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经济实力

企业经济实力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6 15:50:08

企业经济实力

企业经济实力第1篇

21世纪,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这一不久前多数人尚为陌生的词汇正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昭示着一场正在酝酿中的生产力的革命以及未来世纪的经济格局,而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必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要想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其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人力资源或其表现形式——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之间则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试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就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与商誉的关系、商誉的本质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找到管窥商誉本质的新视角。为此,我们先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说起。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il)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就人力资源来看,它属静态的概念范畴。对于整个社会,它是指其中全体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集合,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反过来对上述诸因素施加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则仅包括其所拥有或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全体人口的劳动能力,它与社会人力资源构成个别与总体的关系,是后者价值的具体体现。

而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则需要从动态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它所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当人力资源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其载体是人力资本的真正所有者——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或称可变资本),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一般商品有着严格的不同,即人力资本的使用是其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且还会通过劳动经验的积累,或通过自身的建设而增加其价值。对此,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已有详细论述。人力资本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其“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周其仁)。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也曾指出“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没有人能把他同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他必将始终带着自己的人力资本,无论这笔资产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消费。”正是人力资本的这一显著特性才使得其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商誉的产生。

二、商誉的来源——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

1.商誉产生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的垄断

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的根本特征是其不可辨认性。这项特征是它与一般无形资产相区别的主要标志。而对于商誉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所列举的三种最主要的观点——(1)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价值;(2)商誉是人们预期的未来收益超过除商誉外的总资产正常报酬的贴现值;(3)商誉反映的是企业总价值超过其各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额,即一个总的计价账户,还是Kieso和Weygrandt在其合著的《中级财务会计》里所概括的两种观点——(1)商誉代表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2)商誉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都不过是对其内在价值或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对商誉产生的原因则未予揭示。

那么,企业的商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要探究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商誉的根本特性——不可辨认性入手。

不论怎样对商誉加以理解,其最终必然表现为企业除商誉外的净资产的超额盈利能力。而可以形成商誉的超额盈利能力,又必然缘于某种形式的垄断。广义来说,不论多么完备的市场,都不可能彻底避免垄断性的存在,因为市场中的许多要素(例如人所拥有的优秀素质和技能)都是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这种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一旦为企业所占有即形成垄断。而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皆可归因于垄断,比如,对购买或销售市场的垄断可以使企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垄断价格,对技术的垄断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对人力资源的垄断则可为企业带来成本、价格、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均为可以出售的权力,因而应属可辨认无形资产的范畴,因此应当增加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惟有对人力资源的垄断与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出售,与之相联系的超额赢利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净资产超额赢利能力(下文即从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所以,企业的商誉应来自其对人力资源的垄断。

2.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商誉的真正来源

企业对其人力资源加以使用时,就使其转化为人力资本。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市场平均利润,这种能够为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即是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称之为人力资本的效用。当企业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之差大于市场平均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其超额部分为超额效用,这部分超额效用是企业超额赢利能力的根源。可见,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为此,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讨论。

在约翰·海尔斯看来,“人是追求最大利润”的,因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而且都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拥有控制权,也就是说,市场中的人都是所谓的“经济人”。对于“经济人”的概念,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曾提出如下假设:(1)每一个人天然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因此应该让他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2)每一个人都关心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然而他是社会的一员,他追求的经济活动只能沿着自然的社会秩序所指定的道路前进;(3)交换使得交换双方个人利益的同时满足成为可能;(4)人类的各种动机(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以物易物以及以此易彼的倾向)会自然平衡,能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致和其他人的利益相对立。因此,市场中的每个人——“经济人”都尽可能使其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即尽可能地使其占有的物质或获得的享受达到最佳状态。而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则需以其使用价值——效用最大化为基础。

人力资本对于其所有者的价值,在市场中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对企业而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则为使用劳动力的基本成本。既然市场中每个劳动力的目标——其价值的最大化要以较高的效用为基础,而劳动力的效用则表现为其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亦即为企业带来的效用,因此,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化就与其对企业的效用最大化统一起来。人力资本的效用就在于其对实物资本的转移或改变。对此,马歇尔曾有论述,他说:“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创造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当人力资本所生产的效用远高于其(全部)使用成本以致产生超额效用时,商誉便从中产生。但超额效用为什么能够产生呢?

