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生态课堂

高效生态课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9 16:31:57

高效生态课堂

高效生态课堂第1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是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研究教材、教法,应当从研究学生、学法入手。教学内容以研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替代以说教、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出发点不是为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不是让学生配合教师讲课,而是让教师的讲课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能课堂提问不会就换人,也不要布置的任务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应尽量避免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教学起点是学生进入课堂的关键,起点较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起点较高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时时有新发现的感觉,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一些新奇实例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兴趣,发挥实验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素材、搭建思维平台、指导思维和学习方法。

(1)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素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地理解问题。素材可以来自实际生活,可以是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可以是实验现象,也可以是图片、新闻报道、故事或问题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应是知识的罗列。

(2)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问题驱动,搭建启迪学生思维的平台。教师要搭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的平台,搭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这样,师生在交流中相互启迪,实现思维的碰撞,教才有动感,才有利于动态高效课堂的生成。

(3)依据教材特点教学规律指导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感,对学习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要从三个维度出发确定目标,尤其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定位。

高效生态课堂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构建;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2

1.前言

政治,作为高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高中教育的发展水平。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发展与推进,对于政治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态课堂教学是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关注和分析课堂生态元素间的多元互动关系,从而充分利用其优势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对目前高中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生态课堂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构建的具体措施。

2.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政治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很多老师在政治课堂上“一言堂”、包讲、代替学生分析材料与问题等情况屡屡出现,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生态课堂的构建,正好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它强调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3.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具体措施探讨

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意义,已是不言而喻。但是当前高中政治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学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早日实现,采取措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3.1借助现实生活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够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政治学习缺乏兴趣,这也与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原因有关。因此,老师在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在选择案例教学时,要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或者是学生关注比较多的感兴趣的材料来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找寻资源,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和水平来阅读材料,分析问题,从而拉近学生、课堂、生活三者的距离,让学生发现政治学习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素质。比如,当老师在讲到储蓄和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点时,老师不要仅仅只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可以结合现实生活,选取相关的话题和学生熟悉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学习,如可以让学生对当地附近的商业银行做一些相关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提供如“商业银行是如何做到借鸡生蛋?从哪儿借鸡?下的又是什么蛋”等这些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探究的兴趣,而且通过讨论学习和自主调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3.2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注重让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各种定义和原理进行死记硬背,因此最后学生只是记住了一堆杂乱的材料,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懂得运用所记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在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在传授相关政治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化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家庭的消费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组员间进行合作,在上课之前互相调查同学家庭中这一周的消费情况,最好做成表格的形式,然后将这些资料子啊课堂上讨论,对比等等,从而得出家庭消费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等等知识点,,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和结论,老师点评。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3.3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都不一样,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不同。因此,老师子啊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和包容学生不同的观点,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4.结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唤醒和发挥,也需要老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尝试,从而最终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促进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高效生态课堂第3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课堂

绿色的生态环境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佳生活环境,而绿色生态课堂一直是我们教师,乃至学生们所追求的最佳课堂氛围。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不容乐观。据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学生假若可以不去上学,有67%的学生会不去上学;有部分学生讨厌上学,甚至希望能生几天病不用去学校。一听到放假的消息,学生就会大声欢呼。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状已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创建绿色生态课堂。

那什么是“绿色生态”课堂?通俗地理解是一堂课上完,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堂课所需掌握的知识,达到了预设目标,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和教师心情轻松愉悦,学生学习意犹未尽。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如时间投入、单位时间内脑力投入等)取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实现高效、轻松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真正追求的理想课堂。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创建“绿色生态”课堂的向导

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多达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有些问题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学习。而有些问题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还是无言以答,或者只能简单短小地作答。但无论什么类型的问题,它都具有智力的挑战特征,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因此提问应多多考虑有效性,促进课堂效率。

1.设计教学上关键的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能引人入胜,把学生引向教学的至高殿堂。学生通过这一关键的问题找到学习的大门,在学习殿堂里吸取知识。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时找到关键问题,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其中,不知不觉地去学学问。

2.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问题

一个问题如果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认为很难而不知所措,课堂变得鸦雀无声,死气沉沉。相反一个问题如果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争先恐后,却学不到新的知识,只能图个热闹劲。所以提一个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提一个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能解答出来的问题。我们平常所说的“跳一跳,够着果子”。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

这样的问题不可能从课本上直接找到,只有教师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把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设计,从而提高教堂效率,真正实现绿色生态课堂。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创建“绿色生态”课堂的关键

