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声乐论文

声乐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08:52

声乐论文

声乐论文第1篇

(一)声乐演唱侧重于练习者与演唱者的主观情感,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则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客观性

声乐演唱本身是一种主观情感性的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教学理论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发挥声乐演唱经验的作用,保证声乐艺术的教学成果,教学理论观点虽然不具有全面性,但具有普遍适用性。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往往采用统一化标准,重点在于总结归纳以往声乐教学的经验,因此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客观性,但也存在未能够充分凸显每一位声乐学习者个性的问题。声乐演唱本身是一种主观情感性艺术,演唱者在练习以及演唱过程中只有充分投入自己的感情与心灵,才可达到理想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声乐演唱侧重于演唱者心理感受,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则强调演唱者生理表现

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往往会过度重视演唱者声音的表现与变化形式,以及声乐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表现与变化,力求各种生理表现的准确性,比如在声乐教学训练中会要求学习者呼吸气息的平稳性,口型的规范性和发音的标准性。声乐教学理论观点的主要目标是尽量使声乐学习者的鼻腔、口型、声带等得到科学控制。声乐演唱对于演唱者个人来说,一些演唱技术上的规范是必须的,但是更加强调声乐演唱者个人的内心感受,通过个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与情感的控制与运用可以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效果。但是,声乐演唱者若想在演唱过程中很好的抒发个人心理感受,首先要掌握演唱的各种生理技巧。

(三)声乐演唱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则比较稳定刻板

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基本都是来自于声乐演唱的实际经验,它通过对较长时间演唱的总结概括,形成一些确定性的演唱规则与原则,因此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刻板。声乐教学理论是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因此也就有持久性,演唱方面的理论知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声乐演唱主要以演唱者为载体,随着时空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较多,因此在表演上会呈现及时性和多变性特征。同样是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时会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同一个演唱者在演唱不同的曲目时也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二、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差异性的处理方式

(一)循序渐进地进行声乐演唱学习

在声乐演唱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应当重视实践与训练,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在声乐演唱练习过程中要遵守各种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理论,并且要清楚地认识到声乐演唱与声乐演唱理论观点的差异,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演唱艺术的精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艺术水平。学习者应当明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与努力掌握好声乐演唱理论并且提升自身演唱水准。

(二)在声乐演唱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和传统声乐教学理论观点

声乐演唱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遵循声乐教学理论观点,它应当追求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声乐演唱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促进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融汇的重要动力。声乐演唱的创新和发展必会导致声乐教学理论观点的更新与变化,如此,在不断的声乐演唱实践中,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的差异也会逐渐缩小。声乐演唱者应当同时尊重演唱的共性与个性,在掌握好声乐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三、结语

声乐论文第2篇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咬字吐字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不是因为读不准字音,就是因为找不准声音的位置而影响字的发音。大家都知道,歌唱的基础是语言,用歌声来传达歌曲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就必须在语言(在这里以谈汉语言为主)上多多讲究,否则,会让人听之索然无味,完全不知所云。比如,在唱《金风吹来的时候》中有一句:“我歌唱家乡,家乡的金秋。”有学生就唱成了“我歌颤chan(唱chang)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的金秋。在唱《愿你有颗水晶心》时,“我曾ceng悄悄的告诉母亲”唱成“我赠zeng”,“我的生命shengming”唱成“森敏senmin”等等。这些令人头疼的发音问题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由于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湖南各地,受各地方言影响较大,很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然而,声乐学习却不能等到她们把普通话都学好了再来进行。因此,对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授规范声音的同时,自己的声乐语言也应该是无可挑剔的。这样才能既做好示范,同时又能找出学生的语言毛病,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如果只有美好的声音,而不注意声乐语言,或者只有声乐语言却没有美好的声音,都同样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发声位置又能很好地掌握准确的声乐语言呢?笔者发现,在声乐教学中,适当结合朗读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快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而且在苦思冥想和潜移默化中,学生对语言的注意力加强了,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无论哪国语言,都是由元音和辅音这两因素组成。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汉语(普通话)也不例外。元音在汉语中称为韵母,在外语中称为母音;辅音在汉语中称为声母,在外语中称为子音。在传统的歌唱理论中,根据汉语发音特点将咬字吐字分成“出声”、“引长”(引腹)和“归韵”(收声)三个过程。其中,在“引长”和“归韵”中,主要是由韵母在起作用。韵母使语音发响,歌唱时是由韵母转送声音的。而一些复合韵母又产生了“韵头”、“韵腹”和“韵尾”,这使得语音发响过程更趋复杂。“归韵”成了声乐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难点和突破点。有的学生受方言影响咬字吐字都很成问题,有的受口形影响不会归韵,有的根本不知归韵或归韵不到位。这是由于她们对汉语中发响韵母的掌握不够全面或根本不去了解造成的。在声乐教学中传统沿用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发响韵母a、e、i、o、u作为嗓音训练中的发声练习是很有益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基本与汉语中的a、e、i、o、u是一致的。但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a"唱不好,但换成"u"她又能唱好,而有的学生"e"唱不好,但换成"i"她又唱好了。当每一个字的归韵完成得很好了,那么他的声音就成功了一大半。

