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沟通法

高效沟通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1 09:07:14

高效沟通法

高效沟通法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临床管理中,一方面是要求医护人员要更加注重患者的护理以及治疗,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更加尊重患者本身的意愿,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更为科学的护理、治疗措施,二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注意自身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在管理中以更加有效地方式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本文将结合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护理管理;沟通能力;措施分析

护理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提高以及改变是21世纪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满意度的必然方法。管理沟通中的“沟”是实施管理的主要方式,而管理沟通中的“通”是通过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护理工作中,要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管理人员提高理解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二是协助护理人员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护理工作的理解可能性。沟通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素质之一,沟通的有效实现与组织的凝聚力以及生产效率等有关,在临床管理工作中,能否实现有效沟通、管理体系中有无畅通的沟通渠道是一项衡量管理工作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因此作为一个护理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沟通技巧,协调好护理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确保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现。

1.管理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1.1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倾听技能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倾听素质。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护理人员每天可能都要面对不同的病患,接触不同类型的病患,因此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小摩擦,当有护理管理人员向管理者进行抱怨以及诉说时,管理者要表现出良好的倾听技能。另外在与病患及家属的谈话中要注意听完所有的谈话内容在进行判断,切勿轻率下结论。要不断深入懂得谈话背景,懂得对方真正的谈话意图,再用对方的立场来摸索谈话内容。管理者在和下属进行沟通过程中,要注意首先要明白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技巧、护理人员的理想追求等。只有充分了解护理工作人员的性格以及经历后才能真正从下属的思想角度来考虑问题,真正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2要正视谈话对方正视谈话的对方是一种对正视谈话对方主要是从面部表情来进行,护理管理者在进行倾听过程中要注意表现为乐意倾听,辅助以实施面部表情,像点头、微笑等表示赞成、支持的表情[2]。谈话过程中不能表现出任意中断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出上级对下级的尊重。

1.3要具备良好的回应素质所谓适时回应是指根据对方的谈话内容以及法相等,管理者表现以真诚的态度以及和气的语气对工作人员的努力进行适时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彼此之间受尊重,真正被领导认同以及接纳。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沟通时要注意除了口头上的回应外,还要注意从举止行动中表现出关爱、器重,像眼神的交流、适当的手势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可以起到言语所不能表达出的功能,使得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当采用该种技巧,既让下属感受到上级的尊重,同时也能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病患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3]。

2护理管理人员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与对方之间的信任度是影响成功沟通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基于对对方的信任度。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信任度,则两者之间能成功进行沟通交流,但若管理人员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很好的信任度,则互相之间的有效沟通效率很低。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能否实现有效沟通,基本的一点即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多高。要想实现有效沟通,则护理管理者要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双方基于较高的信任度,则工作中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2.2工作中注意观察管理者的观察能力是进行成功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因素。观察力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护理工作人员的表情、动作等,提高自身观察力。通过提高观察力,从护理工作人员的表情、动作等看护理管理人员对管理者提出的决策、建议的反应,如果是良好的反应状态,则能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如果护理工作人员对某项决策、建议的反映效果欠佳,则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意见的征求,以及时结合护理工作人员的意见改善某项决策。同时观察力还应应用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如果出现某种异于平常的行为动作,要及时跟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等。在观察过程中要有意的进行分析、判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联想,在工作中要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培养和提高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

2.3提高自身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包括工作中说话的能力、技巧,也包括说话者的思维水平,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所要表达的事件、决策等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形式阐述出来。在沟通活动中,要注意准确使用词汇,注意自身说话的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中心意思,不能模棱两可。并且.对所照看的患者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根据他的学识,年龄,心理特点等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如针对那些个性比较开朗,且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亲切易沟通的患者在对他们的诉说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要给予恰当的回应。如果患者抱怨医院的环境就要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加以委婉的解释;若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恢复情况较慢显示出了一定的不耐心,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并要对他们的决定表示尊重,以满足他们需要被认同的的心理需求。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沟通的患者,在交流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以诚恳热情的态度赢得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痛苦表示感同身受,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消除焦虑及恐惧感。而对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就应该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耐心,不厌其烦的对他们的疑问进行回答,回答是要亲切、语速放慢、提高声音,让老人感受到温暖,消除紧张恐惧,提高治疗效果。

2.4注意掌握倾听技巧倾听能力是一种工作技巧,也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互相之间的理解、尊重,是对方之间分担痛苦、享受快乐的途径。工作及生活中,人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双方之间不能很好地倾听,存在双方之间的谈话内容对方不愿意听或者不会听的问题。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要掌握倾听的能力,通过实现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自身倾听能力的提高,掌握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对某项工作内容提出的建议方法,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另外,除了基本的沟通技巧需要注意外,也要注意平时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如时刻保持微笑的状态见了患者亲切问好等。在病人进行手术或是特殊治疗的时候,一个关切鼓励的眼神就可以给他勇敢和信心,给病患一个热情的拥抱或是安慰的握手,都会使其感受到温馨,消除对医院及医生的抵触心理,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当病人的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心理消除后,就可以以放松的心态对待各项治疗,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

