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8 15:54:36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1篇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6-02

初、高中历史教学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在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更是如此。按照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最初的设想和规划,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要求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但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量减少“难繁偏旧”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和积累的历史基础知识,往往无法满足和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再加上中考历史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的要求,这些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不良后遗症。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载体,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就迫切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要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和整合

初、高中历史在教材编写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中历史教学时建立在初中已有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想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历史基础知识,就必须把初、高中历史课标和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清楚地掌握哪些是初中已经学过的,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基础知识,那些是全新的需要重点突出的。在此基础上对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做好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二战的教学内容,作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破坏性空前的人类战争,严格来说课本没有专门安排课时,这样的设计乍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对初中教材熟悉的话,便知道初中已用了整整一个单元的课时安排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初中已有的知识量,理清基本的线索,补充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时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后两者,似乎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新课改的宗旨,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殊不知新课改是抛弃了知识本位观。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新课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获得更多的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因此,在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在于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基础知识非常庞杂,知识本身都很重要,那么在教学到底落实什么基础知识,就由教学中达到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庞杂的历史知识里大胆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三、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组织实施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群。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这些知识将非常零散和混乱,更无法决定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组织编写的,每一册书是一个大专题,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专题。在这样的专题史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必须要围绕特定的教学专题来组织,每个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必须是为了达到为某个专题服务的功能。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体系庞杂,可以选择的历史知识非常广泛。在组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只有牢牢抓住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西方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追求民主化。在这两大主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知识才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选择和落实的。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活”化历史基础知识,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历史知识都是已发生的史实,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交代基本的史实和现成的结论,学生对这些“死”的历史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整个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把“死”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化,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知识,再从这些“活”的历史知识的体验过程中自然生成历史结论。这样的基础知识才是学生更主动、更自觉的参与其中,更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可以用历史小故事《帕帕迪: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激活二千多年前存在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参与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的起点,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想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求缩短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能力的最佳结合点,赋予历史教学生命,真正让历史学科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2篇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润滑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

引言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全面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培养全面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研究,展望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希望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作出贡献。

1《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中,高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入门课”,也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主要操作方法,为后期学习、工作奠定基础[1]。再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会全面、系统地讲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概念、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科学学习期间,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在知识内化任务完成后,拥有解决的问题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使各类产业趋于数据化、在线化发展。这类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基于互联网背景,计算机应用软件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时,还需改进现有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序、有效地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人才培养事业提供助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模式。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内容滞后等因素,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较多的现实性问题。(1)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水平差异大,教师授课内容难以统一。据调查,在高校新生中,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性内容。但是由于地区教育、经济差异,部分地区在中学时期并未有效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平,增大了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2]。比如,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由于其对课程内容较为熟悉,会认为教师讲授内容过于简单,从而对课程教学兴趣不高。而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属于新内容,他们就无法快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无法统一授课内容,难以掌控课程进度,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偏低。(2)教学内容滞后,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选用全省统一教材,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滞后性明显,教学内容应用价值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此外,高等院校专业繁多,涵盖工、医、文、理等学科,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有着不同要求。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的是统一教材,并且教材内容着重强调“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专业特性,进而造成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有效服务于本专业技能学习。由此可见,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阻碍了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3)重视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基础》考试采用全省统考标准,将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因此,为保障学生考试过关率,部分教师在课程讲授期间,仅讲授计算机考试相关内容,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技能。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重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忽视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导致后期计算机学习水平、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不高。

3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知识概念不断丰富,为《计算机基础》课增添更多新内容,同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新时期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全面教育引导中,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

3.1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为改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条件,教师应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1)针对课程进度难以掌握、教师授课内容不统一等问题,教师可应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分享课程资源,丰富平台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合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学生重复学习[3]。(2)教师应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集体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诉求。教师需在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以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拓展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渠道,打造个性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3)学生在高等教育时期有着独立思维能力,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时,教师还应以学生性格、兴趣特点为立足点,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课堂活力。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协作学生并在优势互补中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任务,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在落实差异化教学时,教师应预先调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结合学生掌握程度,设计不同教案。同时制作微视频,上传至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必要时可基于平台点击量、观看次数,通过课堂奖励机制给予学生相应鼓励。

