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经济研究

金融经济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经济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金融经济研究

第1篇

【论文关键词】 通货膨胀 金融 研究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 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现状;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化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正逐步完善,统一法人,撤并分支,引进外资金融。非国有银行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基本上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持平。境内外资金融也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证券类机构和保险机构也紧跟形势,加快发展,规范管理,健全机构。

(二)金融市场体系层次化

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是中国主要的三大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推进了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票据市场也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形成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的局面,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作用重要。保险市场在其商品类型和面向对象上下功夫,增加其推广率,成为中国社保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汇市场上则提高了效率,扩大了成交规模。

(三)宏观金融调控间接化

中国货币政策不再是直接调控。其实践表现为:中央银行恢复公开市场操作,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得到实行。由此调控了货币供应量,稳定了人民币币值。

(四)现行外汇管理双向化

提高了人民币的兑换程度,资本流动不再是单方面的,而是有进有出,双向流动。资本的流入规模、交易范围、对外输出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对于外资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与一个模式,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充分引资,合理利用。

(五)金融市场法规化

票据法、银行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使中国的金融法律体系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此后为了更进一步使中国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长补短,又相继拟定、出台以及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可以说,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法制化建设轨道。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判断

任何一项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尤其是一个还未趋于完善,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我们不仅要看到它蓬勃发展的一面,更要看到它不足的方面以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作出相应的对策。金融结构、金融工具、金融总量方面,中国都在快速的发展着,令人举目。城市信用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全融信托、股票、基金等种种类型的金融手段让人目不暇接。金融体系也在向着多元化的目标奋进,不仅对国家银行进行了改制,还发展出了多种名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储蓄信贷协会,储蓄互助银行,信用合作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结果就不那么令人振奋了。中国的金融资产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常此以往,这种过于活跃但又不能良性发展的局面将会成为金融矛盾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其金融资产构成中的有价证券和股票持有率都偏低,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发展中国家亦是远高于中国的比重。中央银行资产的增长带动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过度的依赖于中央银行的推进,而不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形成自主运行,这不仅让中国金融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更是与其要求是南辕北辙的。

另外,中国金融的传统运行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计划性和依附性很强,运行效率低下,体制落后。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的垄断程度居于高位,其结果就是严重限制了金融行业的正当竞争,融资能力低下,金融体系难以独立、主动参与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资金积累、资源配置等功能无法得到有效运用。

三、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效率是由资本的边际产出来衡量。经济效率的提高必须使资金更多地流向资本边际产出较高的部门。其逻辑关系是: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发展,M2/GDP也会不断的增加上升。在给定的GDP下,货币供给与银行配置的信贷资金呈现互相推动的长势,供给越多,银行控制得也就越多。在金融发展深化的过程中,居民储蓄已经占据社会总储蓄的主体,而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主导,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这样就更是加强了银行对于经济效率的导向作用。但银行信贷配置更多的是将资金流向如国有经济之类的低效生产部门,从而导致整个经济运行不良,效率低下。要改变中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这种情况,就要发挥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导作用,加强银行对全社会资金的配置功能,使中国经济的效率能够得以提升,不再浪费更多的资源。然而政府对国有经济是持保护倾斜的态度,国家人为降低贷款给国有企业则使得更多资金在低效部门里流动,人为扭曲信贷的配置,不会使经济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金融的发展深化在某种环境下是不一定会使经济效率提高加快的。

总之,中国金融发展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来带动经济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没能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是通过发挥动员储蓄、提高社会储蓄、加速资本积累等促进经济增长,这进一步说明我国是典型的资本推动的粗放性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廷科.中国金融发展:现实、契机与战略 [J]. 当代经济科学,1994,2

2. 王晓芳. 中国金融发展总体评价 [J]. 经济研究参考,1999,77

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VAR;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203

1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GDP从1990年的824.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806.09亿元,与此同时金融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期的1139.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704.89亿元,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资产大幅增加,金融系统逐渐健全,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最早追溯到Schumpeter(1912)的研究,他认为发展较好的金融系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进而促进了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其后很多学者只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实证性分析。但自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以来,经过金融理论界共同发展完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学家们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国外学者针对两者关系进行大量研究:king和levine(1993)发现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因素。Arestis和Demelriades(1997)研究发现美国与德国银行发展对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美国没有足够证据显示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效应。Hassan,Benit(2011)根据区域划分选取把发展中国国家依据经济综合实力划分问几个区域,利用面板数据得出结果。显示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在最贫穷的两个区域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健全的金融系统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不断出现,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陈国伟,张红伟(2008)利用多项金融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并运用了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韩廷春(2001)通过建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运用有关数据得出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只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扩张,应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1978-2000年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一个地区若没有健全的金融系统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闫丽瑞,田翔宇(2012)运用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综合国内研究来看学者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动态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少,而且多是对于区域层次的研究,很少具体到某一省份,由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这一中部大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对于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学者们多停留当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上,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计量分析,并且由于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严密性,我们选取湖北省1990-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2实证分析

2.1研究模型构建与变量

由于湖北省1990-2000年的证券市场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我们计算金融发展指标主要是考虑金融机构存款数量,而且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体系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金融发展指标以所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GDP之比表示是合理的,用FIR表示:

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以及构建模型的需要我们在模型中采用LnFIR这一变量表示; 同时我们选取湖北省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表示经济增长速度,用LnGDP表示。对LnGDP、LnFIR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2.2数据选取与处理

我们的数据均来自1991-2011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同期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并进行了相关整理。我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目前最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最后通过建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过程均通过Eview6.0软件操作实现。

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在湖北省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针对这一点我们建立两向量VAR模型如下:

lnGDPt和LnFIRt分别表示当年湖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相关比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建立该模型后就可以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研究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冲击形态、冲击方向、冲击时间等。