3讨论

有效沟通交流的实现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管理实现的核心是决策,而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要收集到一切与所要作出决策问题有关的信息情报,信息情报获取的唯一有效途径即为沟通。护理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很好的掌握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意见和工作结果,对实现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获取良好口碑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效沟通可以有效改善护理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护理活动中,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以及护理人员之间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和形成彼此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增强组织之间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其次,有效沟通的实现还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的热情,护理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获得很多良好工作经验,在工作决策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沟通积极促使护理人员参与到决策中来,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到管理中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第三,有效沟通的实现还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现代管理的管理理念中,创新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理念。护理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互相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激发创新理念,进行创新性思考以及决策。

参考文献

[1] 巩越丽,刘文香,孙威,等.护理管理者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及意义[J].护理管理,2009,05(25):386-387

[2] 肖大林.护理工作者应增强人本意识[J].陕西医学,2009,10(12):673

高效沟通法第2篇

我国大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的营销部门、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这些部门分别拥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很少有企业会设立专门的沟通部门,有些企业即使设立了相关部门,但是却没有做好沟通工作。部门的设立能够保证企业不同活动都正常有序地开展,如果没有相关部门,那么相关活动就无法开展,也没有人管理,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者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从而浪费企业资源。沟通是部门发挥功能的关键,也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沟通赋予了部门以生命,企业部门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大部分企业的沟通部门只是开展基础工作,对沟通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分析,而没有针对企业有效沟通开展更加深入的工作。

二、企业有效沟通缺乏制度的约束

企业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员工、不同的事件,沟通的方法也会随着变化。但是沟通也需要科学的管理,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虽然沟通的随意性比较大,也不好控制,但是有效沟通需要规则和制度来制约,才能够发挥沟通的有利作用。缺乏制度的制约,起到关键作用的沟通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在国外许多企业在二十世纪就开始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设立并不断完善企业沟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有效沟通对企业起到不少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里,沟通都比较随意。有些沟通工作只是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来决定,他们怎么想的就怎么做,沟通工作比较偏向个性化,没有遵循任何规定和制度。这样一来就会对有效沟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企业管理的效果。

三、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问题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

沟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各种职能都需要沟通来实现。而实际上,管理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需要有效的沟通。因此,企业应该提高沟通的地位,让每个员工和管理人员都意识到有效沟通有多么重要。而且企业还应该让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不断更新沟通知识和技能。沟通也需要技巧,并且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而不能随心所欲。正确的沟通意识是实现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二)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不管是处于什么层次的管理者,在企业沟通中所处的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高层管理者具有先进的沟通思想和观念,才能够提出更先进而独特的沟通策略。而层次较低的管理者则需要更加准确和迅速地传达信息,这样才能够与下级员工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管理者还应该掌握必要的沟通知识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而不能随意而为之。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对企业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沟通水平和质量。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不仅需要企业的重视和管理者的重视,企业还需要给管理者提供沟通技能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学习沟通知识和技巧,树立先进的沟通观念,掌握先进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实现企业的有效沟通。

(三)设立相关沟通部门

为了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企业应该设立沟通部门,执行沟通职能。沟通部门的职能是管理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比如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各个部门内部上下级与平级之间的沟通,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沟通等。沟通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沟通策略和规定,并且积极配合其他部门落实这些政策。沟通部门还应该调节和管理沟通活动,并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沟通信息以做相关的战略决定。沟通部门不仅要收集和传达沟通信息,还要对沟通结果进行评价,并把结果及评价返回给沟通对象,以供其改进自己的沟通问题。沟通部门还会提出有效沟通的策略,帮助企业提高沟通效果,解决沟通问题,实现有效沟通。

(四)基于企业文化提出相应建议

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整个企业员工的精神思想,为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广泛的工作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凝聚力。为了达到企业的内部良好沟通,真正完成正确的发展指引力。总之,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确定良好的企业文化,文化理念引导企业发展,实现内部的和谐管理。内部的沟通,是直接主导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基于企业文化而言,提出相应的建议,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真正引导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高效沟通法第3篇

关键词:“一对一”工作法;有效沟通;企业党建

长庆油田公司采油四厂自2007年3月以来逐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对一”工作法,成功地发挥了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实践探索出的一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机制,明显提升了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一对一”工作法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运行机制

(一)“一对一工作法”的产生与发展

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为了解决用工严重不足而将单井的看护工作委托社会劳务公司承担。由于劳务公司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极强,地处深山,单井看护,导致员工孤独寂寞,思想波动,导致看护工流失,队伍不稳,个别看护工动机不纯,出现与当地不法分子勾结倒卖原油的现象。2007年3月,采油四厂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综合治理实践中,尝试开展支部书记与看护工定期不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的活动,深入了解看护工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工作实际困难,并及时加以引导和支持,化解思想波动,稳定队伍。“一对一”工作法试行半年后,成效显著。2007年末,“一对一”工作法受到油田公司党委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推动了采油四厂不断推广、深化和拓展“一对一”工作法,提升管理绩效和党建工作有效性的进程。目前,采油四厂一方面对“一对一”工作法的基本内容、运行机制、谈话要求做出统一的基本要求,要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行政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结合自身工作,从不同方面与基层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拓展了“一对一”谈话的参与主体和沟通内容;同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探索拓展“一对一”工作法的应用领域。部分作业区出台了《“一对一”谈话共性问题汇总表》《“一对一谈话”问题整改表》等管理工具。至此,“一对一”工作法不断发展,其工作机制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一对一”工作法的运行机制