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曾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要求歌者力求创造“第二自然”。如果将说话时的吐字称为第一自然,那么歌唱时的吐字要达到第二自然。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然而,把歌唱时的吐字与说话时的吐字完全等同起来或完全对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用最自然的声音说话,用夸张的说话声音去唱歌。贝基认为:“歌唱的人嘴是长在里面,歌唱时发音应该靠里面的大牙,而不是靠嘴的前部。”而宋承宪先生的论著中也一再强调“内口”的打开。所谓内口,就是声音发生后通过喉管、咽后壁、柱肌、小舌和舌后根等部位形成一个管状的声门。歌唱时的声音应该是一种稍微夸张了的说话的声音,所有的母音都应在口腔深处(主要在大牙、舌根、软腭和后咽壁之间)形成。而母音的形成除了靠口腔深处,还要借助于嘴的外形(嘴唇)和舌头(舌位)的变化来实现。

辅音的形成与平时说话时辅音的形成部位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吐字时要清楚,不能拖泥带水。我国传统戏曲别讲究嘴皮子工夫,要求演唱时要有喷口,讲的就是辅音形成主要是靠唇、齿、舌来完成,其部位主要在口腔的前半部。当然,只有把一个字前面的辅音发好了,才可能有后面母音(声母)的归韵问题。

中国的民间戏曲对咬字吐字非常讲究,主张“字正腔圆”,“以字带声”等。而近、现代出现的话剧、歌剧、音乐剧中,演员的说话近似朗诵,对声音的位置要求得比较高。这样做一来可以迫使喉咙尽量打开,做到字正腔圆;二来可以使声音传得较远,令人听起来清楚圆润。而在声乐学习中,除了要有横膈膜的有力支持(气息)、完全打开的喉咙、还要有充分的面罩共鸣(声音的位置)。这与朗诵时要求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朗诵时是高位置地说出来,声乐中的训练则要求要高位置地唱出来。有的学生对“高位置的声音”概念很模糊,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感觉。有的教师就用打呵欠的感觉或含口水的感觉去引导学生,这样就把很抽象的声乐理论知识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这时,要求她把嘴巴张开,上下牙齿之间至少要有一指之宽的距离,面部微微带笑,提起笑肌,下巴自然放松下垂,好似没有下巴一样,打开内口,做到一个“空”的、稍做夸张了的后嘴,好似含了一颗大枣一样,再结合饱满的气息,用高位置的声音去朗诵歌词或是练声时所唱的母音,如“a、e、i、o、u、lu、la、yu、ya"等等。可以单独只读一个字,也可以是词组,还可以整句整句地去读。而且,不管它的音调是阴平、阳平,还是上声去声,都尽量用去声去读,这样一来,由于声音立起来并往下滑落,这样更容易找到声音的位置。

说话的感觉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那种所谓的“高位置”,或者在教师的示范中渐渐明白过来并慢慢模仿,很快便能自己做到。如在《梅花引》中,“一枝梅花踏雪来”中的“踏(ta)”、“红颜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的“白(bai)”、“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中的“谁(shei)”、“一片冰心等君来”中的“心(xin)、

等(deng)、来(lai)”等字,都是比较容易唱白、唱挤、唱捏的音,很多学生一唱到这些字音的时候,声音就变了,要不就挤拉喉头,发出难听的破音,要不就改变发音位置,使劲往嘴外唱,造成声音位置不统一。这时,就要求她先不急着唱,而是先高位置地尽量用去声去逐字缓慢地朗读这些难以唱好的字,然后,再将这种“高位置”的朗读,加上应有的音高,演变成“高位置”地唱,她们自然会慢慢体会到,要做到这种高位置的演唱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能用高位置去读出来的字音,把字头(声母)咬死,字腹字尾(韵母)吐清楚,如“白b-ai-”“心x-in-”“等d-eng-”“来l-ai-”等字,只要归韵到位了,再配合上饱满的气(下转252页)(上接250页)息,找好正确的发音位置,就能把它很好地、高位置地唱出来。而这种“高位置”,其实正好就是我们声乐中要找的“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音点”!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既解决了学生的声音问题,又时刻提醒了她们要注意的语言问题。

诚然,声乐教学远不止这么简单。初学者一定要掌握好气息(既横膈膜的支持)的运用,并学会如何打开喉咙,再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既面罩共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花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而有的学生所花时间相对要长一些,这取决于学生的嗓音条件、理解能力、练习时间的多少、学习努力的程度等等。由于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除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音乐修养和表演才能等。这样才能易于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里,传达出歌中所要表现的各种情绪。这需要教师极耐心的讲解和认真的示范,摸清每个学生的问题之所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水平,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好每一首声乐作品。

“学无止境”,声乐技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个声乐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演唱能力,并不断充实自己,才有可能教出更多、更好、更有水平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声乐人才。让这个世界因为有美妙的歌声而更加美丽!

