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6 16:25:08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1篇

关键词:降阶梯思维;急诊分诊护士培训;应用效果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在及时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有效护理方法。在急诊科,为了提高护士的护理技巧水平,会实施相应的培训工作[1]。本次重点对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降阶梯思维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18名护士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实施一般培训方法,均为女性,年龄分布在22~29岁,年龄均值(26.4±1.3)岁;本科11例、大专7例。观察组18名护士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急诊分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实施降阶梯思维方法,均为女性,年龄分布在23~28岁,年龄均值为(26.5±1.4)岁;本科12例、大专6例。两组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均有资历丰富的教师带教,在基本资料上,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1.2.1带教教师的选择 两组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均有资历丰富的教师带教,带教教师需满足的条件包括:①学历在大专及以上;②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③具备护士以上职称;④具备丰富的专业医学知识、专科技术熟练、责任心强、沟通能力优良等[2]。

1.2.2带教方法 本次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护士与对照组护士均将带教时间设置为2个月;2个月之后,参与培训的护士均需独立进行急诊分诊工作,培训重点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①第1个月,将培训重点放在急诊分诊、分区方面,让护士掌握疾病分级标准,同时能够掌握分诊工具的使用,并具备沟通技巧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3]。②第2个月,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机巩固环节,同时需培训专科护理技巧能力,实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及“1对1”的培训模式,在理论学习中掌握实践技巧。而对照组护理则实施一般的说教形式指导,让护士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1.2.3降阶梯思维方法的实施 针对观察组护士实施急诊分诊护士培训方法过程中,再应用降阶梯思维方法,即于患者病情突变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迅速致命到进展缓慢的顺序,完成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检查及处理,并及时进行推断、评估以及给出相应的决策,以此使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基于患者抢救期间,需明确护理计划、重点,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策略,能够对患者采取具备预见性的科学急救护理方法。在急救过程中,需遵循“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基本原则,对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合理、科学地编排,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抢救时机。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需让参与培训的护士对降阶梯思维有理论上的认识,进一步通过培训让护士掌握降阶梯思维的具体应用,包括:①及时评估患者病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异常生理指标等;②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再次评估,如病情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查情况等;③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疾病种类,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此为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使患者获得最快时间的救治[4]。

1.3判定标准 采取自主问卷形式,评价两组护士参与培训的理论考核评分、应急考核评分以及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评 分[5]。同时,以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本次共发放问卷36份,收回36份,有效收回率为100.00%。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护士各项培训考核成绩评分对比 在理论考核、应急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三项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满意15例、较满意3例,无不满意者,总满意为100.00%;对照组中,满意6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急诊科,主要对护士实施急诊分诊培训。为了提高急诊分诊护士培训的质量,本次重点提到降阶梯思维方法的应用,这是一种创新的急诊医学思维,指的是在患者病情突变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迅速致命到进展缓慢的顺序,完成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检查及处理,并及时进行推断、评估以及给出相应的决策,以此使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有学者经研究表明:降阶梯思维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士培训质量,同时提高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6]。

本次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过程中实施降阶梯思维的观察组护士,在理论考核、应急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三项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一般培训方法的对照组护士;此外,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7.78%高。

综上所述: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应用降阶梯思维方法效果显著,能够使护士的各项护理技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慧.降阶梯思维法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03):263.

[2]滕红,秦冬岩,陈惠.等.降阶梯思维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3(03):179-180.

[3]姜鲜银,许贵如,张莹.等.急诊分诊护士分诊能力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9):59-62.

[4]吴国庆,韦梅,徐何群.等.降阶梯思维结合情景模拟训练在急诊抢救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2066-2068.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2篇

【关键词】高年资护士;急诊分诊;优势作用

急诊分诊对急诊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分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甚至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危险。在工作中,通过分诊护士对病人病情所进行的简单、迅速、直接的评估、判断、分类以及排序,病人的医疗需求便能立刻得到关注,必要时刻,面对危重患者还能实施紧急且有效的治疗及初步的护理措施,最终确保危重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高年资的护士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优势作用便显得尤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急诊科分为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两个医疗团队,一个护理团队。一直以来,急诊分诊由全院导医轮流担任,2014年开始,根据科室工作实际,增加了急诊高年资护士转岗担任导医,采用导医与急诊高年资护士轮流分诊。