3.2科学设置学习模块,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整合各专业学习计算机技能要求,科学设置学习模块,为学生专业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于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1)各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范围、计算机知识学习特点,组建校园教学网站,展示、分享含有新知识、新技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资源。(2)教师应以学生专业为导向,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并在知识讲授期间,针对不同专业学习设计不同教学案例。(3)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还应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对此,教师需调整计算机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3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计算机考试用于真实反映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和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应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同时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1)《计算机基础》是理论、技能的综合课程,教师在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绩时,应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方向,判断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知识内化能力。(2)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基于此,高校可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互联网在线考试系统,转变计算机考试形式,展现计算机考试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提供学习思路。(3)教师在改革计算机考试时,还需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灵活调整计算机考试形式、成绩评分比重。此外,为避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仅用于通过计算机考试,仅注重计算机技能学习,高校可将在成绩评分中,采用多元化考评模式。比如,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技能(60%)”+“理论概念学习(25%)”+“日常表现(15%)”的考评比重模式,全面分析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4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保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教师应改变课程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知识内容。(2)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应用互联网平台,搜索自己所学课程资料,锻炼实践能力,促进计算机知识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比如某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蓝墨云班课”,为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反馈学生学习记录、提醒学生学习时间等。(3)教师应通过微课、慕课、资源分享、课堂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融合至课堂案例中,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趣味性。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4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80-02

终身教育是指“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提案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岗位转换日趋频繁,终身教育理论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论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基础教育的目标已不是简单地让受教育者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以培养人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出发点,培养人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内容及其弊端进行反思和批判,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一、传统教学理论下基础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课程就是固定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因而要求学生把规定的知识技能牢固地记住,但很少注意教师所教知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陈旧、过时,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我国传统基础教育内容包含有大量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教材中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现代科技文化内容较少,难以正确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学生学的知识既窄又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长期以来,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一直沿用统编教材,而较少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调整、更新,使用自编教材或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教材则极少。

第二,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不利于培养现代人才。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相差甚远,课本中现代经济、现代管理、金融会计、信息技术、农业技术、环境教育等基础知识的内容很少。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学习兴趣降低,逃学和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封闭式管理,人为地把学生和社会分离,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分离。这种情况造成教育越来越疏远生活,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教育内容难度大,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传统的基础教育教材,一是教学内容的知识量和难度远远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同类教材,许多学科知识难度大、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造成“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的现象。二是生涩难懂且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学生学起来很费劲,导致他们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第四,教育内容重复设置,学科结构组合不合理。传统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知识点重复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文科教材,教学内容重叠较多。高中教材内容与普通高等、成人高等、职业中专教材内容的结构性重复甚多。课程内容重复设置的同时,会消磨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会逐步降低。传统学校课程结构单一、封闭、僵硬,不是多角度、开放的、动态的。每门课程的内容没有兼顾到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结构也不协调,如文科知识偏重、理科知识偏少、文科中政治历史的知识偏多而其他知识偏少、理科中物理化学的知识偏少。

鉴于上述问题,传统的基础教育内容急需进行结构性调整。教育内容的结构性调整不仅要考虑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而且要体现时代性的要求。

二、终身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课程不仅仅是固定的知识技能体系,它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全部的经验,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该理论认为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基础教育必须在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方面有所调整。既然教育是贯穿于学习者终身化的过程,那么基础教育就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掌握大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教师只能在学生掌握大量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

教育者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周围实际的联系,使课程与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在学校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习者才会对所学习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才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不断提高认识的能力,养成主动求知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正如《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一书所提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物质的生产,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改变,所以它要求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要随之不断更新、完善。理论知识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唤起更多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能帮助解决现代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等学校教育和其他形式的基础教育的课程和内容需要得到批判性检查,以确保这些课程和内容包括了学习者为处理日常生活要求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是什么?它们当然包括如下方面:推理、问题解决、信息的评估和利用、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权衡道德问题等……。此外,基础教育应该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读写算和获得一些经过选择的实用信息和生活技能,从而可为学习者继续学习,不论是接受中等教育还是自学,打下一种基础。《世界全民教育宣言》里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做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

