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声乐课课堂笔记

声乐课课堂笔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9 16:03:20

声乐课课堂笔记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1篇

【关键词】 英语课 课外知识 比赛

一、知识的传授贴近生活和实际

普通班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总体上中等和后进生偏多,考虑到大局,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我不断对教材进行处理。因为新课程教材难度加大,课本上很多知识深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我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整合。换一种方式和教法,讲讲贴近生活的东西,引起学生共鸣,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他们学起来更有趣。如:选修⑦第一单元:Living Well主题围绕“残疾人”展开。我没有直接进入单元的词汇教学,Warming-up第1、2个问题也删了,首先让学生谈论 “我们每天起床后做些什么?”来开始本单元的话题,学生兴致勃勃地列出了很多事情,最后总结我们能做这些因为我们是健康的人,让学生说出单词:健全的人We are abled/healthy people.表扬他们干的不错,之后话题一转,如果是史蒂芬.霍金,他能顺利做这些事吗?为什么?再次引出生词:残疾人 a disabled person;the disabled(指一类人)。(生理残疾/身残)a physical disability;(心理残疾/智残):a mental disability.这时趁机抛出第二个问题:知道哪些有名的残疾人呢?这时课堂便活跃起来了,好多单词不断地蹦出,教师板书关键词汇,读写记忆相结合,这样肯定会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奠定坚固的基础。

二、课堂中大胆引进课外知识

学生一贯认为书本中的知识过于枯燥、刻板,固然思维定势为无趣 ,这往往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甚至沉闷,可是教学又必须以教科书为蓝本,而高考又以教科书为大纲,所以课堂气氛应该与教科书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大胆地引进与话题相关的课外知识,且用英语流畅地表达出来。学生对课外知识颇有兴趣,一说到课外话题,他们全身来劲,两眼放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说的每字每句,他们都牢记于心。因势利导我把要讲的知识点穿插到其中,融二者为一体,学生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愉快地进行学习,无意之中学会了某个单词或优美词句,教学任务也能顺利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三、把比赛带进课堂

中学年龄段的学生动口动脑能力强,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氛围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我经常让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例如在回答问题或猜单词比赛中,哪个组成员能积极主动地正确应答,便给这个组加分;听写单词时,每组派一个代表到黑板前过关,胜出的组加分;背诵或朗读比赛,成员表现最棒的一组又可以为组上赢得分数。最后进行分数累计,最高分的那组全体成员都能获得奖品,有这样的诱惑,学生的激情马上就能达到沸点,你追我赶,相互间竞争激烈,与此同时,还培养了组内各成员的协作和团结精神。

四、英语课堂也可以充满歌声

音乐是最美妙动人的音符,它能使我们身心愉快。学生在紧张与繁忙的学习中需要音乐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点亮心灵。笔者喜欢音乐,笔者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带到课堂。每当讲到一个知识点,如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从我脑海里蹦出来,我会请学生表演或者自己歌唱,共同感受着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与微笑。有时笔者还会特意为他们准备英文歌曲,先板书英文歌词,后让全班有感情朗读歌词,再让他们跟着唱,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把歌词翻译成中文,体会歌曲的意境。有些人在思考,有些人在查字典,还有些学生在互相探讨,这些都是我最乐意看到的。最后所有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高歌一曲来结束这堂课。通过歌曲教学开心学英语,也是激发学生热情的一种好方法。

五、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且易于掌握知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肢体语言让笔者收益不小,记得很多次在讲解中,碰到陌生难懂的单词或句子,经过笔者的动作比划,一个手势、姿态,或者一个表情,就达到了化难为简的效果,而且给学生带来了欢笑,让他们记忆深刻,永生难忘。

六、笑话和幽默故事走进课堂

笑声能催人奋进,笑声能愉悦心情,好的课堂离不开笑声,学生微笑了,有好心情,就能精神抖擞地融入课堂,投入到学习中;化压力为动力,迎接学习中的挑战;积极、主动地解决碰到的难题。所以我上课,有时会讲讲幽默故事或来几个笑话,让他们笑容灿烂、心花怒放一下,愉悦心情,这种教学也让学生轻松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品质。