1.2方法

观察2014~2016年所有急诊就诊患者的分诊情况,按导医分诊组和高年资急诊护士分诊组,主要观察分诊的及时性、准确性。

2结果

相比于导医分诊,高年资急诊护士对病情评估更加准确,分诊更加及时,对一些突发状况的应对更加沉着冷静,体现了高年资急诊护士分诊的效率和质量,优势明显。

3讨论

3.1高年资护士具备较强的评判性思维和急救思维

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工作的时间长,接触的患者多,长期与各种患者打交道,能够在见到患者的第一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快速的诊断、分类、评估和判断,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与此同时,在长期的工作中,秉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高年资的急诊护士比导医具备更多的职业责任心和判断力。因此,较强的评判性思维和急救思维对急诊分诊工作而言至关重要[1]。

3.2高年资护士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临床经验

首先,高年资护士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沉着、冷静、机敏的心理素质,能够在紧急的状态下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将自身真正的实力发挥出来,并且能在复杂的医疗事件中进行有效的安排。其次,高年资的护士具备较强的临床经验,对待医院的规章制度、流程程序都十分清楚,一旦遇到紧急问题,他们能够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救治。因此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临床经验对急诊分诊工作至关重要[2]。

3.3高年资护士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能力处理好并维

护好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高年资护士年龄偏大,具备丰富的职业经历和临床经验,他们能够在分诊的同时随时关注病患的情绪,做到有问题及时安抚,从而与病患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如果遇到复杂的问题,高年资护士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解决医疗纠纷,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对科室及医院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

总之,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病患的重要场所,而分诊台是急诊的第一窗口。分诊工作至关重要,分诊护士是第一个接诊、评估病情的人,分诊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医疗救治密切相关。高年资急诊护士因为经验、心理素质、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作用,成为医院急诊护理工作的骨干,但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高年资急诊护士不可能长期从事急诊一线护理工作,医院只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高年资急诊护士的优势作用,必能确保急诊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全面提高。

作者:赵淑芳 姚学倩 周瑞云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宋金兰.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分诊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3篇

关键词: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探索;实践

临床医护实践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临床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但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法的出台,患者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和急救技术在患者身上"临床实践"的可能性也日趋减少[1]。面对这种现状,对于本科专业医学、护理学生及住院医生, 临床护理诊断实验中心是她们学习基本技能的平台, 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1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功能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已成为医学院人才培养的摇篮,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医疗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2]。诊断护理实验中心运用模拟技术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安全性高,无风险性、重复性好、低成本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技能训练及医学护理人员的执业培训。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建立了现代化模拟诊断实验室、儿科学实验室、妇产科检查操作室、心肺多媒体室、五官科模拟诊室、针灸推拿室、急救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室、模拟手术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重新整合、规划, 形成了包括临床模拟外科手术室、多媒体网络室、影像学实验室、模拟妇产科实验室、病房诊疗模拟操作室、中医操作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标准化患者、医用标准化模拟人,其中标准化患者可以无体征(供学习诊断学的问诊和正常体格检查)或有真实而恒定的体征(如心脏听诊、肺部罗音等);或模拟多种病史(如头痛、发热等)和体征(如心率增快、呼吸音增粗、步态异常等)。标准化患者通过被问诊、体格检查对患者做出评估及进行反馈教学。

2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结合国家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制定适合的诊断学教学大纲。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接轨,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体系[3]。培养诊断学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改革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

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如交互式教学,结合"标准化患者"、多媒体心肺听诊、肝脾触诊模拟人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基本形式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和CAI课件以及网络课堂的应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模式,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中,强化正常检体基本功训练,继续保持传统的教师指导,同学之间一对一的练习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观摩检体诊断录像片,使操作手法规范化,与国内医学院校统一分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之间可相互查体,以训练查体的基本方法及查体的顺序,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4]。临床实践教学:在病房、门诊、急诊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查体、异常体征的识别、心电图、X线及CT及临床思维的训练,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3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内外科系统常用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技能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与考核。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都会遇到突发的危急重症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施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技术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提高住院医师总体急救水平,按照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要求,并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住院医师开展了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读判等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还包括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简易呼吸器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和气管插管。

培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培训与网络授课将结合,现场演示,技能实践与考核一体化模式。为了保证培训的标准化,包括专业技术及临床决策能力两方面,前者由专家对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体检能力、医疗操作技能、手术操作技能等进行面对面考核;而后者则分别在第一阶段与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进行。可采用面对面病例分析的考试方法,也可使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进行测试,使临床决策能力测试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5]。为了在培训中加强和巩固住院医师的问诊和体检的临床技能,另外还引入标准化患者的考核方式。