参考书目:

1、《谈美声歌唱艺术》田玉斌著人民出版社

声乐论文第3篇

从宏观的声乐艺术角度来讲,一切人声歌词中所蕴含和所要表现的思想与情感都要通过音乐载体和高水准的歌唱技术相结合才能完美实现,对于任何形式的声乐艺术而言高水平的歌唱技术和扎实的音乐素质都是缺一不可的。声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音乐表现艺术,它包括了音乐、文学、表演等诸多方面,对于一向注重声情并茂的我国民族声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也就要求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全面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声乐都完全属于音乐的范畴,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基本都处于“重技术,轻音乐”的“一条腿走路”的状态,这对于我们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和民族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十分不利的。这并不是要否定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歌唱技术是实现音乐表现的手段,而音乐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则是音乐表现的目的,“手段”和“目的”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将“手段”当成了“目的”,而却忽视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真正“目的”所在,这也不符合声乐艺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或民族声乐歌手在演唱时虽然具备良好的音色和音响,却欠缺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总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尽如人意。虽然我们的在我们的传统民族声乐审美体系中的确一向非常重视技术的运用,但同样不能改变技术“手段”与音乐“目的”的“本末”关系。对于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学术性、艺术性的新民族声乐或现代民族声乐来说更是如此,而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则更应该对音乐素质对于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认知与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质量和民族声乐舞台的艺术品质。正如之前提到的,声乐是最具综合性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要想真正演唱好一首专业的民族声乐作品同样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层面,要在具有良好歌唱技术的基础上,将歌唱技术与音乐表现有机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入手,做到面面俱到,才是真正完美、专业的演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对声乐作品作者的了解,包括词曲作者及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词曲作者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个性。只有他们有一个完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客观的角度入手,深入理解作者及他们创作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第二,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类型、音乐风格的了解。这其中包括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类型、速度要求、旋律及伴奏的和声特点、曲式结构等方面。这就涉及到了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但又有所欠缺的音乐素质的两个层面:音乐理论类知识与音乐技能类知识。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类知识和音乐技能类知识两个层面,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赏析等文字类音乐理论;音乐技能类知识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等技术性较强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质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必须深刻、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我们高等教育学科序列中的现代民族声乐或称为新民族声乐艺术意境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学术化的人文艺术类学科,无论是其演唱方法还是声乐作品都承载着大量的人文与审美内涵。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中既包含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包含着西洋美声唱法的审美特质,因此,专业、完美的民族声乐演唱绝不肤浅的停留在音色和音响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的文化与审美内涵去理解和诠释民族声乐艺术。

第二,从演唱方法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审美特质及其总体歌唱理念是现代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必须深入、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此基础学生还必须对现代民族声乐中所包含的西洋美声唱法的文化背景、审美取向,尤其是其歌唱理念与技术规格有所了解,同时学生还应对现代民族声乐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及其特有的东西方音乐融合的艺术特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唱法。从具体的声乐作品来讲,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早已被列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序列多年,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与规范性,这些不仅体现在演唱理念、演唱方法和演唱规格上,而更加鲜明的体现在民族声乐的作品中。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无论是从体裁、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丰富、更全面、更复杂,承载的文化与艺术含量也更大,从形式上来说不仅仅只有艺术歌曲,还有歌剧咏叹调,及近几年兴起的以传统文学为素材的清唱剧作品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演唱这些作品时必须对这些体裁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声乐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曾经的政治体裁、歌颂祖国之类,同时还有爱情题材、文学题材、历史题材、地方题材、民族题材甚至国际风格等等,与曾经单调的“颂歌”相比如今的民族声乐作品无疑包含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与审美内涵,因此学生如果要想真正完美准确的演唱这些作品,对这些音乐理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知和掌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声乐是既抽象又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声乐作品中具体的音乐细节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才能在演唱中做到有的放矢的运用歌唱技术;才能表现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看似抽象的思想与情感,带给观众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正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艺术二度创作,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融入到作品当中,表现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作品本身增光添彩。如果说音乐理论对于民族声乐学习者或歌手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底蕴积淀,会对学生演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厚积薄发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通过音乐的载体或音乐的语汇来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民族声乐的任何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审美特质、艺术魅力、艺术价值都要通过具体的声乐作品、具体的音乐形式、具体的旋律、具体的节奏表现出来,而音乐素质的另一层面,具体的音乐基础技能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乐理知识与视唱听音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如果提到乐理知识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小题大做,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很多民族声乐专业,甚至包括其他声乐专业学生所欠缺的。这一点在我们民族声乐专业学生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视唱听觉能力是掌握其他基础音乐技能知识的最基本前提和基础,但很多学生都不能熟练的阅读五线谱,有些甚至根本不识五线谱,并且这些人决不占少数。很多学生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掌握了歌唱方法、技术,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就是掌握了民族唱法的真谛,这种对于民族声乐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利于学生水平歌唱水平的全面提高。诚然,民族声乐作品教材存在大量的简谱记谱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现代民族声乐问世之初,很多声乐作品的音乐结构或音乐形式都较为初级,技术含量偏低,因此初级的简谱完全能够完整的记录这些作品。但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民族声乐作品几乎含概了所有声乐创作的类型,如歌剧、清唱剧等等,都非常复杂化、专业化,因此,毫无疑问,初级的简谱记谱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作品所承载的音乐含量,同时大量的五线谱记谱的民族声乐教材也开始大量的出现,越来越占据民族声乐教材整体的主流,要想演唱好这些作品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阅读五线谱、理解五线谱的能力,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扎实的乐理知识基础和视唱及听辨能力。