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一经养成“习惯成自然”,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有了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这是构建“绿色生态”课堂的关键。

1.耐心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时常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地劝说教育,可学生还是老毛病不改,教师真是“恨铁不成钢”。这时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因此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热情,成为治病的良医。如针对学生的作业习惯问题,我采用分层、分题完成的做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及时、认真、独立”完成,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提高要求,一步一步达到作业规范要求。学生习惯反反复复是正常的,教师一定要采用一定的巩固措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堂效率。

2.榜样学习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就像一面镜子,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示范改进的作用。如“××同学坐得多端正”这句话比“大家都坐端正”实效要理想得多。可见教师要积极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建立和巩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好的习惯,课堂才会井然有序,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舒心。这是“绿色生态”课堂得以实现的关键。

三、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创建“绿色生态”课堂的标志

“状态决定一切”,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创建“绿色生态”课堂的标志。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能,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要提高课堂效率,创建“绿色生态”课堂就必须要有好的课堂学习状态。有了好的学习状态,高效的“绿色”课堂教学也会水到渠成。

1.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状态

如果教师把教室当成是艺术的殿堂,把学生看成是自己满意的作品,用欣赏的眼睛看,用享受的心情去教。以情感作主线,用幽默来装点,学生有了信心,学习自然就越学越有劲头了,课堂效率也自然提升了。

2.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设计一堂生动的课吸引学生,只要学生愿意上就一定能学好。教师要以正面的引导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的榜样示范,鼓励学生的积极发言。要让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开动脑筋,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让课堂成为一种享受,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真正实现“绿色生态”课堂。

高效生态课堂第4篇

关键词:学习状态 ; 化学 ;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71-02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新课程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即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一切教学行为均应围绕学生如何有效的学而展开。有效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不在于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或教得多么认真努力,而在于学生学到或掌握了多少知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即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从根本上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投入的状态恰恰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不能投入状态。比如有的学生容易走神,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一位作沉思状的学生起来回答,他答非所问,甚至反问你刚才提的是什么问题;当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问学生,老师刚才讲的是什么问题,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知老师讲了什么;还有的学生趁教师板书时偷偷和附近的同学小声交谈,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好像很疲倦,半个身体趴在课桌上,没精打采。这些情况都足以说明我们的部分学生此刻正处于一种“非学习状态”,教师的上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所谓的“非学习状态”就是指虽然身处课堂,但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或没有围绕课堂中心内容展开积极思考,实际上学生个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必然会使一节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课堂效果的提高。

经调查,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有大约10%-20%的学生在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这种非学习状态,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一些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课,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人数会更多。进一步的观察,调查发现,造成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很多,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1,与初三学生学习心理有关,有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为化学学得好与不好无所谓,没有责任感;有的学生学习化学有焦虑心理,“未学先怯”,时刻担心化学学不好,造成心理烦躁,精神紧张;2,对课堂化学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于是就认为反正听不懂,不如不听;3,教师讲课没有激情,教学过程平淡,缺乏新意,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疲倦感;4,教师缺乏威信,课堂管理手段欠缺,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言行有成见,造成对教师不信任,进而排斥不喜欢这门学科;5,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生病,身体不适,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状态的投入。

笔者以为,要提高化学课堂效果,学生能否投入学习状态是关键。学生学习不在状态,教师授课就像是“对牛弹琴”,没有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得中来,课堂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教师要提高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课堂管理

威信是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敬重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是我们化学教师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并使化学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我们化学教师在平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师生关系,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知名度。在做人做事方面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公平,民主,负责,耐心,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本人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基本上认真做到了这几点:首先是善待学生,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对犯过错的学生不歧视,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做全体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的威信提高了,学生就会信服你,它们才会愿意为你所教授的课程付出努力.热爱你所教的课.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投入学习状态。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我想就是如此吧。其次就是加强课堂管理,也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跟随教师走。我们知道,化学这门课,内容多,知识点繁杂,教师讲几遍,有些学生可能都不清楚。所以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发现做笔记不仅仅是让学生有利于课后复习,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哪些学生正在做课堂笔记,哪些学生不在做课堂笔记,就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在学习状态,哪些学生不在学习状态。进而及时提醒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集中精力,再次进入学习状态。在化学课上做笔记这一点,几年实践下来,个人感觉对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状态是直接且有效的。