4护士培训与考核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特别制定了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使护士能较好掌握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规范,动作熟练,如专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血糖监测技术、口服给药法、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护士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护理规范到位,如: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床上擦浴、床上洗头、排泄护理、留置尿管患儿的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鼻导管给氧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吸痰法、鼻饲法等。健康教育内容恰当,落实到位。病情观察及时,能正确判断分析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能力,意外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并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护护沟通、医护沟通能力。

对护士要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如危重患者转运、患者发生误吸、发生输液反应或疑似输液反应、发生静脉空气栓塞、药物过敏抢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突然停电、发生火灾、护理投诉。进行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做好氧气筒使用、存放工作,远离易燃物,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操作使用过程中做到防震、防火、防热和防油, 每次用后检查开关。穿刺操作训练的物品需经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物品一经污染主动汇报、更换, 过期、破损的物品严禁使用。

5体会

医学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是进行实践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能培养培训医学生的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提高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利用优化教学资源,为各层次培养培训提供高水平的训练平台,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临床技能培训的功能和效率,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围绕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出综合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频,陈琰,黄静.充分发挥临床模拟训练中心在医师在职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2,10(5):485-486.

[2]李云芳,于兰贞,邱玉贞.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1-92.

[3]孟红旗.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4篇

关键词:综合医院;门诊;护理;整体素质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门诊手术、输液、体检、保健、健康咨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服务等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不仅是要求解除病痛,同时也要求满意的配套服务。还由于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医疗市场,建立了许多装备精良的现代医院,它们通过特色医疗、优质服务和高薪聘高素质医护人员等参与医疗市场竞争。因此,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着发展和竞争的双重考验[1],必须重视门诊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门诊护理工作特点

门诊护理工作几乎涉及接诊、分诊及诊断、治疗的全过程。现代综合医院门诊部护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2]:(1)岗位多、工作杂: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岗位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台、导医服务、挂号室、候诊室、分科检诊室、抽血室、输液室、手术室、保健咨询室、换药室、急救室等。通常还配有中西药房、常规检验、划价收费等医技室以及住院处、观察室等。门诊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咨询服务、导医服务、挂号、抽血、注射、健康咨询、手术护理、门诊治疗、体检、急救等,同时还包括检诊室及各分区管理、卫生清洁及协调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门诊各部分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门诊部的设置、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2)接待病人数量多: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一般每天要接待千人以上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阶层的病人,门诊病人数量与护理质量之间存在矛盾。(3)人群杂、病种多:病人及陪伴者来自社会各阶层,病人中有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的病人;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易造成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造成病人的再度感染。(4)诊疗时间短:门诊病人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治明确合理,存在病人数量与服务质量的矛盾。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依靠护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疏导。(5)诊疗环节多:从病人挂号、候诊、就诊,到医院提供检诊分诊、诊断、检验、放射、注射、治疗、取药等是一连串的且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给病人带来不便。(6)应急变化多: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轻重缓急程度难以预测,病人要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7)诊室多、医生变换多:门诊诊室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变换较快。因此,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要落实到提高质量上,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改善设施条件、装备新设备、合理布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改善门诊服务质量。切实防止和克服“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处置取药时间长、诊察时间短),要做好门诊的导医服务,简化就诊手续,同时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增添为民服务的各种辅助器材和服务项目,尤其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帮助,这是提高医院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门诊护士长的素质

门诊护士长是门诊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艺术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因此,门诊护士长不仅应该是一个护士长,而且还应该是学术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同时,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需要培养以下基本素质。

2.1门诊护士长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精通护理专业知识,了解护理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护士长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3]。

2.2具备良好的管理艺术护理管理是艺术,是技巧。一位富有管理艺术的护士长,应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护士的心理,即使批评对方,也能被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应付自如,使工作效率提高等。护士长应该学会充分运用管理艺术,包括决策艺术、指挥艺术、交谈艺术、激励艺术、协调艺术等,才能成为合格的护士长[4]。

2.3应具备较高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榜样,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信服、尊敬、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