2.和声知识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正如之前提到的,民族声乐作品形式的丰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清醒深刻的认识到这样一个声乐艺术的原理,声乐作品,尤其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声乐作品,它们既是由一个个的音符所组成的,同时又不是由单独的音符组成的。任何单独的音符独立的出现时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只有多个音符组合出现,形成一种连续的并列关系才能构成真正的音乐,这种音符之间的并列关系就是和声。也许很多学生只要一听到和声二字很可能马上会下意识的想到和弦,或和声只存在于钢琴伴奏中,但却忘记了和弦又分为立体和弦和分解和弦,和声关系不仅仅存在于钢琴伴奏中,同样存在于歌曲的旋律当中,存在与每个小节、每个乐句、每个乐段之中,越是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水平较高的声乐作品越是如此。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就必须对和声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一首声乐作品的乐思,才能更准确深入的去诠释作品。

3.曲式分析对于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音乐结构,也就是曲式结构的丰富和复杂化。当前我们的很多民族声乐作品已经完全不是早期“颂歌”时期简单,甚至幼稚的曲式结构,很多都具有精巧曲式结构构思,结构完整甚至庞大的声乐作品。这一点在民族声乐的歌剧咏叹调作品、清唱剧作品及艺术歌曲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和明显。要想演唱好这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种视角开阔的音乐大局观,这样才能在演唱曲式结构复杂或庞大的作品时做到精心布局,从容的、有的放矢的完整演唱和诠释作品。如果只从曾经的民族声乐中“颂歌”类作品的角度来讲的确不需要太多的曲式的知识与曲式分析的能力,但面对日益发展和进步的专业化的民族声乐创作作品,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演唱新时期的这些艺术水平、音乐层次与规格都更高民族声乐作品。

4.民族声乐专业学生还应对复调有所了解

复调音乐(polyphony)是与主调音乐(homophony)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在我国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南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都存在着大量复调音乐形态(有其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20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上半页,我国的音乐先驱们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就开始尝试复调技法,如贺绿汀、冼星海等人的音乐创作。当时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极具专业性和艺术性,但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完全进入一种业余的状态,没有任何专业性、音乐性、艺术性可言,复调,这一重要的音乐创作和表现技法当然也更无从谈起。随着近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思想与精神层次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们开始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运用复调技术,这也极大的提升了民族声乐作品的专业性与艺术魅力。虽然复调技术在当前的民族声乐作品中运用还不够广泛,但这种发展的趋势却是显而易见的。易未雨而绸缪,当前我们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重视复调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艺术与审美层次和规格,为真正走上社会的大舞台做好准备。二、我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欠缺的具体表现当前我们的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欠缺则呈现出“全方位”的态势,首先是音乐理论知识的欠缺。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对我国的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西洋美声唱法及其它唱法的相关音乐理论有所认知。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艺术多元化发展,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也自然不可避免,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民族声乐专业学生还要对其他声乐艺术种类有所了解和涉猎,这就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学生不仅对西洋美声唱法的相关理论知之甚少,同时对本民族的传统民族声乐也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其他种类的声乐艺术了。这也就造成很多学生在演唱作品时虽然技术上乘,但缺乏一种内在的底蕴和美感。其次,当前很多学生还没有及时的扭转自己的观念,不注重音乐技能知识的学习,这就使很多学生的音乐技能知识极度匮乏,甚至空白,也就直接造成学生练习作品时不能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入,演唱也自然就会流于浅薄。在演唱艺术水准、专业水平较高,音乐结构复杂或庞大的作品时表现的尤为突出、明显。

二、关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民族声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问题的几点建议

1.民族声乐的专业教学模式

更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师徒”关系,与一般文理科专业相比,某种程度上民族声乐专业从本科学习阶段就已经完全是“导师制”模式。因此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专业教师自身必须对音乐素质的重要性作用和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有目的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配套音乐课程要更具针对性

当前虽然大部分专业院校对音乐素质的相关课程都较为完备,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课程都欠缺一定的针对性,尤其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民族声乐专业“融汇中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殊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也必然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更高、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要求。但反观我们大部分音乐高等院校中很多基础音乐课程都是所有专业一起共同授课,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音乐基础课程不同专业分别授课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够使音乐基础素质课程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3.民族声乐专业考试模式

声乐论文第4篇

宋代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戏曲音乐普遍得到大家的支持,发展的比较迅速。此外宋代的歌舞音乐艺术在唐大曲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同时吸收民间艺术形式从而慢慢创造了大型的歌舞音乐。“杂剧”最早出现在唐代,主要是指歌舞以外的特色节目节目。“杂”即多的意思,“戏”和“剧”两层含义,不是当代我们所说的“戏剧”意思。在宋代,“杂剧”慢慢地转换成新表演艺术形式的称呼;这种形式确实可以称得上“杂”,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包括音乐、歌舞、调笑等,进入元代杂居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元杂剧的主体是元曲,其结构相当严谨,元杂剧的表演只有一个人唱其他人宾白,采用北方的音乐风格。宋元时期在南方主要是以唱南曲为主的演唱形式,最早在浙江温州,所以有温州杂居的称呼,之后为了与北方杂居有所区别,改名为南戏。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是在江浙一带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戏,后来吸取了唱赚和诸宫调的艺术形式,当时在南宋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非常之大,形成了很重要的戏曲表演形式。到元末,元杂剧开始走向衰落,促进了南戏的发展,明朝初期的时候是南戏的全盛时期,表演形式也打破了,什么角色都能演唱,剧本变得很灵活,长短自如,采用五声音阶和曲牌唱腔结构。