第二,激发并强化学习化学动机,帮助学生认识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初三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时,对初三为什么还要学习化学还不十分了解,许多学生往往认为就是中考的需要。没有感受到化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在开始教学时,一定要在培养学习动机,加强学好化学责任感方面下功夫。例如,我在上化学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时》,通过多媒体视频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成就,现代化学怎样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依赖化学学科的发展等三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增强学好化学的责任感。接着通过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如化肥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铁丝在食盐水中的锈蚀,含硫火柴的燃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实验帮助学生养成关心身边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和习惯;同时介绍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实如为什么家庭中常用铁锅烧菜,不用铝锅烧菜;怎样正确使用家中的煤气灶,为什么说吸烟有害健康,钢铁制品在生活生产中是怎样进行防锈的等等,使学生能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对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适时激励,维持强化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请一位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回答的好,我会说:“聪明,这样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厉害,请坐!”。有时还会伸出大拇指,夸赞一声“牛“;回答的模棱两可,我会说:“你的想法还不成熟,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请坐下”;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对他说:“你的想法很独特,但与标准答案之间有偏差,让我们一起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课后找学生谈话,用一种期望式的口吻表达对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我常常会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只要你肯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以你的聪明才智,你应该能够……”,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强化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化学,热爱化学,化学实验令他们兴趣高涨。但是随着化学这门课新鲜感的消失以及学习难度的逐步增加,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的心理,他们感觉化学“记忆的内容太多,知识点太零碎,理论性太强”,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结果课堂上开始消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能进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要主动采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进行讲授,使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零碎的知识形成体系,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好化学。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中作用最大,不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操作实验,都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化学,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学习化学很努力,但总是不能考到理想的分数,努力付出得不到良好的回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加强对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才更有效,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提高化学成绩,重新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通过指导学生加强各节知识点的记忆,加深领会,专题训练来提高成绩;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指导学生要善于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去认识微观世界的奥秘,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第四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强调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基础上,按照计算格式去体会计算过程,然后进一步掌握一些技算的技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第四,课堂教学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沉闷呆板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教与学思维的浪花。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情感性因素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所以课堂上进行学生学习的情绪调控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自身的情绪能否感染学生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声音洪亮有力,把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带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里面的情感因子,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唤起学生潜在的内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和疲惫感,为集中精力,继续学习提供保障。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元素与人体健康环节时,结合元素硒对人体的影响,谈到生活中送礼问题,我说:“电视上经常出现某某富硒康保健品的广告,是不是购买大量的这种保健品孝敬老人,就能使他们身体健康呢?”这时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当然可以了,可以补充硒元素,防癌呀”;有的说:“不好吧,每次都买富硒康,吃多了,没有疾病也要得癌了”。最后我做总结:“营养保健品,要坚持适量原则,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是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这样的教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最后,有的学生可能仍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师就需要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醒他们。比如说,教师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一个不经意似的眼神暗示,都能够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从而使他自觉的再次进入学习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很难想象,一个心思都不在课堂上的学生能把化学学好。怎样把学生游离状态拉回到课堂上来,则是教师成功教学的一个标志。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高效生态课堂第5篇

第一,教学研究不深入,忽视对学情的了解。有的老师教学起点低,落点也低;有的教学起点高,落点也高,整堂课缺少梯度,阶梯设置少,一易都易,一难都难,学生要么听得没味,要么听不懂,结果都是不听。教师缺少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不清楚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一些从高三年级下到高一年级的教师,常常不考虑高一年级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导致上课时例题越举越难,给学生设置的思考阶梯越设越少,不少问题学生开始就没有听懂,或似懂非懂。不少问题教师自认为已经讲清楚了,学生好像也看懂了,但是对学生而言,其实他们仍然不了解所讲知识、概念的本质,学生课后去做类似题目时还是不会,更不要说能知识迁移了。这样的课堂缺少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学生每次听课都是云里雾里,自然对该科缺少兴趣,老师上课也会越来越缺少激情。

第二,启发学生欠合理,忽视对问题难易的考虑。在一次听高一年级某位老师上“牛顿第二定律”的课时,我发现该老师没有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结果学生就是看书,把书上的结论说出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启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沟通,更不用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老师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探究,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缺少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提示,导致对老师所授内容,学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很难去真正进行探究。