七、结束语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2篇

关键词:器乐 音乐 教学

记得多年以前,器乐进课堂在各学校开展得风生水起,走进任何一个学校,都常能听见学生悦耳的吹奏,而且还有市、区各级的课堂器乐比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渐渐销声匿迹了。“器乐究竟如何更好地辅助音乐课堂?”“音乐课中该怎样将器乐教学深入下去?”这些问题总是萦绕在笔者的脑海里,为此笔者从未放弃课堂器乐教学,并不断地在尝试、反思和总结,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器乐教学的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器乐进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许多学生越来越喜欢吹奏了,喜欢上音乐课了,课堂中歌声和琴声此起彼伏,相互交融,呈现出一幅非常和谐美好的画面。尽管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笔者认为器乐进课堂利大于弊。因此,学生的期盼促使教师必须将这项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下面谈谈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在开始学习之初,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口琴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情,过于专业的学习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唢呐配喇叭》的歌声中,学生开始了第一节口琴课的学习,学生时而吹高音模仿唢呐,时而吹低音模仿喇叭,在有音的高低变化中,他们将学习当成了一种快乐的游戏,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口琴的音序排列规律,那么后面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采用三步曲进行教学:一是随着琴声做单一的节奏吹奏,不要音准,让学生充分辨别高低音;二是吹歌曲中的几个音或一小节,如《顽皮的杜鹃》、《哈利罗》、《春天举行音乐会》等;三是吹奏短小的歌曲,如《玛丽的小羊》、《粉刷匠》等,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学生丝毫没有压力,当第一只小曲从他们的口中吹出的时候,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多种方法交替学习

(一)学习吹奏歌曲

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从吹奏入手来学习歌曲,是一种极好的导入教学的手段,笔者一般是找出歌曲中易于吹奏,有具有代表性的乐句作为吹奏练习,学生在吹奏的同时就对歌曲的整体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学唱歌曲就容易得多。

(二)唱吹结合效率高

这种学习方法在轮唱和合唱教学中十分有效,学生初步接触两个声部的时候总是唱不准自己的旋律,而用口琴吹出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唱歌练习,学生通过吹奏来加强各个声部的旋律感,从听觉上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和声概念,唱歌和吹奏交替进行,互相补充,这样反复练习,即使是移调演唱,学生的合唱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如轮唱歌曲《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等,合唱的歌曲《大家来唱》、《真善美的小世界》等。

(三)学完歌曲再吹奏

这是音乐课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学生在唱完歌曲以后再用口琴完整地吹奏出来,它是学生对歌曲的另一种外在表现,如《苏珊娜》、《小乌鸦爱妈妈》、《蜗牛与黄鹂鸟》等,在钢琴的伴奏下,学生吹着自己会唱的歌曲,师生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达到了极好的情感共鸣,这种教学形式生动有趣,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是一种极好的艺术熏陶。

(四)伴奏旋律增活力

吹伴奏是一种极好的化繁为简的吹奏形式,几个简单的音符按照工整的节奏有规律地吹奏出来,它能很好地烘托歌曲的情绪,为歌曲学习锦上添花。学生在吹奏的过程中既能感受歌曲的节拍特征,同时通过不同的伴奏音型又能充分地体验其旋律特征,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大有好处。在《捉迷藏》的伴奏中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在《郊游》中乐句尾部 ××× ××节奏使歌曲更有活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编伴奏谱,必须在遵循其和声原则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规律,这样便于学生吹奏,如《剪羊毛》;其次在个人吹奏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互相协作完成,两人(组)共同完成一种伴奏音型,如《小螺号》。

(五)挑战自我显神通

当学生通过低、中段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口琴吹奏技巧以后,笔者往往会补充一些略有难度的曲目让学生去尝试,如《铃儿响叮当》、《雪绒花》、《我爱北京天安门》、《勇敢的鄂伦春》等,这些曲目有的是节奏较密集,有的是音域跨度大,对学生的吹奏能力是一种考验,当学生通过努力吹出来以后,会有一种挑战后的成就感,但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也不能强求统一,可以鼓励他们说: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只吹出一句也是成功,这样就能保证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多种手段保障学习

以上这些方法使得器乐进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以保持。但是,如何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呢?少部分学困生怎么办?笔者尝试着采用以下措施来执行:

(一)欣赏法:让优秀的学生示范吹奏,教师赞赏的话语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同时在全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星法:对于每节课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加星,学期结束时,每人积累的星数将和等级同时记载在成长手册上,这样家长也能了解到孩子的音乐学习表现了。

(三)评分法:自评、互评吹奏的曲目能得多少分,吹错一个音扣一分,促使学生努力表现,得满分或高分的同学非常得意。

(四)互助法:采取一拖二,一拖三,小组互听互评等形式,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因为仅靠老师的力量是微薄的,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激励法:多多肯定学生的参与和进步,决不能讽刺和嘲笑:没关系,再 来一遍,再加把劲你就能吹出来了。这些关切的话语时常挂在我的嘴边,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3篇

一、识谱入手,编制喜闻乐见的儿歌

乐谱知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小学生一旦掌握了乐谱知识,上起音乐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乐谱知识掌握的好坏也关系到能否准确地唱好歌曲的曲调、科学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其实,识谱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学习活动,为了防止在识谱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无味,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笔者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小学生喜欢的儿歌形式,既增加了课堂的乐趣,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生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制儿歌:“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种自编的适合小学生识记的乐谱儿歌,学生手、脑、嘴并用,儿歌内容易识易懂易记,当堂学生对五线谱知识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二、学生敢于表现,歌声响彻教室的角角落落

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方式,对那些有乐谱基础知识的、在乐谱培训班学习过的学生来说易如反掌。但乐谱知识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学会的,因此针对大多学生而言,笔者采用了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先唱响音乐,再欣赏音乐,后感受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上想唱、敢唱、能唱,是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解决的任务。唱歌的形式,可以是独唱、小组唱、大合唱,也可以是对唱、挑战唱、表演唱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唱歌,可以降低学生识谱的难度系数,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学生唱歌,是为了让学生欣赏自己的音乐天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习音乐的乐趣。学生敢唱达到后,就需要培养能唱的能力,能唱就是要学生通过唱如何准确地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整个身心地投入到唱歌中,达到这样的境界,唱出的歌声才会悦耳动听、真情感人,总之,要向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进发。一首优美的歌曲,犹如一束盛开的美丽鲜花,一条流淌的弯曲小河,让音乐伴随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就要让优美的歌声响彻教室的角角落落。

三、音乐表演不拘一格

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形式,将表演形式与小学音乐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音乐课堂锦上添花。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特点,根据这一身心特点,笔者经常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将表演形式引入课堂,既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曲、传唱歌曲,也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的做法有:①可让有表现强烈欲望的一些学生当堂即兴表演;②有目的有准备的表演,可提前给一些学生说明歌曲要表现的旋律和歌词的涵义,让学生课前做好表演的准备。通过音乐表演,学生的表演潜能被激发,表演激情被点燃,台下很多学生纷纷跃跃欲试,争相表演。这样的形式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十足。

例如,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唱曲调和学唱歌曲,本课时我让一部分学生在音乐指引下进行合唱歌曲,让一分部学生在合唱的指引下进行表演荡舟游玩的划船情形,他们有的站在船头遥望,有的划桨拍击水面……这节课形式活泼,安排恰当,内容丰富,学生喜欢的不得了,不仅甜美的歌唱到处飞扬,而且在合唱和表演中学生也感受到歌曲既是对少年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抒发了少年儿童爱生活、爱党、爱国的真挚感情。

四、自带自制乐器练伴奏

由于学校音乐教学资源的有限,对音乐教学乐器的投入大大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例如打击乐的学习,对孩子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肌肉关节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识谱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建立起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学校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不可能人手一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打击乐的积极性,笔者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打击乐器,有学生把废弃的易拉罐装入沙子作为“沙捶”,有学生用细铁丝将自己家的风铃串在一块作为“串铃”,有学生将爸爸用过的两个铁烟盒对击做成了“小镲”,有学生把幼儿园时代的小腰鼓拿来当成“小鼓”等等不一而足。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发出不同的乐声,得意极了、满足极了。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4篇