二、声乐理论及歌曲艺术

沈括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书中的音乐部分分别对乐律、音乐评论、唐宋燕乐、声音共振等有详细的阐述。陈旸著的《乐书》(共200卷)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式的著作。王灼《碧鸡漫志》是一本专门研究音乐的重要专著,之所以著作称之为《碧鸡漫志》是因他曾住在成都碧鸡坊胜院。张炎《词源》是他撰写研究宋词音乐和古代乐律的重要文献,分上下两卷。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论作词原则。芝庵,生活在元代,他所著的《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声乐的著作。唱论主要是对歌唱艺术方面理论总结的著作。周德清撰写《中原音韵》一书,主要论述北方的语言规律,结合杂剧归纳出新的音韵体制。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除了音乐理论著作丰富之外,元曲也有较多的作品被保留至今,元曲的六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悲剧代表作,其他像《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外还有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王实莆的《西厢记》、《丽春堂》;乔吉莆的《两世姻缘》和《金钱记》。在宋代出现了一大批词作者众多的词人,如陆游、、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等,他们写出很多的词调,其作品内容宽泛。他们利用现有曲调进行填词,还有一部分是根据词进行创作新曲调,这种新创作的歌曲称为“自度曲”。宋元时期以词配乐有很多,目前保存下来的乐谱,姜夔的作品是最完善的,像其他保留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的音乐,都不能和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曲调相比较。姜夔,江西潘阳人。他的词作大部分是亲身经历过的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同时反映了社会不安定。他的许多自度曲现保留下来的有十四首,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书中。姜夔自度曲代表作有《杏花天影》、《扬州慢》、《疏影》等。

三、结语

声乐论文第5篇

关键词:情感培养声乐教学

一、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心理学、物理学、语言学、表演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特征。作为一门研究科学发声方法及延长技巧的学科,自十七八世纪兴起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推崇,经久不衰。我国的声乐教学源自高等专业院校,由于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这种“科学的演唱方法”已被人们普遍地运用到教学中。声乐演唱发于声、及于情,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都自然地融入到美妙的人声中去,声与情是他们联系的纽带。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在声乐教学中,虽然学生自身的条件有差别,但情感的表达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课外发生什么事情,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让健康向上的情绪压倒消极落后的情绪,从而达到正面影响学习的效果,达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通过情感培养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保持并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让学生具备坚持不懈和永不满足,自尊和自信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目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声乐教学不能纵容一些违背科学的教学方式,更不能急于求成,甚至违反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很难把握。它与教师的能力、经验、判断、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目前对声乐上循序渐进的说法也持有不同态度。

2.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量不准,缺乏有效手段完成其声音上质的转变过程,这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授课时的发声、演唱示范会给学生极大影响,教师自己掌握的歌唱技术的声音概念也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教师掌握的歌唱技能是针对自己的机能而驾轻就熟的,但不能说对自己有益的办法就对谁都有用,应该实事求是地在教学中寻求对该学生最有效的办法。

3.教师的主观兴趣和欣赏角度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效果。有的教师自己是唱民歌的,所有到她那里的学生就都唱成民歌。而教师自己是唱美声的,就很少使用民歌教材,所以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声乐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学习更广泛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汲取与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有关的所有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广博的知识会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教学能力。

4.对教师艺术实践能力的片面理解阻碍了声乐教学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有些教师认为唱得好的教师不一定能教好,这是从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方面来论的,但也不能说唱不好的老师都能教好学生。声乐教师应该在教学和艺术实践两方面提高自己,所谓“教学相长”,既有利于不断充实自己,也有利于培养更出色的声乐人才。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情感,以推动声乐技能的提高

教师在感情的培养中起到了积极和主导的作用,专业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声乐演唱运用的是很难把握的“自己的身体”。声乐课绝对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声音的外在质量的追求之中,而应该意识到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和审美需要为依据,从而提高我们的声乐教学水平。任何只注重“声”或“情”其中一方面的声乐教学都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声乐教学应该从过去的只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转变到重视由情感体验引发出的声音技巧与精神表现相结合的轨道上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以往的让学生兴奋起来歌唱的这个模糊概念,总结提炼成“三个体验”:

1.歌词的情感体验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言为心声”,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

2.旋律的情感体验

声乐作品中的词作为一种情景的表现,自然是为曲调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础的。词情是曲情的导向,而曲情又是词的深化和发展。词的喜怒哀乐引导着曲的走向,使乐曲的非确定性得到比较明确的情感基调,从而调动和发挥音乐特有的抒情功能去施展曲调的艺术魅力。旋律是歌曲在思想感情内容上的主要造型和表现。任何一首歌曲,其旋律都有典型的艺术形象,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利用旋律本身的魅力,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和介绍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3.丰富的生活体验

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是紧密交错的。声音、语言固然都很重要,但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能感动人,不能感动人就不足以称之为艺术。“情之相通,美寓其中”。

把这三个体验贯穿于我们的每一节声乐课,给学生仔细讲解歌词的含义、旋律的含义,讲解这首曲子的内在思想感情。用教师对歌曲的真实情感体验去感染学生,打动他们的灵魂,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演唱的激情和力量。

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总结经验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在将来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阐释声乐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蔡运桂.艺术情感学[M].广州:三环出版社,1989.