第三,学生主体分不清,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控。有些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缺少师生交流,没有把思维权、动手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还给学生。有的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堂课,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管什么内容,都是自己“一言堂”,根本没有留下时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回味。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倒好像是一群群看客。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要我学”。即使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也是囫囵吞枣似的,更多的学生只能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己再把当堂知识重过一遍乃至多遍。这种课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形式上当堂教学任务完成了,短期内考试成绩也许还不错,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习惯没有形成,思维品质没有提高,那些难度大的题目还是不会自己思考解决,结果还是做不出来。长期下来,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激情也逐渐冷却。

这些年来,我潜心从事了生态高效课堂的研究,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探讨。在此与各位商榷,既求各位专家指正,也期自己得到进步。

一、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1.教师要热爱学生

2014年9月9日,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一定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或许还记得有这样的体会,当哪个科目的老师喜欢自己时,我们总能在他的课堂上认真听讲,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仁爱之心的体现。一些保护、关心学生的老师总是能激发学生潜力,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我们的课堂,要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要体现学生至上的理念。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含义是发现个人,关注人的成长、发展,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人的自由权利高于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联系到我们的课堂,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用得更好。而且我们一定要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家庭的贫富悬殊、外貌的美丑、天资的高低来“因材施教”,全班所有学生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教学视野。教师不管研究什么理论,更新什么理念,改进什么方法,其核心永远是一条――关注所有学生,符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2.课堂要充满微笑

担任班主任和一线教师近二十年期间,我摸索出一点经验,就是无论在课间发生多大的不愉快的事情,无论学生发生多大的违纪事件,上课时,我都要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面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多么幼稚可笑,多么不可思议,我都要微笑面对。

微笑,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平等亲切地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观察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以亲切平和的教态,启发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老师同学共享,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如果平等、和谐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后续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和提高,这要求教师有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懂得微笑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往往受感情亲疏的影响。《智子疑邻》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规律。在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情感效应的真实写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中老师还是端着架子,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甚至总是以一副特别严肃的表情出现在学生面前,只知单向地、死板地传授知识,是无法激起大多数学生共鸣的;反之,教师总是以平等的姿态,期待的微笑,赞许的眼光对待学生,既传授知识,又传递情感,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就会极大地增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自然是老师“满堂灌”的方式无法比拟的。

3.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是一种天性。平时我们多夸夸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重视,就会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是有很多优点的,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增进了对该老师的感情,增加了对该科目的兴趣。这样做,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做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往往会给学生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我曾经教过一个姓苏的学生,初入学时,考试是年级的千名之外,字迹也非常潦草,但我发现他对数学、物理有兴趣。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考了90分(满分100分),超过了总体成绩比他好的许多学生,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并奖励了他,并当着他的面给家长电话报喜。该学生很受鼓舞,自此尽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除外语学科外,各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在,他的成绩已达到年级的中等水平,这不能不说是老师对他的认可与鼓励产生了良好的情感效应,使其自觉向学,促进了自我的进步。

二、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参与的课堂,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情感课堂

1.课堂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中,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出一种教学对话的课堂,即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设置出一种“生问生答师导”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去创新、去探索,再展示自己所探究的成果,这样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实的课堂。

2.课堂要学生自由对话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提出后,还应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挖掘他们头脑中储存的思维信息,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他们想到的各种可能。经过这样的启发、引导、讨论、思考、总结等过程,他们就会想出许多办法,利用已有知识,获得许多新知。当然,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不是我们这一课的主要目的,但通过生生、师生的多层次探究,来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这样的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夏茹冰先生说得好:“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这种相互的交流,既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又可以通过别人的意见补充来拓宽思维,激发出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的火花,从而启迪、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发言者要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让别人理解接纳,就必须吐词清楚、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要提出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观点,又还须具有把握别人发言内容的能力,长期坚持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对听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锻炼。第三,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才。各项社会活动中团队精神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大量的对话、个性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进行合作,然后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极好的方式。

3.课堂要师生全身心交流

如果一位教师,只能用“淡淡的情感,淡淡的语言”,讲着“淡淡的知识”,这样“淡淡的”上着课,学生一进课堂就像掉进冰窖一样,怎么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认为,在每一堂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是时时转换的:当老师讲授时,学生就是配角;当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时,他们就是主角。而且,这种教学中,学生作为主角的机会应该多于他们作为配角的机会,即使是作为配角出现,学生仍然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被动地参与。

如果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每堂课总是“津津乐道”,大搞“一言堂”,就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许多机会,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最多,也只能是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典型。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堂课都务必讲求情感的跌宕起伏,讲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讲求互动的神采飞扬。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感受到我们的课堂的魅力、乐趣和神奇。