“一对一”工作法形成初期主要是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定期地与看护工交流和沟通,谈话对象主要是看护工;谈话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一对一”的走访;谈话内容主要围绕“护油”主题。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谈话内容逐步走向多元化,向工作状况、企业管理、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扩展;谈话主体由原来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拓展到各级党政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谈话对象则拓展到基层全体员工;沟通模式逐步从下行沟通,即由上一级沟通主体向下一级沟通对象单一传送信息为主,转变为信息在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流通;从沟通的效果来看,逐步从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向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征集员工意见建议方面拓展。同时对谈话时机、谈话内容等做了基本的规范性要求。

二、“一对一”工作法的沟通作用与效果

(一)有助于强化沟通,推动信息交流

调查显示,60%的员工对“一对一”传递信息的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36.5%的员工对“一对一”传递信息的效果表示基本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96.5%。在细分类别的信息传递效果评价中,满意度较高的依次是工作问题、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信息、厂务民主管理信息、党务发展信息、家庭生活信息和个人发展信息。

(二)有助于凝聚队伍,增进感情融合

通过干部与员工“一对一”的交流,增强了干部对员工的了解,增进了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调查显示,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对情感交流作用效果非常好的占比为22.42%,认为情感交流作用效果比较好的占比为41.59%,两者总计占为64.01%。30.15%的员工对“一对一”工作法的情感交流作用效果持中性评价,持消极评价的仅为5.85%。

(三)有助于稳定队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通过“一对一”谈话,干部能够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去感染和促动员工,有效激励员工的斗志和士气,鼓舞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奉献。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一对一”工作法中领导干部的对员工的工作感染作用很强或比较强的员工比重为67.29%,这说明干部在“一对一”工作法中确实能够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感染、促动员工。

(四)有助于消除误解,释疑纠错

在“一对一”工作法中,干部针对员工提出的厂务管理、薪酬、企业文化、工作等各种提问进行解答和释疑,多半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在释疑纠错,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方面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其中22.01%的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的释疑纠错作用效果非常好,37.29%的员工认为其释疑纠错作用效果比较好。

(五)有助于了解情况,推动问题得到及时的重视和解决

座谈发现,在“一对一”工作法的直面交流中,干部能够根据员工个别情况,针对性地开展谈话,深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影响员工工作的问题。18.68%的员工认为通过“一对一”工作法能够非常好地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发现员工问题,43.6%的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员工思想、发现员工问题,两者合计占62.28%。可见,“一对一”工作法解决问题的效果比较明显。谈话中员工反映的问题63.36%都能得到解决,近三成的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但都及时得到了反馈处理意见。

三、“一对一”工作法对企业党建机制的创新

“一对一”工作法在企业党建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加强了领导机制建设

“一对一”工作法加强了各级党组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提高了企业党的工作的覆盖率;与同级行政组织和技术骨干的协同互动,增强了企业党建的党政互动能力;强化了上级党委与下级党组织的及时沟通,增强了企业党建的上下联动能力。“一对一”工作法用人文关怀团结员工、凝聚员工,初步建立了多管齐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二)加强了工作责任机制建设

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一样,“一对一”工作法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界定了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自我检查汇报、员工监督、作业区党组织(作业区综合管理组)监督”的“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对“一对一”交流工作的完善和落实状况认真进行考核。在“一对一”工作模式下,党务工作者、行政领导和技术干部三种力量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发挥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与员工开展谈话工作,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

(三)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

“一对一”工作法通过交流实现了解员工思想状况,教育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实现思想政工作的目的,也可以有效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员工队伍凝聚力,传播企业文化,加强员工队伍管理。同时,“一对一”工作法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管理机制,把刚性制约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之下努力工作,实现了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四、“一对一”工作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科学的沟通原则

1、平等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沟通的平等性是指沟通主体与沟通对象置身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沟通的主导性,是指沟通主体应该对沟通系统内容要素及沟通的发起和发展速度、模式、信息等做出适时的调节和必要的控制,使双方交流向预期方向运转,最终达到教育者所预期的沟通目的。

2、及时性与经常性相结合的原则。沟通的及时性是由思想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的,要求沟通主体抓住需要沟通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与沟通对象交流。沟通的经常性强调沟通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沟通要保持一定的频率。经常性原则要求及时发现员工矛盾、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要求沟通主体经常性与员工进行“非正式沟通”,在不拘泥形式的条件下增进感情沟通,增强理解和信任。

3、坦诚与保密相结合的原则。坦诚是沟通的基础。沟通作为双方心灵的交流,离开了坦诚,交流也难以继续。坦诚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在沟通过程中,沟通主体首先要投入真感情,讲真心话,绝不讲假话。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把谈话上升到谈心乃至交心的境界。保密是坦诚引出的要求,是爱护他人的表现,也是实现坦诚沟通的保证。要把“一对一“工作法引向深入,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二)完善沟通运行机制