[2]叶林,郭音.如何提高声乐表演过程中的情感理解[J].

声乐论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声乐教学

创新是时代的特征,是发展的动力。创新贯穿于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教育也不例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比例不断变小,教学压力不断增大。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创新声乐教学成为广大声乐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融入创新理念

1.教学过程民主化、个性化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只有自由的思维者才可能进行教学创新。首先,应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声乐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心理接触,而不能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面对学生。其次,建立课堂民主气氛。教师应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投入歌唱。最后,鼓励个性化处理。歌唱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嗓音条件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演唱个性和审美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维护其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现代化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进先进的教育科学技术,能有效改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中劳动强度大的现状,并且尽量减少主观因素,使教学更加直观。例如,利用电子数码器材,使学生能亲耳听到自己训练或演唱时的声音,亲眼看到声音的波形和同步的五线谱,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声音调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把上课的情况进行录音录像,并让学生课后观看练习,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提高声乐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不断优化教师素质

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的竞争本质上是教师素质的竞争。教师要进行创新教学,首先要观念新、知识新、富有创新精神。实施声乐创新教学的过程,也是要求声乐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素质的过程。声乐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民主教学,开拓多样化教学模式,学习现代教学手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魅力,做一名德才兼备、“技”“艺”兼通、教研相融的声乐教师。

二、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创新思维

1.以疑激思,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从破除习惯定势和思维惰性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评意识,去大胆地追求发散思维给人带来的种种创新意念。这就要求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个别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思维框架变为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多变量的思维体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声乐个别课学习的基础上,要阶段性进行小组课,把同水平、同类型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编为小组进行单兵授课、轮流辅导、集体讨论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传授知识、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相结合。比如,在教学中对一些相互矛盾或两难判断的问题,可采取发散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不同关系去思考问题,多方面、多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使教学形成一种敢于质疑、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寻求答案中,不仅获得新的知识,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形激思,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声乐以人体自身为“乐器”,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通过听觉思维、内心体验来调节控制发声机能,来完成整体的艺术歌唱。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发声原理和机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教师应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用简练的语言、生活中最常有的感觉、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概念变得清晰可辨。比如,著名的德国声乐教育家莉莉·雷曼在谈到高音的感觉时也曾形容说:“声音立在喉咙里的一根气柱或喷泉上”。恰当生动的比喻能启发学生对声音要求的理解。

三、培养审美能力,强化创新效果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一般来说,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先天存在的,但是对于音乐感受的分解体,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分辨感等具体形态,有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比如,某些学生天生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旋律感,但是对于和声的感觉和音色的辨认却反应迟钝;有些学生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较强,但对于它的节奏及情感的把握不是很理想。因此,面对复杂多样的音乐作品,仅仅只有主观的形式感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都要有所认知。比如,教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词、门德尔松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体会那轻盈流畅的旋律和大幅度的音程跳跃,去领略那种对理想、梦境的向往和追求,想象歌曲所表达的那种安详、舒适和快乐,歌唱时要善于运用深沉、均匀的气息,柔美的音色。2.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音乐来自生活,因此审美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生活回放的过程,它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画面感,储存在大脑中的生活画面也会因此而得到展现。比如,《想家的时候》这首歌,要把自己融入到那种思念之情中去演唱,那么此时的演唱就更具魅力。在二度创作的声乐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作“灵感的萌发”。

3.挖掘学生独特的音乐理解力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一个多角度不断积淀的过程,是指人们在音乐感知、(转第35页)(接第44页)想象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有意识的音乐教育和无意识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多种音乐类型的接触,都与音乐理解有着密切关联。此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也将有助于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想达到更高的审美层次,必须将理性认识真正融入到音乐的感性体验中,达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境界。

四、运用多种模式,实践创新教育

1.双向教学法

双向教学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歌唱水平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学生了解教师的授课特点和个性风格,学其所长。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熟悉声乐作品和授课内容,同时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既要考虑整体性,又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使学生的活动能力、思维能力随着自己的要求而互动,采取歌唱状态“会诊”的形式给学生讨论和评价的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与评价要有引导、启发和总结。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歌唱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地调整声音特点提供条件。双向声乐教学具体的方法可以是课堂讨论、相互提问、自弹自唱、课后相互交流等。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更应围绕“综合素质”,即素质教育这一核心,要求学生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上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答案,而是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和发现尚不了解的内容和规律。学生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和基本掌握歌唱理论知识和大量的声乐作品。教师要有计划、有条理地将声乐作品进行分类,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泛唱、精唱和梳理,这样能调动学生追求个人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兴趣,而这种动机和兴趣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3.学生自主学习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承担起“导师”的职责,对学生的学习、科研和课外活动给予全面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能力,为学生提供阅读书单、曲目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会给声乐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导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对其学习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与艺术修养。