3.企业与劳动力间的不完备契约——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归属企业的秘密

人力资本效用较高时,其市场价格也需相应较高,这才符合市场交换的规律。若果真如此,企业来自人力资本的超额利润也就无从产生。然而,现实中人力资本为什么的确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效用以及相应的超额利润呢?这说明市场中必然存在着某种不公平或者不对称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内容应由企业契约来规定,为此就需要对人力资本的特性和市场中企业契约的实质加以讨论。

企业经济实力第2篇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有一家企业多年来一直坚守实体经济,用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实体经济做到极致。这家公司就是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恒力集团。公司总裁陈建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6万恒力员工将继续专注实体经济,我们做的是‘伟大的工厂’。”

做“唯一”的产品

恒力集团的历史不算悠久,但短短22年就成功“切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6年创造营销收入2516亿元,连续5年列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竞争力第一位。陈建华将如此傲人的成绩归因于集团的不断创新,而创新又被其归因于恒力人“产品唯一、技术专属”的研发理念。

陈建华认为,不管是哪个行业,前瞻性思维和高技术含量都是“龙头老大”的基本特质,而恒力集团的成功同样是因为拥有这两大法宝。“产品唯一性、技术专属性,意味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去做了,这就是成功。”陈建华说。

一根比头发还细的丝在恒力集团的工厂里被分出36根“中空丝”,用其织成的服装面料既轻盈又保暖;手机触屏很难兼顾透光与强度,恒力超细亮光丝织成的超薄布料帮助其实现了“两全其美”;192根超细纤维组成直径为0.2~0.3毫米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长丝,拉力竟高达9.4千克,恒力借此成为当时内地唯一一家通过世界权威机构“抗蠕变”测试的工业丝生产企业……在恒力集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处可以接触到这样的创新案例。或许正是这一个个成功案例的支撑,近年来,恒力集团每年投放市场8000多种新产品,其中35%以上为自主研发。

在恒力集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还听到了一个“另类”故事――2004年,恒力研发首个差别化超细纤维,但历经周折拿出的新产品连续两年难见销量。恒力没有放弃这一“失败的作品”,到了第三个年头,常规化纤L光不再,恒力超细纤维立刻显现出优势并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交流中,陈建华称此类“效益缓释”的产品研发为“技术储备”,“市场初级阶段看不出谁是江湖英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就得看你有没有趋势预期了。”

据悉,恒力集团拥有若干个“国际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基地”,专业技术队伍超过6000人,其中160多名高级工程师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先后承担国家、省级以及行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自主研发聚酯纤维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6年6月,恒力集团搭建起技术“孵化”平台,并效仿国家专利体系实行内部专利权利保护制度,鼓励社会人士跨界合作,专门组建的营销团队则负责将平台孕育的科技成果向全国数万家相关企业推广转化。

干“工匠”的事业

陈建华认为,实体经济投入高、风险大,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绝对不可以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因此,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代表我国化纤行业最高水平的恒力集团将继续专注于实业报国。他同时认为,工厂之“伟大”不止于规模宏大、效益超群,引领潮流、关注细节的工匠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

陈建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做工厂既要有未来的理念,又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所以我们强调‘用未来的理念将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比如说,人们通常都会将‘纺织女工’与‘穿梭忙碌’联想起来,在隆隆的织机声中汗流浃背……未来呢?未来应当是智能操作,是‘中国制造2025’。恒力集团2003年就开始用心打造‘智慧企业’。2016年,E车场、纺团网和新材料生产车间智能自动化改造等项目开始启动,‘十三五’期间将引进国际领先的SAP企业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集团运营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集团还大力推进智能车间示范建设,力争两年内实现单工厂生产100%智能化。”