2.4护士长要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5]护士长作为护士的代言人,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与她们同甘苦、共患难,亲如姐妹。同时也要办事公正,善于用制度和标准管人。面对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护士,护理管理者不但要站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导位置,更应该尊重、关心和帮助护士,加强护士素质、专业理论、业务技术的培训。努力为护士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工作环境。使护士每天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为患者服务。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首先要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并积极主动的与护士沟通,引导、帮助护士解决问题,将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切忌训斥和埋怨。即使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地点,避免打击挫伤护士的积极性,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因此,管理者应通过调动、激励、启迪和凝聚作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5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6]门诊护士长大部分是从一线优秀护士中选的,一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较广泛的医学、预防保健、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但现代社会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很快,要求护理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和寻求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护士长要善于捕捉工作中的点滴科研信息,运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上升为实用新技术,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2.6护士长还要善于沟通,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使各方面均处于良性运转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护士长必须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能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集思广益。

3门诊护士综合素质

门诊是护士唱主角的工作场所,门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还要成为适应门诊各个岗位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多方位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8]。门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依赖于每个护士综合素质的集成,高效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现代门诊医学模式的特点,始终用“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去培养护理人员和规范门诊的护理工作是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综合医院应以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培养护士的以下素质。

3.1业务素质[9]需要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随着现代社会门诊护理工作的发展,门诊护士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其次还应该注意相关学科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提高学科修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更新,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历史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因此,门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还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3.2知识结构[10]由于现代医疗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需要护士具备合理的新型知识结构,因此门诊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由于护理工作范围拓展,门诊护士将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中,独立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等计划,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有关问题。因此,在具备新型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现代护士还应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将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护士必备的技能。所以,护士必须努力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应懂得从网络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得信息,捕捉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3道德素质[11]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门诊护士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在的表现是靠心理作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调整情绪,以适应管理者不同的角色转换。在工作中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4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12]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正规操作。现代社会新的理念与服务模式将对固有的门诊护理方式构成影响。护士将面临多种文化、多种生活方式、不同的服务对象。由于生活节奏及工作节奏的加快,护士在生活、工作乃至精神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承受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积极应对社会环境、工作需要、服务观念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保持自身良好心境和平衡心态,更好地为求助者的康复提供专业指导。

3.5人际交往、沟通能力[13]门诊的护理模式将更趋完善,它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核心”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这就要护士必须有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合作,需要交流与沟通。所以,每一个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彼此相互沟通才能通力合作。

3.6竞争意识、市场观念和自我表现保护能力[14]护士长竞聘制、护士实行星级服务、病人选护士、护士全员竞聘上岗制度等,已在我国医疗部门逐步实行。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案例越来越多,门诊护士需要努力学习法律、法规,做到懂法和依法行医,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会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明确职责范围,使自己的行为有章可循。这样既可维护护理专业的神圣职责,又能做到自我保护。总之,门诊护士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准确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健康心理成熟的思想及娴熟的技术,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医院的门诊护理团队中。

4结论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15]。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性格和不同要求病人的需要,门诊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转变运作管理观念和模式,调整思想观念、工作观念、学习观念、审美观念,建立符合现代综合医院发展要求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业务训练、作风养成和道德观念等综合培育机制,引进系统管理和信息网络技术,探索适应现代化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和生活的门诊护理工作方法[16]。护士长应特别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设法通过实践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医护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17]。每一个门诊护士都要注重自身素质培养、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努力成为多元的综合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理论,还要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还要注意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法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门诊护理整体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医、护、患间的合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善服务态度,加强管理效能,提升诚信服务理念。在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中,营造出蓬勃向上,奋发努力的氛围,形成比技术、重质量、求服务、思进取、勤学习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于启林,梁爱萍,黄茂辉,等.医院门诊管理发展趋势.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733-735.

2周瑞敏,刘建萍.医疗改革后的门诊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68(6):344-346.

3王红.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疗养医学,2005;6:56-57.

4来明荣.护士长在医院管理和内部沟通中的作用.医院管理论坛,2005;6:59-60.

5张文丽,刘英菊.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15):44-46.

6叶雅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及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0-141.

7罗润来,黄丽娜,成洪波,等.护理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4;10:67.

8郭云英,邓艳,孙禄广.对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02;5:39.

9张善菊.21世纪护理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齐鲁护理杂志,2002;6:81-82.

10利平,陈赛铮.入世后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海军医学杂志,2003;1:67-68.

11薛彩娥.浅谈新形势下的护士素质.护理研究,2005;24:86-87.

12朱秀兰,刘文华.21世纪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医院管理杂志,2003;1:77-78.

13黄惠根,黄红友.21世纪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护理研究,2005;24:9-11.

14梁锦业.护理管理之我见.中医药导报,2005;3:55-56.