1、构建全方位、完善的沟通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继续加强领导机制与工作责任机制建设。建立多管齐下的思想交流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明确“一对一”工作中各级领导与干部(作业区、井区)的沟通职责,层层落实,分工负责,形成定期的沟通交流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工作监督机制建设。应该继续完善“一对一”工作法中“自我检查汇报、员工监督、作业区党委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党政工团及基层组织在“一对一”交流工作中的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面覆盖,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沟通要素,创新沟通模式。一要拓宽沟通对象。“一对一”工作法沟通实践中,沟通对象扩大到公司正式员工。随着发展的需要,沟通对象还将进一步扩展。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员工进行群体划分,以便实施差异化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二要推进沟通主体的分工与专业化。根据沟通主体的专长和岗位对沟通主体进行适当分工,可以从制度设计上要求技术骨干、行政领导和党组织负责人分别负责技术沟通、管理沟通、生活沟通等。三是继续拓展沟通内容,实现沟通内容的细分与专题化。“一对一”工作法的沟通内容包括厂务管理、企业文化、个人工作、技术培训、生活等各方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有必要将沟通内容进行细分,形成不同的沟通主题,选择合适的沟通主体进行专题化交流。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员工多样化的沟通需求,又可以保持一个沟通中心,防止话题过散。四是推进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与差异化。在“一对一”工作法中要实现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会议、走访、座谈等传统沟通方式,还要有网络、手机等现代沟通方式;不仅有口头,书面交流,还要通过文娱活动沟通;不仅有庄重严肃的正式沟通,还要有轻松活泼的“非正式”沟通。五是保证沟通环境(氛围)的轻松自由化。

(三)提高沟通主体沟通能力

要在交流中取得良好的沟通作用和效果,沟通主体起着关键的作用。16.84%的员工认为作为沟通主体的干部综合素质对沟通效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关于沟通效果的首要影响因素,10.96%的员工选择“主动热情性”,7.8%的员工选择“谈话艺术性”,6.7%的员工选择“地位平等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交流主体的沟通能力和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少兰.浅谈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2、高智勇.人际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2003(2).

高效沟通法第4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 应用要素 应用方法

一、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要素

1.以平等的沟通为基本着眼点。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沟通中,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沟通式互动中,必须要明确的就是一定要实现师生之间、高中生与高中生之间都必须以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行沟通式互动,这种平等关系是基于人格与人格上以及学习知识方面的平等关系而言。首先,高中英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平等的沟通式互动,教育学上所说的教学相长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高中英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高中英语教师能够在高中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寻找其教学不足之处的目的,也就是说,高中英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实际上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关系。其次,高中生与高中生之间,基于学习知识的共性关系。高中英语写作学中,高中生与高中生之间总是能够遇到相似的学习难题,这种相似的学习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生与高中生之间能够有共同的学习语言,达到平等的沟通,必须以高中生之间平等掌握学习的知识为目的,高中生之间只有实现平等沟通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有一句教育格言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的确,尤其是对于高中英语写作阶段的高中生更是如此,在一个班级中,如果高中生时时处处表现出对于语言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更大的兴趣,则会更加有利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正确引导,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建立在正确引导高中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促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换言之,高中生如果在其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则不能使得高中生真正提高其学习兴趣。往往来说,一个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班级,在很大程度上其语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高中英语教师要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其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对于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培育。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要在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真正建立在引导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毫无疑问,任何兴趣都是逐渐培养起来的,任何一种学习兴趣如果不能真正培养起来,则对于学习者来言往往意味着低效的学习。

2.以启发式教学为总的发展方向。启发式教学指的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一定的方式来启发高中生自主地探寻未知的乐趣,自觉地寻找知识的困惑点、迷惑点,达到一定的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启发式教学总的来说,是以高中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方向,能够让高中生找到学习中的乐趣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启发式教学必须贯穿于沟通式互动的基础上,是因为:其一、启发式教学为高中生自主思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高中英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教师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来,而不问或者关心高中生是否接受以及能否接受,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弊端,启发式教学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弊端所带来的问题,能够让高中生自觉地寻找学习中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学习中的难点,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完全不能比拟的。其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沟通式互动教学中来,很大程度上使得沟通式互动教学的效果更加有效。沟通式互动讲求高中生与高中生之间、高中英教师语与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效果,只有建立在沟通之间的教学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沟通式互动整个过程中,实际上就为沟通式互动增添了光彩,达到了沟通式互动的教学的真正目的。

3.高中英语教师要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沟通式互动是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总的、带有根本性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必须明确,沟通式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沟通式互动必须建立在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上,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法、任务型教学方法、教案教学法等,换言之,沟通式互动必须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到这些教学方法中来,这才是沟通式互动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首先,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在沟通式互动中的比例。换言之,传统上来说,提问法、任务型教学方法、教案教学法都或多或少地有沟通式互动的成分,但必须明确任何沟通式互动都必须把该种教学方法发挥到最大程度。其次,沟通式互动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高中英语教师只有能够对各种教学方法做出恰当区分,并在正确区分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完成对沟通式互动的把握,才能真正使得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高中英语教师都应当对各种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转变和创新。也就是说,上述的各种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沟通与互动的成分,而沟通与互动的成分都必须建立在高中英语教师不断创新沟通与互动的方式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高中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厌倦,都会使得高中生与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只有高中英语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情形,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教学实效。

