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外贸易的概念

对外贸易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2 15:11:20

对外贸易的概念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1篇

正如国务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所言,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

尤其是自贸区在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方面更是被寄予厚望。“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自贸区要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等。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不过,正是基于自贸区目前还只是试验田,其总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因此就自贸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来说,还是相对有限的,不会对股市大局构成影响。其影响总体上只是局部性的,尤其是以上海本地股为主。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股市对自贸区的正面影响谈论得比较多。但实际上,自贸区的建立对股市也存在负面影响的一面。比如国务院的“总体方案”明确表示,支持试验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鼓励在试验区设立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投资者设立境外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与此同时,在证监会出台的支持自贸区资本市场建设的五项措施中,其中的第二项措施是,支持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其中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可见,不论是国务院的“总体方案”,还是证监会的支持性措施,都为国内资金投资境外证券期货市场打开了大门,这势必造成国内资金的外流,对A股市场起到一种资金分流的作用。

而且自贸区放开了一些原来外资不能参与经营的领域,如此一来,外资对这些领域的经营,势必对国内同类公司构成冲击。如在自贸区这次对外资开放的商贸服务领域,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首批进入自贸区的25家企业中,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由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百视通与微软共同组建的一家从事游戏开发的合资公司,微软Xbox或借道落地,这将对国内同类公司构成一定的冲击。

当然,自贸区的建立总体上是有利于上海经济发展的。因此,自贸区的建立对上海本地股构成较大利好。不过由于自贸区概念股在自贸区挂牌前已经遭到市场的爆炒,因此在自贸区正式成立后,继续对自贸区概念股进行大规模爆炒的可能性不大,但自贸区概念股后市会出现较大的分化。那些由于自贸区设立确实能够从中获得较大受益的上市公司,在经过短线的回调后,后市存在的机会相对较多。如在自贸区或周边有大量土地的公司海博股份、锦江投资、浦东金桥、中储股份;参与自贸区建设开发的公司外高桥、陆家嘴、浦东建设;物流仓储和运输类公司,如:上港集团、东方创业、新宁物流、交运股份;进入自贸区内开办公司或开展业务的公司如百视通、东方明珠等。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2篇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200205

【原刊页号】16~20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 标 题】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 作 者】袁宜

【作者简介】袁宜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这个争论的焦点入手,首先归纳了比较优势范畴内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尚待整合,进而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及来源两个层次进行对比,论证了竞争优势论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完善的观点,从而初步确立其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

【摘 要 题】国际贸易理论

【关 键 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 正 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1933年,俄林在继承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论,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终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根源。这样就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了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国际贸易动态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指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资源禀赋论的理念。

(二)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尚待整合

为了便于和竞争优势论的比较,笔者将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大致归纳如图1所示。该图仅仅是将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简单拼接而成的,事实上还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整个逻辑结构、完整地描述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

图1 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

附图

比较优势范畴内的每种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的成因提供了一种独到的看法。虽然各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杂乱,具体表现为从形式上看,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作为比较优势来源的各种因素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对于这类涉及数个理论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尚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内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又往往散见于诸多理论之中。比如,就生产要素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资源禀赋论和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许多理论各就某一特定种类的要素的作用作了静态的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论就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而引发的比较优势的转移作了论述,“动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的动态开发可以扭转比较成本的劣势、创造比较优势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归纳,形成统一的要素理论。

三、竞争优势论对比较优势论的整合与完善

从客观上看,在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方面,竞争优势论整合了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并有所补充和完善。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

可见,竞争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种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与比较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由同质商品的价格(成本)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恰好能够一一对应。可见,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等同的,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比较优势的来源

波特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该理论在客观上也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众多解释的整合与完善。