终身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化。按照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记住知识本身,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同样,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也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教科书上的一些结论,顺利地通过某些规定的考试,而是让学生发展认识能力,掌握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实践证明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因而终身教育理论主张要取消或淡化各门学科极其严格的界限,要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中要大量增加观察、阅读、实验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增强认识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通晓某一学术领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5篇

【关键词】士官教育 目标 观念 关系 学习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55-02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ergeants’ post education, this paper has figured the basic course construction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One Aim, Change of Two Concepts, Disposal of Three Relations and Promotion of Four kinds study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its development. Correl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Key words】Sergeant education Aim Concept Relation Study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了建立完善岗位任职教育的重大决策,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士官培训体制,士官培训已成为军校任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军校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中,士官教育需以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对建设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为适应士官任职教育的建设发展,基础教学必须确立一个目标、转变两个观念、处理三个关系、推进四个学习。

一、确立一个目标

建立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虽然现今保留学历教育的军校都已形成了基本的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框架,但还没有建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与军事任职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任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按照任职教育的要求,拓展与优化基础学科专业领域,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兼通、任职与经历兼有、基础与专业兼融、部队与装备兼知”的教员队伍,完善“紧贴部队实际、紧贴装备发展、紧贴任职岗位”的教材体系,实施信息化教育模式,构建“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开放性、动态性相结合”的信息化教育训练平台,健全“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立体化”教育管理机制,尽快建成与任职教育相配套的基础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再则,办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成熟的面向学历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基本的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框架,特别是有一支团结奋进、乐于奉献、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员队伍,为实现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两个观念

1.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向以培养能力素质为主的观念转变

受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与标准的影响,基础教育往往偏重于传授知识,偏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素质培养。我们应着力改变这种状况,面向任职教育发展,树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更加重视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观念,将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素质为主转变。

2.将保持基础教育的观念向发展基础教育的观念转变

当前,在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变中,有人认为任职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基础教育只要能保持现状就可以了的观念。然而,时代在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在发展,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任职教育,都不允许基础教育停滞不前,都需要基础教育的发展来支撑。当前,基础教育之所以在任职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并不是任职教育本质的要求造成的,而是因为任职教育的发展不够深入,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因此必须树立发展基础教育是当务之急的观念。

三、处理三个关系

1.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军校学历教育很强的第一任职岗位指向性,决定了学历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具有任职岗位指向性。由于培养岗前任职教育时间上的间歇性,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由于在逐级、分段培养的间隔期,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日新月异,因此,任职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应坚持稳固发展学历教育,积极推进任职教育,将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与面向学历教育的基础教育长期放在并重的位置上,在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面向学历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的同时,着力优先发展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加速建构面向任职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

2.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基础教育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基础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的基石属性,造成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被动局面,致使专业教员经常抱怨学员的基础薄弱,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也在一些同志的思想上产生了基础教育隶属于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关系不大的认识;这既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严重不协调现象,也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没有理顺的体现。事实上,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两个阶段,学历教育有之,任职教育也同样有之。我们应针对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一体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一体化的教学,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基础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得以延续和具体应用。

3.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素质形成的关系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能力是创新的关键,素质是创新的动力。传授知识是认知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是教育的初级目标;培养能力是实现知识到行为、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素质形成则是知识和能力积累、提高、内化的过程,是教育的高级目标。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知识、能力的作用,更要看到素质、精神的价值;既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又要把提高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实施综合培养,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能力培养,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促进士官学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军事专业、身体心理素质及信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四、推进四个学习

提高士官任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向经验学习、向学员学习、向同学学习、向团队学习。

1.向经验学习

向经验学习,意味着士官学员主要是通过对自己及他人经验的交流、提炼、总结、反思和改造,来获得知识;意味着士官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以及整个教学模式的设计,都要有利于调动学员对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经验进行有效挖掘、整理、交流、汇集、批判、总结和提升;意味着任职教育基础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员或他人已有的经验支点,并有利于学员对经验的批判与总结提炼,有利于提高学员对未来和职业活动的自我驾驭能力。所以,任职教育转型,及其要求的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要从转变对待经验的态度和看法开始。