【关键词】体态语 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体态语

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首创了“体态语”这一概念,他指出人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这些体态语往往能起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具体来说,体态语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这种人体语言是以动作、表情、姿势、眼神等形式传递信息的,就是不用语言,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方式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其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目光语、姿势语、手势语和表情语等。

二、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课堂教学主要以交流为主线。教学过程要通过有声言语、板面语和体态语三种形式来完成。然而教师在日常英语课堂教中,强调了言语和板面语.却忽视了体态语的交流作用。事实上,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师生沟通感情,加强师生关系的有力工具。诸如英语课堂上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端庄大方的态度,温文尔雅的气质,美观得体的衣着。既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可在整个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体态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师生交流,而且有助于中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高教学效率。

体态语是一种辅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课堂上,体态语配合课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它的主要功能如下:

(一)信息反馈功能

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都会明显的表露出来,体态语是学生内心状况和意向的主要的表露形式。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环境中,正在上课的教师要想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

(二)辅助交际功能

除了有声语言以外,体态语也起着沟通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生动、形象、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姿势,可以使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交际活动的进行。积极肯定的体态语言能在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中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友善、理解、肯定与尊重,使师生关系融洽。

(三)组织教学功能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学生学习情绪等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口头语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头语言,既能保证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又能让学生完全领悟教师的意图,从而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四)情感激发功能

通过运用体态语营造出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能使中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使中学生的心智活动进行得更敏捷、更卓有成效。

(五)创新培养功能

在表面上看,体态语言看似哑语,但是当它与英语的单词、短语、句子、课文联系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积极效应。而且中学生操练得越多,理解就越深,表演就越生动、形象。随着理解的加深和表演的娴熟,中学生对不同的题材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态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体态语的应用

(一)利用体态语营造活跃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上课之初,为了使中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笔者会双手平摊,掌心向上,面向中学生用目光扫视全班中学生并使双手向上抬起示意全班学生起立(在这之前笔者会说一句话即我想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看谁能最快的站立起来,以激发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全班中学生齐刷刷地起立之后,笔者会带着学生做一些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的课前热身活动,例如笔者最常用的一个活动方式就是“木头人”,它的具体操作方式是这样的:

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并且做着相应的动作,或者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单词并做着相应的动作,当笔者喊stop时每位中学生必须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做一个木头人,只要有一个人笑就算学生失败,如果三十秒之内没有学生发笑,学生则赢,当然还有很多课前热身活动,这里不再赘述。课前热身活动结束后,笔者会先表情严肃地扫视中学生一下,然后双手向下面带微笑示意中学生坐下,经过这样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学生们会很兴致勃勃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活跃且有序。

(二)利用体态语维持纪律,交流思想

在讲课的时候笔者喜欢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腔调,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具有起伏性,而且还能够起到吸引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如果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走神,笔者会适当提高音量并用眼睛看看他,学生马上心领神会,会立刻坐好认真听课,这样就避免了中断讲课去提醒他认真听课而导致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的弊端。

有时有的学生会只顾听,而忘记把重要的东西记在笔记上,所以每当到该记笔记的时候笔者会用手做出写字的姿势,或是对个别学生用一个食指往下指指并且连续点头,用写字的动作告诉他:“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快点记下来!”

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这样的体态语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是千变万化的,需要根据课堂情景适时而变,而它们所能起的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会达成某种默契,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双方感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体态语教单词和词组

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单词,可以借助体态语给中学生留下生动、难忘的记忆。在讲授英语单词时没有用烦琐的英语讲解法,而是直接运用体态语简单明了地演示出来,让学生根据笔者的演示猜猜它们的意思,看谁猜得又好又多。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5篇

1. 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把游戏引入我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孩子们把课堂真正当成自己学习的乐园,识字的天地。比如,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抽读卡片、开火车认读卡片、滑滑梯闯关识字词等,又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创编:

像“小小火车谁来开?”“我来开!我来开!”