1.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4个关键要素。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在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他用国家竞争优势菱形描绘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或是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这与比较优势论中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路径正好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视角使竞争优势论较比较优势论有所创新,尤其是竞争优势论中关于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弥补了比较优势论在此领域的空白。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描述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把它视为是对经过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成果的一次初步成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该整合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就分析手段而言,比较优势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法,指出一国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然也拥有比较劣势,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注:在忽略运输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成本比例完全一致的现象。),而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只是通过各国环境存在差异并且资源毕竟有限的角度认为每个国家应该能够找到在本国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但这仅仅是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可见虽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形成互补,但毕竟无法涵盖一般均衡分析的全部,给竞争优势模型留下了遗憾。

图2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

附图

竞争优势论创立至今不过10余年,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其自身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比较优势理念更为深入和全面吸收,经过不断磨合,竞争优势论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同时,比较优势的理念仍将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在竞争优势的外衣下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指导各国的贸易实践。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pattern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succes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rch-april,76.

[2] 熊贤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6期。

[3] 翼名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4] 符正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8期。

[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谢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4期。

[7] 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

[8]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9] bertil 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台湾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版第3-4页。

[10] 唐海燕:《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178页。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3篇

关键词:国家风险;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

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趋于全球化发展,由于商品、服务以及资金的便利流动,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各国间国际贸易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最常见的形式主要包括非直接出口、授权经营、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信用贷款等方式。近些年来,全球投资和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已经屡见不鲜。因此,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必须面临国内和国外的金融风险双重压力。为了更好盈利就必须将投资或贸易过程中所面临到的风险加以分析和评估。“国家风险”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概况对外贸易时所面临的风险。本文拟从国家风险的各个角度分析对外贸易不同形式下投资者所能面临的风险,以便于新的投资者在投资时选择适当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

一、国家风险

在20世纪50年代所研究的国际银行的跨境业务中可以找到国家风险的研究雏形,最初将某一国家金融机构为另一个国家或本国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贷款时,可能出现的海外信贷违约风险成为国家风险[1]。国家风险在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的视角不同对国家风险的定义也会有所区别。在国际贸易事务研究中当中最经常提及到的概念分别是“国家风险”、“政治风险”和“风险”。在研究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国家风险问题之前,就必须先区分这三个概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起“政治风险”开始出现于西方学者研究的著作当中。政治风险定义为会对跨国贸易公司利益的产生负面影响的政府行为。其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因素[2]。“风险”是指在国际借贷过程中借贷国家不愿意甚至是无法偿还其他借贷人的外债可能性问题[3]。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在银行界兴起的国际借贷开始“国家风险”这一新的概念也在国际间普遍兴起。“国家风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所涉及的层面要比前两种类别的风险会更宽广一些。总的来说,“国家风险”可以概括成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与国别相关联的风险。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从定义上来看“国家风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政治风险”和“风险”都只是属于“国家风险”的一个部分。

二、国际贸易的形式

现代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特别是2015年12月人民币加入SDR方便了国际结算之后,国际上业务交易量将会持续增长。因此,国际业务中所面临到的问题也将会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经济以及商家或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必须对国际贸易过程中所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准备。而对于企业或者主体本身而言,了解清楚国际贸易的不同方式也是有利预防风险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不同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将会面临不同种类的国家风险,由此看来,只要摸清了企业或者主体是以何种形式进入外国市场,那么相对来说所面临到的国家风险也能概括出来。在Braun的研究中将国际贸易按照是否产生资金投入以及是否有在当地产生价值的程度大小将其分为图1中的五种主要类型[4]。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贸易程度最低的一种贸易形式,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间接投资是最为安全和适合的投资方式。间接投资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出口产品或是对目标国进行投资。特许经营或者是合资公司这种形式也可以将业务延伸到国外,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著名的美国快餐业就是利用这种形式将自己的业务散步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见图1)与第一种方式不同的是,特许经营只需要向目标国提供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和版权等),这样特许经营者可以不用通过任何财力物力方面的投资扩大自己的业务。直接投资(FDI)最为直接的一种接触国际贸易事务的贸易种类,通过直接在目标国家进行投资进行扩展业务。这种方式的贸易形式所面临的危险最多,但公司或者人享有最多的权利利弊各有。所以,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不同国际业务扩张形式。证券投资和信用贷款这两种方式的贸易形式有别于前面三种形式,主要是以注入资本的形式开展业务,因此需要注意在国际事务中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形式的风险。不同的形式所涉及的问题不同,因此区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可以合理管理风险。

