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课课堂笔记

体育课课堂笔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9 16:17:07

体育课课堂笔记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1篇

关键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近些年来,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连接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地各级教研部门和高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初、高中的数学衔接教学,不仅体现在初、高中教材衔接上的不连贯,基础知识、学习目标要求的不同,也包括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不同。因此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弄清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很快适应新的数学学习模式,从而可以提高效率,顺利地吸收新知识和发展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周密的数学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认真仔细听课、课堂做好笔记、独立完成数学作业、解疑答惑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记好课堂笔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正确舆论,阐明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教材的内容什么都有,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认真做数学课堂笔记。这种观点很明显是错误的。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践证明:对于同一小结的数学学习资料,做笔记的学生明显比不做笔记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要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做好课堂笔记的优点如下:①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引导和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想在数学课堂上,既能听课也能做好笔记,必须做到紧跟教师的数学讲课思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只听课不做笔记,学生的注意力有可能分散到数学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去。②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更有利于对数学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做好数学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努力思考、加深印象的过程,眼、耳、脑、手一齐全部活动起来,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课堂讲课内容的理解。③做好数学课堂笔记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如果不做好数学课堂笔记,等到数学复习时,只能从头到尾地去通读一遍教材了,这样既花费了大量时间,又难以学深学透,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很好。在听课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对数学课内容的纲要、重点及疑难问题,记下自己的理解及体会,这样在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又觉得非常熟悉,复习起来,轻车熟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④做好数学笔记有利于数学材料的积累,扩充数学新的知识点。做数学课堂笔记可记录下课本上没有的,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地积累,积少成多,使学到的新知识更加系统化。

二、重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做好笔记的技巧

1.各门课程的笔记本要分开。有时记在书上,有时记在笔记本上,千万不要在一个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随便写,导致学习笔记乱,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学习笔记本要选择厚一点的,并且要好好保存,最好每科一个笔记本,以便复习时得心应手。好的课堂笔记应该有个规范的格式。比如,右侧用于做笔记,左面可用来提示应该注意的哪些方面、要突出的重点和难点等。其次,笔记本每页的上下、左右都应该留出一定的地方来,不应该在一页上写得太满。最好的方法是:笔记本上每一页都用一条竖线划分为两大部分。两个栏的内容之间最好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教师课堂讲的内容和自己理解的对应相同章节的内容要在相同的横向行上,这样便于对比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在课前预习时,对于没有搞清楚的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理解不到位的或模棱两可的部分,特别是通过教师讲解后仍存在着不太明白地方的,更要及时地记录下来,等到下课后,再去请教教师或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尝试带着笔记本和笔,边听边记,写下知识要点及典型的例题。

3.记录课本上没有的、教师补充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最重要的考点,你也许会因记录下了这些关键的知识点而取得好成绩。若当时有来不及记录下来的内容,应该留出空白的地方,以便课后及时补充上,以保证课堂笔记的完整性,便于日后复习。

4.不同的课型和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教师讲解概念或公式时,应该要主要记录知识的发生背景和实例、思路分析及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的结论和注意的事项等;在复习讲评课上,重点应该记录解题的策略(比如审题方法及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题与原因分析,总结解题的思考过程,揭示解题的规律。

5.重点记录教师讲的提纲、图解及表解。若纲要与课本不同,教师对课程的内容要进行重新编排,像这种纲要就要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复习时和总结时的参考。不需要做课堂笔记的是:①不太重要的知识点;②一看明白的内容;③课本上有的知识,基本上容易理解的内容。

6.做好课堂小结。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下课前,教师都会对该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大家都明白,课堂小结是本节课内容的浓缩,是精华所在。这时,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集中所有的注意力,紧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走,最好是多记多听,事实上,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检查对本节课所学的第一步。

三、展览、评比优秀课堂笔记,激发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过激励后,他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展览学生的课堂笔记,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学生在做好课堂笔记方面的肯定,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从而激励学生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

四、做好学生课堂笔记检查

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式。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就会觉得做课堂笔记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了一种精神需要。偶尔没有做课堂笔记,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抽空也要补上。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认识到了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掌握了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也有了做好课堂笔记的热情和信心,这样数学成绩就会提高很多,初、高中衔接教学也就不再困难了。当然,数学课堂上的主次,还必须要掌握好。在数学课堂上,还是应该以听课为主,积极地参与课堂发言,认真地思考,同时还要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让课堂笔记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平.基于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江苏教育,2014,(02).