高效沟通法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沟通方法;效果;优势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和减少护患纠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及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8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沟通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75岁,平均(36.12±2.4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36.89±2.1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沟通方法。(1)沟通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学习沟通技巧、心理学等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于实际护理中,定期考核,激励机制和考核结果挂钩,提高护士积极性。(2)术前优化沟通。术前以亲切态度、缓和语气细致进行手术知识教育,介绍手术过程配合要点和术后康复要点,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问题,注意采用尊称、保持微笑,避免厌烦情绪。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手术。(2)术中优化沟通。进入手术室可通过和患者交谈减轻其对手术的紧张感,可通过握手给予患者力量,通过陪伴减轻患者不安感,使其尽快平静,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术中擅用微笑、眼神鼓励等方式给予患者力量和安慰,使其树立手术信心。(3)术后优化沟通。术后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并给予患者肯定和称赞,使其安心。以亲切的态度和语言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要点,并和患者轻松交谈,使其转移对术后疼痛的注意力[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纠纷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和VAS评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相比较。沟通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2.2干预前后。SAS评分和VAS评分相比较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沟通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2.3两组纠纷发生率相比较。沟通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传统手术室护理仅仅通过常规教育和口头说明介绍手术知识,具有单一、被动特点,已经无法有效满足患者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情权和康复需求,容易引发护患纠纷[3-4]。目前,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方法的合理应用十分重要,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并通过术前、术中的术后优化沟通,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获得其理解和支持,以更好配合手术,减少纠纷的出现[5-6]。

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沟通方法。结果显示,沟通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沟通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沟通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效果肯定,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术中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纠纷发生。

作者:白云春 单位:四川省西充县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冯春英,滕月萍.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29-30.

[2]王淑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93-95.

[3]吴仕敏.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意义评估及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6):285.

[4]周晓霞.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84-85.

高效沟通法第6篇

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为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协调个人努力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

中国有句俗话: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这就极其形象地说明: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日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管理才能,都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技能和技巧。

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海曼(haimann)对沟通的定义是:“传递思想,使别人理解自己的过程。”这暗含着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就是为了活动的启动、协调、反馈及中间流程的纠正等目的而互相交换思想和看法。

优秀的管理者必然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正如巴纳德指出的:“当然,对现代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最重要的限制,也是最为突出的严重困难就是写作或会谈能力的缺乏,不能将复杂情况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这些情况只有这些管理者有所了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你的成功依赖于你通过口头和书面文字对别人的影响程度,这种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应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计划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相关。

一、沟通的概念和模式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信息的方法”。《韦氐大词典》解释,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氐韦尔(haroldlasswell)解释: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沟通“可视为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从管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管理者工作职能特性的要求出发,综合各种沟通的定义把沟通定义为: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模式是:谁向谁说了什么而产生了效果。根据这个模式,有三个沟通要素被认为会对信息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沟通者(communicator),内容(content),接受者(receiver)。

对任何沟通效果而言,信息发送者都是很关键的。沟通的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赖性、意图和属性都很重要。“研究的证据表明,对沟通的反应常受到以下暗示的重要影响:沟通者和意图,专业水平和可信赖性”。但到了接受者能区分信息和来源的时候,信息来源可能就要失去它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能作出这种区别,沟通者就变得非常关键。

影响沟通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方法构筑出来。第一,利用情感诉求:“从总体看来,现有的证据表明,当听众中的情感强度上升了,对沟通者所提建议的接受程度并不一定相应地上升。对任何类型的劝说性沟通而言,这种关系更可能是曲线形的。当情感强度从零增至一个中等程度时,接受性也增加;但是情感强度再增强至更高水平时,接受性反而会下降。”这就表明情感强度在高与低的两头时都可能有钝化的作用。中等情感强度是最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对某信息应施用多少程度的情感诉说还要靠主观判断。第二,沟通可构筑在理性诉求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研究报告给出以下建议:“在劝说型的沟通中,对非人格化的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论据,通常明确地给出结论比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更为有效,特别是听众一开始不同意评论者的主张的时候更应如此。”“从长远来看,给出双方面论据相对于只给出单方面论据更有效。如果听众一开始就同意评论者的主张,而后来又不会处于反面宣传之中,那么提供双方面的论据就没有只提供单方面论据有效。”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一个令人信服的单方面观点沟通,能使人们转向期望的方向,至少可以是暂时的,直至他们听到问题的另一方面。然而,双方面的沟通效果都是持久的。它为听众提供了消除或不理睬负面看法而保留正面看法的基础。“一个可能的假设表明,在开始时给出主要论据收到的效果最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时对沟通的兴趣很小。”在开始时兴趣就很高的情况下,其他的因素如接受者的个性和倾向,及沟通者、消息的内容等,对表达更为重要。这些因素的相关组合可构成特定情况下的最佳表达。