在恒力集团巨大的长丝车间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没有看到预想中人头攒动的生产场景,一排排先进设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有序运转,以往需要数十名工人负责的包装工序也用上了机器人。集团副总经理陈秋荣告诉记者,超前的意识和对细节的关注不仅使恒力的织造产业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还催生了恒力集团的机械制造。

企业经济实力第3篇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针对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重要分析,并从做好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做好物资总公司项目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做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项目建设 市场竞争力

近些年来,地方国有企业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产,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做为镇赉县原有体制下遗留的国字号老企业,镇赉县物资集团总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经历中,站在物资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项目建设是发展物资的最好选择,利用国家项目倾向重点和镇赉县的发展规划新机遇,

一、做好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抓手。对于国字号老企业县物资总公司而言,做好项目建设尤其重要和它的必要性,也是突出发挥国企再生能力的有力催生剂。

(一)项目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五大理念”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就我们的发展现状看,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字号老企业还有沉重的历史债务包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果没有一批新项目作保证,没有一批大项目作支撑,固守于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实现物资又好又快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项目建设就是改变这一现状,突出再发展,再创业。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我们再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建设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实现一个部门再发展和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通过规划建设一批新项目,以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投入项目建设,就可以实现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激存量,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三)项目建设是做好两个市场建设的关键措施。物资总公司目前拥有我县较大的正阳农贸市场和鑫都建材市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两个市场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全民创业管理模式,在全民创业中争取主动,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在经营上有新突破,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升,在创新发展能力上有新提高,才能使我们的市场发展大有作为。

二、做好物资总公司项目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终极法则。物资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城市市场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带来的各种束缚和羁绊,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充分发挥项目在系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极力实施项目兴业战略。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三种意识“。要立足于当前我物资的实际,努力想方设法引项目、积极主动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以项目建设的重点带动物资的发展。为此,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二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三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

(二)科学谋划,突出围绕“两个重点”。要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科学谋划是前提。在项目谋划上要突出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重点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谋划项目。要加强对国家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密切关注国家投资取向和市场资本流动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全面把我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加强衔接与联系,保证所报建设项目符合扶持的条件和要求。

二是重点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我们的市场优势谋划项目。要围绕省、市、县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服务型市场升级建设,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既切入当地经济发展链条,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依托自己的优势,谋划好项目,做大事,求支持、谋发展。

(三)注重实效,着力抓好“三个环节”。规划建设项目已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一定要成规模,对物资的发展有牵动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主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建好项目库。项目库建设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也是载体和平台。要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深刻领会国家和省关于一些项目建设等政策意向,认真分析省情、市情、县情,积极研究市场需求,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有准备、有针对性、有效果地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搞好项目论证和申报立项。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筛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争取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扶持范围,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跑项争资。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有许多相应的扶持资金,只要我们积极争取,经常联系,找到我们需要的项目资金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积极主动。

(四)多元融资,充分利用“三种资源”。加强物资系统项目建设,资金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多种投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要统筹利用好以下三种资源:

一是利用好物资品牌资源。要充分发挥资产、设施、品牌和经营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使全系统项目建设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企业经济实力第4篇