三、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艺术性的情感课堂

任何时候,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它要求老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维。教师不仅要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做一名懂得教育艺术的教育家。这就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具体包括:组织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设计练习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等。

1.课堂艺术能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拜

(1)课前要“胸有成竹”。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师唯有备课时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时的恰中肯綮,才会有课堂中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2)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可见充满激情是教学高效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呢?首先,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能站上讲台的教师在知识传授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学考查,教学效果却产生了高下之分,究其原因在于是否全情投入, 是把教师当成了职业还是当成了事业。一名教师,如果缺少了对教育的热爱,缺少了对教学工作应有的热情,再渊博的学识,再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因此,只有热爱学生,你才会想方设法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你才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很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课堂艺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应巧于质疑,善于发问,适时释疑。教师课前要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通过精心设疑、提问,将教学目标层级化,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引发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心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思维的课堂由于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学生自身强烈的心理需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认为:“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精心设疑、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整堂课教师有讲有导、有收有放,学生有看有议、有思有说。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感、话语权、决定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长期训练,必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情感课堂

1.良好的教学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引擎

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或结合时事,或结合生活现象,或结合学生当前关心的成长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充满期待。

2.精彩的学习过程是生态高效课堂的核心

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教师讲得精不精彩,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学得主不主动。这种高效应该是双边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既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参与状态,又要注意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探讨的深度,注重形式及相应的效果,避免走过场;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方面,既要强调教师的外部教导,更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内源性动力;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建构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整堂课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打造高效情感课堂的重要途径

(1)设计科学巧妙,安排运用灵活。我们在备课时,要对授课内容巧妙设计, 开场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注意力;以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来传道、授业、解惑;以生动而高度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回味无穷”,自始至终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牢牢跟定教师的讲解内容。内容设计时,对哪些要在课堂重点讲授,哪些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哪些应是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很清楚地分开;重点、难点必须归纳成要点,依内容整齐、条理清楚地板书出来加以强调,帮助学生强化并实现突破。

(2)善于启发诱导,开发学生智力。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其学习激情。教师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留出思考余地,让学生自主研究、合作讨论、探究作答,使其思维随着自己的讲授一步步深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此以往,我们就教会了学生若干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掌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高效生态课堂第6篇

一、构建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传统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参与其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生物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构建生态课堂。

二、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转变观念,借助各种教学媒介,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建构各类兴趣小组,营造小组文化。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

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教师需要研究适合时代的教育方法,采用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必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有动手能力、有情趣的学生。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在教学中贯彻新理念,做有远见、有思想、有见地的实践者。

2.改变教学方式,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整堂课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生态课堂应该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这个“材”既是学生,又是教材,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采用更合适的方法,如探究合作生成、互动探讨学习、直观演示法等。

(1)自主探究,合作生成

自主探究法,即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的学习方法。它要求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结果共享,少走弯路。

例如,在遗传规律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预先设计几个问题,由学生分组完成探究:设计实验判断显隐性关系;设计实验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设计实验判断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给出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分析、分享的过程中,既解决了上述问题,又总结了解决遗传学试验中三个基本问题的方法,即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判断是否是杂合子的方法,判断伴性遗传的方法。探究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为达到不同观点相互碰撞融合,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学生会将已经掌握的经验和知识用于每一个学习情境。因此,除了在已有基础上加入更多知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定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例如,发烧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有人捂着被子,有人脱衣散热,到底哪种合理呢?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在37℃上下波动,就是说肌体的产热与散热维持基本相等。如果肌体的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就会升高,就是我们说的发烧了。发烧个体维持体温在39.0℃,说明这段时间内,产热和散热相等,要使体温下降,就要使散岽笥诓热。所以脱衣散热是正确的做法。有的学生提出“捂着被子可以出汗。汗液的蒸发是散热的主要方式,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的确,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又知其所以然了。

通过互动式教学,容易看出学生学到了多少,学的程度如何。教师也能明白学生的个人思维方式,可以为类似主题的课程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情趣性。

3.构建兴趣小组,实践与课堂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加大深度难度,因此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还增加了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更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验材料。

例如,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试验中,在选材上,可以利用本地的常见植物――葡萄。对于葡萄的种植,当地的农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让兴趣小组的学生去调查收集各种资料,采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状况的葡萄枝条做实验。本次实验结束后,还可以利用这些材料种植。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了解了课本知识,又增加了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在葡萄采摘的时候,更能体验丰收的喜悦。

生态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是让学生更具主人翁责任感的课堂。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解放思想,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构建的生态课堂一定是绿色的,一定是美丽的,一定能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宾.基于学生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1(9).