2.3实证检验

(1)ADF单位根检验,见表1。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LnGDP、LnFIR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变化序列变得平稳,但变换后的序列仅仅是各变量增量间的相互关系,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化为平稳序列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不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我们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知lnGDP、lnFI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注:根据AIC和SC值得最小为准则,应该选取3期为最佳滞后期。

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统计量为-4.041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3.8573,说明残差e序列没有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这表明LnGDP,LnFIR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模型1是对LnGDP,LnFIR长期均衡关系的数学描述,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ADF单位根检验的平稳序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检验三组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一组是LnGDP与LnFIR,分别代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第二组是DLnGDP与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一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第三组是DDLnGDP与D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二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

注: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均为2。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变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变化水平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无论从存量上还是流量上,金融发展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效率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从滞后一期二期来看,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本省的金融发展尚不具有因果关系,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存在很长的滞后性,短期内不显著。

(4)VAR模型、IRF图与方差分解分析。

由于LnGDP,LnFIR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故可建立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时,首先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合理的滞后期。经过试算,由下表可见,在进行LnGDP、LnFIR指标建立VAR模型中,应该选取滞后2期为最佳滞后期。

用Eview6.0软件输出参数结果写成VAR方程如下:

LnGDP = 0.7173LnGDP(-1)- 0.1814LnGDP(-2)+ 0.3076LnGDP(-3)+ 0.8599LnFIR(-1)- 0.4130LnFIR(-2)+ 0.3908LnFIR(-3)+ 1.4313

LnFIR = 0.1476LnGDP(-1)+ 0.0358LnGDP(-2)- 0.0625LnGDP(-3)+ 0.8182LnFIR(-1)-0.1868LnFIR(-2)- 0.08131LnFIR(-3)- 0.7666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金融深化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变化影响显著,在滞后一期弹性就达85%,且方向为正,之后两期也分别达到了41% 和39%,充分体现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

在VAR模型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绘制脉冲响应函数图(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ξt(被称为“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图1左图是LnGDP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右图是LnFIR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脉冲响应函数显示湖北省经济增速变化量对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有强烈的反映,滞后一期后产出增加5.1个百分点,在滞后七期更是达到了最高点9.3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lnGDP进行方差分解,将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随机扰动项相关联的各组成部分,进而了解各随机扰动项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方差分解如图2所示,从第四期开始方差分解的结果就逐渐趋于稳定,LnFIR对LnGDP预测误差项的贡献程度达到了20%左右,进一步验证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良好的促进关系意味着,经济水平发展较高会支持金融体系的充分发展,而金融发展又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条件。若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那么会使金融体系受到限制,阻碍了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限制了经济增长,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并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有滞后期的,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在当期显著的促进金融发展,但在滞后期作用则很不显著,没能显著的促进湖北省金融发展,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滞后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本省金融水平的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短期相互均衡促进的状态,将是今后湖北省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M.Kabir Hassan,Benito Sanchea,JungSuk Y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Finance,2011,51:88104.

[2]Arestis,P.,Demetriades,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107).

[3]陈伟国,张红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 [J].当代经济科学,2008,(03).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 [J].世界经济,2001,(06).

[5]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金融研究,2002,(10).

[6]闫丽瑞,田翔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03).

第4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群模式;空间布局

从我国金融中心的布局情况看,东部地区涵盖了国内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其中以京、沪、深三个城市最为典型。由于自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特征、历史发展轨迹等方面因素不同,在东部地区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业集群模式,对此加以系统地对比,有助于探寻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为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约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 金融服务业集群的文献回顾

M.E.Porter(1990)首次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后,迅速掀起了国际研究的热潮。国内外大量的文献集中于制造业产业集群,但关于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研究目前仍显得相对薄弱,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金融产业集群理论、金融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研究。金融地理学的信息流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4、1999)、Thrift(1994)、Gehrig(1998)、Bossone(2003)、Zhao、Smith和Sit(2003)等反对以Brien(1992)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并从“信息外部性”、“信息腹地”、“路径依赖”等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Krugman(1991,1995)则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空间集聚问题。Choieltal(1986,1996,2002)、Kaufman(2001)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动态格局和金融服务集聚的原因。Allen & Pryke(1994,1995)、Pandit& Gray(2001,2003)运用空间表示法和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伦敦金融中心问题进行了研究。Poon(200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的层次。

近些年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多:区域金融和金融地理学方面,张军洲(1995)、殷兴山(2003)、金雪军等(2004)、李小建(2006)等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动力、空间结构与环境等问题;张杰(1998)、周立(2004)探讨了国有银行“空间均齐分布”假说。金融产业集群理论方面,钟伟(2003)、周振华(2005)、黄解宇等(2006)、梁颖(2006)、闫彦明(2006)、郑长德(2007)、王朝阳(2008)、郗文泽(2008)等探讨了金融业集群的内在动因、集聚效应、集群模式及风险等,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类观点:市场选择型和政府导向型。干杏娣(2002)、李扬(2003)、姜波克(2003)、张幼文(2003)、华民(2005)、赵晓斌(2005)等分析了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形成条件和决定因素等。郑长德(2007)、项俊波(2007)、高长春(2007)、王力(2008)、潘英丽(2010)等系统地探讨了金融中心的功能、类型、层次、制约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 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模式比较

综观各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情况,可以发现金融业似乎天然具有“扎堆”的特性。长期中也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金融业集聚区域,如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CBD等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京、沪、深等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并呈现出不同的产业集群特点。