电教引路“三心”护航 努力实现非公企业经济和党建的双赢 党员电教“三心工程”是**市委组织部对**市几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结和创新。我公司作为**镇“三心工程”试点单位,自去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大力实施了以“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强化企业党组织核心、凝聚企业员工人心”为主要内容的“三心工程”试点工作。通过“电教先行”、“电教引导”和“电教传播”等手段,强化了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了党委在公司中的地位,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实施“三心工程”过程中,我们注重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与企业党员思想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创新,从而使企业主尝到了甜头,党员得到了教育,员工得到了实惠,真正达到了“企业需要、业主认同、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效果。 一、企业概况 浙江**集团成立于1991年,专业从事汽车轮胎的生产和销售,是一家集工贸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2004年9月与美国杭廷顿公司合资,成立了浙江杭廷顿富轮/公牛橡胶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1700余人,年产值10亿元左右。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也不断加强。1995年,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是富阳市较早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之一;2000年升格为党总支;2003年组建了党委,现有在册党员67人,下设支部5个。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三心工程”是一项涵盖面极广的系统,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参与、配合。为切实开展好试点工作,公司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总经办、技术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五个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三心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三心”办公室,明确专职人员具体抓。在健全组织的基础上,及时向公司董事会作了汇报,取得决策层的支持,有力的保障了人、财、物等方面的需求,为这一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和物质基础。 (二)宣传发动,造浓氛围。“三心工程”的开展,除了要得到企业主的支持之外,还必须赢得全体党员职工的支持和参与。为使这一活动深入人心,公司党委运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宣传发动。通过召开由全体党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在《***报》上开辟“三心专栏”、刊发《党工共建》专刊以及配有“三心”标识图案的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方式,使“三心工程”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夯实基础、抓好规范。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三心”试点实施计划》,重点突出“六个字”:抓基础、促规范。具体讲,是做到了“五个一”。 1、统一了“三心”形象标识。根据组织部设计的“三心”图案,我们在电教室制度牌、车间固定标语、黑板报、宣传栏中,全部统一以“三心”标识作为背景图案,增强了党员电教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建立了标准的“电教播放室”。电教室我们原来就已建立,但设施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在“三心工程”活动中,我们严格按照“高标准配置、合理化投入、紧扣党员电教主题”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课桌椅、片库柜、电视机和音响等设施,增挂了固定标语,重新建立健全了“电教播放制度”,到新华书店购买了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教片,内部布置更加整洁规范,做到了“两机一室、制度上墙、活动正常”。 3、建立了“三心”宣传长廊。在集团公司大门口、进出主道边和工厂内部等三个地方,共设立长2米、宽1米的宣传板21块,作为宣传“三心”工程的主阵地,累计面积达42平方米。宣传重持了“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所以企业主很支持。公司董事长在看了组织部下发的《海尔经验》、《外国小企业成功奥秘》等系列电教片之后,感到很意外,觉得很受用,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党委建立了“科技实践园”、开展了“三心”主题实践活动后,董事长对开展开展“三心工程”的热情更大,对党员电教工作的认识和感情进一步增进,表现在行动上对“三心工程”的支持力度更大。 (三)企业发展步伐有了新加快。开展“三心工程”后,通过“电教先行”和“电教引导”,党组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内聚力、吸引力得到大幅增强,公司要求入党人员明显增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有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开展了技术比武、“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后,因与员工工资、职称和职务晋升挂钩,员工之间比、学、赶、超成风,学技术、学知识的自觉性增强。“三心工程”还为企业党员核心作用的发挥创造了平台,营造了一个相互尊重、关系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使职工对企业有了一种归属感,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三心工程”能不能顺利高效的开展,企业主的重视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非公企业性质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党员职工雇佣思想严重和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现象,有些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还存在着不重视的心理。所以,开展“三心工程”一定要解决企业主的认识问题,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取得企业主的支持,争取让企业主看到实效。领导重视了,资金、人才、活动场所等要素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注重实效是关键。“三心工程”是一项务虚的工作,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主题实践活动去推动,必须立足于实效。建一个电教点很容易,无非是人、财、物和制度的落实,基本可以一步到位,而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形式则需要精心组织和谋划。从半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一项务虚的工作如果不注重实效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会出现全年工作花一天、两天就完成的弄虚作假现象,加上有时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极易造成整个教育效果不明显,所以,开展“三心工程”必须依托于大量的主题实践,如技术比武、扶贫帮困、学习座谈等等,必须避免空洞说教,要有注重可参与性,注重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善于创新是灵魂。因为每个企业的现状不一样、存在的情况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开展“三心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善于创新,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载体创新很重要,只有不断的创新,党员电教工作才能不断突破,党员电教的活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浙江**集团党委 2005年10月

企业经济实力第5篇

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在现实中,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经营目标,往往容易发展成过度逐利的倾向,而这将会对企业发展构成限制。事实上,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在关系上是属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往往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要想顺利发展,也离不开合理科学的经济管理。