[2]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知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3]方跃飞.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4]唐录义,王龙跃.基于自觉纠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建构[J].福建中学数学,2013,(11).

[5]刘渊枢.数学解题错误分类例析――心理性错误[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6]林佳乐,汪晓勤.美丽的错误[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7]王莉.倡导个性张扬力避能力统一――浅谈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3,(27).

[8]马文杰,罗增儒.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和猜测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04).

[9]兰诗全.换元法的解题功能[J].中学数学研究,2013,(07).

[10]朱雁.调查研究法之问卷调查法(1)[J].中学数学月刊,2013,(07).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2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性;学生主体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79-02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强有力推动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有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但是,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育效率低下,既不适应新课改要求,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思想政治课也存在这一突出问题。现代教育是培养“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人”。马克思讲:“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与其他教育目的的根本区别。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学生地位理解的错误,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丧失了主体地位,也无法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这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中学政治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大多占据了整节课,教师拿着课本和准备好的资料,不停歇地讲授,而学生基本是一致的动作――低头在书本上和笔记本上不停地做记号、记笔记。整个课堂的气氛显得沉闷而死板。

二、造成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有很多因课堂上无法及时记录完整笔记的学生仍在皱着眉头奋笔疾书。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课堂的笔记非常多,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也很多,课业感觉十分的繁重,尤其是在期中或期末测验时,老师都给他们规定一个分数线,无法达到的就要额外的增加许多作业,直到在下次考试中达到规定的分数。以上种种做法都使学生感觉压力过大,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除了集中精神抄笔记以外,根本挤不出别的精力来思考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从理解的角度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讲的什么不关心,只知道一味地死记硬背。这就是课堂如此沉闷而死板的原因之一。

2.教师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讲课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原因。在很多中学里,教师的奖金都是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挂钩的。他们大部分为了获得高额奖金,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极尽所能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学习就是考试拿高分,拿不到就要受罚。这在一些学生中可能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劲头,同时也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反感,不适。

3.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的观点也在现今课堂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中国有书院学校以来,基本上就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记笔记。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也致使现代的教学课堂大多呈现很闷的气氛,学生要么闷着头做笔记,要么各做各的事,并且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愿意在课堂上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被点到的很多学生也认为回答问题是件很麻烦、很困扰的事。大多数的同学喜欢在课堂上默默无闻。

三、对中学生课堂主体性以及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

我们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必须搞清楚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教师就是专门培养人才的人,作为教师该培养哪样的人才,才符合时代的需要,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我们首先得明确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两个概念。

1.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科学阐释。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2.关于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是否能学、会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到的教育引导。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或者说,课堂教学是生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课堂必须承担培养学生能学、会学、学好、好学的义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是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正因为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直接因素并非教师或教材,而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就是知识在输入各自大脑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加工”方法,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加工”结果。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们的努力,都是经过学生的大脑,以学生的“学”为中介,从而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师更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放在真正的“主体”位置上。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是指学生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是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

四、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周围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但在新课改下,每位教师都要担起该重任,又特别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更要担起这个重任。今天,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加强,并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各种条件。所以,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做改革先锋,做培养人才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5]祈成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

[6]罗键鹰.中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现状与管理[J].

[7]钟启权,等.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解读[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美・布鲁巴克.成为反思型教师――教育基础改革与发展[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

[9]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0]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1]张兆英.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和引导策略[J].2009.