总之,声乐教师应发扬创新精神,把“创新”因素融入声乐教学,使“教”与“学”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展,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必定会开辟出声乐教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声乐论文第7篇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应合理安排传统音乐文化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教学比重。作为一种新的音乐教学课程,传统音乐教育不仅能教会学生一定的传统音乐技能和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当今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型人才,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教学是声乐技能,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艺术文化的不断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高师声乐教材选编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选择,除了选入传统的艺术戏曲外,还应该包括一些传统原生态的音乐艺术作品以及民间乡土气息的音乐作品,通过多方面的收集音乐艺术作品,进行合理的改编并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提升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真谛。除了要求高师声乐教材选编多样化之外,还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教育的灵魂,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音乐文化资源占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在音乐教学上,教师应全面地展现我国各民族不同时期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加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学习和运用,实现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还要重在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作为传播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实践者,教师要更加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专家交流培训外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加强教师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更好地满足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音乐教学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课主要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只是简单的进行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背景,没有真正地理解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声乐教学改革中,高师院校应根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制定合理的声乐教学方式。高师院校可以在原有的授课模式上加入集体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集体课堂让学生在掌握声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传统音乐文化交流,讨论传统民族声乐历史及赏析传统声乐作品等内容,力争培养学生声乐技能的综合运用,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来了解我国社会背景下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最原生态的传统音乐作品艺,拓展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三、师资知识结构的改善

声乐教学是主要是运用声乐技术方法让声音去演唱实践的教学模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还要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文化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作为现代声乐教学的领跑者,首先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不断调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理念,完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结构,合理地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师声乐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自主性,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结语

声乐论文第8篇

如果说艺术学院20年的多样性教学,是她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面对,并积极钻研,2011年到2012年,马秋华开始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先后在《歌唱艺术》连续发表《通俗唱法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美声唱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上、下)》《民族唱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上、下)》《中国声乐教学与实践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等文章,并提出作为中国声乐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首先应处理好横向和纵向的两对关系:古今与中西的关系。虽然并非她的创新,但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处于时空坐标的一个点,“古今与中西的关系”的内涵应随着时代背景的历史文化方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她认为:第一,应处理好纵向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声乐教育者应在实践中总结,并要走出一条符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民族声乐发展之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至今,作品难度不断加大,体现的是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快速发展。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是未来中国声乐发展的基础,金铁霖和马秋华共同提出的“中国声乐”概念,突出的就是声乐教育的多样性。中国声乐概念和多样性的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第二,关注横向的关系,也就是中西借鉴的关系,她明确指出:“在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中,我们只是继承还不够,还应借鉴国外声乐各个学派的科学唱法和艺术表现手段!借鉴的目的不是照搬,更不是代替,而是吸取精华,为我们所用,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从而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更加完善。”2010年,她在接受《音乐周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如果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只能演唱西洋歌曲,而演唱不好中国作品,这是学习美声唱法的悲哀和失败。”在实际的教学中,她也反对学生过多地模仿西方人的演唱,而是希望他们能通过学习美声唱法中的技巧和表演经验去演唱中国的音乐作品,在声乐教育理念、声乐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应取西方声乐之所长,融入中国音乐的文化要素,以声乐的形式表达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与特质,应力图发展符合中国文化气质、民族精神又能与国际声乐接轨,在声乐技术的层面又可以相互沟通的中国声乐,使得中西声乐在文化理解、文化欣赏的层面上进行交流,达到中西声乐交融的境界。在倡导多样性的声乐教学时,她主张要正确处理好另外两对关系:第一,共性与个性的协同。她认为,科学性是共性,要在科学性的共性基础上寻求多样性的发展。不管是哪种唱法,只要涉及到“法”,就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自身的科学性。声带的合理使用有自己的规律性,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声带合理运用的前提,也是中国声乐进步和发展的前提。科学的发声就像解方程一样,方法一定要掌握,掌握了方法,即使在嗓子状态不好或者没休息好的情况下,艺术表现也不会差得很远。但科学性并非一成不变,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服务于作品的风格。再者,多样性的发展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大趋势。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接触,使得新时期音乐潮流不断交融。音乐新元素的注入促使国内声乐品种、作品风格趋于多元,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协同,有计划、有步骤地施教。在实际的教学中,马秋华教授在科学的发声基础上,强调声音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所培养的学生跨越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多种演唱方法,她把中国声乐多样化教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正确对待“大学科和小专业”的关系,建立多元化教学观念。歌唱本无界,是现代学科分类思维把它分成了美声、民歌、通俗等类别。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它让不同的专业朝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忽视了世间万物存在的普遍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甚至出现分歧和矛盾,某种程度阻碍了我们全面认识把握发展事物的规律。同样地,声乐艺术也逐渐形成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平分秋色的局面。但三种唱法在中国的起源、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的时间并不均衡。美声于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首先进入的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唱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至今已经自成体系,通俗唱法作为高等教育进入大学较晚,在课堂上被称为“新的学科”。但马秋华认为,三种唱法其实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在作品风格、演唱技巧方面有所不同,唱法不同,个性及审美也不同。她用“距离”来比喻三种唱法:“如果说美声唱法声音传送距离是100米,民族唱法就是50米,通俗唱法就是耳边语,因而,通俗唱法话筒才显得举足轻重。”他们都是中国声乐这个大学科的不同小专业,彼此可触类旁通、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美声唱法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土壤,需加强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唱法需加强科学性和时代性;通俗演唱的歌手需要加强文化修养和民族性。在实际的教学中,马秋华教授践行着她的“大学科小专业”的理念,在她看来,美声注重歌唱规范,民族唱法注重地方风格特征,通俗唱法注重个人情感的张扬,三种唱法可以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各自借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发展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打破当前同类专业声乐教学方法趋同、陈陈相因、模式化的状况。2011年开始,马秋华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着力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与实践协同创新平台,同时高举起“中国声乐多样性教学”的大旗,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中国声乐演唱艺术多样化教学研究”和“《民歌知多少》民歌民乐的推广与研究”项目。至2014年,以马秋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声乐多样性学术创新团队”先后在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进行了15场学术讲座,举行9场音乐会,学术组成员19篇,出版教材11本,出版教学专辑8套。“声乐多样性创新团队”不仅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教材出版等方面大大推进了新时期声歌系的学科建设,并且在中国高等教育声乐教学与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二、多样性声乐教学的“四个层次”