一、经济管理的定义

经济管理是融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于一体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主要侧重的研究点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活动所展开的指导、调节、监督及控制的行为。而从微观角度来看,经济管理是对企业、经济组织或各类个人团体的管理活动,这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

此外,经济管理还体现出关系融洽度,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良好的处理,提高了融洽度,而这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将员工绩效与企业业绩有效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二、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

(一)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保障企业生存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基础条件,而这也要求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从当前社会企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发展呈良好状态,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实践中,个别企业的领导经济管理意识缺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往往更强调对具体业务的开展,而忽视了经济管理活动,认为企业经济管理,就是简单的财务管理,只需要理清企业账单,做好账务工作,也就能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而这些片面的认识,在无形中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如企业资金运转困难、融资也陷入困境,甚至企业收入与支出情况都不够明晰,账目出现混乱,这些都是财务角度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而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员工安排不当等非财务因素,都会降低企业效率,影响企业发展。

(二)企业发展对经济管理的影响

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调控,使企业能够按照预期方向发展。当企业经济规模较小时,企业领导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拓展业务与管理人员上,因而很难意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而当企业经济规模扩大时,随着收入、成本、利润的迅速增长,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出现一定混乱,而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引发新的问题,如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不明晰、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这类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活动,解决这些经济和财务问题。首先在对人才的使用上,企业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推行该计划,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用;其次,在财务问题上,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机制,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通过发挥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对财务活动高效管理的目标。此外,企业还可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等,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使企业经济管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以经济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一)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

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经济实力,而企业经济实力又决定了企业项目投资和业务拓展状况,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促进企业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够提升企业财务、融资、员工管理等各方面能力,能够扩大企业业务拓展范围,在企业发展中把握更多的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发展。而企业良好健康发展,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这又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一方面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对健全经济管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体系也应该逐步调整,充分适应企业实际情况,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成为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助力器;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此外,影响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也是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这主要通过培训、讲座、再教育等形式,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

(二)强化企业创新发展意识

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和企业发展。科学的管理理念,必须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处于一个层次。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创新创新发展意识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强化企业发展创新意识,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强化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优势。创新经营和管理,能够节约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创新生产,能够节约资源,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产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活力。创新发展思想,能够丰富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发展中充满活力,保持青春。因此,在企业发展和经济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意识,以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变粗放式经营管理为集约式经营管理。

企业经济实力第6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发展;企业制度

1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质内容

从某种层面上看,经济管理是解决经济领域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既是企业保证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加速企业内部改革的催化剂。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内容,还需要能够运转经济管理的机制体系,才能有效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般来说,企业经济管理最终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不断找寻企业发展方向,制定满足趋势发展的战略方针,逐步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内部机制实现发展多元化,推动经济利益的长久发展。从企业高层的角度上看,管理人员通过严格依托经济管理制度,充分激发所有参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员的工作意识和制度性能,发挥经济管理的实质性效用。从企业基层员工的角度上看,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而从实际工作中找寻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为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自身贡献。总之,经济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借助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统一的规划和调配下,周密管理各种经济活动。

2企业经济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2.1经济管理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全方面进步,经济管理已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且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市场与企业之间实现了深层次接轨。如果企业自身没有重视经济管理,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那么企业内部工作就会变得毫无章法,甚至会失去实质性效用,从而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发展增添压力和负担,从而使企业逐步丧失竞争力,被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对企业内部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与企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还能给企业发展积累各种经验,为企业创新发展路线提供依据。众所周知,经济是企业内部发展的核心内容,人是企业经营运作的根本所在。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寻一席之地,企业必须要加大经济管理力度。通过认清市场局面和趋势,制定细致化的措施,不断实现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的管理,将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第一要务,不断降低发展风险,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2.2经济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快、准、稳是企业发展的三字箴言,脱离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由于经济管理涵盖的内容有很多,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内容、结果、效用等。为了保证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必然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各个经济管理的内容。在快的方面,企业必然要抓住时机抢占市场。通过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内涵,逐步成为技术领域的领头人。在准的方面,企业需要摆脱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协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提升发展效率,从而使内部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效率化,进而逐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在稳的方面,企业在把握市场先机后,需要利用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力,逐步稳定市场,从而在平衡市场生态的同时,保证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取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展示出了规范企业发展,以及指导企业内部平衡的作用。脱离经济管理,失去发展效用,企业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企业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闭塞和滞缓,最终使企业走向消亡。