三、国家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了解完国际贸易的种类之后,对于研究贸易过程中所面临的国家风险便可以迎刃而解。国家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主要是针对国际业务中能影响企业或者国家在内的一切相关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是从政治、财务以及经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不同的贸易形式所面临的国家风险也会不同。国家风险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对于量化风险的工作来说也会有一定难度,一般多以定性分析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建议。Meyer在其关于国家风险的研究中将国家风险按照政治、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基于他的研究理念也可将国际贸易中不同形式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不同进行详尽研究。由于进行国际交流形式的不同,因此在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也会不同,总的来说国际关联度越高的贸易形式,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多。不同国际行为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具体分类方式如表1所示。根据Meyer的研究将国家风险分为四大种类的风险,其中关于政治风险主要是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当地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制度、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所可能面临到的风险。这其中主要包括如转移支付的风险、没收风险、运营风险和贪污风险。国际贸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最后资本流动,但由于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很有可能会影响资金的支付转移,所以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国际贸易都会面临转移支付问题。没收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家限制出口或者进口,所以对于有货物或者服务等实物贸易类型就会遇到此类风险。而对于金融往来性质的贸易形式可以适当避免没收风险。运营风险主要是指在贸易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影响到公司或者企业内部运营情况,对于有实物经营的贸易形式就必须注意到此类风险。贪污风险是在扩张业务的过程中,贸易公司为了或许自身利益来贿赂国家政府机构,所以对于直接投资这种形式的国际贸易多见该类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不得不面临兑换货币,因此对于金融交易过程就会遇到汇率风险。信用贷款方式的国际扩张也会存在违约风险即债务风险。直接投资方式的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主导权最大,因此面临的风险种类也会越多。所以,在运营过程中也会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地理特殊性质中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自然风险。

四、结束语

国家风险的研究在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是必不可少的议题,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国家风险问题。只有更深入研究才可以将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绸缪。这样一来也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选择恰当扩张的方式去开展国际业务,也避免了全球性经济或金融危机的爆发。

作者:向茜 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巍,张金杰.国家风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BouchetMH,ClarkE,GroslambertB.Countryriskassessment:Aguidetoglobalinvestmentstrategy[M].JohnWiley&Sons,2003.P.10

[3]徐莹亮,路昊阳.关于国别风险与风险的若干思考[J].新金融,2012(3):14-17.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4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018-03

一、概述

(一)国际分工概念及分类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按照分工是在产业之间还是在产业内部,可分为产业间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分工两种。前者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后者指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国际分工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垂直型国际分工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则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结合的产物。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产业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产品内分工,即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分工。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

(二)加工贸易的概念

在我国,加工贸易最早被称为新型贸易,后来改称为加工贸易。早期的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现在的加工贸易主要指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协作生产。

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类似的概念很多,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海外组装操作”(Offshore Assembly Operation),东南亚的“零件和部件贸易”(Trade on Parts and Components)。再如,“对外加工装配业务”(External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贴牌生产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生产分享”(Production Sharing, UNCTAD,2002),“外包”或“外部采购”(Foreign Outsourcing)等。

二、研究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国际分工多视角对“加工贸易”或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概念综述

1.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建立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强调的是不同生产环节各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即不同国家参与到同一个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共同生产出一个产品。

2.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该观点认为,加工贸易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一种,是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是产品制造链上、下游之间的贸易。

3.基于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视角的加工贸易

跨国公司是加工贸易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是跨国公司通过其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

4.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1997年,昂特(Sven W.Ardnt)首次提出了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产品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或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加工贸易是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品内贸易,是把上游企业安排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国家,使下游企业能够分享到其比较优势。

5.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当代国际分工包括不同产业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间以及相同产品不同增值环节间等多层次的分工,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新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生产过程某个环节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即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加工贸易。