20世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倡导是人类文化史的一次重要观念转变,并视“文化多样性”为族群平等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批评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文化价值相对的观念来看待多样的“他者”文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界定的、以保护弱势文化的为初衷之一的“文化多样性”有所不同,马秋华倡导“多样性”声乐教学在哲学层面是与声乐教学的普遍性相互对应。它既有着尊重世界不同声乐演唱技术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声乐教学的语境下又有着丰富内涵和教学方法为支撑。

1.多种声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体现

声乐作品蕴含的多种情感需要通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声乐技巧进行表达。在马秋华的声乐教学实践中,一直采用以作品的风格来决定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样的一首作品可以唱出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动,作品内容不同则更要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教学中她一直强调为感动而歌,为情感而唱,幸福地歌唱。她要求学生在演唱每一首作品之前,做好案头准备工作,细心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时代背景、民族语言、词曲家的意图等。她主张声乐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音乐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合二为一的人才上,提出只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达到演唱不同作品时情感内涵的准确把握。声乐的学习不仅是技巧的学习,也是文化修养的提高过程,学生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多听音乐会、多阅读、多听课,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真正做到在演唱时唱情感、唱修养、唱个性。

2.多种演唱方法及其“跨界”

中国声乐的大学科下有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形式的歌唱。由于三种形式的演唱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了顺应时代脉动,培养出为大众喜闻热见的声乐演员,马秋华积极探索跨界的歌唱理念和方法,力图让美声走下神坛,贴近百姓,通俗则变得科学,倡导美声时尚化、美声民族化、民族通俗化、民族美声化等等。“美通”(美声通俗化)唱法即是在美声的基础上加入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将古典因素与时尚元素融为一体,美声的声音控制与高音的技巧加入流行歌曲的气声,打破了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对立的局面,获得情感细腻、贴近大众的美妙声音,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如她的学生王莉,现为空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演员,她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加入了时尚的元素,逐渐形成大气、婉约的演唱风格,成功演绎《蓝色爱情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民通”(民歌通俗化)即是民族唱法加上通俗元素的演唱,强调地方民族性与通俗演唱的融合,彝族姑娘阿鲁阿卓演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充分展现了现代音乐元素所融入的彝族音乐血液。她在掌握好科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自身固有的民族基因,合理地与通俗融合,形成带有浓郁民族色彩和时尚风格的演唱艺术;“美民”(美声民族化),这种带有美声色彩的民族唱法,将中国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起来。跨界演唱中尤其要注重平衡统一的声音状态,声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时都要进行真假声的转换,亦即混声的调整和支点的运用,通过支点运用调整声音的明暗虚实。为了帮助学生做到声音的平衡与支点的合理运用,她常以“圆规画圆圈”原理做比拟:圆规心是歌唱的着力点,为了避免喉咙紧张,一般都把声音的支点想象为游离于喉咙的位置,圆规心站稳的情况下,圆圈可大可小,到了高音,圆圈要划大,也就是共鸣腔打开得更大一些,这时候唱的是“利息”而不是唱“本钱”,“利息”是共鸣腔,“本钱”是嗓子;到了低声区的时候圆圈画小一点,加强真声的比例,声音则不容易散。马秋华教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民族、美声中配上通俗的时尚元素,将三种演唱形式融会贯通,进行跨界的创新实践,体现声乐教学的多样性精髓所在。

3.多样化声乐培养定位

马秋华常说“不怕大家都唱同一个作品,就怕大家都唱成同一个样”,因此,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应该有多样化培养定位。对于这点,马秋华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准确的定位,定位准确与否,决定其今后声乐事业发展的成败。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因生理机能不同而在音色、音域上存在的差异,甚至每个学生的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都要考虑在内,教师要突出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这在声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其次,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各自条件的不同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具体的教学措施而言,马秋华曾因为王莉爱好通俗歌曲和现代舞的特点,根据她的嗓音条件给她定位为时尚化的美声,王莉因一曲《蓝色爱情海》获得第十一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她能用流行唱法唱音乐剧,也能用民族唱法唱《江姐》,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代江姐。获得青歌赛通俗唱法第一名的姚贝娜,此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民族声乐,也是因为她非常喜欢流行音乐,才改为通俗演唱。

4.多民族风格演唱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