1. 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发展概况比较。从金融服务业角度看,京、沪、深三个城市具有较多的共同点:一是分别是东部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并具有较为广阔的金融腹地;二是都集聚了大量总部级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功能性总部等;三是都形成了鼓励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都成果跻身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的前列。

从国际排名看,目前由伦敦金融城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研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简称GFCI)是最权威的排名体系。该指数从2007年3月开始第一次,此后每半年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进行排名,至今已经推出第10期排名。从最新一期的排名情况看,京、沪、深分别位列第5位、第19位、第35位(深圳市虽然在第6期以后才进入全球排名序列,但是位次上升很快)。

进一步从金融发展的指标来看,可以反映出三大城市的金融发展成就:北京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2 055.0亿元,同比增长4.8%,占GDP的比重为12.8%。上海市2011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 2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11.7%;至2011年年末,上海市有各类金融单位1 048家(其中,银行业160家,证券业149家,保险业333家)。深圳市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 562.43亿元,同比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13.6%。

2. 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比较。金融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规律。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加速发展,在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各城市金融发展呈现出富有特色的空间集聚特征。

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特点。金融产业呈现“十”字格局纵横发展,其横轴为长安街,竖轴是西二环。其中以金融街作为主中心区,以CBD作为副中心区。在金融街的核心区域,集聚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国有银行总部、部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总部。在城市,北京、天津形成相互呼应的“双金融中心”格局。

上海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一城、一园、一带”的特点,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外滩金融业集聚带等区域。其中在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区域内共集聚了上海一半以上的金融机构;陆家嘴金融城则涵盖了央行上海总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货币市场等一批国家级金融机构;近期四大国有银行在上海的第二总部在加速推进之中。上海依托长三角16城市群,还形成了1强多副的金融业集聚格局。

深圳市: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集中于“3集聚区、1后台”区域,即福田中央商务区、罗湖蔡屋围和南山前、后海三大金融总部集聚区,龙岗平湖金融业服务基地。深圳金融集聚区汇集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中国银行产品研发中心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城市,深圳市地处香港、广州之间,并形成华南“三个金融中心”联动发展格局

3. 京、沪、深金融中心功能比较。金融集聚区往往承担着金融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往往对金融集聚区的业态结构、集聚形态、发展路径等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京、沪、深三大城市均通过法规或发展规划等形式对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部署。例如,北京市2008年曾《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首都金融业的定位和工作目标是: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上海市于2009年8月1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并提出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2年3月的《深圳市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围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努力建设以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结合京、沪、深各自的金融禀赋特征,按照金融中心的功能分类对三大城市的功能属性及发展定位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三个城市在功能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分工,但都具有多功能综合的特点。在共性特征方面,三个城市都承担着金融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功能;在差异化功能方面,北京市体现为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等;上海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清算中心等;深圳市体现为金融市场中心、创新中心等。

4. 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国内外案例来看,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可以从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角度进行划分,并可大体分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复合作用型。从国际案例看,西方发达国家知名金融集聚区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往往发挥主要的作用,如纽约华尔街早期的动因来自于1792年有关金融交易商共同签署的《梧桐树协议》及其所促成的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的成立;伦敦金融城的早期形成得益于伦敦股票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的建立。但是客观来看,并没有绝对的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金融集群发展路径,更多地是体现为复合作用型特征,只是在某些区域一种力量的主导作用而已。

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来看,由于城市发展历史背景、城市区位条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三个城市也在长期中分别形成了独特的金融服务业集群路径。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城市,集聚了中国金融体系最高层、最核心的机构,主要包括监管机构中的“一行三会”总部、四大商业银行总部、政策性银行总部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总部机构,这也使得北京金融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色彩。上海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而快速集聚了一大批洋行、钱庄等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发后,一系列国家级金融市场的建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集聚,其中有国家战略支持的因素、但更主要地体现为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自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经济、金融发展始终释放着巨大的创新动能,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后更加激发了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等各种新型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得深圳市具有强烈的市场主导特征。统计显示,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4 602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这些证券公司大多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周边区域而集聚发展,显示出较强的创新实力和市场化特征。

三、 结论与启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沪、深三个城市的金融服务业集群在形成路径、发挥功能、业态结构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也反映出城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着不同模式。进一步从三个城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来看,体现出不同的优劣势特征,对此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得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可借鉴之处。

1. 结论。前文的对比分析大体反映出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进程与运行状况特点。但要对金融服务业集群这一复杂系统进行完整描述是十分困难的,除了金融、经济相关因素外,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还与政策条件、信用基础、人文环境等诸多外部条件密切相关。本文进一步对三个城市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细分要素和整体优劣势做出判断:依据一,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中心等问题研究观点的系统梳理;依据二,京、沪、深三个城市金融、经济、人文等各方面具体情况;依据三,GFCI等国际权威排名的总分数及各项目得分。总体结论是:

上海在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市场开放、金融腹地资源、金融功能塑造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在总部机构能级、创新活力等一些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也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及进一步的发展;值得提出的是,上海并没有出现得分最低的“短板现象”,从而表现出综合实力最强的优势。

北京市金融机构能级、人力资源条件等方面具有其他两个城市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但是也存在创新活力不足、市场基础薄弱等显著劣势,成为今后制约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有待突破的领域。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市。

深圳市是国内城市中创新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也对金融创新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深圳市还因与香港、广州等城市相毗邻,且拥有珠三角坚实的腹地资源,在金融腹地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但同时也在人力资源、机构能级、辐射功能等诸多方面存在相对劣势。综合实力是三个城市中最弱的。

2. 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启示。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崛起,将会有更多的大型城市面临金融产业发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问题,而京、沪、深的经验可以带来重要启示。