(二)作用综述

对加工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的作用,以及对东道国国际竞争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Robert J.Carbaugh认为加工贸易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Howard Chao则将水平国际分工分为初级和高层次两种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模式。

Feenstra 和Hanson 认为加工贸易既可以促进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也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扩大了参与国家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和相对就业差距。Jay Barney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和其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Jacke Cukrowski认为加工贸易结合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了国内外优势互补,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捷径。

Yener Kandogan认为加工贸易为东道国带来了一种技术溢出效应,体现为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关联促进作用。Ge.W.认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Kusago和Tzannatos则认为加工贸易是否有利于吸收剩余劳动力取决于东道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加工贸易的技术传播效应很微薄,但是加工贸易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建立包含国际竞争因素的经济环境。Jayanthakakumaran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对几个亚洲国家加工贸易区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工贸易区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际分工中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特点

在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各国占据着价值链上自己具优势的特定环节,呈现不同的特色。

(一)美、日等发达国家

美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额均居世界之首,美国凭借其众多的跨国公司参与到世界加工贸易中,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最早成为承接美欧代工业务的东亚国家。

美国加工贸易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公司将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美墨边境线附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墨西哥提供劳动力。5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地更新其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的承接国,先是日本,60―70年代是亚洲“四小龙”,80―90年代随着“四小龙”向中国大陆产业转移而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印度和越南有产业链上取代中国的趋势,美国在中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相继迁离中国。

日本最早的加工贸易形式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加工装配业务,而后随着大规模地走向国际市场战略的提出,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步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向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跨越。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70年代再将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代工转移到泰国和印尼,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和马来西亚,9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印尼和越南,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泰国、印尼和中国,中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马来西亚,大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90年代后的日本加工贸易模式体现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特色。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加工贸易颇具特点。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 60年代初的加工装配,主要涉及纺织、成衣、制鞋和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转移到钢铁、造船、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80年代迫于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地进行委托加工,国内则转向高科技产业,外资企业成为韩国加工贸易的主体。

中国台湾的加工贸易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做法是从日本或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器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虽然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80年代中期

到90年代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成衣外全部被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替代。20世纪末最后5年,台湾依靠为技术含量高的国际知名厂商做OEM而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全球信息产品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台湾出口加工区再一次转型,积极推进创新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1967年新加坡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后以加工贸易方式同发达国家在IT产业进行水平分工,在部分具有优势的产品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研发合作。

(三)中国

中国加工贸易从开始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到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并重,再到以外商投资为主的进料加工,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近年来,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失去世界加工贸易中心的位置,但是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最大加工车间,加工贸易仍然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价值链底端。

纵观世界各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加工贸易转型的路径,中国的加工贸易将兼具加工贸易主动者和被动者双重身份,并以新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5篇

