。

总之,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改变,以及新课标的要求而改变,不能一成不变。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充满创新的成分,在创新中改变,在改变中完善。

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乐学的欲望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可见,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持久性,兴趣是学生乐学、愿学的动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因为对语文的兴趣而喜欢语文课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法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用语文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一个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的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情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要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内容讲解、作业训练以及课堂评价的有效与否体现。

1. 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就不可能跟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所以,授课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尤其是要理解他们不懂的问题,然后再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注意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着重解决问题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找准内容切入点

语文教学涉及字音、字形、篇章结构等,内容庞杂,在时间有限的情形下,不可以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在讲解时,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教师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堂教学的有效训练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堂堂有训练,但是训练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口技》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虽’、‘名’、‘是’、‘会’这些词语古今意义一样吗?本文中像这种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再找出几例?” 提这些问题的目的是理解古今异义词,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四、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在教《范进中举》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范进中举前后的家境、丈人胡屠户的态度、众乡邻的态度、张乡绅的态度都发生哪些变化”为题,启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以填表形式解答,然后与学生一起赏析课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段:“范进中秀才,丈人奚落范进”;“ 范进借盘缠,丈人大骂范进”;“ 范进的疯态”;“ 范进给银两,胡屠户假意退让”等。再让学生思考“范进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范进中举前后会有这么截然不同的变化?”两个问题,最后以“变化之中不变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希望广大教师们高度重视,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以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作指导,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高效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效率,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赵清霞.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3).

[2]王明亮,薛玉.于细微处见真情——“六环节”教学策略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教研版),2009(11).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6篇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一)教师方面

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教学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

1、目标设计要合理 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的三维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讲清重点;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提问设计要恰当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握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启发性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掌握正确知识;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内容和方式两方面: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方式上要有启发性。

3、板书设计要清晰易懂 一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对于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因此,高效课堂的板书思路顺畅、应清晰易懂,以便于引领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①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力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使其达到科学、精炼、易懂、易记的要求。②在设计板书的结构时还应注意整体效果,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在给学生以整体美感的同时,使学生明确重点、难点,帮助其加强记忆。③板书的设计必须与教师讲解的内容紧密相连,其每一个支脉都应与教师的讲解形成纲与目的关系。设计板书还要做到语言准确精练、言简意赅,以达到指点引路的作用。

4、作业设计要有层次 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内外都会设置一些作业,尽管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首要考虑的应是作业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是应体现在作业的目的上,应使其既顾及知识深化层面,又涵盖方法训练层面,还考虑到学生能力提高层面;二是应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应使其既有必要性,又有典型性,从而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三是应体现在作业的要求上,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易难适宜的习题,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学生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强调课前的预习。预习不是简单的把课本阅读一遍,还要思考和解决一些基本的、力所能及的问题。老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样课堂学习就会有的放矢,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会更"高效"。

2、强调课堂学习的习惯。学生上课要做到"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模糊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合作探究的时候要积极,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

3、强调课后巩固的习惯。每一节课后坚持先复习再做作业,复习是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的过程就是加深记忆、加强理解,然后再做作业,巩固提高。

二、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只有在"用心倾听的课堂"里,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才能通过讲解、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其次,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愿听,爱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无声为有声,变难懂为易懂,能使学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兴趣,帮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效果颇佳。

1、课堂导入更加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尽可能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学习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在做别的事。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等展示,将数学的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7篇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序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 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3.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第8篇

【关键词】 课堂 教师 学生 高效 六力

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有效课堂恐怕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如何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委实需要我们用心研究。我们认为,关注并用好以下六种方法,高效课堂才会成为现实。

1.适度的压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早将“压力”对人生积极的一面说得很好了。课堂上,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必要、适度的压力不能少。课堂上学生没有“压力”,就失去学习的紧迫感、主动性,自然不会有动力。教师应据“目标”创设一些问题和情景,并明确时间限制、评价办法等——给学生适度的“压力”,学生才可能排除各种干扰、集中注意力,想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上课好长时间了还有学生没拿出教材或笔记本的现象了!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的行为也就会减少。如此,课堂的有效性才有可能。

2.充足的动力

与适度的压力相连,动力更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就像机动车要高效运行需要动力一样,高效课堂的高效“运转”同样需要充足的动力。这当然表现在师生双方——“教”和“学”都表现出充足的动力来——一方面,“教”就激情昂扬;另一方面,“学”则活力四射。为此,就需要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去精心“谋化”——不仅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问题的突破口是啥、评价的激励性怎样以及总结和提升的关键又在何处等,都需要精心设计、研究。还有,不同学生潜能的及时挖掘、多人(绝不是个别)成功的体验、师生积极互动等,都是动力系统不可少的。课堂上的动力会让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你想不有效就难。

3.必要的推力(或拉力)

课堂上,教师尽量要关注全体(尤其是高三的希望生全体),及时“悟”到相关需要帮助的对象,调整教师“导”的方向或节奏,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就是在学生爬坡时及时施以“推”或“拉”一把之力,以便让其及时实现课堂目标。比如及时做“引导性”提示或创设学生“互帮平台”——小组讨论和探究等,就会解决教师一人无法解决多人的不同问题的现象,进而也对解决课堂低效之痼疾有利。当然,这也是教师课堂战略灵活性的表现(反对借口学生需主动而取消教师也应主动的行为)。

4.很强的学力

这里的“学力”即指学生的学习力,也指教师的学习力。我们无论哪方面的努力,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力”,教师就进入到了较佳的境界了——“无为”了!那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学法”、“考法”的指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感悟”,积极培养自己独特的学、思、悟等能力。不仅此,我们教师也应注意自己"学力"的培养和运用。事实上,课堂上许多学生(尤其中学生)独到的思考、见解,为教师提升水平和艺术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正是这些资源使我们逐渐成熟、成名,只是往往不被我们重视或认可而已。即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水平不高,细心的教师也会自觉反思、改进“导学”的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必须明白:只要学生的学习力增强了,即便是这一节不高效,也无法阻挡下一节“有效性”的增长!

5.灵活的调控力(协调力)

高效课堂的高效离不开必要的“管理”。谁都知道,学生能否学好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对松散惯了的学生而言,“管”和“理”不能少。课堂上,教师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整体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把握,才能及时发现必须关注的问题并有效处理。对明显游离课堂的行为要采取科学的办法及时“管”(尽量适度有力)和“理”(应体现一定的艺术)。课堂上“导”的节奏、声音的高低、眼神的目标性等;学生讨论时及时提醒如何参与、怎样交流、如何互助等都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根据实情去调整、协调。否则,对虽然是个性的影响和干扰课堂有效性的行为,不及时提醒、“纠正”,往往影响的不是一个人。

6.及时的反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