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0 16:28:57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1篇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2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劳技教学;渗透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三风一训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传统习惯和制度规范。

学校文化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主要平台,是衡量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一所学校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全体师生有责任和义务落实学校文化建设任务,在包括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领域努力实践,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创新成果。

一、实施背景介绍

1.科研引领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

2009年6月,作为典型的薄弱初中,Z校在科研基础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由引进的市级名优教师牵头启动,成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并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环境资源、办学特色等,前瞻性地提出以“桥文化”为主题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经过科学系统地论证,此课题被顺利立项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2.在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桥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在校名、历史、地域上的优势,通过挖掘“桥文化”的教育寓意,体现“桥”所蕴含的沟通、交流、协作、友谊、优质、跨越、开拓等育人精神,开发形成以“桥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和学校文化资源,打造以“桥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

二、劳技课程设计与项目实例

1.在三维目标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是劳技课程设计的需要

作为构成初级中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劳动与技术学科具有特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它强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设计的同时,注重学生行为与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校文化倡导一种良好的行为文化,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

2.劳技课程的校本特性便于展现学校文化建设成果

劳动与技术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统一的一门课程,它的校本特征也是展现学校特色的绝好载体。在劳技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与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将更有效地展示学校文化成果,体现本学科课程的校本特色。

3.项目内容精心选择、科学设计

在具体的项目内容选择上,初一年级劳技学科工艺制作课程中,选择《纸模桥梁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初二年级木工课程中,选择《木模桥梁设计与制作》。两组项目均安排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展示项目任务—桥梁模型结构分析与承载原理简介—掌握桥梁模型制作基本方法,完成桥模范例的模仿制作—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分析、评价、优化—按照方案完成模型制作—作品交流展示、评价反思—探究“桥文化”深刻寓意、丰富情感体验。经过以上设计与实施,逐步在劳技学科中形成了独具“桥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收获与成效

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成果

以桥梁模型制作为任务的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劳技教学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性质,其中浓缩了诸多教育要素,形成了系列的技术学习过程。

理解并掌握桥模的制作流程,学生在巩固与强化操作技能的同时,为工艺制作和木工操作积累了具有相当数量、质量、特色的作品系列。不同学段的每一件作品均体现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展示了能力与技术的提升过程,也实践了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课程导向。

2.仿真情境强化学生的角色体验

在教学设计和实践环节中,学生完成从“模仿制作”到“自主设计”的转变和跃升,这与桥梁建设施工的现实工程场景相比,具有较高的仿真性。仿制设计(创造)的转变,其技术层次上的飞跃也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即由制造业大国转型为未来的创新型大国。

学生在角色体验上,也完成了“小小工程师”“小小设计师”的转化。两者的差异与转变,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工程建设者必备的严谨务实作风和建筑设计师所需的开拓创新精神。

3.劳动过程丰富了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

仿真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产品质量意识、工程责任意识、设计创新能力,而采用的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不仅展现出作为劳技课程学习的方法特征,更进一步实践着学校“桥文化”的核心理念:沟通、交流、合作、创新、开拓……通过具体的分工、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校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均自然地渗透其中,得以塑造出独特的课程文化。

4.在学科课程中孕育技术素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由于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有文化因素的导向与意识,故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收集形成了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素材,涵盖有中外桥梁精美图片、古今经典桥梁传说、桥梁工程施工图样、材料结构力学知识等,综合运用了文学、数学、地理、历史、美术、心理、信息、品德等学科知识,又融合了工程、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社会诸多领域的教育视野,实现了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尤其是在对建筑艺术与桥梁美学进行深入欣赏体验之后,学生的技术素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均得到初步的养成,而这样的综合素质也将伴随其未来成长,受益终身。

此外,精心选取的教学素材,也融合了地域文化与校本特色,像学生拍摄的学校周边桥梁照片,体现了桥梁在水网密集区的交通功能,也是地域经济发展的记录载体;收集的邮票、纸币之上的桥梁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寓意,正是学校文化所倡导的交流、沟通、合作理念。

四、学科延伸与经验反思

劳技学科教学与学校“桥文化”成果的整合,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其经验也可为相近学科、课程所借鉴:在劳技学科内部,除模型制作之外,可在篆刻、编织、镂雕等工艺项目中,引入以“桥”为主题的操作内容;在综合实践学科如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中,以及美术设计等兴趣小组活动中,亦可有意识的融入学校文化元素,定能产生新的拓展与成果。