(1)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普遍观点,及大量的金融中心案例表明,金融服务业发展具有极强的产业集群特征,并往往在CBD区域呈现高度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其内在动因,一方面在于金融服务业作为信息、资金和智力密集的行业,通过产业集群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集群效应--如信息共享、知识溢出及降低交易成本等等;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竞标付租能力(Bid Rent Ability)最强的产业之一,而在高端商务区的集聚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品牌影响力。为此,各个城市的金融业发展应当及早进行空间的布局,注重依托CBD区域推动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避免过于分散情况的出现。

(2)城市之间宜形成金融业错位发展的格局。高端金融资源(如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重要的金融市场组织等)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同时也是各个城市竞相引进的对象。为了避免城市间恶性竞争的现象,我国各个相关城市可以根据国情、市情等采取“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策略,如北京侧重发挥决策中心、监管中心、信息中心等方面的功能,上海侧重发展市场中心、信息与服务中心等方面的功能,深圳侧重发挥区域性的金融市场中心和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功能,其他金融中心城市立足服务本区域的角度发挥相应的金融产业功能,形成“大、中、小”金融中心共生发展、相互互补的新格局。

(3)推动金融服务业前、后台分离的集群式发展。从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实来看,金融机构的前、后台部门在集群方式、集群内在机理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伦敦、纽约等城市的金融机构前台部门往往集群于CBD区域,通过发达的配套产业基础所提供的服务,构建一种复合性产业聚集网络结构;而金融业的后台部门,则一般都选址于商务成本较低、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区域(如京、沪、深等城市均在租金相对较低的区域建立了后台服务金融区域),这样的空间布局符合金融产业的内在规律,并有助于提高金融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大型空间要求。

(4)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在伦敦金融城每半年一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评价体系中,将金融制度、金融生态环境等作为重要的评判因素,这也是符合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规律的。但是反观京、沪、深及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金融生态环境都处于“短板”状态。今后各个城市可以考虑的举措主要有:一是加强金融立法,形成有助于金融国际化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杜绝行政干预与“金融抑制”现象,积极为各方参与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公开透明、合理引导的市场环境;三是推出国际化金融人才政策,可探索通过户籍制度、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制度、高端人才补贴制度、住房补贴制度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度;四是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体下,探索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等进程,以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Por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8,77(1).

2. Panditetal, N.R. Gary A.S. Cook and G.M. Peter Swann. The Dynamic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2001,21(4):33-61.

3. 何德旭、张军洲.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闫彦明.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上海的案例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集群战略研究”(项目号:09CJL039)阶段性成果。

第5篇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概述

(一)开发性金融的基本概念 开发性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在提出之始就没有完整精确的解释,所以目前对于开发性金融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观点:为一国或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或领域(如能源、电力、交通、水利、环境),或者落后地区,或在新形势下又延伸至具有某种特殊战略重要性的产业部门,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业务的总称。另一种认为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与发展。开发性金融是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

(二)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于普通的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属于是政策性金融的一种,是其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相比较政策性银行的政府性色彩,开发性金融带有更多的市场特征。

(1)开发性金融比政策性金融更为积极。开发性金融带有对超大型国家级项目的风险投资资质,凭借自身的优势,主动承担项目最大风险,聚拢商业资金,分散风险。从而实现国家、政府、银行、企业的共赢。

(2)开发性金融是对政策性金融的延续与发展。政策性金融带有更多的政策性质,带有财政性质,政府支持某一个项目或者不支持项目,完全就是由政策决定的。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发性金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政策性金融,表现为一些具体的目标、策略、战略。

(3)开发性金融比政策性金融具有更多的市场性特点。对一个项目,政府直接进行财政补贴的话,一般认为是纯粹的政策性。但如果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经济的开发项目。政府投入国债,国债的资金投入并不是通过信贷的方式实现的。因为贷款本身是需要到期还款的。

(三)开发性金融的盈利目标与商业银行盈利目标的区别 开发性金融的盈利目标和商业银行盈利目标最大的不同表现为开发性金融把盈利作为生存的最低标准。即开发性金融具有双重目标,其实现盈利之后,要将盈利所得用于发展新的项目。在实现盈利目标的同时实现更多的社会目标。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融资模式视角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自身,外部融资是指企业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企业间融资以及资本市场的融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都是重要的融资途径。在不同的融资模式中,内源融资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采取的模式,在企业成立之初更是如此。对于外源融资的选择方式,最主要的是债务融资,而在债务融资方面,又以银行等金融中介贷款为主。由于直接融资不具有保密性,而间接融资则可以保护好企业的实际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很少并不倾向于选择直接发行债券。对于非上市公司,银行可以通过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借贷关系来实现融资中信息的内部共享。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对资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较高的资金周转率,那么较少的周转资金才能保证灵敏的周转速度及较短的周转时间。跟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青睐、更依赖于非金融性以及民间性的融资渠道,如商业信用等。中小企业的这种特性,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金融灵敏性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收到了金融的压制。

三、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效用研究

从中小企业开始融资到融资结束,开发性金融从利润、贷款可能性和信任等方面发挥作用,给予了中小企业极大地支持。

(一)运用借款平台,获取潜在的外在利润 在已有的经济条件下,从总利润扣除正常利润就是外部利润,即额外利润。企业建立借款平台正是建立一种外部事件,使其能获得外部利润。降低贷款的风险利率和交易、信息费用是交易平台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主要作用。在开发性金融的条件下,参与者不再以自身的资产信用作为还款依据,而是重视借款力度。也就是说,借款是极其重要的融资方式,可以为银行带来了一个安全有效的还款手段,进而实现贷款风险的减低。一般来说,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和风险水平是是成正比的关系。这样,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会降低。同时,随着银行贷款安全性的提高,贷款的正式合约程度就会降低,批程序和手续就会减少。同时监督的对象也得到了拓展,监督的成本也随之降低。担保平台还可以发挥借贷双方平衡和沟通的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利率的降低,费用的减少,最终实现企业外部利润的增加。下面将通过图表来具体分析。