15黄建英,应文娟,李一鸣,等.IS09000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16:77-78.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5篇

[关键词]社区门诊;护理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化,医院、门诊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护理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问题,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护理管理的需要。面对当前护理管理新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门诊护理如果能够适应这些变化,满足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也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针对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社区门诊护理管理的现状,查找存在的不足,并对提升社区门诊护理管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护理管理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所以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在护理管理中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的的工作过程。[1]

2.社区门诊护理的特点

社区医疗保健逐渐成为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基层的医疗单位,其覆盖面广,接诊人群多,人员流动量大,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社区门诊护理中存在以下特点:

2.1门诊患者健康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社区门诊收治的病人多数是高龄患者、儿童、残疾人等,就诊人群中相当部分人健康知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等,从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社区门诊离医院较远,日常监督不及时,健康知识宣教不到位,工作人员较为松散,与病人沟通不及时,故而较易发生意外。

2.2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由于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性较快,给以往的患者诊治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耐心向患者讲清门诊医生轮换的性质和意义,尽量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2.3部分护理人员素质较差,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总认为在社区门诊就诊的病人主要是慢性病或从医院开出治疗方案单纯到社区进行治疗者,所以,在工作中存在着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等情况,如打针时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等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环境卫生监测不到位,不规范,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门诊情况,故不能做出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3.提升门诊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

3.1加强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

护士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等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为此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业务技能,精通护理专业知识。

3.1.1鼓励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职称晋升方面对社区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予以适当倾斜。应鼓励护士、引导护士主动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接受在职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使用信息网络的技能,并准确的运用于护理工作中,使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不断加强和提高。

3.1.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护理工作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等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需要对病人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是充满爱心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拥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列为继续教育内容是必要的。

3.1.3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并能够独立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等计划,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广大群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护理管理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那么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3.2.1加强安全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但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应是一般性讲授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3.2.2提倡缺陷分享和反思文化。针对护理问题的发生,护理工作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倡缺陷分享和反思文化,对出错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查找薄弱环节,让其知道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出现的每一个护理问题成为反面教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既要批评教育当事人,更要让其他的护理人员从中得到警示和教育。

3.3坚持依法施护,严格遵守制度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患者法制意识的提高,护理活动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患者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这对医疗服务行业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使护理人员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2]

4.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经验型护理管理必将面临淘汰,护理管理者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要将人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各级护理人员更新观念,提倡、鼓励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不要被动地接受管理。使患者的需求成为各级护理人员创新思维的源泉,并将创新转化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这样才能给门诊、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出优秀的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6篇

【关键词】 门诊导医 护理质量 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模式的转变,大众对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门诊导医护士是病人来诊的第一接待者,也是门诊和医院给病人和家属留下的第一印象,导医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形象。门诊导医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门诊导医和护理质量就显的格外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十几年的工作体会,浅谈怎样做好门诊导医和护理的一些经验,与同道共同学习。

1 倡导“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实现人文关怀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是最精细的艺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在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我们医务人员应把“以患者为本,人性化护理”的思想渗透到护理工作中。转变观念,换位思考,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把“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树立爱岗敬业,加强导医团队合作精神。

2 门诊导医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门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更新知识,还要成为适应门诊各个岗位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义务素质等。

2.1良好的心理素质 门诊护士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有时个人的思维活动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引起人际关系复杂化,在门诊这样一个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门诊导医护士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每个病人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性格、文化修养和各种素质都不相同,护患关系、医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等错综复杂都会给护士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易导致厌恶工作,脾气暴躁,言谈举止失常,同情心缺失,工作无热情,情绪不稳定,影响了护士与患者、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因此,一名好的门诊导医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寻找正确的释放渠道,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环境、工作、观念的变化,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2精湛的业务素质 门诊护士要不断接受在职的继续教育,还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门诊涉及众多专科,导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及专科知识。掌握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为患者提供医疗知识咨询服务[2]。

2.3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护理是一门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专业,因此护士应具备尊重人、关爱人、对工作负责等职业道德素质。以患者为中心,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冲突发生

门诊就医的患者多伴有恐惧、烦躁心理,且在门诊候诊时间长时,往往缺乏耐心,容易激发医疗纠纷。因此,在门诊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十分重要。

3.1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主动服务 护理人员换位思考就是要从患者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与护理对象进行心灵沟通。要求积极主动服务,积极地帮助患者解决就诊中遇到的困难,主动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主动维持就诊秩序从而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密切护患关系,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