在学校组织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中,将课程文化的建设经验移植于项目活动设计之中,举办了学校主题文化节:在全校师生积极组织参与征文、诗词、绘画、图片收集、模型制作、课件制作等项目的基础上,评选优秀作品,选拔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探索杯科创大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而这一切也源于平时课程文化的熏陶与培育。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检验,将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要素予以精心地选择和加工,渗透于劳技学科的教学过程,将在丰富本学科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劳技课程跨学科、做中学、以项目为载体、开放领域、合作学习等特征,体现出劳技学科对学生终身技术素养养成的贡献。同时,劳技学科教学的提升与发展,展现独具魅力的教学特色,也将塑造优质的学校课程文化,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层次。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江苏省教育厅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李臣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施致良. 浙江大学出版社

[4]学校文化. 赵中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3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4篇

一、办学方向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全教会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潜能挖掘的关系,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学生的过重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有明确的三风建设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认真、勤奋、刻苦、向上”的校风,“团结、守纪、好学、创新”的学风,“修身、敬业、爱生、奉献”的教风。学校以“面向新世纪,培养现代人”为目标,以劳技、科技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后制订了《城北中心校素质教育规划》、《城北中心校推进素质教育方案》、《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做到学期有工作计划、每周有工作安排、学校有大事记载,每学期均有工作总结。学校做好布局调整计划,结合改造薄弱学校,2000年九月撤并了比较薄弱的民乐小学,并将小河岸小学的培智班搬至中心校,使施教区适龄儿童享受现代平等教育。

2、实现教育目标在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过程中,本校十分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做到“减负增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好各门课程,有计划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的兴趣小组20多个,还充分利用双休日对300多名学生进行计算机初级培训,学生参与面广,人数多,效果好。在参加市、省、全国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学生参加市以上竞赛获奖人次达100多人次。有十多个项目在全国、省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小学四率均达100%,全面完成各项事业指标要求。学校科技、劳技教育特色鲜明,有满足特色教育的设备、设施--生物园、标本室、天象厅、省优秀自然实验室等,有事业性强、乐于奉献的有特长的老师,在进行特色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特色成果,在省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外语教学成果喜人,英语情景剧参加市素质教育现场表演获好评,计算机初级考试通过率高。

二、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

3、管理体制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参与的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凡学校重大事情,均要通过党支部讨论、校行政商量,教代会审议后由校长执行,确保了校长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在这过程中,使决策形成全员共识,确保贯彻的效率,如学校规划、计划、基建、教师奖罚、职务评聘、考核方案等。本学年根据上级用人制度改革政策,学校与教职工签订了合同,变国家用工为单位用工并清退了部分临时工。

4、领导班子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领导班子已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克服困难,使学校的办学水平迅速提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班子成员,敬业勤政,团结协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踏实,模范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办事公正。班子人员除1人中师外,其余全部达到大专学历,1人达到本科学历,有4人参加本科进修,校长参加全国骨干校长研修班培训,副校长等几名干部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校长提高班学习,不断“充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校长坚持上课,副校长以下的干部坚持上语文、数学课,带头上挂牌课、公开课,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组织参加校级教研活动,班子中有苏州学科带头人1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2名,昆山市学术带头人3名。

5、依法办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制订和贯彻执行学校章程,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法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力度的重大措施。学校章程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校在学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学校以前制订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经过广泛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后交教代会通过,形成学校第一部章程。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办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路子,成功地实现学校管理由常规管理向法规管理的转变。学校的一些重大事情。如素质教育十条基本要求,减负工作,行风建设,重大基建项目、发展规划等贯彻落实,就是校长根据学校章程,依法管理,得到有效落实的最好说明。

三、教师管理和提高

6、教师管理经过创建省实小和多年的培训教育,本校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好,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60%,学校通过实施师表工程,加强师德教育、法制教育,通过采取树身边的先进人物,实施名教师工程,结合行风建设,采用不定期座谈会,师生、家长问卷调查,严格依法考核奖罚力度,坚持表彰和查处相结合等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未发现有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7、教师素质提高。每学期,学校认真制订了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做到时间、内容、组织和台帐四落实。期末进行考核。根据学校特点,认真制订了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形成了“两热”:

一是进修热:如计算机、英语双考100%的青年教师通过考核,100%的青年教师取得普通话培训合格证书,100%的青年教师参加苏州市计算机中级培训,100%的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考试,60%以上的教师取得大专学历,有14人参加本科学习。

二是教研热:学校广泛组织教师磨课活动,以课堂教学六优化,以“新精活实”为目标,坚持上挂牌课、精品课,钱四芳等老师在省、市级上公开课受到好评,学校定期组织对外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好课和较好率达85%以上,目前,本校共有苏州市学术带头人1人,昆山市学科带头人3人。并有一支数量较多的校级骨干教师。

四、教育教学工作。

8、德育工作学校将德育置于首位,组织网络健全,制度落实,基地有特色,计划、措施到位,课题研究注重实效,德育效果好。学校是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家长学校,做到有计划地开展法制、心理辅导等宣传教育,家长学校是苏州市合格家长学校。建立了社区教育组织,还建立了十多个校内外教育基地。学校花20万元建成的生物园是一个融思想品德、劳技、科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效益。建立了班主任等德育考核制度,档案齐全。德育工作做到网络健全,制度落实,资源丰实,效果良好。

9、教学工作教学常规健全,“六认真”工作扎实,学生作业量符合减负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学期只进行一次语数期终考试,课外兴趣小组20多个,学生参与面达90%以上。重视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生物园、标本室、天象厅为学生提供了特有的实践基地,所有专用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料台帐齐全,自然实验室被评为省优秀实验室,目前正在创建省标准化实验室;图书人均达27册,借阅平均每学期每生达20册。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资料规范。2000年10月27日由苏州教科所对学校“九五”主课题“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探索”进行了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设计规范,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成果显著,为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经验。该成果(结题报告)发表在《实小科研集粹》上,并荣获苏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学校参与的部级课题“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部级课题“昆山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已完成了成果的搜集、整理工作,即将参与省分课题组织的结题仪式。本学期申报了学校“十五”主课题“现代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研究”,旨在探索现代教育形势下,农村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方法、评价。一年中,教师撰写的论文有24篇在市级以上范围发表、交流、获奖。其中,昆山市级9篇,苏州市级9篇,省以上6篇。有1人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昆山市学术带头人,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

10、体育卫生工作本校是苏州市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学校,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卫生室。本学期接受苏州市体育、卫生两个条例的复查,获得优秀等级并作为省先进集体推荐到省。学校严格按两个条例要求,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每年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单项竞赛活动,如田径、航模、乒乓球、女篮、跳绳、广播操等比赛。还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平时带好校级田径队,女子篮球队和航模队,坚持常年训练。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的宣传工作,定期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认真开展六病防治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无食物中毒发生。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还延伸到社会,结合科普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活动,用黑板报、小报、演讲、上街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深获群众欢迎,干部的好评。

11、美育工作。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严格按要求进行音乐、美术教学,平时建立了舞蹈、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兴趣小组,还组织双休日活动,深受家长的欢迎。

12、劳技教育劳技教育是本校的特色教育,学校除以按大纲要求进行劳动教育外,充分利用生物园劳动基地,根据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自编教材,如无土栽培、生活插花、烹饪、缝纫、金工、木工等,积极开展种养实践活动,学生每天按班级轮流到基地参加劳动实践,作观察记录,还努力探索劳动课内外教学模式。小河岸完小结合中德合作劳技教育试点,在烹饪、缝纫、传统工艺等方面进行劳技教育的研究,为学生创造了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态度、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有利环境。

五、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

13、机构和制度学校行政机构设置齐全。各职能部门均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各个职能部门和条线部门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措施扎实,工作到位,本校教导处、教科室均是昆山市优秀科室。

14、管理和服务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管理资料由一名副教导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归档,资料规范、齐全。学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纪律,实行校务公开,建好校务公开栏。按规定收好、管理好经费,无乱收费现象。本学期进入镇财务结算中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学校基建工程项目、两个校办厂停业所有资产全部进行审计。在昆山市规范收费检查和苏州市校务公开检查中,本校的资料和做法得到检查组的表扬。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管理,建立一整套校园管理制度,如门卫管理制度,护导值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整洁,环境教育氛围浓。食堂人员树立服务育人思想,保证800名师生的中餐供应和1200余名学生的饮水,师生较满意,一年中无责任事故发生。