图1定量的描述开发性金融模式对于外部利润获取发挥的作用。假设在固定的时期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是恒定不变的,如图所示的I代表得是整体贷款利率,包括了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图中的ilems是大中企业的整体利率。根据风险和收益相对等的原则,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利率要比中小企业的小。下面考虑建立了借款平台后的变化,整体利率将随之下降,贷款的数额也随之增加。这个变化趋势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右向移动,从S1到S2,形成了贷款缺口并产生了外部利润。

(二)降低贷款利率,延伸贷款期限,扩宽中小企业的融资边界 贷款期限过短、贷款数额较小、贷款利率过高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贷款融资的重要问题。这些显著性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投资规划、融资进程以及资金保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扩大融资的潜在边界,开发性金融也有独特的作用。开发型金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为银行提供较低贷款利率和较大贷款数额提供了保障,甚至可以促进企业在不改变利率条件下实现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的同时提高。

图2是对开发型金融融资模式在扩展企业潜在融资边界中的作用的形象化描述。如图所示,企业的内源性融资也会加大,那么融资边界就从AB右移至CD。图2描述得是开发性金融模式对于融资边界拓展的作用方式。在图2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贷款的增加,则融资边界从AB达到了AC。

(三)提高信用保障,避免信息不对称 在增加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信任水平方面,开发性金融也能发挥作用。不信任主要是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而开发性金融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开发型金融融资方式下的借款渠道和担保渠道用友良好地偿债能力,因此能产生较好的个人信任。

四、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构建

目前,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主要有中转—批发、直接贷款模式、再担保三种模式,他们以不同方式支持着中小企业融资,大大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基本运作 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造成了难以获取银行贷款的困境。小企业在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充分考虑开发型金融支持模式的参与主体,从具体的运作来分析我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三种基本运作模式。

(1)间接模式:中转-批发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构建融资平台来实现的,它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模式,建立的是一种机构化的融资渠道。具体操作来看,银行负责审批贷款,并且负责与政府的相关部门签订合同,确认发放贷款;而中间环节中,中小金融机构实际操作贷款的发放,模式的终端是获得贷款的中下企业。

(2)直接贷款模式。该方式一般采用项目制,具体的支持行业由银行和地方政府来决定,由银行来确定最终项目并完成评审、担保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由政府来积极建立信用促进会,并且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划分,完善和明晰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能。随着信用促进会的建立,信用环境的增强,可以增加成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促使其做好相互的监督,保证贷款融资的合理运用。这样增加贷款的透明度的同时辅之以信用等级评价以及评价结果的公示,可以增加企业的守信意识。此外,还要发挥评议小组成员的作用,评议小组需要熟练掌握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对贷款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为银行提供正确的、可靠的信息依据,保证银行决策的正确性。此外,企业可以实现与政府的合作,共建信用激励制度,如果企业在融资中表现出良好的信用能力,政府可以考虑给予适当比例的补贴做奖励,而银行也可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3)再担保模式。再担保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也得政府大力支持的一种融资模式。再担保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政府的支持以及有保障的担保公司。从作用上来看,这种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助于优化目前中小企业的担保系统,进而产生“乘数效应”,也就是较大规模的晚上地方性融资的环境,从而带动中小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从近几年我国在再担保模式上的具体实践成果来看,我国的不良资产比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开发银行开发了具有创造性和价值型的新领域。从结构来看,国家开发银行具体丰富的风险预测侧和应对能力,再担保模式能致力于长期项目的长期、大量投资,保证中小企业的长期融资。

目前,无法判断哪种或者哪几种资本模式是最优的,与我国目前国情是最匹配的。但是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来看,“动手做”模式的理念被普遍认为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还需要指导其靠自己的能力提升企业水平,包括企业的管理技术以及市场信息等。

(二)开发性金融模式下的融资环境优化 目前,政府处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应该提高中小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方面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实行政策措施的同时还要注意市场的建设问题,利用政府“看得见的手”来从宏观上对市场缺损部分进行调控,从而保证中小企业可以与大型企业公平竞争。

(1)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促进金融市场建设。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可以加快开发银行的建设速度,主要是在市场建设方面进行合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对于双方的合作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形式上可以选择签订合约或者协议的形式;二是积极发挥双方的优势,地方政府在组织协调方面具有较高优势,可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银行在融资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弥补金融体系中出现的缺损现象。

(2)联合金融机构,促进信用建设。直接方面,需要积极发展多种场外的交易市场,从而使中小企业可以确保股权在市场上顺利流通。由于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主要途径是私募融资,并且由于他们具有信息不透明的特性,因此无法在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间接方面,需要联合金融机构,促进自身的信用建设问题。通过宏观分析,可以了解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建设信用担保。银行不但可以通过利用软贷款来为担保公司提供资金,还可以与担保公司联合进行再担保业务等。二是与同行合作。目前合作范围较窄,主要范围是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等,这些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在合作过程中,开始是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平台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之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具体的项目。在这之后中小企业便与银行有了联系,而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与其他的金融机构合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担风险,当然,其合作方也会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该行为可以吸引到很多的金融机构来共同合作。

(3)实现与中小企业合作来,促进法律层面的建设。实现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信用观念。具体来看,可以采取多样的措施,如建立信用促进会,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信用管理中;开展业务培训和进行财务咨询服务来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另外,由于对结果的运用和公示的效果直接营销到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能否提高,信用评价等级是小企业进行促进和监督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此外还需要将政府纳入其中,发挥其作用。如可以考虑在信用评估中结合中小企业和政府的双重作用。