2.3经济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管理转型已成为关系企业生死的核心点。一直以来,一些企业经济管理的形式过于单一,抗风险、抗压力能力低下,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还有一些企业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在没有保证经济管理的同时,加大了业务项目的开发力度,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和难度。基于此,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核心实力,企业必须要加大经济管理的研究力度。众所周知,经济管理不仅要建立在调研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改善和创新各种制度。只有充分考量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不断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准确性和质效性。任何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行为,都会给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企业虽然重视经济管理,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以及技术经验,只能选择生搬硬套成功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在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局面下,在没有重视创新经济管理方法的影响下,企业内部工作频频出现问题,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给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迎合发展趋势,主动挖掘市场机遇,抓住市场契机。通过丰富经济管理形式,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加速企业内部机制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2.4经济管理规范企业制度

从某种层面上看,经济管理机制是规范企业制度的有效砝码。加强经济管理是改善企业发展状况,甚至是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唯一手段。企业制度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然而一些企业在制定工作制度时,并没有严格依托经济管理效能,致使企业制度仍存在各种弊端。为了防止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企业需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明确内部和外部两种管理方向和内容,不断使企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能力。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晋升、奖罚、培训等各种机制的建设。通过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不断发挥工作人员的岗位价值,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外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主动出击,找寻市场机制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制定各种风险防护措施,不断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从而从根本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机会和创造环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久获利和长远发展。

3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法

3.1企业发展以经济管理为工作核心

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开发企业发展路径,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企业必须要以经济管理为工作核心,不断打造和构建企业的经济长城。首先,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考量眼前、长远利益。通过制定严明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将各种经济行为落实到位,逐步提升企业的内部运行实力,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融资工作的难度。其次,企业应依托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分析市场形势,不断转型内部机制,从而更好地制定企业发展决策,保障企业的经济发展。再次,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和专业人才,不断为企业内部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制定可续合理的制度,不让工作人员冒进,不让工作人员退缩,充分保障工作的质效性,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企业各项工作的协同效用,使企业内部机制变得更加可控化,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快、准、稳发展要义。最后,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为经济管理积累各种有利条件。

3.2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企业发展程度

从某种角度上看,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能,才能使企业抵挡住市场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使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扩大规模,加大成本投入不是盲目的。它需要依托企业的经济能力,依托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严明的财务管理体系。如果企业没有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就会使一些工作人员丧失工作原则,从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做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能力不足,会在实际工作中出错,也会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导致企业制定的发展决策不理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基于此,企业应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使每个员工都能在良好的工作体制下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通过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经济队伍,不断强化各部门的执行力,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内部工作能力。

3.3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发展

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动能的有效手段。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工作能力,企业领导首先必须要重视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协同企业的各项工作,使企业部门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逐步壮大。其次,企业应重视塑造企业文化。通过树立带头人的形象,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的意识,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再次,企业应注重技能学习。通过吸取各种经济管理知识,不断为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源动力,从而防止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况,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最后,企业应具备长远的眼光,通过做好战略决策工作,时刻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为企业发展拓宽路径,使企业能够在正确、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企业经济实力第7篇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开创新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推动企业的进步。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将直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上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传统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0 前言

企业的内部审核、人力资源与生产等许多方面的综合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经济管理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所在。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导致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已经逐渐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工作,优化企业经济管理结构,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在满足新形势要求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1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一直备受企业领导层重视。同时,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作为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主要职能部门,有效地推动的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不同企业一般使用的经济管理体系与经济管理制度都不相同,其根本在于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领域都存在差异,但本质上,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与经济管理制度都是以实现企业发展为纲要进行制定的。