3.2保护尊重患者隐私,维持良好的就诊秩序 我院门诊量大,患者就诊时间集中,候诊时间长。分诊护士应积极疏导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充分重视患者的隐私,做到一医一患,保护患者隐私,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3.3利用候诊时间,开展健康教育 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不但要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电视播放健康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而且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口头讲解一些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这样不但能缓解患者因候诊时间长导致的急躁心情,而且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护理服务质量是赢得患者信任的核心,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本”,提高门诊导医护士的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以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至善至美、信誉上真诚可靠,“以患者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为理念的医院形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取得患者及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参 考 文 献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7篇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护理学科中的评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探索的态度来分析、推理、假设、总结规律、陈述信念和行为的一个反思推理过程,也是护理学科中评判性思维的体现。其有效的运用于临床护理中,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1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往往与护理程序相联系,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

1.1护理评估阶段:护士需要进行可靠的观察、分析,区分病人的资料是否与健康问题有关,判资料是否重要,整理和组织资料,核实资料,并根据护理概念框架或护理相关理论的概念进行正确的分类,这些活动均需运用评判性思维技巧。

1.2护理诊断阶段:护士需要找出线索的类别和线索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形成推论。推论得到证实后,从而形成诊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评判性思维的过程。

1.3护理计划阶段:护士作为一个评判性思维者在决策时是十分谨慎的,这就是为什么护士可以根据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根据病人的情况,也会做出“可能的”或“有危险性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并且合理的选择排列优先次序,为病人制定预期目标,即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分析判断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而形成评价标准、选择、解释、假设所选择的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和运用跨学科知识等思维活动均为评判性思维技巧。

1.4护理实施阶段:护士运用护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为病人解决问题,这种“运用”并非简单的“记忆”知识和原理的思维过程,它也是评判性思维过程。

1.5护理评价阶段:护士通过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将所收集的资料与评价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预期目标是否达到,这种用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方法也是评判性思维的过程。

2在护理过程的每个阶段,由评估到评价,护理人员要时时做出临床判断与推断,可以说评判性思维是带动护理程序的引擎。

如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评判性思维?大可分为六个阶段:评估—计划—实施—评估—干预—评价。

2.1在输液前,首先,护士需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判,如患者的病情、年龄、意愿、经济条件、血管情况、循环情况、自理能力、病情、穿刺局部皮肤状况、静脉情况等;其次,对治疗方案的评判,护士有责任评判医嘱的合理性,这需要护士掌握药物的相关知识,如果护士判断医嘱不符合相关标准,就不应盲目执行,大部份的护士通常不会质疑医嘱的合理性,原因是对药物的知识不完全掌握,这对输液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护士还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时间、浓度、配伍、排序等。第三,药物的评估,包括药物的PH、渗透压、温度等。这是护士最为忽略的问题,绝大部分的护士在为病人进行静脉治疗时都没有考虑药物的PH、渗透压、温度等对血管的刺激所产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一味追求一针见血而无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器材,这对输液治疗无疑产生了一定的风险;第四,穿刺器材的选择,根据以上综合评估情况,合理选择输液工具,这有利于减小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五,护士自身的评估,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力量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以上的综合评估制订输液计划。

2.2在输液期间,护士要判断病人的需求、观察病人的反应、监测并记录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评估病人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合理性,判断是否朝着预期计划的方向进展,根据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计划,要早期识别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第8篇

1善于学习新知识

医院门诊导医护士每天需要接触大量形形的患者,为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需要不断的补充自身知识水平。导医护士除了定期接受培训掌握专业技能外,应了解医院设备、技术的更新动态,熟悉医院的建筑结构、医疗水平、诊治范围等。此外,导医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保健知识,为病人导诊过程中还要向病人传授保健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导医护士心理素质

医院门诊分诊导医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其护理工作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导医护士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导医护士是医院门诊的“窗口”,每天需要接触大量的病人,需要及时准确的对病人病情进行判断与导诊,因此必须重视导医护士的心理素质对工作的影响。导医护士心理素质包括注意力、应变力、认识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导医护士不可将私人情绪带到工作过程中,避免因个人情绪影响护患关系。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或突发性事件时,应保持冷静、沉着、准确、迅速的处理,不可慌乱的执行导医,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医护士在工作中应时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不慌不忙,沉着应对。面对较为难处理的患者及家属,换位思考,文明用语,努力拉近医患关系,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有效的就诊服务[4]。此外,导医护士可加强自我心理控制能力,通过学习心理学、行为医学等知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控制心理波动,提高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或突发事件时处理能力,锻炼自己注意力、应变力、思维应变能力等。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