因为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中重要作用,其融资问题是全世界都在努力寻求方法的。而在我国,由于目前的市场机制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其融资问题甚为严重。而开发性金融能够使企业获得潜在外部利润,使信息通畅,同时增加企业和银行双方的贷款安全度。更好的利用开发性金融,以及其运作机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金融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彬:《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理论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白钦先、王伟:《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财贸经济》2002年第4期。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一、国外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界永恒的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两者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金融与创新的视角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要实现这一职能,要有金融体系的融资服务。Patrick(1966)提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种模式。1973年,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以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的趋于均衡水平,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内生增长研究的兴起,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契机。Romer(1986)和Lucas(1988)等人把货币金融因素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的因素,而不是外生力量推动的结果,尤其强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Levine(1999)指出政治、法律、管制及社会其他因素都是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这需要更为广泛的、包括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在内的跨学科研究。

(二)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Goldsmith(1969)是进行两者关系实证研究的第一人,通过对35个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活动的有关数据,得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般伴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主要有:King(1993)和Levien(1993)搜集了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跨国的回归分析,得出金融中介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来影响经济增长。Stiglitz(2001)利用6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表明金融运行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Rousseau(2009)通过计量经济学图形化方式来研究当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通货膨胀会抑制金融业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的学者也加入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伴随着计量经济学和统计方法的进步,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研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基于国家层面研究

谈儒勇(1999),运用1993~1998年数据通过OLS方法,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明确。史永东等人(1999)利用我国1978~1999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并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曹源芳(2010)基于月份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背离的。

(二)基于区域层面研究

随着国内研究的深入和我国各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国内学者将研究视角逐步转移到了具体区域上来,尤其是近几年研究区域进一步细化。艾洪德等人(2004)在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存在负相关关系,过度开放金融市场和推行金融自由化反倒对落后地区不利。肖建国(2004),运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方法,研究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发现了东部和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杨胜刚(2007)基于中部六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中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利的支持,但在短期则无明显关系。匡飞华(2007)实证研究表明,广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广东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除了对省域的研究,最近国内学者还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县域,魏雪洁(2012)对浙江省近58个县(市)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支撑作用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县域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县域经济长期发展收敛性的重要因素。

三、总结与启示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早期主要从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后期主要是进行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我国整体和各区域进行了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研究手段比较单一,未突破国外现有理论框架;第二,指标选取比较单一,由于指标选取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第三,基于区域间差异的比较研究较少。随着经济发展资本化和金融证券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关注理论方面的探究、方法的改进和指标选取的丰富化,注重区域的差异化与比较,将金融制度创新和契约架构加以考虑,才能使研究更加规范全面。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Levine.R,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8, P36-67.

[3]King and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4]Rousseau,Peter Infl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A Trilateral Analysis.[J] Economic Systems,2009:310-324.

[5]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6]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 (7).

第7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2012年甘肃省教育厅项目:“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9日

一、引言

2013年,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给沿线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甘肃作为联系中亚、西亚的枢纽,对整个经济带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金融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在经济运行中起到交易媒介、动员储蓄、配置资本、分散风险等作用。但由于甘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金融发展相对薄弱,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金融支持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甘肃省应抓住机遇,以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深化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甘肃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提出的全新发展战略,涉及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研究较少。姚宇、李忠民等(2015)认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以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市场、金融政策、货币资金等金融要素为基础,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挥金融功能。王保忠等(2015)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阶段应以开发性金融形态的支持为主,以商业性金融的支持为辅。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Noman Loayza(2006)基于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指出,金融深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Guglielmo Maria Caporale(2009)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金融发达程度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的影响不同,金融越发达,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国内学者也始终关注着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促进关系。周立等(2003)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金融发展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在对中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中,杨龙等(2011)指出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闫丽瑞等(2012)指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俞立平等(2012)将金融发展分为金融规模与金融调控两个部分,并通过实证综合得出,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综合冉光和(2006)、王纪全(2007)和马轶群(2012)的分析可知,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没有稳定一致的关系,甚至还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尤其对于经济资源匮乏的西部而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甚至存在负向因果关系。甘肃为我国西部五省之一,在对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王晓鸿(2008)基于甘肃1990~2004年的数据,从金融化、证券化和保险经济化三方面对经济增长指标实际GDP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费和(2011)基于甘肃1994~2008年的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方面对经济增长指标GDP环比增长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不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根据郭志仪等(2013)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方面对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知,长期内甘肃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金融中介效率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综上所述,金融在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基于甘肃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角度,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金融支持。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金融支持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在选取经济增长指标与金融发展指标时,一方面要能充分反映甘肃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水平;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甘肃金融市场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对甘肃人均GDP以1978年为基期做平减处理,剔除价格的影响,得到实际人均GDP,作为衡量甘肃经济增长的指标(Y)。

金融发展指标中,金融规模指标(X1)采用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综合戈德史密斯的计算方法和甘肃的实际情况,本文将该指标定义为甘肃金融机构存款总量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之和与甘肃GDP的比值;金融效率指标(X2)反映了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本文参考张婷(2015)的研究,将其定义为甘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固定资产投资(X3)是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甘肃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甘肃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甘肃的投资水平。

本文选用甘肃1978~2014年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甘肃金融运行报告》以及国家统计局、甘肃统计局、Wind数据库等。采用Eviews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单位根检验。若时间序列的均值或自协方差函数随时间改变,则该序列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会产生伪回归问题。单位根检验是一种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为了消除异方差现象出现,我们对所选取的指标均进行对数处理,分别记为LnY、LnX1、LnX2、LnX3。运用Eviews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原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即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均表现为平稳。因此,变量人均实际GDP、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投资水平均为一阶单整。