高效生态课堂第7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有效性

英语课程教学倡导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对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中推动作用。该要求与生态系统(Ecosystem)理论倡导的“和谐共荣”发展有着相通之处:尊重生态环境中个体的发展需要,为他们自由发展提供富有和谐情境的发展环境氛围,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生态视野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在发挥课堂生态发展的环境基础上,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认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一、为学生个体制定适宜学习目标,满足差异发展

生态中的个体千差万别。同样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不同。为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学习目标,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为学生提供可参照和运用的学习方向,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目标引导下主动学习,汲取丰富的营养。

制定这样的学习目标,应该紧紧围绕“相似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能够有所参照。一方面,要为学生设计灵活的学习目标,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有选择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定量学习;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引导下能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这些适宜的学习目标制定,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主观需要和目标有机结合,为更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准备必要条件。

制定这些差异性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因能选学”得到满足。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基础上,结合“Reading A”的思考题目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想文章表达主题的理解、词汇短语以及语法时态等运用;了解Charles Dickens(查理·狄更斯)的写作特色及艺术价值;关注文学对人类发展的引导作用等。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实际,有选择性的予以选用。特别在“关注文学对人类发展的引导作用”学习目标运用上,可鼓励学生拓宽学习思维感知,多搜集相关的学习素材。

二、给学生创设和谐互动学习情境,引导合作竞争

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议论纷纷、笑声不断”的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增强团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竞争发展的良好态势,活化课堂教学过程。

这样的和谐互动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更为自由的交流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清晰。教师多转变课堂教学角色,做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主动表达交流。教师还应多深入学生的学习表达之中,引导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不断强化认知,增强学习的认知体验。通过这样的合作竞争,能够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和谐自由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和视野更为开阔,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学习氛围。例如,在模块八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的“Reading B 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发展的历程片段,尤其对现行流行的3D电影作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能够有更为直观深刻额感知印象。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围绕“How to think of the film in our life?”来彼此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由互动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运用的准确性。

三、使学生增强英语学习效能感,增强内生动力

生态化课堂教学更多注重学生学习个体的发展需要,以自身的积极向上学习精神和情感意志来自我鼓劲,以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激励表扬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激情和信心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信心。

依照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来运用情感激励,多在学生获得进步时表扬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认可中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价值意义。多培养学生主动总结和概括反思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学习目标达成、学习过程运用、学习思维方法掌握等方面予以整理,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让学生展示他们学习才华,为他们提供可表达交流的学习载体,不断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内驱动力,让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快乐的学习和自由地发展。

如上所言,运用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理念来优化指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动力和积极学习情感,让学生在情境和情趣的学习过程中自由快乐学习和使用英语。建立在生态和谐发展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优化,是满足学生学科发展需要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更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2]俞丽钦.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高效生态课堂第8篇

1巧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电流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电流的概念形象地表示出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这样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少枯燥无味,正如圣人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物理、爱物理、讲物理的科学素养.例如:对部分章节内容的彩图和有关阅读材料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宣传有关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例如:在教学“天平”时,可制作一个课件:(1)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天平,然后,用发光笔指给学生观察各部分名称与实物相结合,效果很好;(2)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天平上显示出各部分,提问学生作用与名称,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天平各部件的作用;(3)可以让天平出现各种不平衡的情况让学生回答解决办法,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效果会很好.通过这样的媒体教学,将那些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巧用多媒体模拟,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力臂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让学生按照找支点,找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的步骤,形象生动地描述作图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加深印象,接着让学生做一些随堂练习,加以巩固,教师及时进行点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学习重点.

4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P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物理推理相比是一大进步,也更容易完成,重要的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5巧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双基”

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6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脱离“题海”

学生物理作业的预留、书写与评判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农村学校,初中学生物理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面对一次次试图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失败,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中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为走出“一多”、“二假”、“三无效”的怪圈,苦苦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巧用多媒体,可以达成目的,精选习题,很容易实现一题多变,体现作业的基础性和梯度性,还可以留一些开放性作业和探究性习题让学生课外独立或合作来完成.使学生早点脱离“题海”,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就是把快乐的时光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