一、引言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以来,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延伸的贸易理论一直在新古典传统下演进和发展。尽管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代表了一股长期以来对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不满的暗流,但总的来说,它也只是在新古典传统内部修修补补,难以剔除新古典框架的一些致命缺陷。 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新,而在思想渊源上则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论述被杨小凯等人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又称内生贸易理论。本文旨在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并作出一些简单的评价。 二、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及其发展 可以说,杨小凯是第一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用分工和专业化来解释贸易现象及其本质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能够解释一些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同时澄清了传统贸易理论带给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不同点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经济学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点: 1.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 )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应该说,新古典经济学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思想,却与第二个思想相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在将市场竞争的作用形式化时,最初采用了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这种最简单的数学工具,它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变成了与市场竞争不相容的东西。因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基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的原理,而这一原理与递增规模报酬有关。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采用无规模报酬的假设,从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的纯技术关系,不允许递增报酬的存在,并且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的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在斯密和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马克思更将其归结为生产关系的研究。杨格(Allyn Young,1928)的经典论文指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就是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注:Young A.(1928),Increasing Returna and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来德布鲁把新古典经济学变成公理化体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来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逐渐地为人们所抛弃。70年代以来,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贸易理论逐步产生和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但始终难逃“旧瓶装新酒”之嫌。杨小凯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并加以形式化,创立了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堪称是贸易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设、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设和分析方法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三个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费者——生产者的两分法。消费者不生产,必须从厂商处购买所有消费品,因此国内贸易必然存在,消费者不能选择自给自足,也不能选择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厂商的存在是给定的,所以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这种两分法使得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组织如何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也无法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等现象。第二,新古典经济学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专业化经济概念,而规模经济概念只能表明投入产出间的纯技术关系,却不能反映专业化水平、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第三,新古典经济学采用马歇尔开创的边际分 析方法。边际分析主要用于处理内点解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决策往往是角点解问题。(注:角点解意味着某些决策变量的最优值是零。一般讲,买汽车的人不会自己生产汽车,即其购买量为正数,而其生产量为零;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量为正数,而其购买量则为零。相反,内点解则意味着决策变量的最优值不是零。) 新兴古典经济学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该体系中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意味着每个决策者可以选择专业化方向和水平。厂商的出现也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从模型中内生而来。其次,用专业化经济来替代规模经济那种纯技术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从而产生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即专业化一方面提高生产率,使决策者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专业化必然意味着要从其他专业的决策者手中购买更多的商品,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费用。最后,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 analysis),即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 然后在角点之间用总效益费用分析,这是处理最优决策的角点解所必须的。 3.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 当代贸易理论公认的一个事实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一个发展。当然,如果静态地看,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允许比较优势在模型中内生,并且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绝对优势概念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更为宽泛和重要。许多经济学家曾指出,个人之间生产各种物品的生产率的先天性差异远不如个人之间由于分工和专业化而产生的生产率差异来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说:“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上卷,第15页。)。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的条件,那么就会导致贸易产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杨格定理告诉我们,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外生技术进步。这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根据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如果事前相同的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水平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专业化报酬递增,就可能存在比较优势。这就是说,按照斯密的定义,比较优势可能存在于所有个人事前相同的场合。而根据李嘉图的定义,在这种场合比较利益不可能存在。换句话说,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专业化程度的决策。我们将这种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做内生比较优势,而将以外生给定的个人之间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外生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也对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89)把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称为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而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先天自然的比较优势。 4.对贸易利益的主张不同 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如果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则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必定会产生,而且实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贸易模型预言,国际贸易总是优于自给自足,因为世界市场上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规模总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要大得多。因此,没有政府干预时不可能出现自给自足。那么,国际贸易的存在一定会带来贸易利益吗?它一定优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状态下的福利水平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通过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够解释国际贸易之所以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是因为一国的交易效率的改进。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负相关,各种交易费用(内生或外生)越高则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极低,则自给自足是均衡,因而无需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如果 交易效率得到改进,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进的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改进,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其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总之,国际贸易给一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先决条件是该国的交易效率应当足够高,以便适应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由此国际贸易才成为必要。 三、评价与借鉴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理论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贡献,其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贸易理论中一些已有定论的命题,同时也提供给我们许多新的视角和观点。