(三)协整检验。本文根据综合原则确定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VAR所有的各特征根的倒数值均位于单位圆之内,表明VAR模型是稳定的。协整检验是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s协整检验方法来进一步分析LnY和LnX1、LnX2、LnX3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由表2可知,当原假设协整方程个数为0个时,迹统计量59.96005>47.85613,拒绝原假设,表明LnY、LnX1、LnX2、LnX3存在协整关系;当原假设协整方程个数至多为1个时,迹统计量27.06779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Johansens协整检验可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能够为经济关系中的因果方向提供证据,即在另一个变量变化之前,一个时间序列变量一致的且可预测的变化,如表3所示。(表3)

由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滞后一阶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人均实际GDP与金融效率之间存在着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人均实际GDP是金融效率的成因,这说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提高,进而全省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5%的显著水平下,人均实际GDP与投资水平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人均实际GDP是投资水平的成因,这说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使社会有效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全社会固定投资水平的提高,截至2014年底,甘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7,884.12亿元,相比1978年增加了847倍。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1978~2014年甘肃的数据,通过Joh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1)甘肃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2)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增长是金融效率和投资水平的原因,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的发展。综合以上结论可以推断出,代表甘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投资水平发展实力薄弱,与经济增长并不协调,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下,如何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协调发展是促进丝绸之路整个经济带发展的关键。首先,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提升金融规模质量。在金融规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金融规模质的增长,充分发挥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后发优势,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设立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提高甘肃地方金融机构的比重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做到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从而利于经济的增长;其次,促进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金融效率。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提升甘肃股票市场融资和债券市场融资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社会闲置资金集聚并充分运用到实体经济中,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最后,拓宽国内外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体制改革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甘肃投资结构,同时加大甘肃企业和中亚地区的投资项目合作,以提高投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仪,赵小克.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J].经济经纬,2013.1.

[2]姚宇,李忠民,夏德水.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因果链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11.

[3]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等.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方向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5.

[4]Loayza N V,Ranciere R.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fragility and growth[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6.

[5]Caporale G M,Rault C,Sova R,et al.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en new EU members[J].2009.

[6]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9.

[7]杨龙,胡晓珍.金融发展规模、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2011.1.

[8]闫丽瑞,田祥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2.3.

[9]俞立平,燕小青,熊德平.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8.

[10]冉光和,李敬,熊德平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J].中国软科学,2006.2.

[11]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中国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7.06A.

[12]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

[13]王晓鸿,程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8.1.

第8篇

(湖北科技学院,咸宁430065)

摘要院本文第一部分简略叙述了混业经营和金融保险基金的有关理论,之后解析了混业经营大势下金融保险基金的发展态势,就是说:“金融法”下的立法态势,推动金融保险基金向综合立法形式过渡,并且还谈论了有关合理确保投资人权利和利益,推动市场有序竞争的措施;最后一部分从多元化的视角切入,论述推动混业经营大势下金融保险基金平稳、安全运转的立法手段。

关键词 院混业经营;金融保险;基金;研究

中图分类号院F842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38-03

0 引言

伴随金融创新的涌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交互以及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入。在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如今,中国的金融领域向外界以及全球都开始开放,针对全能型外资金融部门的白热化竞争,中国以往的金融领域法则“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旧理念正在遭受进一步的冲击。为了响应全世界金融系统的改革,与西方国家金融系统对接,我国的银行领域的混业经营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的银行领域正试着探寻混业经营模式,并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例如:大多数的大中规模的银行开始与基金、保险、证券等行业交互。在尝到混业经营甜头时,还要尤其关注混业经营的风险隐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强化设计与风险管控,规避由于混业经营带去系统性金融风险。

另外,由于金融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相关立法的修改和调整速度不会太快,银行走向“全牌照”银行仍需等待一段时日。这会大大限制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保险业务的步伐和进度,所以短期之内难见效益。

本文将从立法修法、混业经营模式改革、金融监管、网络金融等方面,就金融机构如何发展金融保险基金业务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解析,以期找出金融保险基金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稳健发展。

1 混业经营与金融保险概述

1.1 定义

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有关金融部门等通过特定科学的组织模式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所进行的多种类、多手段、多业务的交叉运营服务的经营模式。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亦是我国在金融行业完成革命并蜕变的首选模式。混业经营的基本架构详见图1。

金融保险在证券行业中金融保险指数的别称,特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行业类别为视角,划分的13 种门类指数的其中一类。保险基金是指经营金融风险等有关业务的保险机构。

1.2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保险业务立法管理现状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筹建、监管等各项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和监督指导,抓紧组织落实。

《方案》指出,为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在国家投资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设立有限合伙制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基金总规模预计3000 亿元,分期募集,首期1000 亿元。

《方案》提出,基金是主要由保险机构依法设立,发挥保险行业长期资金优势的战略性、主动性、综合性投资平台。一是作为直接投资基金,满足国家经济战略、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产生的市场需求。二是作为母基金,对接国内外各类投资基金,特别是有政府参与、投资领域类似的其他投资基金。

《方案》指出,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设1 名普通合伙人和若干有限合伙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出资设立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有限合伙人由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担任。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遵循法律法规规定和市场规则。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公司法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化方式组建管理团队,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方案》明确了投资范围,基金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开展投资,主要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项目,拉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走出去”重大项目等。基金和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应在协议和章程中明确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低比例。在此基础上,基金可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能源资源、信息科技、绿色环保、中小微企业等领域。