2.向学员学习

向学员学习,意味着教员要放弃知识权威和知识垄断的传统优势身份,把自己摆在与学员平等的位置上,与学员平等地交流思想、探讨学术、研究问题,这样才能够为有效教学创造最有利的课堂氛围;意味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挖掘和调动每个学员所具有的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宝贵经验,让学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成为教学舞台的主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我教育和相互激发的潜能;意味着教员要把研究学员当成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广泛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每一位学员,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素质水平、能力特长等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考评学员创造条件。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态度和立场,转变教学模式的工作,才能够具有明确的方向,树立坚定的信心,打开广阔的思路。所以,要叫响向学员学习的口号,要向着有利于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和调动学员主体参与的方向,重塑教学关系,重塑教学结构,重塑教学形式。

3.向同学学习

向同学学习,意味着同学构成学员学习的重要资源,在特定情况下,对士官学员而言,向同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可能会超过向教员学习和向教材学习;意味着每一位学员既有向同学学习的权利,同时也担当着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帮助、分享学习收获、贡献独特经验、提供反馈意见、交流思想认识的义务和职责;意味着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为学员相互学习提供便利、搭建平台、成立组织、安排活动,使学员相互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味着教员和教育管理者,必须对学员的相互学习提供指导,既要保持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要保证正确的学习方向,形成一种学学相长、教学相长、学研相长、良性互动、正向激发的生动局面。所以,在安排任职教育教学计划时,除了考虑传统的教学关系,还必须考虑到学员向同学学习的需要,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

4.向团队学习

向团队学习,意味着团队对于学员学习、成长和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且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构成院校教育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考虑到充分发挥学习团队的这种巨大教育影响力和发展推动力;意味着要建设稳固、持久、能够保证学员之间充分交流互动。规模适中的学员研讨班,作为实现院校任职教学目标和承载主要教学活动的教学堡垒,而不能仅仅设置主要发挥行政管理作用的学员行政班与学员党小组;意味着学习团队必须能够充分发挥学员经验背景多样性的价值,为学员、教员、管理者分派恰当的角色和职责,从而确保学员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员向团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安排必要的小组讨论、合作、对抗、汇报等团队学习项目,使同一班次学员的全员学习活动、小组团队学习活动、个人自学活动保持恰当的比例。

所以向经验学习、向学员学习、向同学学习、向团队学习,是任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支柱,也是我们转变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遵循。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基础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适应士官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使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部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管飞.军事任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06(2)

2 卢黄熙、李旭、陈国红.创新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提高[J].海军院校教育,2004(2):21~23

3 徐亨成、陈璞.任职教育中加强学员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06(1):38~39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青少年,应积极关注这种趋势,学习基本经济学知识,为未来参与国际激烈竞争做好准备。

一、我国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既没有专门中小学的经济学课程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大纲,仅仅将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内容融入在其它课程中,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的历史、社和思想品德,这些课程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经济教育的任务。在初高中阶段,为了增强中学生主人翁责任感,拓展知识视野,统一开展了时事政治教育,让我们了解、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不仅有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我们在新闻媒体上耳熟能详的投资、消费、CPI、GDP、需求、供给侧改革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济学词语。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不了解经济基础知识,对政治事件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设有专门的经济学模块“经济生活”,但也只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

二、加强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投资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诸如“刷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大学生无奈离校出走”、“校园贷”等报道在各大网站、报纸屡见不鲜。银行为了发展客户,陆续推出针对青少年的信用卡,很多青少年拿到信用卡后盲目消费,而又无力偿还,成了新一代的“负翁”。从上述事实中可以看到,在我国这一代青少年人身上,暴露出严重的非理性的经济行为、不合理的消费观念。类似现象也出现了低龄化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零花钱,压岁钱也“水涨船高”,自主购物行为增加。然而一项关于“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小学生的零用钱大部分用于购买零食和玩具,可见儿童在消费选择上倾向于具有“娱乐性”、“诱惑性”的商品,而正是这些商品容易刺激人们“非理性”的购买欲望。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丰富的商品和商业宣传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成人社会中存在着诸多非理性的经济行为现象,影响着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经济行为,而中小学的经济基础知识教育又严重滞后,无法应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上述现象。