[12]德・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思考[N].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3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型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k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SANG Xiao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Management currently applied in succession to open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a direct impact on classroom teaching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I engaged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and continuously manage this branch of appli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common problems that teachers one-way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experimental room-base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were analyzed, combined teaching experience, proposed to construct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关于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新课题,但当前课堂教学效果普遍不乐观,培养的学生不太符合市场需求。以笔者所从事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接受了诸多物流管理课程教育,但实践中却很难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去,动手能力普遍欠缺,理解问题不够深入,课本知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1 当前应用型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不完全一致,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但目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和其他基础学科教学模式区别不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课堂教学以教师单向教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够。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偶尔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但以冷场居多,学生有时一问三不知,有时肤浅回答几句就没下文了。学生在座位上听得头昏脑胀,睡大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的不在少数。如此课堂气氛,老师身心俱疲,学生却收获甚微。

(2)学生之间缺乏效果明显的互动。大学阶段学生上课座位由自己随机决定,大家在课堂上只是彼此独立的个体,独自做笔记,独自听老师讲课。同学之间是生活中的伙伴,但很少开展学术探讨,不懂得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学习方面鲜见深入而实质性的交流。

(3)应用型管理专业实践以追求实践操作为主,缺乏学生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管理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实习单位参观的方式丰富大家的实践经验,学生参与了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操作,将课本中的操作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消化。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书上的流程、设备、单证等内容具体化,弥补了教学工具的不足。但是,管理学本科生需要把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如何把人、财、物背后涉及的管理内容理解并处理好,才是最根本学习目标,这不是参观实践所能解决的。

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普遍的现象,对于已经习惯从小学到高中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似乎顺理成章。但是,对于应用性要求很高的高等教育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与将来的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课堂单向传授知识模式。

从形式上单向传输知识似乎是比较有效率的,实现了一点(教师)到多点(全体学生)的辐射,然而这种看似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绝对权威为前提的,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感觉到的教育就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本身丧失了提意见的意愿,参与课堂的渠道无形中被堵塞,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割裂,学生们甚至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理解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部分学生来上课,是摄于教师有权决定其平时成绩,并间接影响其能否按时毕业。被动上课的学生,其上课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这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另外,已经习惯了基础教育模式的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没有学会质问式的反馈,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学生缺少了锻炼思考的过程。

没有了学生的配合,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师上课的激情会大打折扣,可以发挥的空间尽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劳动,毫无成就感,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其次,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乖乖听课,不要讲话、不要开小差、不要睡觉等等。可一堂课50分钟让他们一直集中精神听讲是勉为其难,所以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调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很有必要。我们应当看到,在课堂这样的临时组织中,知识资源其实不应只是老师一个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积累和看法,这种知识来源其实是对老师这个资源的补充,知识互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西方国家柏拉图式的教育以思辨为主,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穿插着彼此的肯定和否定,激发思考的兴趣,迸发思想的火花,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这比教师简单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更加有效率。

最后,应用型管理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

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在研究能力上不能和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在操作技能上又输给了高职毕业,所以要在夹缝中定位教学目标,即学生既要有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修正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很多学校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大量建设实验室,采购一些设备供学生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以有形的设备或软件操作为标志的实践环节中。

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教学的做法没有深入解析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背后潜在的管理要求。以物流专业为例,物流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以到就业单位是从事物流管理实务工作居多,了解物流作业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掌握管理实务才是他们工作的根本。本科物流管理实践是以物流作业为基础的管理实务,简单描述就是物流作业实践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物流作业实践基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例如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或见习等等,但是这些实践受限于学校既有的条件,实践时间一般不长,实践内容有限。所以管理实务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的补充,这种实践没有特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行。

2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是相辅相成的,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精心设计,老师秉承教与学交互进行的教学理念,把所教内容选择性地细化成一个个可以让学生参与理解、思考及总结的小模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初有收获。与前几年的课堂教学效果相比较,目前所教班级课堂表现明显不同,学生们比较配合笔者设计的教学节奏,认真记笔记,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为起点,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一些改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结合笔者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严格组织课堂形式,并让学生有认同感

在课堂组织方面,形式是课堂有序的前提。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依托了,在大学课堂里,学生玩手机已屡见不鲜,这已成为降低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之首。因此,在形式上,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