在退出机制方面,《方案》明确,基金以股权方式投资的,采取公开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退出;以债权方式投资的,应当明确投资期限和增信安排,按投资协议约定到期退出;以优先股或夹层基金等方式投资的,应明确股权回购、股权转让等退出方式。基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市场化原则,与项目方约定发生重大不利情形的退出方式,保障基金资产安全。

但是由于金融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相关立法的修改和调整速度不会太快,银行走向“全牌照”银行仍需等待一段时日。这会大大限制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保险业务的步伐和进度,所以短期之内难见效益(详见表1)。

2 混业经营背景下改进金融保险基金业务的可行性策略

2.1 完善金融保险基金运作的立法程序

今年初以来,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大幕”逐渐开启,多家银行正在积极布局和尝试,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问题有望从立法层面得到解决,但由于涉及《商业银行法》修法,银行走向“全牌照”银行仍需等待一段时日。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新机遇和新阶段,尤其是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银行业混业经营步伐将提速。此外,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也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新的机遇。

从我国立法的视角订立《金融机构破产投资者保护法》:中国金融行业在对金融保险投资人的保护立法层面还位于相当滞后的阶段,金融实体退出市场的状况比较常见,然而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是在依赖救援的状况下化解运营冲突。截止到目前,中国还缺少有效的储蓄保护法,只从行政行规的视角颁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几种法律规章。因此,中国应参考国际上金融领域的先进法典文献,并在参考的前提下订立《金融机构破产投资者保护法》。让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职权以及目标更加明晰。

明确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对应的肃清金融市场竞争环境的职能,进行金融行业的风险合理管控以及金融实体破产预案的实施等等。同时,应从立法视角出发,让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运转更为顺畅;职责范畴、赔偿准则更为明晰,并明确其对应的职权:

淤合理监管金融实体的信用状况、风险以及风险预警等状况;

于第一时间化解金融保险基金运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盂对金融实体的破产保护应第一时间处理。

在这样的前提下,法律赋权要旨:

淤获得对应的经营信息;

于对有关的检查职权以及处理职权进行明确。

2.2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金融保险基金业务发展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银行业跨界经营主要表现为获得A 股券商牌照。银行取得券商牌照是与利率市场化等相对应的政策,给予银行新的投资渠道,以消化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银行取得券商牌照将使银行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从而丰富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的渠道。一般来讲,大银行会优先获得,因为风控完善,有H 股券商牌照。可能的路径是,新设或者由H 股券商收购一个A 股券商。股份行会先发展大资管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获得券商牌照。

对于银行业混改,除商业银行自身的动力外,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油”。银监会将积极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架构改革。持续深化事业部制改革,促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积极推进专营部门改革;探索对金融保险基金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试点。

2.3 构建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人保护基金,贯彻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

功能性监管倾向于将金融领域、金融客户和金融类产品从本质视角实施解析,将金融功能相似的实施统一整理,实施科学、完善的功能性监管。例如:英国在21 世纪初颁布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实施全面监管;美国在21 世纪初,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达到了美联储全方位金融监管的目的等等。

种种现象表明:全球各个国家都在金融行业实施了功能性全方位监管。这种监管手段的动因是金融混业经营方式的使用,金融混业经营的产生致使相异金融机构间出现了交叉业务监管;但是交互性的监管系统仍然缺乏。所以,其综合性功能监管手段也开始出现。

从全球各个国家启动综合性功能监管的态势来说,应设置综合性金融产品投资人保护基金,在金融领域陆续推动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的确立和使用。

2.4 维护投资人权利和利益

在以往的金融经营手段中,各个金融实体间有分工明确的分业经营,任意金融实体都在履行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所以,权衡到各金融行业的职能性以及特别性,应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金融监管。

然而,伴随中国金融行业持续发展壮大的混业经营,“金融产品”已经有替代保险产品、银行产品、证券期货产品的趋势,进而推动以往的金融法向综合性、维护投资人以及消费人的利益和权利过渡,金融服务者模式逐渐替代以往的金融机构组织模式。

2.5 综合性互联网金融保险业务更有优势

随着微信、QQ、淘宝、360 浏览器等互联网工具产生的数据被搜集分析,延伸出了很多金融服务(如图2 所示)。例如消费金融、信用卡、住房贷款与淘宝网店经营贷款等。从这些延伸中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一种提升,能够有效补充目前中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渠道。在全球Wi-Fi 时代,银行理财师可以远离网点在不同地点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金融保险基金运作。互联网的加入必然促进传统金融保险业务朝着更便捷、更专业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3 混合经营背景下平安银行金融保险业务实例研究2014 年,平安人寿正式接到《关于核准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批复》,成为业内第三家获得该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该业务资格的获得,意味着未来客户将有可能通过平安寿险的人购买到所需要的基金产品,享受到更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此举也将为平安人寿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并加速推动传统寿险人向综合金融个人客户经理的转型。

2013 年6 月,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出《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将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明确为新的基金销售主体。在基金销售资格申请中,平安人寿借助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优势,确定平安银行作为基金业务监管银行,平安银行第三方基金销售系统(金橙管家)作为基金销售系统。平安人寿于2014 年6 月初向监管机关提交资格申请,并于7 月通过现场检查,顺利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批复。

金融保险基金业务资格获批后发展至今,通过平安人寿的平台办理相关基金业务客户不断增多,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客户能够充分享受到更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带来的简单便利。据统计,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间,平安人寿保险基金业务实现净利润122.19 亿元,银行业务实现净利润最大达到149 亿元,占集团总净利润的43豫。可见,金融保险基金业务为银行创造的利润十分可观。除此以外,金融保险基金业务的运行有效促进了人向综合金融客户经理转型。获得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后,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公司在代销基金业务管理经验、推动及风控方面的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相关人员在代销基金业务上的资质认证和专业技能提升,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客户提供“简单便捷、友善安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