拼音休息操: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 o e……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识字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在欢声笑语间学习,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 让学生在参与中大胆识字。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创新,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善于思考,巧用双手,能大大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例如: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摆出拼音字形“n”“ɡ”“h”等。又如,引导学生创编识字母操:两手位置的变化就可变成“m、f、d”;再如,创编字谜歌:人很累倚在树上休息,就是“休”;可上可下,老二喊老大(哥)……就这样,学生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中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领悟了识字的方法,点燃了创造的激情。

3. 让学生在激励中识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赞扬会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在低年级学生识字过程中迸发出来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盖印章、粘红花、竖大拇指等,赞扬与激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如,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成绩优异学生及时肯定、赞扬和鼓励。对于个别接受能力差一点儿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相信自己,你能行,慢慢思考,你一定能回答,老师相信你!”这样一说,接受能力慢的学生便会在鼓励声中增加识记汉字的信心。

3. 让学生在竞争中大量识字。有竞争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不竭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识字资源,如“比一比,谁最棒”、“谁是识字大王”等活动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识字活动中来,学生在校内外积极主动发现、识记新字,在你争我夺的比赛竞争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适时的有效表扬,相信在激烈的竞争学习中,不论是学生学习兴趣还是识字数量方面,都会有质的飞跃。

二、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助识记生字

1. 小组合作齐努力,互帮互助识字快。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发挥小老师模范带头学习的力量,请小老师领读,观察字形。提出任务:让大家一起讨论识字方法,互帮互助,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点拨,选择独特的、有效的识字方法进行全班交流。如,⑴旧字带新字:“有”字,月字变“又”、“工”、“口”就是“友”、“左”、“右”等。⑵加一笔:“木”加一笔可变成(本、术、末、旧、旦)。⑶ 减一笔:“刃”减一笔是“刀”。例如:“做做加减法”的方法,如木+每=( ),圆-( )+玉=( ),格-木=( ),时-日+又=( ),( )+( )=棵。⑷换一换:“青”字大家族,有目大眼睛“睛”、有日天气晴“晴”、有心好心情“情”。⑸编故事:司马光砸缸”的小故事, “司、光”字就很容易记住了。⑺编儿歌: “奋”字,编了一首小儿歌:“一人一亩田”,形象、有趣,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创新识字,体验识字学习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2. 小组合作学习,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其实在我们的课堂内外处处都会看到语言文字的影子,如过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的对联,报纸,电视广告上等等,无处不显示着孩子们识字的资源。为了激发学生们识字的欲望,我在班级墙面上绘制了“识字乐园”,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新字剪成卡片粘贴在“识字乐园”里,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把枯燥的识字变得“活”起来,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去感受别有一番滋味的识字乐趣。

三、学生探究识字,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60-01

多媒体技术,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教育行业,人们更是积极地把它引人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课文的分析,而忽略了它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所以,识字教学不容忽视。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更易于使识字这个令人枯燥的苦差变成趣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快乐乐学习汉字,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识字课堂精彩飞扬。

那么,怎样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呢?该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1 再现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喜欢直观形象的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画》的时候,我首先用大屏幕出示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猜一猜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学生猜出了是“画”以后,接着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投影出示一幅山水画,再配上动听的音乐,随着音乐出现潺潺的流水声和鸟鸣声,当学生陶醉在这优美的情境中的时候,我动情地说:“孩子们,静态的画美,动态的画更美,你们想不想看啊?”当学生说想看的时候,我便出示了一个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视频。学生被深深地陶醉了,于是我接着说:“这么美丽的春景图,应该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画中的山水、花鸟、树木等是那么的美丽迷人,可是,当我关上电脑的时候,它们就消失了,现在让我们通过文字来记住它们的美好形象,好不好?”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便趁机出示“花”“鸟”“水”“画”“远”“近”等生字的动画,用鼠标点击“花”字,就出现一朵美丽的鲜花,再点击鲜花又出现了被放大的“花”字,接着点击“花”字,出现了一只小蜜蜂,沿着“花”字的笔画一笔一笔地爬,直到这个字写完,其他几个字也是通过投影生字与具体的事物相对应,最后教师在电脑上的田字格里教学生一笔一笔地写,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字的写法。