目前,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在变化,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有较大的不足,无法充分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能进行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多的需要从经济管理观念、经济管理结构、经济管理理论上进行创新。只有企业经济管理的全面创新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

2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经济管理观念滞后

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企业的全体员工重视。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更多的是将目光放在如何获得企业的最大收益上,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观念则需要以人为本、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长远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的时候,相关条款都有较为全面的说明,但是在实际实行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行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制度的更新程度,这样也导致了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经济水平不均衡,对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

2.3 企业经济管理内部管理控制力度不够

就目前情况分析,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内部管理控制力度不够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内部管理控制目标模糊、力度不够、形式单一。这样导致企业在实际经济决策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企业也没有有效的对管理层起到管理与控制作用,无法明确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如果无法做好内部的经济管理控制工作,那么企业是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2.4 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企业经济管理主要是依靠经济管理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中经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经济管理与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那么就无法高质高效的开展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也无法切实有效的实现企业发展。

3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在新形式下,企业经济管理需要明确两个管理理念,一个是战略创新理念,一个是危机管理理念。战略创新理念是要求企业在制定相关战略目标的时候要具有前瞻性,能够以良好的大局观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估测,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占据有利位置。危机管理理念是需要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的,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存在风险,只有具备危机管理理念,企业才能具备风险的敏感性,这样才会有效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降低企业发展所受到的冲击。

3.2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具体可以参照西方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借鉴与分析。企业也需要加大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3.3 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部分经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企业可以定期开展知识培训活动,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文胜.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如何实现[J].时代金融(下旬),2012(03).

[2]李玉庆.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04).

企业经济实力第8篇

经济师范文一:经济师如何在目标管理中履行工作职责

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在现实目标管理中配备经济师,适应了目标管理的转型需要。在管理的日常发展中,经济师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现实目标管理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经济师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尽可能履行自己的使命,发挥经济师特点。在现实管理模式中对经济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实践管理中如果有经济师周密计划的指导和谋划,可以帮助组织的发展,维护正常的办公环境,指导下属职业规划。

【关键词】现实目标管理;经济师;履行经济师的使命

现实目标管理指的是在现实企业管理中,以效果为标准、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帮助人和组织取得业绩的管理模式。很多人将目标管理作为计划手段或是给员工增加绩效的工具,由此看来目标管理的广泛应用,搭配经济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全面发展和有效管理。

一、经济师的内涵和特点

(一)经济师的内涵。

经济师在企业中扮演的是设计统领者,辅助企业经济活动的运作,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活动进行策划、分析和风险评估等。经济师作为统领人员,直接执行上级领导的安排,针对领导的要求进行组织活动策划和制定经营决策。经济师要全面参与到组织目标管理,作为管理层,要充分负责,提高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经济师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通过专业计划、评估、分析,帮助企业有条不紊的运作。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人才,准确把握企业运作方向,所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全面掌握新闻的动态和科学知识,在企业目标管理中更好地运用。从专业的角度讲,经济师应该对现实企业目标管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计划,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与自身能力相结合,满足工作需要,提升工作效率。

(二)经济师特点。

经济师作为现实目标中的管理层,会经常与企业高层沟通,经济师和领导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双方提出的管理决策进行完善融合,所以要求经济师有全局意识,能够站在全局角度制定管理方案,对工作有自己敏锐的把控力。在现实工作中需要为企业制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管理计划,要求经济师站在全局角度分析,不能只顾细节影响到计划的适用性。经济师最需要具备把关能力。作为管理层需要对企业决策进行全面分析,对企业发展和意见进行把关,在现实目标管理中难免会遇到制度落实难等问题,导致管理、决策无法顺利执行,所以经济师的特点就是要站在高层管理角度进行把关,尽可能躲避遇到的风险,这就要求经济师有超前意识,对问题进行评估,未雨绸缪,让目标管理在出现问题时从容面对。

二、在现实目标管理中履行经济师职责

经济师的基本职责是协调企业内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目标管理水平,帮助组织发展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经济师的职责就是进行着三方面落实,获得最大收益。