二是加强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是帮助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正处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在这样重要的时期进行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可以尽早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经济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让他们从小知道资源的稀缺性,懂得并非自己所有的需要和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懂得选择的重要性,并学会根据资源的多少对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既有助于到大学学习更复杂的经济知识,理解更复杂的经济现象,而且能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明智公民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由于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青少年对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了解甚少,导致高中毕业后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时,对经济类院校和专业认识不够,出现盲目跟风报考,越错越远的现象。

三是增强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在当下中考、高考等应试考试中,经常性出现对当下相关热点经济知识的考查,然后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过程当中并未接触这方面的内容,这就造成青少年们在作答此类题目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胡编乱造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教育当中要增强对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普及。

三、加强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面认知和了解社会经济活动,对青少年经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少量的经济基础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理解经济现象、解决生活中经济问题的需求。为提高青少年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的能力,应设立专门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学课程,配备专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学教师;建立健全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支持系统,鼓励支持青少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7篇

学科专业知识也是综合类院校教育教学的必需内容,但与教师教育教学相比,其不同之处是,“一般综合大学的专业内容都是向纵深和精细发展的,这与它特定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即培养专门的科研、技术、管理人才,精细纵深的专业内容是他们职业素质的直接组成部分”[5],是在“广与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专与精”[6]。而教师教育培养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是“在针对性(将来是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专门性(是属于文科,还是属于理科)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广与博”[6]。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新动态、新研究、新发展及新成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是教师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目标个性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是使教师“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养成必备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7]的内容,它包括教育科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两方面。

教育科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特殊性知识,也是教师职业知识区别于其他职业知识的关键,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内容。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背景与规律、学生心理变化及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能帮助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适度而有分寸的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把有益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等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的工具。由此可知,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教学内容,既是实现教师教育个性化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要求,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职前教师而言,它是职前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育实践“对于他们(职前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和发展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独特内容,是教师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类人才实践活动的特点。以与医生的实践活动比较为例,教育实践是教师直接参与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而医学实践是医生直接参与的、与医学临床活动或义诊等有关的活动。二者最鲜明的活动范围区别是:教师在学校进行实践活动,医生是在医院从事实践活动。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培养教师“基本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操作和运用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10]等等。

纵向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是指教师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的特殊性,也是在“师范性”这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这是由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决定的。在小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宽泛,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这些内容一方面为小学教师奠定宽广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为小学教师承担两门以上学科教学提供保证。小学教师一般承担语文或数学再加一到两门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教学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更需要“通才”教师,更需要具有多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除扎实掌握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外,在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还需精通一到两门其他课程内容,以适应教学工作。中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师教育相比,其综合性较强、内容较深,如哲学、文学、美学等,其目的是为教师从教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由是观之,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差异,包含着各自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方面,小学教师教育一般以语文、数学作为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为主。中学教师教育较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性强,专业内容划分细致。小学教师教育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内容在中学教师教育中,几乎每门课程单独设置为学科专业,且内容较小学教师教育广而深。此处暂且不论学科专业划分,仅从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明小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师教育在学科专业知识内容上相比较的特殊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按照人的心理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编排。从知识难易程度而言,中学的知识内容难于小学,因而中学教师应掌握高于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由此可推知,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中学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之难度高于小学教师教育,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逐级提高,这是由各自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等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在各自培养目标层次上的特殊性。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工具与条件。无论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他们除掌握反映共性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学规律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内容外,还需掌握反映各自从教对象与从教阶段特殊性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如,小学教师应侧重掌握反映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小学教学规律的小学生心理学与小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或小学数学教学法等学科教学法,以及测量与评价小学教学活动的知识与技能等等,这些是小学教学活动顺利达标的保证。而中学教师应掌握反映中学生心理特点与中学教学规律的中学生心理学与中学教育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指导中学学科教学的学科教学法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与技能等等。因此,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需根据培养不同层次教师的目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知识,便于教师根据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无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展现出鲜明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不仅为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保证了不同层次教师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付丽和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第8篇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立足地方,履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职能,保持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优秀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与中小学进行深入合作,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数量充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后进行培训,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1.2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场域上,由封闭的学校、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体现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谋求发展.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是可以言说、表达的“符号化”客观的显性知识.而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等这些无法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理论学习获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情境中去,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获得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教育智慧,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增加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2发展中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适切性偏失