接受者是沟通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个性及他所处的群体都很重要,个性可从总体智力(generalintelligence)和需求倾向(needdisposition)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正确推理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易受影响,这种沟通主要依赖于印象的逻辑论证。第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响。具有很强自尊心的个人更倾向于自己思考,而不会放任自己过分地受外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也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当这种沟通违背这个群体的文化惯例时,表现尤为强烈。一个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属群体的观点和态度,特别是在他很珍惜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这一身份时。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中最珍视其成员身份的人,他们的观点最不易受那些违反原则的沟通的影响。”这就表明对一个群体的归附程度和这个群体文化准则的内部化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对沟通者的沟通中的接受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沟通的内涵和途径

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沟通的内涵:传递、理解、符号载体等。传递:沟通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即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因此,哲学问题“树林中一棵树倒了,但却无人听到,它是否发出了声响?”在沟通的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理解: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要被传递,还需要被理解。如果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用日语写的,这封信我也确实收到了,但我对日语一窍不通,那么不经过翻译就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故沟通是意思上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存在的话,应是经过传递后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符号载体:一个观念或一项信息并不能象有形物品一样由发送者传送给接受者。在沟通过程中,所有传递于沟通者之间的,只是一些符号。语言、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符号。传送者首先要把信息“翻译”成符号,而接受者则进行相反的“翻译过程”。由于每个人“信息-符号储存系统”不相同,对同一个符号(例如语言词汇)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定额”这样一个词汇,对不同的管理层有着不同的含义。高层管理者常常把它理解为需要,而下层管理者则把它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由此产生不满。问题在于,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不同成员“信息-符号储存系统”的差异,自认为自己的词汇、动作等符号能被对方还原成自己欲表达的信息,但这往往是不确的,而且导致了不少沟通问题。良好沟通不是双方达成协议而是双方理解协议本身,要想达成协议必需有良好的沟通,但良好沟通并不意味着能达成协;理解我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接受我的观点;只有接受我的观点才能达成协议;要想双方达成协议必需有多种条件,如沟通良好与否、双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价值观念是否类同等。又如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即使沟通过程中不存在误解,谈判双方沟通技巧十分娴熟,往往也不能达成协议,即使沟通双方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沟通的实际运作可通过多种途径。口头沟通可能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文字沟通(包括书面和屏幕形式)及音频/视频沟通(包括远程通讯)在现代社会中是同等重要的沟通途径。然而,沟通不仅仅是上述几种方法,在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时,眨一下眼睛,用手指轻轻地弹一下等都是同样重要的沟通方法。在某些公开场合,携带旗帜或其他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含义。有时,一个人的衣着和身体姿势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有时非语言沟通比其他沟通方法更为重要。

口头沟通: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地交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方式。口头沟通与文字沟通相比,为沟通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人们通过沟通信息的内容培育相互之间的理解。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语义,不同的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二是语音,语调使意思变得复杂,不利于意思的传递。意思会因人的态度、意愿和感知而被偷换。人们推知的意思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据估计,在口头沟通中最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内容不超过原来信息的20%.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对同样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同企业内部,由于文化认同不一,也会产生语言沟通的很大偏差。

文字沟通:在缺乏面对面的接触或远程通讯设施的情况下,这种沟通方式是传递信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面对很多人传递同一信息而且还需有一个永久存档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他所想传递的信息,并有机会在给接受者发送之前充分地准备、组织这则信息。文字沟通的其他问题有: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关的部门没有机会对该信息进行讨论。现代通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个人化和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沟通的效果是有限的。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对文字含义的不同理解。在一个有数千名职员的大型企业中,文字沟通可能是最方便的沟通途径。但必须运用文化进行理解整合。

音频/视频/通讯沟通:通过高度发达、高效的通讯/音频/视频辅助设施来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这种现象近年来日益增多。视觉感知是影响思想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人们更易于理解并保留视觉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于人脑保留视觉形象的时间比保留语音文字的时间长,所以,现代通讯技术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工具用来支持和强化其他形式的沟通。正在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例子,它能为增强沟通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一个语境下,理解信息传播者的真实含义。

三、沟通的风格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沟通的模式也要相应地改变。作为经营管理环境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因素在企业管理沟通的有效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上的不同可表现在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及共同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可表现为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中,信息处理是直接的、线性的。坚持按进度表行事、准时性等是一维文化的良好指标。如果企业文化是多维不一的,人们同时在不同的前沿思考、工作。它的信息处理通常是迂回的、深度的。对进度计划坚持程度比较松散,也不太按时,这都是多维文化的典型表现。企业文化不统一,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需要深度地了解背景信息后才能行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统一的企业文化,人们对企业各种事物的认知一致,价值判断相同,不必了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动,从而可以促进效率提高。

高效沟通法第7篇

一、沟通管理的内涵与作用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在企业中沟通不仅涵盖了个体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间的信息传递。在企业管理中沟通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旨在完成企业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对企业组织有意义的信息发送、接受与反馈的交流全过程。其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不力,无法完全体现沟通的指导反馈功能。很多员工在进行上行沟通时,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及诸多顾忌,一方面认为自己地位卑微,难以对企业的相关决策造成影响,觉得提出建议与保持沉默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员工顾忌自己所提意见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相悖,甚至触犯管理者的某些禁忌,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即使内心有想法,对于管理层的决策有疑问和建议,也不愿意直抒己见。而在下行沟通时,有些管理者不了解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员工的职责只是按命行事,决策只是管理层面的工作,所以对于一些政策的下达,只是简单地要求执行,而不向员工分析原因,不注重反馈。员工没有机会表明他们对所接收信息是否理解,导致员工在信息理解上出现偏差,降低了沟通的有效性。另外,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造成沟通不畅,无法体现沟通的效用,有时甚至得不偿失,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产生误会与隔阂。