大学生们自控力不强,他们上课可以不带笔记本和书本,但是手机肯定要带,而且往往带来就准备从头玩到尾。鉴于此,笔者在形式上首先严格禁止用手机,并且不允许放在桌子上。在严格要求这些纪律时,笔者注重思想教育,让他们对笔者的严苛有认同感,从而保证执行效果。我跟他们说:“因为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事,我们什么事都不做坚持在冷板凳上坐50分钟都是很熬人的,如果手机在桌子上,难免成为我们上课无聊时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同学中有一个人使用手机时,另外一个不想听课的人看到后就自我降低了道德水准,然后也心安理得地使用手机了,也就是第一个使用手机的人会发挥破窗效应,后面的人会有从众心理,结果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有使用手机的理由。”笔者讲到这些道理时话锋一转:“其实我们在座的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同学也要看到这个问题,刚才讲到的破窗效应和从众心理就是我们管理工作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这些效应和作用都会存在……”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跟学生交代课堂纪律往往会把关系弄得僵化,这种情形会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为了不让学生心理上有对立感,笔者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切入,以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实例,既是一种知识传播又是一次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明显不同。

教师可以像综艺节目主持人一样,只是穿插在课堂中做一些承上启下的工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会有认同感。

2.2 把握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

一首好听的歌需要有好的节奏,一堂课也同样需要有好的节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是普通节奏,时间长了难免会倦怠,对于精力旺盛的年轻学生尤其需要安排环节让他们投入一些精力,在平铺直叙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诸如记笔记、学生互相讨论等环节就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让单调的课堂有了一些变化。

笔者严格要求学生做笔记,并告知他们考试内容以笔记为准,教材为辅。这样他们在思想上就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书本为准,以至于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仍然延续着这种思维,在课堂上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翻书,试图从书上找到直接的答案,有了这样的依赖感,他们上课就缺乏动力,认为老师讲的知识是课本上的,自我智力优越性使得他们以为自学也能搞定。要求学生记笔记是必要的环节,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讲课不纯粹以课本为主,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记笔记可以调节上课的节奏。当然,学生记笔记的内容要精练,要避开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否则学生会觉得是重复性简单劳动,导致产生排斥心里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调节课堂节奏的另一个环节是设计思考题给学生讨论。笔者认为正襟危坐的听课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倦意,没有强迫思考的压力使得他们脑子处于休眠状态。笔者将教学内容上把枯燥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平均每节课中安排2~3个问题让他们讨论2~3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节奏,缓解一下他们单调的听课模式,而且调动他们的思考力,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让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充分激发彼此的思考灵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为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在挑选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也别具一格,基本不会指示到个人,而是变换方式请若干名同时汇报他们讨论结果,例如我会喊姓名中第二个字的声母音序是“Z”的同学,或学号20~30中姓名是2个字的同学,或姓氏首字声母是“L“的男生等等变换提名的方式使课堂有了游戏般的乐趣,也使被请回答问题的学生心里的排斥感弱化,从而冷场的几率大大减少。

2.3 设计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应用型管理专业一般是融多种学科交叉在一起的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储备。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应用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等专业学科理论结合物流实务而形成的专业内容,学生在学物流知识时已经有一些相关知识的铺垫,所以在设计物流专业教学内容时侧重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物流问题,这也是应用型专业的基本目的。例如讲解物流管理目标概念时,首先应用一个例子引出物流中普遍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引导学生用系统的理论来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入手,最终凝练出这个概念。这种方式的讲解使学生意识到他们之前学的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其实是有利用价值的,也能看到理论层次的问题,即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这些都是基础理论,而物流管理是应用这些基础理论而形成的应用理论。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学生学习一些抽象的理论时就有了动力,要想学好应用知识,要先学好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内容中去,抽象的理论就不会被学死。