六、办学条件。

15、教育经费学校预算外收入60%以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出售店面房收入188万元、校办厂拆迁补偿还12万元,自筹50万元,共计250万元。经决算主体工程212万元,部分甲供项目、另星工程、装修工程、绿化工程、各类规费、等造价370万元。目前尚欠120万元(有部分房产)。全部为教职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都得到了落实,全年教职工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货币分房资料全部送到镇政府待批。

16、学校设施绿化、供电符合要求,教育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办公条件等设施符合要求,图书室、阅览室、报刊杂志,生均图书超过标准。卫生室配备了专职校医,资料齐全。一年中,中心校由于学生人数骤增,教学用房紧缺,校舍陈旧,与省实小不相称,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经努力,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支持学校综合楼新建,但由于政府受集资款困扰,在政府不投资资金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自费开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克服困难重重,确保了工程按期完成,并于2000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同时,学校还结合新校舍的重建加大了教育设施的改造力度。重新规划生物园,对原部分养猪场进行改造开辟劳技专用教室,配备了具有六种功能的劳技装备,新种各类花草树木上千棵。完成第一自然实验室的改造,按省标准化实验室标准装备,更新实验室课桌椅并建好了第二实验室。改造电脑房新增奔腾电脑30台全部上网,利用原有电脑建好第二电脑房。新建学校演播室和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和控制室。新购可供电800多名学生用餐的桌椅。翻建食堂职工休息室并对二、三号楼进行维修。对大会议室、小会室、行政用房、部分专用教室进行装修,新建100多平方米的学生自行车棚、大型不锈钢画廊两个和防盗设施。重新绿化校园、改造校外人行道1000多平方米、新建劳动基地――星火服务中心。还计划在对二、三号楼、跑道进行维修。目前,学校教育用房得到缓解,校容校貌得到改观,交通安全系数得到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大渔完小三机一幕进教室,新建篮球场一面。小河小学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完成食堂改造,新建200平方米的餐厅,三机一幕进教室,建好单向闭路电视系统。幼儿园建好单向闭路电视系统三机一幕进教室,更换全部课桌椅。

七、教育质量

17、德育学校始终突出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其中,在“新华杯”诗歌朗诵比赛中一名学生获二等奖。广泛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发动师生为林周县捐款900元,为昆山扶贫希望工程捐款1500元,为本校贫困生董芳治病捐款6400元,为陕西省清涧县捐款8094元,学校为陕西师家园则小学捐赠5000元。结合创省绿色学校、省环境教育基地,成立了红领巾护绿队,为学校新移植的树木浇水、养护,还走出校园,为居民小区护绿。还开展了以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要求的知识掌握较好,校风校纪好,后进生转化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有两名学生被评为昆山市三好学生,四(4)中队被评为昆山市优秀班集体。

18、智育毕业班双科合格率95.9%,语文优秀率44.8%,数学优秀率50.3%;非毕业班双科合格率98.1%、语文优秀率62.2%,数学优秀率63.4%。在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中我校有2名学生获三等奖、参加《小学生数学报》杯竞赛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有2名学生获二等奖、有9名学生获三等奖。

19、体育卫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达标率达99.88%,优秀率32.3%,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参加昆山市田径运动会比赛荣获第五名,参加市十校田径赛获第三名,参加苏南片田径夏令营比赛获第十名,参加市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小女篮代表昆山参加苏州市比赛获第五名,参加省、市航模比赛获得较好成绩。

20、美育学生能掌握大纲规定的初步的识谱、视唱、素描、作品欣赏知识,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省科技创新比赛,有十多名同学获奖,舞蹈队参加市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已连续5年获得此奖。参加市英语情景剧获二等奖。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5篇

校长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明确了教育界的职业分类,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是不同的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造成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校长职业和教师职业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而校长没有专门的资格证书,校长持有的是教师资格证书。因此,加快实施校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校长真正成为职业的教育管理者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校长作为专业的现代学校管理者,要做好以下的专业工作:

制订学校规划与计划。校长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制订学校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以及学校发展的具体要求制订年度和学期的工作计划,全面组织学校行政工作,按照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规划与计划的制订要全面听取教育行政部门、家长、教职工的意见,遵循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校的自身特点,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做好人事聘用与管理。校长要根据相关法规和学校规模合理确定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按照相关程序提名副校长人选,任免学校部门负责人。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聘任、管理、考核工作,对教职工实施奖惩。在国家实行绩效工资以后,要完善教职工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校长要加强学校教干队伍、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学习和发展,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用团队智慧解决教育问题。

领导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的领导是校长的中心工作。校长既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要开发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领导上,校长要具有课程实施力、课程整合力、课程开发力。在课程开发方面要真正通过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的兴趣和特长。校长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社团工作的领导。

负责学校财务和总务工作。校长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和后勤管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按照现代学校管理做好学校财务的预算与决算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安排好学校的基建维修、教师培训、办公经费等各项开支,保证有限教育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

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校长要依法治校,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建设民助学校。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各项应急预案,树立安全意识,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6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就业导向;企业需求;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87-03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表现。校企合作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凸显市场化作用,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企业环境进行融合,并从校企实践教学中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当前的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模式上面临众多困惑,特别是高职院校专业构成较多、门类复杂,不同专业之间的职业能力评定又各不相同。为此,依据固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不适宜的,也是不科学的,而从职业能力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差异性出发,来归纳和总结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高职教育中对职业能力的定义和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尤其是在职业性和行业性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职业能力是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中所表现出的实践能力,也就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能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从其内涵来看,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将职业能力分解成“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品德能力”四个方面。所谓专业能力主要是结合从业者的专业特点,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某项工作,胜任某个岗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方法能力主要是结合所从事的职业实际,能够从自身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上来强调职业活动的逻辑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社会能力主要是对从业者在实际职业活动中,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特别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与人沟通的能力、协作能力等;品德能力主要是对从业者的思想素质,尤其是责任感的培养、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具有多元性和多层面,也是高职院校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长期积累和沉淀下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在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改革期,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出发,来优化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特别是加大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入多方位校企联合办学机制,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企业需求差异性上,来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基于职业能力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1.强化职业能力教育,明确企业人才需求是符合高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时代需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的通知(湘教发[2011]49号)提出“要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企业需求)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从而将校企合作办学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并从工作思路上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地位,特别是依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际,从行业发展、企业生产需求上,注重学科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联研究,以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更是体现职业教育时代的科学选择。

2.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能力教育为内容,关系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高职教育作为体现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的特色教育,一旦脱离了市场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往往给高职教育带来严重的就业压力。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来看,常规化的校企合作,在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等环节的职责划分不够细化和量化,一方面教学上过分强调知识学习,重理论轻实践问题难以有效避免;另一方面在企业实训管理中,由于基础课程与实践操作衔接不够,在实训管理上难以确保实训效果,甚至偏离了学科与企业岗位的对口性,其暴露的问题较多,而建立科学、合理、顺应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一是校企合作办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即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改革学校教育方法和手段上,融入“教、学、做”一体化思路,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二是校企合作办学要体现“就业导向”方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观念上,要凸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发展观,将学生就业放在重要地位,并从学科本位与职业岗位,以及就业本位上进行转变,贯彻好“就业导向”这一办学方针;三是要结合教育界与产业界的资源优势整合,转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切实从企业生产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本位上来制定有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三、基于职业能力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1.设计和建设校企合作模式要基于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是建立在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在设计和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时,从合作思想上应该落到具体实际,特别是高职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在校企合作设计中,忽视了学生实践、实训、实操环节,就会是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失去意义。追溯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于2004年10月22日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将1500个高职高专专业化简为532个,并从2005年开始在各高职院校实行。在这19个大专业分类、532种具体专业之间,各专业所要求和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尽相同,而基于职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就必然需要从具体客观的专业分工上来体现。而在实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对职业能力在各专业间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而要推进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结合专业实际来进行论证。我国产业经济从宏观上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之外统称为第三产业。从微观经济来看,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职业能力,依据“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结果”的差异,其差异性也十分巨大。如在工业性生产劳动中,从劳动对象上来看,工业活动的对象是物,从劳动过程来看,其过程是对物的加工、处理,从劳动结果来看,其成果表现方式也是物,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劳动价值的物。而对于服务性劳动中,无论是劳动对象、劳动过程还是劳动结果都与工业性劳动存在巨大差异,服务对象为人,其过程是为人提供某种有价值的服务,其成果是获得在某种需要下的安全、舒适、便捷等非物质形式结果,由此而带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服务。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学习为主要活动,从具体实践活动中来养成专业能力,也是以人的专业劳动为核心的职业能力,而服务性劳动与工业性劳动在性质上的差异,导致对两类不同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必然存在差异。