2.缺乏合理的沟通渠道与平台。前文已经述及,在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过程中,由于地位差异感,我们往往无法了解员工内心的真实感受。但是,是否了解员工的内心感受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前提。现在大部分企业,对于员工的了解与沟通仅仅局限于管理层与员工面对面的交谈,缺乏其他合理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平台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因此,管理层往往对于员工的内心感受知之甚少,而员工也没有合理的途径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3.直线型的组织结构导致沟通渠道过长,信息失真严重,阻碍了沟通的有效进行。中国式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层次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旦组织规模扩大,机构会变得愈加复杂,管理者就会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技能和方法去进行管理沟通和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多层次庞杂繁冗的组织结构不仅影响信息传达的及时性,还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流失。有学者统计,如果一个信息在高层管理者那里的正确性是100%,到了信息的接收者手里可能只剩下20%的正确性。这给企业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制造了极大障碍,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碰到沟通不良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的机构越复杂,管理层次越多,职能越不明晰,其沟通的效果就越差,高层指令传达到基层的时候往往已经走样;同样,底层人员的建议与反映在到达管理者之前历经上报造成信息流失、失真。

三、对策与建议

1.对管理者进行沟通培训,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沟通能力是实施管理沟通的关键。首先要使他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树立管理者正确的沟通理念,把管理沟通放到重要的位置。其次,要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使他们善于倾听和表达,同时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并给予反馈,使沟通更有效。同时,要创造一种鼓励员工沟通的良好氛围,特别是管理者应该给员工沟通的信心,让员工能畅所欲言,而不是对管理者产生畏惧的心理害怕沟通。

2.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做企业的主人。“让员工做企业的主人”是管理界研究学者公认的企业员工管理理想状态,只有员工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为企业出谋划策。但是,如何将这种理想状态转化为现实,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如下图马斯洛需求模型所示,我们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而应该把工作动机的层次提高到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情景环境,外部动机的适当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同时,在与员工沟通、交流过程中,应以此理念影响员工,并让员工明晰积极沟通时实现自我、得到尊重的必要条件,让员工自身想沟通,主动沟通,而不是被动沟通。

3.改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在传统的面对面沟通了解过程中,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与干扰,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在沟通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善沟通渠道,建立更为良好的沟通平台。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员工沟通平台过程中做出了创新性改革,比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企业员工工作现状、需求情况,发现人才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问卷调查较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更具隐蔽性,容易了解员工内心真实感受,特别是敏感性话题,问卷的沟通效果更为显著。同时,问卷调查无须企业管理层安排特定的时间与员工进行沟通。另一方面,计算机、互联网的日趋成熟也为我们搭建更为有效、便捷的沟通平台提供了条件。比如,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搭建的集团信息平台以及员工内部QQ群,通过这些沟通渠道,企业上层能更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即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员工也能更便捷的掌握企业相关政策信息资料,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动态,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4.改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管理者要根据企业战略的实施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减少沟通层级,消除不必要的管理层,同时还应避免机构的重叠,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加快信息的沟通速度,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充分。具有较少层次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可以减少信息传递链、避免信息因为传递链过长而失真,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梁俊国.关于企业内部沟通的新思考[J].山西建筑,2010,19(36):187-188

[2]曾政.对企业沟通定律及其创新应用之研究[J].消费导刊,2009(7):109-110

[3]杨智蓉.企业管理中的沟通策略[J].决策&信息,2008(8):105

[4]刘禹.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管理世界,2009(10):247-248

高效沟通法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沟通能力;行为方式;有效性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变得十分普遍。大学环境更为开放,大学生自主时间越来越多,接触的人也更为广泛,沟通交流已渗透到他们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论他们的性格、成长环境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变。在沟通能力方面,当今大学生所呈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等个性特点也令人担忧;此外,如今一些大学高校又忽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沟通中的行为表达能力也令人着急,大学生沟通能力与沟通行为方式之间是否存在有效性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改善大学生综合沟通能力迫在眉睫。

1 沟通能力与沟通行为之间有效性现状

在沟通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沟通能力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同学具有基本沟通能力,但沟通被动化,思想价值观念差异普遍存在,主动与人沟通意愿不太强烈,大部分大学生只是表示愿意沟通。他们与老师的沟通,就更显得有些被动。同时,我们从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在所有男生中,喜欢并主动与同学沟通的男生占有39.75%;而女生则占有29.50%。如今大学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主动与同学沟通,而且沟通情况良好。

在沟通行为方面,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与现实沟通能力不平衡,现实中的沟通行为表现不佳,比较依赖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沟通,网络沟通能力偏强。在现实沟通中,情绪控制力一般的情况在少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他们仍需要时间克制情绪。大学生在应对沟通反感话题时,行为表达欠妥,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49.47%的同学网络沟通能力较强,21.33%的同学现实沟通能力较强,二者都强的同学仅占21.03%。当谈到沟通反感话题时,14.37%的大学生情绪稍显反感,委婉说明不想谈及该话题。还有1.51%的学生会情绪激动,直接说明不想谈及该话题。