2.4 布置适当综合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应用型管理专业以管理为基础,属于社科类学科,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文字编辑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操练中体验才能掌握。逻辑思维能力,依赖学生是否掌握思考问题的策略,而策略是需要学生在长时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大家在跟大学生接触后普遍感觉,当今大学生没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是聚焦细节问题,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只在具体问题的打圈,这就是没有策略的表现。沟通能力,有人将其归集为情商问题,笔者认为沟通能力可以在具体事务中锻炼提高,在跟人沟通过程中会体会人的本性问题,从而拥有一些解决人和人关系的悟性。文字编辑能力,是大学生最易掌握的问题,但又是学生最易忽视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上交作业,对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经常做一些文字编辑的工作后,他们在文字大小、颜色、格式等细节方面的处理会和内容融为一体,整体感觉自然流畅,而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所做幻灯片明显生涩粗糙,把握不了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组合。

3 总结反思

作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对专任教师有较高要求。首先任课教师本人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积累,其次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把握教育规律,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应用”要不断与时俱进,作为应用型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微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关春燕,关秋燕,黄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项目教学方法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2(4).

[2] 霍伟伟.本科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12(10).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4篇

一、教学贴近生活,回归常态

“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教材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潜意识里要有“生活课堂”的理念,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常态课是一种平日教学中常见的课,也是一种最讲究实效的课。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常态,才能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把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真实性的生活内容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并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鼓励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并通过生活课堂、体验活动、课堂评价等环节开展常态的教学活动。

二、关注三维目标,构建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包括心理、道德责任、法律和国情教育四个体系。就教科版来说,其编写特点是前后呼应、层级衔接、螺旋上升,试图以崭新的面貌带动思想品德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诚信”为例,七、八、九年级教材中先后设置了“在分数的背后”“品质:市场的通行证”“财富的品质”“财富中的法与德”等章节。针对其编写特点,笔者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是:明确“三维目标”要求,重点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耳熟能详;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形成知识网络与体系,明确每个观点包含的层次和要点。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再现和迁移,笔者通过单元网络法把所学的相关知识归纳成知识网络,把这些密切相关的知识看成是一个单元。到了总复习时,这些小单元又可以归纳成大单元。这样归纳出来的知识体系看上去一目了然,记忆起来也简单明了。在平时教学训练中,笔者通过师生共同归纳要点、生成框架图,并标明每个知识点于教材所在的页码,进而让学生合作探究,归纳章节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归纳知识体系的方法,便于学生在复习中有效地使用,既省时省力,还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会学生记、写课堂笔记

思想品德是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就是一种直接高效的总结方式,为的就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能力尤为重要。笔者对学生做笔记的要求有四个方面:(1)定标准、提要求。学生做的笔记要规范、字迹工整;笔记要对应着相应的知识点,使问题和内容保持一致。(2)笔记的符号要统一。圈注教材中的重点词条,勾画主要语句和知识点,标记教材内容的脉络和层次。(3)把握时机记笔记。在教学中经常要有意识地停顿,采用板书提示或口头提示,给学生留足写笔记的时间。(4)勤巡视、重检查。课堂上要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巡视检查,发现问题请学生查漏补缺,直到做好笔记为止。

四、提纲导学,引导学生自学探究

编好导学单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一份好的导学单可以同时实现导、学、练、测、评、思、纠等功能,因此导学单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笔者经常使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制作“提纲导学单”,让学生预习;上课后,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导学单中的问题,并由学生代表发表看法;教师点评后,结合时政热点提出拓展问题,学生再次探讨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提纲导学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堂堂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加强学法指导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5篇

教育反思应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从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来看,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迟反思等几种不同的类型。下面笔者主要就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所谓专题反思,是有着明确的问题取向,常常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这种反思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分析也较为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可作为反思对象的专题有很多,比如从教学构成因素的角度来看,可以是教育任务的完成程度,或是教学内容确定的适宜程度,或是教学策略选择的恰当程度等。从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来看,可以是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或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支配时间的程度,或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等。所以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凡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专题反思。

下面是笔者就课堂上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进行的专题反思:

随着现代化教学媒介的丰富,我们几乎堂堂语文课都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慢慢地发现语文课堂的色彩变绚丽了,容量变大了,可语文教学的效果似乎并未随之得到相应提高,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反复思索着,并认真观看了于漪、钱梦龙等著名教育专家的教学课件,发现了问题所在。譬如同样是教朱自清的《春》,笔者的课堂是以课件为主,向学生展现了朱自清笔下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样固然生动形象,但却忽略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想象的过程,也就剥夺了学生体验、创造的机会,把阅读美文减缩成了读图。而于漪老师在上《春》时,主要靠的是她那循循善诱亲切的讲解,寓情于景、声情并茂,通过对千变万化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来与学生产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充分发挥了我国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说服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更让他们学有所获。

整体反思常常不把反思的对象集中在教育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上,而是总体把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行为,就其中突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一堂课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1.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达到了,那标志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

2.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得当?