我们应看到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方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相对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的种种窘境”,这与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质的师资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割裂.

2.1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一方面,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以抽象的系统化知识为主,过于理论化,缺少案例教学,教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反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内容、新思想.许多学生依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者进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一线机会少,以“书斋式”研究居多,就理论而理论,“田野式”研究欠缺,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操作练习,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学了《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还不会备课、写教案,教学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组织教学等.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已有的运动训练经验,将体育课上成专项训练课,难以适应具有丰富、复杂教学情境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要求;而《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缺少“体育”特点,联系基础教育实际更少,许多学生学了后仍不会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更不会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处方等;导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2.2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结合不密切

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容忽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机会较少.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作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意或无暇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课,组织实践性教学费时、麻烦,教师不愿过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师自身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历,无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实践性教学包括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因没有足够的见(实)习基地,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缺少真实的教学情境.校内的见习或实习,其教学对象是同龄的大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中小学不同,由于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化的“在场”感,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实习,中小学对实习的接受处于被动满足高校“学”的需要,少有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明确的要求,且学生由过去的统一实习,因近年招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过少,学校对实习进行“分散”,以致有的学生找所学校盖个章以应付,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从教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少有基础教育参与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注重的是对未来体育教师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几经历练才能逐渐成熟.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确定了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的三维目标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重申“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共同一致的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放眼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和培养的空间模式已由大学为本的模式向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国部分高校也在试点,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以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可见,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不是体育师范院校能独立做好的,将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通力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教师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培养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局限于大学课堂培养教师的封闭模式,少有中小学教育共同参与,这种单一、封闭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挑战性

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不同主体面临着与基础教育对接的适应性转变.

3.1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认识上.教师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认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显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性的理论感性化,在理论课讲授中,结合中小学实际的进行案例教学.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实践的安排等等.教师相对于单单只是课堂理论课的讲授,则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在理论课教学环节的投入,为精选案例,备课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无论是分组、看课、评课,尤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班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教师周全考虑,才能让教师教育课程在与基础教育对接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理论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这对缺少实践背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还要深入到进行一线,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高师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如何应对.引导学生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职业热情.围绕着能力培养改进教学.

3.2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上课习惯带着耳朵去听,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是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非常好上,就是整队、集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学不学理论都能上体育课,且普遍认为理论课对实践的指导并不大.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实践中,体验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体验体育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近距离感受体育教育教学,得到教师和基础教育体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在体验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运用中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原来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主动去思考,作为教师如何上好课,思考如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3转变管理者人才培养理念

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在认识当前时代背景下,关注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研究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为指导,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紧密联系,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开放办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等,这都需要管理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才能做精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师资,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4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适切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与适切,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促进高师体育教师教育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重申“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走出以“教师教、课堂教科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参与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专业教师要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将理论与中小学实际结合,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促进学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习中去,发挥其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中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相联系,如目前体育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等,增加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体育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程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即不放弃对理论的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实践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全面,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加强实训案例库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体育教师教育

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体育教师要求为指导,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入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适合当地体育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体育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形成地方特点,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签订双向教育合作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双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请基础教育高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体现“校地合作,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生,突出加强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到中小学学校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实训和实习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既解决了体育师范生培养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职教师的新发展.与基础教育建立多个的实践基地.为避免实习进行流于形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基础教育建立紧密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借助一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学生能力提高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实际教学的流程和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老师与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定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要求细则,指导教师的职责.

4.3建双能型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教育者与基础教育教研联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