运用Excel对大学生沟通能力与行为能力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和P值测算,得出卡方值等于32.308,临界值等于16.919,P值等于0.0002,显著性水平等于0.05,说明大学生沟通能力与行为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强度较大,因而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沟通能力对其行为能力的强弱有着较大的影响。

综合来看,大部分大学生体现的沟通能力较强,但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沟通能力偏弱的情况,而大多数大学生的行为能力勉强处于较强的层面。在沟通中,大学生行为方式不恰当、不完善的情况仍然存在,即使他们的沟通能力非常强,但其言辞表达、行为控制也无法达到相同效果,说明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仍有待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效性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虽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但仍缺乏系统、深层次提高沟通能力的训练,无法更好地适应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一名大学生,从入学以来,大部分人都只是与同学、朋友、父母、老师交流,没有或很少有机会真正踏入社会。甚至,有些大学生与老师沟通时,由于敬畏老师、自身性格等原因,不敢、不愿意或是不注重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仍然缺乏沟通方法,不知道该如何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不太重视与老师沟通,大多以自己感兴趣的事为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大学生在大学快毕业时,都不知道辅导员的姓名。

大学生在沟通中自信感不强,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由于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身份,资历尚浅,外加自身知识水平有限,话语权份量不足,所以在与某些特定对象沟通时,大学生就显得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畏惧心理。这也使得有些大学生尽管自身已具备较好的沟通知识和技巧,但仍无法与他人进行很好地沟通。

大学生倾向于网络化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等上网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倾向于使用各种网络聊天工具,例如:腾讯QQ、邮箱、微信、微博等等。而网络所具有的虚拟化特点,使得大学生免去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害羞;此外,大部分聊天工具都具备丰富的图像表情,可以省去冗长的文字表达,又能显得生动灵活,能够活跃聊天气氛,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使用网络聊天工具。网络聊天工具确实便捷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但过多的运用会导致他们缺乏现实沟通能力的锻炼。网络沟通带来的这种弊端使得当代大学生虚拟沟通能力强于现实沟通能力,这也是大学生行为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由于拖延症等不良习惯使得行为执行落后于思维意识。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共享程度很高,无论是先人的前车之鉴、名人名家的著作、周围亲友的经验之谈,还是自身的体验,都会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因而他们的沟通意识相对以往来说有所增强。然而由于性格内敛,甚至存在拖延等不良习惯,使得大学生的行为执行落后于思维意识。在沟通中,当谈到某个话题时,你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语言组织的迟缓,话题已经过时,才想起该如何正确回答。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在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具备一定的沟通知识水平下,行为能力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无法很好地通过语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

3 如何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与行为之间的有效性

3.1 加强系统、高层面沟通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大学生可以进行系统、高层面沟通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以便更好地适应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沟通相关的书籍,学习更多、更专业的沟通技巧和社交礼仪知识。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大学生可以参加相关辅导机构,这些机构专门培养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学生可以借助他人的经验,更快更有效地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既节省时间,又能高效地得到实践锻炼。参加辅导机构的最大优点是,它们能模拟实际交流情景,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使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使二者之间的有效性程度更高。

3.2 增强自信心,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大学生需要增强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和合理的表达行为,不骄不卑,自信诚恳,落落大方,这些足以能基本应对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沟通问题。增强自信心的根本是在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当一个人自身文化水平、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与人沟通交流中,他就更能如鱼得水,运用自如,久而久之,自信心越来越强。自信心的不断增强能更有效地辅助知行合一的沟通,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与行为之间的有效性。

3.3 合理使用网络沟通工具,注重锻炼实际沟通能力

大学生必须合理均衡使用网络沟通媒介,努力锻炼实际沟通能力,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网络的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面对面沟通更能促进人的思维、语言等各方面的提升,提高沟通能力。同时,更有利于促使沟通能力与沟通行为的一种契合。平时,大学生可以参加校园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接触更多的校友,甚至还可以接触其他校区的学生。也可以花些时间去做志愿者工作,接触社会上不同的人。在与陌生人的沟通中,大学生能以实际行动更有效地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培养自己的耐心,逐渐提高自己的言辞表达能力。

3.4 克服拖延等不良习惯,灌输知行合一思想

大学生需努力克服自身拖延等不良习惯,不断给自己灌输知行合一的思想,将理论联系实际,把好的沟通理论知识在行为实践中加以运用。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最大忌讳就是,大学生虽然具备丰富的沟通知识、掌握更专业的沟通技巧,但是在实际行动上无法更有效地运用。久之,沟通意识与行为有效性程度越来越低,时不我待,大学生需要改正自身不良习惯,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与沟通行为之间的有效性。

沟通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知识涵养、思想品德和逻辑意识,行为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动作执行。因此,这二者之间有效性程度的高低是大学生培养自身综合沟通能力的关键和自我突破的着力点。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与行为之间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实际提高当今大学生的综合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燃进.ICT时代大学生社会沟通模式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

[2]戴红秀,宁玲一.浅谈如何与“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科海故事博览,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