4.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教育教学有何影响?以后还需要关注什么?

这些反思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虽然缺乏专题反思的针对性,但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利于改进日后的教学行为。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39-01

在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指导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大纲、教参的要求把经典原理讲给学生听、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在教材上画重点,课后背所记重点、笔记。长期以往教师越教越乏味,形成思想政治课难教,思想政治课难学,思想政治课谁都可教的局面。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有“全体性”特征,教师必须树立“全体性”教育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政治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听讲、记笔记、背笔记的被动学生局面,而应放手发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现新问题,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总结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本课中的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归纳自己学习本课、节及框题的方法体会,评判教师的教学等方式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运用的。特别是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形式多样化(有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形式,有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忆一忆、试一试等形式的思考题,有漫画、现实生活的实例等素质,有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既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又是学生思考、讨论及辩论的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

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课堂容量就大;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即精讲多练),课堂容量适当。其实我们应坚持客观的衡量课堂容量的标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的重点与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与焦点结合起来,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透彻、准确的分析,能够在传授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技巧同时进行适量信息的传播,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等,这都是适量的课堂容量,而并非单从时间的分配来衡量。

三、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7篇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交流、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创立温馨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标准》中提到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单纯采用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笔耕不辍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教学知识外,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调动学生注意力,应把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的学习,转变成简单、愉悦的知识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调动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上解释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1.1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能展现一些常规教学形式无法展现的场景,比如英语课文中Book 1 Unit 4 Earthquakes 和Book 2 Unit 5Music中的涉及到一些地震、火山爆发和乡村音乐歌手方面的内容,这是在PPT课件中插入地震、火山爆发,这样这些自然现象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直观形象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播放乡村音乐歌手John Denver代表歌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和其它John Denver演唱视频,这样就能再次展现乡村音乐歌手的想象和感受乡村音乐当时强烈的感染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震、火山爆发和乡村音乐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单纯地语言讲解地震、火山爆发和大谈中国古典音乐、美国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乐这样的教学要好得多,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去学习。

1.2合理利用英文歌曲。音乐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英语歌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学习兴趣。在讲授语法知识,wherever和whatever状语单词区别时,可以通过学唱Right here waiting 这首歌曲来帮助学生的理解。歌词中“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是对wherever和whatever这两个分别表示地点和时间状语单词的最好诠释。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愉悦,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能更加集中精力去学习。英语歌曲中融入语法教学比单纯的语法教学有效的多,合理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合理利用英语短文。英语单词的记忆令大多数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易于忘记。在单词学习过程中除了利用音标记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英语短文来记忆单词,增加词汇量。这样单词的记忆信息可以联想到某篇英语小短文,通过故事情节的回忆,进而唤起单词的印象,使得单词记忆不再单调,而是更加多关联化。

2课堂教学要便于学生的学习接受,把一些抽象化、难懂的知识尽量具体化、简单化。

合理利用简笔画进行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学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教授英语知识过程中融入简笔画,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直观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便于学生的记忆。

简笔画能将英语中的英文单词、句子、文章等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在大脑中存储的图像信息记忆英语知识。常用简笔画区分英语中表示方位和时间的单词。

例如:在语法教学中,讲in、on、under、over、above这几个介词的区别时,可以通过下面的简笔画来加以说明。通过简笔画清晰地看出这几个介词位置的不同,更便于学生直观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再比如将ago和before的区别时,利用下面的简笔画可以直观地比较出二者的不同。