我们认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可能正代表未来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简要地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作几点评价。 1.重新阐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来区分不同的比较优势,那么不同贸易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就可以划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也就是说,从贸易产生的原因看,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而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则是递增规模报酬。当然,实际经济是两者的混合体,既有比较利益,又有递增规模报酬。如果能够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则存在着将现有贸易理论纳入到统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显然,传统贸易理论不可能包含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因为按照新古典理论,普遍的递增规模报酬会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优。相反,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却能够包含传统贸易理论。杨小凯(1997)将外生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递增规模报酬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2.纠正了新贸易理论的错误结论,为其完善和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新贸易理论假定存在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的两难冲突,也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要求与更大规模的市场相适应。如果一国的人口或经济规模很大,则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因此人口的增加会带来生产率的上升。这与日本、香港的经验是一致的,但是却与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的经验相悖,因为对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长率高对经济增长并无积极作用。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长率对于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由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各种纷繁复杂的行业进入壁垒、国内市场诸侯割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因素,导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现高人口增长率与低生产率并存的现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证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长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 其次,新贸易理论的最大弱点在于根本不存在一个为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所以必须按照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产品差异性来构造相应的贸易模型,导致新贸易理论的各种模型纷繁复杂,难于统一,无法形成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指出的,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性市场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贸易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其递增规模报酬的微观基础,不再基于规模经济而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来建立相应的新贸易理论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开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处理问题,从而为其蓬勃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3.采用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框架,能够说明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 按照现有的贸易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则当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 较优势或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时,国际贸易一定会产生。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同样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什么古时候只有国内贸易就足够了,而现在却需要国际贸易,而且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大。这是由于现有的贸易理论假定纯消费者——纯生产者的绝对分离,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不同。国内贸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不贸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没有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国内贸易也会存在;而没有这两个条件,国际贸易便不会产生。 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由于这个冲突,当交易效率低下时,分工的好处被交易费用造成的福利损失所抵消,人们选择低分工水平即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和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时,贸易开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场中出现,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再进一步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成为必要。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第一个能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发展而来,并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的理论。 4.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多样化消费偏好意味着,一种产品的消费者数目必定很大;规模报酬递增则使得在均衡状态时,该种产品的生产者数目必定很小。一种产品的消费者从而生产者寡,即消费者与生产者地位上的不对称,使得厂商有能力根据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操纵价格,而消费者却无法影响价格。当规模经济普遍存在时,由此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竞争性市场)难以相容。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贸易理论的发展不必再纠缠于递增规模报酬是否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问题。首先,生产的专业化需要每个人付出他自己的劳动时间,而这种时间显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和代替,所以对专业化经济而言,劳动时间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因此专业化经济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存在一个界限,即专业化经济产生的是有限度、有范围的递增规模报酬。其次,采用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框架,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他买什么和卖什么,即每个人的需求是由其供给决定的,这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在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中,杨格的倒数需求律一直保持着,即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总是同时决定的。由于倒数需求律的作用,分工中专业化生产者对其产品价格的操纵能力会相互抵消,因此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是相容的。这与当代西方的经济实践是一致的。在美国,利用规模经济并不会导致市场失败,因此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总是争着合并成最优规模的大企业,这不但不会限制竞争、形成垄断,相反却加剧了竞争,因此,存在自由进入的自然垄断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描述的那样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却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限制贸易自由和行业进入自由的行政强制性垄断。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递增报酬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往的模型一旦引入报酬递增,就意味着要么不存在竞争均衡,要么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由于其递增的报酬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而在模型中内生,因而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为达到数学上的严谨和理论上的完美,新兴古典框架往往作出了一些较强的假定,其中有些是不合理的,有的甚至会导出极不现实的结论。这种无奈从杨小凯论文中所作的一些脚注就能看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古典贸易模型的实际应用。此外,关于劳动分工演进的许多数据口径无法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获得,因此很难用历史数据来验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不要说进行经济预测。而且,由于劳动分工演进的过程是如此的缓慢,使得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解释较为长期的贸易现象上具有优势,符合人们几千年来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发展轨迹的直觉和观察,但对于实际经济问题它可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由此来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理论意义要大于实践意义,它至少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贸易理论的途径。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6篇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 GBs)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上立足以下两点:一是绿色壁垒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各国采取的法规、政策与措施;二是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或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如果进口国是以保护生态、人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进步为动机,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则可被称为善意绿色壁垒,是在贸易中应提倡和遵守的。如果进口国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目的在于利用其拥有的技术优势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我们叫它恶意绿色壁垒,是在贸易中要加以抵制和防范的。