2.以职业能力培养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实践。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于200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现设有国际贸易系、商务外语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人文系、国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软件学院、旅游学院、成本管控学院等10个教学系(院),开办有30多个专业。200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2010年经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共同批准,由湖南省示范高等职业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牵头组建成立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合作开发新专业及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育人、援外培训、中高职衔接等方面成效明显。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现有理事单位142家,设立了理事大会和国际交流、服务外包、国际援助三个校企合作委员会,组建了2个研究中心以及9个研究所的产学研基地。2011年承办援外培训项目17个,共为92个发展中国家培训学员515人,涉及商贸管理、工程机械、影视传媒、职业教育、清洁能源、轻工工艺等领域。在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织下,创新“专业+公司”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三方联动、教产对接”,形成了行业指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三方联动集团专业调整机制,特别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龙头,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旅游酒店等专业为支撑的国际经贸专业群建设格局,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部主体专业与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开发修订了《国贸实务》、《外贸业务英语》等课程标准150门(含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及专业拓展领域课程为)。先后与与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湘鄂情储备经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湘鄂情门店C级经理职业技能标准以及湘鄂情C级经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通过了专家论证,与湖南安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联合成立了校企合作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中德安普成本管控二级学院。

四、结语

从高职教育的目标来看,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专门性技术人才,而企业作为人才需要的重要平台,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至关重要。湖南处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本土及全国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十分紧缺,利用自身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战略调整,从企业与行业发展上来定位,肩负起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崛起战略的改革使命。与此同时,在强化职业能力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兼顾好“校、企、生”三方关系,从院校角度上,要将学院专业调整与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建立关联,依托企业人才来弥补“双师型”师资的不足,增进校企沟通与联系,稳定实训、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从企业角度上,要充分展现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岗位标准为参考来优化就业资源,节省企业岗前培训环节;从学生角度上,要大力发展校企定制合作模式,特别是从职业实践中来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与企业接触、与社会接触、与工作岗位接触,增强职业能力,兼顾了“校、企、生”三方利益,从而获得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解万玉.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与规律性探析[J].职业时空,2011,(04).

[2]张淑霞.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研究[J].中国商贸,2013,(33).

[3]赵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及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7篇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4

Reform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LIU B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emerging specialty involving multipl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hile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 1998 in the university opened it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ere analyzed, and innovative ways to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reform

1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学素养以及经济、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①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等具有一定的掌握,掌握牢靠的管理技术,对相关的事务要具有处理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希望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步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的公共管理部门等,或者从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1.2 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等相关活动。在理论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②通常公共课程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根据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文化知识来进行课程设定,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在专业课程的设施上主要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2 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

从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但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正是这样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或者学校觉得哪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比较有利就开展哪些课程,这样的情况常常造成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教师很难快速适应课程的变化。长久以来缺少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当走向社会时仍然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无法适应岗位需要。③

2.2 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上通常是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设置,然后再由自己的院系来进行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保证基础课的教学,但院系部没有过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保证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程设置上总是设置比较多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实践只能通过对课程的压缩才能实现。

2.3 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强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性,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④虽然一些院校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够成熟,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理论课教学中概念、原则性的内容比较多,可操作的理论比较少,理论教学可以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没能体现出与世界形势接轨,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4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更多地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⑤但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常常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专业课中,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社会,与人沟通困难等情况。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途径

3.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是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作为参考,专业建设也是根据相关专业来逐步开展的,因此缺少课程特色。在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了十几年的学科基础上,怎样彻底改变现有状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的重点。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渠道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毕业后进入相关的教育或者科研机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再深造。第二类是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三类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共组,从事宽口径劳动人事工作。一般来说从事前两类工作的毕业生不多。⑥也就是说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就业趋势和情况。

3.2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使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所提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上,应具有培养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多种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此外,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文化素养,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都能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赋予专业课更多的自

为了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够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应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该重视也专业知识和特色课程的教育。在课程设施上应适当减少对专业课程的束缚,以专业课作为教育的中心,然后根据专业课来安排其他的基础课和选修课。⑦专业课是本专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中意的一部分,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按照专业发展的方向来制定专业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专业内涵,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岗位。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新专业、新教师来构成的,使得专业教育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专业教学的现状,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引进相关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强化实践课程

要想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领域。⑧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进行操作,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积极的合作,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单位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为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4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仍然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等进行努力。当前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手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很快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需要。

基金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A201301

注释

① 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6-69.