除了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区分某些单词间的区别外,还可以利用简笔画进行知识重难点的一些标记,通过图像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在讲授英语短文时,还可以通过简笔画把短文的故事情节一幅幅画出来,通过一幅幅简笔画对故事情节的简单展现,帮助学生记忆文章。这些活泼逼真的情景,把机械的学习变成了有意义的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学得主动,学得快,学得牢[ ]。

3小结

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通过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将知识直观形象化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简笔画、英文歌曲等,结合英语教学知识进行多样化教学。通过这些不同方式的教学,使得教学方式不再单一,而且知识更便于学生接受,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体育课课堂笔记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听说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26

众所周知,当前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怎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现素质教育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李岚清同志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经常会有家长问笔者:“我的孩子该上什么样的英语辅导班?”“假期是上口语强化班还是听力班?”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不禁要想,给孩子们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就能实现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了吗?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各种名目的校外辅导班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否也反映了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呢?课堂教育中的死扣书本,死记语法,死抓分数,是不是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呢?在几年的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应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因此英语课上除了强调语法讲解外,我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说出来,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激发兴趣,提高自身素质。下面,笔者谈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及实施体会。

七年级新生,个个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觉得七年级的课文简单易懂,没几句话有什么好学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大胆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强化学生的听力为课堂主线,展开教学。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只听两遍的基础上和同桌配合,复述课文对话,检查3至5组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复述,进而要求所有学生可以独立背诵课文。这样,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唯恐落下一个单词,在复述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演绎课文,学生们不仅惟妙惟肖的模仿磁带中人物的语音语调,甚至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夸张的表情或动作,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学生们在“听课文,说课文”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词组和句型,在复述、表演、背诵的过程中词组和句型又一遍一遍地得到了复习和巩固,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怎样在下一次英语课上出色的表现自己又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对英语的课堂学习更加关注。在不知不觉中,就由最初的轻视和忽视转化为重视和在意,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提高了兴趣,而且提高了成绩。

随着学习的深入,课文的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加大。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强化听说能力,在“听课文,说课文”的同时,笔者会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如给出关键词、一到两个中心句等。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既有压力更有挑战,就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坚持听说练习。在指导学生听的过程中,笔者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摸索并创建适合自己的英语速记法。因此,在英语课上,只要笔者按下放音键,学生们就会很有默契地在练习本上写下他们自己才懂的文字和符号。有的是单词缩写,有的是某个句子的中心词,还有的可能是个图形或简单的汉字。面对这样的记录,我们可能会不知其所云,而笔者可爱的学生们却能依据这些天书精准地复述出听到的内容。很多时候笔者不得不赞叹,当学生们把学习当作乐趣和挑战时,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课堂教学带给笔者的惊喜也是巨大的。渐渐地会听了、会说了,可学生们的求知欲却仍然在不停地上涨,他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听课文,说课文”,于是“说自己,说生活”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等世界奇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把书上的表达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复习和巩固这些内容?笔者从课本上选取了以一两句话概述的6处景观,如乐山大佛,埃菲尔铁塔等,加上龙门石窟和白马寺两处洛阳名胜,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要求学生根据所抽到的图片,群策群力,全面细致的加以介绍,形式不限。在两天后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极大地震撼了笔者。首先从形式上,有浪漫的异国之旅,有奇妙的探索和发现,还有令人捧腹的小品。其次欣赏学生们在讲台上的精彩演说,更让笔者发现,笔者可爱的学生们在课下花了多少心血在其中!背景介绍中的时间表达;景观描述中的细节阐述,如方位,尺寸重量等;综合评价中的情感流露,有对祖国的赞美,对人类智慧的惊叹,还有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每一组,每一个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都有上佳的表现。通过准备,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对本单元的要点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巩固。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大呼不过瘾,看到学生们陶醉其中,笔者不禁想起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就会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来,就不会使学生在死记硬背中离我们的英语课堂越来越远!在教与学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笔者收获了教书育人的喜悦,学生们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切实的提高了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命名为“听说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听说领先,辅以课文中的重点词组和句型,通过学生的听和说来学习教学难点和重点,既突出了语法又强化了能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就得到了多方面的收获,真正提高了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