二、恶意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实施歧视性标准;在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繁杂的进口手续;恶意抢注商标等。

发达国家通过推行恶意绿色壁垒,不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得“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的“美誉”。

三、恶意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其一,标准繁琐、苛刻,增加贸易成本,影响商品流通速度,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其二,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

四、应对恶意绿色壁垒的措施

树立绿色贸易观念;按绿色标准组织生产;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加强国际立法合作,健全我国的外贸法规,建立本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发挥政府的维权和调节功能,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

一、贸易术语的数量变化

INCOTERMS2000中贸易术语包括EXW、FCA、FAS、FOB、CFR、CPT、CIF、CIP、DAF、DES、DEQ、DDU和DDP共13个贸易术语;INCOTERMS2010删除了DAF、DES、DEQ和DDU四个贸易术语,增加了DAP和DAT两个贸易术语,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个变为11个,使原来D组术语更加清晰简洁,操作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加强。

21世纪,全球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巨大改变,集装箱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多式联运蓬勃发展、国际物流领域“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崛起。在贸易术语层面无需将边境交货、目的地船上交货、目的地码头交货和未完税交货分别用DAF、DES、DEQ和DDU表示,仅用一个术语“目的地交货”表示就足以。在实际海运操作中,已鲜有在目的地船上或目的地码头交货的情形,特别是随着集装箱业务的发展,货物的交接地点多为集装箱堆场、集装箱货运站和内陆场站或中转站。INCOTERMS2010为了明确进出口双方在目的地交货时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将“目的地交货”分为未卸货交货和卸货后交货,即DAP和DAT,在简化D组术语操作同时,又明晰了进出口双方的责任。

二、贸易术语的分类变化

INCOTERMS2000按照字母顺序将13种贸易术语分成了E、F、C和D四组,INCOTERMS2010将贸易术语按照运输方式分成了仅适用于水运和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两组。此种分类顺应了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规律,更具科学性。

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从业者开始关注国际物流成本控制,将国际物流业务外包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希望通过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国际物流在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商务准确把握了国际市场的脉搏,将运输方式作为了贸易术语分类的标准。表1为INCOTERMS2000贸易术语列表,表2为INCOTERMS2010贸易术语列表。

三、取消了“船舷”的概念

在INCOTERMS2000中,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进出口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为“船舷”,长期以来,进出口双方一直对“船舷”概念的解释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该问题,INCOTERMS2010取消了“船舷”概念,将进出口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变为“船上”,更加清晰划分了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进出口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提高了实际业务的可操作性,避免了争议。

一方面,进出口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定在“船上”,而不是以“船舷”为界的一条假想垂直线上,更能体现卖方交货行为的完整性,不会人为地将出口商整个装运的连续过程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将卖方承担风险的期间延长至货物装上船,增加了卖方风险,有利于卖方谨慎认真地完成整个装货过程,而不是越过船舷之后便高枕无忧。

四、增加了“链式销售”的概念

“链式销售”(StringSales)是指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多次买卖。INCOTERMS2010增加了“链式销售”的概念,并明确了在此种情况下买卖双方责任、费用和风险划分的问题,弥补了INCOTERMS2000的不足。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在最初的卖方和最终的买方之间往往会加入一个或数个中间贸易商,并将在途货物多次转卖以赚取差价,形成多层次销售。中间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式会与最初的卖方和最终的买方略有不同。INCOTERMS2010分别对不同贸易术语下最初卖方、中间商和最终买方在链式销售中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进行明确划分。使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五、扩大了适用范围

INCOTERMS2010将其适用范围从国际贸易扩展到了国内贸易,进一步提升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影响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规范商务和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惯例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与国际接轨,实现法律法规和惯例在国际范围的标准化。INCOTERMS2010适用范围的扩大,有助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标准化,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商贸的发展。

六、增加了安检通关的内容

INCOTERMS2010在A2、B2标题中加入了“安检通关”作为买卖双方办理进出口相关手续的一个方面,即有义务办理进出口手续的一方也有义务对货物进行进出口所要求的安检。”在A9、B9中对装运前必须的检验费用和出口国有关机构进行的检验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了明确划分,以确保安检能够切实进行。

七、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外贸从业者要参与的国际竞争,必须熟练掌握竞争的游戏规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贸易领域中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外贸从业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贸易术语的应用,还要与时俱进,了解贸易术语最新发展变化,并尽快适应这种变化,以便在贸易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对外贸易的概念第8篇