②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1(9):45-48.

③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6):110-113.

④ 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2(4):30-36.

⑤ 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⑥ 滕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1):106-108.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第8篇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做任何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

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领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基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经过多次研究,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了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选择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和使用劳技教师上我们突出抓了三点:一是保证劳技教师的政治地位,在每学期评优时都给劳技教研组一个名额。二是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估中劳技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为劳技教师创造专业技术提高培训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扭转了教师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偏见,调动了劳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劳技教学大纲要求,给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安排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一学习织物洗涤技术和烹饪技术。初二学习缝制技术和手工缝制工艺、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等。重点从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入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加强劳技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劳技教学经费的投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定期投资,逐步武装,建设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践操作基地:一是缝纫基地,二是烹饪基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到现在为止学校为劳技教学购买专业用书、教具和基地设备总投入资金近6000余元,使我枝劳技课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否理流程,抓工作职责到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工作,劳技课也是如此。我们对劳技课的管理流程主要抓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

目标管理:劳技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而服务的。分目标越具体明确就越靠近总目标的实现。我校针对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学习烹饪技术这一章后,要求学生除了解、掌握一些烹饪常识外,最终要使每个学生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这样,教师在制定实现此目标的教学计划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管理:首先,是开满课时,每班每周两节的劳技课时必须保证,不许随意串课、空课,没有教案和课前没做实践操作准备者不能进入课堂。几年来,由于劳技课教师工作的努力。从没缺过一节课,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所有劳技教师都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都非常喜欢上劳技课。其次,把劳技课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多数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结合”五心”教育,开展孝心献父母活动,要求学生应用劳技课掌握的劳动技能做到脏衣服自己洗,每周末或假期期间帮助父母清理房间卫生,制作可口的家常饭菜,以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教师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做为评定学生劳动态度的依据。

行为管理:对劳技教师在教学行为要求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洗涤时,教师先拿出有墨水、油渍、水果渍的衣服,现场操作洗涤办法。开始学编织技术和服装裁剪与缝制时,先拿出几件毕业生的手工制品,让学生欣赏。通过直观的教法和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实体,激发了学生对劳技课的浓厚兴趣。荫生他们想动手掌握劳动技术能力的欲望。

四、分步实施预定目标,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同样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为使劳动技术课教学系统化,管理科学规范化,我们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路数,使目标分步实施,初见成效。

从90年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了劳技课的位置,当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配齐教师,筛选补充了教材,因地制宜,开设了织物洗涤、花卉栽培、棒针编织、手针缝制工艺、小手工制作等课程,在教室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成品制作展览比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标志着我们劳技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在烹饪课教学中,老师们又摸索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们了解掌握了一些菜肴烹调常识和切配工具烹调工具使用方法后,刀工则是学好烹饪技术的难点,很多学生刀工水平很低,不是切得慢就是切的规格不合标准,粗的粗,细的细。为了加强对学生刀工训练,我们增加了一门主食课一面食制作。从和面,做面片、烙饼、切面条(切面条是为了练刀工)。从擀饺皮、拌饺馅到会包饺子,按制作程序来教学生。为了使学生的实习材料不浪费,排成大课(两小节连在一 起),并且把课安排在上、下午的后两节,这样不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操作,而且课后还可以把学生练习后所擀的面片、面条等加工成熟食,学生可以饱餐一 顿。在练切土豆、萝卜、白菜时,教师紧接着就教给学生怎样炝土豆丝、拌成小咸菜等,课后就成为学生膳食的小菜。这样就可一举两得,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又掌握了一些小菜的制作,还解决了吃饭问题,使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满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思想。现已有80%的同学基本接受和掌握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我校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又上一个新台阶,迈出了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