(一)完善供应系统。

企业生产系统首要条件是必须保证原材料、设备等及时供应,因此需要经济师在原有的供应模式上进行完善,通过运用新的目标管理模式进行补充。为了保障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对材料和设备要有更高要求,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综合指数。但是目前面临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企业原有的供应系统有很多漏洞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经济师通过考察、研究、探索等方式,配合新的目标管理模式,及时建立一套适合现状的供应系统,领导供应部门制定解决方案。

(二)制定生产系统。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销售产品,最关键的就是完善生产系统管理模式,需要经济师制订出目标管理的生产系统。为了让企业顺利执行目标管理模式,要让企业员工合理分工,对物件进行准确分配。因此需要经济师亲自领导,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对生产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在科学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引进先进的目标管理模式,针对生产系统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让管理模式顺利实施。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系统才能得到完善,配合提高组织经济效益。

(三)建立服务系统。

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从产品销售和服务中获得,所以建立一套周密的销售服务系统非常重要,让销售部门更好地与服务部门合作。在销售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经济师和会计师沟通解决、共同面对,所以现实目标管理中,销售结构和数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会计师应该向经济师提供产品报价及成品,经济师进行全面考量,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套可行服务方案供领导选择和决策,综合经济师和会计师的建议和意见,选择最佳方案。

三、经济师加强自身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实现目标管理,推动组织发展,需要经济师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在现实管理模式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企业效益为首,严格遵守职业规范。通过在工作中经验积累,完善自身存在价值,帮助企业更新管理模式,通过对科学化目标管理的运用,合理提高管理质量。作为管理层,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履行经济师的使命,在工作中取得优秀业绩。综上所述,在现实目标管理中履行经济师的使命至关重要,他的贡献是其他专业人员无能替代的,为了更好地让经济师作用发挥到极致,需要企业能够认识其重要性。通过对经济师的了解,应该根据特点提供发挥空间,在现实目标的管理中发挥经济师作用,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姜明杰.经济师工作职务的特点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8)

[2]刘颖.企业总经济师的职责与行为素质[J].现代营销,2014(27)

[3]金鑫.经济师管理创新措施分析[J].经济视野,2014(6)

经济师范文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现今社会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企业本身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本身的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但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做到企业本身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但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下功夫,还要对企业本身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合适的改革和创新。在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经济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新时代的来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动力,也为国家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企业本身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于资金,更多的要依靠企业本身的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就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整个企业本身所包含的事情很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就需要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笔者通过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和分析,得出了经济师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是长时间的管理制度

企业本身的发展所经历的时间就是比较长的,想要在经济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期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只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长久性,才能真正保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我国的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比较传统,而且一般情况下企业本身并没有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就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长期性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2.人力资源的引人不恰当

企业本身在起步时一般规模比较小,小规模的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时没有充足的经费。因此经常会选择一些刚毕业没有专业技术经验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在工作中会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这样不但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企业本身的正常发展。小型的企业本身没有太大的财力,就经常忽视经济师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经济师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作用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人力资源的引人不当,不但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使得经济师的重要地位被忽视。

3.奖惩机制不健全

奖惩机制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很多企业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进行奖惩制度的制定时,没有遵从经济师的建议。这就使得很多企业本身的奖惩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其中还有很多的缺口。在进行日常的工作奖惩时,经常会导致不公平的事情产生。此奖惩制度的完整性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影响之一。

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体制的健全是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证,想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而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度的健全。人才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适的改革与创新。一定不能死板的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这样只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要根据企业本身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预测进行合适的管理改革,以保证经过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较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2.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合适的人才

企业本身的员工其实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对于员工的竞争意识一定要提升,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活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提升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员工竞争意识的基础上,要对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比较专业有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企业的经济师通过企业的重点培养,也会逐渐的成长,一定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企业经济师对于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控制既能进行合适的把握和控制,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企业经济师的培养。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专业的优秀经济师。

【参考文献】

[1]宋建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J].经营与管理,2012(12)

[2]楼建设.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J].中国商贸,2014(28)