汇丰8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报50.1,较上月大幅提升2.4个百分点,站稳荣枯线。不仅终止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放缓状态,也是4个月来首次与官方PMI数据同步回升。反映到A股的成交量上,8月29日到9月4日,除9月2日深市只有973.7亿元的成交量,其余交易日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均在千亿之上。

根据Wind 统计数据,统计期内,沪、深两市共有212只个股登上交易龙虎榜,比上周大幅增加48.3%。统计期内,上榜个股的区间总成交金额为963.5亿元,其中,营业部合计买入138.2亿元,合计卖出177元,较上期分别增长89.7%,57.2%和149.3%,增幅惊人。

东北证券天量跌停

统计期内,上榜个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东北证券(000686),位列营业部合计卖出金额第一位。

9月3日,该股重挫9.12%,盘中更是一度跌停,全天14.2亿的成交量创造历史最高成交记录,换手率也达到10.46%。

东北证券异常大跌,是否与光“大乌龙指”事件之后券商自查量化交易有关?对此,广发证券认为,量化交易的利润主要在自营业务,对券商整体利润影响不大,目前占比较大的还是传统的自营业务。

同时,东北证券内部人士对外宣称,当前公司运营并无异常。那么唯一剩下的利空因素或许就是其大量的非公开发行股解禁了。

8月30日,公司公告称,公司于2012年8月22日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了3.39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 11.79元/股。其中,本次解禁股份数量达2.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99%。按照东北证券周三收盘价16.04元计算,与参与定增的成本相比,此次解禁的8名股东每股盈利4.25元,共盈利8.71亿元,获利出局的动力比较强劲。

深交所当天的交易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最大的前5名中,机构占了4家,合计卖出金额7.30亿元,其中位列卖2席位的机构卖出4.07亿元,此外位列卖1席位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央路第三证券营业部卖出4.11亿元。

限售股解禁当天就跌停,在非单边下跌的行情中并不多见,考虑东北证券的业绩还非常不错,则更让人显得困惑。

东北证券的中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49.91%,业绩可谓靓丽。不过,诸多业内人士却指出,东北证券的业绩主要靠自营业务,业务结构并不合理。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6月末,东北证券自营规模(交易性+可供出售)72.32亿元,较去年6月末增长了305.67%,较今年年初增长16.80%,自营规模占净资产的比例达到98.27%。公司创新业务较为平淡,可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目前券商股的估值偏高,且东北证券的股价是券商中最高的。未来重点关注其经纪业务的转型升级以及金融产品的代销力度。

自贸区概念风头不减

与8月份不同,统计期内,登上交易龙虎榜的个股中,营业部买入/卖出过亿的个股急剧增多,上海自贸区个股的活跃是重要原因。

统计期内,上港集团(600018)、华贸物流(603128)、天津港(600717)、浦东金桥(600639)、陆家嘴(600663)、锦江投资(600650)、上海物贸(600822)、号百控股(600640)等个股的营业部买入或卖出金额均过亿,此外长江投资(600119)、徐家汇(002561)、外高桥(600648)、上海钢联(300226)等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也登上交易龙虎榜。

同时记者注意到,自贸区概念从上海发端,逐步扩大到天津、青岛、重庆、辽宁、江苏、广东、山东等地。津滨发展(000897)、天津普林(002134)、重庆港九(600279)、滨海能源(000695)、天津海运(600751)、南京港(002040)、芜湖港(600575)、珠海港(000507)、北海港(000582)、青岛金王(002094)等一律遭受市场疯狂炒作。本周,范围继续扩大到海南和新疆,新疆浩源(002700)、珠峰(600338)、海峡股份(002320)、海岛建设(600515)等相关概念股现身龙虎交易榜。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获国务院通过后,各地闻风而动,纷纷表示要申请自贸区试点,试图挤入自贸区建设的第一梯队。据记者了解,当前广东自贸区方案已经初步确定,南沙、前海、横琴三地计划联合申报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自下而上的改革推进进度让市场为之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