这种再现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了乐学的情境。

2 变幻组合,唤起注意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单靠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字,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课堂上,我将容易混淆的一些字,利用课件展示出来,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对比,变幻组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识字中“睛―晴”“清―请”这几个生字时,我将这些字投影到大屏幕上,“青”字用红色标注,把“目”“日”“氵”“讠”等偏旁用不同颜色标注,随着鼠标的点击,这些不同的偏旁不停地跳动,让“目”和“青”组合到一起,接着出现一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告诉学生“目”就是“眼睛”的意思,所以,眼睛的“睛”字是“目”字旁。当鼠标点击“日”和“青”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我接着又出示一个太阳,告诉学生“日”最初的意思是“太阳”,有太阳的天就是晴天。“清”和“请”同样通过对比,解说字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反复对比中清晰地记忆这几个汉字。

实践证明,识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汉字进行剪辑组合,字的各个部分在动态变幻、组合中,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能使生字的呈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 动画描红 掌握笔顺

写字在识字教学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常常占主导地位,所以利用电脑多媒体制作的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笔顺规则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7篇

一、导情入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也应重视导入这一环节,导人得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精心设计导人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笔者先播放健美操的录音,学生在激昂、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本课的导人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激活兴趣

法国著名的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初中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适当开展“故事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必趣。让他们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如在讲“开拓进取品质的来源”甘寸,笔者利用已有的挂图,让学生讲述著名科学家爱饲斯坦的故事。当学生讲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以及达到了狂热的程度的时候,笔者顺势讲述爱因斯坦忘记自己住处的趣事,让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深深地为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态度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从而激起他们努力进取、勇攀学业高峰的信心。

三、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迁移学生的兴趣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一日千里。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进入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教师课堂教学唯一的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其手脑并用,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强化了形声教学效果。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同时也能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隐为明,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四、灵活多变,提高丰富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一节课更需要师生来共同演奏,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产生真正的心灵碰撞,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老师用真心去“唤醒”学生的热情,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体现新课改实施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过去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原来的死记硬背知识变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讲《感悟青春》这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四项活动来完成本节课,活动一:想象青春;活动二:解读青春;活动三:升华青春;活动四:寄语青春。这样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读、说、写能力。使学生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这样,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搜集整理材料,认真发言,真正的做到了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在快乐中运用知识、在交流中获得知识。

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悟自信乐趣

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对于教材中一些相对较简单,学生能自主理解的内容,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到课堂上讲课,做“小老师”这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加上学生有好胜、攀比的心理,问者诘其难。答者尽其善,气氛就变得热烈起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扮演了“主角”,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六、以学科整合优势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科技进步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极速攀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情绪的种类”时,笔者就让学生画出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的脸谱;在教学“发掘潜能”时,就出一些数学智力题让学生竟猜;在上“珍惜青春”时,就让学生写出赞美青春的词语及诗句进行比赛;在上“自尊、自负、自卑的区别”时,就让学生上台演小品;在学“父母对大学生是否应该提供学费”时,就让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数学、语文、艺术、法律、音乐等学科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上政治课的兴趣。

七、享受成功,巩固兴趣

声乐课课堂笔记第8篇

一、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可以优化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1.激发识字兴趣。古语云:“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电教媒体技术,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

2.正确识字书写。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在教学“鸟”字的笔顺时,第四笔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第四笔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一些易写错字,也可以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3.巩固识字教学。出示声旁,衍生新字。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记忆。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促使学生去探究。

二、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可以优化阅读教学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习前产生积极情绪。如一位教师在《咕咚》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先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说说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接着播放咕咚的声音,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声音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设疑:“小朋友们知道森林里为什么会有各种动物的叫声,还有咕咚的声音,森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样,教师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

2.生动直观,帮助理解

由于阅历浅,必然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运用电教媒体,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以往教育信息呆板、单项呈现的方式,在多维空间中自由地展现各种图像,帮助学生消除障碍,较好地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难点。例如,课文《回声》能否理解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成为理解回声道理的关键。基于二年级学生对投石激波、涟漪回荡现象缺乏了解与观察的实际,教师可在学生学课文、看插图联想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清晰、生动地展现水波纹扩散又荡回来的情景。这既避免了安排他们去河边实地观察的诸多不便,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谓一箭双雕。

3.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属性。学生由于受时代、生活经历、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情感难以沟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在《找春天》的教学中,为了让他们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选用生机盎然的画面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并以《春天在哪里》这首儿童歌曲为主旋律,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富有动感的童话世界中,为体验诗文的情感打下了基础。

借助于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加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